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絕殺影視

    《嘉年華》,這是一部我很喜歡的電影,故事是這樣的:兩個十歲左右剛上初中的女生,其中一個父母離異,與年輕媽媽一起生活,有天晚上她和她的同學被當地很有勢力的乾爹在私人旅店性侵。十五歲的小米在家庭失愛後,流浪到小城裡當上了這個旅店的服務員,一個小流氓吹牛說只要有一萬塊錢就可以幫她弄到適工年齡的身份證,而小米恰好手機錄下了當晚的證據,想要拿影片檔案跟性侵者換一萬塊錢…這樣一個講未成年人被性侵,以及由此波及到每天仍在發生的社會問題的電影,導演文晏用法國腔調拍出了另一種充滿憂傷的恐怖電影。文晏和我以前有過合作,但不是很熟,她曾用過我的歌兒作過她的電影歌曲。作為《白日焰火》的製片人,她自己導演的這部《嘉年華》的視覺拿捏很準,在女性世界裡,幾乎,或每個人都曾有過被性侵或性侵未遂的經歷,很多女性害怕或者認為羞愧埋在心裡不說出來,這對女性很不公平,臺灣女作家林奕含也是因為早年遭遇性侵對她造成的巨大傷害在今年四月自殺,說起來好哀傷,女人要多關心一下自己啊。《嘉年華》是一個關愛女性的電影,文晏用極低的成本拍出了一部好看,令人深思的,不是無聊的那種讓我打瞌睡的電影,甚至可以說震撼的,當今電影流行文化這一塊,這幾年讓一個文藝女青年文晏承擔了這份責任,唉,慚愧啊。

  • 2 # 233皮卡丘233

    我是一名大二廣電的學生,這幾天在院線上映的電影中看到了《嘉年華》這部片子。當時看到海報的第一反應以為它是一個動畫片,在點開簡介之後發現是一部關於中國孩子的成長問題的片子。正逢昨天的金馬獎的最佳導演,就去看了看這部電影。電影整體還是不錯的,故事線編排的不錯,包括人物內心地獨白也處理的很好。情節也符合當代社會的發展潮流。推薦大家去看看,結尾用一個電視裡的報道結尾,在我看來,稍微有點急促,但也不失是最好的結局。

  • 3 # 檸檬愛劇社

    講述12歲的少女遭遇性侵,和我們所想不同,世界的冷漠肆意裹挾這悲慘命運的孩子,當她們被性侵後,事情的真相逐漸模糊不清。(下文有劇透)

    單身家庭的女孩小文,被性侵後,母親對她並沒有關愛,和疼惜,反倒是剪掉她頭髮,扔掉她的衣服,認為她就是長得好看才被性侵,對待女兒的態度一如既往的粗暴不堪!

    另一個被性侵的小女孩小新,家庭幸福,事情發生後,由於聽了太多父母的謊言,認為自己根本不是受害者,同時因為性侵物件,是父親的上級,小新父母配合上級,試圖掩蓋真相

    而目睹一切發生的女孩小米,沒有家人,也不知道自己那一天生日,只是想待在這個海濱城市,擁有一張身份證,每個月有600塊,就是她最大的願望,所以,她決定向壞人勒索,只要給她一萬塊錢,就把影片交給他。結果是,遭到了毒打。最後告訴了律師,影片所在地。這個無家可歸的人,找到了溫暖的港灣,但是看到成人世界的骯髒,到最後勇敢堅決的離開,重新去找尋自己的路。(影片最後,勇敢純潔,真像一個天使)

    在整個影片平淡中,處處透露著壓抑,和無可奈何,明明是受害者,每次警察和醫生的咄咄逼人,都讓小文一次次受到傷害,片中律師說的,孩子有什麼錯呢?對呀!孩子有什麼錯啊!!!

    在此呼籲各位家長,起碼也要讓孩子們知道自己的身體,不可以隨便被別人碰!!要讓他知道,無論任何人碰自己身體,都有權說不!!對於青春期的成長要適當提點,知道這些並不羞恥,也不色情!!!對待不公正,請不要沉默,沉默只會讓惡人滋長!!

    希望這個影片能給這個社會敲響警鐘!!

  • 4 # 郭小娛啊

    對不起我要說實話,我不喜歡電影《嘉年華》

    看了金馬獎頒獎典禮,知道了有一部影片叫《嘉年華》。金馬獎把最佳導演頒給了《嘉年華》的導演文晏。當時就有很強的慾望想觀摩這部被很多人稱之為中國版“熔爐”的作品。可能抱的期待太高,看完以後稍顯失落。先說一下總體的觀影感受吧,畫面偏暗,情節太平,作為觀眾看完這樣一個揪心的題材後竟然內心毫無波瀾,不是我太冷血,是導演極具剋制的拍攝手法讓這部電影少了一點點味道。我明明知道你想要表達什麼,但是我作為觀眾真的很捉急,我真的很努力很努力的想感同身受,但是很抱歉,我做不到。

    一、題材夠震撼、但情節略平。

    為什麼說題材夠震撼呢?想到兒童性侵類的電影,我想幾乎所有的人都會提到南韓電影《熔爐》,就是因為《熔爐》情節夠震撼、人醜惡的嘴臉揭露的更深刻、人物塑造的更豐滿、所以看過他的人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為兒童性侵類題材,《嘉年華》顯然剋制的多。沒有性侵的畫面、也沒有性侵過程的描述,全部用一種很隱晦的方式一筆帶過,這就讓觀眾少了一種衝擊感,對比起《熔爐》,我至今想起在女廁所上面露出的那張猥瑣恐怖的嘴臉就後背發麻。

    電影《熔爐》劇照

    然而在《嘉年華》中,我甚至沒有看清,也不記得那個犯罪者的臉。這樣作為觀眾會對犯罪者產生一種“沒那麼討厭”的感覺,因為那個形象太不生動,太模糊了。我不能夠足夠恨他。電影作為藝術上的處理,難道不應該比現實更殘酷嗎,因為呈現在銀幕上的時候我信奉一句“越殘酷,越真實”的道理,電影裡的人物和故事轉到現實中有時候會失去一定的力量,因為電影太遙遠了,很多人不能感同身受,但是如果不在大銀幕中把想要表達的東西“放大”,大多數的觀眾就會忽略你的“隱晦”。我想這應該就是藝術源於生活但是應該高於生活的道理。

    《嘉年華》劇照

    當然,這不能全怪導演,我也不應該用《熔爐》的藝術處理方式來否定《嘉年華》,我很理解文晏的處理手法應該有她自己的用意。片子平淡,可能就是想用平淡來反應一種生活,每個人都是普通人,都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一旦普通人遭遇到少數人遭遇的不幸,會怎麼樣?大多數還是像片子的風格一樣,抗爭且無力抗爭。生活的殘酷會把生活的波瀾啃食掉,就想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但是在受害者的心裡永遠有一顆刺,拔不掉,卻永遠紮在那,這是作為兒童遭受性侵後一生的寫照。

    二、畫面灰暗,缺少電影的精緻感

    要說這是一部電影,我覺得更像一部電影外殼下的紀錄片。為什麼這樣說呢,這部片子的製作我想說並不是特別的精良。想想那些動輒上億的商業片,那些服化道,《嘉年華》在他們面前太質樸了。怎麼說呢,這種質樸可能更寫實吧,畢竟描寫的很多人都是社會底層,都在掙扎著活著。這樣的“生活”畫面暗一些應該是搭調的。但是作為觀眾我的觀感很壓抑,想到另一部片子《素媛》,也是兒童性侵題材,但是我回憶起電影畫面會有紅色有黃色,有溫暖的Sunny。我覺得一切都還有希望。

    電影《素媛》劇照

    但是回想起《嘉年華》,我甚至找不到希望的顏色。除了史可的律師讓我覺得有一絲絲暖心外,其他的人物我都覺得牽強。

    三、暗喻太晦澀,但我喜歡

    先說說我覺得奇怪的情節,就是受害小女孩小文在醫院做第二次檢查的時候,有一個鏡頭是出現了一個男性檢查醫生。劇中本來是個女醫生,然後這個男醫生就來檢查,最後這個男醫生對女生說:還是你來吧。就走開了。

    沒錯,這就是我全劇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畫面。我不太明白為什麼會安排這樣一個情節?從導演的角度出發可能是想告訴大家受害者在受害後,要面臨很多,例如這種看似正常實際上對受害兒童是二次傷害的事情。但是,不好之處我覺得對男婦科醫生這個職業不太公平。但我還是相信導演的用意是前者。

    另一個在劇中出現次數比較高的就是夢露的雕像,從開始乾乾淨淨到最後貼滿小廣告再到最後被清理運走,作為一條暗線想表達什麼呢?瞭解夢露的知道,她也被性侵過,這個雕像代表美好的事物,後面貼滿小廣告的夢露代表美好事物被玷汙,這一些暗示整個電影,在小文心中美好的事物被分割、最終消失。

    說了這麼多,我還是要說一句文晏導演敢於選擇這樣的題材,已經令人敬佩。裡面我說的一些也是我個人觀點,作為一部有責任感的作品,從一開始就已經贏了。對不起,是我太吹毛求疵了,但話說回來,對於那些真正的爛片我才懶得“吹毛求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挺好》大結局完美收官,你對蘇大強“作妖”40多集,最後成功“洗白”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