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邊疆處處賽江南

    印象是極其深刻的,我小的時候是在50年代初期,年青人給長輩們拜年都是禮節性的,一種親情的表達,沒有任何公利性,禮物也是極普通,極簡單的,一個是生活比較拮据,另一個當時純撲的風氣沒人看重這些,但,那種氛圍,那種親情是摯熱的。做為孩子也是要到親戚家拜年的,長輩們也都給壓歲錢,一般都是兩毛,五毛的,給一元錢是最多的了,得到壓歲錢的孩子們可高興,可知足了,那個時代,親情重沒有利益考慮,平凡的生活中孕育著快樂。

  • 2 # 藝苑天地351

    小時候過年走親戚!

    應該是在學齡前的時候吧,有一年,媽媽帶我到山西老家(晉南)過年。

    在山西老家的其它細節不記得了,只是記得母親領著我到了一個門樓很高大,很古舊,又很氣派的一個人家去,實在話,我長那麼大沒見過那麼高大的門樓。

    母親說:這是你老舅家,也是我的舅舅家。

    進得那個大門樓,也只是記得主人是一個高大的中年婦女,貌相肅穆端祥,應該有四五十歲上下吧,母親讓我把那個人婦人叫“老妗子。”

    完了後,還記得怎麼就坐在了熱炕上,不記得是誰就用紅顏色的四方木盤端上來了一些吃的東西,木盤上有四條長長的大麻花,一碟掛著白霜的柿餅,還有誘人的像是棗子的東西。我之前見過麻花,但是沒有這麼粗這麼長。生長在陝西關中平原的我,也很少見柿餅,但是見過。就是那個飄著淡淡酒香,飽滿欲滴,又脆又紅的東西,沒見過。

    可能是那個高大老妗子看穿了我的心思,她順便拿了一顆那個紅東西遞給我,我膽怯的看了母親一眼,母親說:‘你老妗子給你,就吃吧,這是酒棗,咱們山西老家的特產。”

    我接過那個帶著酒香的被叫做酒棗的東西,不知道怎麼吃似的,輕輕地咬了一小口,那個香,那個脆,那個可口,一輩子難忘啊。

  • 3 # 下雪天zkp

    小時候過年走親戚的情景還能記得一二。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大年初二去我三姨娘家去拜年。

    那時,我們老家過年有一個風俗,就是從正月初二開始,帶著禮品到各親戚家拜年。我最喜歡到我三姨娘家去拜年了。因為我三姨娘家有四個孩子,老大年齡與我同年,老大下面還有兩個男孩一個女孩,正好都是玩伴,而且他們家住的村莊就在山腳下,我家在圩區,而我又很喜歡看山景、能到山上玩。

    小時候,每當大年初二,我就催促家人帶我去我的三姨娘家拜年。一般都是我的父親帶我去。那時的過年禮品很簡單,都是四樣:一斤紅糖、一斤柿餅、一斤紅棗、一斤餅乾,都是用紅紙包裹著。家家基本都是這樣,因為那時生活物品還是比較匱乏的,且經濟收入微薄,這樣的拜年禮品也算不錯了。

    拜年一般是早晨吃好早飯後動身,我家離三姨娘家大約6里路,需花一小時步行,那時連腳踏車都沒有。來到我三姨娘家後,我三姨娘一定會把熱好的茶葉蛋端上桌,再泡杯茶,讓我們吃茶葉蛋喝茶,這就是當時我們家鄉招待客人的方式。中餐一般都是有菜有酒,當然我們小孩子不會喝酒的,就是吃菜吃飯。下午,我父親就會回家了,而我卻不一定,而是經常留下來在三姨娘家玩幾天才會回去的。

    吃過飯沒事,我就會讓我三姨娘家孩子帶我去山上玩,山不大,也不高,山上長的都是松樹,有的地方沒有樹,只長些雜草。我們就從沒長樹的地方往山上爬,邊爬邊看,邊爬邊玩,看著山上山下的風景,感到特別新奇,心情也特別高興。玩夠了,才會下山回家。

    我在三姨娘家一呆就是三四天,玩到沒有新鮮勁了,就主動提出想回家了,於是三姨夫才把我送回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三十年前的竇唯和華晨宇同時參加歌手,誰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