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湖小茶館1
-
2 # 釗胡瑤珊
二月初二理髮,寓意者辭舊迎新,新的一年順順利利,小孩健康成長。二月二龍抬頭,大人小孩兒要剃頭。二月二是土地爺的生日,很多地方要去土地廟祭祀,放鞭炮上香。廣東地區要起龍船,人們跳入水中,清洗龍船,試扒龍船,請龍出水。
-
3 # 邁樂文化
能啊!憋了一個正月家裡說不可以剪頭髮,有“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好不容易到二月二,一定得去拾掇拾掇了。
但其實,正月真的不能剪頭髮嗎?
這要從大清說起
清軍入關以後,推行“一枝獨秀式大辮子”,學名叫金錢鼠尾辮,清軍為了統一思想,對前朝漢人也要求剃頭梳辮,這就招來了江南民眾的反對,認為是對他們人格的侮辱,想要群起反抗,爆發了歷史上有名的“江陰八十一日”事件。
1645年夏,江陰人民奮起反抗。面對清朝政府大軍拒不投降。在堅持了81天之後,江陰城破,慘遭屠城,江陰遺民僅53人躲在寺觀塔上保全了性命,大部分人被迫接受了“剃髮令”,在大清王朝的高壓下,當初"頭可斷髮不可剃"的口號演變成了"正月不剃頭",實際是"思舊"的意義,百姓口口相傳,誤以為‘死舅’。
所以說,不管正月還是二月,放心大膽的去理髮吧,舅舅不會因為你剪了個頭發就遭遇不測的。
-
4 # 玄運易學天地
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這一天的來歷。
天文學上,每到春分的黃昏,角宿一星和二星,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類似龍之雙角,又東方為青龍,故稱“龍抬頭”。
再從節氣上來看,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此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雨季。在古代神話體系中,龍是掌管降雨的神仙,降雨的多少直接關係到一年的莊稼的豐歉,因此,為了求得龍神行雲布雨,二月初二日這天要在龍神廟前擺供,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
除祭祀龍神外,民間往往還舉行多種活動納吉,諸如舞龍、剃龍頭、戴龍尾、開筆等。所謂剃龍頭,指二月初二理髮,一為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
從以上介紹來看,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自然是可以剃頭理髮的啦,而且很多人專門等這一天來理髮剃頭的!
-
5 # 我們的生活剛剛好
從年前到年後這段時間,遇到了很多類似的問題。都是再詢問:正月為啥不能理髮?二月二能不能理髮?
關於這個問題,在此為大家作答:你要是沒有舅舅,那你想啥時候理髮就啥時候理髮!但是你要是有舅舅,你理髮之前問一下媽媽和舅舅!到底是紅包還是巴掌,就在你一念之間!
-
6 # 使用者4066957271015
我們這地方,理髮店最高興的一天,也是最忙的一天,人們從早晨排隊理髮一年第一次理髮大家都忙著有個好彩頭,所以=月二我們這個地方的男人和孩子都理髮。
-
7 # 不知命不知禮不知言
農曆二月初二就是春龍節,民間俗稱龍抬頭。這一天人們會進行很多活動,比如吃龍食、放龍燈、理龍發、小孩子叫剃“喜頭”。
一、吃龍食
二、放龍燈
有些地區在二月二這天“放龍燈”,人們用蘆葦、竹子或硬紙等材料紮成小船,然後插上蠟燭或放一個小小的油碗燈,在暮色降臨的時候,放到河裡點燃,為神龍照路,祈求身體健康,風調雨順,萬事如意。
三、理龍發,剃喜頭。
二月二這天, 沉睡的萬物開始復甦,蟄龍也開始活動。人們認為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小孩子這一天剃頭叫剃“喜頭”,希望保佑孩子頭腦靈活,身體健康。
-
8 # 大話西遊402
“二月二龍抬頭”,指的是農曆二月二日,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其實是指“二十八宿”中的“東方青龍”抬頭,是星象預示氣象。這個節日的起源非常早,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飯,御駕親耕”。到周武王時,每年二月初二還舉行盛大儀式,號召文武百官都要親耕。
龍抬頭是中國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標示著陽氣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長,春耕由此開始。人們在“龍抬頭”這天敬龍慶賀,以祈龍消災賜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二月二”既被定為“龍抬頭”節日,同時也是土地神的誕辰。南方”二月二“龍抬頭仍沿用祭社(土地神)習俗,以祭社習俗為主的新”二月二“習俗,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
農曆二月二,被稱為“龍抬頭”,民間有俗語說:“二月二,龍抬頭,剃毛頭”。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流傳著理髮的習俗,人們認為在二月二這天理髮,會像龍一樣從冬眠中醒來,開始活動。所以人們對,二月二、剃龍頭,很重視,誰都想圖個好兆頭。
據民間說法,在二月二這一天理髮能夠帶來一年的好運,人人都要理髮,意味著,龍抬頭、走好運,不僅小孩要“剃龍頭”各位美女也可以給自己換個新發型,從頭開始,一年精神到頭。民俗裡,人們選擇在這一天剃頭,以期許鴻運當頭的吉祥預兆。每逢二月二這一天,家家理髮店都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二月二又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漢族民間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盛行吃麵條,稱為“龍鬚麵”;還要烙餅,叫作“龍鱗”;若包餃子,則稱為“龍牙”。這些習俗寄託了人們祈龍賜福、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龍抬頭這天不僅吃餅吃麵條,婦女還不能操做針線活,怕傷害了龍的眼睛。對於“二月二龍抬頭”的一些文化內涵,例如古人對龍的崇拜、“龍抬頭”在古天文學上的唯物解釋等等,是仍然具有研究價值。
二月二龍抬頭作為古代民俗的一種節日,如今已經基本上從華人的現代生活中淡化出去了。二月二、剃龍頭 鴻運當頭 你在二月二會理髮嗎?
-
9 # 佩奇姐姐
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每逢二月二這一天,家家理髮店都是顧客迎門,生意興隆。在這一天理髮,被稱為“龍剃頭”,亦有鴻運當頭,精神飽滿,時時吉祥之意,大地回春,萬物更新之際,理髮迎新,正合一年蓬勃之氣。
二月二這一天民間一直有“理髮去舊”的說法。為孩子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叫“剃龍頭”,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有民顏為證,二月二龍抬頭,孩子大人要剃頭”。
二月二,龍抬頭。這個“龍”,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組成了一個完整龍形的“蒼龍七宿”。每年二月春風吹過之後,代表龍角的“角宿”;代表龍頸的“亢宿”;代表龍胸和前爪的“氐宿”出現。這便是“龍抬頭”。就好比從“潛龍勿用”轉換到“見龍在田”,它象徵著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春耕開始。
和所有的節日一樣,人們會在特殊的時間節點從事一些有特殊意義的活動來納吉迎祥。而對應著龍抬頭,在二月二之日,俗民行剃頭之事,並稱之為“剃龍頭”。
-
10 # 廖老師硬筆課堂
龍抬頭(農曆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是指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黃昏時“龍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故稱“龍抬頭”。龍抬頭日子處在卯月的驚蟄與春分之間,“卯”是干支歷十二地支之一,五行屬木,卦象為震。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為生髮之大象,代表著生機茂發,如《律書》中所云:“卯之為言茂也,言萬物茂也“。龍抬頭是中國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標示著陽氣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長,春耕由此開始。
明清時把“二月初二”這天稱之為“龍抬頭”的日子,因為農曆二月已進入仲春季節,“二月二”處在二十四節氣的“雨水”、“驚蟄”、“春分”之間。自古以來,人們在仲春“龍抬頭”這天敬龍慶賀,以祈龍消災賜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二月二”既被定為“龍抬頭”節日,同時也是土地神的誕辰。南方”二月二“龍抬頭仍沿用祭社(土地神)習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既有類似龍抬頭節習俗,又有以祭社習俗為主的新”二月二“習俗,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
-
11 # 綿州四知堂
在中國北方,二月初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華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據資料記載,這句話的來歷與中國古代天文學對星辰執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
中國古代天文學觀天模式,在周天黃道確定28個星座,稱為28宿。古人將這28個星宿按照東南西北分成4宮,每宮7宿,並按照它們的形象將4宮附會為4種動物。其中,東宮7宿被想象成一條南北伸展的巨龍由30顆恆星組成。
恆星是相對不動的,當地球公轉的位置使巨龍星座與太陽處在同一方向時,太陽的光芒就會淹沒掉星光,人們就會看不到天上的那條巨龍;而過一段時間以後,地球的位置轉移了,巨龍星座又會重新出現,週而復始,古人找到了這個規律,並以它來判斷時令。
當被稱為“龍角”的東宮7宿的第一宿出現於地平線上的時候,正值春天來臨,所以,古人將它的出現作為春天的標誌。而此時,恰逢中國農曆二月雨水節氣前後,由此產生了“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詩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至於二月二大家洗龍頭、剪髮,其實也無非就是借“龍抬頭日”討個吉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風俗。
回覆列表
一說到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很多人自然會想到剃龍頭(剃喜頭)。雖然人們在這天理髮是為了圖吉利和祈福,但是它與龍抬頭本來沒什麼關係,是逐漸演變成了這樣。
“龍抬頭”一詞最早出現在元朝,而在此之前,只有“二月二”。古時的中國是農耕社會,非常重視農業生產。伏羲首創在二月二“天子親耕”,周武王時期變成了君臣定期舉行的活動。在後世的傳承中,逐漸演變成了民間的節日,衍生出了眾多祈求豐收和驅除災禍的風俗,也有了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龍頭節等多種稱呼。
“龍抬頭”這個名稱的由來與古代天文學有一定關係。在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組成“蒼龍星宿”,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晚上,代表龍角的“角宿”開始從東方地平線上顯現,大約一個鐘頭後,代表龍咽喉的“亢宿”升到地平線上,接近子夜時分,龍爪“氐宿”也出現了,這就是“龍抬頭”的過程。古人發現了這個規律,並用此來判斷時令。
龍抬頭節主要流行於北方地區。驚蟄之後到清明之前,北方乾旱少雨,再加上蟄伏的昆蟲甦醒了,病蟲開始侵害莊稼,對農業生產很不利,人們求雨和消滅蟲患的心理迫切。在神話傳說中“龍王”主管降雨,還能幫人祛災。於是人們就在二月二祈求“龍抬頭”,以保人畜平安,五穀豐登。

在清朝之前,漢族男子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妄動,剃頭簡直就是剔命。他們只理髮,也就是沐發與梳櫛(梳理頭髮)。清軍入關後,清廷為了長久統治,讓漢族從此不敢抬頭反抗,下達了“剃髮令”,將漢族男子的束髮為髻改為金錢鼠尾。其實,明末清初時的民間就開始流傳“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風俗。起初是為了懷念明朝,以表“思舊”,但這話不能明說,於是就說成了“死舅”,聽起來還挺嚇人的。從此,如果正月前不剃髮就得等到龍抬頭這天了。

清廷“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強制剃髮令讓當時的民眾既驚恐又憤怒。據歷史記載,清朝下達“剃髮令”的時間不是順治四年正月,而是順治二年六月。漢人為了項上頭顱被迫剃髮,但反抗並沒有停止,“正月不剃頭”即是一種反抗形式。同樣是讓民眾剪髮,民國就溫和多了。而且剃頭還有了積極意義,即剪除恥辱和落後,發奮以圖強!後來,人們開始用這種方式來表達美好的願望。
至於把“剃頭”叫做“剃龍頭”是為了沾“龍氣”,圖吉利。不止於此,就連日常的食品也改了與龍相關的名字,比如龍鬚麵(細麵條)、龍耳或龍角(水餃)、龍子(米飯)、龍鱗餅(煎餅)、龍拿珠(麵條+餛飩)、食龍頭(吃豬頭)、撕龍皮(吃蔥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