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處於17歲的年齡,經常不聽父母話,天天罵也沒用,叫幹活不情願,但是別人叫她去別人家幫忙就去了,對其它人很好,很關心。
31
回覆列表
  • 1 # 淘淘taot88887

    17歲的孩子,你以為他是孩子,但他自己認為自己已經長大,可以獨立處理問題,解決問題。他們的價值觀會和父母出現偏差,同時他們堅持自己的觀點,否定父母的觀點或認為父母的觀點陳舊,他們不滿足父母的教條,嘮叨,但又認為自己和父母解釋不清對立的觀點,所以對父母就能處理,並且還自認為成熟,這其實也是叛逆。與此同時,他們對人生,對生活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處事準則。會用自己的想法處理人際關係或者是解決問題,這也就是他們為什麼會對別人熱情。

  • 2 # 心理學充電時間

    17歲,處於青春期,青春期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叛逆。青春期的孩子是處於心理發展的第二逆反期(第一逆反期在幼兒期,也就是3歲左右),在這一逆反期期間,孩子想要獨立自主,主要體現在:人格獨立(人格受到尊重)、精神上和行為上獨立自主、社會地位平等以及反抗父母的控制等等。這也是個體內在需要和環境之間的必經發展過程。

    問題描述:“孩子處於17歲的年齡,經常不聽父母話,天天罵也沒用,叫幹活不情願,但是別人叫她去別人家幫忙就去了,對其他人很好,很關心”

    根據這些特徵就能很好的理解、回答問題了。

    青春期的年齡,很多父母由於缺乏對應知識,還是會把孩子當成什麼都不懂的孩子,什麼事情都是直接對其安排,也不會去詢問孩子的意見,也不會關心孩子內心的想法。

    但這個階段由於孩子心理發展需要,就會反抗父母的這種行為。主要反抗形式有:外顯行為上的激烈反抗和內隱冷漠形式反抗。外顯行為上的激烈反抗:就是對父母的安排在行為上反應很激烈,主要是消極行為比較多。因為一方面是個體需求得不到滿足,另一方面是在這一階段孩子的情緒穩定性也比較差,在情緒上積極情緒比較少,而消極情緒比較多。內隱冷漠形式反抗:面對父母的各種“命令”以冷漠的方式對待,不管父母怎麼說,怎麼做都以無所謂的形式表現,這種情況下,孩子內心會有很大的壓力。

    在面對他人的時候,別人會在心理上和行為上尊重孩子,會讓孩子在精神和行為上的獨立需求得到滿足,得到滿足之後,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所以就會願意幫助他人。

    同樣,在社會平等的需求上,父母面前也是無法滿足的,但在別人面前卻能夠得到滿足。再加上在心理上想要反抗父母的“控制”,就會在行為上總是與父母作對。所以就出現了問題所說的:孩子為什麼對父母很冷漠,卻對其他人很好?

    作為父母,對於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認真對待,因為這一時期比較容易出現身心危機,如果這一階段發展不好,將來就需要付出幾倍、十幾倍的努力來改正,這一階段也容易出現病態人格、神經症以及躁狂症等心理疾病。

    父母可以從以下四點來幫助孩子順利的渡過青春期。

    一、學習瞭解青春期逆反對孩子心理發展、成長的重要意義。

    二、正確對待逆反期這一客觀事實,要做好思想準備,要主動調整對待孩子的態度和行為方式。

    三、瞭解青春期心理發展的知識。

    四、父母要重視孩子在這一時期:人格獨立(人格受到尊重)、精神和行為上獨立自主、社會地位平等的需求。

  • 3 # 豆豆and豆媽成長記

    17歲是孩子從青少年邁向成年的過渡期,思想上想要獨立、被肯定,行為上更加的我行我素。孩子的一切行為只是在向你表明:我已經長大了,我的生活不再只有父母,離開你們我也一樣可以活得很好。但是這個年齡的孩子,對自己的行為沒有完全的瞭解,一旦出現什麼問題,他可能就會逃避責任,等待爸爸媽媽伸出援助之手。所以,爸爸媽媽不要過於著急,好好引導就好!

  • 4 # 家有男寶初長成

    其實在你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到孩子為什麼對你們跟你們很冷漠,卻對其他人很好的主要根源在哪了。

    你說孩子不聽父母的話,天天罵都不行,讓幹什麼都不願意。

    這些話就是孩子為什麼對你們越來越冷漠發原因!

    第一:言傳身教

    我們都知道看到一個孩子是什麼樣的狀態就知道他的父母是什麼狀態。

    你所指的孩子聽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是你罵他他也要心甘情願的忍受嗎?那麼你的兒子罵你你也會心甘情願嗎?還是會反過去罵他“你這個不孝子,我養你就是為了讓你罵我嗎”那麼你想想你養孩子就是為了讓他聽你罵他嗎?

    如果你不想在你老了之後,你的孩子天天罵你,那麼現在就停止罵他把!

    第二:孩子是用來愛的不是用來虐的

    你描述中說孩子讓幹什麼都不願意幹,並且對他人很好。

    首先在你的咒罵之下沒有一個人會喜歡幫助你做什麼事情。其次你說孩子對外人很好,這證明你的孩子並不是一味的混賬他知道明辨是非懂得誰對他好誰對他不好!

    所以如果想讓孩子也愛你們,那就先改變自己把!

  • 5 # 小白聊哺育

    因為孩子已經和父母斷開連線好久了。

    至於為什麼會斷開連線,那要看父母之前對孩子做了些什麼了。但是,所有的連線都是可以修復的,只是難易程度不一樣罷啦。

    這樣的孩子在父母面前,穿著盔甲。因為父母之前傷害過自己,為了自我保護,孩子無法把自己最柔軟的部分展現出來。這樣的孩子無法接受父母對自己的傷害,進而封閉了自己對父母的愛。所以,才會對父母那麼冷漠。

    當他們身處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又會放下盔甲,和外界進行連線。愛一直存在,只不過需要一個懂愛的人進行交流。

  • 6 # 郎媽愛成長

    孩子對其他人很好,說明孩子的社交能力不錯,與周圍人能夠和睦相處,家長應該為此高興。孩子對父母冷漠,可能讓父母感覺傷心,覺得自己被忽視、被辜負。家長可以躬身自問,自己是否對孩子漠不關心,是否對孩子過於嚴厲,是否事無鉅細管束太多,是否在某些方面讓孩子傷心失望。如果希望孩子對父母好,也很簡單,對孩子好,對家庭成員好,尊重、真誠、友好、將心比心。你對孩子好,堅持下去,不講條件,當然要堅持原則,孩子自然會對你好。

  • 7 # 王棟

    很簡單,孩子對父母冷漠是因為父母沒有真正理解並尊重、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父母給的不是孩子要的,很多家長給孩子的是家長自己要的,從未真正傾聽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是什麼!這跟成人間交朋友一樣,沒有交心,那麼人家自然對你冷漠!另外,對父母冷漠,也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是希望喚起父母對自己的真正關注與關心!

  • 8 # 寒石冷月

      我首先問幾個問題:

      1、請家長認真回憶一下,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不願意聽父母的話了呢?

      2、是家長經常批評孩子導致孩子反感父母而不願意做事?還是孩子不願意做事惹的家長火起才批評的孩子呢?

      3、家長是否忽略了孩子擁有自尊心,隨意否定孩子做事的積極性,會導致孩子逐漸對父母反感而不願意做事的呢?

      4、家長是否本身脾氣火暴,稍有不順便批評孩子,導致孩子聽到父母說話就下意識拒絕接受?

      5、家長是否清楚孩子成人之前會經歷三個反抗期?在每個反抗期裡你知道如何與孩子友好相處嗎?

      6、你家裡是否有完善的家庭規則,在管教孩子時有依據?

      7、你是否尊重過孩子的家庭平等地位?是否給孩子一定的選擇權?

      8、你是否進行過家務勞動的分工,並經常輪換?

      9、你是否培養過孩子的家庭責任感,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的決策,參與家庭理財?

      10、是否培養過孩子獨立的生活與學習技能?並經常肯定孩子為此付出的努力?

      11、你是否注意到孩子很再乎別人怎麼評價他?特別反感當著別人面批評他?

      以上問題,請家長先認真思考,尤其要做對比反思,因為從題主描述的情形來看,你對家庭教育基本沒有概念,更談不上擁有一定量的知識,才導致你和孩子不會友好相處,也沒有培養孩子好習慣好品質的明確目標。

      家本應是一個溫暖的港灣,是孩子擁有安全感、幸福感、快樂感的棲息之所。但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經常被罵,被指責,被批評,試想孩子內心是什麼感受?恐怕家長從來沒有換位思考過。在這裡韓老師給你幾點建議供參考:

      一、孩子懶惰不願意做事,不要張嘴就批評。

      一般來說,凡是孩子懶惰不願意做事,大都是父母從孩子很小時便全權包辦了家務事,給孩子產生一種錯誤的認知——這些事都是爸爸或媽媽做的,是大人的事和我無關。問題根源在於家長越位包辦代替孩子應該做的事,孩子慢慢就懶惰了,這是不能怪孩子懶惰的。從現在開始,家長有必要召開家庭會議,明確告知孩子你已經長大了,需要承擔一定的家庭責任,如果你參與了做事,會讓爸爸和媽媽非常欣慰。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務分工表,定期輪換,及時肯定與表揚孩子付出的努力,會讓孩子有家庭小主人的成就感。儘管有時孩子做的事看上去不那麼令人滿意,但不要批評孩子,而是先肯定與表揚孩子的努力,再手把手教孩子做事的方法和步驟,當孩子知道怎麼做時,再鼓勵孩子去做,你會發現原來孩子並不是不願意做,而是沒有人欣賞他,肯定他。

      二、要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不勞得不得食。

      在一個家庭裡,每個人都是付出者,同時也是享受勞動成果的一員。父母每天辛苦工作掙錢,是為了讓家庭經濟有一定的保障,孩子每天認真上學這也是他的工作。孩子有時會不明白一個道理,為什麼我要每天上學?為什麼我要回到家裡做這做那?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你現在未成人,只能接受父母的經濟保障,你白天上學是你的主要工作,回到家裡參與一定的家庭勞動也是你的工作,只有和大人一樣來承擔家庭責任,才能得到正常的生活保障。在我們家裡,有一個不變的家規則——不勞者不得食。你願意因為自己該做的家務勞動不去做而沒飯吃嗎?你肯定不願意。換位再想想,如果媽媽下班回家後不做飯,或拒絕做飯,全家人是不是要捱餓?那時我們會是什麼感受?所以,在一個和諧的家庭裡,大家都會自覺地為家付出,而不是坐等吃喝,如果真有人那樣做,肯定得不到大家的尊重與喜愛,試想誰喜歡一個寄生蟲呢?

      三、請孩子協助父母做事,是尊重孩子的表現。

      對很多孩子來講,都願意聽到爸爸媽媽請自己來幫忙的話。請注意,這裡有一個“請”字,這是禮貌用語,這是讓孩子感受到被父母尊重的關鍵詞。如你正在廚房忙著洗菜切菜,燒的開水需要灌到壺裡,你可以大聲告訴孩子:“親愛的兒子,請過來幫助媽媽把開水灌到壺裡好嗎?媽媽正在洗菜騰不開手,要快喲,因為我一會炒菜。”當孩子來到廚房灌水時,你再說一句:“有兒子真好,做媽媽的真幸福,因為懂事的兒子可以幫媽媽分擔了。”瞧,類似的話讓孩子聽到,他心裡是不是美滋滋的?非常遺憾的是,很多家長需要讓孩子做一些事時,態度非常不好,語氣很生硬,只要張嘴就帶著責備的語氣,孩子聽到後立刻心生不快。如你說:“你看媽媽在廚房都忙成什麼樣了?你還在那玩遊戲,你眼中就不能有點活?趕快放下游戲,把水灌上。”你不妨試著對兩種語氣做一下比較,如果換位來感受一下,你更願意接受哪種語氣呢?

      四、讓孩子體驗一天做家的主人,感受操持家之不容易。

      以往孩子如果習慣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坐享其成保障,時間久了就會養成懶惰的習慣。如果你要求孩子做事,他不理不睬,你要馬上想到——孩子被我們慣壞了,絕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好,那不妨召開一次家庭會議,主題就是讓每個人體驗一天做家的主人,具體內容:一日三餐原材料的採購準備,做好三餐並請全家人按時就餐,家務清潔,安排每個人做好協助配合分工,做好一天的家庭理財開支記賬,晚飯後睡前做一天工作的總結。如果你真要是這樣做,看看孩子是否帶著任務去完成呢?事實上,如果你要是在召開家庭會議時,賦予每個家庭成員平等的家庭地位,讓孩子知道自己長大了,也應該像爸爸媽媽一樣對家付出責任和勞動,這才是有責任感的好孩子。從孩子內心深處就有了觸動。再往長遠一點引導,讓孩子清楚將來自己長大了必然要面臨結婚生子這一現實,現在學習操持家務,將來就可以讓日子過的很好。如果現地不學著持家,將來如何養家餬口呢?

      五、要經常誇獎孩子的能幹,即使批評也要委婉。

      誇獎實為讚美,誰不願意聽到被人讚美的話呢?題主自己恐怕以前就完全忽略了說話的方式,你眼中看到的全是孩子的消極和懶散,而忽略抓住第一次孩子參與家庭事務的時機,及時肯定孩子的付出,讚美孩子的能幹了吧?當孩子經常得不到父母的肯定與讚美時,便感覺沒有人重視他,內心的失落感會油然而生。只要孩子有失落感,便會對做家務勞動失去興趣。相反,如果你經常讚美孩子,包括當著外人的面去誇獎孩子能幹時,別人也用羨慕的眼光,時不時誇獎你孩子能幹時,再看孩子,是不是特別開心啊?至少他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非常有價值,大家都在關注他,都在欣賞和肯定他。當經常這樣做時,孩子內心的家庭責任感便不斷被強化,最後變為自覺的行為。只要回到家,看到爸爸媽媽在忙碌,便會主動參與。想想看,這是多麼溫馨的場景啊!

      以上幾方面,家長可能會發現韓老師隻字未提孩子的學習之事。其實對於孩子來講,如果你重視培養他做人做事,孩子有了生活的責任感,對學業的負責態度順其自然就得到了培養。反之,如果你眼中每天只盯著孩子的學習,忽略家庭責任感的培養,動不動就指責孩子懶惰,會把孩子的認知和分辨引向一個極端,本來想做的事偏不做,看你能把我如何?我想你肯定不願意看到這些。所以,家長以往如果心態不好,請改變對孩子處處不滿的態度。如果你話不中聽,請改變你說話的方式。如果你脾氣不好,請做積極情緒的主動管理者!你改變了,孩子就會改變!

  • 9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家長真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家庭教育和溝通方式。從題主的表述來看,你天天罵孩子,或者說用罵的方式來表達你的要求。而你的孩子已經17歲了,基本上很快就是一個成年人了。不要說這麼大的孩子,即使是三四歲的幼兒,你都應該尊重孩子的人格,否則他都會逆反給你看。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看,尊重需求是僅次於自我實現的高階需求。當你對孩子連基本的尊重也都沒有的時候,孩子必然是極度反感和牴觸的。

    同樣是勞動,為什麼你的孩子非常樂於幫助其他人,而對自己的親生父母反而很冷漠,很抗拒?原因很簡單,因為別人在尊重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收穫了尊重,所以他的收穫感很強,很快樂。能讓他快樂的事情,他當然非常樂意去做。

    所以換一種溝通方式,也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結果。比如你正忙的時候,讓孩子去幫你倒一下垃圾,你可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現在很忙,你能不能幫爸爸媽媽去把垃圾倒一下?孩子倒完垃圾以後回來,你應該及時的肯定和表揚孩子:我們家兒子長大了,能幫爸爸媽媽的忙了,知道體貼爸爸媽媽了,爸爸媽媽很高興。

    剛開始的時候,孩子肯定還是會不情願,因為還有以前的心理陰影存在,可能表現的會很勉強。但只要家長有耐心,慢慢逐步改變那種糟糕的溝通方式,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懂事,越來越貼心。

    教育是一門藝術,千萬不要用那種本能的方式(打、罵)來破壞親子間的和諧。家長朋友應該多瞭解一點現代家庭教育常識。

  • 10 # 廚娘夏拉

    看到題主的話“不聽父母話,天天罵也沒用”就知道問題在哪裡了。

    我就是你說的那種人,叫17,18歲孩子們幹嘛他們就來幫我幹嘛,還很會關心我,幫助我,記住我的生日,我受到欺負他們會上來保護我,是不是很羨慕我?我以前當過高中班主任。和孩子們每日相處,和父母一樣,需要監督並幫助他們成長,但是,為什麼總有家長不知道反省自己,反而不斷把孩子推向我,說:“老師,我家孩子就聽你的,你管他吧,該打打該罵罵……”每當聽到這句話,我感覺和這個家長溝通很無力。為什麼他們會聽我的話呢?

    首先,他們17歲了,在古代這都可以當爹當媽的年紀了。現在網際網路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們比以前早熟多了,他們不管是生理上心理上都已經接近於一個大人了。一個接近成年的人,怎麼能容許兩個人天天罵自己?他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所以不還嘴,他愛你們,所以不想讓你們傷心,不反駁,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聽、不理。

    第二,他們接受中國的九年義務教育,接受的都是文明禮貌,平等待人,尊老愛幼,但是,他們身邊的人,走的最近的人,卻和他們從小形成的觀念完全相悖,動輒罵人,還時不時打人,在他們來看,打人,罵人,是學校裡處分最多的行為,可是爸媽在自己身上幹著這樣的事情,沒素質,沒涵養,而且打罵代表無能,無法剋制自身情緒,所以,17歲孩子那裡,已經不能天天罵了,越罵越看不起你。

    第三,關於家務。成年人都知道,有一種家庭,老婆天天挑剔老公幹活,不懂得欣賞和鼓勵,怎麼幹都不順眼,那麼最後的結果就是,自己把家務都幹了,還看不慣老公在旁邊玩,最後家裡一點也不和諧,老公在家天天挨訓還沒用,就出去找存在感了。等老公出軌了,再來說自己辛苦幹了一輩子,成黃臉婆被陳世美給拋棄了。這樣的家庭,沒有分工,沒有擔當和責任,沒有溫情,只有枯燥無味的家務,夫妻相處沒有方法,簡單粗暴。孩子,也是一樣。其實越長大,他們的責任感越強,只要進行了分工,並給與適當的激勵機制,這些孩子們,正是開始在意自身能力的年齡,他們會幹,還會要求自己比別人幹得更好。班裡室外衛生我都沒操心過,我只管評論和表揚,一般不批評,孩子們自己乾得很好。看父母幹了那麼多年,早就學會了,學習那麼枯燥,巴不得找個其他的機會展示自己。要讓他們做家務,就要從小讓他明白他需要擔負的責任,你一邊搶了他的活,一邊數落他懶,慢慢就變得更懶了。我們遇到特別懶的學生,通常不斷暗示他他不懶,沒有懶人,只有不想做,慢慢從他喜歡的方面開始鼓勵他動手,行動,罵,會讓原本喜歡的事都變得不喜歡。

    第四,感謝你的孩子並沒有從內心裡真的生你的氣,他還是個很健康的孩子,你們天天罵但是還好對他是不錯的,因為他和別人的相處好像是沒有問題的。順著來吧,天天罵不管用的,天天鼓勵他幹活,再表揚著,一直和諧著,他自己都不會去做破壞和諧的事情的。

    最後,希望家長能提高自身情緒控制能力,這種能力在現在的時代是被很多人喜歡的。誰都不喜歡隨便罵人的人,不管你是父母還是誰,做事要講方法,對孩子要像對個正常人一樣。不要因為他是你孩子你就隨心所欲,反而,他是你孩子,他每天和你在一起身上會有你的影子,你應該讓自己更有涵養,更優秀,來帶動他的成長。和諧的家庭氛圍,將是他未來最寶貴的財富。

  • 11 # 一境心理

    希望人們都有這樣的一個認識——在個體當前條件下,每個人都不是笨蛋,反而是極其聰明的趨利避害動物。

    這樣你就很容易解釋很多看不懂的社會現象了,比如此例。天天罵,叫人家如何聽話?傻瓜才聽呀! 難道關心別人對他沒好處嗎?這也是傻嗎?

    不理解只是因為你站在自己的條件下去看事物應該是什麼樣的。

  • 12 # 萬二豬

    一個不尊重,不疼愛或冷漠父母的孩子不是好孩子,當然其中的緣故也與父母的教育有關。但問題是對父母很冷漠,對其他人又很好,說明這孩子思想導向有問題。也可以這麼說,對父母冷漠的孩子,即使對其人很好,也不會維持長久,因為這孩子骨子裡缺乏感恩之心。

  • 13 # 戶外教育網

    有可能孩子們想在同齡人面前,表現自己更“獨立”

    畢竟大家都從青春期過來,也給予孩子一定理解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不想分手,但你又發現自己的男生根本不愛你。你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