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育兒
31
回覆列表
  • 1 # 流光與花色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3歲正是孩子分辨好壞的關鍵時期,也是孩子心理最脆弱的時候。然而由於缺乏生活經驗,孩子缺乏經驗和自衛能力,易受暗示,他們相信大灰狼的存在,相信魔鬼的故事,認為父母什麼都是對的。這時若家長教育不當,採用不切實際的、不科學的,甚至荒謬的言語來恐嚇孩子,會導致孩子不敢獨臥,甚至於做惡夢,對孩子造成心理障礙,精神創傷。

    更為嚴重的是還可引起神經官能症、遺尿、智力發育遲緩等。影響兒童心理的正常發育,造成孩子膽小怕事、懦弱無能、缺乏獨立性等等不良性格。

    在孩子不想睡覺的時候,不妨換個角度,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告訴自己,或許她是今天真的不想睡覺,或許她是想更多的需要父母睡前的陪伴,或許她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

    所以,用快樂的心態去看待陪伴孩子入睡的每一個時刻,而不是把陪孩子入睡當成每天的一個任務:做一回她喜歡的遊戲,講一個她喜歡的故事,玩一個她喜歡的玩具……

  • 2 # 蝸牛博士

    我覺得不論孩子幹什麼事情,都不能採用恐嚇這種方式。用恐嚇這種方式,估計當時可能會見效,我會乖乖的聽話,但是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負面影響。寶寶兩歲多,他爸爸有時候跟他做遊戲,會模仿那個大灰狼,一說大灰狼來了再配上嗚嗚的聲音,他就害怕,會嚇得摟著我哭。我就安慰她說爸爸是爸爸不是大灰狼,要哄很長這才能平復下來。我覺得睡覺之前的話,對孩子會更不好,因為他沒有那個一個平復期。自己害怕也不敢說。我覺得孩子肯定得做噩夢,第二天醒了,估計還忘不了。所以家長不要採用這個方法。這是得不償失的一個方法。

  • 3 # 默175018654

    為了讓孩子早早睡覺,選擇恐嚇的做法,真的不可取。孩子小,身體和心理都處在快速生長髮育階段,恐嚇會讓孩子膽小怕事,失眠多夢,缺乏獨立性。明明是想早點入睡,卻適得其反,百害無利。

    非常理解帶孩子的辛苦。一天忙下來,腰也酸,背還疼,孩子能安安穩穩地快速入睡,該會多美好! 下面,介紹一下我家寶寶入睡情況。我家寶娃今年五歲,愛蹦愛跳,精力充沛。為能讓他晚上按時睡覺,我利用了晚飯後的時光,陪他瘋陪他鬧,進行一些快樂的親子游戲;睡前洗個熱水澡;上了床,放上舒緩輕鬆的音樂;還不夠,他的習慣是伴著睡前故事安然入眠。

    相信聰明的寶媽都能找到讓孩子快樂入睡的好方法。

  • 4 # 小蜻蜓媽媽

    影響會很大,但是具體有多大就不好界定了。

    到點該睡覺的時候,孩子不願意睡覺是有原因的,比如睡覺前玩得太興奮,看了一些卡通節目精神來了,比如吃得太飽或者肚子餓了,抑或是因為白天的某些事某些行為影響了孩子,讓孩子不敢入睡。這些時候,家長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協助孩子尋找原因和解決方法,不要一個勁地批評和催促孩子。

    如果孩子在家長的恐嚇中入睡,心理上會產生一些負面資訊,會容易被驚醒,做惡夢,沒有安全感,尋求家長關注等等,天天持續多了,孩子就會形成了入睡困難的問題。

    所以家長需要耐心,細心觀察孩子,瞭解孩子不願意睡覺的原因,陪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才是最實在的。

  • 5 # 陳曉儀大百

    我覺得千萬不要恐嚇孩子。用恐嚇的方法逼迫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錯誤的,將來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

    就在昨天,隔壁的媽媽把孩子推出了門外,關上門,然後對孩子說不要他了,他不乖,不要他啦。孩子就在門外拍著門大聲的哭喊著讓媽媽開門,求媽媽原諒自己。

    女兒就說這讓她想起了小時候也被爸爸推出門外的經歷。直到現在想起來也是恨意難消,所以現在她都不願意親近爸爸。當時她的想法就是長大後要報復爸爸,打回去!

    如果不是隔壁的媽媽做了這樣的事,初三的女兒不說,我永遠不知道當年把女兒趕出家門的做法對孩子的傷害這麼大。所以,家長們不要用恐嚇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了,代價太大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中如何發現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