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嘴痕

    春申君這個稱呼是黃歇後來輔佐楚考烈王繼位,楚考烈王任他為相國,所以封他為春申君,一般都是有很大功績的人才能有這種封號,比如武安君白起等。

    之所以叫他春申君,是因為他的封地在上海等地,所以就以地方的稱呼來作為他的稱呼,所以現在上海的簡稱除了滬還有申。

    現在那個地方還有關於春申君的傳說,說黃浦江是由春申君修建的,所以黃浦江也叫黃歇江,春申江等,所以黃歇春申君的稱呼和他的封地是有很大關係的。

  • 2 # 偉哥隨拍

    春申君(前314~前238):嬴姓,黃氏,名歇,東周戰國時期楚國公室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與魏國信陵君魏無忌、趙國平原君趙勝、齊國孟嘗君田文並稱為“戰國四公子”,曾任楚相。黃歇遊學博聞,善辯。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賜淮北地12縣。

  • 3 # 孫鐵賤plus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春申君是有名的戰國四公子其中之一,他的名字叫做黃歇。黃歇在年輕的時候,曾經到處地拜師和遊學,他見識很廣博,很會辯論,楚頃襄王於是很賞識他。當時的春申君曾經陪著楚國太子熊完,他們一起在秦國做人質十年。後來黃歇幫助太子偷偷逃回楚國,太子熊完後來順利當上了皇帝,他就是楚國的楚考烈王。

    春申君黃歇慘死的時候,他的兒子還不是楚王,所以沒法幫助他。在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生病死了,黃歇去給他奔喪,李園派人埋伏在棘門裡面,伺機殺死了春申君和他全家。春申君這一生做了很多厲害的事情,也一直很英明,其實他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動了歪腦子,最終害死了自己。

    楚考烈王一直沒有子嗣,春申君於是就非常憂慮,他找了許多婦女給楚王,可是她們都始終沒有生。這時候有個趙國人叫做李園,他帶著他的妹妹,想把他妹妹獻給楚王,可是聽說楚王不能生,就擔心自己的妹妹後來會失寵。

    於是他改成把妹妹給春申君做妾。後來她懷了身孕,李園就讓她去勸說春申君,讓他把自己送給烈王,自己的孩子就有可能會繼承王位。結果春申君居然很贊同,李園的妹妹後來生了個兒子,還被立為太子。

    就是這個非分之想導致後來自己慘死,楚考烈王去世後,李園搶先入宮,殺了沒有防備的春申君。後來李園的妹妹李嫣的兒子最終成了楚王。

    以上就是回答內容,望採納

  • 4 # 大明人

    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黃歇為相,賜其淮河以北十二縣,封為春申君。與魏國信陵君魏無忌、趙國平原君趙勝、齊國孟嘗君田文並稱為“戰國四公子”。

  • 5 # 老實人侃歷史

    黃歇(前314年-前238年),楚屬黃國(今河南潢川)人,楚國大臣,曾任楚相。 黃歇遊學博聞,善辯,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

    根據《史記·春申君列傳》記載:

    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賜淮北地十二縣。後十五歲,黃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邊齊,其事急,請以為郡便。”因並獻淮北十二縣,請封於江東。考烈王許之。春申君因城故吳墟,以自為都邑。

    也就是說“春申君”這個稱謂來自於黃歇的封號。

    說到這裡,我們常常有一個誤區。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君”這個字的第一反應是對對方的尊稱,比如張君、王君,諸君等等,所以從這個意思來講,每個男子可以稱君。

    但是春申君的“君”可不是剛剛我們說的這個意思,而是一種封號,和侯一樣,只有諸侯分封給封號的人才能稱君,才能稱侯。

    周王室分封的,是國君,有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到戰國諸侯都稱王),我們統稱諸侯。 君是諸侯分封的,在自己諸侯國內的采邑,這些采邑的統治者,我們稱之為君。大的采邑的統治者有稱侯的(如成侯鄒忌)他們沒有具體的俸祿,君(侯)可以在自己的采邑裡收稅。君的封地一般是五十里左右,一千戶左右。侯可以是五百里甚至個更多,如秦國的文信侯呂不韋,就封十萬戶。

    想要被封為君候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麼你天生貴胄,是諸侯王的親人、親家、倖臣等,有可能被封為君候,比如王族的平原君趙勝、信陵君魏無忌,親家如穰侯魏冉,倖臣如龍陽君(不知道叫什麼名字)等等;當然如果你不是生的好的話,也可以憑自己的本事、對國家做出巨大貢獻也有可能被封為君候,比如文官有商君商鞅、文信侯呂不韋,武將有武安君白起,馬服君趙奢等等。

  • 6 # 校史公

    春申君黃歇,對歷史有點兒瞭解的人都知道,是戰國著名的“四公子之一”。他們在當時都收養了幾千門客,對內維護自己的勢力以對付政敵,對外與敵國作政治、軍事上的鬥爭,是戰國時期舉足輕重的風雲人物。此處的“君”和我們旁邊某個彈丸之國的所謂“**君”,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我國曆史上的“某某君”,是封建社會時期擁有爵位和封地的人,可以說是一個小諸侯國般的存在。而不是所謂的對人的一種尊稱。黃歇之所以被稱之為春申君,是因為作為熊完的救命恩人,在熊完登上楚王之位後,拜黃歇為國相,封為春申君的。至於為什麼封了一個春申君的封號,而不是夏申君,秋江君,由於史料記載的缺乏,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上海地名志中有記載,春申君黃歇和上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黃歇未封到吳地之前,黃浦江還沒有名字的,當時的那條江常常洪水氾濫,兩岸的百姓苦不堪言,黃歇到了之後大力的治水,造福了當地的百姓。人們為了懷念他,將這條河改稱為春申江或黃浦江,簡稱申江。後來, “申”字就成了上海的代稱。

  • 7 # 萱揚歷史

    黃歇為什麼叫春申君?以我的理解來回答首先黃歇是誰?

    2015年刷屏熱播大大戲《羋月傳》中,黃歇是世間最完美的初戀情人,更早期的香港電視劇《尋秦記》中,黃歇則是一個陰險狡詐、荒淫無恥的政客。

    我覺得影視劇畢竟太多演繹的成份在裡面,真實的黃歇,即非痴情浪漫的小情人,也非大奸大惡之徒,而是一個聰慧勤奮,胸懷膽識皆高於常人的能人,要不然,怎麼會把與其他三位並稱為“戰國四公子”呢?

    《史記》載:“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 姓黃氏。遊學博聞,事楚頃襄王”

    在戰國時期,隨著分封制度的廢止, 各國的國君被稱“公”,國君兒子稱“公子”,

    “戰國四公子”中,有三位都是出生王族:信陵君是魏昭王的少子,平原君是趙武靈王之子,孟嘗君乃齊威王之孫,兩位是兒子,一位是孫子,只有黃歇這個春申君,啥也不是。

    那麼黃歇是哪人呢?《史記·春申君列傳》記述,春申君者,楚人也 (今潢川縣), 名歇, 姓黃氏。考烈王十五年改封於吳, 號春申君。

    黃歇,是河南信陽的潢川縣人,祖上即非王族,也不是大官,所以他只能憑藉自己天資聰穎,刻苦學習,頭腦靈活能言善辯,慢慢得混到了楚國上層社會,是一個“遊學博聞”的辯士,楚頃襄王留他在身邊做個謀臣。

    有一次,黃歇被派遣到秦國出差,他打聽到秦國正在聯合韓齊等國,要攻打楚國,於是黃歇給秦王寫了封上書,說是現在天下就是秦國和楚國為大,本來大家相安無事,你非要攻打楚國,這不是兩虎相鬥,必有一傷嗎?再說楚國也不弱啊,你攻打楚國的話,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就不怕被其他小國趁虛而入嗎?

    秦王居然被他說動了,放棄了攻打楚國,但他也精明說我不打你了,你也不能打我啊。

    黃歇說服楚王,將太子送到秦國做人質,表示忠誠自己也陪著太子做了人質。於是秦楚相安無事很多年。

    到了楚頃襄王病危了,黃歇擔心秦國抓住楚國太子,很容易派兵就吞了楚國啊,於是他用以身犯險做替身,自己的性命拖延了秦國,為太子換得逃離的時間。等到秦王發現,太子已經逃回楚國了。

    這樣的忠烈之士,太子是不會虧待的。等他登基為王,成為了考烈王,就把黃歇請回來,封為令尹,做了宰相、並封為春申君。

    為什麼叫春申君呢?

    前面說了黃歇出生在河南信陽。很多人並不知道,信陽曾經有份晚報原來的名字為《申城晚報》,後來為了避免跟上海重複,才改名叫《信陽晚報》。

    其實,信陽也叫申城。

    這跟一個申伯侯的人有關,此人早於黃歇幾百年。他是周宣王的舅舅,先是在南陽被封為申國,後來將女兒嫁給周幽王,結果這個昏君寵幸褒姒廢了皇后,還想殺皇后生的太子。

    這個申伯侯一怒之下就幹掉周幽王,立廢太子宜臼為王,也就是周平王。

    不幸的是申國很快被楚國滅了,後人遷居到信陽,史稱東申國,也就是說出生在信陽的黃歇,也是申國的後人。

    那麼楚考烈王在為他想封號時,得考慮到信陽這個地方,已經有了個信陵君了,於是就用上他的老祖宗申這個字了。

    15年後,春申君放棄原來在淮北的封地,改封到了吳,現在的蘇州上海一代,他大興水利,在上海整治了一條經常氾濫的河道,用他的名字將這條江命名為“黃歇浦”,後來改名為“黃浦江”,也叫春申江。上海簡稱“申”,就是由春申君而來。

    雖然春申君的下場不太好,被門客李園謀殺於棘門,但他是戰國四公子中權位最高且掌權時間最長的一位,其實他在追逐功名時,奮發圖強,智勇雙全忠誠貞烈也是隻得稱讚的。

  • 8 # 一半是火焰

    謝謝邀請,很榮幸地回答這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趙歇的封君和其他三位公子不同。我們知道戰國有四公子:信陵君魏無忌、平原君趙勝、孟嘗君田文、春申君趙歇。春申君並不是楚國宗親,他和王室沒有血緣關係,是憑藉自己為楚國太子出生入死換來的高貴的身份地位的,也就是因功封君,就他一個人是因為功勞大被楚王封君,這種封法在戰國時期顯得與眾不同、不太合乎規矩,一般是國家君王的後代才能封君。那麼他有什麼功勞,為什麼能得到“君”的封號?下面就給介紹一下。

    戰國銅鏡

    中國戰國時代末期,秦國越來越強大,各諸侯國貴族為了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竭力網羅人才。黃歇(公元前314-前238 年)是楚國江夏人,原籍楚國屬國黃國(今河南省潢川縣)。黃歇年輕的時候曾四處拜師遊學,見識廣博,以辯才出眾深得楚頃襄王的賞識。頃襄王認為黃歇有口才,讓他出使秦國。當時秦昭王派白起進攻韓、魏兩國聯軍,在華陽戰敗了他們,捕獲了魏國將領芒卯,韓、魏兩國向秦國臣服並事奉秦國。秦昭王已命令白起同韓國、魏國一起進攻楚國,但還沒出發,這時楚王派黃歇恰巧來到秦國,聽到了秦國的這個計劃。在這個時候,秦國已經佔領了楚國大片領土,因為在這以前秦王曾派白起攻打楚國,奪取了巫郡、黔中郡,攻佔了鄢城郢都,向東直打到竟陵,楚頃襄王只好把都城向東遷到陳縣。黃歇見到楚懷王被秦國引誘去那裡訪問,結果上當受騙,扣留並死在秦國。頃襄王是楚懷王的兒子,秦國根本不把他看在眼裡,恐怕一旦發兵就會滅掉楚國。黃歇就上書勸說秦王。昭王讀了春申君的上書後說:”真好。”於是阻止了白起出徵並辭謝了韓、魏兩國。同時派使臣給楚國送去了厚禮,秦楚盟約結為友好國家。青銅三足鼎        

    黃歇接受了盟約返回楚國,楚王派黃歇與太子完到秦國做人質,秦國把他們扣留了幾年之久。後來楚頃襄王病了,太子卻不能回去。但太子與秦國相國應侯私人關係很好,於是黃歇就勸說應侯道:”相國真是與楚太子相好嗎?”應侯說:”是啊。”黃歇說:”如今楚王恐怕一病不起了,秦國不如讓太子回去好。如果太子能立為王,他事奉秦國一定厚重而感激相國的恩德將永不竭盡,這不僅是親善友好國家的表示而且為將來保留了一個萬乘大國的盟友。如果不讓他回去,那他充其量是個咸陽城裡的百姓罷了;楚國將改立太子,肯定不會事奉秦國。那樣就會失去友好國家的信任又斷絕了一個萬乘大國的盟友,這不是上策。希望相國仔細考慮這件事。”應侯把黃歇說的意思報告給秦王。秦王說:”讓楚國太子的師傅先回去探問一下楚王的病情,回來後再作計議。”黃歇替楚國太子謀劃說:”秦國扣留太子的目的,是要藉此索取好處。現在太子要使秦國得到好處是無能為力的,我憂慮得很。而陽文君的兩個兒子在國內,大王如果不幸辭世,太子又不在楚國,陽文君的兒子必定立為後繼人,太子就不能接受國家了。不如逃離秦國,跟使臣一起出去;請讓我留下來,以死來擔當責任。”楚太子於是換了衣服扮成楚國使臣的車伕矇混出關,而黃歇在客館裡留守,總是推託太子有病謝絕會客。他估計太子已經走遠,秦國追不上了,就自動向秦昭王報告說:”楚國太子已經回去,離開很遠了。我當死罪,願您賜我一死。”昭王大為惱火,要准予黃歇自殺。應侯進言道:“黃歇作為臣子,為了他的主人獻出自己生命,太子如果立為楚王,肯定重用黃歇,所以不如免他死罪讓他回國,來表示對楚國的親善。”秦王聽從了應侯的意見便把黃歇遣送回國。戰國銅幣      

    黃歇回到楚國三個月,楚頃襄王去世,太子完立為楚王,這就是考烈王。考烈王元年,任命黃歇為宰相,封為春申君,賞賜淮北地區十二個縣,以此報答他的救命之恩及挽救楚國命運的功勞。十五年以後,春申君又擔任了楚國宰相,這時齊國有孟嘗君,趙國有平原君,魏國有信陵君,大家都正在競相禮賢下士,招徠賓客,互相爭奪賢士,輔助君王掌握國政,他用自己的才智把楚國建設的日益強大,能和秦國軍事抗衡的國家除了趙國就是楚國。

    春申君的“春申”二字沒有什麼具體含義。字面上看比較吉祥,是古人起名字的習慣用法。不過“申”字就和現在的上海有關係。上海又名“申城”,簡稱“申”。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黃歇請封於此,建都邑於故吳墟(今蘇州城),他把上海地區治理開發變成為一方富庶之地,上海也就有了“申”城的簡稱。

  • 9 # 朝陽區群眾9527

    因為黃歇是黃華人士,姓氏黃的發源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南信陽潢川,而信陽是古申國所在地,故為春申君是也,所以春申君的名號肯定是來自於他的祖籍地,今天的信陽簡稱申城,春申君後來封地上海,因此上海也簡稱申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對身邊人偏偏控制不了情緒去打擊?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