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永恆Amy待續

    陌刀,一直被稱為騎兵的剋星,但是僅曇花一現便退出了戰場。陌刀的製作工藝精湛,製作程式複雜,大多人將其歸咎於造價昂貴,但這個理由不是很說的通。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見過真正的陌刀,所有關於陌刀的形狀都是後人臆測出來的,因此陌刀的具體形狀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是不同的,一百個人就有一百個陌刀的形狀和使用陌刀的方法,以及排兵佈陣的戰法。

    陌刀形狀已知的史料很少,據記載陌刀的刀刃長為100cm,柄長為130cm,總長230cm,柄下還會裝一個鐵鑽,“刀鋒所向,人馬俱裂”,有記載的戰役也很少,著名的便是安史之亂時,安史騎兵衝擊中軍大營,唐軍敗局已定之時,李嗣業率領著他的2500陌刀步兵擋在了安史騎兵的衝擊,最終反敗為勝。

    如此之長的陌刀說用於騎兵,作為衝鋒隊?或者說作為步兵“陌刀如牆而進,然後一起劈殺。”即便換了任何沒打過仗的人當軍隊指揮官,會不會用拿著百餘斤的兵器的步兵排著戰陣去迎擊敵人的?特別是迎擊騎兵?說的迎擊,還沒說追擊。

    陌刀隊不是重甲騎兵,靠刀的鋒利,發起衝鋒,也不是在對方衝鋒時對沖的騎兵。無論重甲還是輕甲騎兵衝鋒第一關鍵的因素是馬不能先尿褲子,然後才是騎兵對馬屁的控制以及兵器。

    陌刀隊非騎兵,只能是步兵,是防守為主的,而且是敢死隊。前面說了陌刀全長230公分,底下有一鐵鑽,其實這個鐵鑽很關鍵。是在對方騎兵發起衝擊時,以陌刀駐地,鐵磚深入土中,以血肉之軀來抵擋騎兵,就是所說的“刀鋒所向,人馬俱裂”,當然陌刀隊的兵士也會死傷慘重,卻有效的阻擊了騎兵的衝鋒,保護了中軍不會被一衝而潰。陌刀隊實際只是起到了據馬攔的作用。

    那大家會很疑惑,為什麼不用據馬攔,非要用人命來博?其實和騎兵的戰略戰術有關,騎兵並非見到敵軍就發起衝鋒,衝散敵軍就勝利,衝不散就撤。其實每個軍隊的指揮將領對騎兵都是非常愛惜的,騎兵費用昂貴不說,訓練出一個真正合格的騎兵非一朝一夕之事,唐朝的大多騎兵,只能叫騎在馬上的兵,不能稱為騎兵,李世民的玄甲軍,那才是真正的騎兵,費用昂貴,人數不多,一千騎兵可以將竇建德十萬步兵衝擊的毫無抵擋之力。

    騎兵種類大概分為重騎兵,輕騎兵和遊騎兵,作戰初期是以遊騎兵先去找對方戰陣的漏洞,找不到不會輕易出擊的,但一旦找到,便會以重甲衝擊,輕甲伺機閃擊突破,獲取勝利,這裡騎兵戰術是根據資料說的,對於作戰的具體方法確實不太懂,有懂的請補充一下。

    唐軍出征也會帶有大量據馬蘭,但也僅能封住部分戰陣而已,但騎兵的機動性使得軍陣四處都會有遭到襲擊的風險,因此陌刀隊就會充當活動的據馬蘭。

    當敵方騎兵本以為找到了突破口,發起了衝鋒,突然出現在戰場的陌刀就會給騎兵一個突然襲擊,本以為可以一擊獲勝的騎兵,如果面對突然出現的刀陣毫無防備時,會出現大量傷亡。

    因此,陌刀的出現使得佔盡優勢的騎兵突然碰到了對手,有些懵,在短時期內對騎兵構成了極大的威脅,但是,經歷過幾次吃虧過後,當騎兵知道了有陌刀武器出現的時候,已逐漸開始調整戰術,衝鋒前會更加謹慎的尋找機會,比如聲東擊西,頻繁調動陌刀隊的部署等,一旦失去機動性後,陌刀隊也就和據馬蘭就沒太大區別了,且造價昂貴,比據馬蘭損失更為驚人,因此很快被廢用了。

  • 2 # 西月幽夢

    唐刀的威力早有傳聞,當年唐軍三萬人馬就可以管理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除了國力的強盛本身武器的厲害也佔了非常重要的因素,唐刀的威力如何可以參考日本的軍刀,當年小日本的軍刀據說就是模仿唐刀的。雖然只是模仿了大概都已經如此鋒利,可見其唐刀地威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武王分封時並無秦國,它是何時出現的?又是如何“發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