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超級影視界
-
2 # 不可思議的歷史
安史之亂的影響是巨大的,可以說是徹底改變中國的走向。
安史之亂前,唐代的社會可以說是到達了封建社會的頂峰。而安史之亂不僅破壞了北方的經濟生產,還影響了政治格局。安史之亂前,唐代中央集權可以說是很穩定,武則天稱帝這種事都能發生,並且還沒有被推翻,可見其統治的穩固。
而安史之亂後,一大批安史之亂中的叛將投降,朝廷為了籠絡原屬安史的降將,先後以賞功為名,授以節度使稱號,由其分統原安史所佔之地。其中李懷仙為盧龍節度使,李寶臣為成德節度使,田承嗣為魏博節度使,統治今河北西南部及山西、河南各一部,共三鎮,即河北三鎮,又稱“河朔三鎮”。
對中央來說,安史之亂打碎了皇帝對臣子的威懾,而歷任皇帝都無力重新振塑皇室權威,宦官掌權,有皇帝想要振作,比如唐文宗,可是結果呢?甘露之變直接擊碎了皇帝最後的權威。實在是可悲。 制度上,對生產力發展有巨大幫助的均田制被廢棄,府兵制也遭到廢棄。成就唐太宗貞觀之治的兩個重要制度被廢棄後,經濟軍事一蹶不振,再也不復盛唐氣象。
-
3 # 野驢說
唐玄宗統治後期,整日與貴妃楊玉環在一起飲酒作樂,過著荒淫無恥的生活。宰相李林甫和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乘機把持朝政,專權自恣,排除異己,搜刮民財,廣收賄賂,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這就給安史之亂造成可乘之機,加速了安史之亂的爆發。 “安史之亂”指的是安祿山、史思明反叛唐玄宗的一次內亂。 安祿山是混血胡人,通曉6種蕃語,史思明是他的同鄉,兩人從小在一起長大。 安祿山是個野心極大的人,他費盡心機博得了楊玉環的歡心,進而獲得了唐玄宗的寵愛。 安祿山的心思果然沒有白費。天寶九年(公元750年),唐玄宗封安祿山為東平郡王,這是唐朝開國以來封給胡人的最高爵位。就在這種種活動中,安祿山對唐玄宗的荒淫昏庸,對唐王朝政治上的腐敗,軍事上的虛弱,瞭解得十分清楚。他那向上爬的慾望,就一步步地發展成為發動叛亂、起兵滅唐的野心。公元755年10月,安祿山以討伐宰相楊國忠為名,發兵15萬,號稱20萬,從范陽向長安方面進發,揭開了“安史之亂”的序幕。 安祿山的軍隊十分殘暴,每到一處,就搶掠民財,燒燬房屋,甚至把殺人當作兒戲。 公元756年,唐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即位,改元至德,帝號為肅宗。他任用郭子儀等大將,調集了西北各路軍隊,準備反攻長安。公元757年,安祿山集團發生內訌,他的長子安莊緒本應為太子,但安祿山卻想立夫人段氏生的兒子為太子,為此安祿山被長子安慶緒殺死。公元762年,唐肅宗死後,兒子李豫繼立,稱代宗。代宗相繼收復洛陽、河南等地,歷時8年的安史之亂終告結束。 安史之亂是唐王朝社會矛盾發展的集中表現,是唐中葉統治階級內部、地方節度使與中央政府爭奪最高政權的鬥爭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唐朝從公元618年李淵開國,到公元907年李木兄禪位,整整290年,共有23位皇帝。公元908年,唐朝最後一位小皇帝被朱全忠派人殺害。此後,中國變成五代十國紛爭的複雜局面。 公元906年,唐朝滅亡,朱全忠建立梁朝,自封皇帝。
-
4 # 江南梅花
安史之亂是唐朝前所未有的一次巨大浩劫,這場歷時八年,席捲半壁江山的戰火不僅成為唐朝的轉折點,更是整個唐朝由開放轉向保守的轉折點。
開元之治晚期,承平日久,國家無事,唐玄宗喪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更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他又把國政先後交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李林甫是口蜜腹劍的宰相,任內憑著玄宗的信任專權用事達十九年,杜絕言路,排斥忠良。楊國忠因楊貴妃得到寵幸而繼李林甫出任宰相,只知搜刮民財,以致群小當道,國事日非,朝政腐敗,讓安祿山有機可乘。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
5 # 莫須影片
唐朝安史之亂使唐朝付出了很大代價。經過了這一次的禍事,大唐大不如以前,無論是從經濟、政治還是軍事上來看,都處於一種苟延殘喘的狀態。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有這樣的記載:“由是禍亂繼起,兵戈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從中最直觀可以看出,民不聊生,生靈塗炭,萬物凋敝!
從政治上,一些地方勢力開始蠢蠢欲動,不再聽命於唐朝的中央機構,直接導致當時的國家機構功能的喪失。政令不暢,國家不能成為一個整體,因而國家軍事、財政進一步被削弱,大唐由壯年轉向了暮年。
《道德經》中的物壯則老,也許就是事物發展規律。
-
6 # 新知長安
天寶14年(公元755年), 漁陽鼙鼓動地而來,燕山鐵騎踏破了唐朝幾十年以來的太平盛世,也踏碎了長安城內的《霓裳羽衣曲》,驚醒了醉生夢死的李隆基。
自天寶以來,唐玄宗設立10節度使,節度使一手管著地方的軍權結果給胡人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唐的機會。安祿山投身軍旅是因為當時非常有名的一個人,幽州節度使張守珪。安祿山偷羊被抓住,張守珪拷問他,準備亂棍打死,他高聲喊叫說:“大夫難道不想消滅兩個蕃族啊?為什麼要打死我!”張守珪見他長得白白胖胖,語言豪壯,就放了他。命令他跟同鄉史思明一起抓活俘虜,他們只要出去就一定能夠按時抓到,就把安祿山提拔為偏將。張守珪老是嫌安祿山過於肥胖,此人又一向令人敬畏,安祿山感到害怕就不敢多吃食物。安祿山以驍勇出名,張守珪就把他收為義子,自此安祿山踏上了從軍之旅。
自開元28年開始,安祿山先後擔任了平盧兵馬使,一路高升,到天寶三年時安祿山一人已經擔任了平盧、河東、范陽三鎮的節度使,手上節制的兵力超過15萬,佔了當時唐帝國總兵力的三分之一。為了獲得李隆基和楊貴妃的信任後來安祿山請求當了楊貴妃的養子,進宮朝見唐玄宗都先拜望楊貴妃,唐玄宗覺得奇怪就問原因,安祿山回答說:“臣是胡人,胡人把母親放在前頭而把父親放在後頭。”唐玄宗聽了非常高興,於是命令楊銛以下的楊家兄妹們一起同安祿山結為兄弟姐妹。
同時為了收買人心安祿山於天寶十三年(754),一次提升奚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將軍和中郎將。在他的收買下,當地少數民族竟把安祿山和史思明視為“二聖”。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
安祿山擁兵邊陲,其手下驍勇善戰,甚獲玄宗寵信,引來宰相楊國忠忌恨。兩人因而交惡,而唐玄宗又對此不加干預。安祿山久懷異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討楊之名舉兵叛唐。承平日久,武備廢弛的中原對突然到來的戰亂沒有絲毫準備,面對安祿山的鐵騎中原州縣毫無準備或敗或降。自范陽率兵南下,很快就攻佔了洛陽,自稱大燕皇帝。第二年,安祿山先後打敗了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等唐軍名將,特別是唐軍在潼關的潰敗,安祿山便長驅直入長安。
唐玄宗匆忙南逃,走到馬嵬驛(今陝西興平),隨行的將士在憤怒中殺死了楊國忠,又逼使玄宗絞殺楊貴妃,才肯繼續起行,南下至四川。同時,太子李亨逃往靈武,在郭子儀、李光弼等朔方將領的支援下,即皇帝位,是為唐肅宗。
後來叛軍內部發生分裂,安祿山為兒子慶緒所殺。唐軍聯同回紇援兵乘機反攻,收復了長安和洛陽。不久安祿山部將史思明殺安慶緒,重新攻陷洛陽,也稱大燕皇帝,後又被兒子朝義殺害。於是唐朝再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自殺,這場持續了八年的安史之亂才告結束。
安史之亂歷時八年,其後果是極其嚴重的。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自此,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中央王朝已經無力再控制地方,安史餘黨在北方形成藩鎮割據,各自為政,後來這種狀況遍及全國。這些方鎮或“自補官吏,不輸王賦”,或“貢獻不入於朝廷”,甚至驕橫稱王稱帝,與唐王朝分庭抗禮直到唐亡。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內憂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安史之亂後,縱然有元和中興等短暫的復甦也不過是黑暗中的一寸曙光。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三大毒瘤將會成為唐朝日後揮之不去的噩夢。所以說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
7 # 觀史明德
安史之亂是改變唐朝歷史轉向的一個重大因素,安史之亂前經過唐朝幾代明君的努力唐朝的繁榮達到了封建社會的巔峰,單單從當時的詩歌就能感受到盛唐的氣概。
而持續了八年的安史之亂結束之後,雖唐王朝依舊延續了150年,但再也沒有恢復到安史之亂前的繁榮。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八年安史之亂中地方實力增強,朝廷雖平定叛亂,卻無力恢復對地方上的強力控制,對地方只得封節度使來安撫他們,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
-
8 # 翊翊浩浩尉尉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聲色犬馬,權慾薰心,過著荒淫糜爛的生活。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促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繼他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此外,西北派節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於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在民族矛盾方面: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亂爆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奚人,唐太宗打敗突厥以後,又遷徙許多突厥人在這一帶居住。他們的習尚與漢人不同,互相歧視,安祿山正是利用這點拉攏當時的少數民族上層,作為反唐的親信。在他的收買下,當地少數民族竟把安祿山和史思明視為“二聖”。這就為安史之亂的爆發贏得部分人心。
安史之亂的性質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更具體說,是唐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鬥爭。安史之亂的首領們雖曾利用了人民對唐王朝的反抗情緒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這並不能影響這次叛亂的根本性質。另一方面,在戰亂中由於安史叛軍對人民的殘暴行徑曾引發區域性鬥爭,這些區域性地區反暴政的鬥爭是正義的,但同樣也絲毫不能改變整個戰爭的性質。
安史之亂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安史之亂,使唐王朝自盛而衰。此後實際上統一的中央王朝已經無力再控制地方。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農民和地方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最後迫使農民不得不舉兵起義,形成唐中葉農民起義的高潮。經過安史之亂,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安祿山亂兵一起,唐王朝將隴右、河西、朔方一帶重兵皆調遣內地,造成邊防空虛,西邊吐蕃乘機而入,盡得隴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鎮隨之全部喪失。此後,吐蕃進一步深入,唐政權連長安城也保不穩了。唐王朝從此內憂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
9 # 熱愛古文化的小青年
唐玄宗時,社會達到了其繁榮的最高峰,然而繁榮背後潛藏著危險,這一時期,也是唐代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唐玄宗時期的幾項制度此時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均田制、租庸調製、府兵制的瓦解和科舉制、三省六部制的弊端的出現等等……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其背後的原因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考察其最終衰落和弊端的出現體現了與專制官僚體制之間的各種矛盾,這正是制度衰落的最根本的原因。而盛唐走向衰落,也正是其專制官僚社會內部矛盾發展的必然產物,是歷史的必然。安史之亂只是統治階級和被壓迫人民矛盾激化的導火索,是矛盾爆發到頂點的才產生的結果
-
10 # 望風瑟瑟
安史之亂是造成大唐由盛轉衰的直接原因。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唐朝節度使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的叛亂的戰爭,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直接導致唐朝由盛轉衰,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史書稱之為安史之亂!這場叛亂造成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首先,從政治上看。安史之亂使得唐朝的君主集權制變成了虛設,唐朝中後期,節度使權利驟然變大,財政軍權都掌握在手裡,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為後面唐朝的滅亡和五代十國的亂局埋下了隱患。
其次,從經濟上看。八年的內戰消耗掉十之七八的人口,開元盛世人口最高峰時五千二百萬,安史之亂後不到一千五百萬,八年的戰亂使得百姓流離失所,有史料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可見當時慘狀。要知道在古代,人口就是生產力,人口的損失直接導致的是唐朝的財政收入。財政收入的減少引起的是一系列的社會矛盾,從歷史來看,一個王朝的衰落往往都是國庫入不敷出,最後導致的覆滅。
再次,從軍事上看。安史之亂前,唐朝開疆裂土,不斷的擴大版圖,先後設立了安西,安北,安東,安南,單于,北庭都護府。但自從安史之亂後,吐蕃乘著大唐內耗嚴重,攻佔長安並佔領唐朝河西及湟善等五十郡,六鎮,十四軍,史書記載“吐蕃乘虛取河西、隴右,華人百萬皆陷於吐蕃。”!並且和吐蕃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割地賣國條約。公元783年唐政府被迫與吐蕃簽訂了《唐蕃清水盟約》,自此,河西走廊脫離唐朝,使聞名於世的絲綢之路斷絕。因為唐朝的衰落,周圍回紇,吐蕃,南詔先後發展壯大,丟了西域,丟了草原,丟了越南!
最後,政治災難!唐朝中後期的政治災難反應在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在安史之亂後,宦官逐漸登上政治舞臺,不但直接掌握禁軍,更可以擔任監軍,造成危害極大。最主要原因就是安史之亂后皇帝對藩鎮將領的不信任。另一方面,安史之亂後,自唐憲宗起,著名的牛李黨爭延續了幾十年之久,實際上牛李黨爭是宦官專權在外庭的延續,都是依附在宦官勢力之下的官僚集團。宦官專權也好,朋黨之爭也罷,出現這樣的畸形政治團體,進一步把唐王朝推向深淵,加快了唐朝的滅亡。
歷史不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創造的,但是由人造成的歷史事件是對歷史有影響的。安史之亂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使得唐朝迅速由盛轉衰,使得少數民族政權紛紛崛起,自此再無法控制西域諸國,開啟了長達五百多年的亂世格局,由此整個中國民族歷史被改寫!
-
11 # 歷史微點
“安史之亂”,是唐朝唐玄宗末期至唐代宗初期發生的內部戰爭,時間長達七年多,對唐朝社會各個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是大唐王朝由興盛至衰敗的轉折點。
唐朝建立初期,經過前幾代君主的文治武功、銳意進取,社會發展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到唐玄宗初期,意氣風發的他也曾勵精圖治,與時俱進,任用姚崇、宋璟等賢臣,興利除弊,強化改革,社會經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使國力強盛,百姓安居樂業。
但是在國泰民安的大好前景下,唐玄宗在晚年,逐漸失去了清醒,開始懶散驕奢,貪圖享樂,無心向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便朝廷風氣日漸低落,貪汙腐敗叢生,階級矛盾激化嚴重。最終安祿山、史思明舉兵反叛,唐朝由此經歷了一場空前的浩劫。
直到七年以後,由於叛軍發生內訌,再加上郭子儀、李光弼等將領等的強力打擊,“安史之亂”才被平定。
“安史之亂”便唐朝的社會經濟發展遭到了重大打擊,國家人口銳減,大片土地荒蕪,經濟生產一落千丈,藩鎮割據勢力各自為政,邊疆戰事不斷,中央政府皇權受到嚴重衝擊,使唐朝又進入了一個混亂的時期,並由此逐漸轉向衰落。
回覆列表
盛唐氣象與安史始末,唐朝的由盛轉衰
作為唐朝由盛轉衰的見證者——唐玄宗,幸的是自己所參與的唐隆之變與自己所謀劃的先天之變使自己成功地登上了帝位,並統治唐朝長達44年,成為了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不幸的是,晚年的他,作為一個男人,保護不了自己的心愛的女人;作為一名君父,丟棄掉了自己的子民;自己明明是一位皇帝卻被逼得搖身一變,成為了太上皇……
唐朝:中宗睿宗時期的權利鬥爭(唐隆之變與先天之變)
司馬光《資治通鑑》曾評價安史之亂這場政變道:
“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
所謂盛世,實則是一種國民心態上的滿足,在物質充盈的前提下,隨處可以觸控到的繁榮昌盛。可惜的是,一位被戲稱為“祿兒”的胡將在公元755年颳起旋風的時候,恰恰就差點吹倒了這座披著“盛世”鮮麗衣裳的“帝國大廈”。
故事曲折而漫長。
唐朝:玄宗時期的名相之間
如關係圖譜所示,在唐玄宗時期,各位有才的名相鱗次輩出,也難怪司馬光有語:
“上即位以來,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張嘉貞尚吏,張說尚文,李元紘、杜暹尚儉,韓休、張九齡尚直,各其所長也。”
有明帝能相,為何卻也使得這座“帝國大廈”一步步危如累卵?因為有才未必有德,在諸位得力干將努力營造大唐盛世的同時,隨之而來的黨爭也激流湧動。
唐玄宗時期的相位更替大抵可分為三個階段,姚宋時期;兩張時期;李楊時期。
年輕時的唐玄宗可確實不糊塗。剛即位的他,勵精圖治,在知人善任方面上,更是頗有武后風範。其時,玄宗先後任命姚崇、宋璟等人為相,又一人獨攬皇權,為自己的政治生涯啟了一個好頭。姚崇以其通達完成了歷史的轉變,宋璟以其正派守住了帝國的根本,建立了新的框架。正是由於他們兩人殊途同歸的接力賽,開元盛世才得以初見端倪。
而張說則是在宇文融擔任特使之後半年才重歸相位的,起先擔任的職務是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一年半以後成為首相,任中書令。他的捲土重來一般被認為標誌著玄宗執政理念和基本國策的調整,因為任用“一代詞宗”為首相,說明此時的皇帝已經開始由求真務實變為好大喜功了。到張九齡時,就更不必提了,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將大唐盛世粉飾到了極致!以至於,玄宗每次選拔人才都要問上一句:像張九齡嗎?(見兩《唐書》張九齡傳)
張九齡
這位被認為是開元時期最後一位賢相的“張曲江”,為何也只是如白駒過隙,匆匆下野?因為張九齡一味追求賢名且太迂腐。
張九齡尚直,就代表更容易得罪人,部分文人墨客的書生意氣使得他不僅在黨爭中逐漸處於劣勢,更是在任用牛仙客這個問題上與玄宗大起爭執。其實張九齡與牛仙客並無個人恩怨,反對的原因也很簡單,在他看來,宰輔應該是像他那樣計程車大夫,而不是牛仙客那樣的出身基層的小幹部。實則不然,張九齡自己都忘記了自己出身嶺南僻野,在門閥政治的末期,他甚至自己都還靠著與當時的宰相張說“敘為昭穆”才得以走上仕途。(其弟張九皋居然想出將要進貢的荔枝一整棵樹砍下來,以快馬運送,路上不停灑水,最後起碼會有一顆到幾顆可以順利運送到長安的辦法,以此“一騎紅塵”搏得“妃子笑”,從而獲升任銀青光祿大夫,大大加重了嶺南人民的負擔,梅玄成的起義就是由荔枝引起的)這一爭執不要緊,要緊的是推波助瀾地卻是那位有著“口蜜腹劍”之稱的李林甫。
開元年間,張嘉貞、王晙、張說、蕭嵩、杜暹等皆以節度使之職入朝知政事。李林甫欲杜絕“出將入相”之源,嘗奏曰:“文士為將,怯當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戰有勇,寒族即無黨援。”自是高仙芝、哥舒翰皆專任大將,李林甫利用這些人不太識文字,無法入相,以鞏固自身的權力,但這一來使安祿山竟趁機亂階,間接造成安史之亂爆發。
已經六十三歲的唐玄宗此時已經當了三十多年的皇帝,對於政治的熱情早已消退。甚至早在六十歲那年,他就提出要將天下之事都交付給李林甫,卻被高力士勸阻。只不過,在打消了皇帝陛下這一念頭之後,高力士再也不敢妄議朝政了。
初,上自東都還,李林甫知上厭巡幸,乃與牛仙客謀增近道粟賦及和糴以實關中。數年,蓄積稍豐。上從容謂高力士曰:“朕不出長安近十年,天下無事,朕欲高居無為,悉以政事委林甫,何如?”對曰:“天子巡狩,古之制也。且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彼威勢既成,誰敢複議之者!”上不悅。力士頓首自陳:“臣狂疾,發妄言,罪當死!”上乃為力士置酒,左右皆呼萬歲。力士自是不敢深言天下事矣。(見《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天寶三載初條)
李林甫也沒有想到,自己在保全相位,鞏固自己權勢的同時,會讓安祿山這個寒族胡人有機可乘。唐玄宗則更無此思慮,因為此時的他,正一門心思和心愛的女人在華清宮裡泡著溫泉。
沒錯,這個女人正是花容月貌的楊貴妃。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安祿山任平盧將軍,在討伐契丹時失利,張守珪奏請朝廷斬首。之前,安祿山曾入京朝見,拜見過時任宰相的張九齡。張九齡頗有識人之道,明察秋毫,看出安祿山是奸詐之徒,斷定日後此人必會作亂。宰相張九齡對侍中裴光庭說:“亂幽州者,必此胡也。”此次適逢安祿山干犯軍法,被押送京城,奏請朝廷判決。張九齡毫不猶豫在奏文上批示,為嚴肅軍紀,將安祿山斬首,奏文說:“穰苴出軍,必斬莊賈;孫武行令,亦斬宮嬪。守珪軍令若行,祿山不宜免死。”唐玄宗不明華夷之辨,看了批文後說:“卿豈以王夷甫識石勒,便臆斷祿山難制耶?”唐玄宗沒有最終批准,卻為示皇恩,將安祿山釋放。最終安祿山反叛,重演了西晉末年,羯族石勒反晉亂華的一幕。
可惜的是,張九齡的這次的奏文被已經與他離心離德的玄宗皇帝給駁回了,也正是這一年,張九齡被罷政事,李林甫、牛仙客等人如冉冉紅升的高陽,扶搖直上、大權獨攬。可嘆的是,同樣也是這一年,玄宗皇帝賜名史卒幹思明,從此養虎為患。
這第二位宰相則多了一重身份。楊國忠是在李林甫死後,憑藉其妹妹楊玉環的裙帶關係而成為了宰相。這位曾在臨近不惑之年還沒有混出名堂的國舅爺,對政事的處理大不如李林甫。所以,李林甫在位時,安祿山不敢妄自尊大,更不敢輕舉妄動。在安祿山的眼裡,李林甫才是那個帝國的頂樑柱,而唐玄宗只是一個夕陽無限好的糟老頭。
六載,加大夫。常令劉駱谷奏事。與王鉷俱為大夫。李林甫為相,朝臣莫敢抗禮,祿山承恩深。入謁不甚罄折。林甫命王鉷,鉷趨拜謹甚,祿山悚息,腰漸曲。每與語,皆揣知其情而先言之。祿山以為神明,每見林甫,雖盛冬亦汗洽。林甫接以溫言,中書廳引坐,以己披袍覆之,祿山欣荷,無所隱,呼為十郎。駱谷奏事,先問:"十郎何言?"有好言則喜躍,若但言"大夫須好檢校",則反手據床曰:"阿與,我死也!"李龜年嘗斆其說,玄宗以為笑樂。(見《舊唐書·安祿山傳》)
而李林甫死後,唐朝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本質則暴露無遺。已經多次進京的“祿兒”早已經將帝國的底細打探得一清二楚。很明顯,對於如此腐朽不堪的政權,安祿山已經看不上了,更是對楊國忠能當宰相嗤之以鼻。一番相互攻訐之後,楊國忠也不甘示弱,只要一有機會便對玄宗說安祿山要謀反,並四處搜尋其謀反證據。
無奈的是,此時的玄宗已經利令智昏,一樁樁鐵證擺在李隆基的面前時,他絲毫不以為然,更為荒謬的是,還為安祿山做起了保。
上謂國忠等曰:“祿山,朕推心待之,必無異志。東北二虜,藉其鎮遏。朕自保之,卿等勿憂也!”事遂寢。(見《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天寶十四載二月條)
於是,安史之亂終於爆發,口號自然是“清君側,誅楊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