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2
回覆列表
  • 1 # 童顏a似水

    虞姬不自殺必被侮辱,生不如死,那時再死不如有尊嚴的早死。侮辱她的人可能是劉邦也可能是其它什麼人,反正你別心存僥倖,會被善待。古代亡國之君的妻妾女人無不被勝利者姦淫侮辱,無一例外。南唐後主李煜的愛妃,光天化日之下被趙廣義姦淫,還讓畫師畫下來傳之後世。那麼報應來了,宋徽欽二帝被金俘虜,金朝大將也是當著徽欽二帝的麵點名要他們的女人和女兒陪睡,亡國之君像豬狗一樣苟且偷生,屈辱得泣血椎心又何益於事?做為國君,不以國計民生為重,卻整些詩詞歌賦花鳥小技,以至辱沒祖宗丟掉社稷。

  • 2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項羽在垓下大決戰中,敗在韓信的十面埋伏之陣後,虞姬為何要選擇自殺,筆者分析認為原因如下。

    一是從當時形勢來看,形勢逼人,形勢迫人,形勢壓人,深愛著項羽的虞姬怕拖累他,為了自己的愛人、為了自己的信仰,敢於橫刀自刎、壯志犧牲選擇自刎莫過於最好的選擇。

    二是從政治和軍事方面來說,項羽是敗軍之將,劉邦是勝軍之王;但從人格力量和美學角度上看,項羽在最後一搏的生死關頭,所展現出來的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更有人情味,更具個性光彩,與花心好色的劉邦相比,就顯得更真、更善、更美。從虞姬的《和垓下歌》還應該看到很重要一點,虞姬深知劉邦的為人,項羽兵敗後,她擔心自己成為漢軍的俘虜,那樣,就有慘遭劉邦蹂躪的危險。“賤妾何聊生”一句,真實生動地反映了虞姬處於生死之際的複雜感情。因此,虞姬寧死不入漢宮、不願成為劉邦戰利品。

    因此,虞姬自刎的確是怕被劉邦糟蹋。但她這種寧願死也不願意成為劉邦戰利品的複雜感情,被清朝一位詩人演繹得淋漓盡致:“君王意氣盡江東,賤妾何堪入漢宮;碧血化為江邊草,花開更比杜鵑紅。”

  • 3 # 秉燭讀春秋

    這就是愛情的力量。

    虞姬痴心愛著項羽,項羽也對她痴心絕對,兩個人可謂生死相依,相當年劉邦也窺視虞姬的美貌,欲染指虞姬,虞姬不為所動。據有關史料記載,虞姬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不僅美麗,其舞姿也是楚楚動人,和唐朝時的楊貴妃相媲美。她的雙劍,揮舞得輕盈如水、快速如風。有種巾幗不讓鬚眉的氣魄,這對於霸王來說,更是欣賞的地方。

    公元前209年,項羽隨叔父項梁起義反抗暴秦,虞子期是項羽軍中的一名戰將,而虞姬則是虞子期的妹妹,偶然的機會相識,虞姬愛慕年輕勇猛的項羽,甘願一生跟隨他南征北戰。

    鉅鹿一戰,項羽聲名遠播。不久便進入關中,自立為西楚霸王。在連年的征戰中,虞姬始終與項羽形影不離,兩人感情十分融洽。

    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爭奪天下,項羽被劉邦的漢兵困在垓下。幾番突圍失敗,兵孤糧盡。楚營裡的將士夜晚又聽到四面楚歌,以為楚地盡失,紛紛逃跑。項羽看見大勢已去,心如刀絞。他與虞姬兩人飲酒帳中,不由悲傷地唱起了《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聲蒼涼悲壯,情思繾綣悱惻。項羽這位一生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竟也流露出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哀嘆。看到項羽如此悲傷,虞姬悽然拔劍起舞,含淚唱起《和垓下歌》: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虞姬唱罷,拔劍自刎。這就是“霸王別姬”的悽美故事。

    項羽的失敗,在虞姬眼中視為尤敗雖榮,因為她知道項羽不會投降,她太瞭解項羽了,自己只不過先走一步,假如項羽僥倖反敗為勝,心上人有個好的結果,虞姬也含笑九泉了。如果項羽失敗被殺,那麼兩個人永遠在一起不再分開。

    最重要的是虞姬害怕自己會成為項羽的負擔——帶著自己一起突圍,難度太大了。畢竟自己只是一個“舞藝”的花架子。

    退一萬步來說哪怕她留下來,項羽成功突圍,她落到劉邦手上,也會成為威脅項羽的籌碼。一旦受辱(由劉邦好色來看,這是肯定的)還會讓項羽面上無光。

    綜上考慮,虞姬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自刎,成全了完美愛情的千古絕唱。

  • 4 # 小雅詩詞沙畫

    痴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項羽問了“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呀虞姬,我該拿你怎麼辦呢?其實已經算是委婉地提醒虞姬,我捨不得下手,要不你自盡?因為項羽預感到楚軍將敗,如果虞姬不死而自己死了,以劉邦那種好色的性格,面對虞姬這般美人兒他能放過?所以於虞姬來說,她既對項羽有情不願被人所辱以汙項羽威名,另一方面,項羽也已經提點了自己了,所以選擇自盡。

  • 5 # 尹禾

    謝邀,每每涉及古人道德觀的問題,都十分矛盾。因為我們知道秦漢時期先後罷黜百家,一些尚未成熟的哲學體系都在此夭折了,存活下來的儒家思想也是被統治者改良過,直至後世,中國也沒有一套屬於自己完整的哲學體系。而在信仰方面,本土的道教僅在個別朝代的個別時期被廣泛傳播,有的還帶有極強的目的性,而外來的佛教雖然較為廣泛,但是其與儒家思想一樣,作為統治者的統治工具,具有較強的政治性。

    因此,沒有明確的哲學體系,又缺乏普世和傳承的信仰,古人的道德觀並不固定。為什麼要說這些?因為在秦朝和漢朝前期,戰亂百年,對愛情和忠貞,還沒有被重視到歌頌的地步。我們可以回憶一下,被人傳頌的唯美愛情故事大多都是在漢朝中後期及以後出現的,當人們生活達到穩定,物質生活達到一定提升後,愛情才被作為美好的追求。在此之前,女性地位十分低下,熟悉歷史的讀者可能有留意,春秋戰國時期,美女和金銀一樣,都是賄賂和示好的工具,其他很少有描寫,《孫子兵法》中美人計也是很好的例子,女子在當時不過是戰爭的一項工具而已,比如西施,就是范蠡為勾踐培養的美女,將她贈送給夫差,成功麻痺了他。

    有人說四大愛情故事之一的孟姜女哭長城就是發生在那個階段啊?但是我說“孟姜女哭長城”也屬於一種政治工具,它的主旨並不是歌頌愛情,而是要突出秦始皇的殘暴,這故事真實性我們暫且不說,但是帶有其極強的目的性,必然是被當時有心人所利用,尤其他的傳播,要靠後世具體說就是後朝來傳播,那麼政府很願意讓一個突出秦朝殘暴的故事題材流傳開來,為人傳誦。當人們生活穩定之後,單純的說秦朝殘暴的故事百姓肯定不愛口口相傳,畢竟和自己毛關係沒有,但是如果加上了愛情的元素,那就上升到文化需求的高度,處於獵奇心理,大家也願意去傳頌和昇華這段故事。

    講了這麼多,要突出什麼呢?古代戰爭時期,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甚至不如戰馬。劉邦戰敗為了逃跑多次把自己的老婆孩子踢下馬車,這些道理、這些鮮活的例子,虞姬不可能不懂,也不可能沒有看到。因此,能跟隨快意恩仇的大英雄項羽,對於女子來說,一定是十分幸福的事。

    問題答案:

    現在回答問題,虞姬為何願意為項羽而死:

    首先作為英雄,即使當時的社會道德水平普遍不高,但是項羽的道德水平要高於劉邦這樣的梟雄。劉邦只求勝利,其他一切都可以拋棄,項羽為了情誼可以拋棄一切,也正是這樣真性情的漢子,才會有“無顏見江東父老”的作為。試問哪個女子會不喜歡這種即英勇又真性情的大英雄呢?其次項羽對虞姬也是有真感情的,他之所以不是劉邦的對手,就是因為項羽有感情而劉邦沒有,所以我們可以想象霸王別姬那一刻的場景,一個頂天立地的蓋世英雄,露出自己溫柔的一面,與自己心愛的女子話別,試問哪個女子在這一刻會不死心塌地?最後,虞姬可能會想到落到劉邦手裡的後果,我們說過了,在古代戰爭面前,道德是沒有底線的,女子被俘虜面臨什麼樣殘酷的下場,我想虞姬十分清楚。運氣好被劉邦霸佔或者賞析給將領,運氣不好直接被亂軍糟蹋或者淪為軍妓都有可能。

    現實意義:

    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文化需求已經轉變為美好生活的需求,所以對美好的事物,我們更願意去傳頌和昇華,愛情是美好的,他給人希望,給人心靈的慰藉。所以這個問題的本身,並不是虞姬對項羽的愛情有多深,因為歷史過去千餘年,當時發生了什麼誰也不知道。我們知道的只有人物和結果,問題最根本的答案在於,愛情在你的心裡有多麼重要。你有多麼嚮往愛情,那麼在你眼裡虞姬對項羽就有多麼痴心。

    任何歷史故事,隨著時代和背景的不同,都會有不同的現實意義,如果我們現在食不果腹,為生存而發愁,那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一定會覺得虞姬是個傻子,跟著誰還不有口飯吃?能活下來就行。但是現在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學習課本上的歷史已經滿足不了我們了,所以我們才會關注這些歷史問答,來滿足我們的精神需求,我們會歌頌愛情故事,來滿足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就是歷史的好處,他給我們無窮無盡的素材,讓我們去想象,去刻畫屬於你自己的歷史。

    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問答,因為答案不在某一個人,而在每一個人的心裡。

  • 6 # 厚土高天識君

    謝謝邀請。《霸王別姬》是一出悲壯感人的愛情故事,千古韻唱。虞姬在歷史上給人以剛烈忠貞,紅顏薄命的形象。史書關於虞姬身世沒有記載,從她的才藝和賦詩歌作畫方面分析,應該有一個或官或商的富貴家境,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及藝術薰陶,在當時可能是一個頗有抱負傳奇奇異美麗女子。起事後的項羽名噪天下,嫁給這樣的英雄是她一生的理想,被接納後虞姬只是項羽的一個小妾,項羽不但有正室而且妻妾成群,虞姬能歌善舞,多才多藝深受項羽寵愛,項羽南征北戰出生入死常常帶在身邊。垓下一戰,四面楚歌項羽已是窮途末路,深知在劫難逃的項羽對身後事作了安排,唯獨虞姬該怎麼辦?虞兮虞兮奈若何,當時的情景可想而知,這樣的美人我豈能與他人分享,殺了於心何忍。以虞姬的性格,夫君不在,妾安能獨生,將以死相隨。和罷項羽的《垓下歌》以於明志,立即兌現誓言,用死回答項羽問題。這樣的死其實非常完美,不但明哲保身而且給了項羽無數的光環和千古贊譽。假如為老色鬼劉邦所得,終將慘死在毒婦呂雉手上,恐怕沒有烈女美稱。

  • 7 # 日慕鄉關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情之一道,為世間最有魔力,卻又最難以言說之事,可以為之生,生如夏花,花團錦簇,可以為之死,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生生死死,誰為誰等待,誰為誰蹉跎,哪說的清楚。

    項羽是個英雄,出身高貴,少年英豪,力拔山兮氣蓋世,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女不喜歡!

    虞姬是個美人,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美人如玉劍如虹,美女愛英雄!

    大時代背景下的美女英雄,無疑是打動人心的最好橋段,奈何時不利兮騅不逝,虞姬虞姬奈若何!

    所以虞姬只能死!

    因為他的男人已經輸了,而輸了,就是死。

    她愛他的男人,願意陪他一起走!願意與他生死相許!

    這才是愛情的樣子!英雄美人,我們也願意相信這就是她選擇自殺的原因!

    假如:虞姬那天晚上沒有自殺,那麼她將面對什麼樣的將來,我們來設想一下。

    她作為項羽的女人,在亂軍之中,即使不自殺,生存的機率也是很低。百萬大軍,十面埋伏,一個弱女子,如果沒有人保護,兵敗如山倒的情況下,想生存,太難!

    假如虞姬僥倖不死,迎接她的又能是什麼呢?

    有三種可能:一是被劉邦這個老死鬼霸佔,而是被劉邦賞賜給其他將領,三是被劉邦處死,只有這三種可能。

    我們來看看這三種可能的下場:

    第一種:嫁給劉邦,從男人的眼光來看,劉邦比起項羽,那就是一個猥瑣油膩老色鬼和高大威猛大帥哥,完全不能比,曾經滄海難為水,虞姬能否受得了是個疑問,即使受得了,後來又如何面對如狼似虎的呂后,說不定一不小心也被呂后做成人彘,來個生不如死。

    第二種:賞賜給其他將領,這個可能性不大,即使賞賜了也要看給誰,但是無論給誰,作為項羽遺孀都無法獲得幸福,名氣是她的資本,也是她的累贅,無論是誰在最初的新鮮感以後都不會真心對她,而這些人比起項羽無疑是不上臺面的小嘍囉,還是那句話:曾經滄海難為水,當鉛華洗淨,如何面對世人冷眼!

    第三種:被劉邦殺死,作為失敗者的妻子被殺,可能還會遭受凌辱,與其等你來殺,不如自殺!

    能讓霸王心動的女人,無疑是個優秀的女人,而虞姬,選擇了最簡單最直接的了斷方式,三尺白綾楚歌怨,與君相伴到黃泉!

    寫到這,我不禁產生了惡趣味,假如說虞姬已經懷孕了,假如說虞姬在戰亂中生存下來,假如虞姬被劉邦收留並寵幸,緊接著給劉邦生下一個便宜兒子,假如虞姬生了兒子以後薄姬那樣低調做人,在呂后的宮廷鬥爭中倖免於難,又在劉盈去世以後因為低調被大家選中做大漢皇帝,是否就可以報了當年殺父之仇!

    可惜這是假如,這不是虞姬的人生!

  • 8 # 掌上中國v新竹

    因為虞姬對項羽是真愛。如果你真的愛一個人,真的可以為他去死。比如愛人之間,父子父女母子母女之間,甚至兄弟姐妹之間,朋友之間。當他們生病時,有難時就會有代替他們的這種想法。如果一個人的存在會拖累到他愛的人時候,如果他認為他的死能換他所愛的人活。我想大多數人會選擇犧牲自己去成全自己所愛的人。虞姬在那時可能就認為,她死了就不拖累項羽了,項羽就可以衝破包圍回到江東 ,東山再起。為自幾所愛的人去死,並不是多高尚的事,是人之常情,也是本能的驅使。你不見,即使動物也會拼命的去保護它的配偶 和幼崽的。何況人。

  • 9 # 帝國的臉譜

    劉項爭天下之時,戰爭雙方的女性很多,史料記載的女性也不少,比如,劉邦的妻妾就記載過幾個,如呂雉、曹氏、戚夫人等等,還有一個原是魏王的妻子、後為劉邦所霸佔的薄姬。而在項羽這方,似乎沒記載過其他女性,甚至項羽的正妻都沒有記載,但記載了項羽的一個愛妾虞姬,但就對丈夫的忠貞品質來說,劉邦的所有姬妾加在一起,也抵不上項羽一個虞姬。

    虞姬何方人氏?家有何人?到底姓甚名誰?沒有明文記載。司馬遷《項羽本紀》裡介紹虞姬:“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這個介紹也簡單,且模糊。項羽一生征戰,戎馬四方,閱人無數,但可以看出,他最愛的只有虞姬。

    項羽別看他粗暴,但也是個多情種,你看他寫的《垓下歌》,悲愴而多情,不像那個隨意屠城的暴徒。同時,估計項羽也不是非常過分的好色之徒,劉邦曾總結他的“十大罪狀”,裡面就沒有強搶民女或姦淫之類的問題。項羽無論行軍還是打仗,都帶著虞姬,說明項羽對她鍾情。

    反觀劉邦,在美人的問題上,似乎從來就不婆婆媽媽,直接而果斷,往往單刀直入,滿足即可,他逃難借宿戚家,便把戚氏女收了,俘虜了魏王的家眷,薄姬漂亮,就把她奪了。

    項羽對虞姬的鐘情,讓虞姬對他更忠貞。垓下之戰,項羽大敗,初戰即喪師七成,項羽知道敗局已定,當夜寒風呼嘯,四面楚歌,項羽悲從心來,但他難捨虞姬,一首《垓下歌》脫口而出:“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與項羽心心相印,對他的思慮和憂傷感同身受,便吟出和歌:“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隨後,拔劍自殺,香消玉殞。

    虞姬為什麼要自殺?自然是為了項羽,為了讓項羽不受自己的拖累,為了項羽能夠抓住一切機會突圍,為了保全項羽,虞姬選擇了犧牲自己,成全愛人,這在那個爾虞我詐、你搶我奪的時代,是最難能可貴的品質,是最醒目的風景。

  • 10 # 風雅正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美人遲暮,英雄末路,可能是世間最悲哀的兩件事。英雄末路之際,再無法創造豐功偉績,再不能保護自己的女人,這種悲慨,絕非常人能夠夢見。千古第一英雄項羽,可惜曾遭此不幸。

    虞姬為項羽的英雄之氣折服,深深愛慕他。與之相伴多年,對項籍之缺點,不可能一無所知。相反,虞姬對項羽的瞭解,很可能超過司馬遷,更超過透過《史記》瞭解項羽的我們。

    對愛賞的人,我們常偏愛他們。他們的長處,強化我們的愛慕。他們的不足,則讓我們心疼,甚至進一步激起我們的愛戀之情。絕代佳人虞姬,對抱有婦人之仁的項羽,可能懷有深深的憐惜之情。

    或許,項羽在她懷中,不加掩飾自身的缺點和不足,這激發了她的母性,她願意撫慰英雄飽經滄桑的心靈。

    可是,她的英雄已經無路可走了。“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縱然豪情萬丈,天下無敵,如今窮途末路,不能再與心愛的女子相伴了。虞姬啊,從今爾後,誰來保護你呢?你能怎麼辦呢?

    彼此深愛之人,發出這般絕望的痛苦天問後,又有幾人能夠承受呢?有幾位女子,還會願意苟延殘喘,忘卻項羽這樣的蓋世豪傑呢?

    對虞姬來說,項王窮途之際,即是自己身亡之時。

    為何?

    因為她和項羽關係極為密切,不可能苟活,甚至投入敵人的懷抱,讓項羽蒙受巨大恥辱。何況,跟隨項羽數年後,虞姬或許已經不似當年之芳華,轉投漢王陣營後,並不會受到過去的憐惜和賞愛。

    更何況,世間有誰能夠比項羽更英雄呢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的天問,未必是逼迫或者引誘美人自裁,而是英雄末路之後的絕望哀號。與項羽心心相印的虞美人,難道不能體會項羽的情意?

    跟項羽一起經過風風雨雨的奇女子虞姬,難道像尋常女子,一味苟活,而不能為心愛的人而死?

    虞姬為何對項羽那麼痴心?成人的童話,美女愛英雄!虞姬是非同尋常的大美人,項羽是百世難逢的大英雄,虞姬愛慕他、追隨他,為他而死,難道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嗎?

    最後,貼出十多年前為項羽寫的拙稚的文字,算是對項羽,也是對虞姬的紀念了:

    縱力拔崑崙 勢壓百千侯

    曾傲立都咸陽 憾大秦天

    怎奈英雄神妒 終至垓下悲歌起 痛懷美人去

    虎膽男兒世幾何 比我雄才有阿誰

    烏江一覽悲憤起 長波又起終歸落

    良駒知我心 緩緩行 淚欲停

    抬首起 舉玉龍

    霹靂一聲 浩然沒 長星落

    後人每及此

    顫雙肩 閉牙關 為何霸王難勝天?

  • 11 # 千古名將英雄夢

    垓下之戰,楚兵散盡,項羽窮途末路,卻與眾將痛飲,以解愁緒。

    楚歌四面想起。

    項羽忘情的大笑著,笑中帶著點點淚花。

    圖:宿遷項王故里楹聯

    “虞姬,再為寡人斟酒!”

    虞姬於是為項羽斟酒,項羽又連幹了幾卮,終於不飲了,他愣愣的看著虞姬,突然像個孩子般放聲大哭起來:“我軍將士俱已散去,今漢兵又攻圍甚急,寡人恐怕無法顧得上你了。此數日,我輾轉反側,不能成眠,思與汝相守數年以來,朝夕未嘗暫離,雖千軍萬馬之中,亦同汝相隨而行。今恐與汝長別,戀戀之懷,實難割捨!”

    生離死別,世上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

    帳內,諸將聞霸王之語,均感懷在心,而泣下數行,傷心到頭都抬不起來。

    帳外,戰馬嗚嗚嘶鳴的聲音卷在風裡遠遠傳過來,項羽認出,那是烏騅,它彷彿也在此時感受到了主人心中之慟。

    項羽緩緩站起身來,緩緩歌出他的生死絕唱: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羽粗豪悲壯的吟嘯聲,一下子蓋過了四周如潮的楚歌聲,它穿越兩千年的時空,至今猶在我們耳邊迴盪。

    數萬漢軍的楚歌聲,只是擊散了數萬楚軍離家遊子的鬥志,而項羽一個人的歌聲,卻擊中了歷代無數華人心中最柔軟的那個部分。

    這首詩如果直譯就沒什麼意思了,換成現代詩,我們可以這麼譯:

    我曾經力敵萬邦,與全世界為敵,

    如今被制伏,被百萬大軍團團圍住,千里神駒都沒了用武之地。

    命運的神啊!如今你遺棄了我,

    在四面楚歌的絕境裡走向滅亡!

    但我並不在乎,儘管如此淒涼。

    只是呵,一個人讓我放心不下:

    虞姬,我的愛人!只有對你

    我的心還沒關閉。不管感情多少

    我把僅有的一點都傾注在你身上。

    過了明天,我就要突圍,生死未卜,

    留下你一人孤零零活在世上,

    虞啊,虞啊,我該怎麼辦啊!

    在虞姬的眼裡,項羽從來都是無敵的,她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項羽,現在這個有血有肉真真切切的項羽。為了從前的項羽,虞姬可以付出全部的愛情,為了現在的項羽,虞姬可以付出全部的生命。

    好,為了霸王此歌,虞姬願劍舞一曲,拼將一生休,盡君今日歡。

    於是,伴著項羽蒼涼的歌聲,虞姬緩緩抽出自己的佩劍,酣舞飛揚。大帳內,虞姬嬌小的身軀宛若一隻蝴蝶,在風中跳躍,她手中的寶劍則化為電光,隨著她輕盈的舞步靈動。不一會兒,虞姬的身體就不見了,她整個人融進了漫天劍影之中,越舞越快,越舞越快,快到讓人簡直睜不開眼來。

    這一刻,虞姬用生命舞動奇蹟。

    帳內中人全傻住了,如此精妙的劍法,絕對不在項羽之下,原來霸王身邊這位寡言少語的美人,竟然如此厲害。

    項羽的歌聲也越來越高,越來越高,簡直高到了帕瓦羅蒂的高度,他很驕傲,真的很驕傲,只有虞姬這樣的女子,這樣冰雪聰明、溫婉多情,而又文武雙全、柔中帶剛的女子,才配得上我項籍啊。明日,我就和你一起衝出重圍,殺他個天翻地覆慨而慷,就算要死,我們也要死在一處。

    這時,劍影中的虞姬也開始高歌以和,歌出她的愛情絕唱:

    漢兵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

    賤妾何聊生?

    在虞姬之前有少數出色的女詩人,在虞姬之後有很多出色的女詩人,但這些女詩人所有的詩作加起來也比不過虞姬這首詩,因為這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首五言詩,是用虞姬用畢生的愛情與鮮血譜寫而就。此時此刻,鋼鐵與青銅擊殺的鏗鏘,八年楚漢歷史的血淚斑斑,全都纏綿在了她那悽婉悲絕的歌喉之中。

    這首詩如果直譯就沒什麼意思了,換成現代詩,我們可以這麼譯:

    敵軍兵臨城下,我們身陷絕境,

    四面飄來了悲涼的楚歌聲。

    大王呵,上天註定我們不能成功。

    即使敗了,你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你要是不在了,我怎能苟且偷生?

    歌住了,舞停了,劍影散去,虞姬倒地,倒在一片血泊之中。

  • 12 # 鎖不住的光

    項羽是坦克,虞姬是射手,坦克都460了,射手還玩啥?再玩不是要被虐死……^ - ^

    霸王別姬源遠流長。

    霸王兵敗虞姬自殺說明兩人是真愛,虞姬也敬仰霸王,當時的真英雄也就霸王一個(難怪新版本的霸王是T0級別,這麼強)。還有劉邦是好色之徒,不自殺也會被劉邦凌辱至死……

  • 13 # Kant小剛

    公元前202年冬,楚霸王項羽率部十萬與劉邦三十萬大軍交鋒於垓下,結果大敗而歸。夜裡寒風瀟瀟,四面楚歌,項羽大驚,想起自己曾經多麼不可一世,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輝煌往事,再看看現在,身邊兵少將寡、陷入重重包圍,怎不教他傷心欲絕呢?

    項羽清楚自己已經時日不多了,然而,他最放心不下,難以割捨的還是自己最愛的美人虞姬和騅馬。於是,面對風雨相隨的愛妾虞姬,他慷慨悲憤的唱出了自己的千古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之所以成為項羽的至愛,不僅是因為她美麗聰慧,關鍵是她對項羽一片忠貞。在面對自己愛人令人心碎的嘆息,虞姬也感同身受,心如刀絞,一曲和歌隨口吟出:“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吟罷,虞姬拔劍自刎,頓時,鮮血噴濺,香消玉殞。

    那麼,虞姬為何要自殺呢?這是因為虞姬為了讓項羽不受牽絆,順利突圍,所以她最後選擇的是犧牲自己,保全愛人。她用自己的熱血,給項羽鋪就了一條可能東山再起的道路。在哪個戰火紛飛,爾虞我詐的時代,虞姬以死,詮釋了自己對項羽的忠貞。虞姬用她的自刎,成就了經典的愛情,成就了項羽在愛情上的高大形象,成就了後世無數詩人的題材。

    據《情史·情貞類》記載:虞美人死後,在她血染的地方就長出了一種罕見的豔美花草,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美麗多情又柔骨俠腸的虞姬,就把這種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這名稱就一直流傳到今天。

     

  • 14 # 唐風宋月

    建議大家看看張愛玲寫的霸王別姬。

    項羽中了十面埋伏,又聽到四面楚歌,明白大勢已去,於是有了突出重圍的決心,但是虞姬卻是個累贅。

    於是他請虞姬喝酒,讓虞姬跳舞,自己唱歌,歌詞寫到,虞姬啊我還把你怎麼辦呢。虞姬於是明白了項羽的意思,就是讓她去死。

    虞姬死前做了三件事。

    第一,餵馬。她端了一筐黑豆餵了烏騅,烏騅也是通人性的,知道虞姬快要死了,兩眼流出了不捨的淚水。

    第二,更衣。虞姬穿了自己壓箱底的好衣服,畫了濃妝,打扮成舞臺的模樣。

    第三,吃飯。虞姬親手給自己做了一碗長壽麵,就在灶上吃了。

    辦完三件事,虞姬拔出隨身佩戴的短劍,插進了自己的心窩。好多舞臺上演的虞姬用的是長劍自刎,其實不確。當時佩劍分長劍,常劍和短劍,短劍就是匕首,也叫女劍,是女子用來防身用的。

    虞姬自殺後,項羽來到屍體跟前,流下兩滴鱷魚的眼淚,拋下十萬大軍,帶了八百人半夜跑路了。第二天漢軍發現項羽跑了,夏侯嬰趕緊帶人來追,最終在烏江將其大卸五塊。

    虞姬其實說白了只是個營妓而已,項羽對她根本沒有什麼深厚的愛。

  • 15 # 夜狼文史工作室

    現在讀者心中的虞姬,是千百年傳說演義化戲曲化的虞姬。

    霸王別姬的故事已經從歷史劇變成了愛情劇。

    而夜狼想告訴大家的是真實歷史上的霸王和虞姬的故事。

    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虞姬並不是楚霸王項羽的妻子,只是他身邊女人中的一位。

    他比較寵幸的一位。據《史記.項羽本紀》:“有美人名虞,常幸從。”

    而項羽身邊不止這一位美人,《史記.項羽本紀》又記載到:“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這位虞姬,大概就是當年從秦王宮裡帶走的美人之一。

    項羽對這位虞姬很是寵愛,儘管常年征戰但還是一直帶在身邊,一直到垓下四面楚歌,於是才有了楚霸王的千古絕唱: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面對無法逃避的失敗,對楚霸王來說,霸業、生命,名節,都已經不太重要,他唯一放不下的,是他的虞姬,他的美人兒。

    《史記》並沒記載這位虞姬的結局,到是另外有一本書講到了虞姬的歸宿,那就是陸賈寫的《楚漢春秋》。

    陸賈是漢初楚華人,是劉邦手下口才非常出眾的謀士,作為劉邦的小弟,他作為外交談判代表到項羽的營中,把項羽忽悠放了劉邦的老爹和老婆,而估計當時出使楚營的時候,他本人也見到了傾國傾城的虞美人,對其印象深刻,所以他在自己記載楚漢戰爭筆記的《楚漢春秋》裡專門提到了虞姬的結局。書中提到,聽到楚霸王的千古絕唱後,虞姬是這樣回答楚霸王的: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楚漢春秋》)

    虞姬的態度明白,她知道項羽內心的牽掛,而為了他能突圍,那怕是無法突圍戰死,她也不願意成為他的拖累。

    自盡,成為她唯一的選擇。

    能成為英雄一世的項羽,虞姬並沒有遺憾,一句“賤妾何聊生”,表現了一個女子的決毅果敢。

    所以最後,項羽不肯過江東,一是因為他帶出來的八千子弟兵已全部戰死沙場,二是因為他最愛的女人,已經先他離去。

    生無可戀,何須苟且。

  • 16 # 張生全精彩歷史

    虞姬最早出現了《史記·項羽本紀》中。不過,虞姬究竟姓什麼名什麼,做過什麼事,最終的結局如何,《史記》都沒有明確記載。只是寫了項羽在聽說垓下城中到處都是漢軍旗幟,漢軍營中四處都想起楚歌之聲的時候,項羽慌忙之間,未及細辨,便以為漢軍已經佔領了他的營寨,他的將士都投降了漢軍。於是唱出了那首有名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記》記載了項羽唱完後的情況:“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後來《漢書》在記載這件事的時候,寫的也和《史記》差不多。

    總之,這些正史都沒有說虞姬最後自殺了。

    (虞姬劇照)

    歷史上最早記載虞姬自殺,出現在唐代張守節所撰的《史記正義》中。《史記正義》是對《史記》所作的解釋。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說,他之所以寫虞姬最後自殺,是根據《楚漢春秋》一書。

    《楚漢春秋》這本書是西漢初年的陸賈撰寫的。記載了劉邦、項羽起事到漢文帝時期的事情。當年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曾參考過這本書。不過,據專家考證,這本書在西漢末年的時候就散佚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清人假託的),張守節似乎是看不到這本書的。

    但張守節當時卻信誓旦旦認為他看過這本書。不只是張守節,唐代的另外兩個史學家司馬貞、劉知風也說他們看到過。

    不過,就算唐代的時候,《楚漢春秋》這本書還在,但是,也並不能證明《楚漢春秋》就記載過虞姬自殺。就算《楚漢春秋》記載了虞姬自殺,當時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並沒有把這件事寫出來,說明當時他是做過一番分析的,認為這件事並不可信,因此才不予收錄。

    至於虞姬當時的《和垓下歌》(“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也是張守節首次輯錄出來的。《史記》和《漢書》都只是寫了“美人和之”,並沒有說,和的是什麼內容。

    因此,張守節的記載,就存在兩種情況:一是他確實看過《楚漢春秋》這本書,《楚漢春秋》上確實記錄了虞姬和歌以及拔劍自殺的內容。二是並沒有相關的內容,所有這些,都是張守節自己想象出來的。

    那麼,既然這事有可能是張守節想象出來的,為何後世卻對這件事深信不疑,而且此後還演繹出“霸王別姬”這樣婦孺皆知的典故呢?也就是說,為什麼人們認為當時虞姬一定會為項羽自殺呢?

    (霸王別姬)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虞姬自殺,是向英雄致敬。

    在後人的心中,項羽是一個英雄的形象,他雖然也很殘殺,一次就坑殺了秦朝降卒二十萬人。但是,他卻也做了很多英雄的事情。比如在鴻門宴上並沒有殺劉邦;比如抓到劉邦的老爹和夫人後,並沒有羞辱他們,又把他們放了;比如他打下天下以後,並沒有一人獨吞,而是把天下分封給了有功的諸侯;比如他一生戰無不勝,少有敗績等等。

    項羽這樣的作為,與劉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然而,結果卻是,項羽最終失敗,劉邦最終獲得了江山。

    不過,項羽雖然失敗了,但是他的英雄行為,卻為後世所敬仰。人們之所以想象虞姬會為項羽自殺,就是一種向英雄致敬的心理。所謂“美人配英雄”,只有虞姬自殺,才是一種對英雄項羽最完美的敬意。

    二、虞姬自殺,是向愛情致敬。

    愛情,是千百年來,最永恆的話題,也是人們最美好的企盼。

    在古代,由於男尊女卑,男人總有三妻四妾。因此,一個女人對男人有愛情容易,但是一個男人對女人有愛情,似乎很難。

    劉邦無論走到哪裡,只要攻下了一座城,第一件事就是躲進“溫柔鄉”裡。在秦宮是這樣,攻陷了彭城也是這樣。對於他來說,根本就沒有“愛情”二字。他在打江山的時候,呂后在家裡給他養兒子。可他自從有了戚夫人,對呂后從此不聞不問。他的身上,滿滿都是“薄倖”。但是項羽不一樣,無論項羽打下多少城池,歷史上都沒有他迷戀美色的記載。而且,他的身邊,只有虞姬一個女人。

    項羽對虞姬,有沒有愛情?這一點或許不能定論。但是,後人心裡有這種企盼,所以就有了那一出纏綿悱惻的“霸王別姬”的大戲。

    (項羽劇照)

    三、虞姬自殺,是向守貞致敬。

    “貞節”觀念,無疑是文化糟粕。然而,在古代男權社會,這卻是男人的一種嚮往。男人若是打江山失敗了,都希望女人能跟隨他一起失敗。如果女人被敵方俘虜,男人就覺得是一種恥辱。崇禎皇帝最後上吊前,逼迫他的嬪妃們自殺,就是這種心理的反映。

    因為有這種心理,因此,他們都覺得在項羽兵敗的時候,虞姬應該自殺,不應該落入劉邦的手裡。

    由此,虞姬就“自殺”了。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史記正義》)

  • 17 # 小琴說詩詞

    天下無敵西楚霸王項羽被圍垓下,彈盡糧絕。烏江自刎留下千古英名《垓下歌》漢·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今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今雜若何!

    詩歌一般都是由詩人進行加工創作的,詩人大部分是文人也就是讀書人出身,因為有文采,所以用詩詞來抒發感情,可這只是一般規律。在中國幾千年歷史長河中,偏偏湧現出很多不是文人也不算詩人的人,寫出的詩歌卻能彪炳千古。這不能不說是我們中華民族詩性的顯現,我們的好詩可以由詩人創作,也可以由其他人隨口吟出,比如隨口吟出這首《垓下歌》的西楚霸王一一項羽。

    垓下,在今安徽省宿州市所轄的靈壁縣。靈璧縣是楚漢爭霸的古戰場,也是霸王別姬的發生地。當時楚漢爭霸末期,劉邦統領的諸侯聯軍團團圍困了項羽最後的部隊,忠於項羽的部下不斷戰死,導致項羽的勢力越來越小,最後彈盡糧絕被圍在垓下。

    夜裡,項羽忽然聽見四周包圍他的漢兵營裡唱的都是楚地民歌,頓悟大勢已去。因為劉邦的隊伍裡已經到處是楚人了,說明他西楚霸王的楚地已經都被劉邦拿下了。秦末之際,天下大亂,刀兵四起,兵員極其稀少,人口銳減。所以那時候當兵只要被俘或者投降一般都能很快加盟對方陣營。聽到楚歌,項羽就知道自己大勢已去,自己的楚兵都跑到劉邦那裡了,由此產生了一個成語一四面楚歌,現在這個成語還是用來形容危機四伏、山窮水盡。

    諸侯中最為強大的項羽加尊號為“西楚霸王”,霸王在滅秦之後召開了諸侯大會,分配秦亡後的江山。劉邦封為漢王,領地是陝西漢中一帶。心懷不滿的劉邦從此開始與項羽的幾年混戰,史稱“楚漢爭霸”。最終更加陰險狡詐的劉邦,把英雄蓋世卻不善於政治的霸王包圍在垓下。

    項羽在最後關頭,面對重重包圍自己的敵軍,對手下殘兵說:“今日之敗,是天要亡我,可不是劉邦有多厲害,更不是我不能打。不信,我給你們表演一下,我單槍匹馬衝向對面敵陣,為你們斬將奪旗,讓你們知道這是天要亡我!”說罷,霸王提刀上馬,飛奔入敵陣,所到之處,望風披靡。項王手起刀落,斬劉邦一員大將,縱橫躍馬砍翻一片,奪回一面大旗,然後瀟酒而歸,問手下怎麼樣,看到了吧?手下都無比拜服,這真的證明了是天亡項羽,不是項羽不能打。

    最後項王拒絕烏江亭長的邀請,不肯坐小船渡過烏江逃命,在兩軍陣前,揮刀自刎,留下千古英名。項羽死後,天下諸侯紛紛歸順劉邦,只有魯地的許多儒生不顧安危替項羽致哀。連一貫狡詐的劉邦都被聖人家鄉忠義的儒學傳統所震撼,表彰了魯地儒生,厚葬了項羽。至此開始了大漢江山。

    四面楚歌時唯有虞姬陪我落淚,無法保護心愛女人,何等悲哀

    女人ー旦愛上一個男人,就可以奮不顧身,虞姬對項羽的愛就屬於不顧一切的那種痴愛。對於已經痴痴地墮入情網中的女人來講,除了她眼裡的這個男人以及這個男人的愛,其他的一切都算不上什麼,至於自己有沒有名分,這個男人有沒有老婆,這愛情有沒有前途,都暫且不在考慮的範疇。虞姬一腳陷進這樣一種迷亂的愛情狀態,自我感覺幸福並快樂著。

    項羽感慨四面楚歌的同時,美人虞姬陪著項羽落淚。項羽想起自己從年少就起兵反案,在鉅鹿破釜沉舟、以少勝多,一戰打敗秦軍戰神章邯,名震天下。後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滅秦後,成為天下霸主,分封諸侯,號稱西楚霸王。如今卻只有一個美人聽著四面楚歌陪自己落淚。項羽百感交集,對虞姬唱出了這四句《垓下歌》。

    這裡面有項羽的無奈和為難,他在告訴這個深愛自己的女子,現在我氣數已盡,劉邦馬上就要打過來了,我無力保護你了,親愛的,你可怎麼辦啊?如果被劉邦俘虜去,這樣的美女一定會被他霸佔了去,我英雄一世,怎麼能嚥下這口氣啊!虞姬自是懂得項羽的弦外之音,即使她對時間有萬般留戀,對項羽有萬般不捨,還是要成全項羽。讓項羽不要有後顧之憂,放手一搏,唯有自己自刎。

    當時虞姬也迴應了四句: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史記》:項羽雖未稱帝,但他就是帝王

    成數這四句唱腔保留在戲曲中,傳承到了今天,喜歡京劇的朋友們可以聽一聽《霸王別姬》,其實虞姬能隨口而歌是非常正常的,古時的美女麗人都能歌善舞。司馬遷以自己對歷史的精誰把握和崇高的史學責任感,把項羽的故事毅然寫進了“本紀”。“本紀”是《史記》中的題材分類,《史記》是紀傳體通史,紀傳體就是透過寫人物傳記來記錄歷史。“本紀”是專為帝王作傳的題材。

    像後來成為漢高祖的劉邦,《史記》中就寫了一篇《高祖本紀》,司馬遷給項習也寫了一篇《項羽本紀),這就從歷史的角度給項羽定性了一一儘管項羽沒有稱帝,敗給了稱帝的劉邦,但他的功業一點兒不比劉邦小,項羽就是帝王。這就是司馬遷《史記》“史家之絕唱”的過硬之處:敢寫、敢擔當、敢定論。

    項羽和虞姫相對唱歌的事情,後來改編成了戲劇,就是舞臺上長演不衰的《霸王別姬》。人們為什麼同情項羽這個最終失敗的西楚霸王?原因當然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點,我想應該是我們華人內心深處對英雄的一種崇拜和景仰,這種景仰是不以成敗論英堆的。

  • 18 # 一合行知若

    先說感情吧,兩位伉儷情深,項羽虞姬郎才女貌,垓下之圍,很難逃脫,虞姬知道項羽不會投降,那麼最終結果也是一死,生同床死能死在一起,也是美事。

    再說其他,劉邦是個小人,虞姬天姿國色,他能放過?與其受辱,不如一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踢斷河邊200多欄杆的是需要賠錢,如果是工程監理踢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