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多讀書有好處
-
2 # 半瓢清酒
立子殺母始於西漢之武帝。
漢武帝是漢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皇帝,其做了五十四年皇帝,然而他在晚年卻疑心病很重。在佞臣江充製造的巫蠱事件中,逼得戾太子最後自殺身亡。漢武帝雖有六個兒子,但戾太子死後,因此為嗣君問題傷透了腦筋。最後他只能把眼光鎖定在晚年所得的非常像自己的幼子劉弗陵身上,但其時劉弗陵還只有五、六歲,因此他又擔心劉弗陵的母親會專權而動搖劉氏的天下,於是就立太子劉弗陵,是為昭帝,而殺其生母鉤弋夫人。當時有人提出疑問,《資治通鑑》記載了武帝的一段解釋:“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國家所以亂,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汝不聞呂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意思就是說:“往古國家所以變亂,往往是由於主少母壯。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沒有什麼力量可以制約,你們沒有聽說過呂后事件嗎?”對此,早有人指出“自古帝王遺命多矣,要未有如漢武之奇者。”(明人張燧《千百年眼》)
問題來了,漢武帝為什麼會選擇將趙鉤弋殺死呢?其實很簡單,若是熟悉漢朝前期歷史的朋友,應該已經想到了原因。
在漢朝前期,女子專權情況嚴重。特別是呂雉,若是在進一步,可能就會在武則天之前登基建國,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女皇。不說這些,就說以竇太后,在漢文帝去世之後,也曾多次干預左右朝政。
有呂太后和竇太后這兩位在前,而劉弗陵又年幼,漢武帝害怕漢朝再次出現女子專權擅政,禍亂國事的情況。於是在有了將劉弗陵立為太子的心思之後,就選擇了將趙鉤弋殺死,以便從根本上杜絕禍患。
後元元年,司馬遷已然去世兩載,現在我們讀到的《史記》相關內容,是褚少孫補記的,故事很豐滿,說武帝對趙鉤弋雞蛋裡挑骨頭,不斷給予譴責。可憐趙鉤弋愁思襲人,眉間心上,無計迴避,唯有“脫簪珥叩頭”。然則武帝還是狠心下令,將夫人關進掖庭獄,夫人頻頻回頭,容色間頗有求肯之意,但武帝卻說:“快走,你活不成了”。不久,趙鉤弋果然死在了雲陽宮。雖然沒有交代是他殺還是自殺,但是讀者心中應該有了判斷。
-
3 # 中孚鑑
立子殺母,就是古代封建王朝中,在前任君王立繼承人的同時,又賜死繼承人的母親。立子殺母,其本身是頗為有違倫常的,畢竟是兒子雖然做了皇帝,但是代價卻是其母則要死,所以這也是一種很殘酷的制度。不過這也是古代君主專制的一種手段方式。
那皇位傳承中,為什麼要立子殺母?起源於誰呢?
立子殺母這個制度在北魏初期的時候頗為流行,不過起源卻不是在北魏,而且西漢時期的漢武帝。漢武帝立子殺母,立的是他的幼子劉弗陵,就是漢昭帝,殺的是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至於漢武帝為什麼會做出立子殺母之事,還是有原因的。
漢武帝立子殺母,就是為了避免外戚、後宮專政,因為他覺得自古以來朝廷之所以出現混亂,多數是因為君王年幼,而其母又年輕,如此其母貴為太后而掌握大權。年輕的太后有了權利後,就會出現嬌縱蠻橫之事,那時因為他是君王的母親,又貴為太后,從而朝廷沒有人能制約她。這樣的話就會出現外戚、後宮專政之事,如此是對朝廷非常不利的。
再則,君王年幼,年輕的太后地位尊貴,如此亦會左右、限制君王的權利。更有甚者,君王的帝位亦會受到威脅。這是漢武帝親身經歷過的。
遠的不說,只西漢呂后的事情就沒有過去多少年。那時劉邦駕崩後,其子劉盈為帝,但是呂雉尊為皇太后而掌握大權。之後呂雉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大力封賞呂家之人,同時又大力打壓劉氏宗親。當時的大漢朝亦可謂是岌岌可危。劉盈雖然貴為皇帝,卻根本沒有什麼皇權。
而漢武帝親身經歷的則是他的祖母竇太后和他的母親王太后。在漢武帝繼位為帝時,他的祖母竇太后卻掌握著大權,當時漢武帝雖然很有有一番作為,但是他卻處處受到竇太后的壓制,甚至那時漢武帝的皇位亦不是很穩固。所以竇太后在世時,漢武帝劉徹可以說是沒有多大權利的皇帝。
後來竇太后去世了,而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雖然不像竇太后那樣壓制漢武帝。但是他作為皇帝的母親,同樣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漢武帝。
這些都是漢武帝親生經歷的,他深知、深受女主掌權之害,所以他對此也非常厭煩。當然他自己經歷了這樣的事情,就不希望後繼之君再和他一樣。
在漢武帝晚年因發生了巫蠱事件。導致太子劉據身死,後來漢武帝就立了年幼的劉弗陵為繼承人,讓霍光、上官桀、桑弘羊、金日磾等為拖孤輔政大臣。劉弗陵是鉤弋夫人之子,鉤弋夫人深受漢武帝的寵愛,但是漢武帝為了避免女主掌權之事,為了避免因主幼母壯帶來的危害,所以就賜死了鉤弋夫人。也就有了立子殺母之事。
-
4 # 歷史百川
立子殺母是漢武帝開的頭。漢武帝會這麼做也是可以理解的,正所謂前車之鑑,後事之師,漢朝自建國以來先後遭受呂后專政,竇太后專政,都是外戚攝政引起來。
自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呂后把持朝政,甚至置漢高祖的白馬之盟於不顧,大肆立呂氏宗族為異姓王,幾乎要取代劉氏江山,一直到陳平、周勃趁呂后病重,重新幫助劉氏子弟奪回了中央統治權才得以平息。
雖然呂后專政是漢初發生的事情,但是到了漢武帝傳位時期,已經過去幾十年,這麼長的時間,又不是親身經歷,漢武帝不會做出這麼過分的事情。真正讓漢武帝這麼做原因是竇太后。
漢武帝剛剛登基,有一身抱負想要實現。但是,竇太后好黃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諸竇不得不讀黃帝、老子,尊其術。黃老之術是什麼?就是漢初以來一直實行的國策,無為之治。可想而知,這和年輕氣盛的漢武帝格格不入。
從後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遠征匈奴等一系列成就就可以看出來,漢武帝需要的不是這種碌碌無為的國策。但是,因為竇太后是太皇太后,自己無法與其爭鋒,只能夠隱忍,一直到竇太后死了以後,漢武帝才把權力聚集到自己的手中。
漢武帝對外戚是恨之入骨。在自己死後,他害怕皇后影響皇權的權威,再有外戚專政的情況出現。為了杜絕後患,就有了立子殺母一說。
-
5 # 史事拾趣
古代封建社會皇帝的嬪妃們都希望生個兒子,按照傳統儒學的倫理準則,母親的身份地位隨兒子地位的提高而提高,尤其是皇家,這就是所謂的“母以子貴”。但事情也有例外,在皇位傳承中也出現了“立子殺母”的情況,這是怎麼回事呢?
“立子殺母”應該起源於漢武帝劉徹。其在位54年,是漢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皇帝,往往在位時間長,就意味著皇位的繼承不是那麼順暢。元狩元年(前122年)夏,武帝立其嫡長子劉據為太子,劉據在處理政務時寬厚待人,平反冤假錯案,深得民心。
武帝晚年疑心病很重。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為巫蠱咒武帝,與陽石公主通姦,公孫賀父子下獄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武帝寵臣江充奉命查巫蠱案,用酷刑和栽贓迫使人認罪,大臣百姓驚恐之下胡亂指認他人犯罪,數萬人因此而死。江充因與太子劉據有隙,遂趁機陷害太子,並與案道侯韓說、宦官蘇文等四人誣陷太子,太子恐懼,起兵誅殺江充,後遭武帝鎮壓兵敗,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相繼自殺。
太子死後,武帝為了江山的延續,將太子的人選鎖定在了當時只有五六歲的兒子劉弗陵身上,因太子年紀太小,無法親政,武帝不由的想起了呂后,這位因兒子十六歲即位而臨朝聽政、執掌大權的太后,他擔心劉弗陵的母親會專權而動搖劉氏的天下,不能讓兒子劉弗陵重蹈覆轍,於是就盟生了這個立子殺母的念頭。後元二年(前87年)春,武帝在彌留之際立八歲的劉弗陵為太子,並留下遺囑,賜死其生母鉤弋夫人。當時有人提出疑問,漢武帝說,往古國家所以變亂,往往是由於主少母壯。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沒有什麼力量可以制約,你們沒有聽說過呂后事件嗎?
“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國家所以亂,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汝不聞呂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資治通鑑》“立子殺母”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殘酷的制度,一定程度上適應了封建王朝對專制的需要。
-
6 # 魅力多彩吉安
皇位繼承中,立子殺母這是因為封建王朝專制統治的需要,在母以子貴的封建王朝當中,主少母壯,女主嬌縱放肆,淫亂自恣,在皇帝還小時,太后經常插手朝廷事務,軍政事務,女人在歷史的證明之中,往往禍亂朝綱,使國家處於動亂之中,不利於國家的發展。這使得一些君主在生前就必須重視這個問題,就得立下這個制度,就是防患於未然。這個制度起源於漢武帝,流行於北魏建國初期。
-
7 # 榮耀歷史
立子殺母是一項很殘忍制度,兒子被立為太子的時候太子的生母就要被殺死,這是典型的為了政治拋棄了人倫,和殉葬有得一拼。
漢武帝賜死鉤弋夫人漢武帝晚年因為巫蠱之禍,太子劉據自殺,帝國的接班人剩下他的小兒子劉弗陵,可是此時的劉弗陵才8歲,而他的生母鉤弋夫人剛剛風華正茂。
漢初呂后作亂差點奪走了劉家江山,這給本來生性多疑的漢武帝提了一個醒,幼主繼位,生母臨朝,會不會出現下一個呂后?
一個成功的政治家會把所以發現的隱患給撲滅掉,為了避免鉤弋夫人成為下一個呂后,漢武帝下旨,自己死後劉弗陵繼位,但是需讓鉤弋夫人隨自己去了。
這就是最早記載的立子殺母,但是真正將其制度化的是南北朝時期的北魏。
北魏立子殺母制度北魏是鮮卑政權,內部部落較多,其中皇族是拓跋部落,另外還有獨孤、慕容等部落,他們之間也都有聯姻的傳統,所以拓跋部落首領的妻族都有著深厚的背景,也多次出現依靠母族的勢力上位的情況。
等到拓跋珪建立北魏,他充分認識到強大的母族、妻族部落對王朝傳承的影響,所以他一方面透過戰爭消除了慕容鮮卑的大燕政權,另一方面他逼死了自己的母親賀蘭太后,而且賜死太子母劉皇后,並且立下制度,兒子被立為太子之後,生母就必須賜死。一時間,北魏的後宮出現了生子恐懼症。
制度廢除立子殺母的制度在北魏傳遞了8位皇帝,知道北魏宣武皇帝元恪才廢除。因為隨著北魏的穩定,太子的母族已經不像立國之初對皇族有那麼大影響力,最關鍵的是太子的生母雖然死了,但是前朝皇帝的皇后還在,如果面對幼帝,還是會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聽政,所以這項制度並沒有達到當初設計初衷,反而成了慘無人倫的制度。再加上宣武皇帝篤信佛教,講究慈悲為懷,最後宣佈廢除此制度。
也許是上天給他開了一個玩笑,他廢黜制度的最大獲利者胡皇后在他駕崩後以胡太后身份臨朝聽政,她禍亂朝綱,天怒人怨,小皇帝密詔軍閥爾朱榮進京勤王被胡太后發現,胡太后竟然毒死了小皇帝!爾朱榮以調查小皇帝死因繼續向洛陽進發,最後攻進洛陽,殺了胡太后,炮製了河陰慘案,北魏不久也分裂成東魏和西魏,隨後被北周、北齊取代。
北魏之後沒有朝代再確立如此制度,但是到清末,相傳咸豐駕崩前曾經給慈安留下遺詔,如果慈禧有越軌行為,即刻賜死,無論是同治皇帝,還是慈安太后,都不是慈禧的對手,中國封建歷史最後幾十年的大權就落入慈禧手中。
立子殺母的制度只是某些帝王的一廂情願,並不是歷史的主流。
-
8 # 拼搏人定勝天
立子殺母,就是古代封建王朝中,在前任君王立繼承人的同時,又賜死繼承人的母親。立子殺母,其本身是頗為有違倫常的,畢竟是兒子雖然做了皇帝,但是代價卻是其母則要死,所以這也是一種很殘酷的制度。不過這也是古代君主專制的一種手段方式。
那皇位傳承中,為什麼要立子殺母?起源於誰呢?
立子殺母這個制度在北魏初期的時候頗為流行,不過起源卻不是在北魏,而且西漢時期的漢武帝。漢武帝立子殺母,立的是他的幼子劉弗陵,就是漢昭帝,殺的是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至於漢武帝為什麼會做出立子殺母之事,還是有原因的。
漢武帝立子殺母,就是為了避免外戚、後宮專政,因為他覺得自古以來朝廷之所以出現混亂,多數是因為君王年幼,而其母又年輕,如此其母貴為太后而掌握大權。年輕的太后有了權利後,就會出現嬌縱蠻橫之事,那時因為他是君王的母親,又貴為太后,從而朝廷沒有人能制約她。這樣的話就會出現外戚、後宮專政之事,如此是對朝廷非常不利的。
再則,君王年幼,年輕的太后地位尊貴,如此亦會左右、限制君王的權利。更有甚者,君王的帝位亦會受到威脅。這是漢武帝親身經歷過的。
遠的不說,只西漢呂后的事情就沒有過去多少年。那時劉邦駕崩後,其子劉盈為帝,但是呂雉尊為皇太后而掌握大權。之後呂雉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大力封賞呂家之人,同時又大力打壓劉氏宗親。當時的大漢朝亦可謂是岌岌可危。劉盈雖然貴為皇帝,卻根本沒有什麼皇權。
而漢武帝親身經歷的則是他的祖母竇太后和他的母親王太后。在漢武帝繼位為帝時,他的祖母竇太后卻掌握著大權,當時漢武帝雖然很有有一番作為,但是他卻處處受到竇太后的壓制,甚至那時漢武帝的皇位亦不是很穩固。所以竇太后在世時,漢武帝劉徹可以說是沒有多大權利的皇帝。
後來竇太后去世了,而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雖然不像竇太后那樣壓制漢武帝。但是他作為皇帝的母親,同樣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漢武帝。
這些都是漢武帝親生經歷的,他深知、深受女主掌權之害,所以他對此也非常厭煩。當然他自己經歷了這樣的事情,就不希望後繼之君再和他一樣。
在漢武帝晚年因發生了巫蠱事件。導致太子劉據身死,後來漢武帝就立了年幼的劉弗陵為繼承人,讓霍光、上官桀、桑弘羊、金日磾等為拖孤輔政大臣。劉弗陵是鉤弋夫人之子,鉤弋夫人深受漢武帝的寵愛,但是漢武帝為了避免女主掌權之事,為了避免因主幼母壯帶來的危害,所以就賜死了鉤弋夫人。也就有了立子殺母之事。
中孚鑑
1萬粉絲 · 3.6萬贊
搜尋
劉弗陵為什麼早死
竇太后和劉徹的關係
乾隆真正的父親
劉弗陵怎麼死的
竇太后歷史評價
乾隆真實身世
-
9 # HuiNanHistory
立子殺母,在漢式中原王朝與北魏鮮卑政權都曾經流行過。
最著名的“立子殺母”,當屬漢武帝對鉤弋夫人的操作。
鉤弋夫人是漢武帝晚年的寵妃,併為武帝生下漢昭帝劉弗陵。武帝原本準備立劉弗陵為太子,卻又擔心出現“子幼母壯”的情況,鉤弋夫人會變成下一個呂后,便決定在立太子前賜死鉤弋夫人。
鉤弋夫人之死,其實就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立子殺母”的事件,她的死亡真是令人震驚膽寒。
不過,漢武帝的操作只是個人行為,真正將“立子殺母”制度化的 其實是北魏這個鮮卑政權。
在北魏的後宮,皇帝在冊立太子前,都會將太子生母賜死。《魏書·皇后傳》記載:
“道武宣穆皇后劉氏,後生明元……後以舊法薨;
文成元皇后李氏,生獻文,……依故事薨;
孝文貞皇后林氏,生皇子恂……後依舊制薨。”
值得一提的是,道武帝拓跋珪賜死明元帝拓跋嗣的生母劉氏時,還對兒子解釋道:
昔漢武帝將立其子而殺其母,不令婦人參與國政,使外家為亂。
拓跋珪說他是受漢武帝的啟發,才出此下策。也就是說北魏制度性的賜死太子生母的靈感來自鉤弋夫人之死。
北魏的“立子殺母”最後終結於靈太后胡充華。
-
10 # 和高人無所不談
感覺這種做法其實很蠢。
我個人知道最早的是漢武帝(當然可能不準,不到之處見笑)。立了皇子劉弗陵為太子,殺了他的母親鉤弋夫人。目的是防止後宮干政,但是後宮沒人干政了,霍光卻干政了,劉弗陵20歲夭折,史書沒有記載,但感覺也許和霍光有關係。劉賀說被廢就被廢。漢宣帝的皇后也被霍光的老婆害死,可見霍氏的勢力有多大。
當然從治理國家角度說,或許權臣比外戚強(也不一定強),但從鞏固皇權的角度講,純屬摁倒葫蘆起了瓢。
說到底,你選的太子能力不行,鎮不住,爛泥扶不上牆,把外戚弄了還有權臣,把權臣弄了還有太監。都弄死外敵就該入侵了,所以選拔有能力的繼承人才是正道。
其實漢武帝自己不就是這麼走過來的麼。他在位之處,他奶奶干政,他姑媽他老婆也惹不起。後來他母親也干政,他舅舅田蚡也不是省油燈,可是武帝也是一步步站住了腳。
回覆列表
“立子殺母”首創於漢武帝時期,漢武帝晚年欲立幼子劉弗陵為儲君,為了避免“子幼母壯”的現象,於是在劉弗陵被立為太子之後,便殺了其生母鉤弋夫人。不過我認為“立子殺母”只能被稱為現象,完全稱不上習慣,因為古代這種事例實際很少,漢武帝后只有北魏初年進行了貫徹執行。
漢武帝為什麼要首創“立子殺母”
作為漢朝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漢武帝的一生足夠輝煌,然而在其晚年卻疑心病極重。“巫蠱之禍”重,在佞臣江充的主使下,先後導致皇后衛子夫自殺、太子劉據和兩個皇孫身死,其餘受牽連者多達數千。
漢武帝劉徹太子劉據死後,漢武帝在其餘五位皇子中最終選中了幼子劉弗陵,但由於劉弗陵當時年僅五六歲,於是在劉弗陵被立為太子之後,其母鉤弋夫人便被殺了。那麼漢武帝為什麼必須要殺鉤弋夫人呢?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一下西漢初年的幾位太后。
漢高後呂雉就不必說了,獨攬朝政,呂氏外戚同樣大權在握,不僅一手締造了漢惠帝、前少帝、後少帝三位傀儡皇帝,更是嚴重威脅到了劉氏江山。
呂雉高皇后薄姬,漢文帝劉恆的生母,雖說薄姬沒有過多的干預朝政,但其家族因其厚待也是事實,同時,薄太后能夠救出周勃,也說明了她對皇帝的影響力。
薄姬孝文皇后竇漪房,漢景帝劉啟的生母,竇皇后對於朝政的干涉力度可就要比薄皇后大了很多,尤其是漢武帝即位之初,多受其掣肘。漢武帝崇尚儒家想要進行改革,但竇太后卻醉心於西漢之初的黃老之術,對此大加干涉,更導致了深受漢武帝喜愛的兩位官員趙綰、王臧的被殺,田蚡、竇嬰也因此被罷免,甚至劉徹自己的皇位也差點不保。
孝景皇后王娡,漢武帝劉徹的生母,其和館陶公主劉嫖聯手為漢武帝奪來了皇位,在劉徹繼位之後,雖未直接干預朝政,但外戚田蚡卻大權獨攬。
王娡可以說,西漢之初的幾位太后沒有一個是善茬,漢武帝對此更是感同身受,為了避免“主幼母壯”的局面出現,他只能殺掉鉤弋夫人。漢武帝對此解釋為“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國家所以亂,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汝不聞呂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資治通鑑》)
北魏是該項政策的踐行者
事實上在漢武帝創造了“立子殺母”之後,歷史上很少出現這種事例,只有北魏對此政策進行了制度化,並予以貫徹執行。
北魏建立之前,拓跋族一項是“母強子立”的局面,新任的君主通常要依靠母舅族的力量,拓跋珪自己之所以能夠取得政權,便是因為取得了母舅族賀蘭部落的支援。
在建立北魏政權後,拓跋珪為了確保日後的皇帝不受外族干擾,維持拓跋氏至尊無上的地位,道武帝於是立下了“立子殺母”的制度,而太子拓跋嗣的生母劉貴人便是因此被殺。
雖然北魏將“立子殺母”進行了制度化,但實際上因此被殺的后妃並不多,原因是後來的諸如明元密皇后杜氏(拓跋燾生母)、敬哀皇后賀氏(拓跋晃生母)、閭皇后(拓跋浚生母)、文昭皇后高照容(元恪生母)等后妃大多早逝。只有獻文思皇后李氏,在兒子拓跋宏被立為太子的當天被賜死。
而北魏孝明帝元詡的生母宣武靈皇后胡氏,則在朝中大臣劉騰、於忠、崔光等人相助下倖免於難,此後“立子殺母”的制度也被廢除。不過元詡繼位之後,胡太后不僅臨朝稱制、專擅國政,更與其小叔子清河王元懌等人淫亂宮幃,最終竟與人合謀鴆殺親子孝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