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笨媽熊娃
-
2 # 品智女人
我是6個月開始上班的。為了多陪伴寶寶,為了堅持母乳餵養,我想了很多解決辦法。最後決定找一家小區附近的公司上班。
離家近的好處就是節省了路上的時間。尤其是哺乳期,就顯得特別重要了。因為在家門口,每天中午我可以回家吃飯,我邊吃飯邊餵奶,節省時間。吃完還可以跟寶寶玩一會兒,再去上班也不晚。如果不是離家近,這個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也省去了背奶,中午喂完奶,接著吸奶留給寶寶吃就行了。
下班我也是第一時間先餵奶,然後在吃飯。
只要是在家的時間全都用來陪寶寶,陪他玩,陪他睡覺。
-
3 # 靜待書香花開
首先,要有時間的保證。美國某研究中心認為,家長陪伴孩子的底線時間是每週21.2個小時。當然,具體的時間並不能確定,但是時間肯定是一個重要引數,有資料顯示,每週陪伴增加一小時,孩子吸菸、酗酒等不良行為便可削減;
其次,高質量陪伴是要有愛和情感的投入,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候,積極或消極的情感投入都會對孩子的情緒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我們以什麼樣的心態跟孩子相處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跟孩子的相處要有傾聽,語言和肢體的交流,眉頭應該是舒展的,身體是前傾的;
第三,高質量陪伴要一起做有意義的事。這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做很難、很耗金錢的事。
一起讀一本書,
一起做一個蛋糕,
一起完成一副拼圖,
一家人的外出旅行......
親子活動,互幫互助,能讓寶寶在實踐中充分感受到肯定。相互溝通的小摩擦也會在活動中淡化。家庭的參與,更能建立好親子之間的連線。
-
4 # 雲嘟Ask職場競爭力
現代的父母,對“正面管教”這個詞應該一點都不陌生。從哥哥上幼兒園到現在的小學二年級,接觸過的每一個老師都在給我強調,對待孩子要溫柔而堅定 。這正是出自於正面管教這本書裡“和善而堅定”這個概念。
身邊有很多家長做了正面管教的講師,大部分都是因為自己的孩子,得益於這個工具,從而進行傳播乃至當作事業進行。那麼,這個被廣泛運用的概念,到底能改變孩子什麼?
001規矩和界限,是要你教給孩子,他們才能夠懂得。
規矩這個嚴肅的東西,往往第一次是不能被接受的,只有透過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用溫柔而堅定的態度傳遞,孩子才能明確這個世界的生存規則。往往很多父母因為孩子的哭鬧,導致自己的界線也搖擺不定, 我就是典型的案例之一。
弟弟兩歲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只要一不樂意就躺地上。在家裡也就罷了,在外面的時候,我總是會被他的這個動作折服。還記得有一次下雨天,他鬧著要出去玩,出門了又不肯走路。我打著傘,他還讓我一直抱著他,我壓根辦不到。兩句話不樂意,他就躺到了地上。
下雨天呀,地上又泥又溼。我毫不猶豫的就妥協了,再累也把他抱上了。這麼一來,他就知道只要躺地上,我就得答應他的要求。幾次之後,我也分不清了自己的界限在哪裡?說起來的道理都明白,做出來的事情卻很糊塗。惡性迴圈下,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講理,他知道用什麼方法讓我聽他的話。
正在頭疼的時候,哥哥學校開家長會。老師一再強調給孩子立界限的重要性,如當頭一棒,我瞬間什麼都明白。再後來我保安全的前提下,刻意設定了幾次,讓他要耍詐的機會。我刻意的在事情發生前,先給他強調一次規矩,然後默默的等著他的反悔。果不其然的等來時,我用溫柔和堅定的態度告訴他,不可以。我會抱著他,陪著他哭鬧,但是堅決不妥協。幾次之後,他的毛病徹底就改掉了。在那件事上的規矩也就這麼確立了下來。
後來和閨蜜分享時,她說原來更雞賊的是你啊。哈哈,是呀,大人還能玩不過孩子嘛,只是你需要掌握技巧絕不是無原則的妥協。
002帶著孩子一起做,做給他看,而不是說給他聽。
我總說孩子就像一面照妖鏡,當孩子出現差池的時候,鏡子裡顯出來的,是你那不可見人的隱身妖形。更準確的說法是,孩子是父母的影印件,孩子出了問題,根源都在父母那。然而,父母作為成人,懂得偽裝,孩子卻沒有那麼高明的偽裝術。
我的兒子晚上不愛刷牙!是的,我知道你現在在暗笑。我從小也沒有這個習慣,晚上從不刷牙。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就開始給他灌輸,這種早晚刷牙的健康觀念。早上一起洗漱的時候,他可以看得見,也就會和我們一起刷牙。晚上我會提醒他去刷牙,而自己回房間……在這件事情上,兒子做的一直不太好,我也一直在說道著。我每天催他刷牙,喊他刷牙,甚至幫他刷牙……仍然沒有幫他養成,每天晚上自覺刷牙的習慣。
書里正面管教的理念,提醒我不要說,要帶著孩子一起做。我突然意識到我和他一起刷不就好了嘛。是的,我們現在全家,晚上都養成了刷牙的好習慣,也並不在同一時間進行,孩子們都能按著自己的節奏,自覺的去完成這個環節。我想在很多事情上都是一樣的,帶著孩子一起做,習慣成自然!
003把孩子當成一個社會人一樣的尊重。
尊重並不是聽之任之,尊重是需要孩子的參與,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但以成人正確的價值觀來做出決定。一個孩子的不良行為,一般分為四種: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利,報復,自暴自棄。這些在我看來,都是源於父母對他不夠尊重,沒有把他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
孩子犯錯是正常的,別說孩子,哪個成人不犯錯呢?犯錯是學習的好時機,成人首先要肯定這個觀念,才能傳遞給孩子。傳遞並不是說教,更不是一味的喝斥。關注孩子的感受,確保愛的資訊傳達到位,再有技巧的贏得孩子的合作。積極的暫停,給大腦也冷靜期。啟發式的提問,讓孩子自己發現錯誤的根源。再運用鼓勵,和孩子一起想出解決方案。
兒子在做作業這件事情上很不積極,雖然也能完成,但總是拖到很晚。我除了不停的催促,有的時候為了保證他的睡眠,便想放棄他的作業。有一次他沒有做完作業,被老師責令留下來補作業。而因為晚上有游泳訓練,也被耽誤了。我很是生氣,冷靜下來之後一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根源不在我這。
於是乎,我們開了一個家庭會議。先是讓他談一談,對於目前這種做作業的方式,他有沒有什麼想法?讓他自己想想怎麼安排更合理?這個時候兒子就說了:“我不知道我多長時間能寫完,我也不知道半個小時是多久。”好吧,我立馬明白了,八歲的他,對時間還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我們一起制定了一些方案,並由他自己決定,如果沒有做到要怎麼辦。我提出送他番茄鍾,告訴他每20分鐘可以休息十分鐘。同時,討論結束,我們還順便商量了一下,下個週末去哪郊遊?
哈哈,你們是不是又發現了我的小心機?是的,這個環節非常的重要。這是最後的甜點,讓孩子不至於在嚴肅的討論環境中,對這種討論形式產生反感。用愛的語言來結束,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出發點,都是源於愛。嚐到了甜頭的小傢伙,甚至會期待下一次一起來正式討論點什麼呢!
簡•尼爾森寫的《正面管教》,要傳達的是孩子需要聽到正面的指引。什麼是正面的?你要去幹什麼!而不是,你不要去幹什麼!這就是正面的語言。當然還必須是積極的,帶有肯定和鼓勵的。樊登老師把父母形容成孩子的導遊恰當極了,在沒有形成成人觀念之前,孩子可不是需要一個有正確價值觀念的大人,來引導管理和教育人生嘛!
-
5 # 天下網商
每一個非全職媽媽大概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如何在兼顧自己工作的同時陪伴自己的孩子,阿里雲的一位媽媽工程師淺清和網商君講了她的故事,希望對題主有用。
阿里雲的工程師工作繁忙,從女兒出生之後,淺清很努力的平衡好生活和工作的安排,希望在做好事業的同時是一個好母親,於是她白天上班,晚上帶孩子。但這兩份工作都要求她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以及24小時線上,她慢慢的有點難以做到,會陷入孩子沒帶好,工作也沒幹好”的自責之中。
於是在寶寶14個月的時候,她將寶寶送回了南京父母身邊,自己和老公開始了雙城生活,每週五回南京一家團聚,每週一回杭州努力工作。
淺清在寶寶送回南京一段時間後,認真反思了自己,她覺得隔代教育並不像社會熱議的那樣都是弊端,事實上年輕父母在工作和娛樂中都依賴手機,然而爺爺奶奶一輩卻更傾向帶孩子去戶外體驗。
為了拉近和寶寶的距離,她使用了高科技, 用雲裝置互聯起了家裡的盒子、電視以及ipad,這樣子只要開啟盒子照片就會自動投屏,就可以時刻關注寶寶的成長,最近寶寶會走路了,淺清給女兒買了智慧手錶,空下來可以看看女兒的位置,女兒還學會了給父母打電話,“喂喂喂”的聲音就足以讓淺清放鬆一整天的壓力。
-
6 # 膩膩媽
職場中的媽媽,每天把自己大部分的時間花費在了工作上,只有下班後幾個小時的時間以及夜間睡覺的時間,才能和孩子待在一起。
媽媽總會因為自己沒能長時間地陪伴孩子而感覺到愧疚,更擔心會因此影響與孩子的親子質量。
那麼,媽媽該如何在兼顧工作的同時又提高與孩子的親子質量呢?其實,對孩子來說,他們更在乎的是爸爸媽媽能關注到他們,多多與自己互動,而不僅僅是爸爸媽媽呆在我的身邊就可以了。
因此,想要提高親子質量,媽媽需要做到有質量的陪伴孩子,即:多關注到孩子,與孩子進行互動。
媽媽在下班回家後,可能還會有自己的家務或手頭工作需要完成。媽媽應該合理地安排好時間,爭取能有1-2個小時的時間只用來陪伴孩子,不做其他事情。
這段與孩子獨處的時間,媽媽可以和孩子進行互動。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媽媽可以準備一些小遊戲,或接著寶寶當前正在玩的遊戲,和孩子一起參與到遊戲中去。
★ 比如我的寶寶特別愛玩‘夾’的遊戲。當她在床上玩耍時,看到媽媽在房間外面,寶寶會‘夾’的一聲,再偷偷地爬到床的內側,不讓媽媽看見。這時我會配合著寶寶,小碎步地往房間走去,還不忘著把自己的脖子伸長,做出找寶寶的樣子。寶寶躲起來一下又冒出來了,看到媽媽也配合著她玩‘夾’的時候,她特別開心,咯咯咯地邊笑著邊繼續玩著。
當孩子與媽媽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媽媽可以開心地抱起孩子,與孩子碰碰額頭,多一些肢體接觸和眼神交流。媽媽可以問問孩子:“好不好玩?”“開不開心?”多和孩子說說話。
當媽媽真的放下其他事務,花費小部分的時間全身心地陪伴孩子時,你會發現,孩子特別開心,笑得特別燦爛。那麼這時候,恭喜你,你和孩子間的親子質量在一格一格地往上加分。
-
7 # 夏日微風0423
親子的質量不在於親子的時間,現在迫於生活的壓力,可能更多的媽媽們會選擇職場生活,這樣,陪孩子的時間會變少,這樣,親子質量就需要提高
首先,職場媽媽儘量選擇一些不需要加班的工作,這樣才有時間來陪孩子,如果很忙,天天加班,連陪孩子的時間都沒有又何談質量呢。
其次,利用下班的時間陪孩子做一些親子游戲,談談心,聊天天,陪孩子做一些手工品之類的,這樣就能拉近孩子之間心靈上的溝通,其實我們都知道,陪孩子的時間是有限的,小時候孩子需要你的時候你不陪,等到孩子大了,你想陪,孩子也不願意讓你陪了
節假日,陪孩子踏青,戶外運動,擴充套件孩子視野,增長孩子見識,親近大自然,來一次大自然的深呼吸。
睡前陪孩子講講故事,和孩子一起閱讀,增加孩子的閱讀量,這樣既是培養孩子,也是一次親子活動,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職場媽媽會很辛苦,為了孩子精神上和物資上的提高,媽媽們還必須去工作,去奮鬥,所以,累點就累點吧
-
8 # 遇上菲萌
職場媽媽不要因為上班而覺得虧欠孩子,其實高質量的陪伴很重要,上班時候努力做好工作,下班後放下手機可以和孩子做很多事情.
一,陪孩子玩玩具,孩子在生長過程中,你的鼓勵或陪伴很重要!與孩子一起玩玩具,然後估計他們,讓他們發現自我.
二,親子閱讀,與孩子一起閱讀可以開發他們的大腦,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所以還是要多多陪孩子閱讀.
-
9 # Ling28559703
一轉眼,女兒已經十個多月了。在這裡我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在有限的時間裡,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好多職場媽媽都會一邊看手機一邊和孩子玩耍,表面上和孩子玩,其實心裡想著工作;太過情緒化,開心不開心全都甩給寶寶,其實我認為,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就是全身心的陪伴孩子,體察小孩的情緒,感受他的感情需求,而不是“我認為你需要什麼就需要什麼”。引導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態。每天我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找女兒,給她擁抱,多肢體接觸,提高知覺能力。吃飯以後帶她去散步,都她跟說話。陪她玩她喜歡的玩具。跟她一起看她喜歡的動畫片,兒歌。
-
10 # 湯帥
很多職場寶媽在返崗後,為了維持自己原本的工作基礎,讓老闆覺得自己並沒有因為孩子而怠慢工作,往往會比生育前更加努力工作。
還有一部分寶媽則由於生育後開支較大,則想透過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獲得老闆的認可,繼而達到升職加薪的目的。
然而在她們為工作努力奮鬥,並不惜利用下班時間去解決難題的時候,無形中也把陪伴孩子的時間一同壓縮了。更甚者,在工作上遇到了較大的壓力,也會將情緒帶回家中,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那麼,職場媽媽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要如何高質量陪伴孩子呢?我認為需要幾點:
1.不把工作的情緒帶回家職場如戰場,每個人都多少會在職場上遇到一些憋氣的事情。當在工作中遇到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時,務必要在回家之前自我消化掉這些壞情緒,保證回家時能夠情緒平和。
孩子都非常敏感,能夠察覺到媽媽的情緒好壞,媽媽的壞情緒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情緒,甚至會引起孩子對媽媽的抗拒心理,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2.不把工作帶回家做職場媽媽要合理管理時間,儘可能把工作上的事情在公司內完成,不要把工作帶回家中。
因為孩子大多數都會在九點左右入睡,如果媽媽晚上要處理工作,可能就會沒辦法認真陪伴孩子,甚至會因為孩子沒有在九點鐘按時睡覺,佔用了自己的工作時間而情緒焦慮。
3.把週末時間空餘出來陪孩子在不工作的時候,除了必要的約會和應酬,儘可能把時間全部留給孩子。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也是職場媽媽,她會在每天下午五點鐘就將所有的工作處理妥當,然後晚上的時間就會陪孩子出去散步,或者是陪孩子一起閱讀繪本,聽故事。
每到週末,她就會帶上孩子出去野餐,去遊樂園玩,或者是去做一些手工活動等,遇到一些假期,就帶孩子出去旅行。
綜上所述,職場媽媽高質量陪伴孩子的因素有:合理規劃時間,按時完成工作,不把壞情緒帶回家,在空閒的時間全身心的陪伴孩子。
-
11 # 糖包子or糖三角
你下班後陪伴時間就是高質量,親子游戲,閱讀都很好。孩子其實要的就是父母多陪,質量不質量的,是家長自己評估的。
-
12 # 芝芝8943
家長在有時間的時候,應放下手中的雜事手機和一切的電子裝置,全身心的陪伴孩子,在陪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一邊看手機一邊陪孩子,這樣會不知不覺的被手機內容所吸引,連孩子跟你講的什麼你都沒聽見,這樣孩子會覺得你對她的陪伴是敷衍,孩子會不高興,感情也會疏遠起來。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儘量陪伴方式多樣化,例如!陪孩子做做親子游戲,不要一動也不動,聊天也是有一句沒一句,這樣孩子會覺得很無聊。家長可以在網上看看學習一些親子游戲,可以和孩子一起動手做些小手工,和孩子一起玩拼圖或者搭積木等等,促進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有趣又溫馨。每天給她講一個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學到知識和道理。
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可以配合親密的肢體語言,不要總是擺出一副嚴肅樣,讓孩子不想親近。應該多和孩子說說話,讓她依偎在你懷裡,講講他們心中有趣的事情,盡情的享受這溫情的一刻。
在天氣好的時候,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戶外遊玩或者散步,但在戶外玩的時候不能放任孩子一個人玩,而是應該和孩子一起玩。讓孩子感受到親子樂趣。
尊重孩子的意願,可以先問問孩子想做什麼,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行讓孩子實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受到大人的尊重和愛意,怎進了感情。
時刻平穩自己的情緒,陪伴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快樂和開心。不能高興的時候就興高采烈的和孩子玩,工作上或者生活上不順心的時候陪伴孩子就非常的不耐煩或者發脾氣,這會讓孩子不知所措。如果自身狀態不好的時候可以提前和孩子說,和他講明白,孩子能明白和理解的。
-
13 # 昊爸社群電商
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在我家裡,我這個爸爸陪伴小孩子的時間,比他媽媽還要長。雖然我也在工作,但是經過努力我們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融洽的關係。
陪伴孩子不僅僅是我們平時所講的陪著孩子一起玩。而是要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就是我們可以在邊上工作,小朋友在邊上自己玩。但是雙方的關係又很融洽。因為有些母親不工作以後,專門在家帶小孩。本來和孩子陪伴的時間很長,理想中應該是關係很融洽的。但事實上經常是劍拔弩張的關係,還伴隨著各種的抱怨。這樣的陪伴是對大家來說,都是一種負擔。所以我們講的陪伴就應該是高質量的陪伴。時間不一定很長,但是關係很融洽。
職場的媽媽,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只能靠上班前和下班後擠出時間來陪伴小孩。早上醒來上班前可以和小孩子聊聊天,互動一下。時間不用太長,但是要做到專心的和小朋友溝通。你也會發現小孩子有很多的想法和思緒。在吃早飯的時候或者送小朋友上學的時候。同樣可以跟他進行一些溝通,我就是每天上班的時間能跟小朋友溝通十幾分鍾。他每天都很期待這十幾分鐘的時間。可以和我有效的交流。
還有就是下班以後,比如可以一起花個十幾分鍾做一下運動。或者晚上在固定的時間陪小朋友一起看看繪本。同時要表達父母對她的愛意。讓他們能夠充分的感受到父母的愛。
這樣的陪伴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很有效果。而且當你需要工作的時候,小朋友一般都不會打擾你。他們會用心的完成他們的事情。因為他們以我們為榜樣。
因此,花一點時間,做出高質量的陪伴。然後努力工作做好孩子的榜樣,就可以了。
-
14 # 21世紀優秀新青年
職場媽媽,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這是一個不錯的話題,很值得我們大家去思考。前幾天,我有一個朋友跟我抱怨說到:這幾年,我一直在忙工作,現在終於可以停一停,領導給批了長假,打算陪自己孩子好好玩上幾天。然而小傢伙卻不領情,在陪孩子玩耍的時候鬧的有些不愉快,最後搞得又傷心又生氣,本來挺好的事情,最後弄的我朋友說還是上班輕鬆。
其實原因很明顯就是我朋友因為工作的關係,很少有時間去陪伴孩子,孩子一直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突然被他媽媽帶走,一時就有了牴觸的情緒,這才導致了這樣的局面。
一個職場媽媽,該如何提供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呢?我的建議如下:
1.平衡工作和家庭。
絕大多數職場媽媽沒有時間陪自己的孩子,工作和家庭是非常現實的平衡挑戰。每天問問自己:我今天下班還有多少精力去陪自己的孩子,如果所剩不多,那就應該調配工作量。
2.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真正的陪伴,並不拘泥於時間的長短,也不限制方式和方法,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和陪伴。
利用閒暇時間陪陪您的孩子,真正的陪伴,也離不開您的密切的關注,即便孩子在獨處,除了不去打擾,別忘了去觀察孩子,記錄孩子的點滴成長。
做到這些,我就覺得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高質量的陪伴!
回覆列表
應該需要做到這幾點:明確空餘時間段、安排親子活動、按照計劃嚴格執行
第一、要做到高質量陪伴的前提要知道你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有多少,在什麼時間?
上全天班的媽媽一般有可能陪孩子的時間,一般是午休和下班這兩大段時間。有的媽媽可能只有下班才能陪孩子。
第二、根據孩子的年齡段和興趣愛好確認陪伴孩子的親子活動
六個月的寶貝還停留在學爬階段,下班回家可以訓練孩子的爬行能力,還有洗澡完了做做撫觸,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些圖畫書等等。大一些的孩子在睡前可以進行親子閱讀或者遊戲,在活動的時候不要玩手機或者看電腦等,安心陪伴孩子。
早起多多抱抱孩子,聽聽孩子的心聲,跟孩子可以膩在被窩裡聊聊天,交流一下今天要做的事情等等
第三、一旦做好安排和計劃就嚴格執行
每天要給孩子最少半個小時的時間來陪伴孩子,孩子需要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即使你不說話,只是抱抱她親親她,她都會很開心的。只要你用心,孩子會給你意想不到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