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梭煙雨江湖行

    第一,蘇軍取得斯大林格勒會戰勝利後已經耗盡了大部分兵力,此時反攻哈爾科夫本就是疲兵再戰,被曼施坦因以逸待勞伏擊挫敗並不意外。

    第二,所謂曼施坦因以一比八擊敗蘇聯追擊部隊本就是曼施坦因的“大吹吹”,蘇聯軍隊編制嚴重不足,何況是經歷過斯大林格勒會戰苦戰的部隊。德國師相當於蘇聯的軍,不可只看各師的數量。

    第三,蘇聯追擊部隊本就是“能賺多少賺多少”,一旦遇到德軍強有力的抵抗就順勢停止前進。蘇聯在莫斯科保衛戰後經典戰術就是把精銳部隊編入大本營戰略預備隊,平時作戰基本都是二三流部隊,曼施坦因擊敗蘇聯追擊部隊中並沒有精銳部隊,這種擊潰也是制止蘇聯試探性進攻。

    第四,曼施坦因挫敗蘇聯追擊部隊,卻是擊潰而不是殲滅。這不僅浪費了德國寶貴的裝甲部隊甚至暴露了虎式坦克,讓蘇聯有所準備,而且耗費了大量戰爭物資,導致庫爾斯克會戰德軍進攻時間一再推遲。等到蘇聯出動大本營戰略預備隊,德軍就在庫爾斯克會戰徹底失敗。

  • 2 # 冰海與繁星

    蘇聯人本來就是在之前的作戰中傷亡巨大,很多部隊已經是空架子了。都損失了也沒多少人。況且德國人兵力也不足,無法形成嚴密包圍圈。

  • 3 # 愛之育之

    蘇軍透過戰爭

    學習戰爭

    駕馭戰爭

    當時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勝利後

    蘇軍急於求成

    大大冒進

    納粹最頂級戰爭大師

    曼斯坦因元帥

    發現蘇軍破綻

    儘管蘇軍兵力眾多

    看似比德軍強

    但長距離追擊德軍

    造成物資供給不上

    將士萬分疲勞

    而曼帥

    透過收縮防線

    以逸待勞

    於是發動兇猛鉗形的反擊戰

    蘇軍一下子被打懵

    損失慘重

    後發現不妙

    在未被德軍包圍時

    沒有教條式的固守待援

    而是不顧一切

    從被圍前逃出包圍圈

    看似狼狽不堪

    丟盔棄甲

    狂逃數百公里

    實質上儲存了有生力量

    故,蘇聯敗退的樣子難看

    但人員損失不大

    為此後的反攻

    創造條件

    #凌遠長著#

  • 4 # 小號哥

    所謂的曼施坦因領導的哈兒科夫戰役對於1943年初的蘇德雙方,都至關重要。如果納粹德國贏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並能夠擴大戰果,則完全可以一掃斯大林格勒的慘敗,穩定了東部戰局。至少還可以獲得與蘇聯叫板的機遇,到時候鹿死誰手就很難說了。

    有人對這場戰役眾說紛紜,其實道理遠沒有那麼複雜。就是這時的希特勒已經不是1941年,野心狂妄,善於冒險的他了。在哈兒科夫戰役打響以前,希特勒就對這場戰役能否取勝,沒有信心。這時的他完全是為了打仗而打仗,說白了就是在為納粹政權能苟延殘喘而努力。根本不敢有任何奢望,而他的陸軍元帥_曼施坦因則完全不同,他非常看重這次難得的機遇。

    首先,蘇軍犯了1941年時的同意錯誤,就是大膽冒進,形成了戰略突出部。為德軍圍殲這部分蘇軍創造了條件,而且這時的蘇軍因為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消耗,損失也非常嚴重,後背軍力和物資繼續補充,部隊也需要休整。這時突然冒進,就犯了兵家大忌。

    所以,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_曼施坦因就信心滿滿,力主希特勒抓住這次難得的機遇,集中全力對蘇軍的烏克蘭方面軍,給與毀滅性打擊。扼制住蘇軍反攻的勢頭,扭轉德軍在蘇德戰場的被動局面。

    剛開始,希特勒基本同意了曼施坦因的作戰計劃,可後來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就是德國非洲軍團的總指揮隆美爾,因戰事不利,向希特勒求援。而這時的希特勒彷彿中了一個魔咒,仍然陶醉在他所設想的第三帝國迷幻的世界。所以,沒有考慮東線戰場對於德國生死攸關的地位,而不切實際地分出本就不足的兵力給非洲戰場的隆美爾。起初希特勒的分兵計劃遭到了曼施坦因的強烈反對,因為,曼施坦因十分清楚,在當前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分兵意味著什麼,不僅難以保證這次圍殲蘇軍前鋒戰役的勝利,而且一旦出現不測,德軍整個東南戰線就會有全面崩潰的風險。到時候,整個蘇德戰場的德軍重兵集團就會被包餃子。可這時的希特勒根本就對曼施坦因計劃發起的“哈爾剋夫”戰役的前景,沒有任何信心。在他看來,德國征服蘇聯已是痴心妄想,他只想保住現在已取得的戰果。所以,他更看重隆美爾的非洲戰場,可希特勒頂多就是一個上士,他看不到東線戰局對德國意味著什麼。

    可惜的是曼施坦因代替不了希特勒,他只能無奈地接受這個愚蠢的決定(失去非洲,德國不一定有多大損失,而如果東線失利,則德國必滅)。就這樣希特勒在東線兵力吃緊的情況下,又從中抽調了22個師(而且都是精銳,有四個坦克師,10個摩托化師,8個步兵師)支援隆美爾的非洲戰場。

    即便是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曼施坦因集中了德,南方集團軍群的精銳(主要是坦克師和摩托化步兵師)共35個師的兵力,對蘇軍在哈爾科夫的烏克蘭第二方面軍主力,發動突然襲擊。並且取得奇效,雖然沒有全殲其主力兵團 ,但也給蘇軍造成了恐慌。迫使蘇軍撤出哈爾科夫(實際上是逃跑),只可惜由於德軍後背力量不足,無法進一步擴大戰果,只俘獲了4萬蘇軍戰俘。

    但是由於怕受到蘇軍反攻,曼施坦因在短暫佔領哈爾科夫後,無奈地撤出。從此,德軍在蘇德戰場再無建樹,徹底陷入失敗,逃跑的被動局面。直至滅亡;

    為什麼哈爾科夫戰役,德國能夠取得自斯大林格勒戰役慘敗後,唯一的勝利。看來曼施坦因分析對了,就是利用蘇軍統帥部的疏忽大意(斯大林認為,德軍在1942年冬慘敗以後,再也無力發動新的大規模進攻了)。然而 這種機會以後不會再有了 ,比如決定蘇德戰爭命運的庫爾斯克坦克大戰,希特勒就沒有以前的幸運了。因為當時針對德軍針對庫爾斯克進攻的作戰計劃,蘇軍早以瞭如指掌,並且已有充分準備。所以,其戰局的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軍事統帥的決定對於戰爭的走向至關重要。

  • 5 # 東方山川bond

    蘇聯衛國戰爭期間,蘇軍在哈爾科夫幾次都吃了大虧。就是最後收復哈爾科夫(小編提到的第四次),也是德軍為戰略需要在予蘇軍以較大殺傷之後而放棄的。哈爾科夫是雙方必爭之地,但也是蘇軍的夢魘——尤其是1942年的第二次哈爾科夫之戰,德軍將鐵木申科(鐵木辛哥)元帥統領下南方方面軍幾乎給打了個全軍覆沒,其中,光是蘇軍戰俘就被抓了六十六萬(這也是德軍在東線抓俘虜的絕對數字)。如果說,頭一年基輔之戰中蘇聯西南方面軍被打得幾乎全軍覆沒,至少還有為莫斯科保衛戰贏得備戰時間的戰略意義,那麼第二次哈爾科夫之戰除了讓斯大林格勒的正面戰線洞開,再沒有任何可說的。也正是這一戰,讓鐵木申科元帥在斯大林心中徹底被排除了,從此以後,蘇軍的三老帥——布瓊尼、伏羅希洛夫和鐵木申科元帥,在戰爭中只剩下打醬油切蔥花的份兒了。以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華西列夫斯基以及科涅夫、瓦杜丁等新銳力量,正式取代三老帥的指揮地位。也算是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後,蘇軍因禍得福的階段性標誌吧(不過,說句良心話,鐵木申科元帥與那兩位老帥還是有著質的不同的,而第二次哈爾科夫之戰大敗的原因也不純粹是鐵木申科的個人原因。當時,上來自最高統帥部的戰略構想,下來自戰區各部隊的戰場動作,都存在重大失誤,也各有自己的責任。只是因為鐵木申科元帥作為整個西南戰線的總司令,責無旁貸,同時也確實犯有一定的猶豫不定及用兵不慎的錯誤——這是斯大林撤掉他的主要原因)。

  • 6 # 小約翰

    在二戰蘇德戰爭中,哈爾科夫是絕對的熱點,從來沒有哪座城市像哈爾科夫那樣,被交戰雙方反覆爭奪,幾次易手。

    軍事常識告訴我們,凡是雙方誌在必得的地方,肯定是戰略要地,哈爾科夫也不例外。

    哈爾科夫的戰略地位不是一般重要,它是蘇軍的重要軍工基地和重要工業城市;又是蘇聯第4大人口密集城市;還是蘇聯南線的交通樞紐;十月革命後,它曾經是蘇維埃共和國的首府,由此可以看出,哈爾科夫戰略地位有多麼重要。

    蘇德圍繞哈爾科夫的較量,一共進行了四次,不僅影響了蘇德戰爭的程序,德軍在東線戰場上的命運也發生逆轉。

    第一次哈爾科夫戰役發生在蘇德戰爭初期,德軍第6集團軍在1941年10月發動進攻佔領了哈爾科夫。

    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發生於1942年5月,蘇方稱之為第一次哈爾科夫進攻戰役。

    1942年5月12日,由鐵木辛哥所指揮的蘇聯紅軍想收復哈爾科夫,被德國第6集團軍的實力包圍殲滅。

    我們今天要說的,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發生在1943年2月2日-3月3日,戰爭是蘇軍發起的,目的是收復哈爾科夫工業區。

    為了收復哈爾科夫,蘇聯投入2個方面軍(中央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52個師,大約50萬人。

    德軍共有大約2,200,000人,德軍裝甲部隊在這時殘缺不全,一個師平均不到100輛坦克,主打的還是三號四號坦克,戰鬥人員也減少了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一是剛招來的新兵,而且已經燃料嚴重不足。

    但參戰的全部都是德軍精銳,其中有武裝親衛隊第2帝國裝甲師、武裝親衛隊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隊旗隊裝甲師、武裝親衛隊第3骷髏裝甲師、第2裝甲擲彈兵團。

    戰役指揮官是納粹三大名將之首的曼施坦因元帥,在戰鬥期間希特勒還親臨戰場給德國打氣。

    當時紅軍西南方面軍猛攻猛打,已經逼近了曼斯坦因司令部所在地,眼看全城就要落在蘇軍手裡。

    這時候希特勒坐不住了,他乘坐巡邏機降臨在曼施坦因的指揮部附近,給德軍訓話:"離德意志帝國邊界1000多公里的地方,將決定德國現在和未來的命運。",要求德軍“勇敢、沉著、忠於職守”,不惜代價收復哈爾科夫。

    在希特勒乘飛機離開的時候,戰鬥再次打響,不過曼斯坦因這個戰略家沒有直接去進攻佔領哈爾科夫大部的蘇軍沃羅涅日方面軍,而是將矛頭對準正在趕來的蘇聯紅軍西南方面軍。

    德軍反攻首戰告捷,西南方面軍包括第六軍團被包圍不久被擊潰,失去戰鬥力。

    緊接著,第3坦克軍團15坦克軍被武裝親衛隊第3骷髏裝甲師包圍;德軍第2帝國裝甲師也將第12坦克軍的退路截斷;武裝親衛隊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師則撕破蘇軍防線,衝向哈爾科夫。

    戰局急轉直下,蘇軍全線潰敗,蘇聯最高統帥部不得下令蘇軍撤退。

    有人說了,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蘇軍被擊潰52個師,為何蘇軍死傷被俘才幾萬人?

    因為哈爾科夫戰役參戰的蘇聯紅軍很多師編制不完整,減員嚴重,來不及補充,很多師有名無實。

    例如第40集團軍的師平均只有3500左右;第69集團軍的一些師兵力更少,有的還不到1500人。

    再說這場戰鬥對德軍來說不是一場殲滅戰,德軍已經拼盡全力,裝甲部隊缺乏燃料也沒有窮追不捨、斬盡殺絕的實力。

    對於蘇軍來說,這些參戰的幾十個師,只是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並沒有完全擊潰。蘇軍參戰的也是疲憊之師,發動戰役沒有經過精心準備,最後在戰局不利的情況下,為了減少傷亡主動撤離戰場,不是被全殲,所以傷亡並不大。

  • 7 # 漩渦鳴人yy

    原因呢有以下幾條,總體來講的話,當時的情況確實對德國人很不利!

    首先第一點,蘇軍的這52個師他並不是滿編制的!

    前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包括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前蘇聯解體這段時間裡面,前蘇聯大部分的軍隊他並不是滿編制的。

    說到這一點,就得提一下斯大林和希特勒的對比,這兩個人作為兩個對手,他們倆對於軍隊編制的處理問題是不一樣的。希特勒會選擇將打殘了編制的部隊重新的混合起來,也就是打團編制的幾個不對,給他重新組成一支新部隊,達到滿編制的這樣一個要求,然後這個新的不對,有新的番號。那斯大林的意思呢,就是老的不對,我要保留著,但是老部隊人手不夠,我不管,我要還是要組建新的部隊,這一來二去呢,雙方之間番號越來越多兒。德國那邊能作戰的番號很少,但是個個都是精銳,而前蘇聯這邊的作戰的番號很多,但真正能夠滿編制滿戰鬥力的,卻很少!

    即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前蘇聯最為精銳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它的編制也不併全乎!所以雖然從戰果上來講,德國人擊潰了前蘇聯52個師,但你實際上可以看出德國人擊潰了前蘇聯52個旅!反正就人數而言肯定是差不多的!要這麼看的話,你是不是覺得這個人數好像就有一點點對的上了?

    第二點,德國人是劣勢的兵力!

    所以簡簡單單打了一次遭遇戰,但就戰果而言,確實打得漂亮!

    第三個原因,前蘇聯方面也在戰役開始之後,短時間之內就撤出了戰鬥!前蘇聯的指揮官是誰呢?是朱可夫,提起這位仁兄,大家都知道了吧,他在前線戰況不利的情況之下!立刻下命令能夠撤出來,部隊全部撤乾淨。

    本身德國人就是劣勢兵力,這一來二去前蘇聯還撤的這麼快,所以想要打一次殲滅戰,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前蘇聯抵抗稍微頑強一點,或許德國人還可以打一個漂亮的殲滅戰,但是前蘇聯接觸到德軍就立刻撤退這樣一個情況的也確實讓德國人一拳打在棉花上。

    高手對決,點到為止,一招斃命!

  • 8 # 戰略論

    德軍並沒能合圍住蘇軍主力,大部分都在德軍封閉包圍圈之前撤退了,蘇軍此時的作戰已經較為靈活,當部隊面臨德軍的合圍威脅時一般都及時的下達撤退命令。例如德軍在頓涅茨河和第聶伯河之間的戰場反突擊,先後擊潰了蘇軍第6集團軍、第1近衛集團軍和波波夫坦克叢集,但是真正整建制殲滅的只有一個蘇軍坦克軍和三個步兵師,而擊潰的蘇軍則有5個坦克軍、7個步兵師以及數個獨立旅,德軍統計蘇軍遺屍2.3萬具,俘虜僅9000人。後來在哈爾科夫附近的作戰同樣如此,雖然擊潰了蘇軍第3坦克集團軍3個軍和3個步兵師,擊斃1.2萬人,但是俘虜同樣寥寥無幾。

    除了蘇軍主動的撤退行動外,從戰術上來看,在冬季作戰中構成一個嚴密的合圍圈幾乎是不可能的,雖然兩軍都在進行大規模的野戰,但是到了夜間溫度驟降,即便在裝備冬裝的情況下也難以在野外環境下長久滯留,大部分都會選擇集中到居民地內及其周圍,也就是說德軍只能封鎖主要的道路,而無法形成真正的包圍圈,這樣蘇軍在捨棄所有重型武器和裝備後,以單兵或小分隊的形式分散突圍是非常容易的。而且德軍雖然封鎖了頓涅茨河上的渡口,但是當時頓涅茨河已經封凍,攜帶輕武器的蘇軍步兵可以輕易過河,這些都是德軍無法阻止的,尤其是對於那些缺乏步兵的德軍裝甲師而言。

    當然並非東線在冬季夜間就完全無法在野外進行作戰,在構築有良好的地下掩蔽部的情況下步兵還是可以在野外環境中堅守的。不過由於地表大部分都是凍土,步兵隨身攜帶的工兵鏟等挖掘工具幾乎毫無效果,必須依靠工兵用大量的炸藥實施爆破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建立一條野戰防線。德軍曾在1941年的冬季作戰中採用過這種方法,不過這種方法很難適用於1943年初的德軍反擊中,德軍各裝甲師無法攜帶大量的炸藥,也沒有足夠的步兵,而步兵師機動能力不高,難以跟上裝甲師的進攻節奏。

    從戰役角度來看,德軍在哈爾科夫實施的反擊戰規模有限,基本上是以頓涅茨河為界,突擊的距離太短,丟棄重型裝備的蘇軍步兵只需要撤過頓涅茨河就基本安全了。如果德軍的突擊距離再深些,那些大部分的蘇軍就難以逃脫了,這些潰散的蘇軍步兵最大的弱點就是沒有補給和機動能力太差,這樣蘇軍步兵無法在野外實施長距離的撤退,終歸是要被機動能力更高的德軍裝甲部隊所追上殲滅。蘇軍在後期實施的大縱深突擊就效果較好,蘇軍的進攻縱深擴充套件到100-200公里,這樣前線被圍的德軍部隊雖然能暫時突破蘇軍封鎖向後撤退,但是距離德軍防線實在太遠,基本都在長距離的機動中逐漸被蘇軍殲滅了。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中,曼施坦因的反擊部隊規模有限,而且步兵單位不足,無法實施深遠的進攻,戰果有限也就不足為奇了。

  • 9 # 麥田軍事觀察

    這個問題不算複雜,當時蘇軍投入的兵力不是人們想象那麼高,經過連續進攻後的蘇軍已成強弩之末,各個部隊損耗都非常大,許多單位只是已經空番號,實力已經大大下降了。

    蘇軍透過戰爭早期的經驗之後,對自己的部隊進行了大量的改編,編制規模實際上已經下降許多,步兵師編制不到1萬人,實際五成滿員算是高水平的,坦克部隊也空有編制,而沒有裝備,更不要說還經過一定損失,所以看著是德華人殲滅的蘇軍番號不少,其實沒多少人員。

    德軍取得了非常大的勝利,可惜德軍投入的兵力不足,在連續失敗之後進行的一次反擊,也有點強弩之末的狀態,整個兵力是捉襟見肘的,從整個哈爾科夫戰役中,德軍只是打了蘇軍一個措手不及,沒有條件建立一個穩固的包圍圈,蘇軍見勢不妙之後,進行大舉撤退時,許多人員撤退成功了。

    在經過早期的損失之後,蘇軍也總結了很多經驗,素質也變高了,尤其是在組織撤退方面有了相當的經驗,可以說,蘇軍損失的主要是裝備,而不是人員,許多單位丟掉裝備之後成功的返回己方戰線。

  • 10 # 榮華之武器堂

    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發生在1943年2-3月。當時蘇軍剛剛結束斯大林格勒反攻全殲了德軍第6集團軍。蘇軍西南方面軍乘勢進攻,在2月中旬開始對哈爾科夫方向進行反攻。一開始蘇軍作戰比較順利,很快收復哈爾科夫。

    然而德軍在曼施坦因的指揮下,在2月下旬發起了反撲。蘇軍部隊一方面輕敵大意認為德軍沒有實力反攻,另一方面由於在之前反攻作戰中損耗較大,因而部隊實力不足,無論是步兵和裝甲兵都是如此。

    按照德軍公佈的數字,透過這次戰役消滅了蘇軍52個師,但統計的死傷和俘虜人數不過7-8萬人。這一方面充分說明了蘇軍確實由於連續反攻兵力兵器不足,部隊只是空番號而已。

    另一方面恰恰說明了蘇軍經過戰爭第一階段的歷練,已經充分適應了德軍打法,而不像在戰爭初期那樣一旦被德軍合圍就會不知所措,不清楚如何組織突圍。

    這次戰役之後,形成了庫爾斯克突出部,雙方很快在幾個月後再次交手,最終庫爾斯克戰役成為了德軍裝甲兵這隻天鵝最後的悲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部隊直接轉士官好還是讀士官學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