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揚沙浮塵沙塵暴
-
2 # 小鴿子看世界
土衛六不是行星,它是土星的衛星,儘管它的直徑比水星大。根據美國宇航局惠更斯號著陸器在2005年著陸土衛六後提供的資料,那裡的液態碳氫化合物比地球的全部存量還要多。
土衛六大氣的壓力大約是地球的1.5倍,其主要成分是氮,包括液態乙烷、甲烷、丙烷、丁烷和其他碳氫化合物的雲和雨。
地球上的原油是由有機材料混合而成的液態烴,因為時間、壓力、熱量和微生物等因素而形成液態。土衛六的碳氫化合物大多是比較簡單的分子,很像天然氣和較輕的流體,但在土衛六的表面到處都有這些碳氫化合物彙集成的海洋、湖泊、河流和小山,因為那裡的溫度大約在-179 C。
下面是地球上巨大的蘇必利爾湖與土衛六上麗姬亞海的大小比較,後者充滿了液體甲烷和乙烷,而不是水。
這些液體碳氫化合物可能和原油不一樣,但即使沒有得到精煉,有可以用於煤氣爐、燒烤、內燃機和全地形車。真爽啊!
然後有一天,當他瞄準某一樣獵物時,原油從地底下冒了出來。
-
3 # 使用者85888456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
生物沉積
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有生命的星球都還沒找到,怎麼會問到這個問題 -
4 # 地外天使講科學
在我們的太陽系之中,除了地球以外,是沒有一顆行星有原油儲存的。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地球地殼原油層的來源,是地球自有生命生存以來,透過地表上生存的生物圈持久生產和製造生物質,經地球物質運動與變化的發展規律,逐漸積累地層生物質並在細菌支解及地層壓力的驅動下而形成的。由此來說,自然界只有生物圈持續生存的現實存在,才會有地殼原油層的積累現象存在。而地球會有生物圈持續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太陽磁場先天提供了一條適中的磁力線圈軌道給地球圓周迴圈執行,並在地球大氣層逐漸形成的作用下,會使地球物質記憶體的水,逐步形成了穩定的液態水體物理現象,即海洋現象,進而形成了適宜生物持續誕生與進化生存的溫度環境,久而久之,才會形成生物圈的持續生存現象。在我們的太陽系之中,距離太陽近執行的行星,是處於太陽熱能溫差較強的區域,溫度體現極高。因此,其水的表現是氣態物理現象;而遠距離太陽執行的行星,是處於太陽熱能溫差較弱的區域,溫度體現極底,其水的表現,只能是固態物理現象。由此可見,在我們的太陽系之中,唯有地球會有生物圈持續進化生存的現象存在。因而,太陽系除地球外,是沒有一顆行星會有原油儲存的。不知這樣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希給個點贊並關注我。宇明於東莞市。
-
5 # 濸天
某些人認為其他行星沒有石油,理由是石油是由生物形成的,其他行星沒有生物,自然是沒有石油儲存的。然則這個論據有問題,當前的石油生成原因有兩個主流觀點,一個是生物遺骸說,一個是化石說,但都只能解釋一部分,都存在解釋不了的地方。有些科學家認為石油生物形成說是石油供應商的陰謀,目的是操縱石油價格,就從以前一直宣傳的石油20xx年用光,但實際一直在發現大油田,儲量一直在增長來看,陰謀說很可能是真的。
-
6 # 深空電報
太陽系八大行星,除了地球外,其他七顆行星無原油儲存。原油是未經加工過的石油。原油呈黑褐色,有熒光,氣味特殊的粘稠狀。主要含有碳、氫、硫、氮、氧和金屬,以芳香烴、烯烴、烷烴等液態烴的形式存在。現在普遍被接受的石油形成原理之一生物沉積變油學說認為石油是埋在地下、海洋等缺氧環境中的有機物質(動植物屍體等)經歷長期演化形成的。另外一種解釋為石化油(無機生成),該學說否定生物沉積變油,認為石油不是由生物演化而來,是地球上的碳形成的。
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的七大行星中,還真有可能存在生命。比如火星上可能存在微生物,機遇號火星車發現火星上曾經有液態水的存在。科學家們對火星隕石進行研究,發現鏈狀分子,經過進一步分析,確認鏈狀分子是火星上的生物脫落下來的。但是原油是經過數百萬年或數億年複雜演化而來的,需要適合的溫度、壓力、催化劑等物理與化學因素。按照第一種原油形成原理,火星上是不可能存在原油的,其他行星上更不可能(在其他行星還沒有被完全研究探索的情況下)。
第二種無機生成理論認為在地球早期有大量的碳化鐵生成,碳化鐵經過特殊的作用生成碳氫化合物,冷卻堆積後形成石油。按照這種理論其他行星上是可能存在石油的。但由於對這些行星的瞭解還甚少,現今並在太陽系中沒有發現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上存在原油。
川陀太空
-
7 # 雲舞空城
如果一定要找一個行星去做油氣勘探,我作為石油地質科研工作者會建議火星。
可能這樣一個答案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火星至今未見生物,怎麼可能會有生物成因的油氣?我的建議是:看完我的解釋後再想一想。
火星曾經有水,這已經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好奇號火星車在Gale隕石坑長達數年的探索,已經發現這個隕石坑的古代湖泊堆積物,火星在軌飛行器的照片同樣也證明今日的火星表面仍然具有少量、短暫的液態水活動跡象。
(Gale隕石坑的湖泊想象圖)
(Gale隕石坑的簡要地質情況)
紅色的熒惑曾經也是一顆藍色的,有海洋、湖泊與河流,有複雜多變的大氣活動的行星。只不過由於自身引力不夠大,這些水在漫長的演化歷史中逐漸散失到宇宙裡去了。如此溼潤的古代環境,是否孕育過生命呢?登陸火星的眾多火星車目前還沒法給出答案,但是一群來自中國的科學家似乎找到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2011年7月,一顆隕石降落在摩洛哥南部的提森特(Tissint)地區,目擊者帶著科學家找到了這顆隕石散落的一些碎片。
(大名鼎鼎的Tissint隕石碎塊之一,來自火星)
(另一塊被科學家研究的Tissint隕石)
科學家們研究了它的出身,發現這是一顆來自火星的岩石。也許是很久以前的某個小行星撞擊過火星,濺射出來了一些碎片,它在脫離火星引力的束縛後,陰差陽錯間飛向地球,經過了與大氣層的激烈摩擦,掉在了北非。
來自中科院的一個研究團隊對這塊隕石進行了各種分析化驗,十八般武藝用了個遍,結果發現了一些誰也沒想到過的東西:複雜的、碳化的了有機物。進一步研究發現,這些有機物不僅僅充填在裂縫中,而且被岩石熔融物整個包裹了起來——這就像是一隻小蟲被包上了蠟,在包上蠟的那一刻,小蟲的時光便凝固了起來。
(引自論文1,為Tissint隕石有機碳的顯微照片。圖中箭頭所指為有機碳。)
這個隕石裡的複雜有機物來自地球以外。也許有人會說,發現有機物有什麼稀罕的,宇宙裡的有機物不是很多嗎?沒錯,宇宙中確實有很多簡單的小分子有機物,但這塊隕石裡發現的有機物,是大分子的複雜有機質,而且是一種呈現為生油母質的有機質。
所謂生油母質,另一個名字叫做乾酪根,英文kerogen。它是由生物有機物經過高溫高壓作用後,演化而成的一種具有特殊結構和特殊性質的複雜有機物,是經過試驗室證實的、可以加溫加壓直接生成油氣的物質。
用一句話總結以上這麼長的篇幅:在火星的岩石裡,人們發現存在少量的生油母質,或者用我更習慣的說法,乾酪根。
這就完了嗎?並不是。
更驚人的結論發生在對該有機物進行了碳同位素檢測後。眾所周知,地球上所有生物體內,碳元素的同位素組成都具有C12較多的特徵,生物形成的有機物中,C12的比例遠大於它在大氣、水等自然環境中的比例,大氣中的碳同位素以C13佔主導。在同位素地球化學中,這是由於生物的同位素分餾作用造成特殊現象。反過來,人們則可以用一個有機質中碳同位素的組成特徵來倒推該物質是否為生物成因。
這個令人驚訝的結果是,該物質的C13同位素比例,遠低於火星大氣中C13的比例,而C12的比例明顯更高,證明該物質是由某種能主動富集C12的“物體/過程/作用”所形成的產物。
(引自論文1。該圖體現了火星隕石有機物的C13比例,與之對比的是地球有機質的C13比例)
在地球上,能夠形成這樣類似特徵的有機物的“物體/過程/作用”,是生命活動。
在火星,能夠形成類似特徵有機物的活動,是什麼?
------------
火星曾經有一個溼潤的、存在海洋湖泊的過去;
火星的岩石裡存在乾酪根型的有機質,已經碳化;
這些火星有機質具有與地球有機質類似的C13比例;
地球的有機質來自生命活動,火星的呢?
(人們對古代火星環境的思考)
-------------
也許,在那顆紅色星球的遙遠過去,藍色的海洋與湖泊遍佈大地,某些迥異於地球生命形式的火星早期微生物在液態水裡恣意生長。它們世代繁衍,它們生死迴圈,它們的遺骸降落在火星海洋的底部沉積物裡。地質演變,山河改觀,有機質在地下逐漸轉變為乾酪根,就像地球上發生過的那樣,源源不斷的油氣開始從烴源巖裡冒出來,蘊藏在地下。直到有一天,火星的環境不再足以維繫生物存活,近地表微生物生態系統宣告滅亡,火星從此陷入死寂。
那麼,有耐心讀到這裡的朋友,你覺得,在火星找油氣,還真的那麼不可思議嗎?
延伸閱讀:
【1】Lin Y, El Goresy A, Hu S, et al. NanoSIMS analysis of organic carbon from the Tissint Martian meteorite: Evidence for the past existence of subsurface organic‐bearing fluids on Mars[J].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 2014, 49(12): 2201-2218.
【2】果殼:火星生命證據,或許就在我們手中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9644/)
【3】知乎:如果石油真的是按有機成因形成的,那怎麼解釋超大規模油藏的形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768048/answer/155104802)
-
8 # 關東俠客
根據科學家的解釋,地球上石油形成的原因是地球在幾千萬年前,新生代時期,大量動物遺體沉積在湖床,海\底經複雜地質活動,沉積在地球地殼深處經化學變化形成的。那麼,適於動物生存條件是本適於空氣,空氣中有豐富的氧氣,第二點,地表面要有大量的水源。笫三,要有0度到100度之間的溫度,既適宜動物生存的氣侯。根據人類已探測到太陽糸裡行星。火星表面儘管氣侯惡劣,晝夜溫差極大。但表面溝he縱橫有明顯河水沖刷痕跡。說明,幾百萬年前,火星是一個溫暖潮溼,有著廣闊海洋的星球。後來由於核戰或小行星撞擊才變成現在荒涼之地。或許火星地表深處有著豐富石油資源等著我們子孫後代去開發。
-
9 # 人生太短懂事太晚
太陽系裡面,水星金星距離太陽太近,不可能存在生命,最多存在些簡單有機物。火星,以及其他行星應該多少存在有機物,但原油應該比較少。原油的化學分析,基本上有烷烴、芳香烴、環烴、稠環芳香烴,雜烴,遊離脂肪酸,還有其他有機物,有些是具備生物特徵,比如卟啉。宇宙中普遍存在簡單有機物,包括甲乙丙丁四類烷烴,乙醇等,氨基酸等,但是長鏈有機物並不多見,而石油裡面多的是長鏈有機物。
長鏈有機物是有生物存在的一種標誌。石油是生物遺體,大規模埋藏之後經過細菌作用,在高溫高壓下才能生成。比如沼氣就是甲烷菌作用於廢棄秸稈廢渣而生成。
-
10 # 雞蛋煎餅放蔥花
很搞笑的問題,既然有了去外星球開採資源的技術能力,也不可能去開採石油,地球上已開採的石油其實是足夠人類使用,何況海洋中還有大部分未探知的,打個比方你家有大米附近超市也有大米賣,你偏要出國去買幾塊錢一斤的大米
-
11 # 青面獸李逵
可能由於太陽和星系的自轉,公轉影響,不同時間段,都有可能形成生命,產生油物。有可能太陽幾億年以前非常非常熱,比現在還熱,那麼火星後面的行星就有可能存在過生物。有可能在地球大滅絕冰期,地球前面的某個行星某個角落就能進化出簡單的生命,因為行星饒太陽公轉,不像本身自轉,是一天兩天的事
-
12 # null144198379
對於外星球是怎樣形成的,它們都含有哪些物質一概不知,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索,去研究,單憑理論推算是不現實的,從前外國科學家不也斷言中國是個貧油國嗎?現在科學發展了,中國境內開採的油田還少嗎?沒有事實就沒有發言權,過早的下結論有點偏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現在我們連老虎長得什麼樣都不敢斷定,那不是異想天開嗎?只有親臨境地去研究開發,到那時會腦洞大開,一目瞭然,謝邀請
-
13 # Godbless143012163
這個不好講,因為我們目前還沒有方法確定除地球之外哪個星球存在過生命,我們上學的時候都學過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它的形成是因為地球上的動物屍體被覆蓋以後經過幾千萬年間複雜變化形成的,所以,沒辦法確定
-
14 # 雪鷹365
木星上有啊,而且儲量是地球上已經探明的儲量的10億倍還多。主要是透過大紅斑的狂暴的閃電的電化學反應形成的。
-
15 # navinson
“中國首次發現有外星人的又一論證--人類首次發現隕石上的生命痕跡”,蛇紋~隕石 蛇紋~隕石,是一顆非常罕見的外星生物隕石,這枚奇特石頭,目前地球上均未發現過,僅此一枚,非常稀罕,它是上天賜予人類最珍貴的地外禮物,這塊兒蛇紋~隕石都承載著宇宙遠古的資訊,找到它並研究它,是天體化學科學界所追尋的目標。它們的歷史甚至比太陽系還早,科學家認為,這對於研究宇宙初期的史前生命形態有著重要意義,這也是人類首次發現來自遙遠太空的遠古生命痕跡。 陝西安康周大明得到並收藏的這枚蛇紋~隕石,重1105克,石頭表面具有蛇紋鱗片形狀,側面有隻鳥喙,頭部輪廓,眼睛,頸部紋路清晰自然,無翅膀,與地球鳥類截然不同,獨一無二,極具科研價值和收藏價值,專家鑑定估價無價之寶。
-
16 # 軟分享
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證據證明除了地球之外,還有哪顆行星有原油。
在知道有沒有原油的儲存,就要先了解石油是怎麼來的。石油的形成主要有兩種學說,分別是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其中生物沉積變油被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而後者的石化油學說,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
第一種學說,生物沉積變油,這個學說的前提是要有生物,現在除了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都還沒有證據證明有生物存在過,自然也不可能會有石油的產生了。
第二種學說是有可能在其他行星產生石油的,但這個學說並不被廣大接受,但如果在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發現了石油,那就可能給這個學說來了個直接證據了。
個人認為,太陽系裡除地球外,最有可能有石油存在的,那就是火星了,因為火星上有曾經存在水的痕跡,如果存在過水,而火星本來也在宜居帶之中,所以遠古的火星是否有生物存在過呢,這可以打個問號。如果曾經也存在過大量生物,那有石油的可能性就更多大了。
-
17 # 阿昆天喜
大家都知道原油是遠古時代,地球水生浮游生物和微生物變的,當時地球海洋和湖泊,是分散的分部,水中只有微生物沒有大的生物,所以水中微生物密度非常大,地殼運動後沉入地下,在高溫高壓下形成現在的石油及天然氣。
銀河系其他星球上有石油可能性很大,地球絕對不是孤立存在的,宇宙就是空間物質和生命的組合體。
回覆列表
石油估計沒有,天然氣倒是很多。石油目前認為是古生物遺骸在缺氧環境下生成的,目前沒有發現其它行星上有生命存在,自然不會有石油。但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確是宇宙間廣泛存在的,尤其在土木天海四大氣態行星及其衛星上都有廣泛存在,很多土星的衛星上甚至有液態甲烷海洋。當然目前對其它行星的探測極其有限,其內部結構和成份很多隻是推測,但是即便有類似石油的礦藏,其成分和成因與地球肯定有很大差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