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可食用細菌
-
2 # 美食那些事兒
水果不是想吃就吃!晚間不宜食用的8種水果
1.榴蓮:蛋白質、脂肪含量都不高。生糖指數約為42,也不算很高,但在所含成分中,有2/3是糖。對於血糖高、有高血壓或者低血壓、心功能不佳、胃腸道潰瘍的人來說,吃榴蓮仍需謹慎,最好能減飯量再吃榴蓮,以免攝入熱量超標,加重原有疾病。
2.智利車釐子:糖分多,富含糖、蛋白質、維生素及鈣、鐵、磷、鉀等多種元素,含鐵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是補鐵、益腦良品,糖尿病患者不宜貪嘴。
3.美國提子:提子皮和提子籽內含有抗氧化物質,對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預防作用。糖分含量高,十個提子的熱量相當於二兩米飯的熱量,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4.釋迦:每100克釋迦可含總糖15.3%~18.3%,維生素C為265mg。由於釋迦口感偏甜,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應慎食。
5.牛油果:因富含植物脂肪,有“森林奶油”之稱,是一種高能低糖水果。從保健功能來看,牛油果有健胃清腸的作用,並具有降低膽固醇和血脂,保護心血管和肝臟系統等重要生理功能。適合嬰幼兒和老人食用,建議一天吃一個即可。但由於牛油果的植物脂肪含量很高,不宜晚上食用。
6.菠蘿、芒果:都是常見的熱帶水果,生糖指數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二者又同屬於致敏食物,過敏體質的人僅僅接觸果皮,也有可能過敏,因此過敏體質者要慎食。菠蘿和芒果用鹽水浸漬後食用,並不能減少過敏發生機會,只能改善口感。
7.火龍果:富含維生素B1、B2、B3和維生素C、胡蘿蔔素、花青素,並含有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可預防便秘、助通便,也被作為“減肥水果”。但由於含有的天然葡萄糖容易吸收,糖尿病人一餐不宜多吃。有腸胃功能紊亂、容易腹瀉的人,也應少吃。
8.山竹:富含羥基檸檬酸、山酮素等成分,羥基檸檬酸對抑制脂肪合成、抑制食慾和降低體重有良好功效。但過量攝入,其中所含的氧雜蒽酮有增加酸中毒的可能性。一般一次吃四五個山竹即可。
那麼,晚上可以吃的水果有哪些呢?
1.菠蘿:菠蘿中含有的菠蘿蛋白酶能幫助消化蛋白質,補充人體內消化酶的不足,增強消化功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肯定,菠蘿可以健脾胃、固元氣。餐後吃些菠蘿,能開胃順氣,解油膩,助消化。
2.木瓜:木瓜中的木瓜酵素可幫助人體分解肉類蛋白質,飯後吃少量的木瓜,對預防胃潰瘍、腸胃炎、消化不良等都有一定的功效。獼猴桃、橘子、山楂等,富含大量有機酸,能增加消化酶活性,促進脂肪分解,幫助消化。
-
3 # cassie0309
晚上吃水果並不好!水果宜在飯前吃 很多人在吃水果的時間上,存在一個極大的誤區:把水果當成飯後甜品,其中的有機酸會與其他食物中的礦物質結合,影響身體消化吸收;水果中的果膠有吸收水分、增加胃腸內食物溼潤程度的作用,因此飯後吃水果還會加重胃的負擔。 專家指出,吃水果的正確時間是飯前1小時和飯後2個小時左右(柿子除外)。首先,水果中許多成分均是水溶性的,飯前吃有利於身體必需營養素的吸收。其次,水果是低熱量食物,其平均熱量僅為同等重量麵食的1/4,同等豬肉等肉食約1/10。先吃低熱量食物,比較容易把握一頓飯裡總的熱量攝入。第三,許多水果本身容易被氧化、腐敗,先吃水果可縮短它在胃中的停留時間,降低代其氧化、腐敗程度,減少可能對身體造成的不利影響。 另外,我們也要注意,不要在晚上睡覺前吃水果,不然充盈的胃腸會使你的睡眠受到影響。千萬別以為吃水果是件小事,消除了這些誤區,才能培養出真正對健康有益的生活習慣。
-
4 # 貓耳朵Catears
晚上吃水果一定要注意時間,飯後半小時最佳,而且一定要在晚上八點前吃,不然吃的太晚,然後睡覺會對胃造成負擔,同時還容易導致眼袋形成。晚上可以適當吃蘋果、山楂、柑橘等水果,因為在它們中含有較多的果膠,果膠雖然不易被人體吸收,但可促進腸壁蠕動並助於食物消化及糞便的排出。晚上吃,會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晚上最好少食菠蘿、荔枝等血糖指數較高的水果,會導致體內的血糖高,會產生身體不適感。
-
5 # 舉鐵女子愛扒卦
晚上不能吃的水果有什麼?晚上應該不能吃水果把。也不能說是不能,應該說是,晚上吃水果和才吃了差不多。
有句話說:“早上吃的是金子,中午吃的是銀子,晚上吃的是破銅爛鐵”就是比喻吃水果的,最佳的時間應該是早晨。
專家分析,早上吃水果營養價值最高、晚上吃水果營養價值最低。其中的道理是,人在早起時供應大腦的肝糖耗盡,這時吃水果可以儘快補充糖份。而且,早上吃水果,各種維生素和養分易被吸收。
不要在晚上睡覺前吃水果,不然充盈的胃腸會使你的睡眠受到影響。 專家指出,吃水果的正確時間是飯前1小時和飯後2個小時左右(柿子除外)。
首先,水果中許多成分均是水溶性的,飯前吃有利於身體必需營養素的吸收。
其次,水果是低熱量食物,其平均熱量僅為同等重量麵食的1/4,同等豬肉等肉食約1/10。先吃低熱量食物,比較容易把握一頓飯裡總的熱量攝入。
第三,許多水果本身容易被氧化、腐敗,先吃水果可縮短它在胃中的停留時間,降低代其氧化、腐敗程度,減少可能對身體造成的不利影響。
-
6 # 敏之靈
挺好的,特別是飯後吃,有助消化,還可以補充維生素,想減肥的美妞們,不凡可以考慮考慮呢!不過晚上睡好不要吃太硬的水果,這樣就不助消耗,反而會成為胃的負擔,胃不好的同胞們,少吃為妙,哈哈!
-
7 # 赤炎孤冥狼
吃水果的 最佳時間 飯前一小時 吃水果最有益,因為水果是生食,吃生食再吃熟食, 體內就不會有白細胞增高的反應選擇上午吃水果,對人體最具功效,更能發揮營養價值,產生有利人體健康的物質。這是因為,人體經一夜的睡眠之後,腸胃的功能尚在啟用中,消化功能不強,卻又需補充足夠的各式營養素,此時吃易於消化吸收的水果,可以應付上午工作或學習活動的營養所需。
在英國有這麼一種說法,即“上午的水果是金,中午到下午3點是銀,3點到6點是銅,6點之後的則是鉛”。上午吃水果,可幫助消化吸收,有利通便,而且水果的酸甜滋味,可讓人感覺神清氣爽,有助一日的好心情。反之,入睡前吃水果,不利於消化,尤其是纖維含量高的水果,對腸胃功能差的人來說,更是有損健康,涼性的瓜類在入睡前更應節制食用。
其次吃水果的最佳時段是飯前1至2小時,這樣才能將水果的精華吸收。因為腸胃消化食物並不是同時進行,而是按照食物的種類來分次消化,我們的胃需要約四小時來消化蛋白質,脂肪需要最少6小時,水果則只需要1小時。 如果水果和其他食物同吃,我們的胃便會首先分解蛋白質,然後是澱粉質,繼而是其他食物例如脂肪,水果則會排在最後。
-
8 # 木無夏
1.榴蓮:蛋白質、脂肪含量都不高。生糖指數約為42,也不算很高,但在所含成分中,有2/3是糖。對於血糖高、有高血壓或者低血壓、心功能不佳、胃腸道潰瘍的人來說,吃榴蓮仍需謹慎,最好能減飯量再吃榴蓮,以免攝入熱量超標,加重原有疾病。
2.智利車釐子:糖分多,富含糖、蛋白質、維生素及鈣、鐵、磷、鉀等多種元素,含鐵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是補鐵、益腦良品,糖尿病患者不宜貪嘴。
3.美國提子:提子皮和提子籽內含有抗氧化物質,對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預防作用。糖分含量高,十個提子的熱量相當於二兩米飯的熱量,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4.釋迦:每100克釋迦可含總糖15.3%~18.3%,維生素C為265mg。由於釋迦口感偏甜,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應慎食。
5.牛油果:因富含植物脂肪,有“森林奶油”之稱,是一種高能低糖水果。從保健功能來看,牛油果有健胃清腸的作用,並具有降低膽固醇和血脂,保護心血管和肝臟系統等重要生理功能。適合嬰幼兒和老人食用,建議一天吃一個即可。但由於牛油果的植物脂肪含量很高,不宜晚上食用。
6.菠蘿、芒果:都是常見的熱帶水果,生糖指數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二者又同屬於致敏食物,過敏體質的人僅僅接觸果皮,也有可能過敏,因此過敏體質者要慎食。菠蘿和芒果用鹽水浸漬後食用,並不能減少過敏發生機會,只能改善口感。
7.火龍果:富含維生素B1、B2、B3和維生素C、胡蘿蔔素、花青素,並含有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可預防便秘、助通便,也被作為“減肥水果”。但由於含有的天然葡萄糖容易吸收,糖尿病人一餐不宜多吃。有腸胃功能紊亂、容易腹瀉的人,也應少吃。
8.山竹:富含羥基檸檬酸、山酮素等成分,羥基檸檬酸對抑制脂肪合成、抑制食慾和降低體重有良好功效。但過量攝入,其中所含的氧雜蒽酮有增加酸中毒的可能性。一般一次吃四五個山竹即可。
-
9 # 平平淡淡真真
很多在餐後都喜歡吃水果,說可以促進消化,這是大多數人在吃水果的時間上都存在的一個極大的誤區。專家提醒,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把水果當作飯後甜品,這是由於在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酸,這種物質會與其他食物中的礦物質結合,食用後會嚴重的影響到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不僅如此,在水果中還含有大量的果膠,這種物質具有吸收水分以及增加胃腸內食物溼潤程度的作用,在其他時間食用的話可促進腸胃蠕動從而起到預防便秘的作用。但如果是飯後吃水果的話,這些功效反而會增加胃的負擔,從而影響到胃的功能。因此在吃水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免在飯後食用,以免影響人體健康。
-
10 # 營養醫師三十年
晚上當然可以吃水果,我自己就經常,不,天天晚上吃水果,有時很晚才吃。我既沒有發胖,也沒有其他飲食相關問題。沒有任何證據說晚上吃水果不好,千萬不要相信什麼水果“上午吃是金,下午吃是銀,晚上吃有毒”之類的鬼話,那都是沒有腦子的胡扯。
實際上,任何時間吃水果都可以,飯前,飯後,飯中,白天,晚上……在你方便吃的任何時間!當然,晚上吃完水果要記得刷牙,否則容易齲齒;一般認為飯前吃水果有助於減肥或控制體重,飯後吃水果有助消化。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吃水果時間。我自己入睡晚,晚餐早,中間間隔時間較長,正好加餐個水果。
不論何時吃水果,都不要吃太多,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普通成年人每天吃200~350克水果。當然,超過這個量也是允許的,只要你保證食物多樣化(不會因為吃很多水果而影響吃其他食物,如粗雜糧蔬菜大豆和魚肉蛋奶),而且體重合理(不會因為吃太多水果而發胖)。
總之,吃新鮮水果並沒有規定的時間,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或在方便的時候吃。甚至也不用太在意水果攝入量,只要你能做到食物多樣化+體重合理。原則上,多吃一些水果比少吃好,除非體重偏瘦營養不良者、糖尿病等特殊情況。
水果的種類以應季當地為最佳,反季大棚或外運水果也可以選擇,最重要的是新鮮。水果榨汁營養損失較多,水果乾或水果罐頭也是如此。果脯、蜜棧、油炸果乾、果汁飲料或果味飲料差不多就是垃圾食品了。
我剛吃的草莓
-
11 # 王小二果園
現在每個人都很注重自己的健康,水果成了日常食品,但是水果到底是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如何吃最健康?其實吃水果有一張時間表,它是根據身體不同時間狀態變化來的!
正確的“水果時間表”
1、早晨:酸性小、吸收好
早晨,人體對營養吸收快、利用率高,可選擇香蕉、葡萄、梨子、橙子、芒果等水果,對胃腸道刺激性低。
2、午飯前:提升飽腹感
3、午飯後:促進消化
午飯後,不宜立刻吃水果,應在飯後1小時。可選擇一些酸味水果,如山楂、檸檬、番茄、菠蘿、獼猴桃等,起到助消化的作用。
4、睡前:安神、促進睡眠
睡前宜吃易消化的水果,可選擇如桂圓、紅棗、橘子、柚子等這些可助消化、安眠、緩解精神緊張的水果。
吃水果也要有“原則”
健康飲食有一個標準就是食物多樣化。不同水果富含的營養元素不同,吃得“雜”一點,能獲取更多的營養,並且能促進營養平衡。雖然水果是生活必需品,但是水果吃多了,攝入過多的糖分,易導致血糖升高,同時會引起蛋白質缺乏,所以適量攝入為佳。
回覆列表
水果是在兩餐之中吃比較好,飯後2小時,飯前1小時。在英國有這樣一種說法,即“上午的水果是金,中午到下午3點是銀,3點到6點是銅,6點之後的則是鉛”。
上午吃水果,可幫助消化吸收,有利通便,而且水果的酸甜滋味,可讓人感覺神清氣爽,有助一日的好心情。反之,入睡前吃水果,不利於消化,尤其是纖維含量高的水果,對腸胃功能差的人來說,更是有損健康,涼性的瓜類在入睡前更應節制食用。
早餐前可以吃蘋果,梨,葡萄這種比較柔和的水果。
飯後一小時,可以吃一些促進消化的解膩的水果,如菠蘿,木瓜等水果。
睡前一般都是不吃水果的,但是有一個例外就是桂圓。桂圓可以安神助眠,但是要少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