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2
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楊柳岸

    太湖成因糾結了人類很多年了,在上古時代太湖地區在人類在哪裡生活,現代考古也發現了很多人類生活的遺蹟存在,就困這些現象,很多道家人,修仙者都認為在太湖中有上古仙城的存在,

    據現代調查說明,太湖不深,整個太湖地區就是一個平原型態,據此看應是在遠古時的海洋衝擊後再接受了由太湖上游對它沉積而形成,不可能是隕石撞擊而成,因為如果是困撞擊而成將會留下很深的有一定規則的坑或洞,太湖的形成和現代上海灘的形成很相似,只是比上海灘的形成要早了太多啦,現今的上海灘在很久很久以後,右它的外海由於上游的沖刷和沉積,再加只地殼變化的機緣也就是現在的太湖了。

  • 2 # 吃貨娘們

    全球有8大著名隕石坑。前面7大都是已經確認的,但是這第8大,也就是離我們最近的這個大型湖泊-太湖。

    關於太湖到底是不是隕石坑形成的琥珀,這個在科學界還一直有爭議。

    其中三種主導學說最能得到認可。

    第一,構造成湖論。

    構造成湖論認為,太湖平原原是一個大的海灣,以後不斷為水和沉積物所填充,演化成現在的湖泊。

    第二,瀉湖成因說。

    瀉湖成因說認為,太湖平原原是一個大的海灣,在全新世高海面時,曾受到廣泛的海侵,以後隨海水退卻形成封閉的湖泊。

    第三,就是我們這個問答討論的隕石衝擊坑說。

    隕石衝擊坑說認為,距今50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北東側方向撞擊地面,造成相當於1000萬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巨大沖擊,留下了2300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即現在的太湖。

    隕石衝擊說,這個觀點,又有兩種方向。

    1是“隕石撞擊成因說”。也就是上面說的這種。

    2是“彗星爆炸成因說”。這種觀點主導:4800年前,一顆直徑50公里的相當於一個超級大雪球的彗星,從東北向西南砸向太湖地區並在上空爆炸分裂成許多顆後,撞到地面,大的一顆撞擊形成太湖,其餘則撞向太湖四周形成一些小的湖泊。並造成太湖四周大量散落的鐵疙瘩一類的隕擊物質。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最新研究成果:確定石湖石棍為隕石,太湖為隕石衝擊坑。衝擊濺射物是指衝擊成坑作用中被拋射到空中再濺落在衝擊坑及其周邊地區的受衝擊而變質的陸源物質。太湖衝擊濺射物主要分佈在石湖和太湖湖底較硬的黃土層之上的淤泥層中,說明太湖衝擊坑建設物形成於全新世一萬年之後。

    關於隕石衝擊說的最近進展。

    一位業內專家認為,太湖的底部及整個太湖平原湖泊底部,全部是黃土層硬底,湖水直接覆蓋在黃土之上,未發現海相化石及海相沉積物,相反,卻發現大量的古代人類生活的文化遺址,因而太湖不屬於構造成因的湖泊。

    同時據研究,太湖平原除東部上海地區和南部嘉興以南地區,曾受到過全新世海侵外,整個中部廣大湖蕩平原區並未受到海水侵襲,因此也就不存在瀉湖成因問題。關於隕石衝擊坑說,南京地理研究所的專家認為如果湖泊是隕石衝擊而成,湖底多少要儲存有撞擊坑的痕跡,然而太湖湖底卻十分平坦,平均坡度僅為19.66",而且湖中尚分佈有51個島嶼,在平坦的湖底上,至今尚儲存有完好的河道,自西向東穿過。

    結論時間

    認為太湖的最後形成主要歸結為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氣候變化引起的洪澇災害;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泥沙淤積、人類圍墾,引起河道宣洩不暢。

    太湖是在原河道基礎上,因洪水氾濫而擴充套件成湖,與長江中下游其他湖泊基本類同,如洪澤湖、鄱陽湖等。

    看來我們見到外星人的機會又沒了。

  • 3 # 一三二63045252

    我個人認為太湖不是隕石撞擊形成的,由於地質構造形成的可能性更大。我們可以看一下地圖,由太湖往西北方向去,有幾個湖泊連成一串,可能它們的成因是有關係的。太湖——高郵湖——洪澤湖——駱馬湖微山湖——東平湖,連成一線大致把江蘇和山東與內陸隔開了。我猜測這一串湖泊的形成在地質構造上是有聯絡的。

  • 4 # 孤舟簑立翁

    還在討論這種無聊的話題!稍微有點常識的人動動腦子就知道隕石上會長出島來嗎?而且太湖諸島大都由花崗岩,石灰岩組成,隕石的成份是什麼大家都知道的。對於太湖的形成當前就象盲人摸象,一些磚家有到一點表面現象就當真了。花個幾萬元到湖中鑽探一下真相就出來了嘛!一群廢物!

  • 5 # 天馬行文

    在我國長江三角洲中部、江蘇省的南部有一個美麗的湖泊,湖的西岸和南岸呈現出規則的圓弧形,彷彿一輪美麗的新月鑲嵌在中華大地上,整個湖面約2000多平方公里,湖中還點綴著51個島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形態使得這裡成為物產豐富的“魚米之鄉”,也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這就是太湖。

    衛星圖拍攝的太湖外貌

    前些年,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的幾位教授提出一個論點:太湖是隕石撞出來的。也就是說,太湖是一個巨大的隕石坑。這一學說又分“隕石撞擊成因說”和“彗星爆炸成因說”兩種。

    隕石撞擊說認為:距今50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北東方向撞擊地面,造成相當於1000萬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巨大沖擊,留下了2300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即現在的太湖。

    隕石撞擊模擬圖

    彗星爆炸成因說認為:4800年前,一顆直徑50公里的相當於一個超級大雪球的彗星,從東北向西南砸向太湖地區並在上空爆炸分裂成許多顆後,撞到地面,大的一顆撞擊形成太湖,其餘則撞向太湖四周形成一些小的湖泊。並造成太湖四周大量散落的鐵疙瘩一類的隕擊物質。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最新研究成果:確定石湖石棍為隕石,太湖為隕石衝擊坑。衝擊濺射物是指衝擊成坑作用中被拋射到空中再濺落在衝擊坑及其周邊地區的受衝擊而變質的陸源物質。太湖衝擊濺射物主要分佈在石湖和太湖湖底較硬的黃土層之上的淤泥層中,說明太湖衝擊坑建設物形成於全新世一萬年之後。

    衛星圖拍攝的太湖外貌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的學者們對太湖形成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他們於1990年在太湖的三山島發現了衝擊變質作用的特有產物——擊變巖,其中含有柯石英存在的痕跡。後來的進一步研究發現,太湖沉積淤泥中的多種岩石都保留有衝擊震碎和熔融的痕跡。由此,他們認為 “太湖是隕石砸出來的”。對於這樣的觀點,有一些學者提出了質疑。反對者認為,要砸出太湖這麼大的“坑”,至少需要直徑約2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它所產生的威力超過1000萬顆1945年在日本廣島爆炸的原子彈,這樣的結果必然會造成我國江浙地區甚至全球性的生物滅絕災難,可實際上這裡沒有發生這樣的生物滅絕事件。

    太湖“身世”撲朔迷離,爭議仍在持續。但研究隕石坑意義重大,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瞭解過去的地質情況,還將有助於我們瞭解地球以外的天體物質。

  • 6 # 帝雉mxm

    肯定不是隕石坑!太湖平均水深才2米,隕石砸下來的深度遠不止這個數字!!

    此外,假如真是一個隕石坑,這麼大面積的一個隕石坑,其產生的爆炸能量,又可以將地球物種毀滅一次了!!

    太湖周邊城市,原先都是一片低窪地,到處都是水,與太湖相連,後來水慢慢退去,陸地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環太湖的幾個城市。

  • 7 # 一介草寇

    太湖是我國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地處浙江、江蘇兩省,水域面積為2338平方公里。

    水是生命之源,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江浙一帶的老百姓擁有如此水文優勢,從古至今靠水吃水,依靠豐富的水產資源大力發展養殖業,生活的也算滋潤。

    目前,就太湖的形成原因眾說紛紜,持不同意見的各方都有自己的證據理論,至今仍處於爭論階段,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共識。

    地殼運動成湖說。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太湖形成於地殼運動。

    這一觀點聽上去有理有據。

    要知道,從地球誕生之日起,內部構造就在不斷地變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地殼的運動。世界上因為地殼運動形成的湖泊不在少數,像青海湖、滇池、呼倫湖、貝爾湖等等,它們都是在巨大的拉力作用下形成的。

    而太湖畔就有典型的地殼運動痕跡。

    太湖的東面是廣袤的平原和錯綜複雜的水網,而它的西面西南面,則是蜿蜒彌補的丘陵山地。

    這樣的地形特徵不是正印證了地殼運動的說法嗎?在地殼日復一日的運動下,原本平坦的地勢形成了凸起和凹陷,再經過多年雨水的彙集之後,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太湖水域。

    火山爆發成湖說。

    雖然現在我們在太湖流域看不到火山的半點影子,但說不定數百萬、數千萬年前,這裡就是一個火山帶。

    地質工作組在此地多年的勘察證實了這一假設的合理性。

    為了對太湖水域的地質進行勘測,相關工作人員多年在此收集岩層樣本,終於得出了一個可靠的結論。他們在太湖三山島一帶發現了噴爆角礫岩和弱熔結玻屑凝灰岩等,這種岩層只有火山噴發之後才會形成,這就說明這裡原本是有火山存在的,噴發時間大約是在距今五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

    火山噴發說白了就是地殼內部岩漿的運動,五千萬年前的這場運動使地下產生了負壓值,於是在大氣壓力和重力長時間的作用下,岩層緩慢沉降。

    隕石撞擊成湖。

    這種觀點直截了當,太湖就是一個隕石坑。

    大約在距今4800萬年到5000萬年前,太空中的隕石撞向地球,在大氣摩擦的過程中分裂成大小不一、獨立的個體,那些體積小的隕石塊撞擊形成了許多小的湖泊,而其中有一塊體積最大的則撞擊形成了太湖。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王爾康曾到實地進行過勘察,發現厥山的石英岩有明顯的撞擊變質特徵——分佈有不規則的震裂錐,這也是世界上首次發現石英岩在超高壓下產生的變質現象。

    在之後的該校學生的實地勘探學習下,還在太湖地下的黃土層中發現了大量的衝濺物質,這更是隕石撞擊說的有力佐證。

    就我個人而言,是更傾向於隕石撞擊說的,畢竟它的證據更加充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太湖之所以東部是平原,西部、西南部是丘陵,極有可能是隕石的俯衝角度所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個隕石從東北方向以每秒十公里的速度向西南方向墜落,那個速度可是子彈出膛速度的十倍,一擊而中,怎麼會不發生地表形態的變化呢?

    所以我認為,太湖是隕石撞擊形成的,周圍的丘陵就是撞擊時產生的地表褶皺。

  • 8 # 百科千尋君

    關於太湖的成因還停留在假說階段,沒有下定結論,隕石成因說是呼聲最高的一種假說。

    我國是天文學發展較早的國家並且歷史上一直擁有遼闊的疆域,所以古代觀測到大量的隕石墜落記錄,按理說,我國應該有很多隕石坑才對,但遺憾的是,我國目前得到學術界認可的隕石坑只有一個——2010年確認的遼寧岫巖隕石坑,而全球得到確認的隕石坑接近200個。我國並非只有1個隕石坑,而是沒有深入研究,因為缺乏資金支援。

    在國際科學界,隕石坑要得到確認,最關鍵的證據有三樣——礦物擊變面狀頁理、礦物擊變玻璃、衝擊形成的高壓多形(柯石英、斯石英等)。

    要想獲得這些證據,就需要打鑽,這是非常耗費財力人力物力的工程,沒有資金支援根本幹不了。但研究隕石坑和石油勘探不同,它無法帶來鉅額的經濟效益,所以很少有部門會投入資金來支援尋找隕石坑而打鑽。岫巖隕石坑的發現者之一陳鳴曾說:“壓力很大,可我們真的非常幸運,只打了一個孔,就找到了擁有核心證據的岩石。”而打這一個孔就花了五個月的時間,設想一下,如果這一個孔打出來沒有找到關鍵證據,後續工作就做不下去了,因為沒人想“浪費”資金。

    所以,我國並非沒有隕石坑,而是研究較少。目前太湖周邊也沒有打鑽,關於太湖的成因還沒有確認,有好幾種假說,比如潟湖說、火山噴發說、雨水堆積說、構造說、河流淤塞說、隕石撞擊說。最熱門的當屬隕石撞擊說。

    隕石撞擊說由已故著名地質學家彭志忠於1970年代提出,並由南京大學等多位專家研究認為,距今50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東北方向撞擊地面,留下了2300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形成了現在的太湖。證據有:

    1、從太湖外部輪廓看,它的東北部向內凹進,湖岸支離破碎,而西部和南部則向外凸出,湖岸平整圓滑,符合隕石坑的形狀。

    2、地質學家也發現太湖周圍的岩層斷裂有驚人的規律性,比如在太湖的東北部岩層有不少被拉開的斷裂,而西南部岩層則多為擠壓形成的斷裂。很顯然,這種地層斷裂異常情況只有在受到一種來自東北方向的巨大沖擊時才會出現。

    3、成分十分複雜的角礫存在於太湖四周,在顯微鏡下觀察這些岩石,其中還可以看到被衝擊力作用產生的變質現象。

    4、2009年南京大學的王鶴年、謝志東以及錢漢東教授經過分析確證在太湖沉積淤泥中發現的各種奇石與石棍,保留了明顯的衝擊濺射特徵,顯示其形成經歷了衝擊震碎、熔融、挖掘拋射、空中飛行等階段,最終濺落在衝擊坑及其周圍。

    根據這些證據推斷,再5000萬年前有一顆隕石從東北方向俯衝下來撞擊了太湖地區形成了湖盆,後來積水形成了太湖。

    不過質疑聲也很大,比如太湖湖底非常平坦,平均坡度只有19.66",沒有隕石撞擊的痕跡。另外太湖裡還分佈著五十一個島嶼,在湖底裡面還保留著完好的河道等。

    所以,目前太湖成因還沒有確定,希望科研資金充裕之後,能夠得到確切的答案。

  • 9 # 地理愛好者

    太湖,別名有太滆、震澤、五湖、具區、笠澤,位於江蘇省南部、長江中下游,是中國五大淡水湖泊之一(其他四個為鄱陽湖、洞庭湖、洪澤湖、巢湖),水域面積為2338.1平方千米,蓄水量約為44億立方米。

    太湖是如何形成的?隕石撞擊嗎?

    關於太湖形成的說法有很多,目前學界未統一。

    1、太湖是隕石坑

    有學者認為太湖是被隕石撞擊形成的,距今5000萬年前,隕石撞擊的隕石坑,即是今日太湖的湖盆。

    2、太湖是彗星撞擊形成的

    有學者認為,4800年前,直徑50公里的超大彗星,撞擊地球,撞擊形成了太湖。

    3、潟湖說

    潟湖,就是海邊因為河流泥沙淤積導致海水一部分被泥沙圈起來,形成的湖泊。曾經的太湖可能就是這樣形成的。

    4、構造說

    地殼運動,導致太湖平原下沉,形成斷裂盆地,為匯聚河水提供了條件,隨著時間的發展,即是今日的太湖。

    ……

    簡單回答,期待更多優質答案!

  • 10 # 星光的遠征TEL

    我來打破隊形

    並且,我不是來說太湖的

    只想趁這個話題,問一個問題

    裡海的形成,也是隕坑嗎??

  • 11 # 科普大世界

    太湖是中國的著名大湖之一,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緣,橫跨江蘇,浙江兩省,古稱震澤、具區、五湖、笠澤等,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積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積為2338.1平方公里。前年和朋友一起去太湖邊上看了看,坐車兩個多小時才圍著太湖走了不到一半距離,站在太湖邊上,一片煙波浩渺的感覺至今記憶猶新。

    太湖是怎麼出現的呢?其實說法有很多,下面分別簡單闡述一下。

    1.潟湖說。這個說法認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太湖、陽澄湖、澱山湖等湖群原先是與海相通的大海灣,由於長江與錢塘江向東延伸與反曲,致使部分海面被環抱於內才成了內海,由於淡水不斷注入,沖淡了其內海的水成為淡水湖。

    2.構造說。因為太湖地區地殼的構造運動,造成太湖平原下沉,成為匯水盆地,形成太湖。

    3.河流淤塞說。由於長江和錢塘江沙嘴的形成和增長,太湖平原成為大型集水窪地,先形成分散的小型湖泊群,後來各個小湖泊面積逐漸擴大而匯成大湖。

    4.隕擊說。這一學說目前又分“隕石撞擊成因說”和“彗星爆炸成因說”兩種。隕石撞擊說認為在距今50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北東方向撞擊地面,造成相當於1000萬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巨大沖擊,留下了2300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後來這裡逐漸積聚了大量的水,形成了現在的太湖。彗星爆炸成因說則認為是在4800萬年前有一顆直徑50公里的大量的冰形成的彗星從東北向西南砸向太湖地區形成了太湖。

    這種說法也有幾個原因大致可以證明:第一,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研究人員曾確定太湖石棍為隕石,間接證明太湖為隕石衝擊坑。第二,從太湖外部輪廓看,它東北部湖岸破碎;而西南部則向外凸出,湖岸非常圓潤和整齊,就像一個規則的圓弧,和隕石坑很相似。第三,地質學家也發現太湖周圍的岩石岩層斷裂有驚人的規律性,比如在太湖的東北部岩層有不少被拉開的斷裂,而西南部岩層則多為擠壓形成的斷裂。很顯然,這種地層斷裂異常情況只有在受到一種來自東北方向的巨大沖擊時才會出現。第四,地質學家還在太湖附近找到了不少只有隕石衝擊才會產生的宇宙塵和熔融玻璃,成份複雜的角礫岩。

    根據這些證據推斷,很可能是在五千萬年前,有一顆隕石從東北方向俯衝下來撞擊了太湖地區形成了湖盆,後來積水形成了太湖。

    不過太湖成因至今沒有確定,關於它的形成之謎還有待更充實的證據和理論來解開。

  • 12 # 科壇春秋精選

    太湖是中國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位於長江中下游地區。水域面積有240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位在3米左右。太湖流域是中國傳統的魚米之鄉。那麼這2400平方公里大的地窪地是怎麼形成的?太湖的水從哪裡來的呢?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的科學家們發現,其實太湖是一個隕石撞擊坑,大量的太湖石是隕石。

    目前有兩種假設,一種是撞擊太湖的是一顆很大的雪彗星,直徑大約有50公里。4800年前它撞向地球,在太湖地區上空爆炸分裂成很多小碎片,最大的一顆就是撞到今天太湖的所在地區,還有其他破碎的小碎片撞出了太湖周邊的小湖泊。另一種說是隕石撞擊說,在50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的撞擊形成了2400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這才有了太湖。

    從我個人角度看,更傾向於5000萬年隕石撞擊說。因為如果這次撞擊發生在4800年前,應該會對地球生態和氣候完成劇烈的影響,當時人類已經處於部落原始社會,口口相傳,應該在各種文化中會有所記載,可惜我們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無論是大隕石還是大彗星,撞擊地球產生的後續效應都是非常強大的。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就給地球帶來了巨大氣候變化,大量生物快速死亡。

  • 13 # 科美儲存陳光第

    太湖裡的島,主要是東西山。太湖石和新區的其他山的岩石種類不一樣,且新區的前頭都不高,在衝擊平原上很突兀,而且具有跳躍性,不連續。所以可以推斷,撞擊地球時,隕石一路爆炸分解、跳躍,一路又撞擊推動地表土,隕石成分可能是石灰岩,較大的塊形成了太湖石;被推動的地表土在爆炸高溫情況下融融,按照類似火成岩的方式形成了石山。虎丘估計是另外跳躍的一顆隕石隔空飛過去形成的。

    另外,角度比較大的撞擊,通常會撞出環形坑,但是太湖的地形,像是小角度從西向東撞擊,西岸圓潤,東岸被分解的隕石繼續撞擊,形成多個溝渠狀地形,犬牙交錯。

    科研人員曾在蘇州小湖的抽水調查中發現了隕石,可作為佐證。

  • 14 # 最百姓

    個人觀點,太湖不是隕石撞擊形成的。

    太湖底下有隕石碎片或者其他證據嗎?如果有,那就是我錯了。

    有人認為太湖石是隕石,我認為不存在這種可能。如果是隕石碎片也太多了,太湖石也沒有高溫燃燒後的跡象啊。

    如果是隕石撞擊,這麼大範圍的撞擊,形成的湖,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在中間形成島嶼。除非撞擊的隕石又彈回去,帶動湖底的岩石再次跳出水面。

    個人認為,太湖就是長江流域入海口形成的泥沙堆積,久而久之形成的小內湖。所以湖水不深且平整。水底的岩石被水長期浸泡,沖刷,形成了太湖石。

    個人看法,沒有科學根據,僅供參考。

    不管太湖如何形成的,秀麗的太湖,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瑰寶,我們都要好好愛護,五水共治,青山綠水,才是太湖的美好未來。是江浙兩省人民友好的縮影。

  • 15 # 郭成3點14159

    第二張圖是木衛三表面的一次類似事件,顯示的是一系列連續的隕石或彗星撞擊坑。彗星在執行到撞擊發生之前的階段,往往由於目的地星球的巨大潮汐效應而分解成為前後相隨的一系列小的運動天體。比如,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就在撞擊木星之前,被木星的強大引力撕扯而分解為21個碎片。好了,進入正題:

    我們仔細觀察中國地圖,可以清晰地看到,以太湖為出發點,向西北方向,有高郵湖,洪澤湖,駱馬湖,微山湖,東平湖,再向西北直至河北省境內,在幾乎一條完美的直線上,分佈著大大小小的一系列湖泊。這些湖泊的形成,除了彗星的撞擊成因外,目前找不到其它有說服力的解釋。

  • 16 # 溫柔男人63490159

    六十年後七十年代初宜興周鐵地區在太湖圍湖造田,抽乾水發現湖裡有水井灶臺。說明太湖是陷落地震形成的!傳聞很久前稱太湖叫震澤。宜興有個傳說:在太湖現在時位置有一個縣,縣裡有集市被惡棍欺凌,有七個惡概長得一模一樣,買東西從不付錢,……後來觀音娘娘知道後用法力將七個惡棍沉入湖底。當然是傳說,有可能是地震形成現在的太湖,所以太湖湖底是平的。

  • 17 # 愛較真的戴老師

    太湖的形成理論比較多,至今研究尚未有定論。一些專家也發文稱發現了“太湖衝擊坑濺射物”,認為太湖可能是隕石撞擊形成的,但隕石坑的理論也受到國內外眾多同行的質疑。

    看了一些資料,對於太湖的隕石形成說感覺證據不足。太湖2400多平方公里這麼巨大的坑,如果是撞擊形成,計算效果,是直徑在1km以上的小行星撞擊形成,這樣大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產生的效果是驚人的。對比6600萬年前,10km大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就造成地球上大部分物種滅絕,恐龍時代徹底消失。

    如果有太湖這麼大的撞擊坑,其撞擊的濺射效果一定會在各地留下眾多的地質痕跡。但目前沒有大規模的發現這樣的證據。而且太湖的湖底比較平坦,水深在3米左右,與隕石撞擊後,衝擊而成的深坑地貌完全不符合。

    如果不是巨大的隕石坑,太湖更可能的形成原因和洪澤湖等其他湖泊類似,都是地質構造變化下沉,或者洪水導致河道變遷,平原積水,長期聚整合湖。

  • 18 # 賽先生科普

    太湖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積足足約有2428平方公里,橫跨兩省。但對於它的形成原因,還沒有定論,理論也較多,比如地殼運動說、潟湖說以及題目中問到的隕石撞擊說。

    先來說隕石撞擊吧

    部分學者認為太湖是由於外來物質影響形成的,其中還分兩種:

    一種認為是在5000萬年前,一顆巨型隕石(威力達到1千萬顆1.5萬噸~2萬噸當量的核彈),造成的隕石坑面積足足有兩千三百多平方公里。

    還有一種認為是4800萬年前一個直徑50公里的彗星衝擊地球,在上層碎裂數塊,其中一部分撞擊形成了太湖坑底。

    構造說

    比如大陸板塊的運動、板塊間的衝擊開裂等,引起太湖所在地區下沉,之後漸漸被雨水河水所匯聚,形成現在的太湖。

    潟湖說

    所謂潟湖,就在沿海周邊地區,部分海水時常會被阻隔留在內陸,比如被沙壩、珊瑚、沙嘴等分割開,和外界海水分隔形成的水域。

    但形成原因並未得到統一。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前任結婚是怎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