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漁人自悅
-
2 # 江釣人狂龍
答題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傳道?授業?不敢爾。
欲知棗核與長身浮漂如何選擇,先得了解它們,知道它們的區別,各自的優缺點。也只有這樣,做出的選擇才會正確。
我們先來對比一下棗核(粗短身)與長身浮漂特點及引數
1. 行程速度粗短身浮漂的橫截面積較細長身的大,所以粗短身的浮漂下行的過程中水阻就比較大,速度就比較慢。這個特點可以是優點也可以是缺點,對於需要增加動態誘魚、釣截口的時候,慢是優點;對於需要快速到底,快就是優點。
不過需要特別提醒:無論什麼漂型,浮漂所決定的鉤餌的行程是指浮漂翻身之後的一部分,而作釣水深越大,這一部分所佔的比例就會越小。
2. 漂相的區別這也是基於漂身橫截面積的不同而產生的差別,同樣的外力作用到線組上,如果浮漂的其它引數完全相同,僅是漂型的差別,那細長身的浮漂出口絕對要大,也就是漂相更明顯,因為執行的時候水阻小啊。
3. 抗走水及風浪棗核形浮漂無論是在抗走水或抗風浪方面,都比細長身的有優勢。不過兩者的機制不同,浮漂總長一樣,漂身短的漂尾肯定就長,漂尾長那漂身就都淹沒在水錶以下更深的位置,受表層風浪的影響就小。而抗走水是因為浮漂的側截面積小。
野釣相對於競技和坑塘,稍稍多了一份隨意,少了一份較真。以上棗核與長身浮漂的3點區別,在吃鉛量這個引數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
好比一袋50斤的大米,兩個小孩正在商議是橫著抬還是豎著抬省力的時候,一個成年人走過來單手即可輕鬆提起。加大漂號也就是加大吃鉛量,鉤餌在水中下降的速度會明顯加快,而且影響的是浮漂翻身前的大部分行程。加大漂號漂相也會更明顯,當然前提是靈敏度的要求夠了,如果加了鉛漂相出不來了那不行。加大漂號線組的抗風浪及抗走水效能的提升也遠比漂型的變化大。
-
3 # 眼鏡哥說魚
浮漂從漂形上大致分類確實可以分為細長身和棗核形兩類,其實棗核形的浮漂也有大棗核和小棗核之分,選擇哪一種漂形的浮漂關鍵還取決魚情,僅僅只是說野釣是無法下定論的。
細長身浮漂和棗核形浮漂的基本特點細長身的浮漂在水中下沉的時候阻力較小,下沉的速度比較快。棗核形浮漂由於漂身的橫截面較大,也就是漂身的肚子較粗,所以在水中下沉的時候阻力較大,下沉的速度比較慢。
細長身的浮漂在魚咬鉤的時候,體現出的訊號幅度會更大,但是力度感不強,更多是下滑的訊號。棗核形的浮漂在魚咬鉤的時候,體現出的訊號幅度偏小,但是力度感很強,也就是下頓的感覺會更強。但是這一種特徵在野釣環境中並不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主要還是考慮漂身的阻力問題。
適合使用細長身浮漂的兩種魚情在小雜魚鬧窩比較眼中的時候更適合使用細長身的浮漂,因為小雜魚的數量一多就會大量集中在水面附近搶食,鉤餌入水之後很容易被小雜魚截住,因此就必須使用細長身的浮漂,讓浮漂加速下沉,減少被小雜魚攔截的可能性。
另外,在深水釣魚的時候也更適合使用細長身浮漂。因為深水釣魚時鉤餌從入水到沉底的時間較長,所以要儘量縮短鉤餌下沉的時間,避免餌團在下沉的過程中過多霧化消耗,使用細長身的浮漂就能夠讓鉤餌更快到底。
適合使用棗核形浮漂的兩種魚情在小雜魚的數量較少或者是底層魚明顯離底上浮的時候更適合使用棗核形浮漂。因為底層魚離底上浮之後會出現較多的離底介面訊號,使用棗核形浮漂能夠讓鉤餌緩慢下沉,魚接餌更方便。
在淺水垂釣時也適合使用棗核形浮漂,因為水淺,鉤餌從水面到水底的時間較短,使用棗核形浮漂能夠延長鉤餌沉底的時間,讓餌團在水中一邊霧化一邊下沉,以此在起到更好的誘魚作用。
-
4 # 釣魚人烏蘭
這個問題很具有代表性,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是釣魚人發現魚咬鉤的訊號器,可這麼重要的一個釣魚配件,很多人往往將重點放在浮漂的材質上,長度上,吃鉛量上,要知道,在其他資料相同的情況下,不同漂型可以帶來不同的影響,因此正如題主的這個問題,棗核漂和長身漂有什麼不同之處,今天就詳細和釣友們聊一聊漂型的問題,首先我們要來了解2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浮漂的漂型主要分為哪幾種野釣環境下,都有哪些浮漂適合上述2個問題是本文的關鍵部分,浮漂是非常重要的釣魚配件,市場也是非常大的,因此釣友們常常被各種不同樣式的浮漂弄的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其實很簡單,你只要明白浮漂的作用就可以了,結合自己常用的釣法,選擇大概3種不同型別的浮漂就足以滿足大多數魚情。
浮漂的漂型主要分為哪幾種如果單純看漂型的話都會挑花眼,因此我這裡有個建議,先從大類上做個區分,釣法上無外乎釣底、釣浮、釣行程這三大類,這樣不就好區分了嗎?野釣多數情況喜愛要釣底,然後在準備一款釣行程的浮漂就可以了。
什麼是底釣漂?顧名思義是以水底、中下層魚種為主的浮漂。釣底型浮漂是大多數釣魚人使用的一種,這個大類裡面也有許多區分,同樣是釣底型浮漂,使用的水域情況不同,這類浮漂特點多數以細長身為主。
什麼樣是行程漂?先要看什麼是釣行程,就是主抓從浮漂入水站立後開始,到水底這段過程中產生的動作,這就是釣行程。相對於底釣漂的快速下底來說,行程漂要求下沉緩慢,動作要穩,最好帶有一定過濾訊號的能力,這類浮漂多以棗核漂身為主。
以上兩種浮漂可以涵蓋野釣環境下的需求了,畢竟多數釣友以鯽鯉為主,兼顧草編翹魚種,從鯽魚鯉魚的角度來看,釣行程的時候很少,多數是釣草鯿翹這三個魚種時才會用到行程漂。
野釣中底釣漂和行程漂如何選擇?選擇浮漂的時候最忌諱隨意,不顧魚情來挑選浮漂,尤其是行程漂,如果不知道魚情如何,乾脆選擇底釣漂來先進行試釣,起碼不會犯大錯,下面來詳細介紹一下,如何根據魚情選擇合適的浮漂。
一、什麼時候使用細長身的底釣漂?很簡單啊,就是魚沒有起浮、以鯽魚鯉魚為目標魚的時候,沒有特殊情況下,鯽魚鯉魚是不會輕易起浮的,這時候就是選擇細長深底釣漂的時候,而雖然都是細長身,還是有一些區別的,這裡建議漂型選擇下面這種。
首先漂身外觀屬於溜長肩型漂身,下半身明顯有收緊的現象,因此造成了曲線流暢的漂型。這樣的作用是浮漂下沉穩重,翻身速度適中,在釣底或者輕口魚時,下半身收緊利於微小訊號的發現,溜長的上半身不易產生停滯,是野釣釣底最佳的漂型,根據水深、竿長等因素選擇不同的吃鉛量即可。
二、行程漂的選擇時機,是鯽魚發生了離底索餌,包括草鯿翹等魚種更偏愛在中上層的時候,釣底效果不好,釣浮又不好找水層,那麼拉長浮漂下落過程,抓這個過程中的截口是選擇行程漂的時候。這類浮漂也有很多種,但我不建議選擇常見的球形浮漂,而是選擇下面這種型別。
棗核型漂身,和球形漂身相比,下半身出現一個內凹式收緊,配合搭配合理的漂尾和漂角比例,會出現在入水後翻身動作非常乾淨利落,最大特點是站立後會有較明顯停頓,下沉十分緩慢,釣行程和底部介面的效果比一般漂型效果要明顯,挑選時一定要注意甄別和普通棗核型的區別,特點是下半身的內凹式收緊。
-
5 # 野釣秦淮
在野釣時,由於每個水域環境不同,魚情也不一樣,所以在垂釣時對浮漂的要求也不一樣。那麼這時只有選擇合適的浮漂才能適應所釣水域的水情和魚情。現在市面上的浮漂也有很多種,各種漂型讓人看得眼花繚亂難以取捨,對於一些新手來說那更是不知如何選擇了。
其實在臺釣傳入內地不久的時候,所用的一般都是棗核形的浮漂。後來隨著釣魚時的要求不斷提高,浮漂也有了很大的改進。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魚種和魚情,後來不斷出現了各種形狀的浮漂。
首先來說一下棗核漂。棗核漂也分長棗核漂、中棗核漂和短棗核漂。長棗核漂漂身比長身漂要粗,比中棗核漂和短棗核漂又要細。這是一款綜合性較強的浮漂,它集合了棗核漂和長身漂的優點,垂釣時適應範圍較廣。適合釣底層魚或釣離底截口,一般用於釣鯉魚、草魚、青魚等。
還有中棗核漂。中棗核漂相比於長棗核漂漂身明顯要粗,比短棗核漂漂身要細。因其橫斷面積較大,所以入水時所受的縱向阻力也較大,相應的下降速度也比較慢。在垂釣時浮漂的靈敏度較好,抗流水性和穩定性也很不錯,這方面僅次於短棗核漂。這種漂在釣底截口的鯽魚效果很好。
再就是短棗核漂。短棗核漂漂身很短而且很粗,因此橫斷面積比其他幾種漂的橫斷面積都要大,在入水下沉時所受的縱向阻力也很大,相應的下沉速度也很慢。又因其在水中橫向受力面積較小,相應所受的橫向阻力也小,因此在入水時翻身比較快,而且抗流水性和穩定性都很好。一般在垂釣時反映出來的訊號也比較真實。這種浮漂適合釣浮或釣行程。一般用於釣鰱鱅、翹嘴等中上層或上層魚。
以上所說的是棗核漂,下面再來說說長身漂。長身漂一般可分為中長身漂和細長身漂。
中長身漂漂身比以上所有棗核漂都要細而且長。因漂身橫斷面積小,入水後所受的縱向阻力也小,所以入水後下沉速度很快。細長身漂漂身最細,漂身橫斷面積最小,相應入水所受阻也最小,因此入水時下沉速度也最快。垂釣時在受到同樣大小的力度時,長身漂所反映出來的訊號要更加明顯一些。因此這兩種長身漂一般適合於釣底層魚,冬天的輕口魚或被釣過的滑口魚。
以上所說也只是針對浮漂之間相比而言,至於有些效能方面跟調漂也有很大關係。只有正確合理的調漂,才能把浮漂們效能充分發揮出來,從而更好地反映出魚咬鉤時的資訊。至於野釣時如何選擇哪一種浮漂,還要根據你所釣魚情而定。
-
6 # 廣東初巡創意科技產業
在野釣環境下,在選擇浮漂的時候必須要先從簡單的幾何學說起,相同體積下,各種形狀中圓球具有最小的表面積,所以越接近圓球的形狀表面積越小,所以在討論棗核漂和長身漂的時候,需要設立漂身體積一樣,漂腳和漂尾粗細、漂尾長度和浮漂長度不變,這樣只要讓浮漂漂身向漂腳方向拉伸,漂腳變短即可。
這樣浮漂的表面積逐漸增大,漂肩縮小後向下運動的水阻就小,而表面積增大則表現在水在水平方向和浮漂的接觸擴大,水平方向阻力就大,且水平方向受力均勻。懂得上述我們選擇浮漂可以這樣選:
1、肩寬短身浮漂下沉緩慢,行程較長,那麼魚餌到底的時間就長,這樣釣介面,釣浮,釣行程棗核型浮漂較好。釣底為了快速到底,選擇長身漂較好。
2、在小雜魚多,風浪較大的時候,考慮到長身漂的表面積較大,那麼浮漂上下左右擺動的阻力較大,就顯得的穩定,所以在雜魚和有風浪的時候選擇長身漂。
3、在水總體上呈一個方形持續流動時,浮漂橫向有位移,表面積小的棗核漂在橫向有更小的阻力,所以能更好的抗走水。
4、我們在浮漂丟擲後,浮漂有一個翻身速度之說,翻身速度和漂身和水的接觸面積有關,所以,同等條件下,棗核漂翻身快。
5、浮漂的靈敏度和浮漂下行特點相一致,所以下行速度越快,在懸墜釣法中主抓下頓口的情況下,長身漂更為靈敏。
-
7 # 小魚的世界
前言:關於浮漂:
廠家和釣魚的人都沒幾個流體力學。前幾年看過一個小日本寫的關於浮漂的文章,他們實驗是在水中進行的,而不是在空氣中。因為在流體力學裡面,空氣和水是完全不一樣的,甚至有相反的結果。如果做出的東西,自然界也少,別人搞的高科技也沒有,那就得斟酌斟酌了。不過我覺得可能更多的是因為材料的限制吧!!但是兼顧行程加底釣,我是覺得從哪方面講都不能說出色的。
前幾年棗型漂火爆,我的漂全是棗核的。但是,現在我的漂棗型和長身都有
棗核確實比較普遍,現在去釣魚,十個釣友,有九個是用棗核漂。
我這裡經常玩競技黑坑的也是用棗核的佔絕大多數。
我個人感覺:針對魚情選擇。各種漂型最好都備著
棗核型是有優勢的,如果有人感覺不到這個優勢,只能說,再多玩玩吧。但長身型也不是完全不行,很多情況下,也要用到長身漂,比如要快速到底,或者水溫低口輕的時候。棗核型最大的優勢就是下沉速度緩慢穩定,子線會在水下襬動,對魚的引誘效果較好,另外就是在流水裡,棗核型比較穩,長身型會被水帶歪。
棗核在餌料臨底則下降慢,魚稀少時,容易誘魚。
當有訊號時,由於漂的直徑大,水阻大,好啟動慢,停止快,所以口感覺很短暫真實。
打行程用棗核,小口,打底還是喜歡細長身。有風有浪 還是棗核,平靜的水面 首先長身。
長身漂出口比較穩定、真實。基本野釣,小魚鬧,所以要到底快!
細身的由於流線行,漂行程快,適合底釣快魚,
並且靈敏度相對較高,適合輕口,相比棗核誇張 ,冬季首選!
-
8 # 到處尋你
這個野釣情況現在浮漂也分季節性的。首先我們瞭解一下棗核型浮漂的作用。翻身快,下沉速度慢,抗走水,給口訊號明顯。長身浮漂就是翻身慢,下沉速度快,適合釣底,穩定性好,也抗風浪。那麼怎麼根據季節來現在呢。夏季,中上層小雜魚多,搶食厲害,這時候就需要翻身快,下沉快得浮漂,那麼這時候就應該選擇長身浮漂了。冬季上層小雜魚少,魚的活性不高,那麼這時候就應該選擇下沉慢,可以起誘魚效果的棗核型浮漂。個人見解,不足之處請諒解。謝謝!
-
9 # 三千米
一、漂體的顏色。在水庫和池塘裡水的顏色,因為春夏秋冬四季的變換、溫度的升降、水的來源、魚的種類不同大小不一、投餵的伺料等因素,水的顏色是在不斷的變化著,其透明度也是不一致的。不同顏色的漂體在不同透明度的水中,其對光線的反射和折射,對於魚的聚攏有著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在非養殖水域和淺水區。在漂體的顏色中,我們又分為3種顏色。
1、黑色的漂體。在透明度比較高的淺水中,黑色的漂體對魚的進窩有著一定的影響。所以可以增加中魚率
2、白色的漂體。白色在水中對光線的反射和折射最強。可以方便人的肉眼識別。
3、乳白色的漂體。在光線比較好的情況下,會產生反射和折射。這一點對於多數的釣魚人來說往往忽略了,我們也沒有給以應有的重視。
但是無論是黑色、白色、還是乳白色的漂體,在較深的水中,一般是不會對魚產生驚擾的。而最理想的漂體顏色:是不產生陰影,不反射光線。
二、漂體的粗細和長短。漂體的粗細和長短,主要關係到浮漂的浮力。淺水配短(小)漂、深水用長(大)漂也只是相對而言。根據魚情和環境的需要,常識性的選擇浮漂,釣小魚、釣淺水,宜用小漂;釣浮水、釣深水,宜用大漂,在水流比較快的水域和風力較大的天氣垂釣,宜用大漂。
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各種魚呈現的活動規律也各不相同,這就要求我們去配置與之相適宜的浮漂。如天冷水寒的季節,絕大多數淡水有鱗魚都聚居在深水區;而在春季裡,鯽魚喜歡在淺水區域覓食活動,鯿魚在夏季的也好在水的上層活動,這時候最好採用漂體短的浮漂。
三、漂尾的顏色和格目。漂尾多數以紅黑相間或黃紅黑相間形成“目”,是為了達到醒目和升降清晰的目的。漂尾的長度和標示目數以及目距,因為適用魚種的不同,水的深淺不同,對靈敏度的要求不同,有的長一些,有的多一些;有的則短一些,標示目數少一些,目距也縮短了。一般的是前半部分目距長,後半部分目距短而密。具體選擇的主要依據應該考慮視力和辨色能力,顏色應鮮亮,格目應分明醒目(相間分格顏色的對比度越強越好)。色盲和色弱的人,適宜使用黃色,水體的肥瘦所形成的水色(透明度)的變化,也是以黃色和紅色最為鮮亮醒目,便於觀察。
四、漂尾的軟硬。多數的漂尾是用實心硬質的塑膠棒製作的,高階的浮漂採用的是含有碳纖維的玻璃纖維棒製作的,還有實心和空心之分。漂尾與漂尖能否在一條直線上,非常重要,它關係到浮漂的平衡和穩定。
-
10 # 悠然小釣
在野外作釣由於景色宜人,空氣清新,魚種豐富,受到許多釣魚人的追捧。但野釣時想要獲得比較滿意的魚獲,我們還要根據當時的魚情、水情等相關因素,來合理的調整我們的作釣方式。尤其是浮漂的選擇,有些新手釣友,對這方面,還有一些盲區,下面我來詳細介紹一下各種漂型的作用。
現在市面上的漂型主要分為棗核型、長身型和圓肚型。
一、棗核漂
顧名思義就是漂身像棗核,這種長菱形的浮漂。其翻身下沉速度適中,極易發現在下沉過程中的魚口。一般棗核漂都為長腳,穩定性相對較好,可以有效降低走水和颳風帶來的干擾。到底後,訊號反應靈敏、真實,也是因為這些優點,成為現在釣魚人,最喜歡使用的漂型之一。
二、長身漂
是指其漂身細而長的浮漂。此種浮漂翻身下沉速度較快,受水的阻力較小,靈敏度比較高,動作幅度大,穩定性又非常好,可以過濾掉小魚鬧鉤和蹭線時的雜亂訊號,是垂釣底層魚類的必備浮漂。
三、圓肚漂
指漂身為圓形或橢圓形的浮漂。此種浮漂翻身、下沉比較緩慢,但在有魚吃口時,浮漂反應非常靈敏,長用於打行程、釣截口和冬季垂釣輕口魚使用。
不同的漂型,針對不同的垂釣方式,但根據作釣目標魚體的大小,要選擇不同吃鉛量的浮漂,然後結合作釣時的水情、魚情,來適當調整我們的調釣方式,才可能獲得比較滿意的魚獲。
-
11 # 阿良釣魚
不管是什麼牌子的浮漂,只要不吃水,魚兒吃鉤就能反應訊號的浮漂都是可以使用的,只有那些玩比賽或者遇到吃口很輕的魚才用到高靈敏的浮漂,浮漂分很多種類,形狀,粗細,品牌,材料等...,怎麼樣選擇一支好浮漂也是釣魚人頭疼的事,不過;在我眼裡只有浮力大小和形狀不同之外,沒有好壞,更沒有牌子之分。
具體來說,選擇浮漂還是要根據具體的水情和魚情來決定,我們能做的只是準備好應對不同情況的準備,選好釣具,掌握好技巧知識。
回覆列表
不請自來!
首先,我來舉個例子!同樣的二頁紙。我們將一頁紙團成團。然後,同時在高處扔下。哪個會先落地呢?
答案是肯定的!當然是紙團先落地。
這是因為,團成團的紙受的空氣阻力小於一頁的紙。
浮漂的漂身也是一樣的道理。
長身浮漂比棗核行浮漂橫截面積要小了些。別看身徑只是小了幾毫米。但是,入水後鉤餌下降速度可能要差上很多。
野釣環境相對複雜,小雜魚猖獗。所以,建議用長身的底釣漂型為主。這樣使得鉤餌下沉更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