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生完孩子之後,回到公司繼續上班,公司招了一個人接替了原來的工作,整天沒事幹又覺著憋屈年前提了離職,年後因為疫情原因,工作不好找,好不容易接了一個OFFER,到底要不要去?
13
回覆列表
  • 1 # 甜甜家的安小姐

    因為疫情,現在回不了武漢。荊州已經解封了,不能一直這樣待著啊,畢竟還有房貸要還。就在縣城隨便找個工作乾乾,等一兩個月後能不能回武漢。就在UCC洗衣店找了一個收銀看店的工作,工資比較低,時間也長,10個小時,中間不能休息或者出去吃飯那種看店子。上了一天班,老闆讓帶5歲的侄女寫作業,玩!我中午飯都沒吃成,待著一口氣沒有歇搞了一天,比上什麼班都累,帶過孩子的就知道。結果晚上回來,那個老闆讓我明天不用去了!what f?那你tm讓我搞一天?耍我呢?覺得不合適,你不早說?想讓我白做事?他說了兩句好聽的,什麼不要為這個事搞壞心情。???你是不是炸人渣到多了???反正不提工資。後來我態度強硬的發微信給他,我這裡都保留著我上班的證據,根據勞動法,我付出勞動就得有報酬,請你趕緊把工資結了。他怕事情搞大(畢竟一個縣城沒多大),就轉了幾十塊錢過來了。也懶得跟他計較了

  • 2 # Molly小秘書

    坑是隨時容易出現的。

    第一,實際案例

    茉莉的朋友小惠,也是從事行政人事這個崗位,由於年前她的舊公司業績就比較差,1月份的工資一直等到春節後拖拖拉拉才發出來。所以在疫情期間,小惠已經在各大招聘網站上找工作。結果2月底收到某大公司的經理的電話,邀請她進行公司的人事崗位的面試。

    其實小惠並沒有投遞這個公司,然後對方公司是一個大品牌,不過呢,不算是總公司,而是這個總公司的一個支線。品牌是在國內非常有影響力的公司,加上又是經理直接面試,小惠真是滿心歡喜,覺得自己終於走運了,經理說現在公司亟需人才,所以希望她面試第二天就上班,小惠也馬上同意了。

    另外一個問題小惠也發現了,除了這個前任人事,其他崗位的同事也是流水一樣,嘩啦啦。經理又解釋了,因為公司名聲響啊,大家都是過來鍍金一下,用來作跳板就辭職了。但是很多員工,都是最多工作了6個月就走了。小惠還是有點納悶的。

    導火線終於來了,這個時候有一個剛剛生了孩子的同事回來上班了,其實本來還在疫情,這個同事一直都和小惠在抱怨說不想回公司,但是經理一天叨叨,敲打小惠說必須要為公司著想,畢竟疫情過去後,工作任務會更加緊張。結果哺乳期的同事剛回來,老闆就讓小惠去和同事商議辭退。

    小惠這個時候就內心很不舒服,首先來說小惠也是寶媽,只是孩子比較大了,但是這種哺乳期辭退同事的行為,確實讓小惠不是很樂意。同時,這個時候經理的各種毛病已經一一體現,比如說言行不一致,比如說公司其實沒有業務,所以資金不足,逼著同事各種墊付,拖欠報銷。小惠這個時候才想起不如上網查一下這個公司,天,竟然有多條風險記錄,而且也有訴訟的個案(這些小惠自己在公司的內部資料中看到了),自此,小惠便斷了所有念想,提出了離職。

    第二,事前調查

    從如上案例,小惠和茉莉說,真是悔青了腸子,萬萬沒想到自己多年老司機,竟然一頭栽在這個坑裡。茉莉分析了一下她的情況,覺得這個個案非常經典而又值得給大家建議:

    1.工作流程

    按照正常的所有公司的情況來說,面試都是由人事發出邀約,情況確實著急的,人事就潦草溝通幾句就會將候選人直接推送給直屬上司,但是小惠第一沒有投遞這個公司,當然對方可以透過招聘網站搜尋到她的簡歷,這個沒有問題,但是為啥是經理直接聯絡呢?越過了人事的工作流程,就算是開頭是著急,後面入職也沒有經過固定的流程,可想而知公司在這個環節已經出現了混亂。

    2.事前調查

    如果是同行,估計小惠就會了解企業的背景。關鍵是跨行了,對別的行業背景不熟悉,這個時候,其實可以利用很多網上的諮詢,還有一些企業的資質查詢網站,瞭解這個公司的資金構成和其他相關問題。

    其實這個支線公司和總公司毛線關係都沒有,典型的掛羊頭行為,只是因為總公司的名聲太厲害,大家都被這個光環籠罩了。

    3.領導表現

    面試的時候,直屬上司的反應和表現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這次的面試中,小惠回想起來,整個面試的過程,上司都在反饋公司員工的能力有多麼的不濟,但是問題又來了,這些員工,難道之前沒有經過這個經理的稽核嗎?也再說,入職後,能力不符合要求,為啥不做好進一步的培訓,再到最後一步,實在不符合要求,可以在試用期協商離職。

    所以領導的表現,特別是入職的時候,可以詳細問問上司,自己的工作有哪些,有什麼是需要在入職後特別重視的,看看領導的反應,就知道對方是否熟悉工作,因為這個領導是直屬上司,按理來說應該熟悉業務。

    第三,平常心找工作

    最後一點還是心態問題。茉莉很明白,之前已經等待了太久時間,沒有工作對於各位朋友來說,確實是很讓人焦慮。但是好不容易跳出一個坑,但是卻因為自己的焦慮又掉一個坑,典型的老貓燒須啊,就像小惠現在就天天埋怨自己。但是這一個也不是她自己問他。

    所以茉莉還是勸大家要平常心,天上不會掉餡餅,任何時候都不是,對於新公司和新工作來說,我們不需要高攀也儘量不低配,最重要是匹配。自己給自己寫下對新公司新工作的三點核心要求,做好對這個公司的背景調查,確定清楚情況才入職。

  • 3 # 生涯規劃師Elaine

    【職業規劃師Elaine】要不要去入職,從兩點出發,進行決策。

    1.知己

    ☞綜合你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工作經驗,選擇未來的職業。

    ☞你的經濟實力,你不上班是否足以支撐你生活開銷。如果生存都成問題,就別矯情開不開心,發不發展的問題了,

    ☞你的能力,不去這個公司,是否短時間內找到更好的工作。

    2.知彼

    ♞公司效益如何,會不會短時間內倒閉,疫情期間是否給員工正常發工資,社保公積金是否都正常繳納。

    ♞崗位是什麼?上級能力如何?有無發展晉升的空間?

    ♞最現實的問題,工資給多少?每年是否有調薪,調薪幅度和比例是多少?

    ♞企業對待員工的態度如何?視為成本還是資產?企業的勞動仲裁案件是否多。

    評估過這些以後,你內心基本就有答案了。

  • 4 # 十一小姐姐

    這個我分享一下我這半年來的經歷,讓我感覺已經快絕望了。年前離職,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疫情,年前面試了一家公司,沒上班說的挺好的,年後入職情況卻不一樣。年前是在一線城市工作,後來換到了二線城市,待遇方面大不相同,這也就算了,本地人也感覺不好相處。你做的工作,功勞都是別人的,你改了又改的檔案,彙報工作也是別人去做,自己統計的資料,要跟別人共享,公司資料叫別人發一下,卻沒有迴應。打招呼,說話,完全不理你。我嚴重懷疑自己哪裡有問題了。最後離職了。二線城市不如一線城市,選擇少,合適的企業也小,找工作很受限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什麼道理是小時候懂,但是長大之後又忘記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