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鄭哥哥

    有位年輕媽媽跟我抱怨,說自家孩子上學回來,就不斷向家裡要這要那,同桌穿了件漂亮的小裙子,她也要買;同學帶到學校好吃的進口零食給同學分,她也要帶好吃的零食去學校;聽到小夥伴說假期全家旅遊去哪裡玩,她回家馬上提要求也要出去旅遊......家長一旦不願意滿足,就撒嬌耍賴無所不用其極,讓人頭疼不已。

    某天這位年輕媽媽帶著孩子逛商場,孩子看到有小朋友手裡抱著可愛的娃娃,也鬧著要買,媽媽不答應,孩子就在公眾場合下就地打滾哭嚎,完全不覺得丟臉。

    “這麼小,就養成了攀比心態,長大了可怎麼得了啊?”這位媽媽孩子唉聲嘆氣,對自己的孩子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孩子雖小,卻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成人世界裡有各種比較,會比較工資、房子、車子,而孩子也跟成人一樣,透過跟外界的比較來了解、認識自己,所以孩子有比較心態是很正常的,父母不用大驚小怪。比較的關鍵在於,家長要用科學的教育方式好好引導孩子,不要讓孩子走上彎路。

    孩子出現比較的行為是成長的必經階段

    家長如果用心,可以注意到,在某一時間段,孩子會有許多奇怪的比較心理,會經常性讓大人評判自己和別人:“我比他乖嗎?”、“我比他好看嗎?”孩子會不停地發問,一直到大人回答他為止。

    如果他被人表揚過某項優點,比如被人誇頭髮漂亮、眼睛好看、歌唱得好......那麼孩子肯定對這個優點非常在意,經常會留意跟他一起玩的小朋友,拿自己和他們作比較,以確認自己到底是不是最好的那個人。

    這種心態,在小孩中是非常普遍的,是成長的必經過程,孩子在比較中認識瞭解自己,找到的自己缺點和優點,由此產生競爭動力。不過,如果在競爭中,如果意識到自己並沒有辦法贏過別人,就容易嫉妒那些“更可愛更討人喜歡”的小朋友。

    小孩子是很單純的,他們的心思通常不會過分掩飾,只要家長用心,小孩子這種比較行為家長總能感覺得到,對此可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一定要重視起來。

    比較不可怕,比錯才可怕

    對人類來說,比較心態其實是正常的,甚至有時候是積極的,透過比較,才會有競爭,才會有進步,社會才會發展下去。

    《社會心理學》的作者戴維·邁爾斯說過:如果要幸福,就要學會對比。學會比較對我們每一個人的自尊感、幸福感是非常重要的。

    社會心理學家裡昂·費斯廷格將社會比較分為三類:

    平行比較:與那些和自己一個水平的人比較,基本上就是跟自己同層次同圈子的好友進行對比。

    向上比較:與比自己更強的那些人比較,這是很常見的比較,會產生嫉妒,也會產生動力。

    向下比較:與比自己差的那些人比較,能夠確認自己的優勢,從而提高自信。

    由此可知,比較行為其實是可以產生正面作用的,在跟他人比較中,孩子能夠確認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也能促進孩子積極進取。

    比如別的小朋友乾淨漂亮講衛生,孩子會羨慕地跟著學習;比如別的小朋友學習成績好得到了老師表揚,孩子就會產生學習動力……

    但是,有利就有弊,如果孩子還沒有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對他們來說比較不是問題,比較錯了就是大問題。

    如果比較的點不正確,會讓孩子從比較中獲取虛榮感、優越感,從而失去自我,在攀比中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別人有的自己也要有,甚至要更好的,我一定要讓人羨慕,要比別人厲害!”如果虛榮心得不到滿足,年齡尚小的孩子會耍賴打滾,長大了就會用歪門邪道達到目的,所以,比較千萬不能錯。

    如何正確運用比較心理促進孩子成長

    正確認識比較心態,讓其成為孩子的進步助力

    有比較心態的孩子,一般輸贏得失心態很重,不喜歡成為失敗者,有很強的自尊心。

    這其實是好事,家長可以利用起來,以此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正面引導,讓孩子既要保持競爭意識,又要有良好的競爭態度,能做到公平公正,正確對待輸贏,贏了不驕傲,輸了也不要一蹶不振,繼續努力。

    一旦幫孩子養成了這樣良性的競爭心態,那麼對孩子的未來是大有好處的,進入社會後處處有比較,如何應對決定一個人的人生。

    讓孩子不要陷入虛榮心態中

    孩子有競爭心理不是問題,但是過度比較,陷入“攀比”風氣就不妙了。

    家長要教會孩子欣賞別人的優點,認識到每個人都有缺點和優點,自己不行的可能別人厲害,但是自己優秀的地方說不定也是他人的劣勢,要學會接受自己不優秀的地方,穩定自己的心態。

    教會孩子如果別人比自己強,那麼就認真向對方學習,這樣才能真正取得進步。

    不要總是說“別人家的孩子”

    虛榮心這個問題不止孩子有,家長也有,很多時候孩子心中一些不必要的比較,也是家長不恰當的比較而引匯出來的。

    比如家長總是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口中:“別人考一百分,你為什麼這麼低?”“xxx多聽話,你看看你……”“xx會這個,你為什麼不學呢?”

    長期下來,只會給孩子徒增心理壓力,成為家長虛榮心的犧牲品。為了孩子好,家長也應該擺正好自己的心態。

    孩子有比較心理是正常現象,一旦引導得當,會起到巨大的正面作用。反之,也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家長一定要教育孩子正確對待比較心理,使其成為孩子的發展動力,而不是人生絆腳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前男友成了自己上司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