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術小歡歡

    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把御史大夫景清一家抄斬,只有長女蔓姝倖存下來,並改名孫若微被孫忠收養,當孫若微長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時,清正教想利用孫若微做籌碼嫁給野心勃勃的漢王,孫若微卻陰錯陽差的嫁給了皇太孫朱瞻基,剛經人事的孫若微在宮中目睹了宮廷權謀鬥爭,原本想要為父親報仇的她被朱瞻基的善良而改變,決定拋棄個人恩怨,輔助朱瞻基治理天下,關懷天下黎明百姓,應對朝堂上眾臣子的明爭暗鬥,然而朱瞻基英年溘逝,孫若微又先後經歷了朱祁鎮、朱祁鈺兩帝執政帝王,憑藉自身的聰慧才智,懷揣著母儀天下之心幾度救大明王朝於危難之中。

  • 2 # 影視音樂奇聞

    明永樂元年,御史大夫景清遭成祖朱棣滿門抄斬,長女蔓姝為孫忠所救,化名孫若微收養家中。若干年後,隱秘勢力“清正教”暗中操弄孫若微,欲將其嫁給野心勃勃的漢王。然而,因緣際會中她卻嫁入東宮,成為與自己偶然相識的皇太孫朱瞻基的嬪妃。入宮後,身懷父仇家恨的孫若微歷民間蒼生之疾苦,睹宮廷險惡之爭鬥,她的心智逐漸成熟,情感也愈發傾向於心地善良的朱瞻基,最終,她決心放棄個人仇恨,輔佐登上皇位的丈夫為民眾和天下謀求最大的幸福和安寧。朱瞻基英年溘逝,孫若微又先後經歷了朱祁鎮、朱祁鈺兩帝執政的時代,她用自己的氣度和智慧數度救大明王朝於危難,並把自己一直秉持的仁德之心和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傳遞到兒子朱祁鎮身上。歷經坎坷的孫若薇終於可以“放下”命運所加與她的一切,坦然面對歷史的洪流與轍痕。

  • 3 # 農村人小屁孩

    以上劇本並不只見於現代,在中國歷史上也不少見。

    熱播劇《大明風華》,同樣是一個關於皇帝祖父孫三代的故事。

    《大明風華》的背景,歷史上叫做【仁宣之治】。清代史家谷應泰說:

    “明有仁宣,猶周有成康,漢有文景”。

    意思是說這是一個溫和舒服時代,可以和文景之治相媲美。

    不過對於吃瓜群眾來說,仁宣之治的知名度很低。

    藉著《大明風華》的東風,嘗試說說仁宣之治吧。

    一 胖爸爸,帥兒子

    仁宗名朱高熾,年號洪熙。劇中是由“狄仁傑”專業戶梁冠華演的。

    神還原~

    他這個太子當得戰戰兢兢,以至於劇裡動不動就說

    還有網友吐槽說,感覺兒子朱高熾比老子成祖朱棣還老。

    王學圻飾明成祖朱棣,他的演技是劇中主要亮點

    其實,仁宗只當了一年皇帝就去世了,活了48歲。去世之前因為過於肥胖連馬都騎不了。這樣的身體條件,想來是很憔悴,看上去老也不能算錯。

    成祖的孫子宣宗朱瞻基即位為宣宗,年號宣德(著名的宣德爐產於這個時代)。

    朱亞文演的朱瞻基被網友吐槽“廠裡廠氣”。

    歷史上的宣宗文武雙全,多次親征。據說朱棣一度不喜歡太子朱高熾,但之所以不動太子,是想未來把江山留給孫子。

    《明史·解縉傳》有這麼一段:

    “儲位未定,邱福言:‘漢王功高,宜立。’帝密問縉,縉稱皇太子仁孝,天下歸心。帝不應。縉又頓首曰:‘好聖孫。’謂宣宗也。帝頷之。太子遂定。”

    想來, “好聖孫“還是外表英武的。

    歷史上還有一個著名的爺爺疼孫子的案例。

    總之,宣德和乾隆都算是老人家隔代親,疼孫子的正面例子。

    當然也有負面例子。

    明宣宗死的時候,接班人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自己時年9歲的兒子朱祁鎮,一個是自己的親弟弟。

    張太后,也就是明仁宗的皇后主持朝政,力主孫子繼位。

    吳越飾張後,劇裡演得非常家庭婦女,歷史上的張後被認為是賢后

    張皇后的孫子小皇帝朱祁鎮,就是那個土木之變被俘虜的皇帝英宗,大家可以去看《女醫明妃傳》。

    霍建華演朱祁鎮,和朱祁鈺(黃軒飾)還愛上同一個女人(劉詩詩飾)的瑪麗蘇故事。

    二 撥亂反正

    仁宣之治既然叫做“治“,說明更突出內政。

    最重要的就是撥亂反正。

    明朝初年,一口氣經歷了兩次政治高壓+一次全面內戰。社會各階層都被折騰的死去活來。

    先是明太祖朱元璋,斯達舒附體,殺盡功臣,清洗李善長,胡惟庸兩個政治集團,處死人數加起來有小10萬人,歷史上實在找不到幾個可以對標的惡例。

    然後建文消藩,引發內戰。成祖朱棣透過靖難之役,奪了自己侄子建文帝的國,對建文舊臣的屠戮可謂駭人。

    方孝孺誅十族自不待言。鐵鉉被大鍋煮死,齊泰,黃子澄的女眷,刑罰竟然是遭遇長期輪姦。

    哪怕以中國封建王朝的標準看,都殘暴的令人髮指。

    大興錦衣衛,太監開始進入政治也源於成祖。錦衣衛現在很多女生都覺得很帥,其實在明朝時是一個極為恐怖的組織。我實在沒見過什麼嚴肅著作對錦衣衛有高評價。

    不誇張的說,後來“大萌各種藥丸”,廠衛制絕對是大惡。

    成祖朝還有一次後宮惡行,據說一次性以最殘酷的方式(具體不忍說)處死宮女過千。

    仁宗即位後,立即赦免“靖難之變”中的死難諸臣的家屬,被流放的大部分讓回家。

    專門出臺了官方檔案:

    凡“建文中‘奸臣’家屬初發教坊、錦衣衛、浣衣面習匠、功臣家奴,今有存在,並宥為民,給還田土。

    仁宗直接說,“方孝孺之類的人都是忠臣。”

    總算平反了。

    仁宣以中國封建王朝,特別是明朝的標準看,算是不錯的皇帝。

    宣宗朝,發生漢王朱高煦之亂。牽連被殺和充軍的大概2000多人。這是一場實實在在的叛亂,相比於明太祖和明成祖時代對政敵的打擊,算是很仁慈了。

    三 還是重建董事會吧

    除了撥亂反正之外,仁宣在內政上的主要功績,除了溫和之外,最重要的是在制度上改革了內閣制。

    【內閣】是我們今天很常見的一個政治術語,一般見於英國,日本等國。中國歷史的內閣成名於明朝,有趣的是,後來用這個詞來翻譯英語的“cabinet“一詞,竟也達意。

    朱元璋殺了胡惟庸後,明朝就不設宰相了,用類似皇帝秘書得內閣大學士取代,君權進一步強化。這個風格也被朱棣繼承。

    但仁宣就不這麼搞了。不是創業公司了,要上市,出海,合規,要得到輿論大眾的認可,

    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班子。

    怎麼搞呢,宰相就不恢復了,但加強內閣的權力。

    讓內閣從一個皇帝的秘書處,真正變成一個政治主導機構。讓閣權重於部權。

    史載:

    仁宗而後,諸大學士歷晉尚書……閣權之重,偃然漢唐宰輔,特不居丞相名耳。

    本來內閣大學士,雖然是最接近皇帝的大臣,但官僅五品。秘書在理論上的級別是不高的。

    仁宣就打破了這一限制,不斷提升閣臣的官階。楊榮,楊士奇等閣臣的官階從正五品提高到正三品,後來他們陸續把閣臣都晉為尚書。

    怎麼理解?

    尚書相當於部長,更有實權,現在國務秘書同時兼部長,地位大幅上升。

    仁宣朝有5位名臣。

    楊榮,楊溥,楊士奇,蹇義和夏元吉。

    前三位歷史好一點的朋友可能會知道。明朝的【三楊】,500年後有一個“三狼”,那是香港的事。

    開個腦洞,這5個人如果在日本大概會叫作“仁宣五老”,“仁宣五傑”(中二感上來了)。

    三楊在內閣,蹇義管人事hr(吏部),夏元吉管財務(戶部)。

    基本上,朝廷形成了一套核心班子,皇帝相當於董事長,下面有CEO,也就是內閣首輔,還有幾個CXO,就是內閣次輔,兼了部長尚書。

    這種統治方式,放到騰訊,叫做總辦,放到阿里,叫做管理委員會,放在……

    總的來說,這種制度的好處是,皇帝的專制受到了制約,皇帝和經驗比較豐富的文官領袖(職業經理人)一起來管理國家。

    《大明風華》是說宣宗的兩位皇后胡善祥(鄧家佳飾)和孫後(湯唯飾)的故事。

    姐妹都嫁給了朱亞文然後反目的狗血套路

    姐妹都嫁給了朱亞文然後反目的狗血套路

    總之,這種體制下,出現治世的可能性會比較高。

    《明史·宣宗贊》說

    宣德年間:“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閭閻樂業,歲不能災。

    其實簡單來說,不需要他們是聖人,只要是正常人。幾個正常人湊一起,對於中國古代天下大部分老百姓和讀書人來說,就算是好時代了。

    除非董事長比較奇葩,CEO又品德不好,如後來明朝嘉靖(皇帝)+嚴嵩(內閣首輔)的組合。

    那就是豆瓣得分最高的中國產劇《大明王朝1566》的故事。

    良心作品牆內開花牆外香

    啊,懷念《大明王朝1566》。

    四 不要星辰大海,先過好日子

    對外部分是仁宣之治在歷史上有爭議之處。簡單講一下。

    仁宣二帝目標很明確,不要星辰大海,做一個守成令主。

    於是重要措施是收縮。

    收縮包括放棄領土,北面放棄了開平,南面放棄了交趾(也就是安南,今天的越南)。把鄭和下西洋的傳統也停了。

    這些措施可能現在人一聽就覺得很負面。

    但其實歸納起來的核心就是,要不要做一件投入產出比很差的事。

    先說北面,簡單來說就是放棄了朱元璋朱棣對於長城外部蒙古力量的進攻態勢,改為主要依託長城防守。

    從中國古代歷史經驗看,到底是進攻好,還是防守好,並沒有絕對的定論。

    從明朝的實際情況來看,成祖朱棣曾經5次親征蒙古,每次動輒50萬人,沒有一次能夠給予蒙古力量決定性打擊。

    另有一次慘敗,大將丘福的10萬人全軍覆沒。

    那時蒙古勢力已經掌握了應對中原王朝的套路:

    明軍大規模出賽,蒙古騎兵就化整為零消失在茫茫大漠裡;當明軍疲憊,後勤跟不上,還可以乘機打擊疲師。

    核心還是後勤,想想幾十萬軍隊每天要吃多少東西?數量越龐大,就越不可能在沙漠和草原久留。

    《太宗實錄》(成祖是朱棣後來的廟號,之前是太宗,之前我搞錯了,以為一個是廟號一個是諡號,很慚愧,這個錯誤都犯,)裡有一個數據,成祖第三次北征,運糧就需要34萬頭驢子,使用民夫23.5萬人。

    畢竟不是吃雞遊戲,能活一個就成。

    放棄安南也屬於爭議很大的事。

    成祖朝一度因為安南的內亂派兵平息。但事後成祖藉故直接吞併安南,再加上用的太監馬騏為人貪婪,當地人反抗不斷。明朝幾十萬軍隊官吏陷在安南的戰亂深淵裡。

    宣宗時下決心撤退。整個撤退過程由於用人不當,變成一場巨大的軍事災難,損失士兵官員7萬人。

    對於是否要再徵安南進行報復,宣宗一錘定音:體面的退出吧(當時安南的統治者上貢稱臣)。

    我非常敬佩的歷史學家李潔非先生說,宣宗做這個決策是很有勇氣的。

    停止下西洋也屬於財政上的考慮,其實是明朝朝廷上下一致的決定。

    美國曆史學家樸正民(Timothy Brook)認為:

    鄭和航海的目的是外交,他的任務是向中國所有的朝貢國宣告永樂是現任的皇帝,他們應以納貢的方式表示他們對這一事實的接受……下西洋的目標並不是進行投資。

    從人類歷史整體來看,鄭和下西洋有其偉大的地方。但從當時實際情況出發,本質並非為了貿易,而是一種面子工程,耗費巨大,得不償失。停止是必然的。

    所以,放棄安南,放棄進攻蒙古和放棄下西洋三點的邏輯是相通的,在經濟上減輕國家和百姓負擔,修生養息,是自洽的。

    關於國家負擔與興衰,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財富是如何毀滅一個帝國的》,感興趣可以戳

    只是歷史有很多諷刺之處。

    文景休養以後,漢武帝擊破了匈奴;仁宣以後,明朝第一次戰略性軍事出擊就是災難性的土木堡之變,明英宗的50萬京軍被擊潰,本人當了蒙古瓦剌部落的俘虜。

    歷史的劇本不會永遠一致。

    五 劇不是紀錄片

    2019年古裝片逐漸復興,《慶餘年》和《大明風華》都在熱播。《慶餘年》我們都知道是架空的小說。《大明風華》原著《六朝紀事》也是穿越小說。

    架空虛構一樣能產生好作品。典型如《長安十二時辰》。

    但一直沒有歷史正劇,多少還是有點遺憾。

    在中國,拍歷史劇很難,且不說這個那個限制。經濟上總是叫好不賣座。

    就說《大明王朝1566》,當年在湖南衛視收視率就是慘不忍睹。

    真的很遺憾。

    拍出來以後,觀眾也特別難伺候,槓精如雲。《大明風華》裡,朱元璋的形象引發網路上各種歷史愛好者來吵架。

    劇中朱元璋長得像從中學歷史課本里走出來的

    其實朱元璋還有一版畫像,不僅沒有鞋拔子臉,而且寬額廣頜

    朱元璋的兩幅形象歷史上都是客觀存在並被廣泛使用的,既然不可能絕對確認朱元璋到底是什麼樣的,用一副醜的又有什麼問題呢?

    劇集不是紀錄片,也不是論文。仁宗死時讓嬪妃殉葬,宣宗也有殘忍殺害大臣的記錄,現代劇也不可能都反映出來。

    至於歷史正劇,什麼時候歷史愛好者可以讓歷史正劇賺錢,什麼時候歷史正劇才能重新得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男生不會好好對待滿眼都是他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