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守望者
-
2 # 江水趣談
其實蘇坦妹不過是在當時成為了政治犧牲品而已,所以說起來也算是非常的可悲。蘇坦妹長得非常的漂亮,而且喜歡結交朋友。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朱元璋的義子朱正文和胡德濟看到了。
兩個人被她深深的吸引,所以就把就用一個小小的計謀把蘇坦妹給抓了。但是他們之所以抓住蘇坦妹並不是為了佔為己有,而是想要把她獻給朱元璋,用於討好朱元璋。
果然朱元璋看到蘇坦妹之後,果然被她的美貌和才情所吸引,於是就收下了他們送來的這件“禮物”。因為獻上了蘇坦妹這個好禮物,胡德濟得到了朱元璋的讚揚和誇獎,所以他也決定出去要放鬆一下。
但是他放鬆的方式非常的“特別”,他到妓院當中強行掠奪了幾個妓女到自己的家中喝酒淫樂。朱元璋知道這件事情之後,認為這是公然挑戰自己的權威,不但破壞了軍紀,而且還讓自己的顏面蕩然無存。
所以朱元璋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就決定要嚴懲胡德濟。胡德濟因為朱元璋翻臉不認人,所以非常的生氣。在受審的時候就說出了6個字:前有車,後有轍。
他的意思就是朱元璋昨天剛剛接受了蘇坦妹,今天就要懲罰自己,意思就是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朱元璋當然是聽懂了他的意思,也明白自己作為領袖如果不以身作則的話,是沒有辦法服眾的。所以他在進行了一番思想鬥爭之後,還是決定忍痛殺掉蘇坦妹。
當時的朱元璋只是為了籠絡民心,不希望有人破壞規矩,破壞軍紀。殺了蘇坦妹之後,朱元璋才知道被殺之人是蘇坦妹,自然是很後悔,只能說蘇坦妹的死實在是太冤了,最後朱元璋為了表示悔意,在蘇坦妹的墳前立了一個“罪己碑”。
-
3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歷史
這位妙齡女子名叫蘇坦妹,她之所以會死,不止是因為她在亂世之中遇到了朱元璋,更要命的是跟政治掛上了鉤。
蘇坦妹,浙江金華人,和楚方玉並稱“江南蘇楚”。
明朝初期,江山還需穩固,朱元璋攻下浙江後便大量招攬賢士,一邊往城牆上貼“小廣告”,一邊派人到處尋人。
也是因為當時百姓文盲偏多,鬧哄哄的城牆邊卻沒有一人 可以看懂牆上的貼紙。此時,才女蘇坦妹便主動站了出來,熱心的幫百姓們解釋牆上貼紙的意思。
但令她沒想到的是,她出的這一“風頭”,正好被朱元璋的養子朱文正和胡大海的兒子胡德濟看到了,他們被蘇坦妹的美貌所吸引,隨便找了個藉口就把蘇坦妹抓走了。
之後,機靈的朱文正便把蘇坦妹獻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此人,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按理說也不會應一女子的美貌而強搶民女吧,可偏偏蘇坦妹確實讓他迷了心智,他曾說:如此美麗,再鐵石心腸的男人都會行動。
之後,蘇坦妹便呆在了朱元璋身邊,但沒想到還沒待夠兩天,蘇坦妹便被朱元璋給殺了。
原來在第二天,朱元璋以胡德濟掠奪青樓女子回家享樂為由,欲斬了胡德濟。
胡德濟便在停上辯解此事,說我這樣做的原因是:前有車,後有轍。這“前有車”自然是指朱元璋和蘇坦妹一事了。
而朱元璋處事向來嚴明,怎麼會吃胡德濟這一套,便直接叫來蘇坦妹,把她和胡德濟,還有那些青樓女子一便殺了。
這一年,蘇坦妹24歲。
當然,朱元璋也曾後悔過,“罪己碑”便是最好的證明。
最後再提幾點,蘇坦妹是虛構人物,以上的故事出自《傳奇皇帝朱元璋》,蘇坦妹的原型為一無名女子,記載於《國初事蹟》中:
太祖親征婺洲,有侄男子進女子一人,約二十歲,能作詩。太祖曰:“我取天下,豈以女色為心?誅之於市,以絕進獻。” -
4 # 大海里的方舟
這是在《傳奇皇帝朱元璋》中的一段劇情,這位妙齡才女叫做蘇坦妹(不是蘇妲己,雖然可能有蘇妲己的美貌,但是沒有蘇妲己的禍心)。
蘇坦妹,元末浙江著名才女,與另一名才女楚方玉合稱為“江南蘇楚”,元末江南文壇領袖級人物。和“浙西四賢”劉伯溫、宋濂、章溢、葉琛的交情匪淺。經常一起參加浙江地區當時有名的“蘭溪會”(和三國時期許家兄弟的“月旦評”差不多)在會上常常高談闊論,評論天下時事;吟詩作對,抒發才情。
在《傳奇皇帝朱元璋》中,朱元璋拿下婺洲之後,張榜安民,同時挖掘賢才,從而引出了蘇坦妹出場。
蘇坦妹恰恰就是婺洲(金華)本地人,小宋佳扮演的蘇坦妹看到了百姓們都不太識字,就主動給大家講解榜上的內容。結果正好被正在巡邏的朱文正看到,和朱文正一起巡邏的胡德濟(胡大海的兒子)一看立刻建議將這個女子獻給朱元璋,以獲得更多的恩寵。
兩人一合計,以“私藏惑亂百姓的傳單”為由將蘇坦妹捉走了,立馬派人就給朱元璋送去了。陳寶國扮演的朱元璋一看,眼睛都直了,恨不能立馬納入後宮。但是此刻,朱元璋並不知道此人就是蘇坦妹。
原來胡德濟建議朱文正把蘇坦妹進獻給朱元璋,是有私心的。
因為第二天胡德濟就被告了,他去妓院中擄掠妓女至家中淫樂,敗壞了軍紀。這種事情是壞朱元璋規矩的事情,婺洲初定,需要籠絡人心。胡德濟既然犯這種低階錯誤。犯了也就犯了,還暗藏禍心,想拉朱元璋下水。
朱元璋在不顧胡大海身處浙江前線的事實,甚至不惜冒胡大海反叛的風險,決定處決胡德濟。可死胡德濟不服,“上樑不正,下樑歪。”你朱元璋也搶女人進宮,憑啥處置我?朱元璋出離憤怒了,不就是個女人麼,我還殺不了你,整不了軍威了?於是蘇坦妹很無辜地就被殺了。只能說冤,實在是冤。殺了蘇坦妹,胡德濟也沒話說了,赴死吧!
殺了蘇坦妹之後,朱元璋才知道被殺之人是蘇坦妹,自然後悔莫及。
蘇坦妹的死導致了楚方玉在祭奠蘇坦妹的時候,發誓要替她報仇;也直接影響了“浙西四賢”劉伯溫不願出仕。最終朱元璋為了表示悔意,在蘇坦妹的墳前立了一個“罪己碑”,這個事情的惡劣影響才翻篇。
實際上並不只是《傳奇皇帝朱元璋》提到了朱元璋的乾兒子們給朱元璋送女人這事,在胡軍版的《朱元璋》裡,實際上也提到了此事,只不過在這部劇裡,她們運氣好,一個都沒死。
在胡軍版的《朱元璋》裡,甚至連朱文正這個角色都省略了,但是卻沒有省略掉這兩個被送進宮的女人。只不過她們一個叫“玉兒”、一個叫“青兒”。其中“青兒”最終就嫁給了朱元璋,算是替“蘇坦妹”圓夢了吧,但是在圓夢之前,被馬大腳發配到鳳陽守祖墳一段時間,此後也算是苦盡甘來吧,但是此後就沒有再交代結局,十有八九殉葬了。
而“玉兒”命相對苦一點,先是被許配給了朱元璋的乾兒子花榮,結果花榮戰死了,實際上也還是替朱元璋犧牲了;然後又被許配給朱元璋的貼身侍衛大虎,結果大虎因為溺死小明王的事情,自己也投江自殺了(目的就是保住朱元璋的名聲);然後又嫁給大虎的弟弟二虎,最終因為私見朱棣未上報,帶著兒子被打入死牢,最終雖然沒交代結局,但是應該是個悲劇的結局。
正史中,無論是蘇坦妹、楚方玉還是玉兒、青兒,這些人物或有原型,但是可以肯定是不存在的。但是朱元璋在婺洲(金華)處死無辜進獻女子的事情,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大。
太祖親征婺洲,有侄男進女子一人,約二十歲,能作詩。太祖曰:“我取天下,豈以女色為心?誅之於市,以絕進獻。”
這段史料出自於明初大臣劉辰的《國初事蹟》。劉辰是婺州人,元至正18年(1358年),在婺州投靠朱元璋,擔任過朱元璋的典籤(秘書),還參與撰寫了《明太祖實錄》。因此此事斷非空穴來風。
而書中並未提及究竟具體是何人進獻女子給朱元璋,但是朱文正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已經具體到侄男了,但可能與胡德濟並無關係。所送女子20歲,能作詩,說明是個富戶家裡,但是並沒有名字,所以也不用非得往蘇坦妹上去靠,畢竟蘇坦妹只是個藝術形象。
但是這事情反應了一個普遍現象,那就是朱元璋的乾兒子們肯定在某一個階段,不斷收羅美女送給朱元璋。但是朱元璋為了自己更大的目標宏願考慮,忍痛殺了一個美女加才女,目的就是透過這種方式,讓子侄們不要再做這種事情以擾民心。
不得不說,朱元璋手法雖然殘忍,但是這種方式既不得罪替自己在前線拼命的子侄們,又徹底阻絕了這種“走後門”的風氣。
-
5 # 歷史畫中人
其實蘇坦妹不過是在當時成為了政治犧牲品而已,所以說起來也算是非常的可悲。蘇坦妹長得非常的漂亮,而且喜歡結交朋友。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朱元璋的義子朱正文和胡德濟看到了。
蘇坦妹蘇坦妹,民間傳說人物,元末明初人,一代著名的江南才女,和楚方玉並稱“江南蘇楚”。死時年僅24歲。
蘇坦妹同浙江四賢,劉伯溫等人也是素有往來,經常參加浙江地區當時有名的“蘭溪會”,在會上常常高談闊論,吟詩作對。
24歲卒於朱元璋誤殺,後來,朱元璋為了表示悔意,在蘇坦妹的墳前立了一個“罪己碑”。
有人送給朱元璋一位妙齡才女,朱元璋心花怒放,為什麼沒過幾天又把該女子殺了?在中國的史數上確實記載,在元末明初的時候,確實有一位這樣的女子蘇坦妹,他出生於當時的浙江省金華市,從小蘇坦妹就屬於那種長得聰慧,十分漂亮的姑娘。
蘇坦妹長到20多歲的時候,按照當時的傳統理念,她應該屬於那種呆在家裡養在金絲籠圈裡的人,可是她偏偏不,她依舊我行我素,每天的出門遊蕩,四處招搖過市,屬於在當時那個年代來說,屬於一種奇女子。
因為蘇坦妹只是朱元璋為了表明自己沒有沉迷女色,為了在軍中樹立自己的威信才殺了她的,她只是朱元璋用來立威的政治犧牲品。而後來朱元璋也覺得自己做錯了,還給蘇坦妹的墓前立了一座“罪己碑”。
說這位蘇坦妹可是元末明初時候大火的一個江南才女,比我們現如今的“網紅”不知道強多少倍。蘇坦妹不僅是個非常有才華的女子,而且長的十分水靈動人,引來了一大波青年才俊的狂熱追求。蘇坦妹甚至和朱元璋的謀士兼軍師——劉伯溫來往頗多,她的才華也讓很多文人雅士十分欣賞。
話說當時滁州紅巾軍攻破了婺洲後,朱元璋興致大起,就給當地的老百姓寫了一篇“約法三章”。雖然朱元璋沒什麼文化,寫的都是輕易能看懂的大白話,但是當時的老百姓連吃飯都是問題,又怎麼有機會讀書,那就更不要說看懂朱元璋的公告上面寫的是啥了。這時蘇坦妹就出來發揮自己這位才女的作用了,她主動站出來向群眾們一一解釋公告上寫的是什麼。而朱元璋的養子朱文正正巧看見了在給眾人講解的蘇坦妹,他就靈機一動想抓她回去獻給朱元璋來取悅他。因此,朱文正就以“蠱惑人心”的罪名把蘇坦妹抓了起來,送給朱元璋了。
朱元璋後來看見了那麼有才華又那麼漂亮的蘇坦妹,心花怒放,非常開心。而朱文正的“幫兇”胡德濟看到朱元璋那麼開心,就以為自己的升官發財之路穩了,他便藉著“犒勞自己”的名頭從妓院抓了幾個妓女回家去享樂了。但是胡德濟這麼做就是在挑釁朱元璋剛剛在城裡發出的公告,這還讓朱元璋非常沒面子。因此,朱元璋就決定把胡德濟殺了立威。
但是胡德濟非常不爽,他覺得朱元璋帶走蘇坦妹也是變相的一種淫樂,因此他就對著朱元璋大喊:“前有車,後有轍。”而朱元璋知道了胡德濟是在說自己後,為了樹立自己在軍中的威信,遵守自己當初的“約法三章”,就把蘇坦妹和胡德濟一塊處死了。
總結:朱元璋在不顧胡大海身處浙江前線的事實,甚至不惜冒胡大海反叛的風險,決定處決胡德濟。可死胡德濟不服,上樑不正,下樑歪。你朱元璋也搶女人進宮,憑啥處置我,朱元璋出離憤怒了,不就是個女人麼,我還殺不了你,整不了軍威了,於是蘇坦妹很無辜地就被殺了。只能說冤,實在是冤。殺了蘇坦妹,胡德濟也沒話說了,赴死吧。
-
6 # 紅塵過客甲
因為朱元璋害怕女子太聰明,以後生了兒子,當上皇帝,這女子來個太后干政,當上武則天,篡奪大明江山。所以吸取李唐教訓,把該女子處死,以免再生禍害!
-
7 # 千水千山
“百代相望,我為卿哭。韶華已逝,詩文在竹。遍求館藏,竟無一櫝。秋風既起,置酒推樽。芳容渺遠,唯在我心。拙詞以祭,安饗香魂!長雁孤鴻,梧桐聲聲。商商湯湯,祭者何人?紅樓劍客,狷狂書生!”這是關於明朝才女蘇坦妹的祭詞中的一段文字,蘇坦妹死時只有24歲,她是元末明初人,是著名的江南才女,與楚方玉並稱“江南蘇楚”。
蘇坦妹在12歲的時侯文才便很出眾,為世人所知,她那時常常在蘭溪會上亮相,因為詩才獨領風騷,在聚會上常會成焦點。
她與楚方玉情同姐妹,作為一個亂世中的才女,生存本就不易,如果不能收斂鋒芒,讓自己暴露於以男權為主的世人眼中,想必會被他人利用,最後的下場也只能令人唏噓。
當時朱元璋的部隊已經攻下了江南,正是求才若渴的時侯,於是他令人貼出告示,尋求當時的江南有名的“浙西四賢”。
告示貼出來以後,百姓們都站在那裡指指點點,不知道上面寫的什麼,這時恰巧蘇坦妹也在旁邊。作為一個美麗的女子,在那樣的亂世,躲在家裡避禍不好嗎?可是蘇坦妹沒有,她不旦沒有躲在家裡,還站出來和大家講解告示的內容。
這一幕偏偏被胡大海的養子胡德濟看到了,他一看這個女子不但漂亮,還這麼有文才,如果獻給朱元璋一定會得到獎勵。於是二話不說,上前便以蘇坦妹“私藏惑亂百姓的傳單”為由,將她給抓走了。 (蘇坦妹為百姓講解告示)
朱元璋看到蘇坦妹以後,也被她的美貌所折服,但是並沒有染指。朱元璋雖沒有讀過很多書,可是他自學成才啊。他也曾讀過蘇氏的詩文,深深為她的才情所傾倒。可是他卻感覺這樣一個集美貌與才情於一身的女子,並不是自己當時能消受得了的,所以他對蘇坦妹只是發乎情止於禮。
也許是朱元璋與蘇坦妹無緣,後來胡德濟違反軍規,擄掠青樓女子,這是軍法所不允許的,朱元璋為了表明自己軍紀嚴明,便冒著胡大海會造反的危險把胡德濟給殺了。
可是胡德濟在死前也直接指出這是因“上樑不下,下樑歪”,自己才作出這樣的事情,明明白白指的就是朱元璋接受蘇坦妹一事,朱元璋為了安撫胡大海,也為了證明自己以身作則,不得已把蘇坦妹也給殺了,當時朱元璋這樣做實在是情非得已。
劉辰《國初事蹟》:太祖親征婺洲,有侄男子進女子一人,約二十歲,能作詩。太祖曰:“我取天下,豈以女色為心?誅之於市,以絕進獻。”後來朱元璋知道蘇坦妹與浙西四賢也很相熟,更加後悔殺了蘇坦妹,命人在蘇坦妹墓前立了一個罪已碑。但無論朱元璋如何後悔,蘇坦妹的生命已結束在了24歲最美好的年華,再也回不來了。
-
8 # 聽歷史說話
01此女喚作蘇坦妹,浙江人氏。貌美如花,並且才略過人,喜歡與名士結交,在現在來說就是交際花,和當時的浙西四賢關係很好,經常坐在一起喝茶聊天,談經論道。這樣的一個女性,放到現在都不太好找,更遑論是在古代了,所以她在當地還是比較出名的。但是事情壞也壞在這裡,才貌雙全卻誤了卿卿性命。
當時正趕到朱元璋創業需要人手,壯大隊伍的時候,他一方面求賢若渴,大力的招來人才;另一方面有整頓軍紀,嚴明部隊的紀律,力圖打造一支鐵血部隊。
就在這個時候,他打進了婺州城,蘇坦妹就是這裡的人。進城之後,他為了安撫百姓,張貼了一個告示。可是圍觀的人卻都不識字,他們壓根就看不懂上面寫的是什麼,就在眾人犯難的時候,蘇坦妹恰好過來了,她給眾人做起了翻譯。
02這一幕恰好被朱元璋的義子朱文正和大將胡大海的兒子胡德濟。他倆驚歎怎麼有這樣長的漂亮還能夠識文斷字的女子,不由得動了歪心思。
他倆隨便編造了一個罪名,就把蘇坦妹給抓了。這邊剛抓,那邊就獻給了朱元璋。朱元璋當時看了之後也是被蘇坦妹的美貌給驚呆了,不過當時也並沒有說什麼,也沒有做什麼。
接著事情就壞了,第二天就傳來了胡德濟淫亂青樓女子的事情。朱元璋大怒,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了這種事情,顯然對他們的聲譽造成了很壞的影響,所以他決定親自審理。
要說這胡德濟也是不開眼,他直接給朱元璋說了一句:“前有車,後有轍”的話,朱元璋一聽,這不是諷刺他昨天收了蘇坦妹的事兒嗎?這自己還啥都沒幹呢,這幫人就敢這麼幹了,自己真要乾點啥,這幫人不還瘋了。
估計想到了這一點,朱元璋想了個主意。下場就是處死蘇坦妹,以儆效尤。
之後朱元璋就名正言順的把違法亂紀的胡德濟給處死了,這麼一來誰也沒有異議,也沒有人再敢胡來了,對於他維護統治,打造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爭取民心無疑是一件好事。
03所以我們要看到老朱處死蘇坦妹背後的想法,老朱為什麼處死蘇坦妹?他難道不知道她是無辜的嗎?
這些他都知道,心裡都明白,可是他也沒有辦法,為了嚴明軍紀,他只能這麼做。不然的話,這件事很可能會引起一個多米諾骨牌的效應,很可能會發生他也無法控制的事情。所以為了避免這些事的發生,他必須及時的止損,哪怕犧牲蘇坦妹的性命他也在所不惜。
朱元璋其實內心也是惋惜的,這麼以為才貌雙全的女子就做了刀下亡魂。所以他厚葬了蘇坦妹,並且在她的墓前刻了一塊兒《罪己詔》的石碑,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歉意。
-
9 # 人皆可為舜禹
政治上,廢立丞相和行中書省,設三司分掌權力相互制約相互牽制,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的掌控。對待貪官更是嚴懲不貸的。他在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經濟上更是大力發展經濟,興修水利,解放奴婢,減免稅負。文化教育上他建立國子監選拔人才。也讓明朝繁榮發展,歷史上的洪武之治。
妙齡才女這位妙齡才女就是蘇坦妹,她的才華有多麼的出眾呢?她是元末明初人,是著名的江南才女,與楚方玉並稱“江南蘇楚“她與浙江四賢,劉伯溫等人都有著來往,經常參加浙江地區當時有名的“蘭溪會”,在會上常常高談闊論,吟詩作對。她死後後人對其評價也是十分的高,“百代相望,我為卿哭。韶華已逝,詩文在竹。遍求館藏,竟無一櫝。”這是她墓上的詩句。朱元璋也是留下罪己碑,來懺悔自己的罪行。
那麼問題來了,朱元璋何故殺她?在古代的那種男尊女卑的男權時代,一個有才華和美貌的女子註定是受人所關注的。當時朱元璋剛剛攻下江南,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於是貼出皇榜尋求當時有名的浙江四賢。但是告示貼出來老百姓卻也不知道其中的意思,亂世之中,一個女子過於的出盡風頭難免會招來麻煩。剛好蘇坦妹路過,他便很老百姓講解這其中的含義。就被胡大海的養子胡德濟所看到,他想這個女子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一定會深受朱元璋的喜愛,於是便隨便找了一個理由便把她抓了起來,獻給了朱元璋。自古寶劍贈英雄,這樣一位美女朱元璋又怎麼會不喜歡呢,朱元璋對蘇坦妹及其喜歡,再加上她的才華又是無比出眾,可是朱元璋並沒有把她納入後宮,可能他自己也明白這樣一個時間少有的女子,自己是無福消受的。也許是蘇坦妹命中註定,後來胡德濟違反軍規去青樓掠奪女子,於是朱元璋便按軍規處置,但是這個人十分不服,說出了朱元璋蘇坦妹,朱元璋為了服眾,便殺了蘇坦妹,年僅24歲,大好年華。
後續、朱元璋殺了蘇坦妹之後也是非常後悔,命人給她建立了一塊墓碑,自己也是在墓碑上留下了悔恨的三個字,可以看出一位皇帝會對一位普通的百姓這麼的上心,可想而知蘇坦妹當時的才華與美貌是無人可比的。也可惜了這麼個妙齡少女,她不過是在亂世之中的犧牲品,如果她能在亂世中低調一點,不那麼的表現出眾,可能一生平凡也能活著。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
10 # 一翁16
朱元章殺美?誰看見了?歷史上唯窮民出身,打下元朝立大明。乃至清朝“反清復明‘’。不是拉民族仇恨,挑起民族矛盾??!
-
11 # 江湖小曉生
朱元璋是何等聰明的人,在沒有奪取天下之前,一定要做到言出必行。而這個女子就是朱元璋言出必行的犧牲品。朱元璋還沒有奪取天下的時候,就曾經傳出這麼一個故事。
朱文正和胡德濟,敬獻美女蘇坦妹給朱元璋。當時江南地區有一位非常出名的美女兼才女蘇坦妹,這個小姑娘可了不得,不僅長相驚為天人,而且文采也是古今一流水平。這個時候朱元璋的大軍已經入駐浙江金華地區,蘇坦妹恰好在路上被朱文正和胡德濟給看到了。
兩個人看到蘇坦妹正在為百姓解讀告示,索性就把她給抓了。胡德濟的意思是,讓朱文正將蘇坦妹送給朱元璋,因為朱元璋是當時的軍隊領袖。朱文正也就這麼辦了。朱元璋見到蘇坦妹以後,也是走不動路,認為確實太漂亮了,所以就收了蘇坦妹。
胡德濟公然違抗朱元璋的軍令。不過事情如果就這麼結束了,可就沒有意思了。過了兩天,這胡大海的養子胡德濟被人告發姦淫擄掠,無惡不作。他在家裡養了不少妓女,每天都是縱情酒色。這件事被人告發了以後,胡德濟全部招認,沒有任何隱瞞,因為他手裡有一張王牌還沒打出來。
他認為這不過是小事一樁而已。可是朱元璋十分惱火,因為他進駐金華城以後,就已經貼出告示,不會滋擾百姓,可是胡德濟卻公然違抗朱元璋的命令,所以朱元璋要拿胡德濟開刀了。
胡德濟手裡有朱元璋的把柄胡德濟一點也不怕,他拿出了胡大海的名頭來說事兒,胡大海是朱元璋手下的重要將領,殺了胡德濟,對胡大海來說肯定是一個重大打擊。
所以胡德濟認為,這件事朱元璋必須要三思後行。沒想到朱元璋依舊下了死刑的命令,而且是拖到了菜市口明正典刑,好讓大家夥兒都知道。胡德濟這回可是真的著急了,他連忙辯解稱,就連朱元璋自己都強搶民女,為什麼他胡德濟就不行?
朱元璋狠心殺掉胡德濟和蘇坦妹。原來最要命的地方在這裡,朱元璋總算知道,為什麼朱文正和胡德濟要送蘇坦妹給自己了。在美女、部下情面和軍法面前,朱元璋選擇的軍法。他果斷殺掉了胡德濟,為了給胡大海一個交代,朱元璋也將蘇坦妹給賜死,說是要杜絕再有人進獻美女,蘇坦妹二十出頭便被殺了。
這下子大家都對朱元璋佩服得很,認為這件事他做的很不錯。只是人家蘇坦妹又沒有什麼罪過,為什麼要殺了她呢?蘇坦妹成了朱元璋實行軍令的一個犧牲品,也算是為大明朝一統天下做出了貢獻,所以朱元璋還特地為蘇坦妹立了一塊石碑。
其實並沒有蘇坦妹這個人,胡德濟也沒有被朱元璋處死。蘇坦妹這個人是不存在的,是民間將蘇妲己和蘇小妹合起來編纂出來的一個人,不僅長相甜美,而且才華出眾。朱元璋確實有殺過一名美女,確實是為了杜絕有人再送美女給他。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所以才會出現蘇坦妹的故事。
劉辰《國初事蹟》:太祖親征婺洲,有侄男子進女子一人,約二十歲,能作詩。太祖曰:“我取天下,豈以女色為心?誅之於市,以絕進獻。”而胡德濟本人也沒有被朱元璋給處死,他跟隨徐達一起北上對抗大元,因為打仗受挫,最終被徐達給處死了。而這時候,大明朝已經快要一統天下,所以不會出現這件事。
-
12 # 聽濤說事
男權社會女子既是附屬品也是犧牲品,在封建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就算你才華橫溢,長相標緻,也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
下面這是一個故事,在正史無出處。大家就看一熱鬧,併為此女的命運唏噓感嘆一番。
話說當年朱元璋攻打婺州,攻城之後,廣貼告示,安撫民心。告示旁聚集了很多百姓,但那時候識字的又有幾人?無奈大家目不識丁,並不知告示內容為何?這時從人群中走出一妙齡女子,為大家解讀告示。
此女正是蘇坦妹,年紀不大,但才華橫溢,與浙西四賢齊名。早在浙西四賢發起的蘭溪會上,蘇坦妹就吟詩作對,高談闊論,技壓眾賢,那一年她才12歲。
正當她為百姓解讀告示內容時,被巡邏至此的朱元璋養子朱文正和胡大海的兒子胡德濟發現,被蘇坦妹的美貌折服。便找了個藉口將蘇坦妹掠走。
朱文正動了心思,想著將如此美貌和有才華的女子獻給朱元璋,他肯定會高興。於是將蘇坦妹帶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對蘇坦妹的才華早有耳聞,但如今見到其人,也被她的美貌驚到。以往對朱元璋的塑造都是心狠手辣,見到此女,他卻脫口而出再鐵石心腸的男人,也會對這樣的美女心動的,因此對朱文正的做法欣然笑納,再怎麼說英雄難過美人關。
在這溫柔鄉里還沒暢遊多久,便遇上胡德濟案,再打下婺州後,胡德濟到處搶佔美女,敗壞軍紀。朱元璋也明白這個口子不能開 ,於是要殺胡德濟,但胡德濟卻說,前有車後有轍。朱元璋明白他的所指,但胡德濟膽子也是夠大的,敢在朱元璋面前大放厥詞。
為了穩定軍心,胡德濟不得不殺。再說根基未穩朱元璋還得以身作則,所以這才女蘇坦妹也只能一殺以儆效尤。紅顏多薄命,不能掌控自己的性命,只能說可惜了,有點生不逢時。
此事在明朝《國初事蹟》中有記載。但沒有名字,為穩軍心不明不白的被殺,香消玉殞,連個名字都沒留下。蘇坦妹是在電視劇裡出現的名字。
-
13 # 東方大史
在朱元璋還未取得天下之時,當時他率軍攻下浙江,進城之後就頒佈軍令,讓軍士們嚴守軍法,不可劫掠百姓,也不能尋歡作樂。
但這一切卻因為一個女子出現了意外,這名女子就是江南第一才女蘇坦妹,有人曾將她送給朱元璋,朱元璋得到她時心花怒放,但沒過幾天就將她殺害了。
其實蘇坦妹並沒有做出惹怒朱元璋的事情,反而是將她獻上去的那個人犯了軍法。
這人正是朱元璋手下的部將胡德濟,他早就風聞蘇坦妹美貌無雙,在攻佔浙江之後,他與朱元璋養子朱文正隨便找了個罪名就將蘇坦妹抓了過去。
得到這種絕色美人,他也不敢獨自享用,於是就將蘇坦妹獻給了朱元璋,朱元璋見到這名妙齡才女,可以說是興奮異常,當天就與蘇坦妹成就了好事。
胡德濟見到朱元璋收下了蘇坦妹,心裡也有些放鬆,自己也找了數名青樓女子在家中享樂,但第二天就被軍法官抓到。
胡德濟被抓之後,口中還一直說:先有車,後有轍。
這無疑是在影射朱元璋違反軍法在先,朱元璋知道後勃然大怒,先是下令處死蘇坦妹,之後又法辦了胡德濟。
太祖曰:“我取天下,豈以女色為心,誅之於市,以絕進獻。”在這件事中,蘇坦妹才是最無辜的,她被別人強行獻給了朱元璋,最後還被朱元璋處死,從頭到尾都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
-
14 # 小鎮月明
被送給朱元璋的女子叫做蘇坦妹,12歲便因為驚人的詩詞造詣成名,與當時的劉伯溫、宋濂等人齊名。雖為女子,但是卻不是魅惑君王之人,若是不死,說不定會成為一個賢妃。
朱元璋攻下婺州之時,為了安撫百姓,也讓出逃之人迴歸,特意發下告示,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軍隊確實是與百姓和平共處的。但是朝廷的公文一般都是拗口難懂,老百姓真正能夠上得起學堂的又沒有幾個人,這種公文發了就像是沒有發一樣。所以蘇坦妹就非常符合時機的出現了。
蘇坦妹本身就是一個才女,能夠看懂公文自然也是不再話下。但是才貌雙全的蘇坦妹卻被有心之人利用,當時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和胡德濟想要利用女子來討好朱元璋。朱元璋當時已經是一方的統帥,尋常的胭脂水粉已經難以入朱元璋的眼睛,但是這蘇坦妹卻是不同,有才又有顏,朱元璋一定會另眼相看。
果不其然,朱元璋馬上便將其納入後宮,大肆寵幸。若是以蘇坦妹的才智,定然不會魅惑朱元璋使其辜負天下,相反會幫助朱元璋謀劃江山。但是可惜,因為胡德濟成為了政治上的一枚棋子。
朱元璋大軍進攻京華城之時,胡德濟又犯了老毛病。有些無德統帥,為了大肆獎賞將士,便會讓將士屠城搶掠婦女。但是朱元璋不是這樣,否則當初也不會張貼安撫告示了,本來朱元璋要以仁義安邦,但是胡德濟卻壞了朱元璋的好事。
朱元璋問責之時,胡德濟卻沒有絲毫愧疚之心。甚至拿出蘇坦妹說事,確實朱元璋將蘇坦妹納入後宮,和胡德濟搶掠民女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雖說蘇坦妹是被獻給朱元璋的,但是說到底蘇坦妹也是被搶掠而來的。
胡德濟當初搶掠蘇坦妹,為的便是這麼一天,朱元璋以一方統帥做了榜樣,後面之人自然是跟隨著效仿。何況胡德濟認為,蘇坦妹能夠俘獲朱元璋的心,定然就是事情被暴露,朱元璋也只會睜一隻眼睛閉一隻眼睛,捨不得下狠手,可是胡德濟低估了朱元璋的心狠程度,與將來的基業比起來,一個女兒沒了就沒了。
朱元璋沒有如胡德濟所想,不僅是親自下令處決胡德濟,甚至連自己寵了一時的蘇坦妹也親自斬殺,這才完事。
其實朱元璋也捨不得,但是胡德濟的一事卻正好給了朱元璋殺雞儆猴的契機。歷來士兵大勝,大肆屠城的可能會少,但是小偷小摸的實在是不再少數。但是親自斬殺胡德濟和蘇坦妹,一來也下面之人一個震懾作用,這二來便是做給天下百姓看,他朱元璋所率領的軍隊軍紀嚴明同時對天下百姓負責,與其他軍隊不同,給自己的開疆闢土更多一份人心。
所以成大事者,必定心狠,不僅僅是考慮當下的環境,更要為子孫的政治局面考慮,朱元璋在這一點上做得確實是高明。
-
15 # 葛大小姐
俗話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古寶劍配英雄,英雄配佳人,何況一國之君的皇帝呢,雖然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從一個小乞丐逆襲成為一位開國皇帝的,但也同樣過不了美人關。看到有人送給自己一位妙齡才女,龍顏大悅,心花怒放,但是沒過幾天卻親自下令將她殺死,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是什麼原因竟讓一位皇帝忍痛殺死自己喜歡的美女呢?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1、送給朱元璋一位妙齡才女,朱元璋心花怒放。據記載,當年朱元璋的部隊打下浙江時,朱元璋在當地張貼了一張告示,廣納人才,安撫百姓。一群不識字的老百姓看不懂告示的意思,抓耳撓腮,議論紛紛。這時候一位叫蘇坦妹的女子她站出來,為大家誦讀並解說告示內容,宣講朱元璋的納賢安民之舉。
但她萬萬沒想到,恰恰這在這個時候被巡邏的朱元璋的養子朱文正和胡大海的兒子胡德濟看到了,他倆看到這麼一位有氣質的美貌才女,而且還宣講朱元璋的政策,非常崇拜皇帝的意思。朱文正心想,若是將美貌有才的這美女獻給父親朱元璋,他一定會很高興,大讚自己的孝心,給自己權力。有了這種想法就有了下一步的行動,於是兩人一合計,就找了個藉口給蘇坦妹扣上“私藏惑亂百姓的傳單”的帽子,將蘇坦妹帶走。把蘇坦妹帶到朱元璋的面前。當時,朱元璋就被她的美貌驚呆了!蘇坦妹的這種美麗足以讓朱元璋神魂顛倒。朱元璋脫口而出道:“這樣的美麗再鐵石心腸的男人都會心動的”。
原來此女子叫蘇坦妹,浙江金華人,14歲便以才聞名,是江南著名的才女,蘇坦妹同劉伯溫、宋濂、章溢、葉琛“浙西四賢”曾發起蘭溪會,他們廣邀天下文人雅士,以詩詞會友,促進不同地區文化的交流,還在戰亂年間共商國事。可以說,蘇坦妹是才氣驚人,非常聰明。再加上朱元璋對蘇坦妹的事蹟也多有耳聞,他還讀過她寫的詩。朱元璋知道這些後,心花怒放,於是就把蘇坦妹留在了身邊。
2、朱元璋為什麼忍痛下令殺美女?朱元璋把蘇坦妹留在了身邊沒過幾天。有人向朱元璋告狀說,胡大海的兒子胡德濟公然掠奪青樓女子回家淫樂,嚴重敗壞軍紀,朱元璋一聽大怒,立刻叫人把胡德濟五花大綁過來,當面訓斥。
原來,胡德濟以為皇帝收下了他們送的美女,可以為所欲為了,公然不顧朱元璋立下的規矩,竟然去妓院中擄掠妓女至家中淫樂。敗壞軍紀,這件事讓朱元璋顏面掃地,所以朱元璋決定殺雞儆猴,嚴厲懲罰胡德濟。胡德濟受審之時非常不服氣,為自己辯解說:“前有車、後有轍。”言外之意是朱元璋你也是這樣乾的,憑什麼處置我。朱元璋想到自己是軍隊領袖,為了以身作則,為了將士樹立一個好榜樣,所以將蘇坦妹帶到了堂上,一聲令下,蘇坦妹被處死。
雖然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但朱元璋殺蘇坦妹得真正原因卻不一般:
一是蘇坦妹只是一個政治犧牲品。朱元璋是何等聰明的人,在沒有奪取天下之前,一定要做到言出必行。而這個女子就是朱元璋言出必行的犧牲品。如果不殺蘇坦妹,就無法對殺胡德濟之事做出交代,更加無法服眾。
二是他果斷殺掉了胡德濟,得罪了手下胡大海,胡大海因為自己的養子被斬心中不痛快,此時朱元璋為了安撫胡大海,為了給胡大海一個交代,也是為了杜絕以後居心叵測之人獻美的行為,於是痛下死命令,斬了蘇坦妹。
三是因為朱元璋有賢惠的馬皇后,怕從此迷失在溫柔鄉。馬皇后是一位非常有智慧和能力的女人。從一個孤兒,一步步的成長為母儀天下的皇后,受眾人愛戴,她於律己,寬以待人,賢惠謙遜,一心一意照顧丈夫,可以為丈夫犧牲一切。她成為皇后,胸懷天下,輔佐丈夫,安頓後宮,一切為了丈夫和國家,她的目標是丈夫忠貞不渝的愛。馬皇后是朱元璋身邊不可替代的一個女人,沒有一個女人能夠替代她。所以,為馬皇后不吃醋,繼續輔佐自己,只有含淚斬殺了美人。
俗話說,自古紅顏多薄命。才女蘇坦妹沒有任何罪過,先是被朱文正強擄,後又被朱元璋斬殺,一大才女,無辜成為了朱元璋政權的犧牲品。
不知道大家看完後,如何評價朱元璋痛殺才女蘇坦妹一事?
-
16 # 金兔歷史
朱元璋殺的女子叫蘇坦妹。
蘇坦妹是元末明初江浙一帶有名的才女,和楚方玉並稱“江南蘇楚”,蘇坦妹和當時的浙江四賢,也就是劉伯溫、宋濂、葉琛、章溢有著很不錯的交情,幾人經常在一起吟詩作對,高談闊論。後來有人把蘇坦妹獻給朱元璋,沒幾天朱元璋就把她殺了,之後還特別為她立碑作傳,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與此同時,朱元璋的養子朱文正以及胡大海的兒子胡德濟正在城中巡邏,便看到了這一幕,他們震驚於蘇坦妹驚人的美貌和獨特的氣質,就藉口“私藏惑亂百姓的傳單”將蘇坦妹給抓走了。
朱文正在胡德濟的鼓動下,就把蘇坦妹獻給了朱元璋,想以此博得朱元璋的歡心。朱元璋剛看到蘇坦妹時,也被蘇坦妹驚人的美貌給吸引住了,朱元璋說,看到這樣美麗的女子,即便是再鐵石心腸的男人都會心動。
沒想到次日就出了一個案子,原來,胡德濟不顧軍紀把青樓的女子搶到家中享樂,朱元璋處理此案時,胡德濟就申辯道,朱元璋本人也是這樣做的(指的是朱文正把蘇坦妹送給朱元璋一事)。此時,朱元璋才意識到需要整頓軍紀的重要性,於是就以身作則,不僅斬了胡德濟和他那群青樓女子,還把江南的才女、美女蘇坦妹給殺了。
事實上,蘇坦妹只是一個政治犧牲品。
如果不殺蘇坦妹,就無法對殺胡德濟之事做出交代,更加無法服眾。
後來當朱元璋得知蘇坦妹和浙江四賢之間的關係時,為了得到浙江四賢,朱元璋就在蘇坦妹的墳墓前立了一塊“罪己碑”,以此來表示自己的悔意。
-
17 # 歷史漫談君
有人送給朱元璋以為妙齡才女,名字就叫蘇坦妹,開始朱元璋心花怒放,但沒幾天就把該女子殺了,為什麼呢?
其實,歷史上根本沒有這件事情,這只不過是電視劇《傳奇皇帝朱元璋》裡的故事情節。
在這部電視劇裡,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元末明初,祖籍浙江省金的江南才女蘇坦妹,和同時期的江南才女楚方玉並稱“江南蘇楚”。
蘇坦妹同浙江四賢,劉伯溫等人也是素有往來,經常參加浙江地區當時有名的“蘭溪會”,在會上常常高談闊論,吟詩作對。朱元璋在浙江招賢納士,貼出了告示,蘇坦妹恰巧看到,給大家解釋告示的內容。此情景恰巧被朱元璋的養子,也就是他的親侄子朱文正和此時正在巡邏的胡大海的兒子胡德濟一起看到了。他們驚歎於蘇坦妹和才情,於是把她擄走並將獻給朱元璋。
朱元璋瞬間被才貌俱佳的美女所折服了:
他說:這樣的美麗再鐵石心腸的男人都會心動的。誰料第二天,胡德濟將青樓女子掠至家中淫樂,敗壞軍紀。
朱元璋審理此案,胡德濟在庭上為自己力辯:
前有車,後有轍。意思就是指朱元璋霸佔蘇坦妹一事。胡德濟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敢將皇上的軍。
此時,為了正軍紀,朱元璋只好殺了胡德濟、青樓的女子,還有蘇坦妹。
一代才女就這樣成了犧牲品,在二十四歲的最美年華命喪黃泉。
事後,朱元璋非常後悔,在蘇坦妹的墓碑前豎了“罪已碑”。但是美人已逝,一切都是枉然了。後來,蘇坦妹摯友的楚方玉,因為蘇坦妹的死而悲痛萬分,便女扮男裝參加科舉考試並一奪狀元之舉。為了蘇坦妹,在大殿上羞辱朱元璋,為蘇坦妹申冤。劉辰《國初事蹟》曾經記錄過一件類似的事情:太祖親征婺洲,有侄男子進女子一人,約二十歲,能作詩。太祖曰:“我取天下,豈以女色為心?誅之於市,以絕進獻。”從這份記錄來看,侄子朱文正曾給朱元璋進獻過一個女子,是二十歲能作詩的才女。但是朱元璋卻把她給殺了,理由是,我是皇上,怎能為了女色而動心。殺了該女子是表明自己的態度,杜絕別人再給他進獻美女。
此記載應該是真實存在的,與朱元璋侄子朱文正征戰的經歷也相吻合。
所以上述蘇坦妹與朱元璋的故事,可能是後人根據上面的故事所改編的。
-
18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明初大臣劉辰的《國初事蹟》記載:太祖親征婺洲,有侄男子進女子一人,約二十歲,能作詩。太祖曰:“我取天下,豈以女色為心?誅之於市,以絕進獻。”
就是說,朱元璋率軍攻打婺洲的時候,朱元璋有個侄兒給朱元璋獻上了一個會寫詩的女子。朱元璋說,我現在是在打天下,豈能沉湎女色?把這個女子拉出去殺了,避免將來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朱元璋劇照)
在電視劇《傳奇皇帝朱元璋》裡,對這個故事有更詳細的演繹。
這個女子名叫蘇坦妹,是浙江婺洲(今金華)人。她天生麗質,才華橫溢,在江南一帶很有名氣。
時逢元末明初,朱元璋在打敗張士誠後,佔領了婺洲等地。
安民告示倒是貼出去不少,圍觀的百姓也不少。可是,古代的平頭百姓多是沒有機會讀書的,因此大家看著白底黑字,一臉懵,這說的是啥呀?
正好蘇坦妹從那裡經過,見大家議論紛紛,於是好心上前,替大家解讀告示。
這一幕,被朱元璋的侄兒朱文正和大將胡大海的兒子胡德濟看到了。
二人驚歎蘇坦妹絕世無雙的容貌,便捏造了“私藏惑亂百姓的傳單”的罪名,把她給抓走了。
得到蘇坦妹後,朱文正轉手敬獻給了朱元璋,以表孝心。
朱元璋見了蘇坦妹,亦被她的美貌吸引,難以自持,好半天才回過神來。不過強自鎮定後,他還是一言不發地把她打發走掉了。
回去後,朱元璋對蘇坦妹的美貌難以忘懷,免不了一陣胡思亂想。
(蘇坦妹劇照)
第二天,有人來告,說胡德濟把青樓的美女強行擄掠回去,肆意淫亂。
朱元璋是個軍紀嚴明的人,聽說此事後,決計親自審理此案。
誰知,胡德濟卻死活不認罪,還非說什麼“前有車,後有轍”之類的話。意思暗指朱文正獻美女給朱元璋的事情。
朱元璋為了匡正軍紀,便把蘇坦妹帶上堂來審問。
為了服眾,在審完蘇坦妹後,朱元璋竟然把她處死了。
這樣一來,胡德濟再無話可說,於是連同被他擄回去的那些青樓女子,一併被處死。
後來,朱元璋得知蘇坦妹才名在外,又與浙西四賢是極好的朋友,便找來蘇坦妹的詩,研讀了一番後,深為她的才華傾慕。想著她年紀輕輕,枉丟了性命,這樣一想,便感覺在這件事上,自己處理得不夠好。不過人死不能復生,朱元璋只得厚葬蘇坦妹,並在她的墓碑前刻了一塊《罪以詔》的石碑,表達深深的歉意。
(胡大海劇照)
電視劇裡所講的內容,除了取材於《國初事蹟》外,還取材於《明史》中關於胡大海的記載:初,太祖克婺州,禁釀酒。大海子首犯之。太祖怒,欲行法。時大海方徵越,都事王愷請勿誅,以安大海心。太祖曰:“寧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竟手刃之。也就是說,朱元璋確實殺了大將胡大海的兒子,而且還是親手殺了胡大海的兒子。但並不是因為淫亂青樓女子,而是因為釀酒。朱元璋明令禁止軍隊裡釀酒飲酒,但是胡大海的兒子公然違反。朱元璋要按軍令處罰他。當時有人對朱元璋說,胡大海領兵在外,殺了他兒子,恐怕他會造反啊。朱元璋說,寧願胡大海反叛我,我也要堅決執行軍令。於是親手殺掉胡大海的兒子。
胡大海沒有背叛朱元璋。不過他的結局也很悽慘,他被降將蔣英用鐵錘打死,同時打死的,還有他的次子。也就是說,他胡家一門,全絕後了。
《國初事蹟》和《明史》講的都是朱元璋嚴格執行軍令的事情。說明他不徇私情,有令必行。但問題是,如果他要執行軍令,就應該殺掉給他獻美女的朱文正。一個女子有什麼錯?而且還是個才女加美女,他為什麼卻要殘忍地殺掉?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朱元璋的心態是很不正的。且不說實際上他並沒有在被殺無辜女子的墓前下過《罪己詔》,就算是下了,也難以贖清他的罪過。
(參考資料:《國初事蹟》《明史》)
-
19 # 我是越關
這是一個亦真亦假傳說。在傳說中,朱元璋機以身作則、治軍有方,但方法卻顯得有些鐵石心腸了。
這位妙齡少女叫做蘇坦妹,元末浙江婺洲人[今金華],他是當地有名的才女,曾與另一名才女楚方玉合稱為“江南蘇楚”。據說,她們二人也和劉伯溫、宋濂等人交情頗深,經常在一起高談闊論。
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30歲的朱元璋攻破婺洲。進城之後,朱元璋開始四處張貼告示,一來撫慰城中百姓,告訴大家,我朱元璋的軍隊從來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情。二來則是為了求賢。
當時,朱元璋久聞浙西四賢[劉伯溫、宋濂、章溢、葉琛]的大名,所以大量的張貼告示,並且派人四處察訪,希望劉伯溫等人可以出山輔佐自己。
老百姓看到告示後,由於不認識字,所以很茫然。
這時,蘇坦妹恰好經過,看到了朱元璋安民和求賢的告示,所以主動站了出來給大家解釋告示的內容。
蘇坦妹不僅是才女,更是美女,擁有驚為天人的容貌,婀娜多姿的身材,所以在一眾百姓中顯得極為突出。
正在巡邏的朱文正看到蘇坦妹後,不覺得停住了腳步,欣賞著這位氣質非凡且長相出眾的美人。
和朱文正一起巡邏的還有胡德濟,胡德濟是大將胡大海的養子。他對朱文正說:“不如將此女子獻給你的叔父[朱元璋],以此獲得恩寵。”
朱文正聽後覺得有道理,於是以“私藏惑亂百姓的傳單”為由將蘇坦妹捉走。之後,為了表示孝心,轉頭送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看到蘇坦妹後,也被她的容貌和氣質驚豔到了,半晌無語。等緩過神來,朱元璋說:“這樣美麗的女人,即便是鐵石心腸的男人也會動心。”
第二天,出大事了,胡德濟公然挑釁朱元璋立下的規矩,竟然去妓院中擄掠妓女至家中淫樂。軍紀敗壞,這件事讓朱元璋顏面掃地,所以朱元璋決定殺雞儆猴,嚴厲懲罰胡德濟。
胡德濟受審之時非常不服氣,為自己辯解說:“前有車、後有轍。”言外之意是朱元璋也是這樣乾的,憑什麼處置我。
朱元璋看到這兒,深深的明白了,自己作為軍隊領袖,必須要以身作則。為了自己的將士樹立一個好榜樣,所以將蘇坦妹帶到了堂上,一聲令下,蘇坦妹被處死,成為了政治犧牲品。
之後,朱元璋下令處死胡德濟和他擄掠的一群妓女。期間有人提醒朱元璋,胡德濟是胡大海的養子,如果處死他,很有可能會引起胡大海的不滿,甚至叛變。但朱元璋心意已決,最終全部處死,也因為這件事,朱元璋徹底整肅了軍紀。
這件事過去後,朱元璋也知道蘇坦妹是無辜的,所以還專門為蘇坦妹寫了祭詞,立了罪己碑。
這個故事是《傳奇皇帝朱元璋》劇情,真實的歷史中,並沒有蘇坦妹這個人,而且胡德濟也並沒有死;
從大將軍徐達出定西。胡德濟軍失利,徐達斬其部將數人,械至京師。帝念舊功,釋之。——《明史》徐達出定西是在1370年,此時胡德濟還隨軍出征,所以胡德濟並沒有被殺。出征之後胡德濟因為戰敗而被徐達押送回了京師,但朱元璋念及舊功,將他放了,這也可以看出朱元璋對待胡德濟還是有一些感情的。
太祖親征婺洲,有侄男子進女子一人,約二十歲,能作詩。太祖曰:“我取天下,豈以女色為心?誅之於市,以絕進獻。這個故事之中,劉辰只提到了朱元璋的侄子進獻了一個20多歲,才貌雙全的美女。朱元璋看到後認為紅顏禍水,為了避免自己陷入溫柔鄉,所以他下令將這個美女誅殺了。
是不是感覺劉辰的故事感覺怪怪的,既然朱元璋不想收下美女,放了不行嗎,為什麼還要殘忍的殺了她。
再者,很多史料記載,朱元璋競標告誡將領勿妄殺人、勿奪民財、勿掠人子女。如今有人進獻女子給他,他卻一反常態,不問青紅皂白而殺人。所以這個故事很有可能是劉辰杜撰的。
-
20 # 小姐姐講史
被殺的這位妙齡才女,祖籍浙江省金華,元末明初人,她是一個著名的江南才女,不僅有才而且美貌,美的可以用“驚豔”二字形容。只可惜她紅顏薄命,年約20歲,就死在朱元璋的手裡。
明初大臣劉辰的《國初事蹟》記載:
“太祖親征婺洲,有侄男子進女子一人,約二十歲,能作詩。太祖曰:“我取天下,豈以女色為心,誅之於市,以絕進獻。”明人梁億在其《遵聞錄》裡也有記載:
太祖親征婺州,時有民進一女子,年二十,善作詩。太祖曰:“我取天下,豈以女色為心也。”命誅之。此記載與朱元璋唯一侄子朱文正征戰經歷吻合,但是對被殺的這名才女的名字並沒有記載,可惜一代才女香消玉損,在歷史上連名字都沒有留下。
這件事還被拍成電視連續劇《傳奇皇帝朱元璋》在這裡面她的名字叫蘇坦妹:蘇坦妹同“浙西四賢”:劉伯溫、宋濂、章溢、葉琛發起蘭溪會,她與劉伯溫素有往來。她在會上常常高談闊論,吟詩作對。他們廣邀天下文人雅士, 以詩詞會友,促進不同地區文化的交流,還在戰亂年間共商國事。
蘇坦妹12歲時,第一次在蘭溪會上出現便詩壓四賢,才氣驚人。可以說她非常聰明,在詩詞方面很有天賦。
當朱元璋的部隊打下浙江時,朱元璋對蘇坦妹的事蹟也多有耳聞,他還讀過她寫的詩。朱元璋在當地張貼了一張告示,內容就是招納人才,體恤百姓。一群文盲老百姓看不懂貼文的意思,抓耳撓腮,議論紛紛。這時候蘇坦妹出現了,她站出來為大家解說。
她萬萬沒想到,恰恰這在這個時候被巡邏的朱元璋的養子朱文正和胡大海的兒子胡德濟看到了,他倆看到這麼有氣質的美貌才女,非常的震撼。兩人一合計,就找了個藉口給蘇坦妹扣上“私藏惑亂百姓的傳單”的帽子,將蘇坦妹掠走。
“這樣的美麗再鐵石心腸的男人都會心動的”蘇坦妹的這種美麗足以讓朱元璋神魂顛倒。朱元璋把她留在了軍營中。只是她的美麗和氣質與才華讓朱元璋不知如何是好,他擔心她的美麗會摧毀自己的志向,從此迷失在溫柔鄉;又擔心她的美麗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影響,但又不忍放手,矛盾中。
偏偏在第二天,朱元璋審理胡德濟一案:胡德濟攻下城池後俘獲很多的青樓女子,名聲敗壞,破壞軍紀,朱元璋正要把他正法。胡德濟卻在大庭廣眾之下抓朱元璋的把柄,說他收美女蘇坦妹。還辯稱:“前有車,後有轍”。
朱元璋為了給自己正名,不循私情,嚴明軍紀。他只好把蘇坦妹也帶來庭審。朱元璋冒著胡大海謀反的風險,除掉了胡德濟和那些青樓的女子。當然,蘇坦妹也死了。朱元璋為了堵住千千萬萬人的口舌,為了服眾,也為了給胡大海一個交代,蘇坦妹作為被利用者,不得不死。可憐一代才女死的太可惜!她的死令我們扼腕嘆惜,嘆息她生不逢時,嘆息在錯誤的時間遇到錯誤的人,至始至終她有何錯?難道美麗有錯嗎?難道有才華有錯嗎?她的死竟然只是作為一個政治的犧牲品而已。
後來,朱元璋殺了蘇坦妹之後,引起了以劉伯溫為首的浙江四賢的不滿,朱元璋為了表示悔意,在蘇坦妹的墳前立了一個“罪己碑”,劉伯溫等看到這些歸其帳下。此舉又一次俘獲了天下士人的心,而蘇坦妹死後又被利用了一次。但是無論“罪己碑”寫的如何感天動地,一代才女冤死的事實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挽回的。
然,對於蘇坦妹來說,兵荒馬亂之中,她沒有將自己的聰明、才華與絕美的容貌隱藏,才遭此滅頂之災。蘇坦妹一代著名的江南才女,和楚方玉並稱“江南蘇楚”由於以上詳細情節源於電視,詳細情節在正史裡無法考證。朱元璋消滅群雄打敗元朝,建立大明王朝,他體恤民情,休養生息,實施仁政,辦學校興教育、打擊貪官汙吏毫不手軟……可惜在濫殺無故上為史學界所不恥。
回覆列表
這個題目說的是朱元璋和元末浙江才女蘇坦妹的故事。這位才貌俱佳的才女蘇坦妹並不是歷史真人,而是虛構的,不過也是有歷史原型的。先來看下朱元璋與蘇坦妹的故事是什麼樣的,回頭再說下蘇坦妹的歷史原型。
朱元璋在征戰江南的過程中曾親自領兵下婺洲攻打元軍,元末婺洲在現在的浙江金華一帶。當時參加婺洲之戰的還有朱元璋長兄朱興隆的兒子朱文正以及胡大海的兒子胡德濟等人。朱文正軍事才能很高,不過品行一般,整天花天酒地,一副放蕩不羈的德性,胡德濟也差不多。
有一天,朱文正和胡德濟在婺洲城巡邏時偶然看到了才貌俱佳的蘇坦妹,心想此等佳人朱元璋一定也會喜歡的,於是設法將蘇坦妹獻給了朱元璋。朱元璋果然被這位二十來歲,才氣和美貌出眾的蘇坦妹折服。
沒過幾天,胡德濟置軍紀於不顧,將青樓女子招至家中行樂,被告到朱元璋那裡去。朱元璋一向很重視軍紀,他決定擇日親自審理胡德濟。結果,胡德濟在堂上說有人也幹過類似的事。胡德濟想說的其實就是指朱元璋和蘇坦妹的事,但沒明著說,朱元璋自然聽出了胡德濟的弦外之音。結果朱元璋為了明正軍紀,就將蘇坦妹殺了,以堵住眾人之口。然後胡德濟等違反軍紀之人也被朱元璋殺了。
這則故事是有歷史原型的。明初大臣劉辰是婺洲當地人,他在作品中曾記載過一個此類事件。說的是朱元璋在婺洲時,他的侄兒進獻過一位二十歲左右能作詩的女子給朱元璋。朱元璋後以女色易亂軍紀為由將此女公開斬殺,以絕他人進獻美女。劉辰雖未載明該侄兒和那名女子的姓名,但根據史料來判斷,那侄兒指的應該就是朱文正,而蘇坦妹就是那名會作詩的才女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