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之初心血管
-
2 # 黃羽飛雲超
那時小便完結,提褲子的空檔,便一頭栽到了廁所裡,把坐便器的水箱都打爛了,幸好那時家裡有人,若沒有人的話,也許真就一命嗚乎了也說不定,經過幾分幾秒的救治,我是一無所知,恢`復了意識的我對於剛才發生的一切還是認為喝了酒的緣故來,其實我的酒量,喝那些酒根本不算多,而接下來,就是一宿沒睡覺,心裡邊難受,並沒有痛的感覺,可一宿沒睡覺,心裡記得清清楚楚。一直到第二天的上午才去了個鄉鎮衛生院,做心電圖後,醫生神色嚴重的告知,他們這邊無能為力,叫我去大醫院看,上了我們市裡的三甲醫院,一個女醫療在門診坐診,看了心電圖,直接診斷為心肌梗死,立刻安排了住院的一切事宜。
住院後一兩天,病情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醫生所做的就是溶栓類的冶療吧!躺床上吸氧,吃一些藥片;真正的危險開始在兩天後,其實那時已經在三甲醫院的床上躺著了,也可能是溶栓後的大的斑塊又堵塞了血管,那一夜更是無法入睡了,只覺得已無法吸入空氣了,只要一往裡吸氣,心口窩便疼,所以只能大口呼氣,而不能自主的吸氣了,那天真是感覺到死神降臨了,也可能是半夜的緣故,沒有醫生做支架手術?反正我那時就是死熬,或者是叫熬死吧,把老婆嚇得打電話把女兒女婿哥嫂都叫來了,(從入院起,被主治醫生定為危重病人,就把他們從外地叫回來了,只是沒在醫院陪護,回家歇息去了)。其實已經是半夜了,把他們從睡夢中叫起來,意味著什麼他們早已心知肚明,待他們神色凝重的走進病房,我還記得一清二楚,至於他們什麼時候離開,我卻一無所知,應該是過了危險期已經入睡了。所以說人的一生誰也無法預料自己的生死,上帝要取消你的球籍,那才是一言九鼎,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根本無能為力,真正的富貴有命生死在天呀!這是2014年發生在我身上的真實的生活記錄,住了半個月院,過了危險期後,也有另外的醫生查房時旁敲側擊,意思是做個造影,不行就打支架吧!我一直不表態,結果也沒做成。
那年才49虛歲,本命年,也是人生當中的一劫吧!至今過了五六年了,抽菸喝酒又恢復了以往(只戒了兩年煙和酒),感覺身體不適的時候,就買點住院時期的藥吃幾天,只有阿司匹林堅持吃了五六年,所以題主問的這個問題,支架到底應該不應該放,我也聽許多人談論過這問題,能不放就不放,這是理所當然,畢竟那麼一個金屬東西,放在你的血管裡,絕對不會是什麼好事,但是有的人發病兇險,如果短時間內做不了微創,放不上支架的話,有可能就一命嗚乎了,你說在這生死攸關的緊要時刻,那就由不得你左思右想權衡利弊了,救命要緊呀!放就活了,不放就死了,也就沒有你選的餘地了。
-
3 # 全科掃地僧
關於心臟支架是否應該植入,在目前也存在很大爭議,但總體來說,對於具備適應症的人群,特別是急性心肌梗死等人群,心臟支架植入後能夠迅速開通狹窄或閉塞的血管,恢復血供,減少心肌細胞缺血、缺氧和壞死的發生。
隨著冠心病患病人數的不斷增加,支架介入治療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有人擔心支架手術會出現濫用,的確,如果不嚴格掌握適應症,支架植入後需要長期服藥,對於我們生活質量存在一定的影響,所以,大家務必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心臟支架主要適用於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超過70%、頻繁心絞痛發作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臟支架主要透過外周橈動脈或股動脈,在導引鋼絲的引導下,將支架送入到血管最狹窄初,而後在球囊高壓擴張作用下,使支架與血管壁緊貼在一起。
由於支架相對人體屬於異物,且只能起到物理擴張血管的作用,並沒有改變血管粥樣硬化,同時,患者常常存在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疾病,所以,我們在支架術後仍需堅持長期治療,注意合理飲食、適當運動、戒菸限酒、控制體重、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並注意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根據病情使用β受體阻滯劑、ACEI/ARB類,同時要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疾病,並注意監測病情變化和定期複查。
-
4 # 欣康
2019年4月8日,我姥姥,心臟病再次復發,而距上一次住院治療僅僅過去一個月。一家人都在爭論該不該給我姥姥放心臟支架。
我姥姥的基本情況是,患心臟病已將近二十年,到現在一直都是藥物控制,嚴重時會住院進行輸液控制。
很多人可能會問,患心臟病都這麼久了,為什麼不早早給放支架,非要拖到現在。其實,並非所有的心臟病都需要放支架,前期不嚴重的時候,進行藥物控制就可以。所以,早在我姥姥剛得心臟病的時候,病情還不算嚴重,一直是進行藥物控制;前幾年有一次病情加重,醫生曾建議放支架,但是我姥姥比較膽小,堅決不做,家裡人擔心我姥姥因為害怕導致病情加重或者手術效果不好,也就都同意了。
直到近期病情惡化,要不要放支架這個問題,再一次擺到我們面前。
一個月前,病情嚴重住院治療時,我姥姥還是特別恐懼做手術,一度因為醫生建議放支架,血壓驟升至180,還是堅決不做。就這麼又拖了一個月,直到4月8日,醫生建議必須放支架了,我姨、我舅、我媽他們一致決定必須說服我姥姥,做心臟支架手術。在病情惡化的現實面前,即便還是害怕,我姥姥終於是同意做手術了。
那麼,很多人都會說,放了支架活不長。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
正常情況下,放了支架不但不會活不長,而且還會延長壽命。另一個例證,一男鄰居,患病時不到三十,急性心肌梗死,屬於不放支架,性命難保的情況。所以,當時就放了心臟支架,術後至今十幾年,平平穩穩地渡過。期間,只要按時服藥控制,避免做劇烈運動,都是能夠正常生活的。
所以,放了心臟支架是不是有用、是否有利於維持生命?這肯定是毋庸置疑的,病情所需必須放支架。
質疑支架手術的聲音往往是來自於少數人,比如,病情已經很嚴重,或者手術失敗等情況,這種情況下,不做支架也會有生命危險,不能說是因為做了支架手術導致活不長,相反,應該是支架手術又將病人從死神手裡拉了回來,多爭取了幾年的時光。
不要諱疾忌醫,病情不等人。病人一定要記住一點,那就是遵從醫囑,按時服藥,按時檢查,該做手術的時候一定要做手術,畢竟,在生命面前,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
5 # 醫學小偵探
心臟支架,救人無數還如此備受爭議!再次看到像心臟支架到底該不該放這種類似的問題,陳醫生覺得挺無奈的。
到如今,依然有很多人還認為心臟支架是一種國外落後技術,用來坑我們老百姓的,甚至有一些已經發生急性心梗的病人,有時候其或其家屬還跟我們說:能不放支架就儘量不要放?或者問我們是一定要放嗎,不放行不行?每次手術前都不得不跟病人或者家屬解釋半天。
今天我就給大家好好講講這個心臟支架到底該不該放?沒錯,心臟支架確實是外華人最先發現使用的,而且連心臟支架最初的理念都是外華人想出來的,而且那個醫生還被當時的醫院開除了,但是那個第一個拿尿管從體表血管一直插到心臟裡的醫生得了諾貝爾獎,他也拍下來第一張影像學資料,赤裸裸的告訴了我們,是可以從我們體表血管插到心臟的!
而心臟支架手術的第一步就是要打通這樣一條通路,有個東西可以把我們的支架輸送到我們狹窄的心臟血管裡,從而改善血管狹窄帶來的心肌缺血梗死。從第一例心臟支架手術至今其實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了,在臨床上,心臟支架手術可真是救人無數!
所以,從我多年的臨床工作可以明確告訴大家:心臟支架是真的可以把我們狹窄的心臟血管位置撐開一條通道,讓血液順利透過的。諾貝爾獎,不是隨便發的!!!
但是到底該不該放?什麼時候放?
注意:這是有國家明確標準的,達到應該放的時候,醫生是肯定會建議你放的,但是如果沒達到標準,就算你想放,也不會給你放的。當然心臟支架手術出現以後,確實有個別一小部分醫生存在過度醫療的行為,把很多可以不放或者少放的支架,也放進去了,這點實屬不該,有違醫德,我在臨床門診工作期間,也有部分因外院太遠過來我院複查的病人,有極個別存在沒達到放支架標準的。
像比方之前我遇到的有一個血管狹窄的病人,他之前在其他醫院做了一個動脈造影,提示血管狹窄了70%,當時那邊醫生就建議他要做支架,後來自己一直也是那種不想放支架的,就來我院就診了,我問了相關情況後,發現該病人確實存在70%血管狹窄,但是他並沒有表現出特別的心肌缺血的正常,只要不是什麼重體力活動,也不會出現特別明顯胸口疼等,讓他做了運動實驗,心肌顯像,也沒提示特別典型的供血區缺血。這種情況實際上並沒有說達到必須做支架的時候,是可以考慮不做的,定期觀察複查就好了。
所以說,我們不能簡單依據做了動脈造影,提示血管狹窄≥70%,就必須要做支架,而是結合病人的症狀,有沒有明顯供血區缺血等;當然對於一些雖然沒有症狀,但是造影提示心臟重要部位有嚴重血管狹窄,比如冠狀動脈前降支,也是必須要放支架的!
對於以下情況,一般不建議做心臟支架手術。
有腦出血、消化道出血、胃潰瘍等等出血症狀的病人不建議做,因為做完支架後還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血藥物,會加重;心臟狹窄部位有明顯的鈣化扭曲等也不建議做,這種哪怕做了也不理想;評估病人情況後發現做支架手術對病人的風險更大,也不建議做,因為你的手術醫生放了支架也要承擔一定的後期責任的。所以,放不放,你說了不算,醫生也不能憑空說了算,是要綜合考慮你的全身狀況,比如年齡、症狀、併發症、狹窄部位及程度、放了後遠期效果等。
-
6 # 快樂的小大夫
現在很多人都有一種唱衰心臟支架的觀點,認為心臟支架就是謀財害命。
經常聽到這樣的論調,一個人放了支架,不能吃這不能吃那,那同時放了支架以後人很快出現血管堵的情況,那到底現實當中,我們該不該放製劑?
醫學上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放支架的。目前,放心心臟有兩種情況:
1、一種是患者有冠心病,經常出現嚴重的心絞痛情況,做心臟造影發現冠狀動脈堵塞在75%以上,這種情況如果不放支架,患者會經常發生心絞痛,甚至近期很快出現心肌梗財的情況。
如果出現心梗患者可能搶救及時出現要命的情況,這時候就要考慮患者的血管情況,有專業的介入科醫生判斷是否應用支架。
但是如果血管堵塞程度在75%一下是不不需要放支架,現實中很多患者做完血管造影,沒到這個程度,不放支架藥物治療就可以的。
同時如果血管堵塞的很多,多支病變,放置心臟支架也可能解決不了問題,往往也不放支架,就要考慮做心臟血管的搭橋手術了。
2、第二種放心臟支架的情況就是患者出現急性心梗,在4小時內送到醫院,經過介入抽栓成功,經過血管內鏡評估,動脈斑塊穩定狹窄程度大於75%以上,這種情況需要急診放動脈支架。
但是如果說以後血管斑塊穩定,狹窄程度不足75%,也是不放支架的。
從目前的醫學病例統計看,放支架的人生存率及生存質量要明顯高於不放支架的患者的。
並不是放完支架就萬事大吉了有的人說心臟血管狹窄75%以上,要完全堵塞還要很多年,但是如果患者出現活動後出現嚴重的心絞痛,或者是氣喘的情況,如果不支架生活質量極差。放完支架生活質量會會明顯改善。
還有這種情況如果不放心臟支架,患者很有可能出現心梗,如果搶救不及時就要命。
那麼是不是說放完支架就萬事大吉了?當然不是,還要堅持吃藥,改善生活習慣。
千萬不要道聽途說,在該放支架的時候選擇保守,不但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等到心梗的時候後悔莫及。
-
7 # 心腦血管醫生羅民
不同的人面對這個問題,答案是不同的,對於該放支架的患者放支架百利而無一害,對於不該放支架的患者放支架百害而無一利!
該放支架的人,卻不放支架?網上有一種支架害人論,說植入支架百害而無一利,我肯定以我的職業生涯發誓,這是一種謠言,雖然說支架不能治療冠心病患者,但支架肯定能救命。
冠心病的病理是身體內的冠脈出現了狹窄,血流量減少,粘稠度增加,心臟得不到充足的養分,而支架植入狹窄的冠脈,會透過球囊將狹窄的冠脈人工撐開,恢復血運迴圈。
不該放支架的人,卻被植入支架?並不是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需要安支架,支架手術有著固定的標準,也就是手術指徵:冠脈狹窄75%以上,心肌缺血。
各行各業都有害群之馬,這個我從來都不否認,支架的誕生是好事,因為它拯救無數心臟病患者的生命,但因為利益,也有很多人過度推崇支架的作用,甚至神化,我們必須注意區分。
PS:是否安防支架,取決於你的身體!
-
8 # 心血管王醫生
今天查房,23床和24床,都是心絞痛入院的患者。但現在病情一個穩定,一個還是犯病。
23床,53歲,不穩定性心絞痛,吃了很多藥,控制不住,最後做了造影,血管狹窄95%,做了支架,做完支架後感覺非常好,再也不發作心絞痛了。
24床,48歲,也是不穩定性心絞痛,可是聽人說,支架有害,一定不能放,放完支架這一輩子就算完了。這幾天就算吃藥,輸液,每天還犯心絞痛,一天含好幾次硝酸甘油。
今天這二位表情不同,因為感覺完全不同,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啊!24床最後實在沒辦法說:王醫生,那我再和家裡商量一下,不行就造影看看?
這是每一個患者的權利!
那麼心臟支架到底該不該放?
必須放的時候肯定該放,要救命,要緩解症狀。比如急性心肌梗死,不放支架就可能會死亡,為了活下來就得放支架。當然理論上溶栓也行,但多年的研究發現支架能救更多的人,之前心肌梗死病死率30%,支架時代後病死率降到了5%左右。也就是100個心肌梗死透過支架能多救活25個人,這是多麼大的功勞。所以急性心肌梗死該放還得放。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上面的24床,吃了好多藥,輸了好多液,但是還心絞痛,怎麼辦?有沒有人告訴這位仁兄怎麼辦?只能造影或搭橋,沒有別的辦法。
還有一種情況,血管非常狹窄,甚至馬上閉塞,但症狀不典型,這時候也需要根據血管位置決定是否支架治療,對於很難判斷是不是有真正心肌缺血的狹窄,可以做一個血管內超聲和FFR檢查,以提供客觀證據,決定是否支架。
除了三種情況,一般不建議支架,也就是不該放的情況。但是幾乎所有的介入醫生都會根據這個標準來放支架。對於個別不該支架卻放了支架的醫生,那確實該嚴辦。但對於該放支架卻沒有放支架那真的會耽誤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總之,急性心肌梗死能第一時間到可以支架的醫院,千萬別猶豫,因為支架能救命。
對於像24床這樣每天都發作心絞痛的人,只有他們自己能感受到疼!
-
9 # 醫學莘
隨著冠脈支架植入術的日趨成熟,其臨床應用逐漸增多,獲益的患者也逐漸增多。需要植入冠脈支架的患者不外乎三種情況:改善症狀、改善預後、挽救生命。
對於第一種情況,這部分患者冠脈有狹窄,但通常不重,勞累或情緒激動時有心絞痛發作,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相對較低,可口服藥物控制或預防病情加重,若患者擔心發生心肌梗死,植入支架意願強烈,也可植入支架,因此,對於這部分患者支架可放可不放,具體由專科醫師評估決定;
對於第二種情況,這部分患者冠脈狹窄通常較重,比如狹窄程度達到70%及以上,或給予藥物治療後,心絞痛緩解不明顯,以前運動時才會出現心絞痛、現在休息時均可出現心絞痛,疼痛時間較前延長、疼痛程度較前加重,發生心肌梗死的機率較高,可透過植入支架改善預後,預防心肌梗死,對於這部分患者,通常建議植入冠脈支架,該放;對於第三種情況,通常發生於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此時最主要的治療措施是儘快開通冠脈,恢復心肌再灌注,最大限度縮小梗死範圍,挽救瀕臨死亡的心肌,治療方式可選擇溶栓,也可選擇植入支架,溶栓失敗的患者只有植入支架,因此,對於這類患者,支架植入是最有效的治療措施。需要注意的是,是否需要植入支架,一定要經專科醫師評估決定,對於有植入支架指標的患者,植入支架後發生心梗的機率將進一步降低。但植入支架以後,依然需要口服雙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至少12月,且需要終身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等藥物,並需要定期複查。因此,對於冠脈病變輕、心梗風險低的患者,若可透過藥物達到預防心梗的預期,植入支架的的意義則不大。
-
10 # 老郭說生活
今年九月份我老岳父去北京某醫院(據說是全國最著名的治療心臟方面的權威醫院)看病,透過關係找到了床位辦理住院手續。我們是在9月2號安排的住院,由於身體狀態遲遲達不到手術的要求,所以一直調養,知道9月28號手術,術後七天出院,因此我在醫院陪護了一個月。在這一個月當中我遇到了太多從全國各地而來的心臟病患者,其中不乏支架患者。從他們口中瞭解到,不管是中國產的還是進口的都不是終身的,最多也就是六七年就得更換。而且如果在這幾年當中不注意身體加重病情,就不能再支架,只能搭橋了。所以,個人覺得心臟支架不該放。
-
11 # 足球協會小吧主
其實這個該做不該做的話題患者基本沒什麼可選擇的餘地。試問真到了醫生跟你說你的病需要支架治療的時候,患者自己又能怎麼樣呢?患者畢竟是門外漢,病情確診後,雖然醫生也會以建議的口吻問患者做還是不做,但患者一般來說都是要聽醫生建議的。目前心臟冠心病治療方法支架是最普及的手術治療方法,只要不過度醫療就好了。
-
12 # 心電圖劉醫生
冠狀動脈狹窄嚴重,到底應不應該放支架?這是讓許多患者朋友跟家屬非常糾結的問題,也是中西醫從業者存在爭議的一個話題。
我個人覺得在這個問題上不能走極端,像前面一個從事中醫的朋友說治療冠心病就像這感冒一樣那麼簡單,這樣說就有點誇大中醫的作用了,中醫在防病、治病上確實有他自己的優勢,但是西醫在治療某些疾病上面的優勢也是不能被否認的。試問一下,如果已經發生了急性心肌梗死,中醫能用中藥立刻把它通開嗎?
在冠狀動脈狹窄要不要放支架這個問題上我覺得應該根據個人病情具體情況來決定。既不能無視冠狀動脈支架的指徵亂放支架,也不能諱疾忌醫,在病情已經危及生命的情況下,拒絕安放支架,這兩種極端的態度都是不可取的。
應該安支架的情況:
經造影證實患者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已經超過了95%,並且出現了冠狀動脈綜合徵的表現,心功能低下,嚴重影響患者工作和生活了;經造影證實冠狀動脈已經發生了堵塞,需要立即開通血管,恢復血流的。
可以暫緩安裝支架的情況:
經冠狀動脈造影證實血管狹窄程度不超過90%,患者的臨床表現很輕微,很少發生心絞痛,發作時症狀比較輕,持續時間比較短。這種情況可以透過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或者中醫中藥進行調理,暫緩安裝支架。但是在這其中有一部分患者朋友,血管狹窄程度雖然沒有達到90%,但是心絞痛頻繁發作,發作時表現劇烈而且時間長,發作沒有明顯的誘因,不分時間和地點,屬於不穩定性心絞痛,這是冠狀動脈即將發生梗阻的前兆,這種情況還是建議行冠狀動脈支架。
還有一類特殊的人群,他們對中醫中藥有著特殊的偏好,對冠狀動脈支架持特別排斥的態度,或者對冠狀動脈支架特別恐懼,這一類人群不建議安放冠狀動脈支架。因為安放支架所帶來的收益,不能抵消患者對冠狀動脈支架排斥或恐懼而產生的嚴重心理負擔。
-
13 # 普外科林醫生
就需不需要做心臟支架這件事,有明確的臨床和手術指徵,達到一定的標準才會給放支架。但臨床上,處於“臨界”水平,可放可不放的時候,根據經驗的不同,不同的醫生給的答案可能會不一樣。
作為要承擔風險的患者,多瞭解這方面的知識,在面對相似選擇時可能更有把握一些。
哪些患者會面臨要不要放支架的選擇?一般這種情況常發生在病變處於臨界值的人身上,其實血管的狹窄程度並不是決定做不做支架的唯一標準,比如有時醫生會考慮血管彈性。
人的血管彈性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冠脈血管即使狹窄70%以上,也沒有出現冠心病的相關症狀及體徵,這時用藥物控制可能效果也會很少,而長期給此類患者治療的醫生,由於瞭解該患者的體質和病情,可能並不建議患者立即進行冠脈支架手術。
相反,對一些患者較少接觸的醫生,在看到冠脈狹窄指標之後,他可能會建議患者做好支架植入的準備。
當然,醫生還會結合其他情況整體考慮再拿出最佳方案。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患者需要放支架呢?一般來說,以下3種情況,需要放支架。
1.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已經確診發生了心肌梗死,在緊急情況下,醫生會根據患者情況,是需要立即支架植入術,還是先溶栓待病情穩定後再植入支架,這時患者應完全聽從醫生建議。該放支架就放支架,絕對不能猶豫,以儘快恢復缺血心肌供血。
2.某些型別的心絞痛
檢查顯示,冠脈血管狹窄達到70%以上,中到重度穩定性心絞痛或不穩定性心絞痛,及對藥物反映不佳的患者,應擇期去醫院行冠脈支架術,以避免出現心梗、噁心心率失常的等嚴重疾病。
3.心肌缺血
此外,無症狀心肌缺血或者輕微心絞痛患者,如相關檢查證實有顯著心肌缺血的高危患者,為降低嚴重致死性心臟事件風險,也可考慮選擇支架置入支架。
回覆列表
你好,心臟支架到底該不該放?關於這個問題要取決於冠心病的嚴重程度。
我們都知道冠心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是導致血管狹窄的根本原因,其症狀也有輕重緩急之分,一般而言,冠心病症狀較輕時,血管堵塞的不是非常嚴重,不產生急性危害時,是可以透過日常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來改善的。
如果冠狀動脈堵塞75%以上,就必須要放心臟支架了。不放支架很容易就會導致血管堵死,引起心梗等急性事件,進而造成死亡,放支架可以迅速緩解症狀,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改善心臟供血,維持生命正常。
有些患者對放支架充滿了牴觸,也有些人認為放了支架以後還是會堵,為什麼要放支架,有些患者更是認為醫生建議放支架是為了錢。不管是出於哪一種原因,我只想說,支架是為了治病救命而出現的一種醫療技術,是患者的福音。當然,不是每個冠心病患者都適合使用心臟支架,真正需要介入治療的病人約佔20%。
1.急性心肌梗塞。心梗發生後6小時內應儘快到有條件的醫院進行介入治療,快速開通已經閉塞的血管,其心功能恢復的效果比溶栓、藥物治療都要好。
2.不穩定型心絞痛。因有可能演變成急性心肌梗塞,適宜放置心臟支架。
3.勞力型心絞痛。患者走路稍遠一點,可能出現胸痛、胸悶等不適症狀。而安靜地坐著或休息一會兒,症狀就會緩解。
4.法洛四聯症。患者冠狀動脈解剖異常,經皮右室流出道置入心臟支架較單純外科手術風險小。
5.複雜先心病。重度肺動脈狹窄或肺動脈閉鎖等複雜先心病,適宜經皮動脈導管內放置支架。
對於血管狹窄嚴重的患者而言,必要時還是要主動放置支架,不要等到心梗發生了,再去搶救,心梗發生後,致死率極高。
支架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支架植入或搭橋術都是運用物理方法人為的恢復心肌血供,只對狹窄病變部位有效,並不能改變導致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導致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吸菸、喝酒、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放入支架並不會對這些危險因素產生什麼影響,危險因素存在,血管還是會出現再次堵塞的。
因此放完支架後,應當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菸、限酒及控制飲食,飲食要清淡,選擇低脂、低膽固醇、低糖膳食,注意補充維生素和蛋白質,積極控制體重,適當運動,按時吃藥,延緩疾病的發展程序。
最後要注意定期複查,瞭解疾病的進展狀況,調整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