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思社
-
2 # 另格有經
學校教育,培養專業人才,博學人才,看似都沒錯,其實錯在:“沒有培養出創新性思維能力的人(學生)”。
"找答案教育",即是找數學公式,物理公式,或者是公理(不是路程)教育,當然,公理也是思想的結晶,但是隻灌輸思想的結晶,不灌輸思想的方式方法,只會培養出大批、大批經驗主義者,國家缺乏創新性人才,與找答案教育,密不可分。
哲學是智慧學,人們可以藉助哲學的思辯,開發學生的智商。人們常說的一句話,"腦子愈動愈聰明"。 要動對腦子,開啟思維的窗戶,突破自我的"思維屏障",使自己不僅僅是學習思想的人,而是要成為有思想的人。 什麼叫思想?(找百度"思想的意義")。
要成為有思想的人(學生),對詞語的概念表達要確切,對命題的判斷要準確,推理要有邏輯,論證要有真實內容和方式方法。不僅要培養學生觀察事物、採集整理資訊能力,而且要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這就需要學生提前學習哲學中的"認識論"。
哲學深透著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之中,無處不在,但中國把哲學看得過高,以致使哲學課設在大學課程之上。本人認為,不僅鼓勵初中,高中學生自學哲學,而且要在政治課本上納入《認識論》。
關於這個問題,我還是能說一些看法,因為我也是一位愛讀書,並且學哲學的同學啊~
高中生的任務就是高考,讀哲學的同學無非就兩類,一類是喜歡哲學,出於興趣;一類是學校要求,讀一些特定要求的哲學書。
不管是那一類,我都認為,哲學對提高人的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這是因為哲學的思辨性,和對於事物不同的解釋。
更為重要的是,哲學能提高人的思維深度,加強邏輯性,這些都是對高考,以及自己的一生很有幫助的事情。
因此,我覺得高中生讀哲學是一件好事,只不過一定要掌握數量和難度,畢竟,大多數高中生最重要的事還是高考、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