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在青天水在瓶50
-
2 # 陌上流砂
首先,我不知道您說的四大是指哪四大?我就個人感受說說看啊:袁闊成,單田芳,劉蘭芳,田連元,連麗如,劉利福這幾位名家,各有所長,個人最愛袁老的三國,單老的大隋唐,劉利福老先生的聊齋。劉蘭芳的書能聽的就是楊家將和岳飛傳,其他的書沒有聽的價值。田連元的書鬧騰,總也聽不進去,容易跳進跳出。連麗如先生的書我沒聽過,因為我不喜歡她的聲音,不是說老先生說的不好,就是單純的不喜歡她的聲音。袁老的書前期注重人物刻畫,後期聽的是韻味,尤其是三國,恐怕再也不會有說書的能超過袁老的水平了。單老很高產,隋唐演義,白眉大俠,亂世梟雄都是相當好作品。劉利福老先生的聊齋系列百聽不厭!!我要是給老幾位排名的話,袁老單老在伯仲之間,劉利福老先生緊追其後,田連元應該在劉蘭芳前面,連麗如先生也應該在劉蘭芳前面,跟田連元有一拼。
-
3 # 舒小姐的秘密花園
最喜歡單田芳,一把老煙嗓,童年太深的記憶了。《白眉大俠》、《隋唐演義》,哪個都是經典,當然其他三位大師各有各的特色吧,個人認為還是單田芳大師的最棒。因為他的“怪”實在令人著迷,以前上學時中午回家吃飯,必須就著單田芳的評書才能下飯。哈哈,那時真是評書迷啊。希望這麼好的國粹別後繼無人。
袁闊成大師的我沒有印象,劉蘭芳大師的我記得《康熙買馬》,田連元大師的應該是《楊家將》。
-
4 # 老豆184544873
按說袁闊成是真正的評書。單,田,劉是屬西河派的。評書評書關鍵在一個評字,從評書人的角度去解讀,以饗聽客。電視上說評書和書場不同,真正的說書應該在書場,和聽客有互動。不知對陳派傳人劉立福怎麼看?說聊聊齋娓娓道來,細緻入微,點評獨到,可惜前年仙逝。在下覺得劉立福後的評書聊齋無人能超越了。
-
5 # 相知相惜178910574
要說能夠稱得上為“評書大師”的四位,我認為是袁闊成、單田芳、劉蘭芳、田連元四人當之無愧。他們表演的評書大多是聲情並茂、維妙維肖,作品多而廣泛,被大家喜愛所接受。
袁闊成的代表作品是《三國演義》、《水泊梁山》、《烈火金剛》等,尤其以《三國演義》最為觀眾所熟悉,袁闊成的語言表達能力突出完美,與相聲演員侯寶林共稱為“語言大師”。於2015年3月2日去世。
單田芳的代表作品有《隋唐演義》、《白眉大俠》、《三俠五義》、《童林傳》、《亂事梟雄》等等。他表演的評書作品是最多的一位,有很強的趣味性和感染力,至今深受人們的喜歡。目前,單田芳大師因為身體健康原因已退居幕後,專注於新人的傳承和培養。
劉蘭芳的主要作品為《岳飛傳》、《楊家將》、《包公案》等。這兩部評書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可謂紅極一時、百聽不厭。由於當時文藝生活匱乏,家家戶戶的收音機裡,隨時能聽到劉蘭芳昂揚頓挫演說的評書聲音。如今,劉蘭芳是中國曲藝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
田連元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楊家將》、《海瑞傳奇》、《平原槍聲》、《劉秀傳》、《孫臏與龐涓》等。他是繼袁闊成、單田芳、劉蘭芳之後的一名幽默派評書名嘴。目前是遼寧省協會主席、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遼寧省人大代表。
-
6 # 叮得隆咚嗆
個人觀點,認為此四人可分為三檔,袁先生第一檔,把評書藝術提到一個歷史高度,難以超越。第二檔單先生劉先生,一個蒼勁有力一個聲情並茂各有千秋。田先生第三檔,敘述略顯蒼白,藝術特點不突出。
-
7 # 江山多嬌76654222
單田芳的評書涉及的內容最廣,範圍最大,其中他的《西遊記》、《百年風雲》`《太平洋大海戰》丶《隋唐演義》、《明英烈》等最經典。劉蘭芳的《嶽飛傳》袁闊成的《三國演義》也很經典。
-
8 # 董再春
不該說四大明家,個人覺得還有好幾位水平相當的名家?四大的前面加上東北倆字比較合適。連麗如的東漢,三國。王月波的雍正劍俠圖和聊齋系列都是相當好。絕對不比單,袁,田,劉說的差。
-
9 # 專罵洋奴才
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單老的評書受眾面最廣、普及程度最高。單老的書絲絲入扣、娓娓道來,說打鬥扣人心絃、有身臨其境的精彩;講故事不急不緩,能讓你欲罷不能;要緊處茶飯不思;動情處潸然淚下;兒女情長、家國大義、江湖傳奇、革命風雲,單老駕馭的題材上下五千、古今中外;帝王將相、綠林群英、丫鬟小姐、販夫走卒,單老刻畫的角色千人千面、栩栩如生。操一副沙啞嗓,演一生大傳奇;單老不言老,評書永流傳!
-
10 # 胡泊1
從不喜歡單田芳的書,總感覺沒聽頭,太古板,不習慣總是一個腔調,一驚一乍,乍乍呼呼的。最喜歡當屬袁闊成,集知識性,趣味性,娓娓道來,百聽不厭。其次田連元,再者劉蘭芳(只是童年的記憶多些,風格和單田芳差不多,古板,總是一個腔調)。
-
11 # 陽光無鏽38564010
評書評書關鍵在一個評字,從評書人的角度去解讀,評就是點評、解惑,把書中聽眾不明白不懂的地方解釋清楚,還有就是加入自己的看法,讓聽眾真正寓教於樂;書即是說書,要口齒清晰、伶俐,倒口要像,能夠抓住聽眾,這樣才能讓聽眾喜歡。四大評書大師,我個人覺得有點偏頗,因為說評書的人很多,有名氣的也不少,為什麼就限制在袁、單、田、劉這四位身上?當然這四位是因為在廣播電視等媒體上曝光率高所以知名度高,但是老藝人像連麗如、劉利福,新秀如王玥波等許多名家皆不在榜,有失公平。其次像單田芳的評書,雖然題材廣泛,作品量大,但作品中情節雷同,語言相似的橋段比比皆是,讓人總感覺這部評書和前面聽過的書有好多地方雷同,只是換了個名字而己,推陳出新較少。至於田、劉二位,只是靠一、兩部評書出名,絕少再有新作品,聽眾的記憶中只記得田的隨唐、劉的岳飛傳、楊家將,說二位是大師不敢苟同。個人認為,袁的評書說的細膩,忠於原著,善於把握情節的轉換,夠大師風範。單田芳的評書比較傳統,繼承較好,且作品多,跨年代,也算大師。至於田、劉後期再絕少新作及重量級作品,只能說是說書藝人中的佼佼者。個人推薦評書藝人新秀王玥波,評的好,在點評方面,目前還沒有出其右者,點評到位。說的也是風趣幽默,引人入勝,讓人聽的如痴如醉。
-
12 # 使用者63312730361
首先應該先確定四大評書大師是哪幾位,從民間的廣為流傳上講,我認為應該是單田芳、袁闊成、劉蘭芳、田連元四位大師。四位大師的作品在中華大地上幾乎是無人不知、雅俗共賞,單老的作品以公案小說為絕像《三俠五義》、《白眉徐良》……;袁闊成老先生的一部《三國演義》,本人認為在所有說三國的作品中應排在首位;提起《岳飛傳》、《楊家將》當然想起劉蘭芳,想起全國男女老少聽書的哪個時代;田連元老師的《小八義》《劉秀傳》也是評書中我特喜歡的作品。四位老師的評書藝術應該說各有千秋、不分伯仲,若是硬要分的話,單田芳老師以作品數量多,播放率高,人們的熟知程度上,排名應靠前一點吧!當然這也是本人拙見,望持有不同意見的書迷朋為多多見諒!
-
13 # 纖城浪子
不知道你們認為的評書四大家。我個人比較喜歡四個人評書也是聽著他們書長大的!
第一個是單田芳,單老他把自己先天的不足,有點啞嗓形成了自己的一派。單田芳老師可是說書比較多的個個都精彩,把人物刻畫的活靈活現的。單老的評書聽眾之多,正像他們說的那樣凡有井水處結聽單田芳,單老也是我到時心中的偶像。希望單老能在有生之年多留給世人一些好的段子!讓單老的評書走向世界!!!!
第二是田連元可說單老的評書的是在廣播裡面聽的。田老師可是走向電視評書的第一人開創的電視評書的先河。田老師的評書風格是詼諧幽默。說書能把人說笑,有點像單口相聲,每次聽完田老師的評書都會樂一會兒,還有他在臺上的肢體語言更能使評書人物栩栩如生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第三是連麗如老師雖然是女演員,說起評書來那種氣勢。好像把聽書人都帶到書里人物的現場的。連老師說的語言特點是加一些現代的一些東西今為古用。她把女人帶的三角巾的發明者說成是古典的曹操割須棄袍是狼狽用旗幟把頭纏起來了。還有就她還把漢族拼音帶進了評書裡面去說人跑了就有的是漢語拼音dian
第四就是劉蘭芳老師她的語言清脆,口齒清晰。特別是她的馬蹄聲和戰場上的各種聲音學的特別有韻文。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位評書演員。
我認為的評書四大家應該是,單田芳,田連元,連麗如,劉蘭芳。是我最喜歡的四位演員我從小就是評書迷。只要有他們幾個說說什麼事都放下,那時候沒有網際網路他們說書的半個小時我一般都不會錯過!願評書藝術能夠發揚光大!!!!!!
-
14 # 軀殼161091902
本人聽的評書不多,但袁單田劉連幾位藝術家作品都聽過,袁老的扛鼎之作三國(365講),單老的大明演義(312講),田老師的隋唐演義(230講),劉先生的岳飛傳(117講),連先生的紅樓夢(100講),當然還有其它作品,都說的很好,綜合上述個人觀點,幾位老先生都是從舊社會到新中國,在他們的年少時代沒有先進的受教育條件,他們的學習只能是口傳心授,受教方式單一,幾位大家也都是傳統世家,從小接觸評書,耳濡目染,到今天都可稱大師,如果在其中選一位代表,個人覺得袁老當仁不讓,風格和嗓音個人喜好還有個人情懷不說,其一輩分長,年齡最大,其二有傳統作品也有創新作品(創新作品可稱新中國第一人),其三知識淵博評論精準,讓人受益匪淺。
-
15 # 春風化雨沐東方
這個問題好,我也是非常喜歡聽評書的。
通常意義上的“四大評書大師”,指的是袁闊成、單田芳、劉蘭芳、田連元四人。這四位藝術家的表演那是精彩絕妙、聲情並茂,他們的作品也是深受廣大聽眾愛好者的好評。
1.袁闊成
從輩分上來講,袁闊成比其他人高了一輩。他的代表作品是眾人皆知的《三國演義》。建國後,袁闊成開拓創新,又編了《林海雪原》《紅巖》等新書。
袁先生娓娓道來的功力被人們冠一個“雅”字,並被稱為“語言大師”,這個稱號並不多見。不幸的是,袁先生已於2015年3月2日去世。
2.單田芳
單田芳對評書傳播的貢獻是巨大的,正所謂:凡有水井處,皆聽單田芳。與袁闊成的“雅”剛好相反,單田芳獲聽眾贈送的字是“俗”。通俗的俗,深受廣大聽眾所喜愛的俗。他的語言通俗易懂,代入感極強。
單田芳的優秀作品很多,有《隋唐演義》《白眉大俠》《龍虎風雲會》《童林傳》《百年風雲》等等。目前,單先生因為身體原因已退居幕後,願老人家頤養天年,有機會奉獻個小段以饗聽眾。
3.田連元
田連元首開電視評書的先河,很多人對田連元的喜歡也是從電視開始的。那時候,很多小孩子放學回家都是著急回家看田連元的評書。
田連元語言幽默、身段伶俐,讓評書有了形體上的表演。最經典的作品要數《楊家將》了。《小八義》《水滸》等作品也不錯。
4.劉蘭芳
劉蘭芳,一位被冠以先生的女性,可見對其的尊重與喜愛了。她現在已經是文聯副主席、曲藝家協會主席了。
劉蘭芳的主要作品為《岳飛傳》《楊家將》等。尤其是她的岳飛這部書,可謂是百聽不厭,廣播裡隨時能聽到劉蘭芳抑揚頓挫的演播聲。
願他們的作品經典永流傳,願評書藝術薪火相傳!
-
16 # 薛白袍
1
一般認為的四大家就是袁闊成,單田芳,田連元,和劉蘭芳。
連麗如也算最近比較有名的評書藝人,但是評書和相聲一樣,要拜師才算入門,但是連老太太只是跟自己父親連闊如學過,沒有拜師所以很多人認為連麗如沒有傳授,不算評書門裡人。
但是連老太不服啊,尤其是成立書館後,更是自認是北京評書的代表人物。
據說連麗如雖然說過很多書,最好的一部是諷刺劉蘭芳的《劉蘭芳進北京,連麗如闖關東》,大爆評書圈裡的恩恩怨怨。一回書,很短可以去聽聽,挺好的。
2雖然連老太太不服,但是人家劉蘭芳是真正大紅大紫過的,當年一部《岳飛傳》可謂萬人空巷,開啟了一個評書百花爭鳴的時代。在那個電視不普及的時代,聽書是人們娛樂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劉蘭芳的特點是口甜,說的書清澈利落,高門大嗓。劉蘭芳的代表作是《岳飛傳》和《楊家將》但是我最喜歡聽她的《趙匡胤演義》和《劉金定大戰南唐》。
劉蘭芳以聲音取勝,而田連元卻有著豐富的肢體動作,因為他已經開始表演的電視評書了,田連元用豐富的肢體動作,而且他的評書加入大量的幽默元素,耐看耐聽。田連元的代表作是《楊家將》《水滸傳》等,但是我最喜歡聽他的《小八義》,故事講的是樑上後代除暴安良的故事。
3提起評書人們最先想到的大約就是單田芳了。單老爺子以其獨特的嗓音,讓人們過耳不忘。他的膛嗓可謂獨一無二,四大家中袁闊成佔一個帥字,劉蘭芳佔一個賣字,田連元佔一個壞字,單田芳獨戰一個怪字。
單田芳能說短打書,也能說袍帶書,而且他一張口你就知道他說道人物是誰,倒口之好,獨一無二。比方說沒鼻子的房書安,白眉徐良和翻江鼠蔣平一開口你就能知道是誰在說話。單田芳說的書很多,錄了有一萬多集,這就使得他在四大家中脫穎而出。
單田芳的代表作很多像《隋唐演義》《明英烈》《亂世梟雄》等等,像《白眉大俠》幾乎是他新編的一部書,大紅,成為一代人的記憶,至今我有時候還會拿來出來聽聽,真的好。而《三俠劍》雖然錄了400回,但是依舊沒有說完,至今再也沒聽人說過,很是遺憾。
四大家中袁闊成是毫無爭議的第一人,因為他那部代表作《三國演義》。袁三國是貼著《三國演義》來講的,袁先生在《三國演義》的基礎上進行了整理,像一些拗口的古文,比方說舌戰群儒中諸葛亮那句“公非袁術座間懷桔之陸郎乎?”袁闊成就把陸績懷桔的故事講了一下,而書中的書信文章,袁闊成都是先背原文,然後再一句一句的解釋,聽著很是過癮。
《三國演義》是袍帶書,袍帶書一般是有套路的像什麼突圍求救兵、校場選狀元、山寨招親、破敵大陣、詐死埋名之類,江南說三國的還有十戰曹彰之類的三國演義上沒有的情節,但是袁三國統統沒有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只是在《三國演義》的基礎上發揮發散,如果你沒看過《三國演義》原著,不妨從聽袁三國去了解三國演義這部名著,絕對是一個美妙的體驗。
除了《三國演義》我最喜歡的袁闊成的評書還有《水泊梁山》,這大約是袁先生的家傳書,以108將中排名倒二的鼓上蚤時遷為書膽,以三打祝家莊為故事主線,穿插了很多水滸山小人物的故事,尤其武松出場時,很是驚豔。
袁闊成說的書不算太多,但是一部《三國演義》鎮場,使得他在四位大師中穩居頭把交椅。
-
17 # 金銀湖老陳
目前說評書四大家,一般我們都認為是袁闊成,單田芳,劉蘭芳,和田連元。對於這是位先生,很難說,誰說的評書最好?對每個人而言,都有說的特別好的評書,也有反響一般的作品。那麼我僅根據自己收聽評書的一些經歷,簡單的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袁闊成
袁闊成先生在繼承傳統評書的基礎上,勇於探索,大膽創新,語言生動幽默,人物形象鮮明。最經典的作品,莫過於三國演義,我想這一點應該不會有人質疑。袁先生說的三國演義,並沒有簡單按照原書播講,而是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再創作,包括對關羽的點評,對諸葛孔明出師未捷身先死的遺憾等內容,都可以作為文學作品進行閱讀。一葉知秋,從一些細節的展現上可以看出袁先生的功力,說袁先生是評書的一座高峰,應該不會有人懷疑!
單田芳
單田芳先生應該算得上國內影響力最大的評書大家。雖然沒有具體統計過單先生到底說過多少部書,但印象中只要聽廣播,總能聽到單先生的書。個人覺得單老說的最經典的書應該是白眉大俠。這部書是一部短打袍帶書。書中刻畫的人物形象鮮明,語言風趣幽默,武打精彩,熱鬧非凡。特別是後來拍成的電視連續劇,擴大了這部書在國內的影響力。另外,單老作為國內說書最多的評書大家,大大的提高評書在國內聽眾當中的影響力。
劉蘭芳
劉蘭芳先生的特點就是嗓子清亮,吐字清楚,餘味悠長。一般來說,大家公認的劉蘭芳的經典作品應該是岳飛傳。不過我個人聽的唯一的一部劉先生講的評書是呼家將。當時就被書中的情節深深吸引,呼家被滅門,呼延慶出世,呼延慶打擂,這些情節都還記憶猶新。當然,相對而言,劉先生說書的趣味性相對而言有點偏弱。
田連元
聽過田先生說的水滸傳。這個版本的水滸傳只說到了群雄梁山大聚義,排座次就結束了。我想這個結果應該是廣大水滸迷最希望看到的結果吧。個人覺得,田先生說書語言特別幽默,趣味十足,而且很有畫面感,聽著他的書,彷彿置身事中,跟著書中的人物在行俠仗義一般。
僅就個人一些有限的經歷分享了下四位大家的說書風格,應該說四位先生各有各的特點,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沒必要去評價誰高誰低,自己喜歡誰,就去聽。好好欣賞這些大家的作品吧!
-
18 # i聚聽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惹禍的根苗,氣勢雷煙火炮!
這是評書裡慣用的定場詩,很多人都不陌生。
評書伴隨我的成長,《楊家將》、《岳飛傳》、《白眉大俠》、《三國演義》、《東漢演義》等等,膾炙人口的評書,百聽不厭。
我心中的四大評書大師:單田芳、田連元、袁闊成、連麗如
1、單田芳
若論武俠類評書的頭魁,非單老莫屬,他播講的《白眉大俠》《童林傳》等評書,結構緊密,情節緊張不乏詼諧。
尤其對人物的刻畫,徐良的山西口音,張芳的公鴨嗓,精彩到位,就好像真人出現在眼前一般。
2、田連元
公案類評書說的最好的,就數田連元了《施公案》、《小八義》,都是其代表作。聽田老師的評書是一種享受,又很回味。
3、袁闊成
《三國演義》這部書,沒人比袁闊成說的透徹,曹操的奸詐、關羽的忠勇,諸葛亮的智謀,袁老師帶著你走進烽火中的三國,原汁原味的三國!
4、連麗如
連派評書最是細膩,對故事細緻入微的分析,將“評”字訣發揮的淋漓盡致。
-
19 # 青竹2003
袁老第一,單老第二,劉老第三,田老第四。袁老普通話很標準,而且說起來有緩有急,人物刻畫的也比較深刻,沒有什麼髒口。可聽性比較強。單老的開頭聽很精彩,但是結尾很快,味還沒回過來,就結束了。而且東北口音很重,髒口比較多。人物區分的很明顯,地方方言學的還是不錯的。劉老,女評書藝人,聲音很洪亮,語速比較快,人物刻畫也比較到位。田老,基本上聽的很少,所以就就不做評價了。幾位都有特點,也都有缺點。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好聽就行。
-
20 # 紅塵彌勒
題主問了個無主題詞的問題,既然說出了四大評書大師,又不點名,你這是要人猜嗎?
不過也無妨。既然敢承接題主的問題,就說明在下的心裡還是有比較靠譜的回覆的。也就不妨說說我個人心目中的評書大師。首先,當之無愧的第一位,非袁闊成先生莫屬。袁先生也是公認的評書界泰斗,留有膾炙人口的新老評書不下幾十部(段)。
袁先生一生致力於評書事業,在自己說書的同時,還獎掖後進拔擢俊才,雖然先生的徒子徒孫難成大器、難當大任,但先生卻為後世留下了一代大師、泰斗的傲然風骨和蕩氣迴腸的評書演繹,也留下了足以光耀未來的千古美談。
提起袁先生,喜愛評書的擁躉們一定會如數家珍的說出袁先生聞名於世、經久流傳的評書作品。例如《三國演義》,例如《水滸傳》,例如《烈火金剛》等等等等。先生的表演風格繼承了古時評書先賢的快、賣、帥、蓋等路徑,既能大馬金刀雷霆霹靂的激進式演藝,又能引經據典細緻入微的講述,可謂聲情並茂、引人入勝。先生還在傳統評書的基礎上揉進了武術的俊逸功架,語言風格既激動人心響遏行雲又傳神跌宕詼諧幽默,說起獨佔魁首,該是摯誠公認之說,沒有爭議和疑問。
還有一位單田芳先生,也是評書界難得的大師級人物。單先生以說武俠演義見長,其它類別也多有涉獵。粗略的計算了一番,先生的評書幾乎涵蓋了中華有史以來的各個歷史時段,上至盤古開天,下到鐵血共和人民當家作主,先生都有評書內容步其之後,可謂是洋洋大觀,談今論古。
至於其他的兩位,我本人屬意於劉蘭芳女士和田連元先生。劉蘭芳開啟了新時代評書事業的先河,一部《岳飛傳》足以讓劉女士名聞遐邇、佳話同頻。
田連元先生較之前幾位出道要晚,但絲毫不影響田先生的評書風格深受人們的喜愛。
回覆列表
這問題問的不明不白啊,你心中的四大評書大師是哪幾位?大師是誰封的,當代人們比較熟悉的幾位評書大家可以說各有所長。袁闊成的三國演義,劉利福的聊齋,劉蘭芳的楊家將,單田芳的白眉大俠,連麗如的東漢演義,你說哪個好?你心中的大師還有誰?各有所愛,無從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