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狼煙火燎
-
2 # 書生115
誰跟你說的德軍嘲笑謝爾曼了?二戰黴菌的坦克兵可以嘲笑,但是德國坦克兵是真沒資格嘲笑,且不說謝爾曼那龐大的數量,就算效能也不比德意志軍馬四號坦克差哪去,比黑豹和護士確實比不上,也不看看黑豹的重量和護士那威武的炮,即使是這樣,在優秀的指揮官的指揮下,洛林戰役也把黑豹打的很慘,短管謝爾曼打長三短四很輕鬆,再說了,謝爾曼就短管的?長管a3e8500米穿護士也沒問題。而且謝爾曼的彈藥架有水套,也不是那麼容易殉爆的,如果說二戰著一票中型坦克論綜合性能的話,還就謝爾曼最好
-
3 # 丹書戰史
這個要根據實際使用來說明吧,類似的問題很多達人和刊物已經回答過了。今天我再結合我的想法回答一下。
首先我們來說M4謝爾曼坦克的出現。謝爾曼坦克最初是為了替換多炮塔的M3格蘭特坦克,因為處於二戰激烈的時候,所以為了段時間滿足需求,M4更像是M3的升級版,底盤部分基本相同,沒有創新的地方。火力則取消了37毫米炮,把75毫米炮裝上旋轉炮塔,並配上機槍。所以M4嚴格上來說,算不上一款設計新穎的坦克,只是原版的一種升級版。
我們再說日本坦克。二戰以及之前的時間,日本的戰場都在東亞,東南亞。這些地方由於各國國力有限,裝甲力量和反裝甲力量都很有限,加上水網密佈的特性,使得日本的各種輕型,超輕型坦克得以施展威力。而日本國內陸軍與海軍一直爭奪資源,在鋼鐵資源有限,和實際戰場的需求下,日本更多的製造數量大,材料需求少的小豆丁。然而輕型的坦克意味著防護能力和攻擊力都很弱。加上日本的工業水平限制,一開始還能好好的生產表面滲碳的裝甲板,後期就換做普通鋼板,本來防禦就不足的裝甲,這下更糟糕了,在面對謝爾曼時,基本是打不穿和防不住。
我們在反觀歐洲戰場。戰場是檢驗武器裝備優劣的場地,M4謝爾曼出現在歐洲戰場時,確實讓德軍吃驚了一把,但是德軍在前期的戰爭經驗積累,和技術支援下,裝甲武器裝備的設計製造,是處於領先地位的。除了針對T34危機而快速設計的虎式豹式等,針對原有的裝備進行技術升級,給三號裝備50毫米火炮,給四號換裝長身管75炮,以及其他裝備升級。以及大量裝備的大威力反坦克炮,這讓謝爾曼坦克不得不硬著頭皮上戰場。原本謝爾曼是作為步兵支援武器的,反裝甲由專業的M10,M16等裝備來執行,然而由於產量和戰場實際情況而言,坦克殲擊車並不是隨時出現在正確的位置,謝爾曼就不得不承擔起這個工作。而汽油機的設計缺陷,讓謝爾曼遭受攻擊時,即使沒有擊穿,也容易起火燃燒,“朗森打火機”的綽號就來了。在歐洲戰場上,面對希特勒的動物軍團,再看看盟友的T-34系列、斯大林系列,確實有一些差距。
謝爾曼坦克雖然效能中庸,但是機械效能好,製造快速,加上空中力量的加持,使得戰爭後期,謝爾曼坦克面對的裝甲威脅小多了,足以配合步兵作戰,是一款合格的戰爭消耗性武器。儘管被吊打,儘管被嘲諷,但它還是挑起戰鬥的重任,從走上戰場,就堅持戰鬥到勝利。
-
4 # 好好的2238334
謝爾曼是中型坦克,機動性好,可靠耐用,故障率極少等優點,但是火力弱和裝甲防護差等弱點,被老兵稱為“朗森打火機”一打就著。
虎式是重型坦克,精準的瞄準、較厚的裝甲、強大的火力等優點,但是機動差,機械可靠性差,維護和生產的限制導致虎式不能大規模出現。
日本97式是中型坦克,集合了所有缺點,美軍用卡賓槍發射的槍榴彈輕鬆打爆日本坦克,甚至被手榴彈虐待。
謝爾曼在遠距離上被虎式的精準強大的火力輕易擊毀,而謝爾曼擁有數量機動等優勢貼進了虎式也是有機會的,所以德華人嘲笑謝爾曼。
而日本97式坦克,什麼優勢都沒有,用什麼和謝爾曼打,用命撒!
-
5 # 腓特烈卡爾
其實日本坦克沒那麼差,在同一代裡還是不錯的,主要是日本國力有限又沒啥裝甲叢集作戰的需求這才一直沒對坦克升級換代,差了兩級自然打不過謝爾曼。美華人就不一樣了,美國軍方高層認為坦克就是支援步兵的,75炮就夠用了,反裝甲那是坦克殲擊車的事,結果就是坦克殲擊車有炮沒裝甲,坦克有裝甲沒炮,明明都是現成的就是不往一起裝,只能說美華人還沒參透裝甲作戰方法,被嘲諷也是正常的。
-
6 # 不正經的軍棍
實際上謝爾曼坦克並不差,只不過當時德國的坦克都比他強。
謝爾曼坦克在歐洲戰場上還是比較尷尬的存在,同時期德華人用的已經是虎式和豹式了,而蘇聯人用的也是T34。虎式豹式T34名滿天下,而謝爾曼坦克只留下一連串笑話,比如“打火機”“燒烤機”“謝饅頭”等稱呼。
其實並不是謝爾曼差,其實就是因為謝爾曼坦克是個中型坦克,打不過虎式,甚至對付不了升級後的四號坦克。
謝爾曼坦克作為一箇中型坦克,正面裝甲63mm,側面裝甲38mm,裝甲厚度還算可以。但這和虎式就沒法比了,虎式前方裝甲102mm,炮盾裝甲135mm,側面背面裝甲也都達到了82mm,使用的鎳合金剛裝甲,裝甲安裝上也是非常講究。
而謝爾曼的76mm口徑的火炮和虎式的88mm根本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原因其實很簡單,虎式是重型坦克,而謝爾曼不過一箇中型坦克。
至於打火機這個問題,也是因為裝甲的問題,裝甲保護不好汽油機,所以一打就著。德軍其實也容易著火,只不過防火比較給力,裝甲比較給力,坦克手比較給力,所以德國佬的坦克沒被叫打火機。後期的德軍坦克質量下降,坦克手一般般,也沒少起火。
其實除了裝甲厚度之外,謝爾曼坦克還是不錯,效能非常可靠,動力系統非常不錯,故障率非常低。只要不捱打,謝爾曼坦克只需要簡單的維護,而德軍的虎式跑1000公里就要大修一次。
謝爾曼坦克對付日軍坦克足夠用,除了蘇聯,他能打遍遠東。而德華人的坦克,質量太好,根本不是一箇中型坦克能對付的。
-
7 # 遠近
謝爾曼當時研製時只是作為步兵支援使用,因此各方面指標都不是很強。對付本子那種薄皮大餡還是綽綽有餘。但是遇到德軍4號、5號(豹子)、6號(老虎)就不靈了。
-
8 # 經典細談
謝爾曼坦克即是M4中型坦克,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輛德國坦克可以抵擋四輛謝爾曼坦克的同時進攻,德國的虎、豹式坦克在二戰中的地位可謂是神話,日本的坦克本來就是日本陸軍最大的弊端,諾門坎一戰,日軍更是徹底崩潰,無力北入蘇聯,轉而南下侵華,蘇聯坦克與德國坦克也是處於下風的,所以謝爾曼可以輕而易舉擊毀日軍97式坦克,但是如果拿謝爾曼坦克和德國坦克相比的話,絕對是差之甚遠的,所以在同等規模下,只能是一個笑話。
-
9 # 第二性148790962
很簡單啊 德國的豹式和虎式坦克都可以輕鬆的吊打謝饅頭像虎式這種重型坦克甚至可以打出1比30的戰績 在一個謝饅頭的確長得很萌 和德軍坦克的威武一比確實會淪為笑柄 至於日本坦克在整個二戰中除了中國戰場 在其它戰場一直就是一個笑話 不提也罷
-
10 # 阿正製作
這當然是有原因的!日本是一個剛從農業國家轉化過來的國家,它雖然侵略並佔領了許多亞洲國家,但它的軍事工業只能在亞洲稱雄,但比起工業化幾十年的美國,軍事工業一定比日本強大許多,所以跟日軍坦克對殺,一定能夠輕鬆獲勝。
但德軍為什麼會嘲笑美軍坦克?這也與二戰中歐洲戰場上德軍與美軍作戰對比中顯現的。德軍裝備的大量的虎式重型坦克(德國名:Panzerkampfwagen Tiger Ausführung E ,德國代號:Sd.Kfz. 181),具有當時年代最先進的動力和火炮,自動化程度很高,如果與美軍的謝爾曼坦克一對一的對決,那真的不在一個層面上。但是由於德軍這種坦克的後續生產數量有限,如果被幾輛或十幾輛美軍坦克圍攻的話,德軍虎式坦克也會被群狼圍剿,最後落敗。不管德軍怎麼嘲笑,失敗的是囂張的侵略。
-
11 # 戀溪123
打個比方,你開著轎車看見在馬路中間晃的腳踏車,你按喇叭,腳踏車得躲你吧,這時候後面來了個大貨車,狂按喇叭你得躲他是不,為什麼?結構不同
-
12 # 薛定諤的箭頭
因為日軍的坦克太爛了,日本的各種豆戰車面對謝饅頭,就像謝饅頭面對老虎一樣(而且謝饅頭還有數量優勢)
德軍的四號可以力抗謝饅頭,除了簡8,都不在話下;動物園系列可以把謝饅頭打出屎來。然而在盟軍的絕對空優下,這些裝甲優勢都變的不值得一提
-
13 # 林小野說電影OFM
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有個情節,米勒上尉在奧馬哈海灘向上級彙報:“沒有看到DD坦克!”
這個臨時翹班的“DD坦克”到底是個什麼東東呢?
所謂“DD”其實就是M4謝爾曼坦克子型的一種——Duplex Drive,雙重驅動,這意味著坦克有一個驅動機制來推動它們在水中和陸地上行駛。DD坦克還配備了一個充氣裙,以提供浮力。
SO,關於DD,你可以理解為套著救生圈浮游在海面上的謝爾曼坦克!
對於魔改五十餘種型號的謝爾曼來說這並非什麼難事兒。然而,這些浮式坦克的幹舷很低,在洶湧的波濤中很容易被淹沒,導致許多駕駛員葬身大海。這正是諾曼底登陸D日發生的事情。
謝爾曼“關鍵時刻掉鏈子”的特性再次顯靈。
當時有位柯克上校命令運載DD坦克的LCT自駁船直接衝上沙灘,可惜五百艘LCT中,只有兩艘成功到達。
那麼,米勒上尉心心念及的這輛DD謝爾曼是什麼時間出現的呢?
話說1960年FOCUS影業跑去法國拍攝《最長的一天》,劇組人員在沙灘上起出了一輛完整的謝爾曼坦克,拾掇拾掇還能用,簡直如獲至寶。要知道那時候同期拍攝的《埃及豔后》特別佔用資金,口挪肚攢、牙縫裡擠出來1000萬美元開拍《最長的一天》,白撿了個道具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事情。
一、M4-謝爾曼坦克——在太平洋是神,在西線是狗M4-謝爾曼坦克自打面世那天起就一直褒貶不一,德軍稱之為“死亡收割機”,盟軍自家人又稱之為“移動棺材”,至今還被中國網友嘲笑為“屑而慢”。
每當一群M4謝爾曼坦克出現在地平線上,就會被前方遭遇的德國坦克兵嘲笑——“你看,又送上門來一堆打火機。”
因為謝爾曼有個綽號就叫“郎森打火機”。
二戰中,雪茄、口香糖,斯帕姆午餐肉、郎森打火機是美國大兵們的標配。
話說當時美國名牌打火機郎森有句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廣告語——“一打就著,每打必著!”
這句話借來形容謝爾曼恰如其分,因為這就是它的宿命。
先來說說“謝爾曼”為什麼叫謝爾曼?
謝爾曼坦克雖說是老美的國貨之光,但這個名字卻是英華人起的,源自美國南北戰爭中的北方名將威廉·特庫賽·謝爾曼將軍。
話說我一直沒想明白這位老哥有什麼好致敬的,我們在電影《亂世佳人》裡看到的那把亞特蘭大城大火就是這老哥放的。除了成就了白瑞德船長英雄救美,餘下製造冤魂無數,燒死無數婦孺。
再有,那句著名的“一個好的印第安人就是一個死了的印第安人!”即出自此君之口。
但老美偏偏喜歡拿這位老哥說事兒,比如我們在希區柯克電影《迷魂記》中看到的那棵號稱全世界最大生物的參天大樹,就被命名為“謝爾曼將軍樹”。
不過,話說回來,謝爾曼坦克剛面世那會兒,還是威風了一陣子的。
二、有了謝爾曼坦克,女人都能打贏隆美爾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這場由斯圖卡俯衝轟炸機+3型坦克組成的閃電戰,令老美震碎三觀。
彷彿如夢初醒,老美突然意識到,軸心國對自己放大招也就是個旦夕而至的事情,亟需增強自身國防力量、研發一批中型坦克。“M4-謝爾曼坦克”便在此等情勢下應運而生。
1940年8月19日,美國開始了新型坦克的研發工作。僅僅一年之後,1941年9月,第一輛謝爾曼坦克便下線投入使用。
英華人戲稱之“謝爾曼”,大概源自上一代M3格蘭特坦克,因為現實生活中格蘭特將軍是謝爾曼將軍的師傅,所謂傳承有續嘛。
(【注】1937年發行的3分錢郵票,左起——謝爾曼、尤利西斯·S·格蘭特、菲利普·謝里丹)
M4-謝爾曼的主要武器是一門M3型75mm火炮,足可以擊穿當時德軍3型、4型坦克正面裝甲。除主炮之外,謝爾曼還有一挺12.7毫米勃朗寧M2重機槍、兩挺7.62毫米勃朗寧M1919機槍,正面裝甲厚度76毫米。全車沒有使用老套的鉚接技術,而是採用整體鑄造和焊接技術,這大大提升了M4-謝爾曼坦克的防禦能力。
M4-謝爾曼坦克於1941年被投放到北非戰場,一經面世便大放異彩!
在1942年10月的阿拉曼戰役中,更是盡領風騷,德軍過氣的3型、4型、38型,根本就不是謝爾曼的對手,一時間被打得落花流水,一舉粉碎了“隆美爾不可戰勝”的神話!
這一仗打得隆美爾心有餘悸,醍醐灌頂——沒有制空權、沒有先進的重型坦克,這仗還打個毛啊?簡直就是白白送人頭!
很快,在半年之後的1943年3月突尼西亞戰役中,德國虎式坦克閃亮登場!又將謝爾曼坦克生生虐成狗。
我們在電影《巴頓將軍》第二場戲裡,看到一片狼藉的戰場上,到處都是盟軍大兵屍體,一個當地的小男孩在擼屍體上的金戒指,便是描述的這場“謝爾曼走麥城之戰”——突尼西亞凱瑟琳要塞戰役。
諾曼底登陸成功後,巴頓指揮著他的第四裝甲師,揮師東進,許多幸存的二戰老坦克兵回憶道,平生接受過許多命令,唯有這道巴頓將軍的命令印象最深——“往東走,殺個痛快!”
巴頓當時的家當是什麼?16萬精銳步兵、1500門火炮、外加930輛M4-謝爾曼坦克。
那麼,巴頓有何底氣同德國豹式坦克、虎式坦克叫板呢?
三、沒有什麼君子之爭,謝爾曼打的就是人海戰術要知道,虎式坦克剛猛無比,100mm的前甲堅不可摧,80mm主炮可將兩公里之外的謝爾曼坦克打成一堆廢鐵!
虎式坦克聲名遠播,餘威至今猶存,深入人心。比如許多年輕人看到《拯救大兵瑞恩》結尾處霍瓦特中士扛著迫擊炮射向虎式坦克,感覺不可思議。認為這是徒勞的,霍瓦特是不是被炮彈震糊塗了?
其實霍瓦特沒糊塗,整個劇組也沒糊塗,霍瓦特瞄準、最終擊中的是炮塔,只要虎式炮塔受損,無法自如旋轉也算是有效進攻。
這是當時美國普通大兵對虎式坦克的認知,第四裝甲師師長巴頓不可能不知道,他當時清醒得很,他不打算玩命,他只打算玩錢!
雖然巴頓自稱是來自十六世紀的人,不過他可不想跟德軍裝甲師展開什麼一對一的騎士式決鬥,他要的是打群架!憑藉著謝爾曼坦克的巨大數量和制空權優勢,對德國裝甲師進行群毆!
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謝爾曼坦克設計之初便已估計到日後的情勢,它的一個主要特徵或曰優勢就是方便大量生產和遠洋運輸。
M4-謝爾曼坦克的生產零件全部採用制式,生產難度不高,任何一家工廠拿到圖紙即可進行量產!這可以使得一整輛謝爾曼坦克可以分包到不同工廠以“福特流水線式作業”同時加工,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在二戰後期,美國本土每個月可生產2000輛謝爾曼坦克,這個數量是德國中型坦克豹式的七倍!
現代戰爭打的是各自工業化的成熟水平!可以說,我沒出家門口就已經打贏了你!
謝爾曼坦克與德國豹式、虎式,展開了七比一對決,加之絕對優勢的制空權,長驅直入,最後兵臨城下,1944年9月29日在柏林家門口“阿拉爾庫戰役”中一舉獲勝!
許多二戰倖存的德國坦克兵對此表示不服,至今仍在嘲笑謝爾曼坦克——“那玩意像黃油一樣不經打,可是我們剛剛摧毀了一百輛,又爬上來一百二十輛,盟軍贏了,贏在物資上。”
話雖如此,可畢竟是盟軍贏得了最後的勝利。這個世上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取代結果!
(全文完)
-
14 # 鋼好總有我
謝爾曼和大八粒半自動一樣是靠龐大的使用者數和優秀的綜合性能取得口碑的,雖然沒有虎式的威力和T34的皮實,但效能穩定、保養方便,更重要的是底子好,變型、升級車型眾多,基本可以說是開創了現代西方中型坦克的先河。
但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使用了汽油發動機,這導致了它一旦燃油系統沒擊中損毀率極高,所以它還有個不太好聽的綽號-朗聲打火機。
回覆列表
美國的M4謝爾曼坦克是二戰一款經典的中型坦克,但是從其水管長度來看,基本也就是支援步兵而設計的坦克,至於反坦克能力壓根就不怎麼樣。可要與日本的那一堆坦克比起來,稱謝爾曼為重型坦克也不為過,由於日本本土缺少鋼材,而大量的鋼材又被分配給海軍發展大型軍艦,日本陸軍能夠發展出的92式、95式、95式、97式,還有1式~4式坦克等等,基本都是薄皮輕坦克,而且炮塔的水管也很小,76mm左右的大炮管著實不多,因此遇上正兒八經的M4坦克根本無可奈何,炮管太小正面裝甲擊不穿,自己薄皮還沒M4一發入魂,在這種情況下,M4謝爾曼在一堆日本坦克中橫著走也就不足為奇了。
與在亞洲戰場橫著走不一樣,M4謝爾曼坦克在與德軍坦克交鋒中就各種受委屈了。首先M4的早期型號配的是一門M3型75毫米L/40加農炮,炮管較短,這款坦克的設計定位也主要是用來支援步兵作戰,因此其穿甲能力較弱,發射早期的M72穿甲彈能夠在900米距離上擊穿60mm勻質裝甲,也就比早期T34略強。可是早期T34的火力只有在接近德國虎式和豹式坦克500米範圍,還要從側面攻擊才能擊穿,這也是庫爾斯克戰役中T34採用無腦烏拉衝鋒的原因所在,遠距離打不穿,只能集體衝鋒尋求近距離與德國坦克決戰,結果自然是傷亡無比慘重。
同樣早期投放非常戰場的M4,遭遇的是隆美爾裝甲師的3號、4號坦克,M4對付薄皮的3號坦克還是綽綽有餘,可是遭遇加厚裝甲版的4號坦克H版80mm正面裝甲則毫無辦法,只有靠近到100米範圍才能保證有效擊穿,而德國4號坦克H型的75毫米L/48主炮則可以在1000米開外對M4發動攻擊,因此一旦遭遇德軍4號坦克美軍就只能招呼反坦克殲擊車了,因此M4在加入非洲戰場開始就處於弱勢地位。
戰爭是武器發展的最強動力,在遭受挫折後,美軍也對M4坦克進行了改進,首先炮管加長以獲得更大彈丸初速度,美軍為開發了一款新的M61型被帽穿甲彈,改良後的炮彈對付傾斜裝甲和表面硬化裝甲表現都非常良好,並且500米距離能夠有效擊穿94mm30°傾斜鋼板。煥然一新的M4坦克終於在諾曼底登陸過程中可以和德國4號坦克H型硬鋼正面了。
但諾曼底登陸成功後,M4迎來了新的對手,也就是從蘇聯戰場撤回來防禦的德國主力裝甲師,德國絕對主力虎式和黑豹坦克,這些德軍坦克可以在1000~2000米距離上對美軍M4坦克輕易擊穿,但M4必須靠近到500米距離內也無法保證有效擊穿,差距太大,M4面對德國主力坦克基本就等於歇菜!
當然盟軍依靠絕對兵力優勢還是一路平推到德國境內,M4雖然在面對德國主力坦克時敗了,可盟軍反攻簡直就是摧古拉朽一般順利,德華人早已經意識到失敗只是遲早的事情,哪裡還有心思去嘲笑美國坦克不給力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