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魯南小郎中
-
2 # 搞笑and搞笑
皇帝內經之《素問》卷十七第六十二《調經論篇》,又見《甲乙經》卷六岐伯對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是故氣之所併為血虛,血之所併為氣虛也。虛則寒一寒則溼一溼則凝一凝則瘀一瘀則堵一堵則瘤一瘤則癌,萬病之源就是寒溼體質。
清溼方法一:多吃發酵食物、增強腸道排溼
長期便秘,體內肯定是有溼氣在侵蝕。大便後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有溼的一種表現,因為溼氣有黏膩的特徵。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發麵食物、醬油、食醋、豆豉、腐乳、黃酒、啤酒等等都是發酵食物,中醫認為都是養脾胃的。西方營養學家也證實,發酵食物是人類健康飲食結構的有益補充,能幫助人們的腸道代謝更順暢。
清溼方法二:多吃五穀粥類、健脾養胃祛溼
對於溼熱體質人群來說,去溼氣的粥和湯水是很好的選擇。比如用茯苓、薏米、紅豆、綠豆等煮成的粥,健脾祛溼還養胃。以及,用冬瓜、排骨、蓮子等煮成湯,有清熱利溼的功效。去溼氣的紅豆薏米粥忌加大米,因為大米長在水裡,含有溼氣,這樣就破壞了紅豆薏米粥的功效了。
清溼方法三:平時定要多動、帶出全身溼氣
慢跑或者散步,讓身體適當流汗,能去除身體的晦氣和溼氣。讓機能健康起來,自然就平衡了,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溼氣方式。
清溼方法四:按摩對應穴位、排出體內溼氣
我們人體有7個“排溼口”,也叫“排汙口”,把溼毒排出去,人就會少生病,不生病,其實這些排汙口很好找,他們都“窩”在關節的部位,比如極泉穴、委中穴、承山穴、豐隆穴、天樞穴等,常按這些穴位可有效去除體內溼氣。
清溼方法五:多吃酸性食物、護肝護脾祛溼
肝和脾是互生互長的關係,因此養肝就是養脾。因為酸入肝經,只有肝臟健康了,脾胃才會強壯。因此,保護好肝臟也就是從根源上養脾。所以,平時可以適當吃些酸的食物如梅子、檸檬、米醋等等。
清溼方法六:保持深度呼吸、加速溼氣排除
深呼吸有利於調整我們的肺功能,也會讓我們的溼氣消失。因為溼氣會隨著呼吸撥出,並且保持通暢。
-
3 # 彥群姐姐
不是的,你要分清楚體寒和體溼,二者不一樣,溼氣重的人不一定怕冷。比如說我老,他就體內溼氣比較重的人,但他不怕冷,他特別怕熱。而我就是體寒的人,我怕冷。
先說體寒吧,體寒的人屬陰虛,缺陽氣。就是手腳冰涼,特別怕冷,一般是女人,小孩較多。體寒的人氣血不足,一般不愛運動,所以才造成體內血液迴圈不暢。
溼氣重,現在大多數人體內都有溼氣,有些較嚴重,有些輕些。溼氣重是跟生活分不開的,比如男的夏天愛喝冰啤酒,喜歡吹空調,有些人下雨天不喜歡打傘,就愛淋雨,這些都會造成體內溼氣加重,溼氣重的人都是脾虛,經常吃冰東西,造成身體無法正常把溼氣排出體外。
怎樣區分身體是不是有溼氣?
1、春天,夏天感覺全身乏力,總是犯困,一天到晚沒精神。
2、看舌頭,舌頭肥大,舌頭周圍一圈有較深的齒印,說明溼氣重。
3、大便不成形,上廁所時馬桶上的大便總衝不乾淨。
溼氣也分寒溼和熱溼。
熱溼的人,有些怕熱夏天一出汗就衝冷水。夏天身上會長溼疹。
怎樣除溼氣呢?少喝冰冷的水或啤酒,多喝熱水,少吹空調,可以透過拔火罐排溼,煮一些除溼的粥來喝。還是要注意生活習慣,不然溼氣永遠除不掉。
-
4 # 脾胃範兒
溼氣重的人是不是畏寒怕冷?
怕冷有很多原因,有很多人在記憶裡覺得自己從小到大都十分怕冷,尤其是那些體質比較差的人,一般來說這類人體質偏瘦,而且吃不胖,脾胃吸收也不怎麼好。
在中醫裡面看來,怕冷主要是陽虛,我們體內要有充足的陽氣才會感到身體溫暖,能夠抵抗寒冷。
還有一些人的確會因為溼氣重出現怕冷的情況,因為溼邪為陰邪,陰邪易傷陽,所以溼氣重的人多感到虛寒怕冷,四肢冰涼,而且溼氣重的人容易虛胖,體內脂肪贅肉也比較多。
如果是因為溼氣過重,陰邪侵襲身體,那麼就會感到寒冷不堪。這類人一般該如何辦呢?
【艾灸】
艾灸是很好的溫陽祛溼散寒的方式,尤其是艾灸我們身體的一些保健大穴,昇陽穴位,比如腎腧穴,太溪穴,關元穴,陰陵泉等都可以起到昇陽散寒祛溼氣的功效。
另外溼氣重的人一定要少吃甚至不吃那些辛辣刺激,容易損傷脾氣,給脾胃造成巨大負擔的食物,一些寒涼的水果和冷飲也需要少吃,同時多吃健脾益氣利溼的食物,比如白扁豆,茯苓,芡實,炒薏米等。
其次,多吃小米南瓜煮粥,這個粥可以生津補中益氣,健脾補腎。黃色入脾胃,玉米,小米,南瓜,板栗等都是可以健脾胃的食物,尤其是玉米補中健脾,還可以祛溼利尿。
-
5 # 月亮灣拉布拉多犬舍
溼氣分兩種,一種是溼寒,一種是溼熱,其中溼寒的患者才會畏寒怕冷,溼熱的患者並不怕冷,反而會有些怕熱…
右上角關注幫忙點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溼寒的患者怕冷畏寒中醫認為,人體陰陽五行應當相生相剋,正常的身體應該是陰陽平衡的,但一旦出現陰盛陽衰,或者陽盛陰衰的症狀時,身體就特別容易出現問題。
溼寒是患者體內陰盛陽衰的表現,故而,患者會有怕冷畏寒,不喝水不覺得口渴,面色蒼白,喜歡喝熱乎水等症狀出現。
對於溼寒的朋友來說,保暖是一定要做的,平時生活中也要以溫熱的食物為主,最好可以喝一點小米粥,每天早晨一碗小米粥的話,堅持兩個月,對於治療溼寒特別有幫助。
什麼情況導致患者溼寒怕冷引起溼寒的情況分為先天和後天,先天來說。就是懷孕的時候母親素體盈潤,受到風寒的侵襲或者自己本身就溼寒,特別容易導致孩子也溼寒。而溼寒多為後天所致,像生活中喜歡吃涼的食物,喜歡喝冰鎮的飲料啤酒,哪怕喝過多的碳酸飲料,都有可能導致溼寒。
另外,抽菸喝酒的人,或者吃的食物營養不足的人,也特別容易導致溼寒。
溼寒的患者還會有下肢容易水腫,長時間戰立腳後跟疼以及容易上火和頭暈等。
溼寒的患者如何治療通常對於溼寒的患者來說,治療應當以食補為主。經常吃牛肉,羊肉,甲魚等溫熱的食物,有助於緩解溼寒的病症。
對於長期吃快餐的人,補充營養,補充陽氣,這也是改善溼寒的一個方法。
對於溼寒的朋友來說,多吃一些溫熱的水果也特別有效,像榴蓮,石榴,櫻桃,木瓜等,都屬於熱性水果,對於溼寒的朋友吃再適合不過。
對於溼寒來說,寒通常都是腎陽虛所致,因此溼寒的朋友不怎麼喝水,也會有小便清長的症狀出現。
如果想用中成藥的話,推薦用附子理中丸,治療溼寒效果好不說,還能治療溼寒引起的腹瀉,效果很不錯。
回覆列表
看到這位朋友詢問,感覺到對養生的高度關注。至於溼氣重的怕不怕冷,淺談如下。
一、有的溼氣可以怕冷,有的溼氣不怕冷,解惑如下:
1、溼氣重可以怕冷:寒 + 溼 = 寒溼
寒與溼互結形成寒溼,這種溼氣怕冷。
(1)、實寒溼:寒溼外邪直中人體。實寒+溼
病機:是觸冒雨雪,久居寒溼之地,寒溼之外邪侵入人體,形成體內寒溼症狀。主症:身體困重、頭重如裹(戴帽子的感覺)、項背冷痛、胸悶、脘腹冷痛脹滿、不思飲食、腹瀉水樣便、形寒肢冷、時有惡寒發熱、腰背關節冷痛、渴不欲飲水、舌淡白苔白厚膩,脈浮緊。治則:散寒祛溼(2)、虛寒溼:體內虛寒與溼互結。虛寒+溼
病機:久病體虛,陽氣虛少,與體內溼氣互結,形成體內寒溼症狀。主症:倦怠乏力、氣短懶言、畏寒喜暖、四肢不溫、脘腹脹滿、不欲飲食、小便清長、出現冷汗、久瀉不止、五更洩瀉、肢體浮腫、小便不利、腰痠腿痛、女子帶下量多質稀、不孕、形體肥胖,舌淡白脈細弱。治則:溫陽健脾,祛寒除溼2、溼氣重可以不怕冷:熱 + 溼 = 溼熱
溼與熱體內互結,形成溼熱,這種溼不怕冷,怕熱,遇熱加重。
病機:體內熱或或火與溼互結形成體內溼熱症狀。主症:頭身困重,發熱多在午後明顯,且身熱不揚(初捫肌膚不覺得很熱,但捫之稍久即感灼手),並不因出汗而減輕。肝膽溼熱表現為肋脅痛,口苦,或身目發黃;脾胃溼熱腹脹,噁心厭食,大便臭穢糖稀,尿短赤;膀胱溼熱可見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色黃濁。女子帶下量多色黃,月經量少,不孕。男子陰囊潮溼、不育。舌淡紅苔薄黃膩,脈細數。治則:清熱燥溼二、溼氣的養生注意事項:
1、少吃生涼之品,少受涼,以免傷脾陽,脾運化水溼功能下降,溼氣增加。
2、多鍛鍊身體,脾主四肢與肌肉,身體增強了,脾氣就旺盛。
3、春夏養陽,儘量多參加戶外活動,增加陽氣的吸收,少開空調。陽氣旺盛,溼氣就會減少。
4、健脾祛溼粥:薏苡仁、蓮子、紅豆、綠豆、小米、大棗熬粥喝。
5、祛溼茶:荷葉、玉米鬚適量泡水喝。
以上與朋友們淺談寒溼與溼熱,只有寒溼怕冷,以與大家作了詳解,望能幫助到朋友們,遠離溼氣,做個輕鬆的自我!(友情提示:文中方藥僅供學習交流,切勿自行抓藥,責任自負。若喜歡中醫科普與中醫養生可以關注小郎中,為大家持續推送中醫養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