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小利vlog

    這就跟個人的性格,心境,對待事物的看法有關。如果一個人的性格是樂觀的,心境是寬廣的,那麼他對待事物的時候就會更多的關注到事物好的一面,自然就會使他快樂。如果一個人總是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把焦點都集中在不好的上,那麼,這人肯定會處在一種憂鬱的狀態中。

  • 2 # 喜歡藍天白雲的冰

    我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心態Sunny的人,很多事情我都想看見Sunny明媚的一面,所以我每天都會開心生活;有的朋友在生活中總是看到負面的東西太多,這樣會影響自己的情緒,所以啊,一個人Sunny的心態很重要,換個角度去看世界,也許你就會發現世界上美好的東西還是很多的。

  • 3 # 海的這邊99

    開心與幸福感來自內心,是一種能力。你的內心就是你看到的世界,試試,你內心充滿力量,外面就沒有過不去的溝溝坎坎。

  • 4 # Lily的花草田

    開心,憂鬱,都是一種相對的存在。

    如果說開心的極致是幸福,那麼憂鬱的極致也許就是抑鬱了。

    一說到憂鬱,即便看上去是難過的,也彷彿總帶著一點朦朧的唯美感。然而抑鬱,就完全不同了。

    抑鬱這個詞,好像讓很多人聽起來都難以理解,甚至會感到有點可笑。

    好像直到今天也還是有人覺得,十六年前的張國榮只是在愚人節那天跟世界開了一個最真實的玩笑。

    多少年以後,風繼續吹,仍然有駱駝在沙漠中痛哭,仍然有長頸鹿在深夜裡喝酒,仍然有不快樂的人類在陸地上跳舞。

    總會聽到有人說,誰誰誰是突然就變成了這樣。

    我也曾經一度覺得,有些事件是突然之間就降臨到了我的面前,措手不及,始料不及,難以置信,也難以接受。

    然而直到很久很久以後才明白,怎麼會是突然的呢。

    任何一種強烈猛烈激烈的情緒,任何一件不料不測意想不到的事情,無論好的壞的,其實都不是突然出現的。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冰凍三尺,也非一日之寒。

    有人說,過去的都過去了,就不要再想那麼多。

    是的,許多陳年舊物都可以被埋藏,但總有些回憶會自行爬上來。

    所以在某些特定的時刻,會忽然感到莫名的憂鬱——每當想到,至愛著和思念著的人都已不在我的身邊。

    然而在更多的時候,內心還是湧動著喜悅如蓮的開心——深信不疑,美好的事情總在發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5 # 葉子藝原創

    我覺得這跟個人心態有關。有的人天生樂觀派,心態好,即使生活中遇到不太開心的事也不會過度放在心上,也不會因為煩心事而影響日常生活。而有的人天生悲觀,即使有芝麻大小的不如意也會表現在臉上,給人一種冰冷陰鬱的感覺。其實還有另一種人,就是喜怒不形於色的人,這種人的內心已經強大到百毒不侵的程度,反而是真正的高手。這種人我們今天先不說,先談一下前面的兩種人。

    首先看一下那些總是那麼開心的人,這種人天生樂觀,他們走到哪裡都是熱情洋溢,歡聲笑語,好象他們從來都不知道愁是啥滋味,總給人一種激情澎湃的感覺,這種活力四射的激情也會傳染給周圍的人,讓周圍的人也瞬間心情變好。反觀那些總是憂鬱的人,這種人心事太重,還不願跟別人傾訴,走到哪裡都有種垂頭喪氣的感覺,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象是在重壓下生活,長期的壓抑容易讓這樣的人身上帶有負面情緒,有時你不經意的一句話就能惹惱他們,所以這種人的內心其實很脆弱的,容易被激怒也是他們出於自我保護的一種表現。而那種刑事案件的作案者也多發於具有憂鬱形人格的人。所以如果是一群樂觀的人在一起,一定是熱鬧非凡,高談闊論。而一群悲觀的人在一起,一定是氣氛壓抑,心事重重。 在此提倡人人都做樂觀派,傳遞正能量。

  • 6 # 葉瀟瀟大寶貝陽陽

    我覺得那些經常會很開心的人,一般都有積極的生活態度,並不是因為他們經常碰到開心的事,而是他們能從自己平淡的生活中發現讓自己開心的事情。悲觀者說:“玫瑰有刺”而樂觀者說:“刺裡有玫瑰”。真正的快樂本質是來源於自信,真正快樂的人,他們懂得釋放自我的情緒,懂得讓壓抑的情感迸發出來。快樂與否並不在於你擁有什麼財富,而是源於你的心境。看待事物的角度,決定了我們快樂的程度。

  • 7 # 心理諮詢啊粟啊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生命體,對事對物都有自己的體會和見解。只是有的人天生不喜歡熱鬧,有的人天生不喜交流,有的人自來熟,有的人慢熱......就是這各種各樣,才創造出豐富多彩的世界。如果你是羨慕有的人總是開心,那可能你需要去了解下樂觀思維,算是一種習慣性思維方式,就是我們所謂的凡事都看積極面。當然憂鬱也有憂鬱的好處,可以讓人安靜下來去沉思,不至於對事對物停留在表面的見解上。開心也好憂鬱也罷,都只是某一時間段你的情緒狀態而已。

  • 8 # 思維武器庫

    1

    很多人總是在問,為什麼我這麼痛苦呢?

    有一種答案,是很心理學的,卻不是那麼符合我們一貫的認知的,就是因為痛苦是你熟悉的。而平靜是你所陌生的。

    我遇見過很多來訪者,他們的故事各不相同。但其中有時也有著類似的部分。

    我聽到這樣的一些描述,“小時候,本來我很開心地在那玩著,一切都很好,接著,媽媽(爸爸)突然就會因為一件事情對我發火,指責,”有人跟我描述過那樣的場景,“我在聚精匯神地看著一本課外書,爸爸的鞋底就飛過來了,”“媽媽對我很憤怒,好像我做了很罪惡很對不起她的事情”“爸媽突然吵起來,開始砸東西,”開始,是一個人的寧靜,自在,快樂,但是在這個快樂後面,卻潛伏著一個我們作為個體根本控制不了的糟糕結果,那些被罵、被指責、被投射憤怒、被歧視、目睹爭執的過往,日積月累,在人的內心凝結成一個模式。

    這個模式,如果用我們可以理解的語言表達出來就是:

    快樂一定是短暫的,不真實的,不穩定的,快樂背後一定會跟著一個糟糕的結果和體驗的。

    一定是這樣的。因為太多次都是這樣。

    如果加入“自我感覺”去翻譯這個模式的話,這個模式還可以被描述為:

    當我自我感覺良好,對自己感到快樂滿足,正在進入當下的時候,這個時光一定是短暫的,不真實的,一定會被結束的。我很快就會體驗到一種不認同,攻擊,憤怒,甚至毀滅感。所以我的自我最終還是會跌入深淵的。

    這是對痛苦的一種理解。不知你能否明白?

    我們其實已經有了一個模式,如果在這個模式裡,再快樂的開頭一定會有一個糟糕的結尾,那麼你的故事就會暗含一個這樣的動力,這樣的線索。——因為,相比在快樂中毫不設防跌入黑暗的那種可怕失控的體驗,還是一早就預知結局,甚至一直待在確定的結局之中,更有安全感、確定感和掌控感啊。

    我知道,這不是你想要的。但是,為了適應不舒適,我們發展出了防禦。

    防禦有很多種,而這一種防禦就是,讓自己待在熟悉的感覺裡,那樣當不可避免的糟糕感覺來臨時,你會覺得容易接受得多。

    這就是我們發展出的面對痛苦的方式。這種方式是為了幫助當年無力而幼小的自己,去適應外面這個不完美的,有衝突的,甚至殘酷的世界。

    這是一種本能的方式。

    比痛苦的體驗更可怕的是失控的體驗。於是很多人無意識操控著自己的人生,去符合不舒服的伏線,這樣還能活在一定的掌控感裡。

    如果自顧自的瞎開心,那麼下一刻突然到來的打擊,則一瞬間會讓我們體驗到失控的感覺。寧可痛苦,也不要失控。在平靜裡暗藏危機,這種感覺,比把生活弄得很糟糕,還要令人難受。

    2

    A對我說,

    我總是覺得內疚,我媽媽一用她那種“付出感”“受害者”的方式來綁架要挾我,我就沒辦法拒絕要為她去做那些我根本不想做的事情。現在我經過了自我成長,我決定不去做了,我再也不要做了,可是,我極度內疚。我討厭這樣的自己。為什麼我走不出來媽媽的影響?

    我問她,你的媽媽是個快樂的人嗎?

    她說,不快樂,沒見她怎麼快樂過。她總是苦大仇深的樣子,好像全世界最慘的人就是她,她是受害者,對別人總是很多怨恨。

    她說,媽媽也見不得我快樂,反正小時候我只要一開心,後面一定會伴隨她的指責。

    我沒有去問她的外婆,但我幾乎可以確信,她的外婆,在她的媽媽面前,應該也是一個付出者和受害者。

    這和中國傳統的文化背景相關。和過去的年代相關,和男女身份相關。

    女性相比男性活得更壓抑和艱難,不能為自己而活,不能追求自己的快樂。如果家庭需要犧牲者和祭品,她們就必須是排在第一個的。

    這樣的女性做了媽媽,那麼她們的子女,又能有多快樂呢?

    媽媽如此不幸,而我這麼幸福,從弗洛伊德的觀點來看,我們的潛意識會覺得,這是要被懲罰的,這是一種背叛啊。沒辦法,這就是生命。生命的延續,就帶有這樣的編碼了。

    媽媽不能讓女兒舒服,因為外婆也沒有用讓媽媽舒服的方式養育過她,所以,媽媽沒有習得快樂舒服這件看似簡單的事情。

    媽媽只有一個模式,就是如何在不快樂的狀態下,去獲得一些控制,一些想要的,一些價值感。

    所以媽媽和外婆一樣,只有在付出者和受害者的位置上,才敢談,我想要什麼。

    用這種方式去控制他人,包括自己的孩子。

    她們其實沒有自己,也沒有邊界,自然也談不上對自己負責,也不會為自己爭取。

    所以A怎麼會不內疚呢?她的媽媽是這樣活過來的,但是現在她要離開媽媽和外婆的模式了。她要在潛意識裡,完成這種分離和背叛了。

    “你們都活在那樣一個世界裡,而我卻要走了”。

    於是,我會有內疚感,罪惡感,我覺得這是一種背叛。作為生命的延續,我們無法避免在這樣做的時候,內在的情緒。即使不被體察到,也是存在的。

    A說,她很痛苦,在內疚中掙扎,也嫌棄自己,自我成長做了這麼久,還是渴望母親的認同,無法完全離開過去的陰影和模式,活成一個新的自我,我說,“所以,你也不能真的讓自己舒服啊。”

    在我看來,A的自我成長之路,走了很多步,也有了很多很多覺察,她看見了內在模式,看見了那些過往意味著什麼,她劃出了邊界,也做出了拒絕,但是,她還是一刻不能放鬆對自己的要求,苛責自己做不到的那些部分。

    就好像看一杯水,去看未滿的那一半,你就是覺得空和不夠,看裝了水的那一半,你會舒服滿足。

    那麼你總是去看空著的那一半,不也是為了讓自己難受嗎?

    “你讓自己難受,盯著做不到的事情,盯著不夠滿的那杯水,從不放鬆和肯定自己,從不能快樂滿足的待在當下裡面,這不也是對不快樂的母親的忠誠嗎?”

    3

    無論是為了防禦突如其來從快樂跌入痛苦,而發展出的持續痛苦的模式,還是為了忠誠於母親,或者家族,而在內在保持的那份“不讓自己活得舒服放鬆”的模式,這些都是本能深處的,潛意識掌管的東西。但是,這些也都是在我們身上活靈活現地東西。

    我從不說,我們要去改變它。

    當我被問到,那我何時能改變?

    我的回答是,過去你看不見它,但你看見了,認識了它,那一刻覺知了的你,和矇昧的你,就已經不同了。只不過這種不同,不是你想象中的,幸福的彼岸罷了。

    也許你讀到這裡會覺得憤怒,悲哀,不公平,無奈。

    但是,這就是生命。

    我們追求美好,摒棄黑暗。可是那些負面的黑暗的東西,既圍繞在我們的過去,也同樣,埋葬在深處,成為一種看不見的模式,參與著我們的未來。

    也許你會問,那麼,追求美好還有什麼意義?

    既然我總是無法擺脫過去,過去都變成了模式。甚至我如此想擺脫的痛苦,都是模式的一部分。

    我想,是的,模式很難被徹底改變,但是我絕不承認,“沒有徹底改變”意味著什麼改變都沒有。

    人生苦樂參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做不做自我成長,要不要探究真相,這一點都是不變的。不同的只是,來這世界一次,痛苦過,喪失過,沉淪過,然而你又舉步向著未知走去時,你想不想弄清楚,究竟你是什麼?究竟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如何塑造著你的人生?你想不想在可以改變的範圍內,施加一些帶覺察的選擇?加入一些思考後的行為,而不是盲目地活在看不見的模式裡。

    理解的人,都是先知。這種收穫,我個人認為,其實足以撐起人生的意義。

    所以能夠看到痛苦的模式的A是她們家族的先知,走進諮詢室去探究真相的,看著心理學文章和課程去思考探索的,也都是先知。

    先知就是,在她(他)去理解之前,所有人(家族)都活在矇昧裡,活在自動化思維裡,活在既定卻看不見的模式裡,而她(他)終於有一天搞清楚了,原來如此。

    這個人,就是先知了。

    這怎麼會沒有意義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蘋果價格還會那麼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