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Potato226
-
2 # 柯南解大盤
最初一聽是券商挺唬人,感覺很高大上,為了學習炒股票還專門考了證券、基金從業考試,後來感覺券商經紀業務也不過是為股民開戶而已,其實也沒啥,機構業務個人用不上。雖然沒有在券商工作過,不過經常和其中的老總們聊天,個人要實現財務獨立自由,還是要靠技術和大勢,努力學習提高和感受市場才是正事。
-
3 # 思考A股
不同的崗位,差別很大。比較明顯的就是所謂的前臺和後臺。前臺是族營銷的,臨時工一樣的待遇。做多得多,不做沒錢。後臺收入穩定,還不錯。
具體來說,我在券商多年的體驗,就是錢少,事少,會多,培訓多。
錢少不難理解了。主要靠佣金吃飯。但是目前各券商惡性競爭,越搞越低,基本上接近於零。所以,很多營業部前臺人員很少了,招也招不到人。比保險還慘。所以,一般人我不建議他到券商做業務!那不僅是靠天吃飯,而且是靠那飯碗接到的天上掉下來的一點水吃飯!真的太南了。
不過做營銷也有個好處,就是比較自由。上下班打打卡,其它時間不開會不培訓的話,都可以自由活動。這就是事少。適合養老。有些人可能說,剛好炒股啊。不過,目前從業人員炒股是違法的!這條簡直是惡%法。剝奪了在券商工作的唯一樂趣。
最後,就是培訓多了、這個真的是太多了。公司每週起碼要培訓一次。培訓啥都有,但啥意義也沒有。估計是怕人心散了而這麼搞的。此外,交易所的培訓,協會的培訓,每年累計幾十門課程,還要交錢!太恐怖了。這麼一個簡單的工作,居然比讀大學學得還要多!
當然,再券商也有點點好處,那就是假期多。週末和法定假日鐵定休息,很少有調換假期的、反正,普通人放的假,我們都放!普通人沒有的假,大多數我們也有!
券商圖
-
4 # 欣生小財神
國外稱投行。網友戲稱,投行是個名利場。
投行,直融大拿,ipo啥的來幾單,團隊收入kaka的進,個人收入高。
-
5 # 養雞奶爸
我是在前端工作的。把個人愛好轉化成了自己的事業,這種體驗還是很不錯的。
把差異化、職業素養和渠道打開了其實還是很舒服的,我說的是錢哈。
如果以上三點沒有做出來,估計就很苦,也很想離開。
回覆列表
要看什麼崗位了。
最標準的前臺崗位,體驗就是開戶開戶開戶!如果沒完成指標,基本工資一夜回到解放前。
中後臺的體驗就是,被客戶催,急急急急急!接了一天電話被催,啥事也沒幹,只有晚上加班。
風控合規的體驗就是,怕被監管查,寧願業務都不做也別犯錯的心情。
當然還有其他部門,比如投行的體驗就是搬回來一箱箱材料,人卻永遠不在辦公室。
以前資管通道業務的體驗主要就是服務好銀行大爺。
自營業務的體驗就是,投債,每天各種降息了降準了利率又變了。
研究所的體驗嘛,就是報告寫到兩三點,週末還得給買方爸爸們一個個群發,一有突發事件馬上回單位,拼命趕報告,還要開電話會議,直到頭髮都掉光。
券商太大了,裡面分工又多,衍生品部我不熟,我就知道以前他們經常用融資融券跟衍生品給客戶加槓桿,這個被監管禁止了,就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