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牛老師微講堂

    先講一下頭懸樑、錐刺骨的兩個典故吧。

    頭懸樑的主人公叫“孫敬”。孫敬的家庭條件是十分的貧困,於是他就讓自己努力的讀書,經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累了還不休息,疲倦的在學習的過程中他總是打瞌睡,為了不讓自己睡著,他就在房樑上吊了一個繩子拴住自己的頭髮,只要一打盹,房樑上的繩子就會拽自己的頭髮,讓自己清醒過來。孫敬透過刻苦學習,成為了一位大儒,政治家!

    錐刺股的主人是蘇秦。年輕時學問不多。不受重視,家人也對他冷淡,瞧不起他。對他刺激很大,因此發奮讀書。在疲倦犯困時,他為了讓自己清醒,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猛然間的疼痛讓自己清醒過來,再繼續讀書。

    這兩個故事都是告訴我們:只要肯下功夫就會有收穫,家長經常用這兩個例子激勵我們要發奮學習,勤奮讀書。他們兩人透過自己的刻苦努力,認真讀書,確實改變了自己。

    但是孫敬並沒有什麼學術流傳下來,是隻知道死讀書而成了書呆子,沒有在仕途上從事一官半職,碌碌一生沒有大的成就。蘇秦雖然讀書讀的好,但是卻沒有將自己的才華應用到造福人類的身上,他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最後甚至被汙衊成了奸細,在爭名奪利中受了“車裂之刑”。

    孫敬和蘇秦都是為了讀書肯對自己下狠手的人,但是他們的結局並不為後人所看好,所以人不管什麼時候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不僅僅只是勤奮學習就行!

    所以我認為“頭懸樑,錐刺股”的讀書方式並不可取。努力是成功的前提條件,但是努力要有方向,有目標。

    很多人上學的時候沒有自己明確的目標,畢業以後也不知道應該幹什麼,這也是很多人覺得讀書無用的原因。

  • 2 # 老劉聊服裝

    "頭懸樑,錐刺股"的讀書方式可不可取?

    頭懸樑是漢朝大教育家孫敬少年學習時期的典故,他自幼勤奮好學,經常學習到深夜,難免會疲勞,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把自己的頭髮用一根繩子綁起來,把繩子拴在屋樑上,這樣就解決了打瞌睡提醒自己繼續學習的作用。

    錐刺股是戰國年代蘇秦成年後學習價段的典故,他年青時學識淺薄,處處受人歧視,從此他發奮學習,如果疲倦了,就用錐子錐自己的大腿來提醒自己,繼續學習。終於成了一位偉大的政治家。

    孫敬、蘇秦兩位古人的刻苦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不值得我們去模仿。

    一個人要認真學習,認真工作無可非議,凡事都有一個度,當這個度超過了自身的身體承受能力範圍時,就應該馬上休息,否則身體就會透支,也許,古人的痛處我們不理解吧!

    如果一個人只注重學習,不注意身體,就算才華橫溢,也不會有多大的作為。

    希望我們都能勞逸結合,身體棒棒!

  • 3 # 城鄉文學

    “頭懸梁錐刺股”的讀書方式不可取,精神可取。

    “夜點明燈下苦心”也是一樣。

    讀書首先要有吃苦精神,另外要講求方法,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 4 # 鐘點工看世界

    頭懸樑,錐刺股,以及匡衡鑿壁偷光等故事,傳遞給我們的是古人好學求知的一種精神,而不是讓我們一定要按照他們的方法去學習。

    上述幾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因為家庭貧困,條件所限,為了時刻提醒自己努力讀書,將來可以出人頭地而採取的不得已的辦法。現在我們學習的環境好了,用不著再用那樣的方法去學習。但也有一些貧困地區,貧困家庭的孩子學習條件比較艱苦,有的還在路燈下寫作業。不管條件好與壞,努力學習的精神都是值得肯定的。

    說到學習效率的問題,這兩種方法顯然是不可取。讀書讀到大腦疲憊時,實際上是身體在向我們傳遞一種訊號:該休息了。如果這時候還要透過頭懸梁錐刺股的方法逼迫自己繼續學習,效率是非常低下的,起不到學習的作用,還摧殘了身體。我們都有過這種感覺,看書看得疲憊時,眼睛一直停留在那幾行字之間,來回看,但不知道看的是什麼。這就是大腦發出的抗議的訊號,提醒我們應該休息了。這時候可以透過閉目養神、運動等方式讓大腦得到休息。

    總之,頭懸梁錐刺股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方法是不可取的。

  • 5 # 林風教練

    方式沒有錯,是看的人理解錯了

    關鍵是體驗是愉快的還是痛苦的

    如果是痛苦的體驗就是理解錯了

  • 6 # 大腦時代王亮

    “頭懸樑,錐刺股”是形容古人刻苦學習的情形!大家都應該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兒,我就不多解釋了。總知它代表的是那些學習極度刻苦,熬夜學習的學子。重點在於熬夜,這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學習方法。我們可以學習刻苦,但是不能不講求方法地去學習,損害自己的健康為代價是得不償失的。

    小學的時候,我被老師灌輸了熬夜學習的傳統思維,老師的話,大概意思是,年輕不用怕,熬夜學習,雖然辛苦,但是可以換來好成績,有了好成績就會有好的未來。到了中學也有老師這樣給學生洗腦,只要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但是也有老師不提倡這樣的做法。至少我嘗試過這樣的方法,有一次熬夜學習到了凌晨3點,甚至母親一直陪著我在旁邊。

    那個時候,比較聽老師的話,學習成績也不是最好的,但是想成為最好的,當然就要聽老師話,要在晚上擠時間學習。其實那個時候,熬夜到3點,純粹是為了熬時間了,總覺得只要時間熬到位,學習成績一定變變得更好。強忍睏意,上眼皮與下眼皮在打鬥。記憶或學習似乎沒有啥進展,就是為了延長時間,獲得那所謂的學習效果。

    結果,當然是第二天強忍睏意起床,去上學,然後在課堂上雙眼迷離地盯著黑板,老師的身影晃來晃去,老師的聲音就像是催眠曲重複地播放,只有自己一個人在清醒與睡夢的中間狀態感受這個世界的痛苦。直到下課鈴聲響起,終於可以暫時停止與睡意的抗爭,趴在桌子上繼續那未完成的夢。

    每一個刻苦學習的孩子都有一個想取得好成績的夢,但是當智商、記憶力達不到理想狀態時,縱使你再死板地努力,也不會達到你想要的結果。你缺少的是正確的學習方法,合理的作息時間。這樣也不一定能讓你成為理想中的年級第一名,至少我們努力過,就足夠了。

    一味刻苦,以犧牲健康的方式來學習,學習效率可能會更低。不要勉強自己,這個世界的道路有很多,不是隻有學習成績這一條路。學會了選擇,才是最重要的。有時候,你再努力也比不過那些學霸們稍稍努力取得的成績。但是,我們要懂得學會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最大程度拉近與學霸們的距離。

    綜上我的結論就是,我不提倡“頭懸樑,錐刺股”的讀書學習方式。你能利用好已經有的時間,並掌握適合自己的正確的學習方法,就已經非常好了。沒必要讓自己活得過於痛苦,還取得不了好的效果。人生的意義不就是追求快樂麼?不要為難自己,但切記,不要放棄自己。不是說我們不要努力了,只是要學會尋求正確的路。

    正確的學習方法涉及到的點就非常多了,值得你細細品,細細研究。比如合適的飲食習慣,正確的記憶方法,良好的時間管理,健康的作息習慣都影響著你的學習效果。而樂觀的生活態度是我最希望你能擁有的,因為只有笑對困難,困難終究只會成為你的笑柄!

  • 7 # 地理人阿陽

    不可取。學習要重效率,而不是單純的追求時間的累計,長此下去,會對學習造成倦怠,也會影響身體健康,勞逸結合最好。

  • 8 # 小馬班長

    特別是有的大學,一到期末考試就開設了“通宵自習教室”。不少學生拿出“頭懸樑,錐刺股”的精神來安慰自己:古人都如此,年輕人吃點苦怕什麼?

    可是,我認為“頭懸樑,錐刺股”的讀書方式不科學,不可取。

    1.“頭懸樑,錐刺股”表明學習刻苦

    “頭懸樑”說的是漢朝的孫敬非常喜歡讀書,經常讀書到半夜,時間長了不免打瞌睡,認為浪費了時間。

    於是在晚上讀書的時候,用繩子把自己的頭髮栓到梁頭上,打瞌睡的時候,只要一低頭繩子就會拽緊頭髮,醒過來之後繼續讀書。

    “錐刺股”說的是戰國時期的蘇秦。蘇秦也喜歡讀書到半夜,在有睏意的時候就用一把錐子刺一下大腿,用疼痛來驅趕睡意,堅持讀書。

    “頭懸樑,錐刺股”表明了古人學習刻苦,現在常用來鼓勵年輕人發奮讀書。

    2.“頭懸樑,錐刺股”精神可嘉,但方式不可取

    “頭懸樑,錐刺股”雖然在學習態度上值得我們學習,學習任何一門知識,都需要刻苦努力,需要時間的積累。

    但是這種方式只考慮了學習時間的問題,沒有考慮學習效率。

    這種學習方式是一種效率非常低的學習方式,在有睡意的情況下,大腦基本上已經停止了思考,也不能記住任何內容。

    這時候還要強迫地進行學習,基本上沒有多大的效果,第二天醒來之後,可能什麼印象也沒有。

    3.“頭懸樑,錐刺股”影響身體健康

    特別是對於學生來說,“頭懸樑,錐刺股”不利於身體健康。

    先不說用不用錐子刺大腿,學生必須保證充足的睡眠,晚睡熬夜也不利於身體的正常發育。

    熬夜導致睡眠不足,精力不能恢復,第二天往往注意力難以集中,反而影響了第二天的正常學習。

    所以說,“頭懸樑,錐刺股”的方式不可取,如果採用這種方式要求孩子,不僅學習成績不會提高,反而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同時還可能影響身體健康。

  • 9 # 歷史學習之窗

    我是贊成這種方式的。頭懸樑,錐刺股傳遞的是一種勤奮好學,勇於吃苦的學習精神。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沒有誰能夠隨隨便便就能讀好書,少數智商特別高的除外。所以對於更多智商平平的孩子而言,要讓自己能夠取得好成績,多花時間多花精力,就成為一種很重要的方式了。

    其次,從古至今,人們為什麼總是對“頭懸樑,錐刺股”的讀書方式念念不忘,津津樂道呢?其實很好理解,符合大部分人的需求。讀書在古代是下層老百姓進入到上流社會的重要出路,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不就是鼓勵人們透過讀書尋求出路嗎?現代社會何嘗不是如此?

    第三,不管你承不承認,反正現實社會告訴我們,人的起跑線是不同的。出生於權貴家庭的孩子,他所站的起跑線比一般家庭的孩子的起跑線是不同的。他能接受的教育你接受不到,他能享受的生活你可能聞所未聞。這就是現實。所以,我們要取得跟那些權貴家庭孩子一樣的成就甚至超過他們,你不努力,不去拼,那是痴人說夢。讀書如此,創業也是如此。你想想王思聰,創業有老爹給的練手一個億,虧了有其母來買單。你有這些嗎?

    綜上所述,“頭懸樑,錐刺股”並不過時。那些總說這些古語過時的人,反對這種做法的人,坑的不是他自己,坑的是那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刻苦勤奮學習的方式,永遠都不會過時。

  • 10 # 我期待40606520

    謝邀:對古人“頭懸樑錐刺骨”的學習方法也不是肯定,但這種學習精神值得讚美。在學生時代,讀到《聞雞起舞》或《程門立雪》等等相關,和孫敬頭懸樑蘇秦錐刺股的故事,為這種刻苦、勤奮好學的精神而感動。但這種學習方法不見得大家所適應或認可,可是這種學習精神值得提倡、讚美。由於自已學業膚淺,很難作出較好的回答,懇老師見諒,拜謝老師!

  • 11 # 陳殿江

    誰都知道古人有頭懸樑錐刺骨的讀書方法。我從小就對這種讀書方法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精神可佳,不宜提倡。我的父母,尤其是我的母親,用她的那個年代來說,那也是能識文斷字的人。她給我講過這個故事。但她也是隻當故事講,幷不要她的兒女這樣做,可能這裡有溺愛在裡邊。也可能是她也對這種讀書方法也有看法。就像現在的魔鬼教育方法,人們也是有看法差不多。人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每當我聽到孩子寫作業到半夜說有點困的時候,我真的可憐孩子,現在的孩子為了父母的理想,為了以後能有個好的就業機會。學習,補課,揹著沉重的書包,根本就沒有玩的時間。誰都在這麼做,真的叫人無可奈何。不認可又怎麼樣?車到山前必有路。但願孩子們認真學習既可,別太累了。也別走另一極端就好。這是我個人的看法。歡迎探討。謝謝。

  • 12 # 園丁1958

    大家都很清楚“頭懸樑,錐刺股”這個典故,這是一個典型的勵志故事。這樣反敗為勝的逆轉總是容易給人動力,讓人振奮。

    與其他成功勵志故事不同的是,蘇秦的故事血腥氣很濃,而這恰恰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所以後人總結蘇秦的故事的時候,才活用了“頭懸樑,錐刺股”這個典故。言外之意,只要我們肯吃苦,肯頭懸樑,錐刺股,就能獲得成功。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你這麼認為,那麼只能對你說,你被欺騙了!

    一個故事中我們覺得最精彩的部分往往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部分往往因為不夠精彩而被講故事的人一筆帶過,甚至壓根兒不提。就蘇秦的故事而言,最精彩莫過於“頭懸樑,錐刺股”、但這與他後來的成功幾乎沒有任何關係!

    請冷靜地想一想,我們熟悉的成功人士中有多少人是透過這種極端手段成功的?換一個角度,如果蘇秦不使用這些極端的手段,他會不會成功?

    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蘇秦是否刻苦,而在於他為什麼肯吃苦。一個曾經錦衣玉食的人為什麼能閉關苦修整整一年?

    答案是他的觀念和看法發生了變化。在他看來,被人蔑視是讓他無法容忍的痛苦。為了儘快結束這種痛苦,他必須改變現狀。而只有讀書才能改變他的現狀,所以他才會發奮讀書。

    簡單地說,蘇秦轉變了觀念,並找到了前進的動力。這才是他成功的關鍵。在人的諸多改變中,最具決定性意義的變化是觀念的變化。如果觀念不變,即便全世界最有利於成功的條件都給工我們,我們也很有可能失敗。如果觀念發生了改變,即便一切客觀條件都我們不利,我們也有能力排除萬難,直到成功的那天。

    觀念之外的其他細節都是無關緊要的點綴。而講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卻恰恰執著於這些無關緊要的點綴,所以才有了我們對蘇秦的誤解。

    “學習必須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古人常掛在嘴邊的這些經典廢話不知坑害了多少人,不知有多少孩子熱愛學習的火苗被這些赤裸裸的恫嚇澆滅了!

    人類的本性是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連那些花花草草都知道長得高一些,好接受更多的Sunny,遠離黑暗。一件事情和快樂聯絡在一起時,我們就更願意去做這件事。

    所以,當長輩反覆向孩子灌輸“學習是痛善的”這一觀念時,實際上是把孩子推到了“討厭學習”的一邊,而不是“喜歡學習”的一邊。而孩子厭學習的時候,就很難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傾注在學習上了。即便他做出了努力的樣子,也是勉強自己在做,效率必然不高,學習的結果能好嗎?

    所以,學習好不好和吃不吃苦沒有必然聯絡。

    必須講清楚,吃苦和受累是兩回事。我們做喜歡的事情時,即便再累也是幸福的。比如,你喜歡打遊戲,一打就是三四個小時,打得腰痠背痛腿抽筋,你累不累?肯定累。那麼你覺得自己是在受苦還是在享受?再比如,你喜歡唱卡拉OK,一唱就是兩個小時,嗓子都唱啞了,請問你累不累?肯定累。那麼你覺得自己是在受苦還是在享受?

    現在,你還會把受累和吃苦看作一回事嗎?我們以為那些好學生埋頭學

    習在吃苦,實際上人家心裡快樂著呢。這叫作“累並快樂著”。而那些不願意學習卻被老師和家長們硬逼著聽課的學生,雖然只是靜靜地坐在那裡,什麼也沒做,卻難受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那份痛苦的滋味我相信很多人都領教過。

    蘇秦之所以能把學習堅持下去,絕不是因為他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而是他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了成就感和快樂。如果他無論怎麼學習都找不到成就感和快樂,即便他把自己的大腿紮成篩子也無濟於事。

  • 13 # 我期待40606520

    謝邀:對古人“頭懸樑錐刺骨”的學習方法也不是肯定,但這種學習精神值得讚美。在學生時代,讀到《聞雞起舞》或《程門立雪》等等相關,和孫敬頭懸樑蘇秦錐刺股的故事,為這種刻苦、勤奮好學的精神而感動。但這種學習方法不見得大家所適應或認可,可是這種學習精神值得提倡、讚美。由於自已學業膚淺,很難作出較好的回答,懇老師見諒,拜謝老師!

  • 14 # 陳殿江

    誰都知道古人有頭懸樑錐刺骨的讀書方法。我從小就對這種讀書方法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精神可佳,不宜提倡。我的父母,尤其是我的母親,用她的那個年代來說,那也是能識文斷字的人。她給我講過這個故事。但她也是隻當故事講,幷不要她的兒女這樣做,可能這裡有溺愛在裡邊。也可能是她也對這種讀書方法也有看法。就像現在的魔鬼教育方法,人們也是有看法差不多。人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每當我聽到孩子寫作業到半夜說有點困的時候,我真的可憐孩子,現在的孩子為了父母的理想,為了以後能有個好的就業機會。學習,補課,揹著沉重的書包,根本就沒有玩的時間。誰都在這麼做,真的叫人無可奈何。不認可又怎麼樣?車到山前必有路。但願孩子們認真學習既可,別太累了。也別走另一極端就好。這是我個人的看法。歡迎探討。謝謝。

  • 15 # 園丁1958

    大家都很清楚“頭懸樑,錐刺股”這個典故,這是一個典型的勵志故事。這樣反敗為勝的逆轉總是容易給人動力,讓人振奮。

    與其他成功勵志故事不同的是,蘇秦的故事血腥氣很濃,而這恰恰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所以後人總結蘇秦的故事的時候,才活用了“頭懸樑,錐刺股”這個典故。言外之意,只要我們肯吃苦,肯頭懸樑,錐刺股,就能獲得成功。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你這麼認為,那麼只能對你說,你被欺騙了!

    一個故事中我們覺得最精彩的部分往往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部分往往因為不夠精彩而被講故事的人一筆帶過,甚至壓根兒不提。就蘇秦的故事而言,最精彩莫過於“頭懸樑,錐刺股”、但這與他後來的成功幾乎沒有任何關係!

    請冷靜地想一想,我們熟悉的成功人士中有多少人是透過這種極端手段成功的?換一個角度,如果蘇秦不使用這些極端的手段,他會不會成功?

    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蘇秦是否刻苦,而在於他為什麼肯吃苦。一個曾經錦衣玉食的人為什麼能閉關苦修整整一年?

    答案是他的觀念和看法發生了變化。在他看來,被人蔑視是讓他無法容忍的痛苦。為了儘快結束這種痛苦,他必須改變現狀。而只有讀書才能改變他的現狀,所以他才會發奮讀書。

    簡單地說,蘇秦轉變了觀念,並找到了前進的動力。這才是他成功的關鍵。在人的諸多改變中,最具決定性意義的變化是觀念的變化。如果觀念不變,即便全世界最有利於成功的條件都給工我們,我們也很有可能失敗。如果觀念發生了改變,即便一切客觀條件都我們不利,我們也有能力排除萬難,直到成功的那天。

    觀念之外的其他細節都是無關緊要的點綴。而講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卻恰恰執著於這些無關緊要的點綴,所以才有了我們對蘇秦的誤解。

    “學習必須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古人常掛在嘴邊的這些經典廢話不知坑害了多少人,不知有多少孩子熱愛學習的火苗被這些赤裸裸的恫嚇澆滅了!

    人類的本性是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連那些花花草草都知道長得高一些,好接受更多的Sunny,遠離黑暗。一件事情和快樂聯絡在一起時,我們就更願意去做這件事。

    所以,當長輩反覆向孩子灌輸“學習是痛善的”這一觀念時,實際上是把孩子推到了“討厭學習”的一邊,而不是“喜歡學習”的一邊。而孩子厭學習的時候,就很難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傾注在學習上了。即便他做出了努力的樣子,也是勉強自己在做,效率必然不高,學習的結果能好嗎?

    所以,學習好不好和吃不吃苦沒有必然聯絡。

    必須講清楚,吃苦和受累是兩回事。我們做喜歡的事情時,即便再累也是幸福的。比如,你喜歡打遊戲,一打就是三四個小時,打得腰痠背痛腿抽筋,你累不累?肯定累。那麼你覺得自己是在受苦還是在享受?再比如,你喜歡唱卡拉OK,一唱就是兩個小時,嗓子都唱啞了,請問你累不累?肯定累。那麼你覺得自己是在受苦還是在享受?

    現在,你還會把受累和吃苦看作一回事嗎?我們以為那些好學生埋頭學

    習在吃苦,實際上人家心裡快樂著呢。這叫作“累並快樂著”。而那些不願意學習卻被老師和家長們硬逼著聽課的學生,雖然只是靜靜地坐在那裡,什麼也沒做,卻難受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那份痛苦的滋味我相信很多人都領教過。

    蘇秦之所以能把學習堅持下去,絕不是因為他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而是他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了成就感和快樂。如果他無論怎麼學習都找不到成就感和快樂,即便他把自己的大腿紮成篩子也無濟於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尼康D5600搭配永諾的50mmF1.8鏡頭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