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wo霸霸

    近看到新聞上這些讓人神傷的故事,頓時覺得生活在大城市裡真的好沒有安全感。

    不知不覺來到北京第三個年頭了,依然對這個城市沒有太多歸屬感。

    還記得剛畢業時從廈門隻身去了廣州工作,剛到那裡時身上幾乎沒有錢,只能住在大學城邊上的小公寓。一棟自建的三層民房裡隔了十幾個房間,每個房間只有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個衛生間,面積大概十平米,隔音極差,一個月房租500塊,離公司又特別遠。

    我當時每天早晨九點上班,七點必須起床,我住的附近並沒有地鐵,只能坐七點半的那班公交車,如果沒趕上下一班就是八點的了,到公司肯定要遲到。可以想象半小時才一班的公交車能有多麼的擁擠,附近住的幾乎都是上班上學的年輕人,大家也都不想遲到,很多時候都是硬著頭皮從後門上,然後整個人以一種奇怪的姿勢貼在玻璃上。

    夏天早晨的Sunny已經有些灼人,我一邊臉對著太陽,一邊臉吹著空調,這冰火兩重天的感覺讓人很不舒服,但我沒有更多的情緒,只有尚未散去的倦意,在一個小時的顛簸後,我還要從車站連走帶跑十幾分鍾才能準時到公司。

    由於晚上經常加班,回到住處基本都十一二點了,我甚至沒有去洗衣服的力氣,那麼小的房間,別說洗衣機了,就連晾衣服的地方都沒有。洗漱一下就躺下睡了,畢竟第二天七點還要重複同樣的生活。

    後來有了穩定的工資後,我終於可以搬到公司旁邊,在附近小區找了一個1500一個月的房間。跟我合租的也是本公司一個人很好的哥哥,他和女朋友住在隔壁的房間,因為之前的室友搬走了,才騰出的地方。

    這個房子比之前住的地方要好上那麼一些,但條件還是差得可怕,由於小區比較有年代,整個房子也顯得又髒又舊,陽臺廚房的樣子讓人看過一眼就不想靠近,衛生間更是連自動沖水都沒有,每次上完廁所都得用水龍頭接桶水來衝。不過即使這樣我依然覺得很欣慰了,至少不用每天在路途上耗費那麼多時間精力了。

    儘管這份工作的薪水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來說還算不錯,但每週上六天班,天天加班到九點甚至凌晨的生活讓我感到一種麻木的絕望,我沒有任何自己的時間,唯一的一天假期都是在家睡一整天,在公司裡也看不到任何發展和上升的空間。

    於是半年後我離開了公司,辦完離職後從公司出來的時候我莫名有一種輕鬆,然而看著卡里僅有的幾千塊餘額,我又陷入了巨大的恐懼之中。對於沒有收入的我而言,我不可能再住一個月一千五一個月的房子了,我只好再次搬回大學城,在500一個月的小黑屋裡尋求後面的出路。

    沒想到我在那個地方一住就是一整年。這一年我究竟是怎樣度過的我現在已經很難回憶起細節了,我只知道那是一段很“慘”的日子,沒有穩定收入,每天呆在一個擁擠黑暗的房間裡寫著東西,不知道未來究竟會怎麼樣。

    再後來我來到了北京工作,剛來這裡時和公司幾個小夥伴在四環合租一個房子,我住在樓上的一個閣樓裡,一個月3000的房租。總體條件比之前在廣州要好上那麼一些,但依然不能算得上體面,舊小區的房子總給人一種髒兮兮的感覺,而且沒有電梯,住在頂樓的我們每天都要這麼爬上爬下。

    剛來北京的時候,由於氣候和空氣讓我不太適應,我經常生病,還記得病得很嚴重的時候, 我發著高燒一個人躺在閣樓裡獨自煎熬著,反反覆覆地做著噩夢。

    那段日子同樣迷茫而孤獨,我一度想過離開,但最終還是留了下來,不是我想這麼做,而是不得不這麼做,對於想做文化行業的人,北京肯定是不二的選擇。

    我相信不僅僅是這個行業,更多來到這裡的人們,他們也只是為了一個更好的機會,更好的發展空間。我曾去過很多很多的地方,中西部的一些小城市,我看到房產交易的櫥窗裡,150平的房子均價只要70萬,他們為何要來北京,因為行走在那些城市裡,你感到一種慘淡的荒涼,這裡沒有好的醫療教育資源,沒有大公司,沒有文化氣息,生活成本固然低,但你也幾乎不可能有什麼發展空間。

    這就是關於城市的真相,沒有這些與生俱來的不平衡,誰不願意在自己家待著,去選擇這漫漫的漂泊之路,在廉價擁擠的出租房裡卑微地活著呢。

    這個社會並不是一個共同體,而是割裂著的,很多年前,魯迅說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我覺得現在更貼切的說法是,不同階層人的悲歡並不相通,他們根本就算不上一個世界的人。

    在我高中時候,學校組織去過一趟福利院,那裡住著的都是孤寡老人,或是殘障人士,那一次活動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因為你無法想象那裡的條件究竟差到怎樣的地步,那些畫面讓我相信很多恐怖片把場景設定在廢棄療養院是有原因的。

    我今天暫且不談什麼幼兒園,但你可以想象這裡的人們相比起來更可能經歷過怎樣的待遇,他們更多的人甚至沒有親人,死後就是一張證明一把火的事情,在修辭裡卑微得如塵土,現實中最後也不過是一抹灰。

    年少的我曾暗暗發誓,以後有錢了一定要做慈善幫助這些社會底層的人,最後才發現自己最終也沒比人家往上走多少個臺階。洪水滔天,住在一樓的人自身難保,誰還關心地下室裡是否還住著人呢,至少住在500一個月的小黑屋裡時,我滿腦子都只有自己要怎麼活下去。

    機票是頭等艙,酒店是離他家很近的一個五星級,到了以後他直接喊我去他的私人會所,他說這是他每天吃飯和會客的地方,整個會所裝修得十分奢華,裡面各種設施應有盡有。在那邊的一週時間,我每天就陪著他在會所裡吃飯,見各種明星老闆,個個都是名流,頓頓都是山珍紅酒。

    這些人徹底顛覆了我對有錢人的概念,我曾見過一些我認為很有錢的人,現在看來從家底到氣質上都不是一個檔次,就好比各個直播平臺上所謂的“美女”,大多是一些整容的網紅臉,但我在會所裡見到一些真正的名媛,言談舉止間的氣質就完全秒殺前者,更不用說她們的出身和家底。

    關於這個老闆,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個畫面是這樣的,那天下午我從酒店到會所來找他,他一個人歪在沙發上依然有些宿醉地對我說,實在是不想再喝酒了,每天都要見這個那個,說些場面話,實在是太累了。

    他這句“活得太累了”讓我覺得有些揪心,不是心疼他,而是心疼自己沒法理解他,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會覺得這樣的生活很累,我只知道那天晚上他還是飯桌上的主角,依然喝著酒聊著天,掌控著全場的氣氛。

    時至今日,他已經很久沒聯絡過我了,我只知道他這兩年做了一個很火的電視節目,大部分人應該都看過,出於隱私我不方便說。看他的朋友圈,他現在變得更有錢了,一起吃飯的人也更有名了,我絲毫不覺得他不聯絡我有啥奇怪的,我們本來就完全不是一個階層的人,或許我們曾因為某些因緣有了些交集,但這種交集本質上和我去福利院看老人並無太多區別, 跨階級的愛比一夜情逝去得還快,畢竟我們的悲歡並不相通。

    儘管我依然很懷念那個他開著紅色法拉利帶我去兜風的下午,底盤很低,引擎聲很大,車裡只有兩個座,我要是個女的,可能都以為自己快要被愛上了。

    現在的我,在北京勉強算活得還行,至少不太為錢的事情操心了,我的房子一個月一萬二,十二樓有電梯有暖氣有洗衣機廚房和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熱水,每天去工作室不用擠地鐵而是選擇打車,週末還能出去吃飯看電影逛街。

    我有理由感到一些開心,但我笑不出來,並不是因為我還沒有私人會所和紅色法拉利,而是我用了這麼多年時間,也僅僅成為了那個不被連夜趕走的人而已,至於在這裡買一棟房子,讓自己孩子上一個靠譜的幼兒園之類的問題,依然還是埋在骨頭下的痛點,不知在哪一個同樣的凜冽的寒冬,會讓你夜不能寐。

    曾經以為這個世界是個三明治,總共就三層,窮人普通人和富人,後來發現這個世界是個千層餅,每一層都夾雜著太多魔幻現實,人間喜劇。

  • 2 # Mr峰行天下

    朋友,你需要的是朋友!

    任何的感覺都是人帶來的,孤獨感,寂寞,空虛,熱鬧,開心等等等等,都是人帶來的!不管是陌生的城市還是熟悉的家鄉,只有家人,朋友,親戚等熟悉的人在,才能讓人感覺舒服,快樂!

    想辦法交幾個朋友,可以從你的興趣愛好開始!找一些志趣相投的人來成為朋友!

    你會戰勝一切不愉快!加油,當你邁出那一步,會有很多朋友在等你,在向你走來

  • 3 # 居明裡

    你首先要認識幾個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自己的圈子,有了自己的小天地,也就擁有了環境範圍內的歸屬感。

    其次,找一個自己能夠勝任的工作,一個自己能夠做好的崗位,在這個工作上獲得個人價值範圍的認同感。

    然後,你還應該知道這不是你的家鄉,從心底裡接納這個不是家鄉的地方,雖然它不是家鄉,但是也有很多美好的地方,是個奮鬥過程中不錯的棲息地,在這種認知下,獲得心理層面的安穩感。

    從這三個層面入手,相信你會越來越融入這個城市。

  • 4 # 北漂小炸

    “吾心安處是吾家”

    在陌生城市裡尋找歸屬感,其實就是讓你自己在陌生的城市裡尋找一個支撐,在你在陌生城市裡更好的生活,不僅僅只是覺得沒有歸屬感。

    “高層建築的密集建築無法找到我的家。在擁擠的街道上,人們來來往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是對當今千萬年輕人生活狀況的真實寫照。如今,每個人都在忙著尋找自己的安全感或歸屬感來填補這個空缺,但最終還是找不到所謂的歸屬感。

    當你看著來來往往的交通和閃爍的霓虹燈,那些來來往往的人,他們在你面前來來往往,他們的腳是快還是慢,他們的收入是高是低,他們的臉是痛苦還是迷茫,

    你看著他們每個人,此刻他們似乎比你更快樂,因為他們旅程的終點是家。

    所有的燈在這個城市顯得那麼亮眼,無數個溫暖的家,但沒有一個是給你的。

    最後,你發現你的公司沒有給你歸屬感,工作只是為了更好的物質條件,而不是你可以把你的盔甲去掉的地方;

    你的朋友不能給你歸屬感,人們的精力有限,他們有一個家庭,重心都會放在他們自己的身上會。當你整理你的關係時,你會發現你呆在城市的時間越長,你的失落迷茫的感覺就越多。

    取出鑰匙,開啟門,擺在你眼前的是無限黑暗。

    有一天,當電視開著,大廳裡的燈亮著,廚房裡一個忙碌的廚師讓你想起了這艱難的一天,當你碰到許多現實冰冷的牆,受了再多的委屈,你也會突然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

    我認為歸屬感並不在於擠入一個你不屬於的圈子,或是為了賺很多錢,或是為了過更好的生活,而是為了擁有一個或多個把你放在第一位的人。

    陪伴你,告訴你,你並不孤獨對抗世界,你仍然有他在你身後。

    你並不是自己獨立向前,你還有家人,你還有朋友,你還可以有這世間存在的一切事物。

    歸屬感這個東西是你自己給你自己的,不是別人來給你的,也就是說,歸屬感要靠自己。

    總有一天,哪怕你不在陌生的城市,你走到哪你都可以有歸屬感,他是在你的心裡的。

  • 5 # 楓葉話經典

    “每個人都害怕孤獨和寂寞,希望自己歸屬於某一個或多個群體,如有家庭,有工作單位,希望加入某個協會、某個團體,這樣可以從中得到溫暖,獲得幫助和愛,從而消除或減少孤獨和寂寞感,獲得安全感。”

    歸屬感其實是很虛幻的東西,是一系列心理狀態的抽象,大概就是不覺得孤立孤獨寂寞漂泊冷。

    買房,有了房子,陌生的城市就留下了你的腳步。有了一個可以棲身的地方,就可以為你擋風遮雨,在陌生的城市有一個寧靜的空間。

    工作,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你就有了為之奮鬥的理由。

    尋找熟悉的味道,街角的家鄉味道的飯店,足以給漂泊在外的遊子一份溫暖。

    交朋友,擴大自己的交際圈,有了朋友就有了留戀,不會那麼孤獨。

    願所有遊子心有所依,都被溫柔相待!

  • 6 # 姚華興

    熱愛、喜歡、螎入這個陌生城市,並投身、獻身於這個城市中,對這個城市從身入到心入、情入,曰久才有感、才有情、有歸屬感,如同家一般親切、親熱,回到家待在家中感覺。在媒體中不斷見到支邊、支農、支山區貧困、貧窮的有為教師,他們離開了城市、離開了親人,隻身孤影來到了需要他們的地方,為了培養教育下一代,不遠千里萬里還要吃苦遭罪,挑起教育重擔,他們是最好的園丁,使人䔥然起敬、欽佩。同樣,還有不少邊防戰士、建設祖國各地的工人、民工、還有不少工作在沒有人煙的科技工作者,……他們不是在城市裡尋找歸屬感,而且在艱苦地區、環境中尋找歸屬感。向他們學習、致敬。議。謝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