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長小悅悅
-
2 # 小喬治恐龍爸爸
補鈣永遠是孩子成長之中家中較為關心的話題之一,不管孩子長到多大,父母都會擔心這個事情。因為鈣質的吸收直接關係到孩子身高。那麼如何確定是不是需要補鈣便成為關鍵。
一、常見食物中鈣質含量有多少:
以上圖可以每種食物鈣含量各不相同 ,但是可以基本可以肯定是如果科學合理搭配飲食,那麼一日三餐是能夠滿足孩子鈣需要的。
二、孩子成長需要多少鈣
由於成長需要的不同,自然孩子各個階段所需要鈣量也不一樣,那麼各個年齡段段孩子各需要多少鈣:
同時上表也對懷孕階段以及哺乳階段女性所需要鈣量提出了建議。畢竟如果是吃母乳的寶寶,媽媽涉取鈣量足不足直接關係到寶寶健康。
三、0~1歲寶寶如何科學合理飲食呢:
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寶寶也會因為各自體質不同,可能會在飲食中有所偏差,所以家長要更多關心自己寶寶,結合自己的寶寶體質制定更加合理飲食方案,以此來保證人生初始階段小寶寶健康。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未新增輔食前,不管是純母乳餵養,還是配方乳餵養的孩子,一天所需的鈣,從奶中是可以獲得足夠劑量的。
如果因為各種原因導致食物中鈣的攝入量不足,則可能需要額外補充鈣劑(具體補充多少量,請諮詢醫生後決定)。
四、寶寶晚上睡覺不安穩是怎麼回事:
寶寶如果晚上睡覺不安穩,不一定是缺鈣,也有可能是其它原因造成的,常見可能如下:
1、生理因素:由於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神經的興奮與抑制功能不夠協調,易興奮,稍有外來的刺激則可能引起神經系統的興奮導致寶寶驚醒,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2、進食過飽:常言道:“胃不合,臥不安”。有的媽媽不管孩子餓不餓,睡前總要給加餐點心,致使寶寶感到不舒服,影響睡眠質量
3、疾病因素:腸寄生蟲病是幼兒睡覺不穩的最常見的原因。
4、環境因素:寶寶在睡覺時,室內光線過強,家人在看電視及大聲談話說笑均會干擾他的正常睡眠,易於驚醒
五、寶寶睡不安穩,爸爸媽媽該怎麼辦:
1、保持寶寶晚飯不要過飽,喝一次奶有利於更好安睡;
2、適當的減少對身體的各種刺激,睡前洗個熱水澡然後做做按摩有利於身體放鬆;
3、睡覺時不要給寶寶穿太多,寢具的溫度要適宜;
4、媽媽應該儘量給寶寶建立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寶寶睡覺時最好關燈,保持舒適安靜睡眠環境。
最後想說是,判斷孩子是不是缺鈣是一個綜合考慮問題,不是單一因素就可以確定。常見的有肋骨外翻、有枕禿圈、前滷門閉合晚等都和缺鈣有關,因此家長最好謹慎補鈣,避免因為補鈣過量而給孩子帶來不要健康影響,此外如果需要補充鈣劑,最好搭配維生素D3,促進吸引。
-
3 # 魚魚生活錄
你好,我是小余!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關於怎麼確定寶寶需不需要補鈣,晚上睡不安穩是缺鈣嗎?我是一個二胎媽媽,現在小寶6個月了,我個人的經驗是:1. 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是需要補鈣的,只要保證了寶寶每天母乳或者是奶粉的攝入量充足,並且按時按量補充維生素D,多曬太陽,基本上寶寶是不會缺鈣的。那如果不放心的話,可以去醫院抽個血,看看指標。同時也要多注意觀察寶寶有沒有肋骨外翻、身高增長速度等等,綜合來確定,聽取醫生的建議!2. 寶寶晚上睡不安穩有很多的原因:在排除了寶寶感冒生病原因後,有可能是餓了,尿不溼不舒服,太熱了,太冷了等等都可能引起寶寶睡不安穩。如果是餓了,那麼就要及時給寶寶餵奶;及時更換尿不溼,保證尿不溼的乾爽。氣溫太熱、太冷(現在的寶寶穿蓋多半是偏熱的。其實小寶寶涼一點沒有關係,太熱會使他不舒服,也容易生病。如果室溫挺高,又穿著睡袋,再蓋上小被子,寶寶自身散熱能力差,會感到熱而醒來。這時只要減少穿蓋即可解決。)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
4 # 遠赴人間月
很多家長會遇到寶寶個頭長得比別人慢,寶寶走路比別人晚等問題,這個時候很多家長們心裡就開始嘀咕了:是不是我家寶寶缺鈣了呢?在此,我們教家長們如何從醫學上正確判斷:寶寶到底會不會缺鈣
1
寶寶缺鈣最常見的表現1:寶寶經常煩躁不安,常常不明原因哭泣,不容易入睡,就算入睡了也容易驚醒;出汗比較多,即使天氣不是很熱,也容易出汗;枕部脫髮圈,後腦勺常會出現脫髮的情況;
2
寶寶缺鈣最常見的表現2:比同齡孩子更晚出牙,牙齒參差不齊,上下牙不對縫;囟門閉合遲,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
3
寶寶缺鈣的常見症狀3::寶寶肌肉無力,到了合適年齡還站立不穩;寶寶神情呆滯、表情少,動作和語言都比同階段的孩子落後;
END
注意事項
寶寶.出現溼疹也與缺鈣有關,溼疹症狀常見於頭頂、顏面、耳後,伴有哭鬧不安症狀,這是因為寶寶缺鈣從而導致免疫力低下的原因
以上症狀如果同時出現可以完全確定寶寶有缺鈣問題,出現1-2項也應該著手進行補鈣
-
5 # 串串鈴鐺育寶貝
鈣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是骨骼構成的重要物質,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每天都要補充定量的鈣,預防缺鈣導致的種種問題。
寶寶需不需要補鈣?要看寶寶缺不缺鈣。
寶寶如果缺鈣會有以下幾點特徵。1、出牙晚
大多數寶寶長牙是在6個月左右,有的寶寶出牙早的,4個月就開始出牙了,寶寶出牙時間及出牙順序
6~8個月:上下牙床中間長出門牙。
9~10個月:上下牙床長出側切牙。
12~14個月:上下牙床長出第一乳磨牙。
16~18個月:上下牙床長出虎牙。
20~24個月:上下牙床長出第二乳磨牙。
如果寶寶十一個月左右還沒有出牙,排除遺傳等原因,那麼考慮是缺鈣。
2、前囟門閉合遲
隨著寶寶頭圍的增加,囟門會慢慢開始閉合,寶寶前囟門閉合時間一般是在12~18個月的時間,如果超過18個月,寶寶頭頂的囟門還未閉合,排除其他原因,則有可能是缺鈣引起。
3、睡覺不踏實、易驚
寶寶睡覺前喜歡哭鬧,想睡睡不著,大人哄了半天也很難入睡,即使睡著了,也很容易受其他因素影響,睡得不踏實,容易受驚,容易醒來,醒來後會再次哭鬧。
4、枕禿
枕禿是指頭部後腦勺一圈的頭髮沒有了,形成一道半圈,缺鈣會導致寶寶枕禿,但是枕禿的大部分原因是寶寶睡覺時,頭部與床鋪來回摩擦蹭掉的,這個家長也要注意區分。
5、肋骨外翻
寶寶肋骨外翻是指平臥時,最下緣的肋骨超出身體外緣的現象。寶寶如果缺鈣的話會導致肋骨外翻。
6、大動作發育遲緩
寶寶6個月之後還不能坐穩,七八個月還不會爬,到了9個月還不能扶物站立,腿部沒有力量,嚴重的話還有O型腿的表現。
注:每個寶寶生長髮育都不同,大動作發育遲緩並不代表一定是缺鈣原因引起。
對於寶寶是否缺鈣,家長要善於觀察,如果以上寶寶的症狀符合以上3個,那麼這種情況下可以判斷是缺鈣了。
即使寶寶缺鈣,也不可盲目補鈣,在正常情況下,一般建議是每日合理奶量➕維生素D➕曬太陽的方法,幫助寶寶達到補鈣的效果。1、奶量達標
寶寶每個月都要補充對應的奶量,人工餵養的寶寶比較容易掌握寶寶每日喝了多少奶,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其實也好區分,寶寶知道飢飽,只要寶寶每次喝完奶後沒有吃不飽的感覺,那麼基本上是吃飽了。
2、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是促進鈣吸收的,寶寶自出生後的15日起,就要開始補充維生素D了,每日補充400單位的維生素D。
注:人工餵養的寶寶補充維生素D按照配方奶裡維生素D的含量進行補充,如有不明白建議諮詢醫務人員。維生素D不要多補充超標,會引起中毒。
3、曬太陽
曬太陽也補鈣,因為太陽的光裡面含有維生素D,上述中提到過,維生素D是促進鈣吸收,也相當於是補鈣了,所以天氣晴朗的時候,媽媽可以抱著寶寶出門曬曬太陽,讓寶寶的背對著太陽曬,選擇在上午的9~10點鐘,下午的4~5電鐘,這時的太Sunny最溫和,比較適合寶寶。
4、補充鈣劑
如果說媽媽按照上述的方法堅持了一段時間後,認為寶寶可能還是缺鈣,需要補充鈣劑的話,建議先不要自行給寶寶補鈣,問一下專業兒科醫生,把寶寶的具體情況告知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補鈣。
寶寶睡覺不踏實的原因有很多種,缺鈣只是其中之一。1、寶寶可能時餓了,因為寶寶每喝一次奶大概能管四個小時,四個小時後寶寶就會因為肚子飢餓難受醒來,這時候只要媽媽給寶寶喝一點奶,寶寶一會就又睡著了。
2、寶寶該換尿不溼了,寶寶尿了幾次尿,或者拉了便便,尿不溼變重,寶寶穿著不舒服了,所以會醒,媽媽把寶寶的尿不溼換了,這樣寶寶也會覺得舒服,會睡的安穩了。
3、寶寶有可能做噩夢了,寶寶也會做夢哦,有時候做美夢的時候,寶寶的嘴角會微笑,但是做了噩夢,寶寶就會哭起來,通常這樣媽媽把寶寶抱在懷裡哄幾次就好了。
4、寶寶睡覺時感覺不舒服,比如說穿的多了,身體想動動不了,或者蓋的被子太厚了,壓著寶寶難受,又或者是寶寶感覺熱,晚上睡覺出汗了等等,都有可能。
如果寶寶出現上述問題中情況,嘗試以下這些辦法看看能不能幫助寶寶解決睡覺不安穩的問題。1、如果寶寶是餓了,讓寶寶喝飽奶。
①母乳餵養:媽媽要是母乳餵養的話比較省事,把寶寶抱在懷裡,讓寶寶喝幾口奶,寶寶喝飽了就會睡了。
②人工餵養:家裡準備一個暖奶器,把溫度定在45度,裡面放上一瓶白開水,等寶寶夜裡醒來要喝奶時,直接用溫奶器裡面的白開水衝奶粉給寶寶喝就可以。
2、給寶寶選擇一款舒適透氣的紙尿褲
選擇紙尿褲時,要選擇大小合適,舒適透氣,吸水性和鎖水性強的紙尿褲給寶寶使用,這樣寶寶晚上不會因為紙尿褲穿著不舒服而醒來,寶寶和媽媽都能有個很好的睡眠。
3、創造適合寶寶的睡眠環境
①寶寶睡的床,床墊不要太軟也不要太硬,被子不要太厚重,寶寶想翻身時會翻不動,而且會壓迫到寶寶,導致呼吸不暢。
②寶寶睡覺時衣服不要穿太多,給寶寶穿寬鬆一點的衣服睡覺。
4、寶寶睡覺時不要戴首飾
有的家長會給寶寶買金手鐲銀手鐲等飾品讓寶寶戴著,這類飾品等寶寶大點的時候再戴著,更不要睡覺的時候給寶寶戴著,戴著睡覺會不舒服,影響睡眠。
除了上述的方法,寶寶需要新增輔食的話,媽媽還要合理的給寶寶安排輔食,讓寶寶營養豐富,寶寶吃的好了,身體棒了,睡得也就安穩了。
-
6 # 伴寶寶一起成長
寶寶是否缺鈣,怎樣預防缺鈣,都是媽媽最關心的問題。
鈣對寶寶發育有什麼幫助?
它可以幫助寶寶形成強健的骨骼和牙齒。鈣還會參與神經肌肉的應激過程,可促進神經介質釋放,傳導神經衝動,維持心跳節律、鎮靜。
寶寶缺鈣會怎麼樣?
寶寶會出現盜汗、囟門晚閉、出牙和換牙延遲、牙釉質發育不良、抗齲齒能力下降。如果體內的鈣得不到及時的補充,則會進一步發展為厭食、便秘、煩躁不安、肌肉抽搐等症狀。
出現以上缺鈣症狀就一定缺鈣嗎?,例如這些“缺鈣”訊號
1、晚上睡不安穩
可能是寶寶熱了,所以睡不穩的,要適當穿著衣服,不要太厚,晚上也不要蓋太多,寶寶沒我們想象的那樣怕冷,也有可能是白天活動量不足,或白天受驚嚇,缺鋅等因素造成不一定是缺鈣
2、盜汗
寶寶睡覺後2-3小時出汗多,首先可能與嬰幼兒活動較多,神經興奮性也較高有關。
3小時候寶寶出汗多,就需要考慮屋內溫度過高、穿太多、蓋的太厚等環境原因。
3、滷門閉合晚
寶寶的前滷門一般在18-24個月完全閉合,但也有個體差異的寶寶在2歲後才能閉合。
後滷門一般會在2-3個月閉合。
4、出牙晚
寶寶自帶的遺傳基因也會影響出牙早晚
是否缺鈣根據孩子發育情況,首先應瞭解孩子的餵養情況,奶量是否充足?輔食是否新增合理?孩子吸收是否正常等。
關於孩子餵養情況,每個階段寶寶都有所不同,那我們分階段
5、枕禿
枕禿一般出現在6個月內寶寶,大部分是由於寶寶睡覺容易出汗為了舒服,寶寶會在枕頭上來回翻轉,長時間摩擦,導致枕禿。隨著孩子的年齡越來越大,枕禿現象會慢慢減少。
哪些寶寶容易缺鈣?
1、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哺乳期的媽媽應每天補充1200~1500毫克的鈣,有些媽媽沒有及時補充,因而造成母乳中含鈣量低。另外,因為母乳中的維生素D含量少,所以,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應每天補充400~8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一直持續到2歲左右。
2、多汗和愛動寶寶:鈣質可經由汗液和尿液流失,因此,活動量較大的寶寶和出汗較多的寶寶,需要適量補充鈣質。
3、 早產兒、雙胞胎寶寶和低出生體重兒:這些寶寶胃腸道功能不夠健全,對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相對較弱,容易出現缺鈣的現象,需要適當補充鈣質。
4、 長牙和換牙期的寶寶:這個階段寶寶對鈣質的需求量相對較大,需要及時補鈣。
5、 生長速度較快的寶寶:這些寶寶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對鈣的需求量較大,需要及時加以補充。
6、愛生病、吃飯少,或反覆、長期腹瀉的寶寶:需要適當補鈣,以彌補因攝入不足或大量流失而造成的鈣缺乏。
還有些家長會藉助各種微量元素檢測來判斷孩子是否缺鈣,那檢測結果準確嗎?
父母給孩子做微量元素檢測的結果,只能供父母和醫生參考,它只是一種篩查方式,檢測的結果並不可以作為臨床診斷的根據,只是一個參考而已。嬰幼兒體內的微量元素以一種動態水平來表現的,需根據臨床症狀才可以做出診斷,不可單純地看寶寶微量元素檢測報告上的資料來做出判斷。同時,微量元素也會受到諸多元素的影響,如嬰幼兒最近一兩天的飲食情況,也包含操作人員水平、檢測裝置等因素也將受到檢測結果的影響。
早在2013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已經對兒童微量元素的臨床檢測發出了通知:微量元素檢測不宜作為常規體檢專案,並且強調:非診斷治療需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不得針對兒童開展微量元素檢測,不宜將微量元素檢測作為體檢等普查專案,尤其是對6個月以下嬰兒。
微量元素檢測的3種方法結果準確度
1、 查頭髮——不科學
由於頭髮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受頭髮清潔程度、髮質、個體生長髮育程度和環境汙染等多種因素影響,只能反映近期一個階段體內的微量元素含量,不能很好地反映寶寶體內的微量元素狀況。
2、查指血——不準確
人體有用的微量元素不只存在於血清中,更多對人體有用的微量元素在細胞、組織中,這些元素的組織含量是沒辦法透過指血檢測的。
3、 查靜脈血。它的檢查結果表明寶寶在取血當時體內微量元素的含量。取靜脈血做血常規檢查,結果相對準確一些。但是嬰幼兒體內的微量元素以一種動態水平來表現的,需根據臨床症狀才可以做出診斷,不可單純地看寶寶微量元素檢測報告上的資料來做出判斷。同時,微量元素也會受到諸多元素的影響,如嬰幼兒最近一兩天的飲食情況,也包含操作人員水平、檢測裝置等因素也將受到檢測結果的影響。
醫生又是如何確定孩子缺鈣?
1、首先需要根據孩子吃奶的量,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粉餵養
2、是否口服維生素D
3、綜合孩子的各項檢測報告,以及臨床表現綜合判斷是否缺鈣和佝僂病
還有些家長一概而論,認為很多大部分外國孩子並不補鈣,是他們體制特殊嗎?而國內媽媽又對嬰兒缺鈣很“焦慮”是否完全沒有必要的。
不是他們體質特殊,而是在他們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鈣質。例如我們的鄰居南韓經常吃的蝦米和各種魚乾中鈣含量都很豐富,所以各國補鈣差異還是因飲食習慣不同引起。在海外,奶品是人們日常的飲食,無論新增輔食與否,都要保證孩子攝入700毫升以上的奶製品,所以國外小嬰兒並不強調補鈣。
中國城鄉居民膳食鈣的平均攝入量為390.6 mg/天,不足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年人每天鈣攝入量(800 mg)的一半。首要原因是華人膳食結構中鈣含量低以及鈣吸收率較低(吸收率為20%~60%)。補鈣的最佳食物來源是奶製品,不僅含鈣量高(80~120 mg/100 g),而且鈣吸收率也很高(40%),但2002年全國營養調查發現,中國居民奶製品的攝入量僅為26.3 ml/天。其次中國傳統膳食以糧穀類為主食,糧谷中的植酸和一些蔬菜(如雍菜、菠菜、莧菜、竹筍、厚皮菜、折耳根等)中的草酸,以及含膳食纖維較高的食物如韭菜、芹菜,都可影響食物鈣在胃腸道的吸收。糧穀類食品過分精細加工使大量礦物質、維生素丟失到麩皮、稻糠之中,也是中國居民鈣缺乏、骨質疏鬆症患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對於1歲以後就吃達人餐的孩子,很多飲食都無法滿足身體發育鈣的需求。
那麼中國推薦的各個年齡段鈣攝入量是多少呢?
1、0-6個月
6個月之前的嬰兒純母乳餵養或純奶粉餵養,保證充足的奶量以及維生素D,鈣的攝入量就有保障了。
但是需要關注純母乳餵養時,媽媽在哺乳期的飲食一定要營養均衡,胎兒變成新生兒,6個月的生長過程,需要的鈣量不比預期少,保證母乳中的含鈣量,媽媽們一定要自己注意補鈣。媽媽不補鈣,嬰兒的鈣就從媽媽的骨頭,牙齒但是到了更年期後媽媽的骨質疏鬆的機率會大大的升高。
2、6-12個月
3、1-4歲
這個年齡段孩子鈣的攝入量主要,和日常飲食和奶量有關。
建議父母多選高鈣食物補充鈣質,合理搭配營養,尤其是對於有些奶量明顯減少的孩子,平時吃飯比較挑食。必要時可以徵詢醫生是否需要額外補鈣。
此時由於孩子已經有一定的咀嚼能力,選擇食物的範圍也擴大,除奶製品外,如蝦皮,菠菜,芥菜等。
如果確實需要補鈣,怎麼選擇呢?
1、乳酸鈣、醋酸鈣、葡萄糖酸鈣、檸檬酸鈣屬於有機酸鈣,更適宜人體吸收,對胃酸要求不高,由於2歲以內的寶寶胃腸發育不夠成熟,胃酸的分泌量比較少,所以較適合2歲以內的寶寶服用。
2、碳酸鈣屬於無機鈣,含鈣量高,但是溶解度相對上述幾種鈣低,需要消耗大量胃酸,更適合2歲以上寶寶服用。
3、液體鈣還是固體鈣,鈣的形態與吸收率沒有關係,只是與寶寶吞嚥方面有影響。
選擇好適合的鈣,那什麼時間吃更好呢?
1、建議早晚飯後1小時補鈣
空腹不利於鈣劑的吸收,鈣劑需要胃酸的參與,空腹服用鈣後胃酸全部用來鈣的吸收,寶寶再吃飯會對胃腸造成負擔,同時影響鈣劑在體內的吸收。
早飯後1小時,寶寶活動量充沛,血液迴圈好,有利於吸收
晚飯後1小時,寶寶的xue血鈣濃度比白天低,補充鈣質可以為夜間鈣質調整提供鈣源。
2、單獨服用
鈣劑不應與鋅、鐵等同事服用。同時服用不僅抑制鋅和鐵的吸收,也會干擾鐵的吸收。所以鈣最好單獨服用,與其他微量元素最好相差半個小時。
回覆列表
、睡覺時易出汗
白天孩子肯玩鬧,出一些汗是正常的。有的孩子在睡覺的時候也會出汗,無論天氣,溫度如何。在孩子衣服數量相同的情況下,我們就有必要考慮孩子是否缺鈣了。如果很小的時候不及時補充鈣,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和大腦的發育。
2、睡覺時搖頭,磨枕頭
通常情況下,寶寶的睡眠質量都很好,不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而且睡眠時間也很長。但是有的寶寶的睡眠不是很穩定,經常出現有搖頭,磨枕頭等情況。這個時候就要注意,孩子有可能是缺鈣了,神經系統不穩定,在睡覺的時候,會透過這些方式來緩解不舒服的症狀。
3、睡覺時容易抽搐
家長們有沒有觀察過,有的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突然地抽一下。有的爸爸媽媽會選擇忽略,以為是寶寶夢到了什麼。其實寶寶如果是缺鈣了,會造成短期的抽搐,所以家長也應該留意起來。
4、睡覺途中哭了
好多寶寶在晚上睡覺都不安穩,容易哭鬧。有的是因為餓了,有的可能需要排便。如果媽媽排除了這兩種情況的話,剩下的有可能就是缺鈣了。這個時候就要及時地為孩子補鈣,讓孩子能更加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