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航帆直上

    在納粹德國鐵蹄席捲歐洲的戰火歲月裡,英國被炸成爛攤子。法國蒙受亡國厄運,丹麥,瑞典,挪威,荷蘭等國更是紛紛被“秒殺”,但富得流油的且夾在法、德、意之間的瑞士卻有驚無險地保持了國家獨立。為何?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瑞士夠“硬”。中世紀的瑞士曾是個擴張性極強的戰鬥民族,二戰爆發前夜,雖然瑞士早就掛上“中立國”的招牌,但全民皆兵的傳統沒丟。德國吞併捷克後的第二天,瑞士率先發表強硬宣告:“誰妄圖覬覦我們的領土與主權,迎接她的將是戰爭。”納粹德國閃擊波蘭當天,就有50萬瑞士男人拿起武器加入軍隊,三天後全國進入戰時狀態,德軍憑“閃電戰”橫掃歐洲後,又是瑞士率先站出來,1940年夏,轟炸法國的德國空軍就慘遭瑞士空軍多次截殺。法國亡國後,瑞士軍隊部署重兵,擺出要和德國死磕的架勢,就連瑞士國內的親納粹組織也被一口氣端掉。

    瑞士底氣之所以這麼足,其一,瑞士2/3的國土是山地,空軍的實力也不弱,德國機械化部隊在地面難以鋪開,想奪制空權也不容易。第二,瑞士的產業能力有著極大的利用價值。對軍事物資消耗極大的德國來說,瑞士的軍事加工業生產能力和獨家技術更為他們所依賴。二戰中,瑞士一共向德國輸出了價值10多億瑞士法郎的軍工產品,包括彈藥槍械及瞄準器、光學儀器、炮彈引信、定時器等技術裝備。第三,瑞士更吸引全全世界眼球的是其強大的金融服務能力。納粹德國在1940年至1945年搶掠來的黃金,90%都是透過瑞士中轉,從而使其成功衝破同盟國的風封鎖,給軸心國採購他們急需的軍用物資。

  • 2 # 清水空流

    德國不攻擊瑞士在於兩點,第一,瑞士雖然是中立國,但軍隊實力卻不弱。而且當時瑞士政府已經有了充分地準備。第二就是戰爭期間,德國需要瑞士這個‘’白手套‘’來換取外匯,用以購買武器,金融投資。獲得戰爭資源。

    二戰中,丹麥和比利時也是中立國,但在第一波戰役中兩國就吃‘’盒飯‘’了,可見,中立國對於希特勒來說,沒有任何作用。而且希特勒已經制定了名為“冷杉”行動的進攻計劃,在瑞士邊境集結過重兵意欲進攻。派遣大量特務進行軍事刺探。但最後希特勒放棄了這一軍事行動。瑞士領土面積4萬多平方公里,當時的人口五百多萬。希特勒看中瑞士的就是阿爾卑斯山地區,這是德國通往義大利的最便捷的通道,在西北歐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瑞士方面為了避免德國的入侵,和德國秘密簽訂協議,即德國向瑞士供應一定的煤和鐵。換取瑞士向供應德國在其作戰中所需要的物資。瑞士政府給給德國貸款一億五千萬瑞士法郎及由德國控制它的出口物資。不需要德國的通行證出口。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當時的瑞士親德反英美,國內民眾和政府普遍都是同情納粹的人。瑞士向德國軍事工廠提供所需要的電力,來確保德國的正常生產。德國把戰爭掠奪的物資向瑞士銀行兌換成黃金,或者換取其他物資。換取自身的安全。尤為可恥的是,瑞士拒絕十萬猶太人以任何名義入境入境,並且把抓到的猶太人移交給德國,猶太人的下場就可想而知了!

    瑞士銀行的保密制度世界文明,但也是全世界最能藏汙納垢的銀行,瑞士依靠二戰時給德國提供了大量的金融幫助,大發橫財。戰爭結束以後瑞士又發了一筆死人財富。其實也和瑞士銀行有關。瑞士銀行藉助二戰,以匿名的方式吸引全世界的富人存錢,尤其是猶太人,所存金額達60多億美元,戰後瑞士就以以無死亡證明為由,不償還所存錢財。這是最無恥的事情,此事後來瑞士被迫承認,並象徵性交出來一點點美元給予補償。

    當所有的機密公開以後,有人說過,瑞士是德國的銀行,最大的幫兇。是納粹黨的銀行保險箱,所以說瑞士為了自己的安全給了德國最大的幫助。這就是德國不入侵瑞士的理由。

  • 3 # ruixuezhaofeng

    道理很簡單。

    瑞士既是不涉歐洲紛爭的中立國,又保有藏兵於民、全民皆兵的傳統,任何入侵者要掂量後果;再有地形地貌,山地國家,不利機械化部隊展開;三是無資源或財富誘惑;還有更重要一點,瑞士絕大部分屬德語文化區,對同文同種國家動武,犯不上的。

  • 4 # 辣椒是個好東西

    二戰時,瑞士和西班牙情況相似:表面中立,實際上卻是德國的幫兇。西班牙給德國大量的銅、鐵等武器生產物資,瑞士呢,又給德國提供大量的藥品保障,還有捷克人民也多是親德分子,德國的通訊裝置、雷達設施和電子管很多是直接由捷克生產、供應。

  • 5 # 嚴紅

    一,瑞士是永久中立國,至今有二百年未參與任何形式的戰爭,希特勒也不想去惹麻煩。

    二,瑞士軍事實力並不弱。它經濟發達,全民皆兵。且全國大部是山地,森林茂密。德國要佔領且征服瑞士,難度不小,恐怕要付出幾十萬人傷亡的代價,這不符合希特勒征服世界的戰略。還有瑞士資源匱乏,也不屬於戰略要充之地,佔領的代價和付出不合算。

    三,瑞士人也屬日耳曼人種,通行德語,在意識形態上和德國沒有衝突,不屬於希特勒要消滅的物件。

    四,其實希特勒真也動過攻佔瑞士的心思,曾派大量間諜深入瑞士蒐集情報。但在權衡利弊後,最後放棄了。

  • 6 # 袁載譽

    德國在二戰時為什麼不打瑞士?它有錢且已被“團團包圍”

    1938年3月12日時任德國政府,為了達成所謂“德意志民族”大團結的計劃,毅然出兵佔領了同樣是“德意志民族”為主體的鄰國奧地利,瑞士北部完全被德國抱住。

    隨著法國的戰敗,瑞士的整個西南邊境也被德國咬住,加上在瑞士東南邊境跟其接壤的義大利是德國的盟友,瑞士基本陷入了德國的“團團包圍”之中。

    然而縱使德國在二戰中將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主要歐洲國家都武裝佔領了,卻自始至終沒有對瑞士進行武裝進攻,而當時瑞士彙集了歐洲絕大多數民間資本,對於打仗缺錢的德國來說是個“肥羔羊”。

    1815年結束的維也納會議中,瑞士苦於不想再經歷拿破崙戰爭中,作為小國的它被大國肆意玩弄的悲劇命運,積極爭取了一個永久中立國的地位。

    根據這個永久中立國的身份,瑞士向整個歐洲社會宣佈,不管以後會不會再發生像拿破崙戰爭這樣波及全歐洲的戰爭,瑞士將不會在政治上傾向任何一方。

    與此同時正因它這個中立國的身份,在其國土上滋養出了一個特殊的經濟形態“私人銀行業”,17世紀由於歐洲各大國間戰亂不斷,出於保護自己財產安全,英國、義大利等大國的富豪們。

    紛紛將錢帶入了局勢相對穩定的盧森堡、瑞士等小國,隨著資金聚集的越來越多,這些小國出現了一種“私人銀行”業務。當19世紀瑞士獲得永久中立國身份之後,其在客戶心中的安全指數持續攀升,使其成為整個“私人銀行業”的主力國家之一。

    1934年瑞士政府頒佈《聯邦銀行法》,從國家層面給“私人銀行”們背書,,允許客戶以任何形式的方式匿名存款,同時私人銀行需承諾,不會洩露任何“金主”的身份。

    正因國家都出面背書,瑞士“私人銀行業”在二戰爆發前,成為了歐洲的“私人銀行業”巨頭國家,儲存著大批資金。當其他歐洲國家相繼淪陷於德國之手後,瑞士的資金儲存總量更是達到了歷史之最。

    至於為什麼面對擁有大量資本的瑞士,德國選擇了“手下留情”,雖然原因有千千萬萬個,但有2個核心原因必不可少。首先瑞士的中立被稱為“武裝中立”,雖在戰爭中不偏向任何一方,但並不代表沒有自保的能力。

    當時瑞士總人口只有4000,000人,卻在二戰期間動員起了850000名士兵嚴陣以待,這些士兵藉助瑞士是處於阿爾卑斯山脈的地理,將瑞士護衛成了一個巨大的碉堡。

    同時山地讓德軍的機械化部隊幾乎毫無用武之地,若德國強攻瑞士付出的傷亡代價將是百萬級,而這對於德國來說是承受不了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一個不到100萬級的傷亡,就讓它喪失蘇德戰場的主動權。

    而除了自身夠硬外,德華人需要瑞士當溝通渠道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雖然德國跟英法水火不容了,但跟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依舊有著經濟往來。

    然而由於英國憑藉自己的“海上霸權”,基本封鎖了德國和美國直接對話的可能,瑞士作為一箇中立國家成為二者溝通不可缺失的橋樑。

    所以在美國沒參戰前,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來說,德國保留瑞士比佔領瑞士更好。後來美國在1942年初參戰,德國當時已陷入了蘇德戰場,根本無力再集結百萬級大軍硬磕瑞士。

  • 7 # 方圓論壇

    雖然瑞士是第一個永久中立國。但是在二戰之中瑞士絕對扮演了一個醜陋的角色。瑞士在整個二戰中大發戰爭財。在猶太人和納粹軍官之間來回周旋。騙取雙方的財物。可以說整個二戰除了美國。獲得最大利益的就是這個不起眼的中立國。有多少猶太人的錢財都是被瑞士銀行給侵吞了。二戰過後數不清的錢財由於無人認領都歸屬了瑞士銀行。

    而且二戰時期德國不攻擊瑞士,一方面是因為瑞士是永久中立國。另一方面就是德國需要一個和外界交流的視窗。而瑞士就是這個視窗。整個二戰期間瑞士就好像一個黑市一樣。供軸心國和同盟國交換情報。購買軍火物資等等。當時的瑞士表面上是歐洲唯一的樂土。但實際上當時的瑞士進行著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上最骯髒的交易。在瑞士沒有敵對國,只有生意人。由於瑞士的存在,戰爭進行的更加殘酷。

    而且據戰後解密的一些資料顯示。瑞士人也曾在二戰中屠殺猶太人。為的就是侵吞猶太人的錢財。而且二戰期間瑞士對於猶太人強買強賣都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瑞士真正可以算的上是二戰戰場上的鬣狗,貪婪且狡猾。

  • 8 # 五嶽獨尊—泰山

    瑞士是一個人口704萬(二戰期間為400多萬),土地面積41284平方千米的中歐小國。但是在二戰中,當希特勒的軍隊肆虐著整個歐洲時,它仍然能夠免於戰火的破壞。每當學習到這段歷史時,很多學生就會問道:“瑞士在二戰中為什麼能保持中立?” 有的資料說,面對希特勒的威脅,瑞士曾於天內動員了43萬大軍,並迅速進入作戰陣地,顯現了堅強的防衛作戰能力和決心,加之納粹德國因面臨兩線作戰的危險,因而放棄了入侵瑞士的意圖。其實不然,在這場關係著人類命運的大搏鬥中,瑞士並未保持真正的中立,而是助紂為虐,扮演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

    二戰中,軸心國幾乎佔領了所有西歐國家,只有瑞士是個例外,這難道是元首發的慈悲嗎?顯然不是,德國沒有進攻瑞士的原因很多,這裡簡單說一說。

    首先,瑞士大部分地區是說德語的(大概70%),還有義大利語和法語區,和德國的關係不錯,大部分德華人對瑞士也有好感,(雖然看起來沒有卵用)兩國間幾乎沒有什麼衝突,德國的很多高官冬天都喜歡來瑞士度假。在個人感情方面,德國和瑞士的關係不錯。

    其次,瑞士對於德國可能進行的進攻也是有準備的,瑞士是全民兵役制(直到現在也是)擁有足夠的兵員和裝備,而且瑞士處於阿爾卑斯山區中,地形易守難攻,如果進攻瑞士德國不是不能勝利,而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而且瑞士本身沒有什麼資源,對於德國來說不合算。

    再次,就是德需要一個可以進行外交活動的地區,雖然發生了但是的外交活動並沒有100%中斷,對於這種外交活動,作為中立國家的瑞士就是一個完美的地區。

    瑞士兵工廠

    還有一點就是交通運輸,瑞士因為阿爾卑斯山隧道的原因,是德國通往義大利最快的方式,瑞士一直在運輸方面很配合德國,如果對瑞士開戰,那麼這條交通要道會被中斷,這也是德國不願看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德國對瑞士經濟活動上的依賴。這條看起來很奇怪,德國那麼強大,怎麼會依賴瑞士?其實問題很簡單:

    二戰前,德國馬克嚴重貶值,貶值到大家用貨幣取火的地步,國際貿易上,也幾乎沒有國家認可德國馬克,二戰的爆發更加深了這個問題,因為對德國禁運的原因,很多國家無法向德國出口商品,但是德國依然需要從其他地區進口商品,於是,瑞士就成為了德國的貿易中轉站,瑞士成為德國的貿易中轉站並不是偶然,首先瑞士的金融系統十分發達區,瑞士的貨幣,瑞士法郎在世界範圍內的認可很高,而且瑞士的運輸業很發達,瑞士雖然是內陸國家,但是瑞士也有自己的遠洋船隊。

    在2013年,一位名叫cornelius gulitt的老人在臨死前,大家在他家的地下室裡發現了100多幅名畫,總價值大約4-5億歐元,他父親就是當時德國一名“藝術品交易者”,他的收藏很可能來自德國在二戰期間的掠奪。

    另外,瑞士的醫藥,機械裝置行業也非常發達,成為了德國戰爭機器中的一部分,瑞士對於德國在經濟上的要求基本都非常配合,並且一直滿足德國的需求 現在瑞士的製藥,機械和化工行業非常發達,這和在二戰期間的發展也有很大關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瑞士聯邦政府對這段歷史進行了反思。1995年4月3日瑞士外交部長科蒂首次代表政府為瑞士在二戰中的表現作出道歉。他說:“我們不能、也決不否認瑞士在戰時與難以用語言表達的野蠻行為有牽連。雖然一個被納粹和法西斯世界包圍的小國要生存下去非常困難,但這也不應當使我們原諒自己當時嚴重喪失立場與軟弱——我認為尤其不能原諒我們當時對受迫害的猶太人的政策。” 當時他還發表了一個經聯邦委員會(即瑞士政府)透過的宣告,表示瑞士在二戰中有負於納粹受害者。瑞士政治家勇於正視和承認本國政府半個多世紀以前所犯的嚴重錯誤並就此道歉,這一立場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讚賞。

    其實另外一個答案也已經說了,瑞士本身沒資源,阿爾卑斯山常年積雪,礦產資源就算挖到也很難運出來。而且比阿登還要爛的山地地形也更不適合大兵團的通行以及後勤,犯不著去打它。

    相比之下,低地三國本身處於平原,雖然河網交織,但有完善的橋樑和船渡資源,而且有海岸線,對於德三來說非常有利。加上三國的態度不像瑞士那麼嚴守中立,實際上就是牆頭草,萬一德法交戰不利,很可能隨時翻水,還不如直接踹掉!

    補充:

    其實德三不去打瑞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波蘭戰役爆發,英法對德宣戰,並且全面封鎖德國。此時美國雖然沒有跟隨宣戰,甚至還保持與德國的貿易往來,但羅斯福搞了個“現金自運”原則,實實在在地噁心了小鬍子。德國此時無論走海路,還是先透過兩牙中轉,再經陸路運回本國,都必須穿過英法的封鎖,這是沒辦法做到的事。而利用瑞士中立的角色,作為幌子則可以繞開封鎖。

    等到法國被秒,這時雖然保留瑞士的意義大幅降低,但瑞士有限的軍力也鬧騰不出什麼花來,還不如留著繼續跟美國以及其他國家做貿易往來,還能讓它幫忙印鈔票。

    至於低地三國中,荷蘭擁有優質的港口資源,這對於德國本狹小的出海口資源來說非常有用。

    至於比利時則是德國進攻法國的必經之路,而且跟法國的態度更為密切。

    至於盧森堡,其實跟瑞士一樣沒什麼存在感,純粹就是因為太弱,所以順手踹了而已。

    即便在遊戲裡,無論用法國還是德國,瑞士都不會刻意去碰它,反倒可以充分利用它作為轉軸,實現戰略層面的包抄!

    1938年3月12日時任德國政府,為了達成所謂“德意志民族”大團結的計劃,毅然出兵佔領了同樣是“德意志民族”為主體的鄰國奧地利,瑞士北部完全被德國抱住。

    隨著法國的戰敗,瑞士的整個西南邊境也被德國咬住,加上在瑞士東南邊境跟其接壤的義大利是德國的盟友,瑞士基本陷入了德國的“團團包圍”之中。

    然而縱使德國在二戰中將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主要歐洲國家都武裝佔領了,卻自始至終沒有對瑞士進行武裝進攻,而當時瑞士彙集了歐洲絕大多數民間資本,對於打仗缺錢的德國來說是個“肥羔羊”。

    1815年結束的維也納會議中,瑞士苦於不想再經歷拿破崙戰爭中,作為小國的它被大國肆意玩弄的悲劇命運,積極爭取了一個永久中立國的地位。

    根據這個永久中立國的身份,瑞士向整個歐洲社會宣佈,不管以後會不會再發生像拿破崙戰爭這樣波及全歐洲的戰爭,瑞士將不會在政治上傾向任何一方。

    與此同時正因它這個中立國的身份,在其國土上滋養出了一個特殊的經濟形態“私人銀行業”,17世紀由於歐洲各大國間戰亂不斷,出於保護自己財產安全,英國、義大利等大國的富豪們。

    紛紛將錢帶入了局勢相對穩定的盧森堡、瑞士等小國,隨著資金聚集的越來越多,這些小國出現了一種“私人銀行”業務。當19世紀瑞士獲得永久中立國身份之後,其在客戶心中的安全指數持續攀升,使其成為整個“私人銀行業”的主力國家之一。

    1934年瑞士政府頒佈《聯邦銀行法》,從國家層面給“私人銀行”們背書,,允許客戶以任何形式的方式匿名存款,同時私人銀行需承諾,不會洩露任何“金主”的身份。

    正因國家都出面背書,瑞士“私人銀行業”在二戰爆發前,成為了歐洲的“私人銀行業”巨頭國家,儲存著大批資金。當其他歐洲國家相繼淪陷於德國之手後,瑞士的資金儲存總量更是達到了歷史之最。

    至於為什麼面對擁有大量資本的瑞士,德國選擇了“手下留情”,雖然原因有千千萬萬個,但有2個核心原因必不可少。首先瑞士的中立被稱為“武裝中立”,雖在戰爭中不偏向任何一方,但並不代表沒有自保的能力。

    當時瑞士總人口只有4000,000人,卻在二戰期間動員起了850000名士兵嚴陣以待,這些士兵藉助瑞士是處於阿爾卑斯山脈的地理,將瑞士護衛成了一個巨大的碉堡。

    同時山地讓德軍的機械化部隊幾乎毫無用武之地,若德國強攻瑞士付出的傷亡代價將是百萬級,而這對於德國來說是承受不了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一個不到100萬級的傷亡,就讓它喪失蘇德戰場的主動權。

    而除了自身夠硬外,德華人需要瑞士當溝通渠道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雖然德國跟英法水火不容了,但跟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依舊有著經濟往來。

    然而由於英國憑藉自己的“海上霸權”,基本封鎖了德國和美國直接對話的可能,瑞士作為一箇中立國家成為二者溝通不可缺失的橋樑。

    所以在美國沒參戰前,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來說,德國保留瑞士比佔領瑞士更好。後來美國在1942年初參戰,德國當時已陷入了蘇德戰場,根本無力再集結百萬級大軍硬磕瑞士。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全球帶來的傷害,可能時至今日都沒有完全癒合,而當時作為戰爭發動者的戰爭狂人希特勒,之所以敢與世界為敵,一來因為德國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和鬥志高昂的軍隊,二來也是由於戰爭初期德國橫掃歐洲給希特勒帶來了巨大信心。不過希特勒拿下整個歐洲,卻不敢動這個小國,只因關係太硬啃不動。

    讓希特勒幾乎在打遍歐洲無敵手時,都不敢進攻的小國就是瑞士。說起瑞士,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瑞士銀行。而瑞士銀行也確實是讓希特勒沒有攻打瑞士的原因之一,我們下面也會說到。不過除了瑞士銀行,瑞士和德國,以及德國的盟友義大利之間,還有著很多關鍵性的聯絡,這也讓希特勒在踏入瑞士國土之前猶豫不決的原因。

    因為當時德國和義大利之間有一條物質運送通道就透過瑞士境內,一旦希特勒開始進攻瑞士,瑞士會立即把這條運送通道炸燬。這樣一來,前線戰場就無法快速得到補給,會大大影響德國前進的速度。除此之外,瑞士和德國之間還一直有著很重要的金融貿易往來。如果攻打瑞士,那麼對德國的經濟影響也是巨大的。

    還有就是瑞士銀行了,大家都知道瑞士銀行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它可以為任何人保密的儲存財物,且不用配合任何機構的調查。這讓德國當時很多高層發的戰爭財都存放在瑞士銀行,所以很多德國的高層人員出於自己的利益,也都不建議攻打瑞士。還有就是,大家都知道瑞士對外是永遠保持中立的,但是對內卻幾乎可以說是全民皆兵,要想打下來並不容易。

    這就是為什麼德國沒有進攻這個緊鄰自己的小國的原因

  • 9 # 石三叔

    1.瑞士是永久中立國,受國際法保護,佔理。

    永久中立國,是指根據國際條約或國際承認,在對外關係中承擔永久中立義務的國家。1815年,維也納會議簽訂《巴黎和約》,瑞士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永久中立國。除了瑞士,永久中立國還有奧地利、瑞典、芬蘭、愛爾蘭、哥斯大黎加、土庫曼,共七個國家。

    2.瑞士是難啃的骨頭,不太好打,夠硬。

    雖然作為永久中立國,受國際法保護,但是這個世界上終究是靠拳頭說話的,德國也不會僅僅因為攝於“永久中立國”的名頭而放棄攻打瑞士。瑞士除了法理上佔優,其自保能力也是很強的。瑞士在二戰時期全華人口約400萬,卻發動了85萬名士兵嚴陣以待保衛國家,而且瑞士地勢險要,不利於德國的機動化部隊行動,所以德國想要吞了瑞士,也是要仔細掂量的。

    3.瑞士是利益體,有利用價值,驅利。

    二戰時期,德國單挑全世界,被英法封鎖,瑞士作為中立國,是一個可以透過其與美國等其他國家溝通的中間國,有實際價值。而且作為世界知名的私人銀行業國家,德國估計也有不少資產存放在瑞士,所以是不能隨便亂動的。

  • 10 # 趙公

    表面上看法西斯德國沒有進攻瑞士是因為瑞士提出了全民皆兵的防禦策略,更深層的原因是瑞士早已淪為法西斯德國的幫兇,德國需要瑞士這個世界銀行為他們藏匿戰爭掠奪來的巨大贓款。

    瑞士銀行變成了戈林的私人博物館。

    法西斯德國的二號人物,希特勒唯一指定的接班人——“長空凶神”戈林有一個非常文雅的愛好,就是收藏世界名畫。向梵高、莫奈、倫勃朗這樣著名畫家的作品都是戈林非常渴望佔為己有的珍寶。

    納粹軍官和蓋世太保們非常瞭解戈林的愛好,德軍每攻陷一個地方,軍官們都非常積極的查抄當地博物館中的名畫送給戈林。蓋世太保在掠奪猶太人財產的時候,更是專門將猶太人收藏的世界名畫直接搶奪過來送給戈林。

    由於德國長期遭受英國轟炸,戈林為他珍貴的收藏品們尋找了一個最合適的存放地點——瑞士的私人銀行。一旦這些收藏品被放入瑞士的私人銀行,那麼他們的下落將再也無從查詢,戈林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將瑞士變成了他藏匿贓物的窩點。

    不只是戈林,法西斯德國的很多軍官都在戰爭中掠奪了大量的財富,有金錢有藝術品,而這些財富,很多時至今日仍然存放在瑞士的銀行當中。

    瑞士銀行能為德國提供大量的戰爭資金。

    瑞士這個號稱永久武裝中立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卻做了法西斯德國的財務總監,為法西斯德國強大的戰爭機器運轉提供了資金的支援。

    瑞士銀行為納粹軍官提供了後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羅馬天主教廷曾經幫助很大一批納粹戰犯逃往國外。而這些戰犯們不但能夠逍遙法外,還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這是因為他們將掠奪來的財富存在瑞士銀行中,藉助瑞士銀行嚴格的保密制度,讓那些被掠奪的國家和人民根本無法追回他們的財產。

    不過這筆巨大的財富畢竟來路不明,那些曾經作威作福的納粹軍官最終還是被瑞士銀行來了一把黑吃黑,瑞士銀行拒絕承認這些法西斯分子手中拿著的兌換單的真實性,而法西斯分子也不可能透過正當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益。瑞士銀行法規定,一筆沒有人認領的財富在銀行中留存超過三十年則歸銀行所有。那些在猶太人手中被搶走的財富,沒有落入兇殘的法西斯手中,反而落入了瑞士銀行家的腰包。

    戰後,猶太人成立了專門的索賠機構,在以色列政府和摩薩德特工的幫助下,積極追回被瑞士銀行藏匿的猶太人的財產,雖然很多黃金白銀已經無法追回,但讓那些被法西斯德國藏匿的藝術品重現人間也是對戰爭創傷的最好的告慰。

  • 11 # 史憶小史官

    有些人可能會問,德國在二戰的時候為什麼不去打瑞士呢?瑞士的北邊就緊靠著德國,南邊靠著義大利。應該挺好打的呀,對吧!其實德國沒有在二戰的時候打瑞士,是由以下幾個原因的。

    第一、所有國家都清楚的知道瑞士的身份,他是一個永久的中立國。在1291年開始瑞士就扮演著中立國這樣一個角色,更是在1815年簽署了協議。這是其他國家也都承認的事情,那麼你在二戰的過程當中進軍瑞士的話。那毫無疑問就是,自己把自己的承諾給毀掉了,然後還向其他國家開始宣戰!

    第二、其實從地理位置出發的話,瑞士的高山地形非常的多。德國的裝甲部隊很難進入。就算你進去了,然後地形非常的複雜。那麼德國一旦打起來,其他的地方支援過來的話,德國就相當於坑裡面打仗。雖然瑞士的它是一箇中立國,但是它的軍事力量並不差。然後德國想要的自然資源在瑞士其實也不多。比如說石油、自然金屬等等,所以打瑞士意義不大。

    第三、德國發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的戰場在歐洲大陸之上。德國他們要打的兩個最困難的莫過於英國跟法國,和那一些小國家。我本來就在一戰中失敗了,浪費了大量的資源。現在把彈藥拿去打瑞士,那完全就是一種浪費。恰好瑞士作為中立國,他又不會對我有什麼威脅,然後他那裡又沒有我想要的資源,那我去打他幹什麼呢?

  • 12 # 粥大仙的孤獨之旅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全球帶來的傷害,可能時至今日都沒有完全癒合,而當時作為戰爭發動者的戰爭狂人希特勒,之所以敢與世界為敵,一來因為德國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和鬥志高昂的軍隊,二來也是由於戰爭初期德國橫掃歐洲給希特勒帶來了巨大信心。不過希特勒拿下整個歐洲,卻不敢動這個小國,只因關係太硬啃不動。

    讓希特勒幾乎在打遍歐洲無敵手時,都不敢進攻的小國就是瑞士。說起瑞士,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瑞士銀行。而瑞士銀行也確實是讓希特勒沒有攻打瑞士的原因之一,我們下面也會說到。不過除了瑞士銀行,瑞士和德國,以及德國的盟友義大利之間,還有著很多關鍵性的聯絡,這也讓希特勒在踏入瑞士國土之前猶豫不決的原因。

    因為當時德國和義大利之間有一條物質運送通道就透過瑞士境內,一旦希特勒開始進攻瑞士,瑞士會立即把這條運送通道炸燬。這樣一來,前線戰場就無法快速得到補給,會大大影響德國前進的速度。除此之外,瑞士和德國之間還一直有著很重要的金融貿易往來。如果攻打瑞士,那麼對德國的經濟影響也是巨大的。

    還有就是瑞士銀行了,大家都知道瑞士銀行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它可以為任何人保密的儲存財物,且不用配合任何機構的調查。這讓德國當時很多高層發的戰爭財都存放在瑞士銀行,所以很多德國的高層人員出於自己的利益,也都不建議攻打瑞士。還有就是,大家都知道瑞士對外是永遠保持中立的,但是對內卻幾乎可以說是全民皆兵,要想打下來並不容易。

    當然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瑞士的“身份”是“永久中立國”,這是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籤署的協議。但是瑞士的中立身份並不是從這裡開始的,早在1291年瑞士永遠聯邦建立開始,瑞士在歐洲歷史上就一直扮演著中立國的角色,似乎從來沒有過軍事征服其他地區的行為。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卻是瑞士在二戰時期對德國採取了妥協屈服的態度,使得德國最終沒有下定決心吞併瑞士。

    擴充套件資料

    戰後影響

    二戰中,反法西斯同盟,蘇、美、英、法、中五國透過大西洋會晤、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敦巴頓橡樹園會議等一系列國際會議就維護戰後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經濟發展,搭成了一系列協議和諒解,確立了維護戰後世界秩序的國際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促成了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制度的建立,根據雅爾塔會議協定,1945年10月24日發起成立了聯合國,中、美、蘇、英、法則成為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1948年以來,安理會共授權進行了60餘項維和行動。聯合國先後組織制定了從不擴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等數百個國際條約。

    在戰後初期新建立起來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關稅及貿易組織等國際經濟組織,成為戰後國際體系中占主導地位的國際經濟組織。

    綜合所有資訊權衡利弊後最終德國沒有攻打瑞士。

  • 13 # Marcbb7

    瑞士當時已經是在軸心國的包圍之中,拿下是分分鐘的事。說他是中立國,納粹顧及國際影響,純屬扯淡,希特勒要臉嗎?瑞士多山,確實易守難攻,但對德華人來說根本不是事。我覺得之所以圍而不打,最主要還是透過瑞士跟外面進行貿易,得到他所需要的戰略物資,藏匿從佔領國掠奪來的黃金等財富,透過瑞士洗錢。瑞士跟德國是穿一條褲子的,在戰爭期間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而且還把慘死在納粹屠刀下的猶太人財富隱匿起來,更為國際社會所不恥。

  • 14 # 歷史控

    1、瑞士雖然小,雖然中立,但是戰備並不弱。要佔領這個彈丸之地,德軍也需要付出一定代價。而這些代價和佔領瑞士後獲得的價值極不相符。

    2:從國際關係上來說瑞士是永久中立國,這是所有列強共同保證過的(當然也包括德國義大利),攻擊瑞士意味著自毀諾言和與其他國家提前開戰

    3:從地理因素上來說,瑞士多山地,裝甲部隊難以施展,不利於德國義大利進攻而利於防守,瑞士雖然是中立,仍保有較完整的軍工體系,軍備力量不算弱,而且瑞士缺乏德意所需要的自然資源(石油、稀有金屬),攻擊它能獲得的收益還沒可能造成的損失大

    4:德國的資本家、官員和政府本身都在透過瑞士的銀行業進行洗錢,資本家和官員是以此牟取私利,德國政府是為了把從佔領區搜刮的財富兌換成戰爭資源,所以一個獨立的瑞士比一個被佔領的瑞士對德國更重要

  • 15 # 百夫長0000

    我們來看看德國侵略軌跡來分析下瑞士為何能夠保持中立?

    第一階段德國的侵略是以試探性的方式展開,德奧合併、蘇臺德地區自治等方式來完成。以德意志民族平等、自由、統一為幌子發動的侵略行徑,可以師出有名,也就不會太刺激採取綏靖政策的英法兩國,因此第一階段瑞士不會被選中的。

    第二階段德國是要消滅英法,吞併西歐,直面英法的,首要解決的就是波蘭。看看上面的地圖就知道,波蘭為英法重要同盟,並且位於德國東北部,與法國成夾角之勢,要解決英法必先解決波蘭,因此瑞士又一次被放到了一邊。

    第三階段德國實施曼施坦因計劃,閃擊西歐,佔領法國,英國敗走英吉利海峽回家。此時為何同為中立國的荷蘭、比利時會被德國入侵,瑞士卻不會呢?因為曼施坦因計劃核心是從法德邊境的阿登山區出其不意閃擊法國,前提條件是英法聯軍主力被吸引到其他地方。看看上面的地圖就知道佯攻方向只能是荷蘭比利時方向,斷不會選擇瑞士的。

    第四階段德國在閃擊西歐的同時就一直在制定閃擊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當佔領法國,英國久攻不下時,希特勒已無耐心等待了,開始閃擊蘇聯的行動。由於閃擊蘇聯所需要的軍隊規模龐大,更不會分兵去進攻瑞士了。

    最後階段斯大林格勒戰役轉折點,德國開始處於防守階段,自身難保,更沒有精力去進攻瑞士了

  • 16 # 洗耳翁

    按照傳統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不攻打瑞士的原因基本歸功於瑞士“全民皆兵”的政策。導致德國在權衡利弊之後,覺得攻打瑞士的收益和損失不成正比;加上德軍還有別的地方急需兵力,所以就把攻打瑞士的計劃放下了。

    但是在這些看起來很光鮮的原因背後,真實的歷史要遠比它們複雜。實際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瑞士和德國的關係十分緊密。一方面瑞士向德國提供各種金融服務,例如保管德國從歐洲各地掠奪來的財富。另一方面瑞士還向德國提供煤炭和電力等資源。甚至直到1945年德軍徹底翻盤無望,瑞士才停止了電力的輸送。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德軍不佔領瑞士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瑞士作為當時歐洲重要的情報活動中心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德國和美、英等國的背後交易,很多都是在瑞士達成的。這方面,大家可以看看著名的《春天的17個瞬間》裡的相關情節。

    除了上述幾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瑞士甚至還允許滿載德軍士兵和戰略物資的火車直接穿越瑞士領土。尤其是著名的聖哥達和辛普朗隧道更是連線德國和義大利戰場的重要通道。你說德軍都能透過瑞士領土調動了,德華人還有必要直接佔領麼?

  • 17 # 張佐靖

    瑞士北部靠德國居民講德語,人口占全國64%;瑞士靠法國居民講法語,佔全華人口21%;瑞士是中立國是世界富人存錢的地方。歐洲戰爭德丶法都是交戰方。戰爭目的為了爭奪國家利益,富人要避免戰爭中財富損失,最好的辦法是雞蛋不放在一個籃裡,比如將部分工廠開到沒有戰爭的地方,戰時不會被炸燬,將錢存到沒有戰爭安全地方的銀行。由於瑞士的民族性和中立性,德國老闆可以將分廠放在瑞土的德語區錢存到瑞士的德語銀行,法國老闆可以工廠開到法語區錢存法語區銀行。這樣不管戰爭勝負,交戰二國富人財富就保全了。

    如果德國佔領了瑞士,瑞士也就變成戰場工廠會被轟炸,德國戰敗,瑞士也會被佔領,德國權貴的財富就會損失。

  • 18 # 圖運

    二戰期間, 希特勒麾下的德軍橫掃周邊七個國家,惟獨瑞士安然無恙。 希特勒何以對瑞士網開一面? 瑞士避免被入侵的原因在哪裡?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01:瑞士是一箇中立國

    瑞士宣佈獨立後,脫離羅馬帝國的統治, 並宣佈執行“ 中立政策”。1815年的《 維也納和約》確定瑞士為“ 永久中立國”。 這是瑞士執行永久中立政策的開端。在 普法戰爭期間, 瑞士宣佈恪守中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 瑞士保持了中立。 一戰後, 瑞士的中立國地位得到國際承認。 瑞士嚐到了中立的甜頭,因而在二戰中又宣佈中立。

    正是瑞士的永久中立, 使得希特勒不得不考慮利害關係,這是瑞士能避免被德軍入侵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特勒對國際法從來不屑一顧,所以瑞士能夠保持主權和領土完整, 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02:瑞士政府籌劃建立一個一旦德軍入侵就能付諸實施的全面的戰時經濟

    瑞士是一個高度工業化國,但大批難民湧入, 加重了糧食緊張的局勢。在法國淪陷後, 瑞士加強了對食物和燃料的控制, 儘可能儲存儲備物資。

    另外, 瑞士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為了不被德國扼死, 一方面,瑞士被迫向它們交付糧食和戰略物資, 但 嚴格奉行中立原則。另一方面,瑞士仍然透過德軍佔領區把重要軍事貨物運往盟國。

    正是由於對雙方做出了這些貢獻, 瑞士才能獲得必要的原料, 以維持全國工業的運轉。

    而且一旦德軍入侵瑞士,瑞士防衛的第一步就是炸燬聖哥達和辛普龍隧道,而這兩隧道是德國把物資和武器運往義大利的主要通道。

    此外, 瑞士的經濟一旦全部被摧毀, 就無法向德國提供原料和戰略物資,反而是德國沉重的負擔。

    03:瑞士居民以日耳曼人為主, 希特勒堅持種族理論,不能加害同胞

    希特勒本人認為, 世界上的種族有優劣之分。 在他看來,日耳曼民族是高等民族。希特勒把猶太人歸為低等種族, 他本人對猶太人異常憤恨, 在二戰中對猶太人進行了種族清洗。

    瑞士有四個主要民族和四種主要語言。 瑞士全國可分為德語區、法語區、義大利語區、列託——羅馬語區。其中,德語是瑞士的主要的民族語言。

    希特勒是來自奧地利的日爾曼人, 對自己的同胞不忍兵戎相加。 因此希特勒要堅持自己的種族理論就不能入侵瑞士。

    04:瑞士的軍事實力令德軍不敢輕視

    首先, 瑞士推送吉桑當選為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 吉桑為人剛直, 富有遠見和魄力, 有很強的號召力。

    瑞士人民相信,有這樣一位軍事領導人, 瑞士就能無往不勝。 在實戰中,吉桑準備採用內堡戰術。

    在當時, 吉桑將軍採用務實的方法, 暫時放棄了邊境和中部的防禦工事, 把軍隊的主力集中於國家內地,以便在阿爾卑斯山區保衛瑞士的獨立。其次,瑞士竭力增強自身的軍事實力。

    最後, 瑞士在軍事上有一張王牌, 那就是德國通往義大利的聖哥達和辛晉龍隧道。 德華人必須透過此隧道才能把物資運往義大利。

    而瑞士已在隧道埋下了大量地雷, 一旦德軍入侵瑞士, 瑞士人會立即將它炸燬, 那樣會使德意之間惟一聯絡中斷,其後果不堪設想。 而這是希特勒所不願意看到的。

  • 19 # 滄海拾珠錄

    二戰時德國不進攻瑞士的原因有許多。

    首先,希特勒是狂人但不是瘋子。瑞士地處歐洲中部的阿爾卑斯片區,全國的土地絕大部分是山地、森林、湖泊。這種地形是典型的易守難攻,德國如果進攻瑞士必然會付出巨大的代價。而且瑞士作為山地民族,自古以來就以驍勇善戰聞名,湧現過許多僱傭兵集團。瑞士雖然中立,但是國民的尚武之風猶存,瑞士男子人人皆兵,武器裝備就放在自己家裡,定期接受軍訓。只要進入戰時,立刻會動員出大量的軍隊。德國進攻瑞士沒勝算。

    其次,瑞士風景秀麗,可是資源很匱乏。德國即使付出巨大代價佔領了瑞士也沒有什麼好處。瑞士的支柱產業是金融、鐘錶製造、旅遊業。這些產業對戰爭的支撐作用不明顯,相反還會因為戰爭受到影響。佔領瑞士對於德國來說,得不償失。

    最後,二戰期間的瑞士並非真的中立。瑞士私下裡與德國暗通款曲。瑞士在二戰期間憑藉自身高階的鐘表製造能力為德國製造了許多精密的軍用儀表,為德國的戰爭機器貢獻了力量。瑞士還為德國提供了15億瑞士法郎的貸款,幫助德國支撐戰爭。瑞士最無恥的行為是把許多被納粹迫害的猶太人存在瑞士銀行的錢秘密的轉交給納粹德國政府。這種嚴重違反金融業職業道德的行為用助紂為虐一詞來形容絲毫不為過,瑞士是德國私下裡的小老弟。

    最後,瑞士人與德華人同屬日耳曼人後代,在語言、文化、生活習慣等許多方面認同度也很高。彼此都有比較高的好感。所以二戰德國不進攻瑞士也就不足為奇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零基礎攝影入門,快門如何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