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徐畫畫
-
2 # 一隻肥肉串兒
▂ ▄ ▅ ▆ ▇ █ 精彩回答 █ ▇ ▆ ▅ ▄ ▂
藝術的本質跟絕大多數人理解的都不一樣,更與我們如今社會,藝術所處的社會角色和商業鏈條上的那一環不是一回事。它並沒有那麼深奧也沒有那麼奢侈和華麗。
相反,它很樸素,因為它至始至終所描繪的都是人類自己的精神世界。
無論以何種形式(美術裡分為繪畫{繪畫裡有各種流派}、雕塑、建築、設計、插畫….,另外還有電影、音樂、戲劇、舞蹈、現在又有行為、裝置等等不一一例舉),這些形式都是載體,無論藝術家選擇的是哪種載體,都是他當時所處的時代環境與他自身,或主動或被動去’選擇’的。
所以,重要的不是載體,而是背後的表達,是背後那個人(藝術家)的吶喊或低吟。
很多人一直在表面糾結,諸如:“他杜尚的一個馬桶就是藝術品了,那我拉一坨屎怎麼就不是藝術品?” )這種問題太多,這就是在載體上去糾結,以載體去判斷什麼是藝術什麼不是藝術,這種判斷系統就出了致命問題。不要急,確實到目前,沒有人,也沒有哪本書是去教你一種方式走入藝術去引導你一種路徑去認識它。
但要知道:載體是沒有優劣之分的,但精神核心有純度的不同和表達上質量的優劣。
好,什麼是精神核心?
木心的一個觀念,我是很贊同的,並且深有體會,
就是我們有精神上的親屬,要去精神世界找親戚。
我將藝術品以五角星形式分為5類,這是以(藝術品被創作時的原始動機)來分類的,基本上,藝術家作為一個個體,它對這個世界(包括自己)的關注點都是不同的,各有側重,也就是說他們的研究方向從一開始就不一樣。
這5個塊面又可以在每一塊不斷細化。
以下出現作品以精神派系分組說明,每一組裡都提出表現形式和藝術風格完全不同的藝術品代表,
看完你會從原來的視野中退一步出來以一種更大的視角來看待藝術。
我們來看,藝術家是如何代表人類在不同的載體後面去發聲的,
而你始終要警惕,載體不是目的,精神核心才是本質。
所以,這一層面上來說,五角星的紅色塊面裡,大多數藝術品並不需要你要具備多麼深的藝術知識,你現在就可以去欣賞(需要稍微去了解一下背後的故事,跟旅遊類似的,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前如果能先了解一下當地的文化習俗是不是旅遊帶來的感受會更深入?),因為你作為一個人,與藝術家一樣,你們之間的共性是要大於不同的,你們之間的精神層面是會有非常多的共鳴的,這需要你誠實地去從自身去體會,相信很多人已經或多或少有這種體驗了。
以下文章主要講五角星裡紅色和藍色領域範疇內的作品和藝術家。
第一組:關注人的苦難,關注戰爭。
代表作品:
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導人民》、阿布拉莫維奇的《巴爾幹巴洛克》、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這三件作品兩個是油畫,一件是行為藝術,載體不一樣,
但它們的精神核心都是對人類戰爭和苦難的關注
我目前居住在阿爾及利亞已經快一年了,這個國家在非洲最北部地中海沿岸,在海的那頭不遠處就有一直內戰的敘利亞、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葉門…很多難民就往西走,來到阿爾及利亞,外出時,街邊的難民總是會來敲我們的車窗。
其實一直待在很安全(國內)的地方是體會不到的,從這幅著名的油畫開始,你會知道我們的世界從未真正和平過。
《自由引導人民》德拉克洛瓦
和平與戰爭|魯本斯
阿爾芬妮諾夫婦像|凡·愛克(左)
普羅旺斯的山坡|塞尚
蒙德里安作品(右)
德拉克洛瓦是把他自己當時看見的那一幕給畫下來了,畫中這些人都是平民,他們冒死去反抗當時的波旁王朝,當然德拉克洛瓦沒有去交代後續這些人的殘酷下場,戰爭遠不止有英雄情結那麼簡單,背後的血肉如果沒有親眼所見你是很難有強烈感受的
於是就有了瑪利亞,她就要把這些血肉給你看
《巴爾幹巴洛克》阿布拉莫維奇
第一次看到這件作品,我是深深地被震撼到了的,瑪麗亞坐在一堆帶血的牛骨上,嘴裡唱著兒時的兒歌洗刷牛骨,想為這片土地洗掉巨大的悲傷,巴爾幹這片地區處在歐亞中心要塞,就在土耳其左上角,處在這樣的地理位置,這片土地的命運就註定捆綁了無數戰爭,從小在這片土地長大,在瑪麗亞的心裡自己就是那些難民,但是她要替人類的罪行贖罪,她要洗去罪惡,洗去這些貪婪的血
-
3 # 極簡狀態
這是個偽命題,藝術有多少個分類?有多少人都懂?什麼叫懂與不懂?這個理論上沒有嚴格的標準,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都不懂,真正懂的人也不會說自己懂,但不懂並不影響大家對藝術的喜愛,藝術也是來源於生活,也需要更多人的認可,不管大家是不是真懂,但我相信只要大家都喜歡和認可,就是好的藝術形式
-
4 # 北京洋畫廊
我不能證明一句話我懂藝術,但我能一句話證明我不懂藝術。
藝術,咱們拆開講:
所謂藝,道也,是個體,是本質,可以理解成技藝,手藝,宇宙空間裡由有形(元素)和無形(電)結合而成的個體(相對形體),在符合時間、空間概念,具備可持續化螺旋狀因果迴圈方式運動以及淺顯的向著兩極進行分化的本質中看不到、摸不著的無形運動過程。更多的藝(道)的形式並不見得被現階段的人類所能識別或者理解,但是更多的藝(道)卻實實在在的存在著。
所謂術,是指辦法,方法,類別,從行從術。思通造化、隨通而行,運動。
那麼合起來就是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是透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等方式對客觀或主觀物件進行感知、意識、思維、操作、表達等活動的過程,或是透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表達形式:語言、聲音、文字、繪畫、眼神、呼吸、肢體等。
再細講就成論文了。。。下面請大家欣賞一些油畫藝術吧,都是我親自在法國盧浮宮拍攝的。
願每個人像藝術家一樣生活。
-
5 # 北京老薑畫館
懂藝術必須自己會揮毫潑墨,對中國曆代名家有研究比如,荊浩,關仝,董源,巨然,趙孟頫,吳鎮,倪林雲,王蒙,黃公望等
-
6 # 藝號棧
1.我能看上的藝術家不太多
2.很多所謂的大家,其實畫的只是商品畫,不是藝術
3.現代書法無大家
4.傳統畫還是看古人吧
5.多和真正懂畫的人交流
6.這次就說這些吧,慢慢體會
-
7 # 歲月老街
說到藝術這個詞,或者是當你看到這兩個字,首先能想到的是什麼呢?我想大部分人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繪畫音樂和舞蹈這三種了吧,的確,這屬於是和我們生活比較貼近的,可是說到藝術,又有多少人敢說自己是懂藝術的呢,大部分人應該會說自己是搞藝術的或者是學藝術的,因為這藝術二字的範圍實在是太廣了,它囊括的不只是現在,還有千古以來傳承下來的好多。
當你問到一個人說請問你懂藝術嗎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多數人給你的回答一定是不不不,我不懂藝術,藝術的世界太難懂,不研究那些,我也沒有藝術細胞等類似這樣一系列的話,的確,我們的心中對藝術的感覺通常會是覺得離自己很遙遠,而其實你有沒有想過,也許,藝術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周遭生活裡,存在於我們的一切事物之中。
我可以先大致地為大家介紹一下普遍意義上的一些藝術,因為本人就是一個學藝術的孩子,我是從小學畫畫,所以就光說一個藝術中的畫,其實我就可以說很多。藝術它分為多種,文學藝術,曲藝藝術,美術藝術,建築藝術,書法藝術,影視藝術等等的好多,再分開說,書法裡又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都屬於書法這一類的藝術。而建築也分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現代,後現代,以及古代現代,中國外國,都有其代表建築存在於世。繪畫就更多了,中國畫,油畫,版畫,壁畫,水彩畫,工筆畫,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產物,不同的畫法與畫派,而這些也恰恰說明了的是藝術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它也來源於生活,你會發現我說的這些你或多或少會知道一些,所以,如果現在有人再問你懂藝術嗎,你就可以用一句話來回答,那就是藝術不需要每個人都懂,它是來源於我們的生活,藝術一直在我們的身邊。
-
8 # 拉比文創
這個標題有點厲害,說自己懂藝術那是自己找麻煩和苦惱,說不懂覺得這個人沒有文化或品味。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藝術在當今社會里並不是單單隻繪畫、音樂和其他一些相對熟悉的領域,如果說某個人在某個領域做得很好,成就很高也不一定可以算是藝術家,懂藝術的人。馬雲很會經商,在網際網路上幾乎無人不知,但是沒有聽說過他是藝術家,巴菲特很懂金融業,賺了很多和網際網路無關的錢,但是也沒聽說他是藝術家。街頭有藝人表演,大家極為讚歎,會有人說這是一個藝術家,為什麼這樣呢?藝術是和美有關的一種行為和思維。能夠結出這種”果子”的人才是懂得藝術的人。有些懂藝術的人,脾氣不好,為人也差,但是他還真是藝術家,真懂藝術,比如梵高,誰會說他不懂藝術呢?比如希特勒看他的畫是有藝術天分的,但是他偏偏不能成為繪畫的藝術家,但是他確是和演講天才,若脫去惡魔的外衣,一定會被公認為語言藝術家。總之,懂不懂藝術這句話,不能亂用,也不敢自用。
-
9 # 詩夜城主
藝術、藝術、藝術,藝術種類很多,時間也悠久,少則百年,多則近萬年了,關於藝術的理解,現如今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一百個人裡面甚至有一百零一種的解釋,畢竟有些人對藝術是存在多種的看法,這些解釋裡面是否對錯就暫且不多做解釋了,問題來了:如何用一句話證明你瞭解藝術呢?
藝術是有脾氣、個性的一種行為開篇已經提到了,現在人們對藝術的理解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也就是在不同的人的眼裡,藝術都是不一樣的模樣,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人對藝術的理解都不分對錯,而且,人的每個階段對藝術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生閱歷的豐富,藝術見解及藝術認知隨著改變,
言歸正傳,有多瞭解自己,就有多瞭解藝術,換句話說,藝術是有脾氣、有個性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藝術是藝術家的個人行為,哪怕我們把口水說幹,藝術怎樣來源於生活,但始終還是藝術家在“經營”著藝術,而藝術家是人,不是神,既然是人,就會有脾氣、有個性,
我們再簡單一點理解:藝術就是任何人想要把它表現為藝術的東西,就是人的創作技能,這創作技能已經無關於所謂的章法,而只和人的思想性格脾氣有關,就比如那些極具抽象藝術,估計創作完之後,藝術創作者都忘了是怎樣創作出來的,因為這是隨性而作,有感而發
總而言之,只要人有思想行為能力,就可以創作自己所認為的藝術,就像小孩子一樣很喜歡自己畫的畫(在成年人裡,是塗鴉),即便沒有人看得懂小孩子畫的是什麼,這對於小孩子來說,無關緊要,並不在乎,就像現在的很多所謂的“藝術家”,他們並不在乎別人怎樣去評價他們的創作,而是認定“自己創作的作品就是藝術品”,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藝術就是有脾氣、個性的一種行為。
-
10 # 水墨畫家陳莊
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我認為,藝術是心靈之花的綻放,是內心情感的湧動傳達。
我畫畫,從事繪畫藝術的創造,我以我心寫感受,我把自己的心靈想象,把自己內心的情感,化為筆下的一點一線,構築成個人的畫面,透過繪畫,我隨心所欲釋放心的能量,展現真實的自我。
藝術是心靈之花的綻放。每個藝術工作者,各有所思所想,思緒就如大自然中的花朵,不同的想法產生不一樣的鮮花。藝術又是情感最真實的湧動表達,現實中受約束的行為方式,在藝術的天空中可以自由地表達,喜怒哀樂,伴隨藝術的表達。
藝術是美的代名詞,是美的產物,是人們精神世界對美好的嚮往,藝術是美妙的心靈雞湯,可以治癒人的創傷,可以愉悅人的思想,可以鼓舞人的心象。
-
11 # 燈影書畫
以繪畫藝術來說,無論是國畫,還是油畫,古今中外無數的繪畫作品都體現了藝術真善美的本質特徵。從中國晉唐的《洛神賦圖》、《鍾馗打鬼圖》到宋代的《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主義油畫到十九二十世紀的印象主義和抽象主義油畫,都無一例外地遵循著藝術創作的宗旨,都無可爭辨地證明著藝術真善美的本質。
人們從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中看到了善良、溫柔、慈愛、包容的人性的光輝,從喬爾喬內的《入睡的維納斯》中看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其樂融融的美好願景,從安格爾的《泉》中看到了人的外在美和心靈純淨的統一,從徐悲鴻的《八駿圖》中感受到了一種馬不停蹄奮勇向前的力量,從齊白石的《蝦》中感受到一種輕鬆活潑生機盎然的情趣,從傅抱石關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嬌》中升騰起一股對祖國錦繡山川的無限熱愛和自豪感。
-
12 # 最愛小小金
我想大部分人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繪畫音樂和舞蹈這三種了吧,的確,這屬於是和我們生活比較貼近的,可是說到藝術。
又有多少人敢說自己是懂藝術的呢,大部分人應該會說自己是搞藝術的或者是學藝術的,因為這藝術二字的範圍實在是太廣了,它囊括的不只是現在,還有千古以來傳承下來的好多。
當你問到一個人說請問你懂藝術嗎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多數人給你的回答一定是不不不,我不懂藝術,藝術的世界太難懂,不研究那些,我也沒有藝術細胞等類似這樣一系列的話,的確。
我們的心中對藝術的感覺通常會是覺得離自己很遙遠,而其實你有沒有想過,也許,藝術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周遭生活裡,存在於我們的一切事物之中。
我可以先大致地為大家介紹一下普遍意義上的一些藝術,因為本人就是一個學藝術的孩子,我是從小學畫畫,所以就光說一個藝術中的畫,其實我就可以說很多。
藝術它分為多種,文學藝術,曲藝藝術,美術藝術,建築藝術,書法藝術,影視藝術等等的好多,再分開說,書法裡又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都屬於書法這一類的藝術。
而建築也分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現代,後現代,以及古代現代,中國外國,都有其代表建築存在於世。繪畫就更多了,中國畫,油畫,版畫,壁畫,水彩畫,工筆畫,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產物,不同的畫法與畫派,而這些也恰恰說明了的是藝術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它也來源於生活,你會發現我說的這些你或多或少會知道一些。
對於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想法,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回覆列表
這個怎麼說呢?你覺得是藝術,別人不一定覺得是。
藝術有很多,你說的是懂哪種?
誰都不敢說自己是懂藝術的,可能在一個領域裡有所擅長,但是卻不敢高調的說自己懂藝術。
藝術不是裝腔作勢,為什麼要用一句話來證明自己懂藝術?
除非你是公認的藝術家,那也不用一句話來證明了。藝術家的作品和貢獻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別說一句話了,一百句話也證明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