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原生罪

    歐楷怎麼能單單論述幾個字和偏旁呢!它素來以險著稱,一筆一劃無不要求嚴謹。他的每一個字都是一個整體,容不得半點馬虎,要想學習好就不是單純從幾個字和偏旁來說的,唯有認認真真把九成宮從頭到尾多臨幾遍,其中要義你自會體味。也就不會有此提問了啊!

  • 2 # 隱墨齋書法

    偏旁部首是漢字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書法領域中歐體楷書在唐楷中達到了極致,每個字的形態不同,偏旁也有變化,的任何一個偏旁都比較難寫,對於練習書法的人來講,在臨帖過程中,要注意每一個細節,不光是偏旁。臨習書法無論是什麼體,都要學會分析。孫過庭書譜有一句話: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所以練習書法,還是要多觀察,多分析。

  • 3 # 青溪書法

    網上關於歐楷和某楷爭議最大的有4個關鍵筆畫。既然爭議大,應該比較難寫吧。

    1,肯定是豎勾寫法:這是九成宮李琪版本。可以看出豎勾不存在內圓外方之說。而且上下二字的四個勾寫法完全不一樣。歐陽詢的筆法富有變化,楷書也是如此。

    至於豎勾的寫法就不說了,反正我是末筆頓筆出鋒而成的。

    就憑這2個字的寫法,有人說某楷已經超越了歐陽詢,你還相信嗎?

    2,還是以上面二字為例:

    3個豎筆都沒有陰柔的蜂腰寫法吧。這樣的豎具有陽剛之氣,就像一個俊朗的帥哥站在目前。(一柔一剛風格迥異)

    3,橫畫寫法:

    最簡單的一字,非常具有陽剛之氣。某楷一定是把它寫成向下彎曲的扁擔橫,就像削肩的美女,富有陰柔之美。(但風格完全不一樣吧)

    4,走之旁。

    這樣的走之旁,永遠不會在某楷出現。標準歐楷的筆法和結構都是富有變化的。

    不作過度分析了,權作拋磚引玉吧。多讀帖,多分析多對比,進步是肯定的。

  • 4 # 聖陽文化藝術組織者

    個人認為歐楷當中家、鳯、氣最難寫;偏旁酉、頁最難掌握。練好這幾個字和帶這兩個偏旁的字,對寫好整個歐楷都有幫助。

    “家”字共有十筆,屬上下結構,10個筆畫每個筆畫的位置完全複合傳統美學規律,它們的起筆都有固定的位置,雖然覆蓋其下,但寶蓋頭不宜過大,擁有上收下展的特點。

    “鳯”字算是內外結構,從外到內書寫,橫著斜鉤的正規書寫難度較大,內部的橫筆等距及其氣息很難把握。但是如果完全吃透內在規律,正確訓練都能寫好。

    “氣”字在歐楷當中出現的是繁體字,這就增加了他的斜中求正,以及整體結構分佈美的難度。

    “酉”字旁一般出現在字的左側,此時要求要窄,高低的位置根據左邊的情況確定,當然在下面時變的扁寬。主要技法要求:1.第一橫短,左邊豎筆靠左一些,右邊豎筆跟橫筆的收筆處基本上在一條垂直線上

    2.除了首橫以外,各橫筆間距相等,且略向右抗肩

    3.酉字旁的兩個小短豎如果寫成撇折和小豎彎的時候,裡面只有一橫,不可寫成兩橫。九成宮醴泉銘中的“醴”,裡面是兩個小短豎,橫筆可多寫一筆。比如:酬,醉,配等字就遵循此規律。

    “頁”字旁屬於常用偏旁,看似簡單,真正寫好不易。主要技法要求:1.左邊長豎和橫折筆,把第二筆短撇咬住。

    2.整體不可寫的太寬,瘦高,“貝”字裡面的橫筆間距相等且最後一橫要探出左豎外

    3.最下邊的一撇的起筆處要在橫和豎的交叉處,最後一點點在右邊豎筆的正下方,位置要準確。比如:頓,順,須。

    如果把上面家、鳯、氣,酉、頁兩個偏旁部首及相關例子真正寫好,自然會觸類旁通,能夠寫好相當一部分歐楷,喜歡歐楷朋友不妨可以試試。

  • 5 # 書海扁舟

    我認為歐楷當中筆畫少的字反而難寫,因為筆畫粗細長短還有結構很難把握。偏旁部首我覺得心字底,走之底,風字框比較難。

  • 6 # 存希齋書法

    “歐楷中哪幾個字和偏旁最難寫?練好了是否對於寫好整個歐楷都有幫助?”對於這個問題,我發表一些個人看法。

    唐代書法家歐陽詢的楷書法度嚴謹,結體寓險絕於平正中,風格鮮明,可謂是法度嚴謹,結構縝密,被後世稱為“歐體”,與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並稱為“楷書四大家”,與唐初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列“初唐四大家”,其高超的書法藝術成就可見一斑,在書法歷史上,歐陽詢是一位“藝綜南北”的書家,因此後世推崇和學習者眾多。

    歐體中保留了魏晉小楷的書體風格,點畫特徵又與魏碑接近,歐陽詢本人歷經三朝,其楷書由隋入唐,書風承接隋唐,上可追溯至南北朝。

    北宋《宣和書譜》:詢工書,為翰墨之冠。

    歐陽詢的楷書既然被推為“萬世法乘”“翰墨之冠”,其難度自然可想而知。

    正如題目所說,歐楷中有哪些字和筆畫比較難寫,或者具有代表性,從而對寫好歐楷有幫助呢?

    我們以歐陽詢晚年的代表之作《九成宮醴泉銘》為例,來看看歐體中難寫的字和偏旁。

    一,學字從筆畫少的字開始,筆畫少的字並不一定就簡單

    學習書法,對於擺在眼前的字帖,要學會選字,不能盲目地練習,這樣只會浪費時間而得不償失!

    當代著名書法家田蘊章曾經在講座裡不止一次地談到臨帖“三要”和臨帖“三忌”。

    “三要”即:一要以臨為主,臨帖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二要精選例字,這和我們的問題是一致的,選具有代表性的筆畫,偏旁和例字,這其中就包括選擇筆畫少的例字和選擇常用的例字;三要精臨,要求做到“合掌”,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忌”即:失真不臨,乖時不臨,敗筆不臨。

    所以我們就需要找一些有一定難度,有一定代表性並且筆畫較少的例字

    例如《九成宮》“維貞觀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宮”這一句中的“之”字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字:筆畫較少,代表性強且有一定難度。這個字四個筆畫就包含了“永字八法”中的四個筆法,分別是:側(點),策(提),啄(短撇),磔(捺)。

    這個字首先難以把握的就是它的字形,它整體是一個扁形,而不是一個正方形,這是很多初學者容易犯的錯誤,其次是點畫和下面的筆畫不粘連,但是卻有一種牽連之感,再者是提和短撇的搭配是無限接近但不連線,最後一捺飽滿舒展,瀟灑縱展卻不遲滯拖沓。類似這一類字在《九成宮》中還有很多,練習這一類字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把握歐楷的整體特徵乃至於練好歐楷都是大有裨益的。

    再舉一例,例如《九成宮》的“成”字,這既是一個常用字又是一個筆畫較少且難度極大的字。這個字的難度在於全字沒有一個筆畫是端正的,但是整個字給人的感覺卻是“斜中有正”“斜而不倒”,而這個字主要的難點就是斜鉤的書寫和把握。

    黃自元在《間架結構九十二法》中雲:最忌力弱身彎。意思是要開張有度,挺拔有力,彎而不弱。

    類似於前面我們介紹的“之”字和“成”字,寫好這一類字就可以做到舉一反三,因為寫好這些字以後,“泛”字,“芝”字等常用字就不用練習就能寫好了,寫好了“成”字,“城”字,“誠”字這一類字就能寫好了。

    很多字單字寫好了,再加上偏旁組成合體字也就能寫好了,當然了,歐楷的偏旁也是極具特色的,也是需要仔細研究的。

    二,歐楷偏旁極具特色,是學好歐體的關鍵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歐體中哪些偏旁比較難寫而又是比較重要的。如圖所示,以歐陽詢《九成宮》中的例字為例,三點水是歐楷中一個極為重要同時又極難以把握的一個偏旁。

    從例字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例字當中,歐陽詢採用了不同的處理方法,而每一個都顯得合理且漂亮,例如“池”字,右部較扁,三點水就寫得緊湊,粗壯;“清”字右部窄長,三點水就是寫得清秀直立;“流”字和“深”字中三點水的處理也是各盡其妙,恰到好處。這體現了歐陽詢高超的書寫技藝和不凡的見識,這和當代一些寫歐楷卻僵化遲滯的人大不相同,歐陽詢能做到面面俱到,實乃大手筆!

    僅僅是一個偏旁,歐陽詢就極盡變化,多姿多彩,所以三點水這個偏旁確是一個典型的,難度較大對於寫好歐楷有極大好處的偏旁!

    再舉一例:

    個人覺得在歐體中,特別是在《九成宮》這塊碑帖中,歐陽詢把撇和捺寫到了極致,特別把二者搭配的合理性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這幾個字當中都包含了人字頭這個偏旁,人字頭雖然只有一撇一捺兩個筆畫,但是它們之間的搭配卻是難以把握的,難點自然是二者結合的角度問題。

    仔細觀察便可以發現,在不同的例字裡,人字頭的撇和捺形態和角度都是不一致的,都有所變化。

    例如在三個“今”字裡,有的撇比較直,有的撇則比較彎,筆畫的粗細也不盡相同,第三個“今”字的撇捺處理方式頗有魏晉小楷的意味。

    以上所列舉的例字和方法對於寫好歐體只能是以管窺豹,要想寫好歐體,我們還要對歐陽詢的生平,歐陽詢的書體形成的過程做一番詳細的瞭解,當然了,認真研讀歐陽詢的法帖和精臨歐陽詢的字跡才是整體把握歐體的關鍵所在!

    “至如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書譜》中這一段話,歐陽詢是當得起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知道自己愛的是誰?如果有哥們,有偶像,有玩伴,有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