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豬扒界娛樂

    都說三年級就是一個坎兒,我家也是親身經歷過。三年級是個坎兒,孩子上到初中後,學習上會有更明顯的不同。這一點家長也需要注意。

    結合我家上三年級後的情況,具體談一談。

    一二年級的孩子,只要把拼音和一些生字搞定了,成績都會很好。

    而且很多孩子上過學前班,提前就把小學一年級的拼字字詞都搞定了,所以一二年級看不出來孩子有什麼區別,家長稍微用點心,孩子門門課程都能達到優秀。

    不知道別的省市是什麼樣子的,北京是90分以上屬於優秀,老師不告訴孩子分數,不過期末評價手冊裡會有是優還是良。

    上了三年級之後,優的標準就變了,改為85分以上就是優了,一二年級都可以拿到100分的,上了三年級基本很難拿到了,數學和英語還可以拼一拼,語文是肯定都沒有的;

    從三年級開始孩子們開始慢慢分化了,原來都差不多的成績,現在也開始拉開距離了。

    1.語文

    語文多了閱讀理解和作文

    最重要的一點,很多閱讀理解題目出的很是似是而非,家長有時候看起來都拿不住,我和老師探討過這個問題,老師說,有時候老師都拿不準,因為語文知識確實是博大精深,裡面涉及到方方面面問題。

    還有作文問題,很主觀。兒子寫作文,我基本沒怎麼指導,我希望他想到什麼寫什麼,寫出真情實感來,不要過早地寫套路文。但是後來發現,任由他自己寫,經常不符合要求,比如他的文字風格很幽默,因為他平時看各類幽默的書籍比較多,我覺得也蠻不錯,很有趣,但是老師往往說,這個跑題了,或者說不符合要求。

    沒辦法,還得需要規範化。

    應對方法:

    三年級的閱讀理解和作文是兩大難關,閱讀理解要靠平時多讀書,孩子在三年級之前可以多讀課外書,因為“課外書讀的多的孩子後勁大”,可以給孩子選擇不同種類的書籍讓孩子儘可能地多讀,多讀,多讀;

    作文這一塊,我在每天接孩子放學時,在車裡讓他用語言,說出自己的一天見聞,因為一二年級的孩子小,寫字也慢,也不喜歡寫很多字,不妨找能語音輸入變成文字的輸入法,讓孩子每天練習說上一小段。

    這樣不僅鍛鍊了孩子的口才,也訓練孩子的組織邏輯能力,同時你還可以大致瞭解孩子這一天發生了什麼。

    2.數學

    數學方面就是題量突然變大了,很多孩子有點吃力了。而且作業也開始留的多了,北京這邊,一年級時要求不留作業,2年級會留一些作業,3年級作業還是蠻多的。很多孩子還有課外班,等趕回家再寫作業,基本上都沒啥時間寫了。所以很多老師要求課堂上就寫。

    應對方法:

    找準孩子弱項,有針對性地訓練

    比如有的孩子,計算總是馬虎錯誤,那就不妨每天讓孩子練習3道題,全對就通關;不對就再來3道,等孩子大一點,可以增加到10道,也不要讓孩子感到厭煩。

    學會挑選代表性題目,建立錯題本

    有的孩子應用題總是不明白,其實這裡面也涉及到語文的閱讀理解問題了,讀書多的孩子應用題理解能力也好,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錯題本,同時家長幫助孩子挑選一些易錯的經典題目,這種能力慢慢要教會孩子,特別是孩子到初中,高中時,那時候搞題海戰術也未必能成功,被淹沒了,刷一千道題不如總結100道經典題目,就是這個道理。

    3.英語

    英語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其實就是一種語言能力,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英語不好,因為男孩的語言能力水平確實不如女孩。

    而且三年級之後英語考試也會涉及到一些語法,過去式,有時候還需要寫一小段話,這種對於沒在課外班學過的孩子,還是很吃力的,因為他們沒完整系統地學過語法,甚至連BE動詞都不太懂,填寫is,are,有時候都會搞混。

    應對方法:

    1.多聽

    英語要聽說讀寫,最重要的是聽,聽的多了就會有語感,這一點其實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可以做,如果之前沒有做,孩子上三年級了開始,那就要學會見縫插針式,比如早晨聽20分鐘,下午回家再聽上20分鐘。

    2.說

    說這一塊,家長如果有基本英語基礎,不妨在日常和孩子說一說,就是日常的吃飯,睡覺,情景式教學,如果家長不能做,可以讓孩子每天自己練習三句話,積少成多;

    3.讀和寫

    讀只要每天大聲閱讀就好,寫這一塊我是建議給孩子找一些英文繪本,讓孩子能看得津津有味的就學習了,單純背單詞很容易忘掉,或者以新概念為基本讀本,如果新概念全部背下來,那孩子成績就基本沒問題了。

    其實,這裡最主要的就是家長的用心和孩子的堅持,還有一二年級時,是養成好習慣的時候,有的孩子一二年級不是很突出,但是三四年級就逐漸“異軍突起”,因為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大量的閱讀好習慣,穩打穩紮成績就會慢慢起來。

  • 2 # 雲老師小學語文雲課堂

    三年級是小學學習的第一道坎兒,就語文學習來講,因為學生從一二年級的簡單的字詞學習突然過度到三年級的稍有難度的閱讀理解和詞彙積累運用以及漢語語法的初步深入,需要一個適應期,孩子學習成績不穩定,家長不必恐慌,認真地做好以下幾點或許有所幫助。

    1.認真分析試卷,把試卷內容進行分類,看看錯題屬於哪一類,把錯題進行整理歸類,然後在錯題本上寫一遍,不要只寫正確答案,要連自己的錯誤答案一起寫上,這樣有所比較,記憶會更深刻,不會再犯類似錯誤。

    2.經常做一些自己曾經出過錯的同類習題,加強鞏固,做到舉一反三,不能整理完錯題後就束之高閣,否則時間久了還會犯類似錯誤。

    3.家長及時與任課老師溝通,瞭解孩子的課堂表現。

    4.瞭解孩子的心理狀況,分析孩子的錯誤是不是馬虎出錯,並及時用有關的小故事進行教育。

    5.家長要寬嚴相濟,不能一味地批評,也不能一味地嬌慣,有句話老師們常說——在批評中成熟,在表揚中長大。

    6.有的學生屬於記得快忘得快型別,所以有時孩子對知識是臨時記憶,這就需要反覆複習,加強鞏固。孔子說:“溫故而知新”。所以,要不斷進步,就得反覆複習,從複習中領悟新的解題方法或知識拓展。

    7.教育孩子養成認真檢查的習慣,家長一定不要讓孩子養成做完題不檢查,馬上推給家長檢查,要讓孩子養成獨立檢查作業的習慣,工作中我也發現很多學生的錯誤就是因為不檢查。

    8.家長儘量不陪孩子寫作業,可以讓孩子先複習,然後合住課本和筆記,限時完成作業,教給孩子檢查的方法,如果家長一直陪孩子做作業檢查作業,孩子會產生依賴心理,一旦離開家長,就會錯誤百出。

    9.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因為在預習過程中,就會找到自己不懂的知識點,上課再認真聽講,疑惑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總之,只要孩子養成課前預習,課上專心,課後及時複習,做完題認真檢查,學習態度端正,成績就會保持穩定。

  • 3 # 逆流家長

    如果三年級孩子考試成績不穩定,那麼家長必須責無旁貸的負起應有的責任,必須引起重視。

    個人認為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三四年級是學習量逐漸加大的一段時間,同時難度也會適度增加,很多孩子將會突然顯得不適應。

    二、三四年級這也是真正意義上的拉開學生成績差距的第一個分水嶺,因為將會涉及作文等寫作。

    三、這時間段,孩子將會出現第一次青春叛逆期,情緒化很大。

    四、這段孩子將會形成自己獨立的思想,個性,如果不加以引導,對他的成長可能會產生一生的影響。

    五、自控能力差,容易被各種遊戲等吸引而不能自拔,影響學習態度。

    家長所要採取的措施和手段和包括的前提要求

    前提要求

    一、首先必須要收起自己焦急的心態,急躁的脾氣,任何不滿的情緒,把包括工作中或其他生活中的無名火等撒孩子身上。

    二、端正態度,千萬不要高高在上,指手畫腳,不容置疑、命令式的強迫孩子按照自己要求做事,否則適得其反。

    三、學會跟孩子溝通交流,真正走入孩子的內心,跟他做朋友,真誠的分享他的快樂,分擔他的憂愁。

    四、無論孩子做什麼,首先都要肯定他的行為,不能咆哮式這不行那不行,而是委婉的透過各個方面來引導和扭轉他的一些不正確的觀點,千萬不能強勢對戰開打。

    措施和手段

    一、以自己積極Sunny心態感染孩子,每天上學前給孩子一個擁抱,說今天我們一起加油等鼓勵方式。

    二、每天跟孩子適當互動,放學回來第一件事不是催孩子做作業什麼的,而是問一些其他事情,包括吃飯時候都溝通交流,今天學校有沒有什麼特別有意思的活動,有趣的人,有趣的事,有沒有認識新的同學,然後跟他一起交流這些問題,同時分享他的快樂。

    三、然後慢慢切入需要聊的話題(這個不要天天聊,多了適得其反),問問孩子今天學習收穫如何(孩子在開心快樂的情況下,不會有心機或有所保留,會不經意的說出來),孩子會在開心,愉快,輕鬆的氛圍中把當天自己學習的狀況說出來。

    四、在這個時候,家長不能隨意打斷孩子所說的和他自己的想法,而強加自己的想法,而是作為一個聆聽者傾聽。

    等孩子說完,首先要做的就是肯定,表揚,鼓勵孩子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得到的成果等,然後對於孩子自己覺得存在的問題,或者是沒搞懂的問題,家長不是自己直接講方法或者要求孩子怎麼做,而是鼓勵他,同時要問孩子自己,有沒有什麼解決辦法,或者想到什麼方法,自己能不能解決,準備怎麼做,然後根據孩子自己回答和分析情況,問他要不要尋求幫助,如果需要幫助,那麼就跟孩子一起去交流探討。

    五、交流探討過程中,不能直接給答案,而是引導孩子思路,儘可能的讓他自己找到方法答案。等孩子自己做出來,一定要不要吝嗇誇獎,並一起分享快樂。

    六、有條件情況下,每天睡覺前跟孩子互動一下,包括探討人文歷史等,讓孩子喜歡上講故事給你聽,要用心聽,因為孩子除了講,還會把自己的見解和思想融入裡面,這個時候就是最好的用心交流的時候,然後有機會傳播正能量給孩子。

    七、這樣情況下,孩子將會愛上閱讀,需要大量閱讀各種文化知識,那麼家長就不能摳門,各種書籍有條件下必須都要備一些,供孩子閱讀,然後跟孩子探討,交流,發表些不同意見跟孩子互動。

    八、隨時跟老師溝通,瞭解孩子近況,便於做出調整和計劃。

    九、鼓勵孩子出去玩,交朋友,有可能的話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

    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十一、孩子有成就了,適當的給予獎勵,做到言而有信,不能孩子面前失去信譽。

    以上是我個人建議和自己孩子學習中摸索的一些經驗,僅供參考。

  • 4 # 掘筆耕塵

    孩子的成績好壞,原自於家庭的教育與影響,天才父母,通常生出聰資才人的兒女,這些先天條件不是每個人可以比爾的。

    很多天才是後天的培養,急於求成卻把孩子傷。耐心的汗水不會白揚,你的教育與引導,造就了孩子的思想良向,不過在教育方面得看你夫妻有多少學章!

    我給你幾點參考意:1我們每個孩子生出來,不一定是天才,教引方面父母應該耐心學習培養。2,孩子的愛好也得培養,陪讀可能會另你更神傷,但耐心總是正能量!3開竅的思為,這方面也得父母有良好的教育指引,讓孩子對於知識心竅門開,他們自然對於學可興趣自來。如果父母都無法撐握好有效提高孩子學習的智慧知識,這道竅門很難開啟,這就讓孩子厭惡了學習,所以你的知識,也註定孩子有多少能量。4撐握孩子的思想路向,這方面可能要結合老師的教育與思想,不能讓你教的與老師教的有不同,讓孩子不知道該聽誰的,更不知道哪裡是正確。5提高孩子的愛好與學習思想,讓孩子產生一種對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也是父母的必備課,所以這個方面父母都得下真功夫,對孩子進行摸索,引導。6陪學引與督導,很多時候,孩子在課堂上可能思想開了小差,老師講的知識,他未必能全心全意聽進去,對老師報置的作業可能摸稜兩可,甚至完全不明白,這個方面家長就是他最好的補課老師,你得給他分析題解,讓孩子明瞭,思路清析。這樣他不會覺得厭煩無助。

  • 5 # 全球搬磚

    要學會傾聽,孩子對於知識接受,問題出在哪裡。而且孩子會講出各種理由,要注意孩子提到最多的和最少的。

    要學會分析,有的原因孩子歸納總結不出來,這就需要家長來發現。

    要學會引導。你透過傾聽和分析得到的結果,就是孩子努力的方向。

    要善於鼓勵。錯誤的鼓勵會讓孩子驕傲,合適的鼓勵會讓孩子有努力的目標。

  • 6 # 陪讀成長記

    有一個說法是三年級是小學生成績優秀與否的分水嶺。一二年級孩子們的起點基本相同,成績也就基本拉不開差距。三年級,孩子學習態度、方法開始養成習慣,所以三年級是孩子和家長需要共同努力的階段。這個階段建議家長關注以下幾點:1.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勞逸結合。2.關注孩子的成績變化,成績好時及時表揚,成績差時及時鼓勵,並幫助孩子一起分析克服困難。切忌好時誇出花,差時貶到家。3.關注孩子的情緒波動,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在校情況,交友情況。多傾聽,引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4.家校聯合,多和老師溝通,瞭解孩子的情況,反映孩子的問題,請老師課堂關注。

    孩子成績總會有起伏,家長也不必太過糾結,做好陪伴引導,相信孩子一定會更好。

  • 7 # 尤帥免費快速充電

    那麼小,還不懂事,慢慢培養興趣。我小學學習很差,基本上天天玩,我爸爸平時都是給我講道理,初一開始努力,高三考了個重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德雲社張文順先生的藝術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