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十點書妝

    賈寶玉和林黛玉第一次見面,賈寶玉就說,“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林黛玉初見賈寶玉,有一個心理活動是這樣寫的:

    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裡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因兩人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於是讀者們就聯想到了前世情緣。覺得如果林黛玉是絳珠仙子,那麼賈寶玉就是神瑛侍者無疑了。

    其實,賈寶玉不是神瑛侍者。

    賈寶玉之所以覺得見過林黛玉,是因為他的身邊就有一個和林黛玉長的特別像相像的小姐,那就是他的親妹妹賈探春。

    賈探春第一次出場:

    第二個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

    實際上,林黛玉長的就是這個樣子。

    曹翁寫林黛玉只有神態: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樣的虛筆,讓讀者只感覺到林黛玉很美,但林黛玉具體長的什麼樣子,誰也不知道。曹翁這樣描寫林黛玉的原因就在於避免和賈探春重複;更重要的,如果作者再寫一遍林黛玉的相貌,讀者就能看清賈寶玉有多麼搞笑了。(賈寶玉其實就是個笑話,這是作者一直想要掩蓋的主要內容)

    林黛玉其實和賈探春長的非常像,不但形似,而且神似。

    林黛玉之所以覺得賈寶玉眼熟,是因為林黛玉的家裡有他外公的畫像,而賈寶玉長的又像極了他的爺爺。

    《享福人福深還禱福》一回,書中寫道:

    (張道士)又嘆道:“我看見哥兒的這個形容身段,言談舉動,怎麼就同當日國公也一個稿子!”說著兩眼流下淚來。賈母聽說,也由不得滿臉淚痕,說道:“正是呢,我養這些兒子孫子,也沒一個像他爺爺的,就只這玉兒像他爺爺。”

    賈寶玉長得像他爺爺,林黛玉在自己家裡常常看她外公的畫像,你說林黛玉看著賈寶玉眼熟不眼熟?

    寶黛初會之所以相互覺得熟悉,是因為遺傳規律;林黛玉的外公外婆就是賈寶玉的爺爺奶奶。相互感覺到很熟悉非常正常。

    俗話說侄女仿姑,賈探春長得像賈敏,林黛玉長的像她媽,所以林黛玉和賈探春長的特別像。

    作者正是利用這一點,讓讀者聯想到木石前盟,讓讀者把賈寶玉當成神瑛侍者。於是,賈寶玉把林黛玉欺負的哭的眼淚,讀者們就當成了絳珠仙子還淚的眼淚。

    於是,讀者的心就被作者緊緊的抓在手裡:曹翁想讓你看見什麼,你就看見什麼;不讓你看見什麼,你就看不到什麼。

    書妝只是看見了曹翁不想讓大家看見的東西。

  • 2 # 誰與爭鋒三公子

    寶黛初見情共激,

    似成相識暗稱奇。

    前世有愛結連理,

    此生無緣做夫妻。

    紅樓夢醒柔腸斷,

    玉樹風摧子規啼。

    山盟雖在人成各,

    棒打鴛鴦豈多疑?

  • 3 # 憑欄翠袖

    為何寶玉黛玉初次見面就互覺眼熟呢?

    浪漫主義的答案是,寶玉前世是神瑛侍者,黛玉前世是絳珠仙草。侍者對仙草有灌溉之德,所以他們前世彼此認識,今生是久別重逢,自然眼熟。

    現實主義的答案是,賈母曾說寶玉很像他爺爺賈代善。張道士說是“一個稿子”。黛玉的母親賈敏是代善親女兒,女兒通常外貌像爸爸,所以賈敏也很像賈代善。此時黛玉母親剛死不到一年,印象深刻,自然看到寶玉覺得眼熟。

    而寶玉身邊丫鬟晴雯,外貌很像黛玉,人稱晴為黛影。只是晴雯沒有黛玉的貴族氣質和神仙之態。但是寶玉與晴雯朝夕相處,看到黛玉自然也覺得眼熟了。

  • 4 # 青松2369396

    前世有緣,林黛玉是降株仙草,要枯萎時,賈寶玉是神瑛侍者用甘露澆活了仙草,這是前世緣分,所以似曾相識。這也是曹雪芹為以後寶黛戀情埋下的伏筆。

  • 5 # 老兵4200

    寶黛初見,互覺熟悉,出自《紅樓夢》第三回,“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中想到:“好生奇怪,倒象在那裡見過的,何等眼熟……””。而寶玉初見黛玉:“寶玉看罷,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這並不奇怪。

    因為黛玉原本是靈河岸邊的絳珠仙草,而寶玉乃神瑛侍者,天天用靈河之水澆灌,久而久之絳珠.神瑛相互熟悉乃自然而然之事。後又相互降生人間黛玉以淚相還寶玉,方演示出悲天動地的《紅樓夢》。真乃是“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痴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酬”,這大概才是“寶黛初見互覺熟悉”的原因吧。

  • 6 # 醫路品人生

    從書本內容講,全書都在講木石前盟,林黛玉本是絳珠仙草轉世,賈寶玉為神瑛侍者化身。既是前緣,後世相見熟悉並不陌生。

    從心理學角度,人之間第一感覺的好與壞就可以決定後續感情的發展,也為他們後來的愛情故事埋下了伏筆。從這個角度,曹公也是位優秀的心理學家。

    從基因講,寶黛二人為表兄妹,作為一家人,有相似的外貌也並不是太稀奇的事情。

  • 7 # 潤楊的紅樓筆記

    《紅樓夢》第三回,王夫人跟黛玉說寶玉是“孽根禍胎,是家裡的‘混世魔王’”。寶玉給黛玉的印象是一個頑劣的兒童。黛玉聽說寶玉來了,心裡想不知道是一個何等憊懶模樣。

    沒想到,“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中想到:“好生奇怪,倒象在那裡見過的,何等眼熟……””。

    寶玉初見黛玉:“寶玉看罷,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寶玉和黛玉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為何如此呢?

    寶玉和黛玉前世有緣,前兩世也有緣!到如今他們是三世的緣分!

    寶黛的前一世是寶玉是神瑛侍者,黛玉是絳珠仙子。他們是太虛幻境,警幻仙子座下的神仙。

    前兩世是寶玉是補天石化成的石頭,她來到太虛幻境,成為神瑛侍者。

    在靈河岸邊三生石畔,神瑛侍者發現了一株絳珠仙草。他覺得仙草很可愛,如果不澆灌,很可能枯死。

    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澆灌絳珠仙草,神瑛侍者風雨不誤,多少年如一日地澆灌絳珠仙草。

    絳珠仙草有甘露灌溉,得以綿延歲月。

    不知過了幾世幾劫,絳珠仙草得到甘露灌溉滋養又得日月精華,脫去草木之胎,修煉成女仙。即絳珠仙子。

    絳珠仙子因為灌溉之恩為報,所以心中有一團抑鬱之氣,無法釋懷。

    後來,神瑛侍者凡心偶熾,要下凡歷練。絳珠仙子決定跟隨神瑛侍者下凡,用眼淚來償還當年的甘露之惠。

    寶黛之間的熟悉感由此而生,他們的緣分是上千年。

    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前世修了千年,今生見面都不一定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寶黛一見面,彼此都大吃一驚,都有曾經見過的熟悉感。這是因為他們有兩世的緣分。寶玉陪伴著黛玉,從草到仙,從仙到人。這三生三世陪伴,這三生三世的情緣可謂深厚,豈會沒有熟悉感?

    “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痴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酬”。寶玉和黛玉雖然有緣,雖然有情,但是他們的緣和情,註定只是一場劫。

    絳珠仙子下凡前許願:用一生的眼淚來報恩。

    這個願望不是與寶玉相知相守白頭偕老,而是要把眼淚給寶玉。

    寶玉和黛玉註定不會有結果!黛玉的眼淚流乾,這場紅塵劫結束。二者各歸各位,從此橋歸橋,路歸路,各不相擾。

    這樣冷酷的結局,令我們無法接受,總希望寶玉和黛玉在下一世相見,他們相親相愛,兒孫滿堂,幸福地過一輩子!

  • 8 # 棲鴻看紅樓

    我小時候,讀教科書式的兒童讀物,是這樣解釋這個問題的:寶黛還沒有見面,但心目中已經有一個構想好的形象,一見面發現對方恰好符合自己預設的愛人形象。

    在那個年代,超自然的“前世姻緣”被視為封建糟粕,所以不能提。但是遇到一個人,恰好是自己預期的愛人形象,自己也恰好是對方預期的愛人形象,這機率未免低得難以置信——寶玉和黛玉還只是六七歲的孩子啊。

    就讓我們承認“前世姻緣”的存在吧,或者至少是“前世因緣”。寶玉的前世是神瑛侍者,黛玉的前世是絳珠仙草,他們經歷的“日以甘露灌溉”的長久相處。

    來到人間,雖然外形變了,但氣質氣場仍舊存在,就像一個你極其熟悉的人,做了改頭換面的整容手術。

    一般人也許認不出來了。但真正的愛人,一定會有熟悉的感覺。

  • 9 # 伯仲679688

    實際上紅樓夢是一部神話小說受胡適新紅學百年來的嚴重誤導,很多人以為《紅樓夢》是一部涉及江寧曹寅家世、曹雪芹自傳題材的風月小說。殊不知,這是完全錯誤的!它開篇便是從神話女媧氏補天敘起。女媧氏將剩餘的一塊補天石丟棄在青埂峰下,於是便引出了一段補天石被一道一僧點化成通靈玉,帶下人間的傳奇故事。收尾依然是神話,補天石在遊歷了一番人間後,重新回到了天上……

    實際上,一道一僧就是天上的神仙!這兩位法力無邊,他們不僅能輕易將補天石點化成扇墜大小的通靈玉,而且還將天界太虛幻境空靈殿上的一枚寶鏡送給了賈瑞。這枚寶鏡可以治病,賈瑞中魔死後,代儒夫婦哭得死去活來,要將其鏡燒燬。卻聽見鏡內哭道:“誰叫你們瞧正面了!你們自己以假為真,何苦來燒我?”一道一僧也立馬出現,當場搶回寶鏡,飄然而去。

    如果《紅樓夢》不是一部神話小說的話。那麼,風月鑑何以會出現鳳姐站在鏡子裡面向外招手、風月鑑又如何會開口說話這等怪事?

    林黛玉剛進賈府時,賈寶玉說:“我們家來了一個神仙似的妹妹”。其實,賈寶玉並沒有撒謊。林黛玉確確實實就是神仙妹妹!賈寶玉之前還對賈母說:“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其實,賈寶玉也並沒有撒謊。他們的前世在仙界裡確確實實是認識的。一個是神瑛侍者,一個是絳珠仙草。這兩人都是天上的神仙,這些在《紅樓夢》上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而不是某些專家在今天還想繼續愚民,繼續鼓吹的什麼江寧曹孫!

    其實,又何止林黛玉和賈寶玉是天上的神仙呢?而是金陵三十六釵,連同賈寶玉,甚至包括甄士隱這些人等等,全部都是天上的神仙!他們正是一道一僧口中的、從仙界下凡的“一干風流冤家”。所以在劫終之日,這些人最後是要全部回到天上太虛幻境裡去的,《紅樓夢》後四十回的描述是符合原著的。所有這些,說明《紅樓夢》本身是一部神話小說。它並不是什麼江寧曹家事。當然,這是作者借玄幻故事,演繹清宮秘史罷了,這是另話了。

    《紅樓夢》,即紅樓一夢。準確的斷句是《“紅樓”夢》。這座“紅樓”,廣義上是指紫禁城,狹義上是指紫禁城交泰殿。賈府是“天下望族”和“都中旺族數吾門”,寧國府東西走向的五個大門,榮國府三個大門,而且寧國府和榮國府是挨著的,中國大地上獨一無二的建築,故宮也!

    紅樓夢作者是愛新覺羅·弘暟!他是康熙的孫子。因為逝於“壬午除夕”。九子奪嫡最終是在親哥倆老四胤禎和十四胤禎之間爭奪,而這個十四皇子又恰恰是他的父親——胤禎!第五回吾家自國朝定鼎以來,功名奕世,富貴傳流,雖歷百年,奈運終數盡,不可挽回者。故遺之子孫雖多,竟無可以繼業。【甲戌側批:這是作者真正一把眼淚。】繼業,實乃繼承帝位也。作者乃離帝位很近之人,最終失之交臂。不得不“無材補天,幻形入世”,哭成此書。

    無材可去補蒼天,【甲戌側批:書之本旨。】枉入紅塵若許年。【甲戌側批:慚愧之言,嗚咽如聞。】脂硯齋還提到“無材補天,幻形入世”這八字,是《紅樓夢》作者一生的慚恨。暗示《紅樓夢》作者也曾是一塊被廢棄的“補天石”!天,即天下,亦即國家。補天,即治理和管理國家。作者曾經是離帝位很近的人,是“補天石”的候選人。他系清王朝愛新覺羅的子孫。他感嘆自己空有一身才藝,卻無用武之地。他就是康熙的孫子——愛新覺羅·弘暟(1707年—1759年)!弘暟逝世的這一天恰好是除夕,而除夕那一天又恰恰是“壬午日”,完全符合“壬午除夕”記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毛筆需隔多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