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EYE54908191

    謝邀。的確如此。這也說明當下的的價值觀和傳統的價值觀有著極大的差距。其實是電視劇的從業人(投資方,編劇,導演)在對受眾們傳遞一種錯誤的價值觀。如何把錯誤的價值觀迴歸於傳統,主流應該是他們的責任與使命。呈現好質量的電視劇編導先生們任重道遠!

  • 2 # 符165229060

    你說的很對,現在的有些編劇導演他們政治前途渺盲,不知前進方向,內心失去了主心骨,所以一味的平空臆想,一會往西,一會又向北,瞎馬闖槽,。真歷史不懂也不學,因嫌費功費力,現實生活懶得去體驗,因此搞出的東西非苦非甜,使人觀後噁心。就象你們有時出的問題一樣,著三不著兩,同低能兒相似。

  • 3 # 使用者71676892758

    作為了一個看了很多年的電視迷,我有很多意見來說

    首先中國電視劇無非就是翻拍古代文學名著,一個西遊記就拍了好多次,我不知道這是像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西遊記,還是為了利益,最近典的西遊記就是六小齡童版的,現在看起來也很不錯。

    其二就是改拍小說,好像中國電視劇大部分都在拍小說,需要一些獨立創新,可以去看看美劇,他們都是為了電視劇效果而不是為了利益,美劇的權利的遊戲,我認為國內沒有任何一部電視劇可以媲美,有的話就是以前老版的經典電視劇。

    由此說明,中國電視劇處於一個發展中都有前期,缺乏獨立性的故事。

  • 4 # 西村老馮

    還是老規矩,我們細分問題。當今電視劇的型別很多,常見的古裝歷史,都市情感生活,武俠穿越,軍事,諜戰,魔幻神鬼等等。不一而足。

    價值觀現在是個被人詬病但又不得不說的概念。如果按照主流價值觀,那麼這個社會是完美的,但實際上現在主流價值觀只是一種國家文化理念。聽上去虛虛實實,但的確有他妙不可言的“意義”。除了主流價值觀,其他

    的就籠統地歸為“非主流”價值觀了。

    要論價值觀的對錯,很難。這個意思大家明白。我覺得我們還是看普世價值更符合人們對影視傳播作品的期待。所以,從這個點上來說,大致能比較得到一個相對的認可。對,相對認可就是冷靜認可,沒什麼東西一

    成不變或者永遠偉光正。

    錯誤的觀念有什麼呢?

    1.正經東西可以胡說八道。歪曲虛構LS,漏洞百出。這個是很猥瑣,也很奇葩。比起推崇金錢至上,似乎還要更有問題。

    2.不正經的東西可以道貌岸然。違反人性,造作慾望。人性的確很複雜,但是電視劇作為文藝作品就是滿足大眾的文化消費。導惡一定不是目的,但要是一直引導惡,那就是道貌岸然了。

    3.你沒錢他跟你談道德,你有錢他跟你談任性。沒底線,不要臉,善逢迎,喜拍馬。這類作品沒有藝術操守,只有市場導向。敢問,你看過幾部這樣的垃圾片還心甚慰之?

    好像不能再罵了……

    為啥,太多,罵不動了。打算帶小孩去看迪士尼的《尋夢環遊記》。看看這種又走心又商業成功的電影,換換空氣……

    回聊。

  • 5 # 312239

    簡單的談價值觀是虛偽和虛無飄渺的東西,但價值觀往往又是反映一個國家的主流思想,代表著國民的一種追求。當今的中國社會,由於人們信仰的缺失,造成價值觀混亂,這些從娛樂宣傳作品中均有體現。影視作品和輿論宣傳直接反映出當下人們的思想狀態和追求。影視劇粗編亂造,急功近利,為了達到目的無不用其極,宣傳那些負能量的東西。而宣傳正能量的影視劇不但少,而且非市場主流,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了目前中國社會人們的不健康社會價值觀。

  • 6 # 風的自由211483297

    社會主義文藝也好,電視劇也好,中國十幾億人口,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每個人都有個人口味愛好不同,興趣不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文藝復興的宗旨不可能適合每個人的口味,任何挷架,攻擊,漫罵都是片面和無能的叫囂,社會主義文藝大繁榮,大變革都會遇到各種阻力吸取精華,抵制無良作品,從導演精神層次質量不一,各方去認識,如果全是好作品,還是有人反對,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沒有全部符合每個人的愛好,再好的作品也有人噴,你讓他去,他連鬼演不了,光腳不怕穿鞋的,死豬不怕燙的垃圾人還是很多,,,,

  • 7 # 正二位都承旨

    強烈譴責電視劇的“不負責”態勢

    對於90後的我們而言,世界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激情、美好、挑戰和無奈,我們面對著高昂的房價、變態般的愛情價值觀、不斷縮水的工資以及大大小小的家庭瑣事,每天下班回家只想好好在電視節目、電腦前面去獲得那麼一絲絲慰藉。然而,為了高收視率以及滿足大眾的口味,越來越多的電視劇在偏離正確的軌道,它們肆意篡改歷史、大張旗鼓的宣揚噁心的貴族愛情觀,將充滿色情、暴力等內容的電視劇搬上熒幕。試問,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無恥的行為?今天,我就要在這裡狠狠的對那些黑心電視劇予以猛烈抨擊。

    第一,無視中華經典、惡意歪曲歷史。這條是針對近幾年來的那些所謂的歷史劇的諷刺。相比於20、30年前的老歷史劇,也許特效做得更加好,人物更加帥氣漂亮,場景也越來越宏大,可其中的內涵卻是一文不值。舉例子,老版《三國演義》與新版《三國演義》的對比,區別立分高下。首先是人物刻畫方面,老版裡面的角色幾乎都做到了貼近事實,如唐國強扮演的諸葛亮把憂國憂民的蜀國丞相演繹得令人印象深刻,而新版裡面陸毅飾演的諸葛亮,全無那種感覺,反而覺得是“三國殺”紙牌遊戲裡面跑出來的角色;其次,是歷史場景的佈置,也許老版三國在很多方面確實做的很粗糙,但人家畢竟是儘量去貼近史實,但新版的三國裡,士兵們個個穿得製作精良的裝備,而且騎兵還有馬蹬的(魏晉南北朝以後才出現),哪有這樣去弄的。要知道,三國的軍制承襲漢代,士兵普遍以札甲為主,樸素實用,不會如此華麗。最後,劇情設定狗血,裡面的大喬小喬等一幫女演員,梳著和穿著不知道是哪個朝代的頭髮在那裡搔首弄姿,不知道的初一還以為是妓院裡跑出來的,敢情能再做得噁心一點嗎?人家小喬雖然漂亮,但卻是正經的才女,通音律,不可能像妓女一樣搔首弄姿。另一方面,強制把現代的愛情觀植入到裡面,看著就像宮鬥劇一樣,你讓那些年輕人怎麼看?哦!原來三國是這個樣子的,又精彩又香豔又熱血。試問漢末天下大亂、群雄逐鹿的豪氣在哪裡?試問諸葛亮五丈原大業未成而死的悲涼在哪裡?試問三國重歸一統的圓滿與諷刺感在哪裡?不要跟我說什麼細節可以忽略,你既然決定翻拍經典,就要以最高標準去拍,超越老版才對。再有,現在電視上大辮子戲滿天飛,滿清就這麼值得你們去拍嗎?大明呢?大漢呢?大唐呢?遼金宋呢?為什麼不拍?就這麼願意去吹噓一個讓近代中國飽受恥辱的王朝嗎?我大明王朝好歹到最後也沒有給中華民族丟臉,在那麼混亂的局勢下還抵禦了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真心不知道現在的導演在想什麼?早點洗洗睡吧,別出來丟人現眼。

    第二,散播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小時代》、《杜拉拉昇職記》等,幾乎裡面每一個人都是穿著華麗,試問現實生活中,這種貴族階級佔社會多少百分比?我並不反對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人都是趨利的生物,但把金錢作為衡量愛情、婚姻和道德的唯一標準的行為,讓人無法忍受。知道我身邊的同事怎麼說嗎?現在找妹子太難了,你省吃儉用給她買這買那,而且盡心盡力,可到頭來還不如一個土豪。我們不去討論愛情的隨機性,但我想說的是,當今中國女人的變質,很大程度上就是受了現在的電視劇影響。我記得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老師說過:“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把金錢看成衡量一切的標準”,你們不信可以去網上搜,絕對有。拜託各位媒體人,有點道德底線好嗎?

    第三,混亂的惡搞文化。我記得惡搞這個詞是十幾年前出現的,當時還沒有像今天這樣肆無忌憚。惡搞,如果純粹是從另一種藝術角度去娛樂觀眾,其實無可厚非,但如此大膽的惡搞歷史人物(唐僧居然和妖怪有一腿),把“穿越”當成一種時尚傳輸給大眾,告訴我們,只要你一覺醒來或者被一棍打暈,醒來就回到了以前,你知道多少單純的人會為第二天自己沒有穿越而傷心嗎?你知道孩子們在討論的時候說如何如何就可以穿越了的後果嗎?他們很有可能回家就做出可怕的事情你信嗎?

    實在沒有力氣罵下去了,說句實話,當今的媒體文化確實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了,你們的確要為了吃飯,但請考慮考慮社會影響好嗎?

  • 8 # 夏雨冬情

    不太愛看電視劇,就足女靚男漂亮,女傻男富,何時何地都乾淨美麗。農村題材前一秒窮人後一秒富人,連生活習慣一下子就貴族範。還不如我看看穿越小說修真玄幻呢,儘管有問題,但還是有人在修真玄幻裡反思社會,穿越就不提了,故事情節還是能打發時間呢

  • 9 # 犀城大院

    沒有價值觀,只有價格觀;沒有人生觀,只有貨幣觀;沒有前Tiguan,只有錢Tiguan;沒有演技,只有演妓;沒有藝術,只有妓術;沒有戲骨,只有鮮肉。現在影視圈可恨、可厭、可憐。只有80、90、00、10後趕上這悲慘影視而影響一生。可惜這幾代人。

  • 10 # 蓋世神算

    這也用問?當今電視劇傳達了個人來到中國這個社會混值不值的價值觀!

    凸顯個人英雄氣勢,借名著灌入自己在現實中的感想,特別著意渲染主人公個人情感……這些一直在緊扣“人生這樣才值”的誘惑思想。

    電視編劇,連大氣磅礴結構嚴謹的劇本也寫不出來,就這樣像監控街拍人們日常生活流水賬,由公安部播放一次那般無才無味,全是文化的錯啊!

    編劇沒有思想的電視劇,談什麼價值觀錯誤不錯誤?

  • 11 # 龍在江湖70335341

    首先,我認為中國大多影視劇都是在抄襲國外的影視劇的思維方式,同時沒有靈魂。片面地迎合商業操作,我們的大多數導演片面追求大製作,如果一片子沒有花上上億資金,沒有兩個身價上億的演員那就不叫大製作,至於影視劇的要表達一個什麼意義,什麼主題那都是次要。雖然,都被灌於文化產業,實際上只是玷汙了“文化”這個名詞。

  • 12 # 弢聲依舊

    經典且能成為的文學作品包括被稱為綜合藝術的影視作品,不論喜劇悲劇還是正劇,除了一部分娛樂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對故事情節的描述和對人物的塑造過程中,對歷史,對當下,對生活,對社會,對政治,對未來等等方面的深刻思考,美好憧憬和歌頌,鞭撻批判,深刻揭露,道德引領,而當思考受到規範,鞭撻揭露批判受到及其嚴格的限制,甚至必須以歌頌為主旋律的時候,創作者只能以金錢為目標,創作大量能透過審查的娛樂大眾,迎合醜惡,諂媚低俗的神劇虛幻劇拜金劇等所謂熒屏亂象。至於價值觀,本就應當是多樣化的,只不過是無論什麼樣的價值觀,都應當有一個最低的道德底線而已。

  • 13 # 菩提花之戀

    單純善良的白蓮花因為蛇蠍心腸的心機婊屢次算計、迫害而毫無原則原諒心機婊,理解心機婊的“苦衷”,不計前嫌去幫助落難的心機婊。最終發現自己終究是被心機婊一直追殺的物件的事實後,經歷了痛苦的思想掙扎後,黑化也只是為了給自己之前遭受到的一切復仇。之前她一直深愛的男一併不喜歡自己,而心機婊在他們中做梗,男二才是事實上真愛白蓮花的那個人,並願意為之犧牲自己的一切。最後,黑化後的白蓮花擊敗了心機婊,男一決定和黑化的女主在一起了……

  • 14 # 蘭天綠地

    最難看的有三種:第一,抗日劇,演員髮型比現代人都時髦,一把手槍打起來像機槍,子彈打不完,拿著槍站在那射擊,並且打不死。太假!第二,青春偶像劇,站沒有站相,坐沒有坐相,都是油腔滑調。沒一點人樣。如果年輕人都跟著學,把年輕人都能帶進溝裡。第三,香港描寫黑社會的電影和電視劇裡的黑老大,你不覺得當今社會有些年輕人在跟著學,這對社會危害極大,改革開放以來,香港這些垃圾影視,對社會充滿負能量,應該全面封殺

  • 15 # 小路118

    1.抗日戰爭很容易,日本鬼子愚蠢笨蛋,一打就死。八路軍英勇善戰怎麼打也不死,這樣的抗戰很容易。

    2.青年男女見面就生情,不結婚就住在一起。

    3.每個時代的皇帝基本不管國家大事,整天忙於周旋後宮。

    4.城市職工個個有好車和別墅,美女身後一大群。不是調情就是赴約。

    5.無論哪個時代,都會有攝像頭手錶垃圾箱汽車在鏡頭裡出現。

  • 16 # 奮鬥直至成功2

    1.現在流行的韓劇,價值觀是高富帥愛上灰姑娘,坑了現在的00後和90後小女孩,現實生活中比中彩票機率還小。

    2.抗日神劇宣傳的價值觀是我們很輕鬆的打敗了小日本,現實是中國很艱難的美國蘇聯的幫助下戰勝了日本,誤導了90後,00後。

    3.大量的辮子戲毒害了青少年,尤其是小女孩,辮子戲的價值觀一直在宣揚清朝有多美好。殊不知清朝是中國歷史最最垃圾,最最噁心的朝代,沒有之一,比明朝差一萬倍。整個滿清時期,華人民過著亡國奴的生活,全體華人在刺刀下被迫放棄漢服,紮上史上最醜的辮子,從此,萬馬齊喑究可哀,中國由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變成世界上最落後的國家,幸好1911年中國又復國了。

  • 17 # 月牙痕1

    唯美意識的墮落,什麼是美?會有許多的不同的取向,臉美,腿美,面板美,一切外表美是種美,為了追求這種美,真可謂不擇手法,為曬美而美,不覺市儈庸俗嗎?葛優不美,黃渤近丒,他們的實力演繹 ,讓人美不勝收,老輩藝術家李然然美嗎?估計沒人恭維,可他飾演的鄧大人,敢說沒有英雄之美嗎?美在精神美在人格,藝術品更應如此。

  • 18 # 傻瓜尋真

    電視劇傳達的錯誤價值觀罄竹難書。多是殺盜淫妄酒。特別是殺殺打打,好象打人不犯法、殺人不償命!特別對未成年人禍害天大,即使是戰爭片也不提倡殺人的血腥場面。小孩看不懂,只看懂了可以隨便殺人、打人。盜,怎麼作案的,特別是法制頻道,是盜賊教唆。淫,床上戲,親吻,兒童、少年看了都傷害終身!妄,爾虞我詐,老謀深算,把人間的簡單、善良、真誠全給替代以複雜、醜惡、虛偽,嚴重地在毒害青少幼年人。酒,習以為常一一什麼喝了這口酒……!建議應當全部封殺!代之以傳統道德文化教育方面的電視節目。類似“平凡的世界"等的勵志節目佔領文化宣傳陣地。

  • 19 # 潛行嬌龍

    最反感的是每年寒暑假就把還珠格格這種型別低階的電視劇拿出來播,簡直是刻意毒害我們下一代,我記得問我四歲的姑娘,你長大了最想做什麼,她說,小燕子,甄嬛什麼的,差點讓我吐血,我本來是平日不讓她看垃圾電視劇的,但是每年寒暑假全是這種片子,我上班又管不到她,實在是沒辦法。為何寒暑假不多播放一些科幻大片或者知識類的節目,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和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慾望,而非要播那些垃圾。

  • 20 # 牛知曉

    電視劇裡面歪曲事實,歪曲史實的情況太多,胡編濫造,沒有靈魂,沒有藝術,沒有思想……。說實話,都不願意評價他們,覺得很無聊,不值得一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滸傳》中為什麼每個人都欺負林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