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2962591324
-
2 # 郭哥聊科學
因為喜歡這個話題所以選擇參與一下。
理工男沒有什麼發言權,表達一下自己的理解吧。
一、重文輕武是一種內因。看當初宋太祖以武立國的過程就明白,宋朝的歷代皇帝,對於帶兵的武將都有著超乎尋常的防備之心。這才是有宋一朝重文輕武的原因。
二、失去了燕雲十六州之後,宋朝失去了北方的屏障,同時失去了當時的戰略機動部隊:騎兵。這對於南方政權是一個致命的傷害。
三、北方遊牧民族的快速崛起、南北文化的深度溝通。在古代中國,北方一直對南方是有戰略優勢的。地勢上呈現俯衝姿態,飲食結構的不同也導致北方民族比南方民族更彪悍,疾病更少。而且到了宋代,南北文化深度交融。尤其是遼國,除了嫡長子繼承製之外,所有的文化和政治體系甚至語言都是汗文化,也贏得了廣大漢族百姓的認可和支援。這可能也是今天我們找不到契丹族的原因,因為他們已經完全的融入到了漢族之中。
四、經濟能解決的問題,為什麼還非要訴諸武力?有宋一朝,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懂得真正以一個國家的力量進行貿易戰的朝代。這可能是他們選擇這種方式的原因。因為長時間維持一直威懾北方的大軍和用經濟來緩和矛盾,明顯後者更容易被接受。很多人以為對遼國納貢是一種屈辱,但其實那點錢對於全球貿易下的宋真的不算什麼。
以上只是個人淺見。
-
3 # 超級榨油工
宋朝經常被打重文輕武有一定的原因,但不是絕對原因。宋太祖趙匡胤靠著武將集團的首領地位成功發動陳橋兵變將北周柴氏政權終結。為防類似情況發生所以才有了杯酒釋兵權。終結了武將在軍中的地位。以後的軍事行動必須按圖佈陣。武將出徵,先畫個佈防圖,按圖佈陣。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武將沒有一點自主權利,怎麼能打勝仗。當然也不排除某位皇帝雄才大略,但北宋除了趙匡胤和趙光義哥倆軍事能力不錯,但最終還是沒有收復喪失了的幽雲十六州!北方邊防重鎮喪失,趙氏子孫後代也沒有出點啥雄才大略的人物,再加上後金契丹的崛起,再後來就是党項族元昊,北宋愈發不濟。重文輕武固是其中一個原因,但不得不說宋朝的軍事裝備要比唐朝不知好了多少,並有專門製造研發武器的部門。所以說,歸根結底還是人的問題,看看後來的岳飛就知道了,一個名將就可以恢復宋家山河,奈何國主無用,朝臣嫉賢妒能……最終導致趙氏王朝的覆滅!至此以後,才導致了漢家文化的沒落。
-
4 # 模擬先生
宋朝經常被打?好像也不是吧?宋遼兩國對戰,在前期宋也沒有完全吃虧,與遼國的澶淵之盟也是打出來的和平吧,如果宋軟弱可欺,又何來澶淵之盟?至於和西夏,則是各有勝負;不過北宋末南宋處經常受金國欺負倒是對的!
根源就在於“重文輕武”,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就是武將出身,為何還會輕視武將呢?主要原因在於他本人就是武夫出身,清楚地知道當武將完全掌握軍權後,對統治階級的危害是巨大的;但國家不是靠天子一人就能管理的,和誰一起管理呢?和軍閥嗎?想想漢和唐都是怎麼亡的吧,軍閥割據民不聊生;所以在趙匡胤看來,武將是有原罪的!
趙匡胤打算靠士子,也就是讀書人,一起來治理國家;“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句話很形象地描述了當時宋的政治環境;“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是出人頭地的讀書人;在此大環境下,宋朝的軍隊便是政治的附加品,毫無地位可言;這也是為何北宋末年人們會稱宋軍就是烏合之眾了!
-
5 # 棍哥觀史
宋朝對外戰爭的輸多勝少也不僅僅是“重文輕武”的施政理念,而是由多方面的內外因素所造成。
外部原因:公元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了宋朝。而在此之前,也就是公元936年,石敬瑭在契丹人的幫助下反唐成功後建立了後晉,石敬瑭認遼太宗耶律德光為父,並於938年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
契丹人建立的遼國疆域至此擴充套件到了長城沿線,燕雲十六州為險要之地,易守難攻,是任何中原王朝必須控制的北部屏障。而遼國控制了這個地區,其強大的騎兵南下可以說是沒有阻礙的,這也是宋與遼之間的戰爭處於被動的一個重要因素。
北宋末年,女真逐漸強大起來,女真本向遼稱臣,公元1114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並於1125年滅了遼朝,成為宋朝北方最強大的敵人,金國也於公元1127滅掉北宋。
很不幸的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也是這個時期的人物,在其帶領下,蒙古帝國一越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1234年蒙古人滅金,隨後蒙古展開對南宋的攻擊,於1276年攻佔臨安,在經歷崖山海戰後,南宋徹底滅亡。
雖然同時期的西夏並沒有發動大規模的對宋戰爭,但其建國是佔據了整個河西走廊地帶,這個影響就很現實,那就是宋朝沒有產馬和訓馬的地方,北有遼、西北有西夏,整個宋朝的騎兵是與遊牧民族差了很多檔次的。並且李元昊建國之時,要求宋朝承認其主權國家,但宋朝很硬氣的一直拒絕,這期間兩國也發生過幾次戰爭,但沒有傷及宋朝元氣。
內部原因:趙匡胤是行伍出身,靠著兵變建立的宋朝,在他心裡很清楚五代時期將領擁兵自重的後果是什麼。因此才會走“重文輕武”的治國路線。“杯酒釋兵權”是對開國功臣武將的削弱,而樞密院這等軍事機構任由文臣主管的方式似乎太過於謹慎。
高度重視中央集權,在軍隊管理方面以”強幹弱枝”的方式,削弱地方軍隊的實力,增強中央禁軍的實力。“更戍法”的推廣是避免了武將擁兵自重,但也造成了將領和士兵相互不瞭解,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這樣以來,宋朝的邊防就成了極大的隱患。
在戰略選擇方面並沒有很清晰的思路,北宋聯合金軍抗遼國,南宋聯合元軍抗金國,這種做法是解決了現實困難,但也是不計後果的,這種戰略無疑是消耗自身而幫助未來更可怕的對手,倘若兩宋保持中立,也未必不能坐收漁利。
因此,兩宋的對外戰爭輸多勝少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也可以說宋朝即生不逢時,又自己不爭氣,因此在強敵面前稍遜了一籌。
-
6 # 冷兵器研究所
一直以來,對於宋朝對外作戰不利的情況,很多人都將其歸咎為重文輕武。
但實際上,從軍事角度上說,重文輕武只是宋代軍事體制癥結的表象或假象,真正的問題比這個複雜得多。
在戰役層面,早期宋軍其實繼承五代的傳統,充滿攻勢思維,特別喜歡野地浪戰。比如宋軍在宋遼交鋒的早期,一直努力在戰場上爭取主動權。因此在石嶺關,沙河、滿城、雁門關、唐興等一系列會戰中,宋軍都取得了勝利。
但這種好勇鬥狠的風氣,也容易形成驕兵悍將,對統治者造成挑戰和形成威脅。北宋統治者必然會其進行壓制和防備。其結果也就表現為很多人所詬病的“強幹弱枝”和“重文輕武”。
所謂的宋代皇帝防範武將,主要防範的是他們染指調動軍隊的權力。調動多少兵力和哪些部隊,由誰來帶上戰場,指揮作戰,這是以文官為主的樞密院(早期以軍人為主)所決定的事情。但軍隊組織好以後,如何帶上戰場,如何執行指令,採用什麼方式來完成既定意圖,作戰指揮官有很大的自主權。當然這在表面上,確實是文官節制武人,但只要運轉正常,這種模式並不會對軍事行動造成不良影響。
至於所謂“強幹弱枝”的加強中央武力、弱化地方武力政策,其實從對內對外兩方面來看,都是很正確的。以漢朝初年為例,漢高祖劉邦曾多次加強地方封國力量,試圖以其作為漢帝國和匈奴之間的屏障,但結果基本上都是事與願違。這些封國大多起了異心,甚至成為了匈奴人的“馬前卒”。
但樞密院統軍和“幹弱枝”模式也會帶來一個問題:中央武力,即禁軍出戰時,與地方部隊,以及禁軍之間的戰役協調容易出問題。比如宋初河北前線往往部署著來自不同系統的軍隊,這就需要很強的戰役指揮和戰場協調能力。而在那個沒有行動式鐘錶、科學化地圖以及有效通訊手段的時代,要想做到指揮通暢,對戰場統帥的指揮就有著極高的要求。同時,由於前面提到的,北宋初期的軍人,非常具有攻擊精神,結果這就造成一個問題,即某支部隊會貪功冒進,造成中國兵法上特別忌諱的一點“勇者獨進”。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宋廷就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節制眾將,也就是被後世很多人詬病的“陣圖”。比如宋太宗就曾頒下陣圖,甚至對“每陣相去百步”的具體戰術問題都進行了規定。後世一些學者就此指責,陣圖這種存在其實侵犯了將領戰術指揮的完整性。
但其實所謂“重文輕武”、“強幹弱枝”,甚至“陣圖”等因素,在運轉正常的情況下,並不會對作戰形成妨礙。但運轉正常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合格水準以上戰役戰術指揮官來實現這一切,但宋軍的癥結就是,缺乏一個合格的戰役級別指揮官。
比如宋初的瓦橋關之戰,當遼景宗兵馬至幽州前,宋太宗就已經在十月八日,命萊州刺史楊重進、沂州刺史毛繼美率兵屯關南,毫州刺史蔡玉、濟州刺史陳廷山屯定州,單州刺史盧漢贇屯鎮州,在瓦橋關以南三地增加兵力。可宋太宗佈置的幾個人都是同級別的刺史,也沒有記載其指定其中某位刺史為統帥。由於沒有一個指揮官去保證宋軍體系的正常運轉,大家群龍無首,自然打仗一團亂麻。
其實宋廷的這個體制,本質上是五代軍事體制的延續,皇帝信不過手下大將,不會讓其擔任方面軍的統帥,而只有皇帝才是真正的軍隊統帥。但問題是,宋代皇帝,除了宋太祖趙匡胤具有優秀的指揮能力外,之後的皇帝不是指揮弱雞,就是根本沒有過軍事經驗。這些皇帝不會指揮打仗,又信不過軍人,往往就讓沒有軍事經驗但終於他們的文官去統軍,這正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這種體制,北宋對外作戰怎麼可能不總是失利呢?
-
7 # 南山梧桐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為發達的朝代
,但是這是有代價的。重文輕武。
公元960年,陳橋兵變,趙匡胤被擁立為皇帝。武將出身的宋太祖深知必須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杯酒釋兵權,採取重文輕武的政策加強中央集權。
這個政策是很有效果的兩宋共歷一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兩宋的經濟文化可以說是歷史的一座高峰。可是兩宋最大的特點就是軍事羸弱。北方有遼、金、蒙古、西夏等世代強敵。經年遭受北方邊境的劫掠,歲歲朝貢。在軍事上可謂是一敗塗地。宋朝只是注重經濟文化的發展,卻忘記了軍事實力強大是保證國家發展的重要前提。而忽視了軍事建設,一切發展就都變成了案板的魚肉,任人宰割。最終導致兩宋的隕落。
-
8 # 夏目歷史君
宋朝積貧積弱,經常被外邦欺凌,許多人認為宋朝的衰敗只是因為重文輕武風氣的盛行這個原因,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原因不論如此,還有不少其他原因,讓我們來從多方面分析一下。
一、權利過於集中,造成三冗
宋朝在經歷唐末節度使叛亂之後,為了防止武將叛亂的事情發生,宋太祖趙匡胤採取了“杯酒釋兵權”的方式將大部分兵權收歸於中央,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但是為了平衡各方勢力,實現權力制衡,設定的官員數量激增,並且太過冗雜導致在官制上出現了“冗官”的現象。
宋太祖深知自己是透過手下兵變“黃袍加身”的方式,開始自己從一位將軍走向皇帝的捷徑的。所以他十分忌憚地方將領士兵會出現像他一樣出現的兵變叛亂,所以便將天下精兵都收歸中央組成禁軍,但為了防止外敵入侵又不得不徵兵投入邊防,這樣就造成了“冗兵”的現象。
又因為前兩項需要太多的錢幣去堆砌又造成了“冗費”的現象,這三冗之局嚴重拖垮了宋朝。
宋朝之所以積貧積弱,被外邦鄰國所欺凌,這三冗其實才是根本原因。
二、皇權受到制衡,行政效率低下
宋太祖可以說是對自己繼位者在歷朝歷代上最狠的,為了各方制衡,他特意讓皇權與士大夫相互制衡,皇權受制於士大夫,士大夫受制於皇權,相互制衡,造成了大臣追著皇帝逼迫政事的荒唐景象。
我們來談談宋朝皇宮的規模,宋朝的皇宮規模對比其他王朝的規模來說是非常的小的,因為宋朝皇宮是由唐末節度使府改成的,宋朝的皇帝多次想要修建擴充套件皇宮的規模,但是皇帝修繕皇宮需要經過大臣朝議透過才能修改。所以在宋朝,朝堂並不是皇帝的一言堂,朝臣對皇權的限制十分嚴重,這也從側面反應了宋朝士大夫階層權力之大。
再說說宋朝的官制,為了制衡而制衡設定了很多官職,這也造成了尸位素餐無所事事的官員很多,打個比方,一個州府不僅有刺史,還設有判官用來平衡刺史的權力,這雖然杜絕了一府長官權力最大的弊端,但是這也造成了命令無法做到上行下效。而各地州府相互推諉的狀況也導致了政令不通,導致了無法有效率的執行命令。
三、綜合國力衰微,社會環境複雜
外敵環伺的社會環境、積貧積弱的綜合國力,加上對外又有宋遼歲幣的負擔也是宋朝被欺凌的原因之一。
從當時的社會環境來說,土地兼併嚴重,百姓大多經商,小農經濟遭到破壞。朝堂的大環境是文人參與朝政,武人只需要領兵作戰即可。
對外,大遼對中原一地虎視眈眈,宋朝並沒有很好的防禦措施只能不斷的屯兵邊境,加大了中央的財政壓力。
而宋朝為了和平又許下大量的歲幣,又加重了宋朝財政上的壓力,加上連年的自然災害更是一步一步的拖垮宋朝。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的出單純的說宋朝經常被外邦欺凌只是因為重文輕武的觀點其實是不可取的,是片面的。宋朝的衰敗是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加在一起導致的,而重文輕武只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
回覆列表
把軍人視為賊配軍,軍人地位低下,為國血戰的人得不到應有的待遇,難怪被暴打了,說句難聽話,宋軍投降敵人後得到的待遇比之前還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