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螃蟹脫殼,有的會死亡是怎麼回事,怎麼避免預防治療這種事情。
352
回覆列表
  • 1 # 小明紀實

    螃蟹是會脫殼的,只有經過脫殼它才會成長, 螃蟹tuo殼前會停在一個地方不動,四肢微微向內收起,注意,雖然是收起,但不是呈僵ying狀態,要過很久才會完成脫殼,螃蟹脫殼後.身體的殼會變得很軟,這時不能用手zhuo它,不然很容易使它斷腳的, 剛捉回來的螃蟹脫殼的機會是很小的,一般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照顧才會脫殼。你說你的螃蟹不動了.我想很可能是死了,因為飼養不當,或在捕捉時受了重傷.死亡可能性極高,

    在飼料中新增磷酸二氫鈣;有條件的最好做配合飼料,飼料中新增磷酸二氫鈣與維生素,每月喂螃蟹1-2個療程每療程5-7天

    體中每半月用一次硬殼寶或強殼寶15-20天潑灑一次生石灰,補充甲殼所需的營養物質。

    在水體中用"甲殼清"預防纖毛蟲隔一天用"優溴"全池潑灑,起到先殺蟲,然後對傷口進行消毒殺菌的目的。

    可用普樂+三效抗毒+安賽拌飼料內服促進河蟹恢復體質,合成自身所需的蛻皮激素,從而保證河蟹順利完成脫殼

  • 2 # 山東花生種子米

    蝦蟹脫殼期間死亡表現在脫殼期間蝦蟹會有大量軟殼和頂殼死亡現象(即脫殼未遂),也有蝦蟹在脫殼後數天死亡(脫殼後體質消耗能量太大,營養不均衡等)。蝦蟹脫殼期間死亡的原因有:

      1. 水體受到汙染,影響脫殼,導致死亡;

      2. 水草少,無附著物,不能順利脫殼;

      3. 蝦蟹營養不均衡(缺鈣、鎂、磷、鐵、維生素等,體質弱);

      4. 蝦蟹體質蛻皮激素含量達不到正常脫殼時的要求;

      5. 受纖毛蟲寄生的蝦蟹有時也會引起脫殼不遂;⑥脫殼期間,池塘水溫、水位變化太大。

      針對以上原因做不同處理:

      6. 脫殼高峰的前期(3~5天)換入新水,並適當降低水位(小於1.2米);

      7. 脫殼高峰期間,避免在水中潑灑刺激性藥物(如三氯類消毒劑、除草劑、殺青苔的藥物等);同時應減少在池塘中作業的次數,防止蝦蟹受到驚嚇;

      8.在蝦蟹脫殼前後3-5天,必須加強營養補充。如潑灑護腸菌、保水促長素、海洋紅酵母提高蝦蟹的自身抵杭力;

      9.平時在水中定期潑灑鈣磷等蝦蟹所必須的礦物質,如鈣磷雙補、應激靈,防止水體中的礦物質缺乏,產生脫殼不遂。注:使用鈣磷雙補較使用生石灰、磷酸二氫鈣的好處在於:前者既補鈣又補磷,而生石灰會刺激蝦蟹,產生脫殼不十三香龍蝦遂死亡;磷酸二氫鈣可溶於水的鈣離子較少,容易造成資源浪費

  • 3 # 秦嶺老農

    螃蟹是會脫殼的,只有經過脫殼它才會成長, 螃蟹tuo殼前會停在一個地方不動,四肢微微向內收起,注意,雖然是收起,但不是呈僵ying狀態,要過很久才會完成脫殼,螃蟹脫殼後.身體的殼會變得很軟,這時不能用手zhuo它,不然很容易使它斷腳的, 剛捉回來的螃蟹脫殼的機會是很小的,一般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照顧才會脫殼。你說你的螃蟹不動了.我想很可能是死了,因為飼養不當,或在捕捉時受了重傷.死亡可能性極高,

    在飼料中新增磷酸二氫鈣;有條件的最好做配合飼料,飼料中新增磷酸二氫鈣與維生素,每月喂螃蟹1-2個療程每療程5-7天

    體中每半月用一次硬殼寶或強殼寶15-20天潑灑一次生石灰,補充甲殼所需的營養物質。

    在水體中用"甲殼清"預防纖毛蟲隔一天用"優溴"全池潑灑,起到先殺蟲,然後對傷口進行消毒殺菌的目的。

    可用普樂+三效抗毒+安賽拌飼料內服促進河蟹恢復體質,合成自身所需的蛻皮激素,從而保證河蟹順利完成脫殼

  • 4 # 八戒的故事

    先從螃蟹為什麼要脫殼講起。螃蟹(河蟹)的生長過程,總是伴隨著幼體的脫皮或幼蟹的蛻殼而進行的。這是因為螃蟹是節肢動物,具外骨骼,外骨骼的容積是固定的,當蟹在舊的骨骼內生長到一定階段,積貯的肌體已發展到舊外殼不能再容納時,蟹必須脫去這個舊“外衣”,才能繼續生長。要蛻殼的蟹,背甲呈黑褐色,停止攝食,選擇安靜隱蔽的淺水處進行脫殼。

    螃蟹伴隨著蛻殼而逐步生長,每蛻殼一次,體重和體積就增重一次,它與魚類的平穩遞增生長不同,其增長的規律是階梯式的。螃蟹軀體被一層丁質外殼包裹,要生長必須蛻殼,不但蛻去堅硬的外殼,而且胃、腮、前腸、後腸等器官也一併蛻去舊皮,連“胃磨”中的3塊點板也都去舊更新。

    螃蟹一般在15分鐘就可以完成一次蛻殼過程,有時35分鐘完成。螃蟹每蛻殼一次,頭胸甲長會增加,體重也會增加。成蟹的養殖生長期,根據實際觀察,體重510克的蟹苗,自春季3月下旬開始放養,一般蛻殼5到6次後達到性成熟,至10月份上市可達3兩以上。

    (一) 螃蟹蛻殼原理

    在養殖生產中,判斷螃蟹是否要蛻殼,可採用以下方法:

    1、檢查螃蟹體色

    蛻殼前河蟹體色深,呈黃褐色或黑褐色,步足硬,腹甲水鏽(黃褐色)多。而蛻殼後,河蟹體色變淡,腹甲白色,無水鏽,步足軟。

    2、看螃蟹規格大小(以放養相同規格的蟹種為前提)

    蛻殼後殼長比蛻殼前增大20%,而體重比蛻殼前增長了近一倍。在生長檢查時,捕出的群體中,如發現了體大、體色淡的河蟹,則表明河蟹已開始蛻殼了。

    3、看池塘蛻殼區和淺灘處是否有蛻殼後的空蟹殼。如發現有空殼,即表明河蟹已開始蛻殼了。

    4、檢查河蟹吃食情況

    河蟹在蛻殼前不吃食。如發現這幾天投餌後,餌料的剩餘量大大增加,如未檢查出蟹苗,則表明河蟹即將蛻殼。

    (二) 影響蛻殼的因素

    1、天氣影響

    連續陰冷或者連續光照、高溫,都會推遲蛻殼時間,比如當地上年受到倒春寒影響,氣溫持續偏低的影響,積溫少,河蟹第一次蛻殼比常規年份延遲2030天,而且蛻殼效果不好,產生蛻殼不利,造成畸形或死亡現象。

    2、餌料影響

    河蟹生長期餌料一直缺乏,河蟹長期飢餓,蛻殼有可能停止,餌料和水環境中缺乏某些動物性營養元素(如鈣、磷)也會妨礙新甲殼形成,造成蛻殼延期。

    3、環境影響

    河蟹蛻殼中遇到驚擾、乾旱、附著物缺乏等,蛻殼的時間會延長或蛻殼不成功。有時1只或2只前足蛻不出,仍留在舊殼中,這 時的軟殼蟹就缺少12只步足,有時整個身體不能從舊殼蛻出而死亡,稱蛻殼未遂死亡。河蟹剛蛻殼,稱為軟殼蟹,是生命中最薄弱的時期,一般經過1個小時後才能活動。12天后新殼變硬,正常生長。河蟹在蛻殼過程中或剛蛻殼的軟殼蟹會遇到敵害的侵襲和同類的殘食,影響成活率。

    (三)抓好第一次蜣殼管理

    河蟹成活率的表現,第一關就是越冬後蟹苗第一次蜆殼的成活率。如果經第一次蛻殼能正常活下來,那麼成蟹養殖全過程中,蟹種成活率達80%以上的把握是有可能的。

    經抽樣調查,養殖戶大多放河蟹苗規格在120140只/千克,清明期間河蟹已經處於第一次蛻殼高峰期。在人工養殖河蟹過程中,為避免發生河蟹蜆殼障礙,可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使河蟹順利、按時完成蛻殼,具體有以下幾種:

    (1)採取設定蟹礁,投放水草等措施保護蟹蛻殼;

    (2)向池塘潑灑一定量生石灰水,使水中的鈣硬度維持在50 毫克/升;

    (3)增加動物性飼料,如魚肉與蚌肉,特別是螺螄,其鈣、磷含量特別高;

    在人工飼料中新增0.1%的蛻殼素,能使蟹種提早蛻殼或N步蛻殼。

  • 5 # 包羅永珍城

    可能是因為密度大,活動範圍受限制,加之管理的缺陷,讓螃蟹在每次脫殼增重的過程中,都面臨生命的風險,特別是放苗的第一次脫殼最危險。其主要是蟹苗經過漫長的越冬,體力消耗大、體質較弱,當水溫上升後許多情況的出現,給螃蟹首次脫殼帶來困難。首次脫殼死亡的這麼大由我來給大家揭秘:

    分析病因得出:1.在早期清塘工作上沒做好清塘藥物用量過重,導致水體農藥性殘留過重,水體解毒不徹底,螃蟹黑鰓,肝胰臟壞死。選擇試毒水生動物不當,導致螃蟹第一脫殼中毒死亡。

    2.螃蟹在脫一殼之前沒有對水體全面性消一次毒,導致螃蟹在第一殼後感染慢性疾病,進食減少,體質衰弱,脫殼時體力衰竭,導致死亡。分析病因得出:水質不良,底質惡化,池水長期處於低溶氧狀況下,或夜間溶氧偏低,水體有害物質含量過高,螃蟹處於高應激狀態,導致脫殼死亡原因分析病因得出:投餵單一的飼料或飼料營養不全面,缺鈣或鈣、磷比例不平衡,或者飼料投餵量長期不足,出現斷腿,軟殼。這是發生脫殼後軟殼蟹死亡的主要原因。

    分析病因得出:在清明過後水體開始大量的泥混和白混,而泥混的產生主要原因是:1.投餌不足,螃蟹放養密度過大。2.水草面積太小或者是塘裡面沒有水草 3.天氣變化,雨水過後4.野雜魚過多5.到藻過後。而白混的產生主要原因是:1.浮游動物過多2.糠蝦幼體大量繁殖, 藻類與有機質共生,形成膠體狀態,懸浮水體中

  • 6 # 老家在農村

    螃蟹首次脫殼死亡是蟹農常遇到的問題,與自然環境中生長不同,螃蟹的池塘養殖通常密度大,活動範圍有限,加上管理不善,螃蟹的體質、抗病能力較弱,所以螃蟹在每次的脫殼增重過程中,都有“性命之憂”,尤其以第一次脫殼最為危險。

    螃蟹首次脫殼後死亡原因

    蟹苗在經過漫長的越冬期後,身體消耗大、體質弱,隨著水溫逐漸回升出現的許多情況,都給螃蟹的首次脫殼帶來困難。

    清塘用藥量過重:早期清塘工作中,清塘藥物的用量過重,導致藥物殘留,造成螃蟹黑鰓、肝胰臟壞死,導致螃蟹第一脫殼時中毒死亡。

    水體消毒不徹底:螃蟹在首次脫殼前,沒有對水體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蟹苗感染慢性疾病,造成其食量減少、體質偏弱,在首次脫殼時因體力衰竭導致死亡。

    水體環境惡化:蟹塘水質惡化,池水溶解氧偏低,或水體中有害物質含量過高,使螃蟹長期處於高應激狀態,導致首次脫殼後的死亡。

    飼料投餵營養失衡:飼料投餵單一,造成營養不均衡,如缺鈣、鈣/磷比例失調;飼料投餵量長期不足,導致螃蟹營養不足出現斷腿或軟殼,這是首次脫殼後螃蟹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應的處理措施

    針對上述造成螃蟹首次脫殼後死亡的原因,蟹農朋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去進行解決。(注:下面涉及到的藥劑或營養物質要根據說明書或實際情況進行使用)

    針對“解毒”不到位的蟹塘:使用解毒靈進行解毒,定期內服肝膽泰樂+高穩維西,保持水質清新、水位適宜、環境安靜。

    針對水質不好的蟹塘:定期換水,使用全效底改片改善塘底底質惡化的問題,再用優加益生菌進行調水、穩水和平衡藻相。

    針對營養失衡的問題:嚴把飼料質量關,針對不同塘口螃蟹情況選擇合適蛋白,定期用生命元+黃金多糖,外潑應激硬殼靈補充鈣磷,增強螃蟹體質。

    結語

    螃蟹雖好吃,但是卻不好養,某一方面做不好就可能造成螃蟹的大量死亡,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因此廣大蟹農朋友在螃蟹養殖過程中要加強管理、科學飼養。

  • 7 # 農家小微

    螃蟹在天然環境養殖中體質、抗病能力強,但在今天池塘集約化養殖情況下,因為密度大,活動範圍受限制,加之管理的缺陷,讓螃蟹在每次脫殼增重的過程中,都面臨生命的風險,特別是放苗的第一次脫殼最危險。其主要是蟹苗經過漫長的越冬,體力消耗大、體質較弱,當水溫上升後許多情況的出現,給螃蟹首次脫殼帶來困難。首次脫殼死亡的這麼大由我來給大家揭秘:

    分析病因得出:1.在早期清塘工作上沒做好清塘藥物用量過重,導致水體農藥性殘留過重,水體解毒不徹底,螃蟹黑鰓,肝胰臟壞死。選擇試毒水生動物不當,導致螃蟹第一脫殼中毒死亡

    2.螃蟹在脫一殼之前沒有對水體全面性消一次毒,導致螃蟹在第一殼後感染慢性疾病,進食減少,體質衰弱,脫殼時體力衰竭,導致死亡。

    分析病因得出:水質不良,底質惡化,池水長期處於低溶氧狀況下,或夜間溶氧偏低,水體有害物質含量過高,螃蟹處於高應激狀態,導致脫殼死亡。

    分析病因得出:投餵單一的飼料或飼料營養不全面,缺鈣或鈣、磷比例不平衡,或者飼料投餵量長期不足,出現斷腿,軟殼。這是發生脫殼後軟殼蟹死亡的主要原因。

    分析病因得出:在清明過後水體開始大量的泥混和白混,而泥混的產生主要原因是:1.投餌不足,螃蟹放養密度過大。2.水草面積太小或者是塘裡面沒有水草 3.天氣變化,雨水過後4.野雜魚過多5.到藻過後。而白混的產生主要原因是:1.浮游動物過多2.糠蝦幼體大量繁殖3. 藻類與有機質共生,形成膠體狀態,懸浮水體中 4.到藻和殺蟲過後

    而以上這兩種水混養殖戶都認為是蟲搞混的,沒有針對性解決水混的問題,而選擇直接殺蟲,使用不當的殺蟲擠或者是使用殺蟲劑過量,直接導致螃蟹脫殼軟殼死亡。

  • 8 # 田園丹丹

    1.在早期清塘工作上沒做好清塘藥物用量過重,導致水體農藥性殘留過重,水體解毒不徹底,螃蟹黑鰓,肝胰臟壞死。選擇試毒水生動物不當,導致螃蟹第一脫殼中毒死亡。

    2.螃蟹在脫一殼之前沒有對水體全面性消一次毒,導致螃蟹在第一殼後感染慢性疾病,進食減少,體質衰弱,脫殼時體力衰竭,導致死亡。

    3.投餵單一的飼料或飼料營養不全面,缺鈣或鈣、磷比例不平衡,或者飼料投餵量長期不足,出現斷腿,軟殼。這是發生脫殼後軟殼蟹死亡的主要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總也等不到我愛的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