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br3168094595
-
2 # 營養師Bruce
人出汗2種情況
一種是為了散發熱量降溫
跑步持續幾分鐘之後,
身上開始急速的出汗,就是散熱;
一種是交感神經緊張導致的
有的人見到陌生人手心出汗,
這涉及到腎上腺素,
腎上腺素能遞質而作用於腎上腺素能受體。
碰到一個老虎是不是嚇出一身汗?
——說明出汗受到交感神經控制的 ,多汗症是區域性交感神經興奮導致,醫院也沒有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
對於糖尿病患者,看出汗量和具體出現這種症狀的時間……
然後進一步判斷,現在的身體情況如何,不要耽誤身體情況~
-
3 # 糖人健康網
營養師小糖來為大家解答。一般來說,糖尿病人晚上出汗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發生了夜間低血糖,另一種是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的症狀。
第一種情況,當糖友們晚餐進食量過少,或者餐後運動量過大,又或者是用藥不當時,就有可能發生夜間低血糖。在睡眠中不知不覺的發生低血糖,會導致患者噩夢連連,全身冷汗,嚴重降低睡眠質量。而睡眠差又會反過來引起血糖失控,所以糖友們要儘量避免夜間低血糖。有低血糖傾向的糖友最好在睡前查一下血糖,如果低於5.6(糖友的血糖下限不能低於4.4,低於3.9就屬於低血糖)建議適量吃點東西再睡,比如吃一小片面包,喝半杯酸奶,吃半個蘋果、吃半個橙子、吃半根玉米等。
第二種情況,當糖友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時,就會出現神經病變,而自主神經病變就是其中一種。患者常出現異常大汗的情況,可表現在面部,也可表現在四肢、軀幹。出現了神經病變建議糖友們及時就醫,使用一些對症的藥物去控制。當然,最根本的還是要把血糖控制達標,血糖控制好了,異常出汗的症狀也會有所改善。
-
4 # 只有營養師知道
肯定有不少糖友會發現自己三更半夜突然驚醒,身上一身的汗,但並不明白這是什麼原因。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晚上產生了低血糖,另一些總是愛出汗的糖友可能是因為血糖控制不好,引起了周圍神經病變,也會出現晚上出汗多的情況。但如果經常發現自己半夜醒來,汗流浹背一定要引起重視,半夜驚醒是身體自我保護的功能,提醒我們可能是低血糖出現了,如果出現低血糖嚴重的情況沒有驚醒,那就可能有危險了。
糖友應當多預防晚上低血糖症狀,例如晚上控制好自己的飲食,主食攝入適當,不要因為影響血糖就少吃,主食是主要為糖友提供能量的食物,因為糖友一般還是會服用降糖藥、注射胰島素的,如果晚上少主食的攝入,很可能就會出現低血糖的症狀。晚上如果運動量較大的話,可以適當補充一些水果,睡前可以喝一杯牛奶,牛奶中富含乳糖,乳糖能緩慢釋放葡萄糖,對血糖影響不大,也是很好預防晚上低血糖的食物。
特別是一些糖友晚上特別想吃甜點,但因為知道晚上吃甜點對血糖影響可能會更大,所以擅自多服用降糖藥、注射胰島素,但藥效和我們自身的胰島素作用時間和效果都有差別,它們的可控範圍更小,很有可能藥效一到立馬讓血糖迅速下降,在半夜引起低血糖,所以千萬不要因為像吃甜點就多注射胰島素、多服用降糖藥,若感覺血糖不對勁,多透過運動來降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因自主神經病變導致出汗更多,有60%左右的糖友可能最終會出現排汗障礙的問題。早期的症狀可能是上半身的拍含量增加,如胸背經常汗流浹背,鼻尖,腦門總是有汗掛著。因為神經病變可能會減少下半身排汗,如足汗少,增加上半身排汗來代償。控制血糖的穩定是組織神經病變的最好方式,如果長期血糖不穩定,血液中流經的大量葡萄糖會持續損傷更細小的血管,導致身體脈絡損傷,一般治療糖友的多汗症都是改善血流通常,減緩血液瘀滯,能夠改善出汗異常的症狀。
出汗多的糖友也不太太過焦慮,多聽從醫生的叮囑,正確服藥、注射胰島素,再透過結合日常飲食的改善來共同穩定血糖,晚餐嚴格控糖控量,不多吃也不要少吃,避免高強度運動,睡前可檢測自己血糖值,低於5.4最好補充一些低糖、升糖較慢的食物。有多汗症的糖友可透過補充維生素B族,保護神經系統,或其他抗膽鹼藥物,補充充足鈣質,穩定神經系統的調節,日常堅持適當運動,維持血液的通常。
-
5 # 孫醫生講糖
有些比較仔細的糖尿病朋友會來諮詢我,最近夜裡有出汗情況,是怎麼回事呢?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嚴重不嚴重。
這是非常好的一個問題,我們一直提議,糖尿病患者在病程中要仔細觀察身體的變化情況,有變化時要及時和醫生進行溝通。
糖尿病人晚上或者夜間出汗,有許多種原因,有些無傷大雅,有些就可能危及生命,一定要特別注意。
夜間出汗的原因常見有以下幾種:低血糖:
這是糖尿病朋友比較常見的出汗原因。低血糖出現的原因主要與飲食、運動和用藥有關。由於晚餐進食量過少,餐後運動量過大會出現夜間低血糖。降糖藥物如胰島素、胰島素促泌劑等藥物使用量過大,長短效藥物使用錯誤、用藥後未進餐等等都可能引起嚴重的低血糖情況,患者會出現出汗、心慌、頭暈,隨著會出現意識模糊,甚至昏迷。
出現神志異常是低血糖比較嚴重的情況,一定要及時處理。對於使用胰島素或者胰島素促泌劑的患者,要規律準確的進食、用藥,還要注意在床頭準備糖果、食物,防止低血糖突然發作,活動不能的時候無法及時補充糖分,特別是獨居的老人。
心肌缺血:
這是比較危險的情況,糖尿病人出現急性心肌缺血、心絞痛或者心肌梗死時,會出現心前區不適、疼痛,胸悶,壓榨性疼痛等比較典型的情況,疼痛部位也可能在左肩、頸部、牙齒等。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這些典型的症狀可能不會出現或者全部出現,但一般會出現出汗的情況,同時會有胸悶。
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有條件儘快測血糖,沒條件者可先吃含糖食物,如症狀不能緩解,應儘快撥打急救電話,尋求專業醫務人員的幫助。
糖尿病神經病變:
糖尿病人出現自主神經病變時會出現出汗的情況,表現為區域性出汗異常,如左側身體出汗,右側無汗,或者右側身體出汗,左側無汗;也可能是上半身出汗,下半身不出汗,或者下半身出汗,上半身不出汗;偶爾也會有某一部位出汗的情況如背部。這種出汗情況一般會持續一段時間,可能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肢體麻木、神經源性膀胱等症狀。
營養神經治療有一定療效,但基礎是必須要平穩血糖方能得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性激素水平紊亂:
俗稱更年期,這部分患者由於性激素水平紊亂,可能導致血管的舒縮功能異常,出現發作性燥熱出汗的情況,同時伴入眠障礙,會更進一步導致出汗症狀的出現。
在特殊時期出現的一些症狀,在45-55歲的女性中較為常見,男性中也有發現。
一般持續一段時間後可自行消失,可吃豆製品等含類雌激素的食物,如果症狀較為明顯,可服用調節自主神經藥物如谷維素,也可以補充雌激素治療。
結核:
結核菌感染引起,易感染部位可有肺結核、骨結核、腸繫膜結核等,其中以肺結核最為常見。病人可表現為低燒、盜汗、消瘦、乏力等結核中毒症狀,依感染部位的不同,可出現咳嗽、胸痛、骨痛、腹痛、尿血等症狀,血沉增快,結核菌素試驗陽性,影像學檢查可在感染部位出現病灶。
早期、規律、聯合、長程、足量進行抗結核治療。
糖尿病患者合併肺結核時,用藥要求比較謹慎。因為大部分抗結核藥物均存在肝腎的毒性作用,如果合併使用口服降糖藥物,那麼肝臟和腎臟的負擔更重,就可能出現肝腎的損害,因此對於合併肺結核的糖尿病患者,建議胰島素治療,這是因為胰島素的降糖效果確切,對肝腎臟功能沒有損害,能夠減少降糖藥物的品種和使用量。
糖尿病人由於免疫能力相對較弱,血液、體液中含糖分較高,有利於結核菌的生長繁殖,白細胞的趨化能力下降,是早期的感染不易被控制,可能出現結核菌的擴散,臨床症狀較重。目前的結核發病率在升高,糖尿病人群較多,也表現為糖尿病合併肺結核的發病率較高。因此在臨床上要密切關注可能出現的結核情況,做好防護。
熱:
會出汗,蓋個薄點的被子,或者開啟空調或者風扇,出汗的情況可能會好些!注意這種情況下,糖尿病朋友注意補充水分。
綜上所述:糖尿病朋友夜間出汗不可小覷,要認真對待以上各種可能。進行血糖監測,發現不易察覺的低血糖,定期進行心電圖、心臟B超的檢查,必要時可進行冠脈CT或者冠脈造影檢查。出現神經病變的患者要及時治療。有不明原因的消瘦要及時排除結核、腫瘤等的可能。
-
6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糖尿病患者併發自主神經病變時就會出汗多,尤其是上半身出汗多。這是由於糖代謝障礙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使汗腺分泌增加所致。另外,血糖高導致代謝率增高也是多汗的原因之一。
糖尿病人晚上出汗怎麼辦、嚴重嗎?我們知道在糖尿病發病過程中血糖水平會升高超過正常水平,很多器官浸潤在高血糖的濃度下,就會引起併發症的發生。
在許多人的印象裡,“三多一少”(多食、多飲、多尿、體重減輕)就是糖尿病的症狀,但其實糖尿病所引發的症狀會有多種多樣。例如糖尿病患者會出現視網膜病變,腎病綜合徵,大血管和微血管迴圈障礙,周圍神經病變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所以如果發生了這些併發症,也會導致相應症狀出現。
人體的汗腺是受交感神經支配,當血糖長期高於正常值時,會造成血管微迴圈障礙,導致神經病變,交感神經功能就會出現紊亂,最終導致神經支配的汗腺失控,表現為不自覺出現多汗,特別在睡覺時,有時醒來後會發現上衣溼透。
另外,低血糖也會導致患者不自覺的出汗。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經常可能會發生的急性併發症。當由於藥物、飲食或者運動等原因發生低血糖時,可出現心悸、焦慮、出汗、飢餓感等症狀。所以,當糖尿病患者出現大汗並伴有以上這些症狀時,首先要考慮是否發生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出現不自覺流汗應該怎麼辦?1、就醫檢查
當患者出現多汗症狀時,要及時就醫檢查,是否出現併發症。日常生活中也要定期監測血糖,瞭解血糖的波動情況。
2、控制好血糖水平
飲食要堅持清淡原則,少吃油膩、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適當吃粗糧,可以補充大量的膳食纖維,能夠有效地降低餐後血糖升高的速度,對控制血糖有很大幫助。另外,糖尿病患者要堅持體育鍛煉,保證充足睡眠。糖尿病患者還要積極服用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不要擅自停藥。
3、不要降糖過度
糖尿病患者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血糖升高,然而低血糖對身體帶來的危害並不亞於高血糖,輕度低血糖僅僅出現出冷汗,心慌心悸,頭暈和癱軟無力。但重度的低血糖會對中樞神經系統帶來不可逆的傷害,使得患者出現意識上障礙、昏迷,甚至會危及生命。所以糖尿病患者要遵醫囑用藥治療,運動後補充糖分,合理用餐,保證血糖平穩。
-
7 # 健康之初
很多糖尿病人都有出汗多的困擾,有的甚至可以溼透睡衣和床鋪,秋冬季節衣衫反覆溼透,容易導致受涼感染,給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
糖尿病人出汗多,其實並不是個小問題,它是許多糖尿病併發症來臨的警告。
1、低血糖反應
糖尿病患者在夜間更容易發生低血糖反應,血糖過低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節後纖維刺激汗腺分泌增加,從而導致出汗增多。
糖友可以在床頭放一些葡萄糖,在夜間出現多汗、心悸等低血糖症狀時,服用葡萄糖液可以迅速緩解低血糖症狀。
2、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
糖尿病自主神經發生病變累及汗腺,導致汗腺分泌異常後,糖友就會有出汗異常的症狀,常見的有多汗症、少汗症、侷限性多汗症、攝食性出汗等。糖尿病人多汗症主要表現為上半身,尤其是頭部、胸部、背部大汗淋漓。
穩定血糖,營養神經,改善微迴圈,可緩解自主神經病變引起的多汗。
3、糖尿病合併甲亢
糖尿病患者血糖異常以及胰島素分泌紊亂等容易引起其他腺體分泌紊亂,最常見的就是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糖尿病合併甲亢通常表現為怕熱、多汗、心慌、手抖、脖頸變粗、眼球突出等症狀。
糖尿病合併甲亢應及時服用甲亢藥物進行控制。
4、糖尿病併發結核感染
糖尿病患者多免疫力低下,當糖尿病合併結核桿菌感染時,就會出現夜間盜汗、咳嗽咳痰、消瘦、午後低熱等症狀。
當符合上述症狀時,建議糖友做相關檢查,若為併發結核感染,建議及時就醫診治。
5、糖尿病合併圍絕經期綜合徵
如果正處於更年期,糖尿病患者也是容易出現多汗尤其是夜間盜汗的症狀的。
透過注意生活方式調節、抗焦慮、營養神經、雌激素替代治療等方式,可以緩解。
6、糖尿病合併抑鬱狀態
受神經生物學因素和社會心理學因素等的影響,他尿病患者容易合併抑鬱狀態,而抑鬱狀態下的情緒緊張容易有多汗的表現。
透過心理干預以及抗抑鬱藥物治療可緩解由抑鬱引起的多汗。
回覆列表
我爸在住院期間,有一天晚上渾身是汗,馬上去請值班醫生,一測血糖太低,馬上掛葡萄糖鹽水,後來血糖慢慢正常了,據醫生說低血糖比高血糖還急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