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洛書圖解周易
-
2 # 諸心非心
孔子這句話是說,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表裡如一的以禮待人,就可以稱得上君子。
本句出自《論語》卷三。意思是,“性情太過直率而不注重禮,就顯得太粗魯;太過講究表面的禮儀而不注重內心的修為,就顯得虛偽,只有表裡如一的做到以禮相待的人,才稱得上真正的君子。”
先看句中“文”的本意。按詞源講,“文”與“紋”是個古今字關係,“紋”是後起字,它的“本字”就是“文”。文的本義,是線條交錯的圖形,花紋,“文”字的甲骨文像一個站著的張開雙臂、叉著雙腿,並且在胸膛刺畫花紋的人。引申到這裡,就是人的表面的行為舉止。
至於“質”就是人的內心實質。
表面的行為舉止要怎麼樣?孔子說,要符合“禮”,對人尊重的禮節。
什麼是禮?遠古的“禮”主要是為了祭神求福。到了西周,形成了“周公禮制”,也就是孔子一直極力推崇的“周禮”。
孔子所推崇的重視禮儀道德,具體而言,重視“禮”能使雙方以相互尊重為前提,尊重對方,不損害對方利益,同時又保持了自尊,為和平友好交往提供了幫助。在家庭生活中,以“禮”相處,長輩對子女慈善呵護,子女對長輩孝敬愛戴,夫妻間平等敬重,都能對家庭的和睦相處產生非常積極作用。
孔子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文質彬彬的本意,首先就是表裡如一,讓表裡融合於“禮”,言行舉止就會既文雅又真實,這合乎中道,這才能夠稱為君子。
有些人罵儒家是“完全虛偽”的,好奇怪了!儒家的創始人要求人要表裡如一的如禮待人(文質彬彬),方為君子,自己沒有做到位,罵那個教育人懂禮節的人,這讓人到哪兒說理去?
關於傳統文化,有人說,統治階級利用了儒家思想。利用了又有什麼不好?古今中外,沒有國家哪有小家?舍小家,愛國家不對嗎,儒家講“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不對嗎,非要西方那種以自我為中心,強調獨立和個性的學說才是最好的嗎?
還有人說,儒家是中國文明的千古罪人。事實勝於雄辯,我們來看一組資料吧,看看我們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釋儒道佔主導思想的傳統文化的各個朝代,國力在世界上是什麼樣子的。
漢朝:漢朝分為東漢和西漢,人口約5500萬,GDP佔世界比重約26%,和當時的羅馬帝國並立稱霸世界的東西方。
隋朝:609年,人口4600萬多,GDP已佔到世界比重的70%多。
唐朝:大唐是公認的最強盛的朝代之一,755年人口5300萬人左右,GDP佔世界比重為58%,第二名東羅馬帝國只佔9%。
宋朝:1110年人口不到4670萬,GDP佔世界的比重為80%多,有的說是85%(但是有些以“歲幣”的形式“贊助”了外圍國家。)
元朝:1290年人口不到6000萬人,GDP只佔世界比重的28%,中國GDP極速下滑。
明朝:明朝人口在6000萬到1億之間,GDP佔世界比重為55%,有的說是33%,還有的說是45%。
清朝:清朝人口最高峰超過4億,但GDP佔世界比重12%-35%。
中國傳統文化,帶給中華民族的是什麼?不用解釋了吧。何來罪人之說?
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是一個極具包容性的民族,傳統文化也是在歷史的程序中一步步包容,融合而發展壯大的。中華民族以禮待人,從不排斥外來文明。我們的中華民族是求真務實的民族。但是,那種妄圖完全否認偉大的中華文明的根脈的,他永遠也做不到。
-
3 # 人能弘道
孔子說:“人的質樸多於文飾,就會顯得比較粗野;文飾多於質樸就會顯得客套,甚至虛偽。文飾與質樸搭配得宜,才是君子的修養。”
其中質為“質樸”,可以理解為人的本質。人過於質樸,說話口無遮攔,做事直來直往,禮節全無,完全不顧及對方感受,那麼他的人生註定杯具。因為我們不喜歡和鄙陋、粗野的人在一起,即使有意見、建議,我們也要講究方式方法,適當的修飾是必要的。老子說過“將欲取之必先與之”,先肯定別人的優點,再適當說出缺點、建議,更能方便別人接受。
史為“客套”,甚至虛偽。“文”是後天的習得的文飾,雖華麗可觀,但易流於虛浮。
這個也是過猶不及,過於客套,講話一套套。話雖婉轉客氣,但對方仍然如墜霧中。
只有保持質樸之心,並表現文飾;或者文雅、樸實應物件、環境適時而發;即“文質彬彬”,這才是我們做人的修養。
-
4 # 索彥聊詩詞
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重點表達的是孔子認為要成為一個君子,最基本要具備這樣一個特性:
“文”與“質”都不能缺少。
什麼是“質”呢?很多人解釋是質樸、樸實,我覺得可以解釋的更具體點現代點,就是原生態,像一塊未經雕琢過的璞玉。
什麼是“文”呢?就是經過後天的人為的雕琢和修飾,用現在最時髦的話說就是裝(無任何貶義)。
“野”呢,就是粗俗粗野的意思;“史”就是不夠真誠,顯得浮誇。
綜上所述,對孔子這句“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合適的解釋,我個人認為就是:
太過於原生態不懂得裝,人們就會覺得粗俗;太能裝看不出一點原生態的痕跡,人們又覺得不夠真誠。把原生態和裝合理均勻地搭配在一起,既不讓人覺得粗俗,又不讓人覺得不真誠,然後才可以向著“成為一個君子”去奔。
解釋這麼多,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話來說就是: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但是要做到這一點,難度係數其實挺高的。我們都想把事情做到剛剛好,拿捏得恰到好處,就是因為這個度太難把握了。
-
5 # 淡漠千里1
孔子這句話是在闡述君子當如何處理“文”與“質”的關係。
質者,樸也,指人之動物屬性。文者,理也,指人的人文理性。
質勝文則野,是說人的天然動物本性缺乏人文理性(比如禮)的指引,就不能提升人的生命層次,就與其他動物沒有區別了,也就是說與其他動物處於相同的生存狀態(野生狀態)。
文勝質則史,則是說人文理性如果違背、壓抑人的自然天性,那麼人生就會變得僵化呆板、了無生趣(史者,鑑也,一是一二是二,取其僵化呆板之意)。
所以孔子說,只有能夠恰如其分地處理好此二者關係的人才配稱為君子!也就是孔子所說的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
6 # 借我三分鐘邱明速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評述】
質,有思想,有良知的意思。野,野人,粗鄙的意思。文,文采。史,掌管文書的。彬彬,都很行的意思。
何謂君子?
品德好,又有才能。
王陽明說:“致良知”才是儒家的道。可見,所謂的君子就是能“致良知”的人。
至於品德好、沒有才能的人和有才能、沒品德的人都不是君子。因為:
品德好,沒有才能,再多的想法,良知就是無法實現。
有才能,沒有良知,再好的才能,他也不會做良知的事。
這就好比一篇好文章,沒有好的中心思想行嗎?沒有文采行嗎?可見,一篇美文,必須要有正確中心思想和華麗的文采構成,二者缺任何一塊都不行。
再比如孝順。冬天給父母給父母喝冰水,可以嗎?可見孝順,除了孝順,還需要正確的行動,二者同樣缺一不可。
所以,做人做事要有成,就必須要有正確的目的(良知)和正確的行動(符合良知的行動)。這就是儒家所說的“知行合一”。
回覆列表
《論語》其實是孔子在給學生們講《易經》,每篇都是圍繞著一個或幾個主旨卦象展開論述的(除了鄉黨篇)。
我以洛書卦解之——本篇的課題主旨為困卦無疑: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質勝文則野——朋兌。
質為兌澤之象,質樸之意。兌澤對應坎水初變,是久經考驗的活化石,是碩果僅存的現代人,是群體免疫下的倖存者。下兌為倖存者,物競天擇;上兌為慣性公轉,自然而然。質如同舊非洲,天生地養,野人般生活,沒有聖人沒有文明沒有歷史——原始社會。
文勝質則史——澤雷隨。
隨卦下雷為仁者立心立命,如同遂皇教人鑽木取火,創造結繩記事,開創華夏古文明;如同伏羲發明八卦,始造文字,開啟中華文化之源。隨卦上澤為易更三聖,譜寫歷史——文明社會。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澤火革。
革卦下離為文明薪火傳承,上兌為螺旋進動。有文化一脈相承(離火),有英雄前仆後繼(兌澤),文火質澤相得益彰,於是有百家(離火)爭鳴(坎水),有君子儒小人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