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約翰
-
2 # 九號公寓南邊
這個民族崇尚勞動致富
一戰德皇車站臨時檢閱部隊
一個團幾千人只有倆文盲
大學生有
其餘基本都中學
一戰啊1914年啊
-
3 # 白驍揚
1.民族性
日耳曼民族立處歐洲正中心,無險可守,四戰之地,全民尚武善戰。德軍任何時候大部分軍官都是普魯士的軍事貴族,條頓騎士的後代。世界上最早誕生總參謀部這個機構。軍官一層有很高的軍事素養,超前的軍事理念。士兵一層有很強的紀律性,
集體榮譽感。如果說別的國家是一隻擁有軍隊的國家,那麼德國就是一隻佔領了國家的軍隊。
2.教育
洪堡早期成功的教育改革,是世界近代教育之先河。全民入學,實行義務教育,高等教育領域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研究生導師制度,最早的專本科刊物。當時的歐洲如果一個教授沒有去過德國留學,那麼將會認為他個人的教育體系是不完整的。高等教育中培養出了大量高精尖的人才,基礎教育培養出高素質的德國公民,在二戰時期這種百年科教興國的優勢都被體現出來。所以當初德國戰勝法國之後,老毛奇說德國對法國的勝利早已經決定於小學教師的講臺上。勝利取決於教育不取決於軍艦大炮。
3.時事
一戰德國戰敗之後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全民都被壓抑的仇恨感極強,並且尚武的民族仇視民主,嚮往獨裁,而這時一個強權的領袖希特勒的出現,以復仇為口號,匹配納粹黨強大的宣傳工具對全民洗腦,煽動了國民的這種復仇的信念,使得德國國民從上到下都同仇敵愾。
4.科技
二戰中一共26項劃時代的軍事發明,德國一國佔了23項。空軍的Heinkel 178型噴氣式戰鬥機,V2彈道導彈,反坦克炮軍用雷達,非觸發引信的磁性水雷等等,從蘇聯到美國,從開戰到結束戰爭,沒有任何國家在科技上可於德國抗衡。二戰前期整個歐洲70%以上的諾貝爾獎來自德國。這也得益於德國的教育。
5.工業
19世紀後德國完成統一,除了在科研方面努力,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業標準體系,DIN Norn(德國工業標準)。這些標準從工業生產到民用產品,涉及到各個領域。到如今80%以上的“DIN Norm”已被歐洲各國採用。並且在完成工業革命以後,從工廠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工業的階段使用“雙元制”的教育基本模式,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並監督執行的義務教育制度。相當於中國的中等職業教育,受教育者是初中畢業生,學制為2年-3.5年,分別在企業和職業學校交替進行,70%時間在企業,30%時間在職業學校。由職業學校進行理論知識的培訓,由企業進行實際操作技術培訓,後期,雙元制已經拓展到高等職業教育、大學以及研究生和博士的培養中。既提高了工藝與科技水平,又培養了大量優秀的產業工人。使得德國的科技和工業呈現出跳躍式的發展。在德國完成統一到二戰前期短短50年的時間裡,從山寨英法兩國的工藝品被歐洲國家集體嘲笑,變成了世界首屈一指。知恥而後勇。
-
4 # 藝林話史
自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發動二戰開始,德軍超強的戰鬥力便讓整個世界為之震顫,短短几周時間消滅波蘭,攻佔丹麥,挪威,隨後一年又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擊敗法國,稱霸西歐,打的英國喘不上氣來,可以說二戰初期的德軍那可是所到之處摧古拉朽,兵鋒所指所向披靡,在蘇德戰爭初期也是打的蘇聯元氣大傷,差點亡國。人們不禁疑問,為何同樣是經過一戰後20多年的和平發展,同樣那一代軍人都沒經歷過實戰的鍛鍊,怎麼別的國家都是些少爺兵,一遇到德軍就是整建制的投降或殲滅,而德軍卻突然爆發出如此強的戰鬥力呢?這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尋找問題的根源:
一、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傳統基因已經融入了日耳曼的民族血液,二戰前的德國青年就是為戰鬥而生的。關於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傳統最早可追溯到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後,一群來自德意志的東征軍條頓騎士團被羅馬教皇安置到了普魯士地區,準備讓他們自生自滅。誰成想這群每天就知道拿刀砍人的騎士來到這片水草肥美的地區卻不會發展經濟,治理地方,於是,他們繼續幹起了老本行,給周圍的各個王國當起了僱傭軍,繼續他們打打殺殺的偉大事業,久而之久,這群打手便在自己經常活動的地區建立起一個類似國家的組織機構,近代意義上的普魯士,可以說,於大多數國家是擁有自己的軍隊不同,普魯士是一個軍隊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為了戰鬥而生的。到了19世紀6,70年代,這群騎士團的傑出後代俾斯麥利用自己強大的政治軍事實力統一了整個德意志,這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這個帝國完美的繼承了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傳統,並將這一傳統傳播到德國東部地區。
二、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傳統使德國的軍事戰略思想始終走在世界前列。軍國主義的最大特點就是國民以尚武善戰為榮,從小就要經受嚴格的準軍事化訓練,而且普通德國士兵的訓練也是按照軍校軍官的訓練為標準的,其訓練嚴格達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這種訓練不只是個人身體素質和軍事戰鬥技能上的,而且還包括在軍事戰略思想方面,形成了濃厚的軍事戰略研究風氣,在這樣濃厚的氛圍下很容易培養出優秀的軍事戰略大師,從普魯士王國時期的腓特烈二世國王到普法戰爭時期的戰略大師老毛奇,再到一戰時期的魯登道夫,興登堡,無一不是世界級的優秀戰略大師。這種傳統還是在家族中世代繼承發揚的,軍官出身的人世世代代都以英勇善戰,建立戰功為榮。我們看二戰時期的好多德國名將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莫德爾,還有統帥級的龍德施泰特,布勞希奇,鄧尼茨等都是出生將門的虎將,一代代的家風薰陶使他們從小就培養起優秀的軍事素養。所以,在和平年代,這些軍事天才們就不停的琢磨未來戰爭該怎麼打,將來的發展趨勢是什麼。以至於戰爭一爆發,馬上就能顯示出他們先進戰略戰術的威力。
三,德國的科技始終走在世界的最前沿,德國的工業基礎很雄厚。德國科技人才可以說是這個星球上最具有嚴謹細緻,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人了,縱觀近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史,德國的科學家都佔有相當大的比重,這使得德國一直以來都有強大的技術人才儲備,在他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貢獻下,一批批逆天的武器裝備誕生了,從天上飛的噴氣式飛機,到地上跑的虎王坦克,還有各種口徑的火炮,射速變態的MG42機槍,這些先進的武器裝備配上戰鬥力爆表的德軍士兵,那將是恐怖的存在。
四,凡爾賽合約對德國毀滅性的制裁使德國上下凝聚起一股強大的復仇心理。凡爾賽合約的霸王條款激起了德國民眾的強烈不滿,一種打破凡爾賽體系的束縛,重建一個偉大的德意志成為了當時德國社會的共同呼聲。可怕的是,這種民意卻被來自奧地利的一個流浪漢希特勒所利用,這個流浪漢用他那嘶啞的嗓音和天才般的忽悠能力燃起了日耳曼民族塵封已久戰鬥精神,終於,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這一爆發,讓整個世界為之顫抖。
-
5 # 歷史春夏秋冬
一是經濟實力強大:一戰德國是戰敗,但,後來這個各國給他投資借貸,美國的的大批投資,是德國經濟基礎復甦,希特勒上臺後,透過專制資本主義,和資本投資大利興造工廠,是德國經濟基本恢復到一流大國,
二是教育普及廣泛:二戰時,德國公民的受教育程度在各個資本主義大國中是最高的。德國法律規定,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父母必須將孩子送去上學,接受免費的義務教育,如果父母沒有送孩子上學,或者允許孩子曠課,父母必須要向政府繳納高額的罰款,而且名字還會被登記在冊。上學是免費的,不上學反而要罰款,這就是德華人對教育的重視。正是這種對教育的重視,使得二戰時德國工業極其發達,有眾多優秀的專家為德軍制造最出色的武器裝備,而德軍士兵因為受教育程度高,有著最好的管理,最好的紀律,最佳計程車兵素質,這樣的軍隊,又怎麼可能不強大呢?
-
6 # ee9928
1.高度的職業化的軍隊,超強的紀律性和絕對權威的服從。
無論是閃擊戰還是防禦戰,德國的軍隊留給人們的是他的如同鐘錶般精準的作戰指導,嚴格的作戰紀律,對上級的絕對的服從,和對希特勒的絕對忠誠。
2.先進的武器裝備及軍事理論和戰術說到戰鬥力還得先說說兵器裝備,說到二戰時的德軍的武器裝備,無論陸海空都有先進的,領先世界的。
陸軍有虎式,豹式,虎王坦克,哪一種是不讓對手羨慕不已,哪一種不是威力無比,只可惜生產工藝過於複雜,造成產量太少,維修複雜跟不上,打掉一輛少一輛。陸軍還得說說MP43/44突擊步槍,實在太有名了,不多說了,就是現在世界各國的自動步槍的鼻祖。空軍有ME109,產量達到33000多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且二戰中的德國王牌飛行員清一色的都駕駛ME109。斯圖卡,FW190,都是讓盟軍為之膽寒的軍機,且Fw190D高效能戰鬥機,已達到活塞式戰鬥機效能的極限。軍機當然還得說說噴氣式戰鬥機,世界上的第一種噴氣戰機海因克爾He178。若不是高層延誤了噴氣式戰鬥機的發展,二戰時後期的制空權會落於誰家還不一定。戰爭也許又會推遲若干年結束?海因克爾He178帶來的不僅是第一代的噴氣戰鬥機,還有駕駛他們的德軍飛行員們總結的噴氣機作戰戰術為戰後世界各國的所借鑑。海軍有電力潛艇。彈道導彈有V1,V2彈道導彈,又是一個第一,當今世界的彈道導彈很大程度上都是受V2的影響,順便提一下V,"V"來源於德文Vergeltung,意即報復手段。戰後的英美等國根據V1都迅速研製出了自己的彈道導彈,而V2的以機動的方式躲避打擊的理念至今仍被各國廣泛使用。
大部分還要歸功於希特勒個人魅力,和超前的眼界,只不過得罪人太多,引起眾怒。
-
7 # 陽光明媚的年代
戰爭戰鬥力要三方面支援,一:國力強大,保障後勤,戰爭人員家屬安撫,武器更新換代。二:指揮官的培養跟選拔制度,德國當時很多貴族都是軍官團,世襲,有很多戰爭經驗流傳下來。三:士兵執行力跟戰爭素質,德國民族一直都有這樣服從的傳統。
-
8 # 我愛吃糖蒜
二戰中,德軍的戰鬥力驚呆了其他的國家,一個月之內滅了波蘭,35天滅法國。好像沒有他們能滅不了的國家。但是為什麼德國的戰鬥力那麼強呢?我認為有這幾項原因
1,一戰的陰影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保持非常大的優勢,但是由於後期各種因素的影響,最終還是戰敗,導致皇帝逃到荷蘭避難,雖然皇帝走了,但是德國的普魯土軍團並沒有滅亡,而且德華人都為了報仇而努力。雖然德國陸軍和海軍只有十幾萬兵力,但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當軍官使用。為後來的擴軍提供了人才保證。
2,國民文化高
20世紀初的德國,雖然建國時間不短,但是基礎教育還是非常好的,人民的識字率非常高,從培養各種飛行員等等就可以看出,強大的人才儲備為德國戰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3,團結
德國的普魯士人非常團結,為了讓自己的我在生活的更好,一個又一個的青年拿起了槍,上了戰場,雖死無憾。雖然說有一部分是希特勒鼓動的原因,但是這是歷史所決定的,並不是希特勒一個人所說的,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所以才保持那麼強大的戰鬥力。
4,先進的武器
二戰中,德國很多武器都亮相了很多人的眼睛,其實以現在的角度來看,很多武器也是非常優秀的。比如虎,豹式坦克,還有飛機,潛艇等等,這些強大的武器支撐著強大的軍團,打出強大的戰役。
-
9 # 浩蕩揚子江
德國軍隊在一戰和二戰中,都表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尤其在二戰中,德國的閃電戰所向披靡,傳統上的強國,英法聯軍都不是他們的對手,27天內征服了波蘭,1個小時拿下丹麥,23天征服挪威,5天征服荷蘭,18天攻克比利時,39天征服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閃電戰的奧秘就是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方面要飛機和坦克的協調配合,另一方面對參與進攻計程車兵,專業要求很高,沒有各個方面的緊密配合,無法完成如此之大的戰役,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
德國軍隊如此強悍的戰力,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們有一支極其專業的軍官隊伍,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正是有了專業的軍官訓練士兵,指導士兵在戰鬥中的戰術戰法,才帶出一支能征慣戰的隊伍。德國軍隊的軍官不少出生於貴族,有很強的榮譽感,他們也不墨守成規,喜歡新鮮事物,不少人藝術修養也很高,打仗也願意身先士卒,士兵在他們帶來下都奮勇爭先。
再加上德國參謀部的高效,元首對軍隊的支援,現代化的武器,這些都使德國軍隊如虎添翼,差不多把半個西歐收入囊中。
-
10 # 菸酒閣小學士
二次世界大戰德軍戰鬥力之強,令人驚歎,實際上是以美蘇英為首的大國舉世界軍事、工業之力才消滅了德國納粹軍事力量。二戰的破壞力之強、武器和戰爭理論直到現在影響著現代的政治、軍事格局。一戰結束到二戰爆發前這段時間,德國從一個殘破的戰敗國迅速恢復,不但大幅度提高了國民生活水平,刺激民眾瘋狂愛國熱情,還大力發展科技,擴張工業能力,在英法蘇等大國打壓下,遠交近攻擴張勢力範圍。一個國家的軍事能力,背後是個龐大的支撐體系,包括人口規模和素質、軍事動員及訓練效率和體系、軍事指揮和技術人員的數量和質量、科技和研發能力、工業製造規模和質量(製造工廠、產業工人、機床、管理人員數量和質量)、礦產資源的規模(糧食、石油、煤、電力、貴金屬)、交通運輸能力(航空鐵路海運公路網)等等,德國的軍事基礎就是建立強大的戰爭潛力上,迅速擴張的。
希特勒上臺後,種種軍事擴張的政策和動作,大大刺激了民眾的狂熱,在二戰爆發前,德國進行大規模的擴軍備戰,重點在幾個方向的軍事改革獲得了成功,是德軍戰鬥力提升的基礎:第一是軍官團的軍事指揮和擴軍系統的提升。德國戰敗後保留了一支十萬規模的軍官部隊,德國軍官一直以來就是有重視責任和榮譽的傳統,這支軍官部隊對於一戰失敗感到恥辱,非常認可納粹關於生存空間被擠壓,德國需要向外擴張的理論。希特勒大量提拔年輕軍官、關注新式戰爭理論並進行論證。軍官團經過現代軍事理論的灌輸和實戰,迅速掌握現代戰爭指揮,在軍官團基礎上進行的擴軍,在綜合素質方面領先美英蘇法一個時代。實際上單從武器效能來看,二戰初期德軍除戰鬥機、88毫米防空炮,班用機槍略有優勢外,其他武器效能都不是世界先進水平,戰鬥力的決定因素還是人。如蘇芬戰爭中,佔據人數、武器優勢的蘇軍一敗塗地,軍事指揮人員的因素佔據失敗主要原因。
第二是德軍掌握以裝甲兵為突擊力量的閃電戰理論:在擁有制空權的情況下,集中使用裝甲兵攻擊、穿插敵方指揮中心、交通樞紐、物質倉庫等重要目標,並切斷敵方退路進行合圍作戰。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損失了數百萬年輕男性人口,戰後德華人口下降,步入老齡化社會。二戰爆發前,德國總人口為6700萬,如果依靠一戰的消耗戰術、壕溝戰術再來一次大戰,德國肯定無法接受。德國之所以敢發動二戰,是認為透過裝甲兵快速機動、合圍戰術,是最先進有效的作戰理論,希特勒自認為佔領和消滅整個歐洲、蘇聯,可以接受的德軍人員損失在二百萬內,這種自信和盲目樂觀的態度,自始至終貫穿在希特勒和國防軍高層心中、滲透到各個軍事作戰計劃裡,直到1942年斯大林格勒慘敗,德國才意識到軍事力量的不足,從而在1943年進行了戰爭總動員。
第三德國擁有高素質的兵員,與歐洲其他國家不同,德華人自古就是就充當僱傭兵的傳統,特別講究紀律和嚴謹,做事情一絲不苟,對於上級任何命令都會認真的執行,所以德華人堪稱世界上最容易管理計程車兵,只要稍加訓練,就能形成很強戰鬥力。德華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常信守諾言,二戰後期,德軍已經從希特勒的謊言中醒悟過來,但是整個國防軍都曾宣誓效忠希特勒,在他們看來違背誓言是非常可恥的事情,只能戰鬥到底。
-
11 # 榮華之武器堂
從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德軍開始重整武裝。到1939年9月1日大戰爆發前,陸軍已經擁有106個師-其中7個裝甲師,裝備坦克2000餘輛;海軍發展到擁有主要堅挺161艘-戰列艦2艘、袖珍戰列艦3艘等;空軍由於是193年新建立的,全部是新飛機,數量達到2500架,僅次於蘇聯。
德軍深知軍隊靈魂是戰鬥力,因此十分注重堅定軍隊作戰的新年,鼓舞士兵的時期和加強軍隊的訓練。德國對軍隊的教育和宣傳使德國軍人趕到自己對國家輔助有責任;德軍的訓練更是嚴格而刻苦的,使得德軍士兵軍備了勇敢、堅強的性格。德軍培養了大批軍官,這些軍官不僅會靈活運用戰士,而且能夠身先士卒,官兵艱辛來也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德軍對於部隊的聯合作戰能力予以充分的重視,特別注意到了步兵、炮兵、騎兵、裝甲兵、空降兵與航空兵等諸軍兵種之間的相互配合、協調和支援訓練。這不僅培養了軍兵種之間的互信關係,也提高了部隊的戰鬥技能和整體戰鬥力,而且也為後來實施閃擊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裝備上,德軍借鑑了一戰失敗的教訓,生產了大量先進的衝鋒槍、坦克、火炮,使得自己軍隊在戰爭爆發時成為裝備最精良的軍隊。
-
12 # 白馬嘯西風
首先德國是從一個四分五裂的狀態下經過多年鐵血征戰由普魯士統一全境而形成的,在這個過程中鑄就了德國軍隊的鐵血和嚴格的紀律,形成了嚴謹嚴格的性格,這種性格不僅僅作用在了他的軍隊中他的民眾也受到影響,形成了德意志民族特有的性格和精神。
其次有偉大的軍事家指引他們,克勞塞維茨是近代軍事科學的奠基人,還有老毛奇等人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德國軍隊特有的軍事思想,在戰爭中能很有效的顯示出軍隊的戰鬥力和戰鬥素養。
再次是科技發達,軍事裝備製造能力強,第二次工業革命實際是以德國為中心的,內燃機,電動機等等科學研究中德國科學家佔了很大一部分。
武器先進,軍事思想名列前茅,軍官素質高,軍事指揮能力強,造就了二戰德國強大的戰鬥力。
-
13 # 寰球視野新觀
二戰時期,早就不是單純靠數量就能取勝的年代了,現代化戰爭,哪些因素能夠決定一場戰爭的勝利呢?首先是國力的強弱,這又包括許多方面,總結起來,主要有工業生產能力,科學技術,物質儲備,軍隊素質。
二戰時期,德國經過希特勒的領導,不可否認的是,德國的國力有所上升,已經不是一戰剛剛結束後,那個任人宰割的貧國弱國。德國的工業生產能力躍居世界第三,僅僅次於工業大國美國和蘇聯,如果考慮人口數量和土地面積,德國的經濟增長簡直可以稱之為奇蹟。
到了今天,德國貨依然是高質加高價的代名詞,二戰時期同樣不例外,克虜伯的軍火,保時捷,賓士,西門子等等,數不勝數,所以德國才會有讓敵人聞風喪膽的虎式豹式坦克,88毫米高炮,翱翔天際的BF109戰機,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以及被稱為希特勒電鋸的MG42機槍。武器裝備先進,所以德軍才能夠所向披靡。
接著說一下科學技術,早在二戰之前,德國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它是世界的科學之都,愛因斯坦,凱庫勒,薛定諤等等,不勝列舉。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第一戰鬥力,所以德國才有那麼多黑科技,比如最早的噴氣式戰鬥機,最早的導彈,甚至差一點研究出核武器。所以德國戰敗後,美國乾的第一件事不是搶物質,而是去搶科學家,這就足以說明了。
物質儲備方面,德國先天不足,所以比較依靠閃電戰。
軍隊素質方面,德國在歐洲處於四戰之地,德軍素來強悍,尤其是普魯士,更是以步兵強悍耐戰聞名,典型的軍國主義色彩。 希特勒上臺後不就便開始了擴軍備戰,德國由於《凡爾賽條約》的限定,軍隊數量較少,於是德國在提高國民素質的幌子下,開始整軍。比如德國空軍,英法等國不讓搞,於是德國以飛行協會的名義,在民間訓練空軍。為了在實戰中訓練軍隊,希特勒把軍隊派往內戰中的西班牙。
德國還有一批優秀的將領,比如納粹德國三傑,古德里安,隆美爾,曼施坦因。 德國為了戰爭,全面開工,修建高速公路,為了將來運兵之用。
德國是開戰者,所以能夠更早地做出準備;它知道自己要進行怎樣的戰爭,所以準備的更有針對性;它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開戰,所以能夠打的敵人猝不及防。 總之,德軍做著全面的準備。所以,德軍的戰鬥力傲視群雄。
-
14 # 史書上冬眠的蛇
要想理清二戰德軍戰鬥力強悍這個問題,我覺得應從三個方面來回答。
一,工業力量尤其是重工業力量強大。近代德國從1870年統一之後,發展迅速,到1900年左右,他已經成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工業強國,其生產的各類先進武器遠銷世界各地。我們中國滿清時期的北洋水師主力鐵甲艦多數都是從漢堡造船廠訂購,就可窺見德國重工業之實力。雖然經歷了一戰的失敗,但德國的工業技術底子尚在,這個是戰爭無法摧毀的,一旦有資金的支援,就會迅速恢復,領跑世界。實際上,由於美國的貸款,德國的工業不僅恢復還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技術力量一直穩居世界一二位。強大的軍工保證了武器的先進性,讓德軍在戰場上表現出強大戰鬥力。
二,普魯士軍人的職業化程度高。開啟歐洲地圖,你就會很明顯的發現德國身處歐洲大陸中央,東南西北,強敵環伺,屬於典型的四戰之地。要想在這種環境下生存下去,必然要有強大的軍隊來提供安全,所以德國軍人,尤其是普魯士軍人大多都是世代軍人出身,也就是家裡十幾代人或幾十代人都是軍人出身,國家地理,家庭環境,造就了德國軍人的優秀品質,使得他們在戰場上發揮出比別國更強的戰鬥力。
三,希特勒的瘋狂的演講煽動能力。一戰後,德國遭到協約國的全力打壓,凡爾賽合約的簽訂更讓德華人感到前所未有的恥辱。納粹上臺後,以廢除凡爾賽合約和重新強大德國為宣傳口號,鼓動德華人充滿復仇理念,希特勒那天才般的演講更把德華人全體洗腦,成為了一群好戰分子。在這種失去理智和不正確思想的引導下,德軍往往能發揮出更加可怕的戰鬥力,作戰意志就比其他國家要強悍許多。
當然,還有一些原因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比如優良的戰略戰術,傳奇的指揮策略和武器的妙用等等就不一一贅述了。
-
15 # 沉140769451
源於先進軍事思想的運用。首先,是集中使用坦克,利用坦克在機動力、防護力、火力上比步兵、騎兵的巨大優勢,可以迅速在由步兵防禦的,缺少反坦克火力的戰線上實現快速突破,德軍更是選擇在敵軍防禦薄弱的,兩支部隊的結合部,快速突破,並對敵軍實施深遠包圍,切斷敵軍的後勤補及與聯絡,造成包圍圈內的敵軍驚慌失措、指揮混亂,喪失戰鬥意志,從心理上首先擊敗敵軍,被德軍隨後趕來實施圍殲任務的步兵部隊趁機消滅。而坦克裝甲部隊,在步兵接替自己的位置後,進一步向後方快速進攻,令後方敵軍還不瞭解前方情況下,不瞭解德軍的進攻方向、規模,無法及時組織起新的有效防禦時,突然遭到打擊,而造成混亂,往往只是看見少量德軍,就成了驚弓之鳥,倉皇撤退,也令自己後方的部隊產生蝴蝶效應,在各種謠言中潰敗。典型的亂中取利;其次,是圍繞坦克裝甲部隊新的作戰樣式,研製配合坦克裝甲部隊地面作戰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群,用比地面炮火更快捷、兇悍的方式,為坦克裝甲部隊提供空中火力支援和打擊,使坦克裝甲部隊的攻擊前的火力準備更隱蔽,為坦克裝甲部隊的前進,開闢安全通道,摧毀敵軍坦克裝甲部隊和步兵,首要的仍然是摧毀敵軍的戰鬥意志,打心理戰;最後,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兵器在區域性,形成敵人無法克服的優勢,像黃油刀切開黃油一樣,鋒利無比。而擊敗德軍的方式,就在於,以空中力量,奪取制空權,將斯圖卡轟炸機趕出天空,用自己的轟炸機去驅散德軍叢集的坦克裝甲部隊,使其不能集中使用(西線盟軍就是這樣乾的,讓德軍坦克裝甲部隊東躲西藏,不敢大規模行動或只能找空軍無法上天支援的惡劣天氣行動,阿登突出部的戰役,就是這一典型),為步兵部隊加強反坦克火力,集中使用自己的坦克,準確判斷德軍的進攻方向和地點,在德軍進攻路線上,層層阻擊,消耗其坦克裝甲部隊,當其己成強弩之末時,再以自己的坦克裝甲部隊進行強力反擊,擊潰德軍,並以不斷的攻勢前進,迫使德軍難以建立起有效防禦(蘇軍自莫斯科保衛戰開始,就是這樣做的,但在庫爾斯克會戰前,進攻蘇軍往往不注意避免自己的坦克裝甲部隊的進攻進入強弩之末,一味窮追猛打,低估德軍迅速集中坦克裝甲部隊的能力,導致德軍的反擊,造成巨大的傷亡)。
德軍士兵的戰鬥素質,不一定比蘇軍士兵的高,但德軍權力下放式的指揮體制,令德軍各級指揮官,可以針對戰場的實際情況,果斷調整自己的戰鬥部署,更有效率的指揮戰鬥。而蘇軍各級指揮官,必須一級服從一級,嚴格按照上級指揮人員的部署行動,發現戰場變化,不能隨機應變,而是層層上報,等待上級的命令,貽誤戰機,而上級往往又不充分了解實際情況,下達錯誤的指令,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同時各級指揮員的政治壓力也很大,任何的指揮決定,都要優先考慮是否政治正確,而不是軍事正確,否則,先打敗自己的,不是敵人,而是自己人,軍隊中的政治大清洗,導致蘇軍大部分有經驗的各級指揮員被自己人消滅了,新的指揮員要重新學習,掌握指揮經驗。
德軍初期的勝利,皆因為對手落後、陳舊的軍事思想,氾濫的和平主義思想和蘇聯式的自殘。所謂德軍戰鬥素質高、裝備先進,是軍盲的膚淺認識,只看見勝利的表面,看不到勝利的本質。
回覆列表
二戰時期軸心國德國的戰鬥力是舉世公認的,世界上一流的。他們之所以會失敗,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戰略和戰術的失誤,戰略物資和燃油供應的短缺等等。
但最主要的一點,還是他們不得人心,實行的不僅是是侵略擴張的政策,而且奉行的是反人類的法西斯主義。所以說德國納粹不是敗給了別的,是敗給了正義。
至少在歐洲東線戰場的蘇德戰爭中,德軍的戰鬥力是明顯佔了上風的。
在蘇德戰爭爆發的時候,德軍一共有800萬軍隊,而蘇聯的軍隊比德國幾乎多一倍為1700萬;德國總人口8000萬,蘇聯共有人口1.6億左右;德國國土面積為37萬平方公里,蘇聯面積為2240平方公里。無論如何德國都是出於絕對劣勢的,這場戰爭的結果是毫無懸念的。
而且按照常理,希特勒是根本不敢發動對蘇聯的侵略戰爭的,因為沒有一點勝算。可是希特勒不但發動了,而且還在戰爭初期完全掌握了戰爭主動權,很快佔領了蘇聯大片國土。
如果說把前期蘇聯的失敗歸咎於德華人打閃擊戰,蘇聯武器裝備落後,還馬馬虎虎能站得住腳。
可是在蘇德戰爭後期,蘇聯軍隊得到了美英的大量援助,戰略物資和武器供應跟德軍相比佔據絕對上風,蘇聯的兵員補充也源源不斷;反觀德軍彈盡糧絕,士兵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沒有制空權和機動部隊掩護下,餓肚子打仗。
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蘇聯軍隊在德軍面前也絲毫佔不到便宜,每次戰役蘇聯軍隊付出的傷亡都遠遠多於德軍。
在斯大林最為得意的戰役莫斯科戰役中,蘇聯方面的傷亡超過85萬人,而德國軍隊的傷亡是50萬人左右。整個蘇德戰爭,德國的總傷亡人數為395,而蘇聯方面則是509萬人。
所以幾乎所有的軍事專家都說,蘇德戰爭德國是贏得了戰役,輸了戰爭;蘇聯是輸了戰役,贏了戰爭。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除了盟國戰爭是正義的、美國軍事物資援助給力、美英軍隊配合給力,還有一點就是蘇聯人太多,多的恐怖。要是單單跟德軍拼戰鬥力,蘇軍真不是對手,有負戰鬥民族的盛名。
為什麼德軍戰鬥力這麼強?
一、德國好戰的傳統。二戰的德國軍隊起源於德意志帝國軍隊,它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普魯士軍隊,再往前是在歐洲享有盛名的條頓騎士團。
條頓騎士團是中世紀歐洲三大騎士團之一,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戰鬥力爆棚,德國軍國主義的發源地在普魯士,而普魯士就是他們真刀真槍贏來的。
二、德國軍隊體制先進。很多人不會忘記,清朝政府富國強兵搞洋務運動、北洋新軍借鑑的就是德國軍隊體制。
日本軍隊在19世紀末戰鬥力亞洲第一,在20世紀初的蘇俄戰爭曾經胖揍戰鬥民族。日本軍隊的老師是誰?也是德國。
因為一戰戰敗,德國國防軍人數被限制,所以德軍就全力培養優秀人才,把每一名德軍士兵都當做指揮官來培養。
德國最有名的柏林軍事學院,校長就是少將軍銜,從這裡走出的名將多得數不過來,可以說是將星薈萃、高手如雲。
西方軍事理論鼻祖克勞塞維茨,閃擊戰基礎理論奠基者老毛奇,“施利芬計劃”的制訂者施利芬,總體戰理論的創始人魯登道夫,閃擊戰理論家古德里安,無限制潛艇戰理論創始人鄧尼茨,都是德國名牌的軍校畢業。
強將手下無弱兵,有了優秀的指揮官,下屬的戰鬥力就毋庸置疑了。
三、尚武傳統,洗腦教育。德國軍人有著優良的軍事傳統,他們很多都是來自容克軍事貴族家庭,從小接受各種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和軍事基礎知識教育,可以說軍事天賦是世代傳承,軍事素養非常優良。
此外,德意志民族不僅尚武,而且榮譽感極強,非常熱衷戰功,把忠誠和榮譽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尤其是希特勒上臺後,煽動起德國青年的民粹情緒,讓所謂的復仇雪恥情緒佔了上風,法西斯主義充斥他們的大腦。被邪惡思想支配計程車兵,就會產生強大的邪惡力量。
但是中國有句話叫邪不壓正,一個軍隊戰鬥力再強,如果不是正義之師,那註定無法逃脫滅亡命運;古今中外沒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