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怎麼演變過來的?
4
回覆列表
  • 1 # 東秋妮

    今天3月12日,是第42個植樹節,說一個與陝西有關的植樹節歷史!

    歷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的人,於1400多年前從陝西首創的。

    韋孝寬(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時期的一位名將,京兆杜陵人,也就是今天西安市東南人。

    據唐李延壽《北史》列傳第五十二記載,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2年),韋孝寬因軍功被授予雍州刺史(陝西寶雞鳳翔)

    自古以來,官道上每隔一華里便在路邊設定一個土臺,作為標記,用以計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現在的里程碑。

    韋孝寬上任後,發現土臺的缺點很多,經風吹日曬,特別是雨水衝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經常進行維修,不但增加了國家的開支,也使百姓遭受勞役之苦,既費時費力又不方便。

    韋孝寬經過調查瞭解之後,毅然下令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上設定土臺的地方一律改種一棵槐樹,用以取代土臺

    這樣一來不僅不失其標記和計程作用,還能為往來行人遮風擋雨,並且不需要修補。

    韋孝寬的這一作法,無疑是造福桑梓,減輕家鄉百姓負擔、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

  • 2 # 敵人看得見我

    植樹節是按照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並組織動員群眾積極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和植樹月,共稱為國際植樹節。提倡透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和對環保的重要性。 中國的植樹節由凌道揚和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於1915年倡議設立,最初將時間確定在每年清明節。1928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週年將植樹節改為3月12日。新中國成立後的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華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

  • 3 # 長安與故里的生活點滴

    植樹節是按照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並組織動員群眾積極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和植樹月,共稱為國際植樹節。提倡透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

    中國的植樹節由凌道揚和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於1915年倡議設立,最初將時間確定在每年清明節。1928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週年將植樹節改為3月12日。新中國成立後的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華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中國植樹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考生如何取得學士學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