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96354118531六順
-
2 # 光棍節快樂l
我父親去世也有人攛掇著讓外人(專業)哭喪,我回絕了攛掇人的好意,我不是在乎那個錢財,我覺得那是對父親的不敬。
-
3 # 青春無悔abc123
因為現在的人普通缺乏孝心只不過程度不一樣個別還有覺得老人年令大了再有重病是個累贅所以去世了就那麼回事很淡漠甚至也哭不出來但在農村如果不哭會被人笑話所以就出錢請專業哭喪隊替哭讓大家聽聽表明自己是大孝子也營造了悲傷氣氛說不定也會跟著哭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還真談不上什麼孝順不過是障眼法做做樣罷了
-
4 # cuizi自由論者
對父母孝與不孝不是說在老人死後哭得如何就能看到孝心的。父母生前盡到兒女該盡的孝道,父母死也無憾、兒女也無愧疚之心。如果父母在世時兒女不管不問,任其自生自滅,父母死後卻去大操大辦、假慈悲的去哭天抹淚,這又談何孝心?所以說孝與不孝不是看在父母死後兒女哭的怎麼樣、如何哭法去評論的。
-
5 # 使用者曦睿
厚養才是孝順,子女盡心盡力贍養父母,老年生活有保障,生病及時治療,在生活不能自理時盡力照護,內心惦記著父母,就是孝順。死亡應當薄葬。
-
6 # 長虹貫月307
人死都死了,再怎麼哭也活不過來了,還是節哀順變為好。
實在看著不像辦喪事的樣,請個哭靈的也沒什麼問題。
喪事,你願意怎麼操辦就怎麼操辦,只要不妨礙別人,不觸犯法律。
最重要的是,人活著的生活要好好待他/她,別學諸葛亮哭周瑜就行。
-
7 # 洪祖強
父母壽終正寢,高壽離世,正如瓜熟蒂落一樣,是自然規律的表現形式,做子女的把喪事辦好,太過悲傷也無必要,要節哀順變。
父母在世時,安度了晚年,為子女的盡好了孝心,那就問心無愧。
人古有一死,老人走得坦然安詳,子女自然流露潸然淚下就行,不必該意做作哭哭啼啼。
請人哭靈,不是錢的事,也不是孝順,隨大流就好。前面的人家都請過哭喪者,那就也要請,凡事要從眾,也不能讓人說閒話。
-
8 # 小黑馬560
人,遲早是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故有白喜一說。父母走的晚,或者有病時間長,子女早已成年,都是不哭的直接原因,可以理解。僱人來替哭,其實就是個偽君子。
-
9 # 師範小王子
親人死了,自己不哭僱人哭,實在沒必要。不過,孔聖人家也設有哭喪戶。但是僱來的人無論哭得多麼痛,都不代表自己對死者的感情。
-
10 # 易茗易心經
出錢請外面哭喪的專業人員來為父母哭靈,那這樣的孝順不要也罷。
孝順父母,自古提倡。要在父母活的時候盡孝,而不是在父母死後搞排場。我覺得應該由政府社群村委會出面干涉,禁止搞諸如此類的事情。不然會愈演愈烈,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對於那些為生病癱瘓的父母端茶送飯,端屎端尿的真孝順,社會要宣傳,要獎勵。對於父母活的時候不見人,死了大搞排場哭靈唱戲宴請賓客修豪華墓的假孝順,社會要制止譴責。這才是弘揚正氣剎歪風。而不是聽之任之,等假孝順陋習成風再去制止。又要多花多少人力財力物力。
世上不嫌真孝順少,越多越好。希望哭靈的假孝順儘快銷聲匿跡,醜惡的總是看著不順眼,聽著不順耳,心裡想起堵的難受。
-
11 # 182637106706老孫
父母死了自己不哭,請哭喪隊來哭,其實這類人根本談不上孝順,真孝順的子女應從心裡發自悲傷,不自主的留下眼淚來。而這類請哭喪隊的人平時不孝順、而故作孝順的人。中國現在提昌厚養薄 葬,只要老人在世時、多關照一下老人,多賠護一下老人,多給老人一點溫暖,就是過世後不哭、也沒人笑話。反之平時不管不問,老人去世後再顧哭喪隊,這才是洋象百出。
-
12 # 彩霞
肯定是不孝,孝敬父母的父母死了還不會哭嗎?也用不著請別人苦。就像現在很多農村人,在生的父母不孝敬,平時在外面也不怎麼回來看看,病了也不給錢治。等死了過後每個清明節回家掃墓,把墳墓弄得跟宮殿一樣,這是為什麼呢?不吃不喝的花那麼多錢就有錢,吃喝的時候為什麼不給錢。如果死人真的有靈,他們也一定會把前後的恩怨一起算上,更不會保護那些忘恩負義的人。
-
13 # 笨笨夢婷
都是虛無的東西
中國傳統文化裡說百善孝為先,長輩去世,後輩子孫痛哭流涕以表達對去世人的不捨哀思,但是總有些人腦洞大開,花大價錢請專業的哭喪隊,好像非要弄得哭聲遍野悲痛欲絕才能表達自己孝心和痛惜,大家都是成年人表演的東西誰又會當真呢,不過是浪費錢財圖個熱鬧。
還有現在農村的喪禮居然還會請一些表演團表演節目,勁歌熱舞燈光閃爍,要多熱鬧有多熱鬧。中國有紅白喜事之說,高壽的老人壽終正寢是喜喪,說明老人多福多壽後人也應該感到榮幸光耀,但喜喪絕不是要後人載歌載舞群魔亂舞,亂哄哄一氣,甚至有些不入流的表演。
與其在人死後大操大辦,不如在人活著的時候多多承歡膝下!贍養老人讓他們安度晚年!
回覆列表
我個人看法:花錢請人哭喪不為孝順。死者生前,多回家看看,多問寒問暖,讓老人衣食無憂,常體檢身體,發現問題,及時治療。在此基礎上,想為老人所想,辦老人想辦的事,逗老人開心,順從老人左右為孝。根據各人經濟情況,只要心盡到了,力出到了就行了,既使老人仙逝,喪事從簡,心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