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柳育龍

    賀志強,1939年生,陝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曾任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延安文藝研究》《創世紀》雜誌社長、總編,《寶葫蘆》《善行天下》雜誌副總編。先後擔任社會職務有:中國解放區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社科資訊學會副秘書長、陝西兒童文學研究會副會長、陝西延安文藝學會副會長、三秦文化研究會秘書長等。

    費秉勳,1939年9月生,1964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從事編輯工作14年;1978年考取西北大學古代文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1986年評為副教授,1993年評為教授;講授《中國古代文學》《中國文化概論》《中國悲劇文學史》等課程,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發表論文百餘篇,內容涉及到歷史、哲學、語言學(包括方言研究)、戲曲、美術、民俗、藝術史等。現為中國易學院院長、全國國學產業研究院陝西分院院長、西安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舞蹈家協會理論研究委員會委員。

    曹永斌,1940年2月生,早年就讀於陝西師大中文系,後從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文物考古工作十多年,政協工作十多年,期間,也曾參與地方誌和文史資料的編寫工作,著述較多。編注有《歷代詩人詠藍田集註》、校注有(清)《輞川志》等。曹永斌,曾任耀中教師、藥王山文化館館員,在藥王山工作多年,後任藍田縣政協副主席。最近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專案有他的專著《藥王山碑刻》,已由陝西出版傳媒集團三秦出版社出版發行。《藥王山碑刻》一書是曹永斌多年研究藥王山文化的成果,全書共62萬餘字,收錄了藥王山各類碑石279通,集文字說明、圖版、錄文於一書。全書內容豐富,集上自北魏、下至民國近1500年的石刻作品,該書的出版展示了不同歷史時期書法、繪畫、雕刻等優秀作品,為研究社會、宗教、醫藥、民俗提供了珍貴資料。

    孫興盛,1940年1月生於藍田縣玉山鎮峒峪村。1959年高中畢業。教過書,務過農,經過商,當過編輯。曾任西安市第九屆政協委員。民盟盟員。現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西安市作家協會理事、陝西文學創作研究會副會長、藍田縣作家協會主席,從上世紀60年代起,就開始在報刊雜誌上發表作品,曾主編《藍田名村》(1、2部)、《峒峪村志》等文史資料。

    楊軍,1944年3月生於洩湖鎮。南京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此前任蘇州科技學院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學教學和研究。參與《中華大典》《歷代詩話全編》等國家重大科研專案,任《儒藏》精華編編委、《全唐詩》常務編委。主持多項省部級科研專案,出版有《元稹集編年箋註》《說詩樂趣校注》《存真齋古詩文鑑賞》等著作。

    卞壽堂,1944年7月生。高階政工師,曾從事新聞、衛生、宣傳、組織、黨史研究、檔案工作等。現為省市作協會員,中國王維詩畫學院名譽院長,西安白鹿原文化研究院院長,《藍田縣誌》主編,兼多家文化顧問及刊物撰稿等。15歲涉獵文學,16歲開始發表作品。曾編導電視片獲獎,主編小報十多年。發表短、中篇270餘篇,出版黨史叢書及專著5部。著有文化專著《走進白鹿原》等,主編《藍田縣誌》(1990年-2010年)。

    賀信民,1946年9月生。1982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陝西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西安文學研究會會長,西安外國語大學文學院、咸陽師範學院兼職教授,曾任西安文理學院文學院院長。出版著作有:《紅樓拾翠》(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紅樓夢導讀》(未來出版社,1996年),《紅情綠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合著、編著有:《中學語文寫作技法攬勝》(與李芳銀、魏玉川合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宋詩詞三百首》(與楊明琪合著,未來出版社,1994年),改編珍藏本《紅樓夢》(與龐進、楊韋昕合作,未來出版社,1996年),《名著改編與影視劇創作》(與魏玉川編著,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參寫辭典、論著14部。發表論文80餘篇。主編“十一五”規劃教材《大學語文》1部(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年)。

    曾宏根,1949年11月生。1986年畢業於陝西師大,現為藍田縣檔案局副局長,縣檔案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王維詩畫院、王維紀念館名譽館長,西安作家協會會員。1987年起先後擔任縣工業志主編、縣鄉鎮企業志主編、藍田縣誌編輯等職。1994年新編《藍田縣誌》獲西安市社會科學一等獎。有作品《藍田日暖玉生煙》《蔡邕別野與蔡文姬》《唐代園林與王維輞川別野》《佛家思想對王維的浸潤》《情祭荊軻墓》《千古冤風燕子冢》《青王知縣周良翰》等,出版有《神秘的華胥國》(西安出版社,2008年1月)等。

    宿育海,1950年8月生,從1995年至今,在飲食市場和飲食文化研究上,共發表各種文章500多篇,約100萬字。這些文章大致可分為三大類:飲食文化研究、飲食市場研究與分析、餐飲與食品企業文化研究。

    賀潤坤,1953年生。先後發表學術論著150多篇(部),100餘萬字。主要出版著作有:《廣播電視教學理論與實踐》(副主編,1992年)、《秦政治思想述略》(合著,陝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中國經濟簡史》(編著,西北大學出版社,1995年)等。參撰《中國地域文化·秦文化篇》、《周秦漢唐文明》、《黃河文化史》、《中國傳統文化概論》、《中國傳統文化概觀》等書籍。

    王民權,1955年10月生,陝西藍田人,中共黨員,西北大學畢業,歷史學學士。1983年8月參加工作,曾任西安市地方誌辦公室黨組成員、紀檢組長,現任西安市文聯黨組成員、紀檢組長。長期從事西安地方檔案史料與史志研究,編輯出版《西安解放檔案史料選輯》、《籌建西京陪都檔案史料選輯》、《民國開發西北》等書,並有多篇文章在《炎黃春秋》《歷史檔案》《中國檔案》《檔案學研究》《陝西檔案》《三秦文史》《陝西地方誌》等刊物上發表,或收入《西安老街巷》等書中。

    這些老年作家,都是學者級人物。韓養民在民族、民俗文化等方面主要學術著作有:《秦漢文化史》《中國古代節日風俗》《秦漢風俗》《中國風俗文化學》《中國節慶生活》《中國古代史》(合著)《風水與漢陵》《風水與唐陵》《唐都皇家寺院生活》《中國民俗史》(隋唐卷)、《中秋節》(《節日長安叢書》之一)、《尊佛的皇帝》《中秋舊事》《黃帝文化志》(合著)。韓養民主編的書很多,主要有《中國風俗叢書》《中國社會生活叢書》《漢文化叢書》《原生態中國節叢書》,與李穎科共同主編《節日長安叢書》10本;與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忠實、文化學者郭興文共同主編《陝西百部文化旅遊叢書》,已出版100本,被評為陝西文化精品。

    還有從事烹飪編撰的王子輝,已經出版的有《隋唐五代烹飪史綱》(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4月)、《五味齋雜談》(陝西旅遊出版社,1997年12月)、《吃喝戀》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年6月)、《周易與飲食文化》(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飲食文化情節》(三秦出版社,2004年10月)、《中國飲食文化論》(陝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素食養生談》(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年6月)、《八方食尚》(山東畫報出版社,2008年)、《品味談吃》(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年)、《飲食探幽》(山東畫報出版社,2010年11月)。

    賀志強為了使“延安文藝研究”學科建設儘快推進,早出多出成果和精品力作,在這一研究領域,較早地獲准立項並主持完成了省社科院重點課題和省“七五”、“八五”重點專案,以及《延安文藝運動史》等國家重點課題,出版專著超過500萬字,發表相關研究文章不計其數。作為學科帶頭人、組織者,賀志強出版的主要學術專著和普及性讀物有8部,分別是:《延安文藝概論》《魯藝史話》《馮潤章文存》《延安觀覽》《現代作家與延安》《陝西文藝十年》(合著,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世界知名婦女在延安》《延安少年英雄》。此外,他還出版了相關著作7部,分別是:《陝西省志·共青團志》(副主編,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國解放區文藝大辭典》(副主編,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論周文》(主編之一,陝西省委黨校出版),《讓歷史告訴未來》(合編,天津社科出版社出版),《紀念“講話”文集》(主編,黃河交流會出版),《慈善箴言》(主編,陝西省慈善協會出版),《慈善文化與慈善事業論文集》(主編,陝西省慈善協會出版)。

    楊軍,主要從事古籍整理,曾獲得全國優秀古籍整理圖書獎,首屆陝西圖書獎、江蘇省社科優秀成果獎等。

    孫興盛主寫小說,兼寫散文、報告文學,也寫兒童文學、民間故事等。著有長篇小說10部。已出版短篇小說集1部、散文集1部、長篇小說4部、童話集1部、民間文學1部、兒童文學2部、歷史普及讀物2部、改編文學作品20多部、主編各類文學作品30多部。訖今共發表各類題材的文學作品300多萬字。

    費秉勳則側重於研究,他從1979年開始研究中國舞蹈史,發表舞史論文三十餘篇,出版專著《古舞叢說》《中國舞蹈奇觀》《舞蹈與社會生活》等三種。1980年開始研究賈平凹,發表文章三十餘篇,出版專著《賈平凹論》。1984年開始研究易學,在2007年哈爾濱舉行的“第十回世界易經大會”上被授予“世界著名易學導師”榮譽稱號;2008年在深圳由建設部組織的建築風水文化論壇上被評為“中國當代十大易學名家”;2009年,中國風水協會主席陳帥佛授予費秉勳(易學高人)榮譽稱號。費秉勳歷任陝西省群眾藝術館編輯,西北大學中文系講師、副教授,教授。任陝西省作家協會理事,陝西中國神秘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國舞蹈家協會理論研究委員,西安市文史館館員,199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還兼任西安終南書畫院名譽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費秉勳可謂是學什麼成什麼,作品內容涉及到歷史、哲學、語言學(包括方言研究)、戲曲、美術、民俗、藝術史等。同時兼顧多種文體寫作,要求作者具有高超的文字駕馭能力,和匠心獨運的構思。多種文體寫作,在藍田是罕見的現象。

    值得一提的還有賀民賢,1939年生於孟村鄉賀家堡,主編《藍田縣兵要地誌》、《藍田鐵路戰報》,1986年任《藍田縣誌》主編,親自布綱設目,纂題攬要,七易綱目,修訂縣誌,1993年隨著志稿報省級終審時,他已不得不住院,在病榻上繼續安排志稿修訂及出版事宜,8月5日,終因勞累過度去世,年僅55歲。數月後,《藍田縣誌》出版,這是他臨終最大的遺憾。1994年《陝西史志》以《玉山藍水情──記陝西省<藍田縣誌>主編、縣誌辦公室主任賀民賢》為題報道了其事蹟。

    另外,還有周仲民學術專著《悟真寺》(陝西旅遊出版社,2005年7月)、王文學的文化專著《輞川對語》(華夏出版社,2007年10月)、李纏瑞與樊維嶽合著的旅遊研究新論《鳳鳴玉山》(陝西旅遊出版社,2008年8月)等。

  • 2 # 霜西草

    孫興盛,男,1940年1月11日生於陝西省藍田縣玉山鎮峒峪村。1959年高中畢業。教過書,務過農,經過商,當過編輯。曾任西安市第九屆政協委員。民盟盟員。現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西安市作家協會理事、陝西文學創作研究會副會長、藍田縣作家協會主席。

  • 3 # 那年十七八1

    徐立簡介

    徐立,字建祿,男,1958年12月生,祖籍陝西省西安藍田。曾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國畫班,後轉河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深造。2006年就讀於中國國家畫院高研班邢少臣工作室,2007年就讀於中國美術家協會創作中心花鳥高研班。對藝術執著的追求30年矢志不移,並博採眾家之長,以其紮實的功底,嫻熟的技藝,形成自己特有的風格。

    作品曾先後被文化部及有關部門送往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英國、新加坡及東南亞等各國家和港臺地區及國內各地巡迴展出,並多次獲獎;在報刊雜誌上先後發表作品1000餘幅;美術作品及個人設計製作的工藝品被世界各地重要的場館收藏,國內各大報刊媒體多次作個人專訪報道。近年來,其作品先後載入各類《名人典籍》;曾先後被聘為中國書畫院畫師,中僑聯文化交流中心書畫部主任、北京現代秘書科學研究中心書畫院副院長、河北省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河北省現代美術家研究會副會長,多次舉辦個人畫展。河北省電視臺《人物》欄目製作了徐立個人專題片《巍巍風中立》在河北一套多次播出;石家莊電視臺就徐立舉辦“個人畫展”及取得的藝術成就多次製作專題報道,並出版《徐立花鳥畫選》、《徐立·國畫選》、《徐立花鳥精品集》三冊。(剩餘1566字)

  • 4 # 名人不說暗話666

    韋選毅(1959年2月12日生)陝西藍田普化人,筆名普方,字博元,號“蘭田居士”,齋室名:“藍思堂、文浦苑、西軒莊”。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交流中心一級創作員,國家人部一級藝術委員,中國和合畫院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人事部授予“著名國畫藝術家”稱號。洛陽市國畫家協會副主席,洛陽市花鳥畫研究院副院長。2008年8月調入北京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集團黨委工作部工作。同年10月,為迎接建國六十週年大慶活動,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文聯藝術創作中心,在全國範圍內為前安門域樓中央大廳徵集巨幅山水畫,創作的巨幅山水畫《浩氣正清華》被國家永久性收藏。

    個人藝術簡歷及作品入編《當代書畫家作品鑑賞》、《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華人物辭海·當代文化卷》、《當代繪畫藝術》、《1949~2000中國美術選集》、《新世紀中國山水200家》、《全國職工美術作品集》、《時代·足跡》《新中國國禮藝術大師》《1949-2009中國當代傑出藝術家》等多部辭書中。

  • 5 # 柳育龍

    藍田作家詩人實在太多了,我列舉一個年輕的詩人、詞人

    霜西草,原名代鵬飛,1987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湯峪鎮石佛寺村。系中華詩詞研習會會員,中國詩詞協會會員,《詩刊》子曰詩社會員,陝西詩詞學會會員,陝西省青年文學協會會員。寫過詩詞曲賦、散文隨筆、小說劇本等,做過文案、策劃、推廣、編輯等工作,現為網路編輯,陝西詩詞學會大學生工作部副部長。著有詩詞集《莫韻唱晚》(團結出版社出版),作品散於《詩詞家》《延河》《陝西詩詞》《當代詩人作品精選》等期刊書籍。

    訴衷情·讀《李陵傳》當年一騎擋千山,飲馬護長安。一身百戰功過,夢斷覓侯難。人未老,鬢先斑,嘆衣單。可堪回首?昨夜一番,今夜一番。

    梅弄影·盟守 雨晴春後,戲舞花中鬥。來去啼鶯柳後,映醉脂紅,淡眉如翠透。笑顏攜手,側倚香腮右。縱是人懷時候,不怕嬌痴,知心心可守。

    武陵春·清明 寒食東風心已盡,日晚望鄉來。宿草青山處處開,欲語幾家裁。聞道梨花催雨過,撒紙與塵埃。只恐雙眸不住臺,載不動幾多哀。

    兩同心窗外相逢,未曾相見。身處境、燈下相思,人道是、鏡花輕淺。憶當時,歲月難當,哪堪離散。醉夢睡醒怕看,對月空盼。天涼盡、人世滄桑,地涼盡、人間侶眷。捨得麼?月桂枝頭,萬千縷線。

    80後詩人代鵬飛潛心“詩教”

    “長江萬古向東流,立馬胡山志未酬。六十年來一回顧,江南漠北幾人愁。”對於大多數80後男生來說,武俠小說都是其成長中一個重要的陪伴。不過,對於80後詩人代鵬飛來說,武俠小說吸引他的,可不僅僅是書中江湖人的行俠仗義、快意恩仇,更重要的是這些蘊涵哲理、醇厚美韻的詩詞。

    從讀書成痴到建立社團

    1987年出生的代鵬飛從小就喜歡讀書,大學時有借書卡,一次最多借閱三本書,有時還會借用學長、學姐、宿舍以及社團同學的借書卡借書,整個床上堆滿了書。

    藉著愛好文學的執念,代鵬飛在那一段時光裡寫下了諸多隨筆。“後來,在高校社團的交流中,看到了一些外校校友的詩詞,想到自己既然愛好詩詞,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自己便在不通平仄韻腳的情況下,鍾情於詩詞,欣欣然樂於其中。”

    “當時在學校幾乎找不到愛寫詩詞的人,我覺得需要有一個能夠讓大學生交流傳統文化的平臺。”談起創辦“星霜閣古風社團”的初衷,代鵬飛說,“漢服是華夏之本,詩詞是華夏之魂。”

    籌辦詩刊讓更多年輕人讀詩

    畢業之後,代鵬飛依舊堅持著自己的文學夢,作品不斷在《延河》、《當代詩人作品精選》、《詩詞家》、《陝西詩詞》等期刊書籍上發表,並出版了詩詞集《莫韻唱晚》。

    2013年開始,代鵬飛開始跟陝西詩詞學會的一些朋友做大學生的“詩教”工作,主要是做詩詞的推廣、宣傳,以及基本寫作的傳授,也會請一些老師去給學生講課,後來就有了陝西詩詞學會大學生工作部。“我們之所以要搞詩教,就是想讓更多年輕人去了解詩詞,學習詩詞,愛上詩詞,讓我們中國詩詞獲得更多的認可,把詩詞普及開來。”

    談到正在籌辦中的《雍州詩刊》,代鵬飛稱詩詞目前在文學圈內還屬於弱勢,不是主流。全國詩詞的刊物有正規刊號的非常少,主要是內刊或者內部交流印刷。“我們幾個人做這個詩刊,主要是想著發展陝西青年詩詞,乃至全國青年詩詞。幾個參與者也都是80後。”

    霜西草: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漫跑者

    12月,陝西省85後詩人霜西草的詩詞集《莫韻唱晚》出版。《莫韻唱晚》是作者從事文學創作以來的第一部詩詞著作,該作品是霜西草從工作、學習、友情、愛情、親情等諸多方面入手,囊括了184首詩詞作品。我們可以從作品中看到作者的華麗蛻變,這並不是簡單的傷懷別情的演繹,而是隨著時代變遷,一個人對社會的認知,對生活的思考的一種感情的宣洩和詮釋。

    霜西草表示,生活有苦有甜,只是所有的苦樂都成為了成長的催化劑, 讓回憶更加的美好,讓過去更加的使人眷戀。《莫韻唱晚》中的詩詞有著諸多成長的記憶,例如《臨江仙·贈李含》中記錄著十幾個大學朋友之間的友情, 而《訴衷情·賀徐松濤新婚》則是見證了昔日好友們告別學校,從莘莘學子逐漸轉變成挑起家庭重擔的“頂樑柱”的蛻變歷程。霜西草詩詞創作的觸角,也讓我們有跡可循的察覺到環境的變遷,責任的改變對個人成長的影響,同時也引起我們對世事變遷的深度思考。

    霜西草,1987年出生,陝西西安人。大學期間,創辦星霜閣古風社,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和推廣,在他不辭勞苦的奔波下,僅僅一年不到的時間,社團不僅迅速發展,而且在西安各大高校中也收穫了非凡的影響力。談及辦社團的初衷時,霜西草說:“其實, 我只是喜歡文字。因為那個時候我幾乎在學校找不到愛寫詩詞的人,自己又非常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於是就選擇了古詩詞開始學習怎麼寫。 ”

    前不久,霜西草在與星霜閣古風社學妹對談時,談到“傳承”這個話 題。霜西草說:“我是一個文字愛好者,我希望用自己的筆記錄下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我對世事變遷的認知。而對於社團,我希望你們能跟我一樣,保持著那份熱忱,把對文字的熱愛,詩詞的熱愛,滲入到我們的靈魂,把我們傳統文化的精髓繼續傳承發揚下去,詩詞是我們傳承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支柱。”霜西草還表示,自己就是用心靈和思想在繼承著中國傳統文化,而手中的筆則是在記錄著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痴戀,“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漢服是華夏之本,詩詞是華夏之靈魂,品華夏之靈氣,願與諸君共勉。”

  • 6 # 霜西草

    曾宏根 男,1949年11月生,陝西藍田人。1986年畢業於陝西師大,現為藍田縣檔案局副局長,縣檔案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王維詩畫院、王維紀念館名譽館長,西安作家協會會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打敗勁敵陳友諒以後,呲牙必報的朱元璋,為何會如此善待其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