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拍一個影片,需要聘請演員、購買劇本、聘請拍攝製作團隊和新增器械耗材等等,在這些專案中,哪一項佔的費用大?
6
回覆列表
  • 1 # 心若向陽奈何憂傷

    拍攝一部常規的電影,需要的資金成本肯定是巨大的,首先從一個故事說起。

    2006年導演甯浩拍攝的《瘋狂的石頭》大家都很熟悉吧,後來紅遍大江南北,可有誰知道拍攝過程和幕後的各種心酸。首先投資方只有300多萬的資金預算,導演甯浩沒辦法咬緊牙關開始謀劃角色,這麼點兒錢港臺明星甚至大陸三線小明星都請不起了,於是就召集了當時還不出名的郭濤,劉樺和黃渤,然後還缺兩個反派角色,還是劉德華推薦了香港的二線演員連晉出演才救急,後來徐崢聽說了甯浩的處境,主動邀約免費出演,然後王迅加入。主要演員算是勉強湊齊了,然後甯浩根據資金需要硬是在短短2個月內把全部劇情拍攝收官當然了取景地點主要在重慶,還有廣州和武漢,這部電影在當時看來不可能拍攝成功,根據估算至少需要1000萬投資,而小投資只能用普通演員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然而甯浩卻實現了,而且內地院線銷售成功突破1600萬。當獲得4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時,甯浩流下了喜悅的淚水。

    那麼拍攝一部電影的成本有多少?

    很多人都會想到前期製作成本,演員片酬,導演片酬,後期製作成本,宣傳成本和其他成本等等。這其中演員片酬和宣傳成本佔比最大。

    第二:演員片酬:如果請港臺大腕,或者國內一線明星演員,片酬基本都在1000萬以上,更高的有2000至3000萬以上;如果沒錢投資不夠那就只能將就著請二三線小明星了,但這樣會承擔著影片發行後的低收視率的風險,所以很多投資方和導演大都會咬牙請大腕來擔當收視亮點。

    第三:導演片酬:國內的知名導演比如馮,賈等,薪酬不低於500萬—1000萬,如果是不出名的導演則會低很多。

    第四:後期製作成本:包括電影剪輯,特效處,理製作發行和修訂申報等,這項成本一般佔比比較小。

    第五:宣傳成本:宣發包括宣傳和發行,在各大電視臺,各大移動終端媒體和網站做宣傳,宣傳成本一般包括海報和預告片及花絮製作,硬廣告、影院宣傳和海報等等。這項費用還是很大的。

    既然電影投資那麼巨大,動則投資過億,為什麼投資方和製片方還是要冒這麼大的風險去拍攝?,是什麼原因讓他決定要投入如此大的資金?答案很簡單,就是投資回報率,想想《戰狼2》就知道了,50億的票房哦,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電影投資都是穩賺不賠的,也有很多電影由於收視率低,觀眾市場反映較差而失敗,連前期投資的錢都收不回呢。

  • 2 # 玩轉墊江

    拍攝一部好的影片的話,在後期製作上花費最大,以下是:電影拍攝預算清單

    1:劇本修改以及鏡頭編配:導演對現有劇本的完善工作

    2:設定器材費用包括:三臺高畫質攝像機、攝像機備用電池若干、攝像機配重腳架三支、穩定器兩支、直軌和彎軌各4米、大小搖臂各一部、攝像機監視器三臺、導演監視器一臺、長焦鏡頭一支、廣角一支、標頭三支、遮光罩三個、按照故事場景需求配合的燈光效果裝置。錄音裝置、拍攝磁帶若干

    3:演員根據劇本需要

    4:化妝、服裝根據劇本需要

    5:服裝:根據角色需要

    6:場地以及道具:根據劇本設定

    7:工作人員初定:導演副導演鏡頭場記演員導演、演員服裝配飾化妝場記化妝師、服裝造型師、道具組若干、製片組若干、運輸演員器材車輛食物供應、攝像師三名跟機員三名燈光師若干、錄音師、場景特效師、後期剪輯、特效編輯、場工若干

    最後是在後期製作花費最大,為什麼這樣說呢,舉例:《赤壁》裡面有一個鏡頭,士兵甲戳了士兵乙,士兵乙噴血倒地。大約1秒多,40幀左右的鏡頭,一個槍頭戳破鎧甲,噴血的特效,花了2萬。

    關於稽核,出預告片、開展公映前的宣傳,各大網站發出新聞宣傳,首映式、公映這幾個階段,在這裡就不說明了。

  • 3 # 哈弗棗莊亮誠程琳

    就目前情況來看,最佔費用的是演員這塊,以內地娛樂圈看,一部作品的三分之二的資金幾乎都是用到了明星身上。其實我覺得一部好的作品不光是演技,剪輯最主要的就是特效。所以說如果三分之二的資金用在特效上面,至少不會被罵做是五毛特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尼康AF28一85配哪款數碼機身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