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望風瑟瑟

    單就歷史地位而言,毫無疑問秦始皇要比其他皇帝遠甚,毛主席則評價:“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超過他的”,已經把這個問題定了性。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經過十多年的征伐,終於在亂世紛爭中以鐵血手段橫掃六荒,削平宇內,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秦朝的建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在此之前,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中國實際上是分裂的,到此才算真正達到了“一統”,“中國”二字也才有了具體體現。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這是何等雄邁,何其快意啊!所有一切,都是秦始皇帶來的,他作為大一統王朝的開創者,就連稱呼也用的那麼拉風。

    皇帝”的尊號,嬴政也是費了大心思才定下的。春秋戰國,諸侯都稱為“王”或“君”,嬴政在一統天下後,大臣們認為“古有天皇、帝皇、泰皇,而泰皇最貴”,所以建議嬴政使用“泰皇”。而嬴政覺得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所以創造性的為自己取了“皇帝”之尊號,稱自己為“始皇帝”,取萬世相傳,延綿不絕之意。

    就說秦國的“秦”字都是秦始皇造出來的。秦國原名“”國,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想以一個新字來命名新國家,於是他從史書《春秋》兩字中各取一半定為國號“”,表其意為秦國要佔一半歷史。

    秦始皇究竟何德何能,就可力壓唐宗漢武,宋祖天驕呢?

    從政治上來看廢除分封,設立郡縣。

    他將全國設三十六郡,郡設守、尉、監;郡下有縣,縣設令、丞、尉;縣下有鄉、亭、裡等基層行政機構,這就是秦朝的政治體制,對於相應的政治體制,他又實行了三公九卿制的官吏制度,實行金字塔式管理,最後形成了中央集權。這在現在看來,這種制度環環相扣可謂是當時相當先進的政治制度,在兩千多年前,類似的制度絕對是獨一無二,最符合生產力發展的。

    從經濟文化制度來看,書同文,度同制,車同軌。

    書同文。春秋戰國時期,雖然各國文字基本結構有相似之處,但的確存在差異,這阻撓著文化傳播。因而秦始皇命李斯統一文字,以秦國文字為基礎,制定小篆,全國推行。度同制。各國貨幣大小不一,購買力不同,鑑於此秦始皇改黃金為上幣,以“鎰”為單位,以秦國圓形方孔銅錢為下幣,“文曰半兩,重如其文”,另沿用商鞅制定的度量衡標準器,統一全國度量衡。車同軌。統一前,各地車輛大小,車輪寬窄,車道粗細不同,統一後車輛行走不便。鑑於此,秦始皇規定車輛輪距一概改為六尺,車道與車輪相同,這樣一來,車輛來往方便,這就是車同軌。

    從律法上來看,統一法度,依法治國。

    秦滅六國後,廢除了各國原有的禮儀法度,推行自商鞅變法而來逐漸形成的秦律。秦律的內容非常廣泛,在行政、刑事、經濟、民事等都有涉及,其主要內容如下。

    刑事責任年齡原則。秦律規定凡身高不足六尺者為未成年人,犯罪之後不用負擔刑事責任或者減輕刑事責任(與現代律法類似)。從重從輕原則。根據不同犯罪情節和認罪情況,實行從重從輕原則。除了當時的政治犯,如果自首或者主動消除犯罪後果,會從輕判處。連坐原則。這個原則也是被後世詬病的原因,即一人犯罪與案犯有關係的人連同受刑,正是這個制度成為秦國被稱為“暴秦”的重要原因。同罪異罰原則。簡單而言就是根據犯人的身份地位有區別的量刑定罪,所謂“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在封建社會就是一個笑話。

    從律法上看,皇帝擁有最高司法審判權和解釋權,體現著秦朝高度的中央集權。

    從軍事上來看,北逐匈奴,南滅百越,開疆拓土。

    北逐匈奴。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對於匈奴的態度從之前被動的“築長城以拒胡”,逐漸轉化為主動出擊。為了解決匈奴的隱患,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公元前215年蒙恬收復河套地區,並在這裡設定了九原郡,共有34個縣,有效扼制了匈奴侵擾。同時還修築的龐大的防禦工程——秦長城和秦直道。賈誼《過秦論》對此有高度評價。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南滅百越。與北擊匈奴不同的是,秦始皇出兵百越,目的就是為了開疆拓土,透過三徵嶺南,最終設立了閩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使百越之地第一次納入中國版圖,意義重大,此戰後秦朝疆域東臨大海,西至隴西,南瀕南海,北抵長城,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秦始皇十三歲登基,滅嫪毐、倒呂不韋、集賢能、用人才,從而三十八歲統六國為一體,非一代聖君不能為!統一後無論政治結構,國家體制、法律法規等等,後世哪一個朝代不是以此為範本呢?兩千多年前的制度,後世還常用之,可見始皇之功,功蓋後世,無人能及也!

    結語:秦始皇統一中國,讓中華民族第一次融為一體,真正形成了中華民族,他建立的文字維繫了兩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團結,也正有了今日強盛之中國。至今來看,他的影響力任然在華夏大地上無處不在,試問唐宗宋祖、漢武大帝、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誰不是在他的功績之上指點江山?故而,秦皇就憑造華夏之功即勝後世皇帝遠矣!

  • 2 # 借東西的小小矮人

    最牛當屬秦始皇嬴政!

    因為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漫長帝制社會里,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在不足2132年中,中國共有皇帝495人(其中包括死後被追封為皇帝的73人)。但是秦始皇是第一位!

    秦始皇嬴政(秦朝)

    秦始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秦始皇對內在經濟和文化思想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措施,進一步鞏固了統一的局勢。對外北抗匈奴,修築萬里長城。南拓百越,使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 3 # 使用者77556488628

    要論歷史地位只能說各有千秋。

    秦始皇站在他祖上五代為秦國打下的堅實的國力基礎之上,結束了戰國混戰局面統一了全國,結束了分封制創立郡縣制,統一文字度量衡……他的歷史地位是無法撼動的。

    漢武帝也算是富二代,他站在祖父和父親創下文景之治的國力上,再加自己的雄才大略,敢於用年輕的軍事將領,把威脅漢朝的腫瘤匈奴徹底摧毀,並且打通了河西走廊,開創了絲綢之路,直接讓東西文化有了交流和融合,一直影響到現在。所以他的歷史地位也是無法撼動的。

  • 4 # 向日葵的微笑1860

    秦始皇是奠基人打基礎,漢武帝是鬥志昂揚開疆拓土,唐太宗是開創新局面把事業推向高潮,成吉思汗是迴光返照盛極而衰。

  • 5 # 史觀菌

    “唐祖宋宗,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秦始皇的歷史功績我之前也寫過他的功績,他是古今第一個皇帝,創造了“皇帝”一詞,要不是他,估計後世的皇帝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稱呼,這就很有意思啦!與以上幾位皇帝相比,秦始皇給歷史的貢獻莫過於創造了“皇帝”一詞語,把傳國玉璽帶給了後世,讓中國進入封建統治社會。

    漢武帝劉徹,崇尚武力,好大喜功,他不但開疆拓土,更是把匈奴打怕了,但是他有一項開創性的舉措,這一舉措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統治的思想基礎。

    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獨尊儒術”,使得後世朝代均以儒家思想作為統治思想。同時,他是第一位創立年號的皇帝,對後世最大的貢獻莫過於奠定中華版圖,派人打通陸上絲綢之路,同世界各國交流往來。今天我們倡導絲綢之路經濟帶,也就是漢武帝給奠定的基礎。

    唐太宗李世民,他在位期間諫如流,在以上幾位皇帝當中他是能聽別人意見和建議的皇帝,他任用魏徵作為御史大夫,魏徵也不負厚望,一生為李世民提出了200多條諫言,李世民全部採納。魏徵為人正直,說話直來直去,好多時候讓李世民下不來臺,搞得氣氛很尷尬,但是李世民都十分包容他,可見胸襟開闊。

    唐太宗李世民軍事上最大的貢獻是活捉了吉利可汗,在李靖的指揮下,滅亡了東突厥,被尊為“天可汗”。文化經濟上把長安打造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這歸功於李世民支援商業發展,使得四方來朝,世界各國跑來做生意。

    宋太祖趙匡胤,雖然是黃袍加身不得以而為之做了皇帝,搖身一變從將軍成了帝王。他最大的貢獻是再一次的統一了支離破碎的中國,結束了唐末以來的混戰的局面。他改革軍事,讓將統兵卻沒有調兵權,樞密院有調兵權卻沒有指揮權,兩者相互制衡雖然有利於加上中央集權,但是為宋朝後世埋下了隱患。

    元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1206年統一蒙古,建立蒙古國,對外發動多次戰爭,不斷的開疆拓土,疆域版圖達到了西至中亞,黑海,軍隊所向披靡,讓歐亞大陸威風喪膽,他統一蒙古各個部落,消滅花剌子模,滅金,最後在征戰西夏途中病逝。成吉思汗頒佈蒙古族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扎撒大典》,這不法典奠定了成吉思汗蒙古帝國的制度基礎。成吉思汗在文化方面,他建立了蒙古族文字。鐵木真在攻打蠻部的戰爭中活捉了一個會寫字的畏兀人,他原來是太陽部落掌管印章文書之類的官後來成吉思汗讓他用他們的語言來拼寫蒙古語,,然後再教給別人,這樣他便創制了蒙古文字,經過不多的演變,使用至今。

    以上的帝王,都是開國皇帝,都在不同的領域為中華文明做出了貢獻,如果非要說誰的歷史地位更高,我更看重秦始皇,畢竟他為後世皇帝奠定了許多基礎。

  • 6 # 老歌1971

    秦皇漢武,一個開創了帝制中央集權,一個鞏固了帝制,一個築骨,一個塑形,再以下的帝王就成了泥瓦匠,只在他二人的身上填填補補。

  • 7 # 冬天400

    沒有人比得過秦始皇,沒有秦始皇就不會有漢族,不會漢族就不會中國,中國這偏土地上就會像歐洲一樣,會有幾十個國家一樣,文化習俗文字還有其他地方都不一樣。

  • 8 # 無心插柳1

    秦始皇嬴政當然當之無愧。提這個問題的作者,卻沒有看到另一個比肩秦始皇嬴政的,無比偉大的皇帝,他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秦始皇教會了華人什麼叫統一。拓跋宏教會了華人什麼叫融合!統一和融合只有結合在一起,才能使我們中國在世界上無敵。在全球建立統一而融合的發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包括民族的融合等所有方面。你想一想結局?

  • 9 # 忘閒客

    宋太祖是唯一的最偉大的帝皇。

    秦始皇集權,有人說是“統一”,這很扯淡,難道周不是一個統一的中華帝國嗎?而且集權後,國家並沒擺脫戰亂;

    漢武帝趕跑了北方強敵匈奴,但用兵過猛,與國家陷入最大的三國戰亂都有關係;

    唐太宗就是一個被史吏們捧紅的一個皇帝;

    成吉思汗成就了大元帝國,也讓蒙古族從此敗落;

    唯獨,宋太祖趙匡胤不同,他統一了國家後,建立了自秦始皇用武力建立“朝代”後唯一的一個文官政府。經濟、文化、藝術都達到史無前例高峰,後無來者。那個時代,國民可以不受限制的自由出行,這是是商鞅變法後唯一的一個時期,直至改革開放後的八十年代後期。有人說他不夠風流,那就沒話說了,畢竟他的朝代裡的臣民們風流人物夠多就行了。

  • 10 # 毛仙兒

    他們都是在一個思想模式,即孔孟之道推動社會進步,而促成了波浪式中華文明的發展,所以他們是偉大的。而真正帶動中華文明發展進步的則是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孫中山先生。己故華人民領袖毛澤東把天下窮苦百姓放在苐一,為他們的幸福而奮鬥終生,立公廢私把中華文明推至最高境界,所以毛澤東才是亙古第一之偉人

  • 11 # 使用者3968480633702

    當然是秦始皇,他是中央集權皇帝制的開創者,被尊為千古一帝,並非浪得虛名。秦始皇之所以能擊敗所有對手統一中國。其根本原因在於制度創新!建立在獎罰基礎上的官僚制度,廢除了貴族的所有特權完成了體制轉型,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具有歷史性、革命性的意義。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這個新的官僚制度遠比同一時期其它國家的貴族統治更有效率。由秦始皇來統一中國,是百姓之幸,同時對中國的未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為,結束了舊時代,開啟了新時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別樣的“三八節”,我們想對“疫”線的婦女們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