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母嬰範小米
-
2 # 小農場主的日子
我認為不能把打孩子和不打孩子單獨說事,具體看孩子犯錯的性質。
第一種,如果是父母平時不以身作則導致孩子有樣學樣,給別人造成傷害,這種情況就是越打越不管用。應該反思的是家長,看看問題在哪裡,應該怎麼給孩子一個正能量的榜樣。
第二種,孩子不是故意做錯事的,而且也意識到這件事的危害而心有慼慼,不能打。應該把道理講清楚讓孩子明白,並讓孩子自己想一個如何彌補的方式,給孩子補救的機會,家長從旁參考是否可行。
第三種,孩子明明知道事情的危害性,還去做錯事,這種可以打,讓孩子知道家長的立場,家長是愛你但是不是無條件的縱容。
以上是我的觀點,我是一個親子戶外教育農場的負責人,有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評指正,為了祖國的花朵們貢獻自己綿薄之力。
-
3 # 少兒科技程式設計老陳
首先你對教育很迷茫,分不清楚,打孩子是不可行的,棍棒下出孝子,也可能出仇家。打孩子是很多父母無能的表現,方法有很多,熊孩子有時候也確實很氣人。父母多花點心思,多看著些育兒的資料,結合自家孩子情況總結出自己的育兒方案。
快樂教育是大方向,是正確的,只不過不是很多家長口裡喊的快樂教育。快樂教育並不是不管孩子,也不是不嚴格要求孩子。
我是在機構認課的程式設計老師,有些孩子確實很沒規律,這時候你是聽之任之還是想辦法嚴格要求他呢,我是嚴格要求的,有時候會很嚴厲告訴他我的底線在哪裡,你不能越線。當然我也會很認真的設計課程內容,課程環節,每堂課都要準備很久,雖然我不是一個很有親和力的老師,但是學生都很喜歡我的課。所以我要求他們做的,他們會做,我不讓做的,他們偶爾做下,孩子嗎?會不斷去試探你,我會及時制止。
我們都知道欲先取之,必先予之。讓孩子喜歡課堂內容,每次都上不夠,想繼續上,不能學東西,還玩的很開心,這是我給孩子的。我要的是什麼呢,我要的是學生守規矩,懂禮貌,學有所成。大家各取所需。
很多老師,家長都說陳老師很有責任心,很有愛心,其實我不覺,我覺得我很懶。人最大的自私就是無私。我是為了自己日子過得愜意,舒服才這樣做的。孩子守規矩,懂禮貌,你們試想下,老師是不是上課很輕鬆。簡單的引入,佈置好任務他們自己做就好了。我在哪裡看他們做,偶爾指導下。我看到有些老師上課就頭大,不是這個孩子哭,就是哪個孩子鬧,安撫玩這個,安撫那個,一堂課就帶著孩子玩了。自己累的要死,孩子興趣度越來越低,自己還很委屈,家長覺得孩子沒學到東西。
所以新開一個班,開始我會很累,新孩子,新問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要改變他們不容易,還要循序漸進,不能著急。還的多跟家長溝通,想辦法和家長一起幫助孩子。辛苦一陣子,輕鬆一輩子。
最後跟諸位家長說下,家庭教育更是如此,很多家長自己不讀書,天天抱著個手機,督促孩子學習,天天高喊都是為你好,結果你為孩子的學習做過什麼,你是都為了孩子,還是為了你自己。我覺得家長應該換一種思考方式,教育好孩子是為了父母自己,孩子好,你不輕鬆嗎?你不受益嗎?孩子不好,一輩子操心不完。煩躁焦慮。
-
4 # 伊麵
打不打孩子,還要看情況,適當的打孩子是可以的。孩子犯事情後,應先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哪裡錯了。再適度的懲罰他,讓孩子明白,做錯事是要負責的。
老一輩的人說,棍棒下出孝子。我是不贊同的,舊時候,資訊媒體等不發達,人們的觀點都是上一輩教傳下來的。然而,現在,媒體發達,人們接收資訊的渠道多了,很多觀念都會被質疑反對,這時再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那是錯了的。
-
5 # 嬌鶯恰恰啼
我個人覺得對孩子還是嚴的好,嚴是愛松是害。越是小的時候越要嚴加管束,教育她基本原則,哪些能碰哪些不能碰,尤其是電器煤氣開關之類的安全問題一定要嚴格管教,不能有半點鬆懈,不要讓她認為什麼都好奇可以觸控,危險的東西就是不能碰,沒有什麼好商量的,必要的時候打一下讓她長記性才對。
-
6 # 留洋子麻麻
愛與規則是並存的。快樂教育不代表沒有原則,不是棍棒的“嚴刑”才叫“嚴”。
每個家庭都應該有正確的家教觀。正所謂“家有家法”,父母的威嚴應該建立在“理”上,建立在原則之上。當然,我們要給孩子自由,還孩子的自我,但自由與自我不得觸犯父母定立的原則。孩子就是我們手上的風箏,在他成年獨立之前線是不可以斷的。
當今所推崇的快樂教育,很容易演變成沒有原則的包容,沒有約束的自由,最後就變成了縱容與溺愛。而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嚴格”,不是罵即是打,用這樣的方式威懾孩子,當然也不乏被打成材的孩子。但孩子成年後,都揮不去那段被打的陰影,給他們留下了嚴重的心理問題。
試問:何為以人為本的教育?我和大家一樣,也一直在學習中。約束與自由這個度真的不好把握。所以,我們要從小給孩子定立規則,並帶著他嚴格執行,讓他知道不行就是不行。做一個有原則的父母比棍棒嚴打更管用。
最近上映的教育記錄片《零零後》,建議家長帶著孩子去看看,或許從影片中我們對教育會有新的領悟。
-
7 # 江水濤濤8851
回答:不打。快樂教育好。具體原因如下:
1.時代變了,管理孩子的方式也要與時俱進。打,是一種殘酷的懲戒手段。如果不打,也可以把孩子教育好,又何苦去打呢?
2.不打,並不等於不管,必要的懲戒還是需要的。比如,呵斥、責備、寫檢查、作檢討、賠禮道歉等,既教育了孩子,一定程度又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3.快樂教育,不等於蹦蹦跳跳,說說笑笑。它是指教師運用全新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使孩子們在精神既亢奮又集中的環境下的學習。既生動活潑,又效果明顯。
4.快樂教育能充分挖掘孩子們的潛力,能充分發揮孩子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
5.快樂教育以孩子們為學習、活動主體,有別於應試教育的“填鴨式”、“注入式”,孩子們被動地去當“字紙簍”,那樣禁錮了孩子們的思維,身心受到了壓抑。
總之,快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有利於孩子的未來,有利於孩子的成才。 -
8 # 泛黃的文字很美
在孩子十二歲前,該打的時候還是要打。在什麼情況下打,1 寫作業磨蹭的時候2不完成作業就跑去玩到很晚才回來3不誠實滿嘴謊話髒話4不尊敬長輩5偷大人錢6跑網咖上網。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好孩子,但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得給他立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其實,規矩,就是促成孩子在各個方面都養成好習慣。有時間觀念,有教養,有感恩之心。
-
9 # 雨後山林靜
在打完孩子後,其實很多孩子在內心當中還是排斥父母的。他們根本就不服父母,過不了多久,他們的毛病可能又會重犯。所以有家長說,孩子會屢教不改。打孩子和懲罰孩子會給孩子造成很多不良的影響和行為。與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感情的連線,再用和善與堅定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收到的效果會更好一些。
一、打孩子會給孩子造成的後果1.孩子會產生憤恨的心裡。
孩子會認為為什麼我做錯了事情,就要受到懲罰、捱打,而父母做錯了事情,卻不會遭到懲罰捱打呢?這是很不公平的事情,我不能相信大人。
2.孩子會出現報復行為。
孩子心裡會想:你們打了我,我不服氣,所以我要報復你們。這回你們贏了,但是我下次會扳回來的。
3.孩子會產生反叛的心理。
你不讓我幹,我就偏要對著幹,以此來證明我不是必須要按照你們的要求去做的。如:父母不讓孩子玩手機,有的孩子就會偷偷的玩。
4.孩子會產生退縮的行為。
當他們完成了一件事情後,總是遭到父母的捱打時,他們可能就會不相信自己,認為自己是無用的,無助的他會感到很自卑。以後很多事情都不願意再去嘗試了,孩子會認為自己就是個壞孩子,而且這種想法會成為他們的潛意識。他可能會繼續扮演一個壞孩子的角色。
5.打孩子還會破壞親子關係。
父母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一切教育方法都要在建立在與孩子有著良好的感情的連線上。如果沒有感情的連線,教育就會無效。很多孩子因為與父母親關係不好,他們懶都懶理得父母,根本不願意父母說一句話,也不願意聽他們說話。一旦親子關係破壞了,孩子就將疏遠父母,他們也不再願和父母說心裡話了。以後孩子在學校裡發生什麼事情,父母都可能不知道。
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森博士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們從哪裡得到一個這樣的荒誕的觀念,認為我們想要讓孩子做得更好,但是總是要先讓他感覺的更糟?因此,我是不贊成打孩子的。我們可以用一些方法很好地去與孩子溝通。比如,平等的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給他們說話的機會,耐心聽他們解釋。而不是一味的責怪孩子。
快樂教育好還是棍棒教育好?我來談談對快樂教育的看法。
很多人認為快樂教育就是不要學習,一天到晚就是玩,快快樂樂的就好!這種理解其實是一種極端的理解。把快樂教育與自由放養式教育相等同。誤認為快樂教育就是不學習。學習難道就沒有快樂的時候嗎?難道都是痛苦的嗎?對孩子打一頓孩子就真的愛上了學習了嗎?
孩子不可能每天都快樂,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伴隨著一些煩惱。因此,沒有絕對的快樂。孩子還會面臨的一些悲傷,痛苦,失望和挫折,這與快樂教育並不矛盾。因為作為一個正常的人來說,他們應該體驗各種情感。
因此,孩子有快樂,也有不快樂的時候。如果僅有快樂而不讓他們去體驗其它的感受,對一個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他們的體驗是不完整的。快樂教育會讓孩子充滿自信心、敢於挑戰。他們會樂觀地看待很多事情。
棍棒底下真的能出孝子嗎?棍棒教育也就是打孩子,在上面我已經講到打孩子會給孩子造成五種不良的影響,我是不贊成棍棒教育的。
孩子長期生活在這種充滿了暴力的家庭當中,他們認為暴力是可以解決問題的,誰的力量大,誰的拳頭硬,誰說的話就是對的。當孩子在與別人發生的衝突時,他就會用暴力解決。我們可以看看現在發生了多少校園霸凌行為?
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過:那些沒有被善待過的孩子,他們也不懂得如何去善待別人。這也就是為什麼有心理學家認為,如果孩子在少年時遭受過嚴重的家庭暴力,長大後有不良行徑的比例遠遠高於那些家庭幸福的孩子。
有很多父母打罵孩子,以至於讓孩子忍受不了這樣的痛苦而跳樓、跳海?有的孩子在高考時考的遠遠的,就想擺脫這樣的父母。
最近,發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新聞: 事情發生在海南萬寧。一名6歲女孩因頂嘴被父親打死。6歲的小女孩因頂嘴,竟被父親用皮帶和衣架教訓了一個多小時,孩子全身手腳淤血發黑,後被送往醫院,但最終因搶救無效身亡。有多少父母打著我為你好的愛的名義用棍棒來傷害孩子?這樣的悲劇太多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快樂教育遠比棍棒教育好得多。因為快樂教育還能夠讓孩子擁有開朗的性格,充滿自信,充滿愛。而處於棍棒下的孩子,他們通常會感覺到自卑、憤怒,攻擊性較強,擁有較強的報復性,他們很難感受到愛,也不懂如何去愛別人。
-
10 # 海海1982
打解決不了問題,只是暫時屈服。孩子就是孩子你不能要求他像大人一樣懂事!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孩子的角度跟我們不一樣,首先要理解孩子的想法,如果你家孩子就是小時候的你呢?你願意捱打嗎?體諒安撫她的情緒,等雙方都冷靜下來在解決問題。
-
11 # 國際音標研究王
怎麼靠打能解決問題呢?關鍵是小孩沒有掌握各科的最基礎知識,他沒有最基夲的學習能力。他沒有感到學習的樂趣和效率。你應找教師補基礎知識(不是做試卷),把教科書上的搞懂,還應補上書上缺的知識。
-
12 # 留興240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肯定的,這是經過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實踐證明了的。快樂教育只能培養出自私自利的子女,到老了即使有子女也沒人養活父母,這位是已經證明了的。
-
13 # 默默子瑜
對於孩子,個人建議不應該以打罵的形式來進行教育。畢竟這種教育孩子的方式已過時,對於孩子的教育,我們更應該用自己的行為正確的去引導他們規範自己的行為習慣。讓孩子養成一種好的習慣。一味的以打罵進行教育的方式,畢竟會導致孩子心理變得不健康,這會引誘孩子以為只有以暴制暴的方式才能夠解決問題。在大多數情況下,打罵孩子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感到自卑,讓孩子對社會沒有信任感,沒有安全感。在對於孩子的教育上,應該是用正確的方式讓他明白人生的價值觀,道德觀。因為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本來都是一張白紙,這張白紙怎麼畫,也都在於大人怎麼去正確的描繪。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這種慣用伎倆,在一段時期內適用,但是並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孩子能不打就儘量不要打,主要以教育的方式進行鞭策也能夠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回覆列表
孩子打還是不打?
3歲之前立恩,6歲之前立威,如果這六年爸媽都能做的比較好,偶爾犯錯都是試探性體驗性的,是不需要打的,講道理就能聽懂。
6歲之前隻立恩沒立威的孩子,聽話但是控制不住,確實需要恐嚇性打打,要打還沒打是最可以起到震懾作用的。真拼勁全力打一頓,孩子反而不怕了。以恐嚇為主。
6歲之前沒立恩也沒立威的孩子是不能打的,他心裡沒有害怕的東西,沒有多在乎的人,父母如果還想好好幫助孩子就多愛他,給他儘量多的陪伴吧
科學育兒不能一刀切,打和不打根據孩子現狀和生長環境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