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辣媽追劇
-
2 # 白雪姐姐
是啊!能火成那樣的作品,怎麼就三觀都不正了呢?看起來,時代就是在悄然地發生著變化。人們無論是在思想認識上,還是主觀意識上,在對待問題的看法上還是對事情的處理上,都隨著生活的改變而轉變,要說瓊瑤劇三觀不正,我看這本身就把瓊瑤的作品,以及瓊瑤的思想徹底的給否定了。我認為這結論下得是否有些過早,因為作為一個作家,不管她是出於什麼動機,不管她要達到什麼目的?出於什麼背景?只要她的作品在當時被大家所接受、所認同、所讚揚,這就足夠了,就應該說是一部好的作品,一個好的作者。就拿《一簾幽夢》,和《還珠格格》來說吧,不管怎麼說,當時大家對劇情的那種喜愛程度是有目共睹,人所共知的。不然還珠格格中的紫薇和小燕子也不會火的一塌糊塗。原因是她的思維方式必競影響了一代人。如果當時大家就是氣憤至極,當時就認為她的三觀不正,就是別有用心的。那麼也不會火到如此之地步。再說,如果那樣的話,那麼你的觀點在哪裡?你的主見在哪裡?你的思想又在哪裡?為什麼要一同跟著讚揚,一同跟著吹捧?一同的根著愛的死去活來呢。所以有時候我們看問題,還應該著眼於全域性,還是應該核對一下時代背景,還是要全面一些,周到一些,深刻一些,不要求全責備,一概的否定就不好了。至於如現在的所作所為是否會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同和支援,是否一致對此不滿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3 # 栗子娛樂圈
前段時間,影視圈開始刮來一股懷舊風,把當年看過的電視劇電影,又回憶了一遍,把當年粉過的男神女神又拿來讚美了一番。與此同時,還有人另闢蹊徑,開始對經典進行質疑,丟擲一個與當年全然不一樣的觀點,立馬在大眾裡得到了共鳴,人們紛紛感慨:天啦,我以前是看了一些什麼劇啊?其中,批判最嚴重的就是我們瓊瑤阿姨的劇。
當年引領一個時代的瓊瑤劇,現在全部被貼上了三觀不正的標籤。如果你百度搜索瓊瑤劇,你馬上會看見,熱門的文章都是一個基調,批判瓊瑤劇三觀不正,深扒瓊瑤阿姨私生活,由此論證,這種小三自己三觀都不正,能寫出什麼三觀正的小說麼?我點開讀了幾篇閱讀量很高的文章,有圖有文字,確實很有說服性。看完後,我都不禁的感慨,我小時候為什麼沒有發現呢?瓊瑤阿姨很多劇裡的情節都讓人醉醉噠,書桓腳踏兩條船還把情話說的那麼動人。《一簾幽夢》裡的綠萍失去了一條腿,卻還被指責到:你只是失去了一條腿,紫菱失去的是她的愛情,是半條命啊。還有《新月格格》裡面,別人一對感情好的夫妻,收留了你,卻還恩將仇報,勾引男主!從這些臺詞,這些觀點來看,確實三觀不正,愛情至上,可以越過道德倫理,沒有底線,話說這些場景,放到今天,都是被大眾批判的啊,是不能容忍的啊,但以前我們為什麼會喜歡看瓊瑤劇呢?而且瓊瑤劇是如何做到那麼大紫大紅的呢?清野在思考之餘,查詢了一些資料,初步認為,瓊瑤劇大火的原因有以下五點1,時代原因。瓊瑤阿姨當年寫小說的時候是一九五幾年,當時的中國還沒有改革開放,大部分人的觀點都還比較陳舊,但還是有一些人思想前進,敢於挑戰舊社會的觀點,有自己的個性,宣揚解放自我,戀愛自由,所以瓊瑤阿姨當時寫的東西正是大部分人內心渴望的,直擊人心,同時也是超脫世俗的,她們渴望衝破束縛,衝破枷鎖。在那樣的時代,性和愛情作為人性中最大的欲求,當然首當其衝,追逐愛情與追逐自由是劃等號的。所以瓊瑤阿姨這些愛情至上的劇,很容易引起共鳴,引的追捧。2,作品生活化。瓊瑤阿姨的小說不僅僅只有情愛,只有瑪麗蘇,如果你認真看過她的劇,你就會發現瓊瑤阿姨用自己的風格,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的生活。比如青年一代的成長教育問題,《窗外》就是把青少年成長所面臨的問題,用作品的形式展示給了所有人,告訴這些父母,青少年的教育方式是需要得到尊重和認同,而並非簡單粗暴的管理。還比如傳統的婚姻觀,人類的道德責任感,尤其對女性的心理,做了詳細的剖析刻畫,你在她的筆下,可以看見女性的各種內心活動,還有弱者可能遭受的敏感社會問題,離婚,被虐。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就會被這些情景吸引,也透過這種方式使女性的心理和地位引得大眾的關注。3,受眾定位精準。根據調查顯示,當時看劇的很多都是老人跟小孩,老人跟小孩嘛,主要是看劇情跌宕起伏,覺得很有意思,關於講了什麼深刻含義,根本就沒去思考,也沒過腦子,因為,畢竟看劇就是一件消遣的事情嗎,何必整的那麼累。同時也有一批80後的青年看,在他們心裡,瓊瑤阿姨,寫自己所想,代表了一批人失去的青春和愛情理想。她們喜歡瓊瑤劇裡,一群男男女女漂漂亮亮的形象,熱熱鬧鬧的生活,轟轟烈烈的愛情,有酒有茶,有流浪,由遠方,有自由也有團圓。真的就像歌裡唱的那樣:讓我們紅塵做伴,活的瀟瀟灑灑,對酒當歌,共享人世繁華。而且這種對遠方與詩歌的追尋,到現在都沒有泯滅,總有那麼多的文藝青年,揹著自己的吉他,去到西藏去到麗江,就為了自己的詩跟遠方,浪漫與自由!瓊瑤阿姨的文字,僅僅的抓住了這樣一批受眾,有了自己強大的粉絲群。4,言情小說瑪麗蘇鼻祖。女主的身份是草根的、卑微的、可恥的,但是一定會逆襲的。她們大部分出身平凡,有時候貧困、有時候是賣唱女、有時候是私生女、丫鬟、孤女等等,但是男主無一不是高富帥皇親國戚,見到女主無一不被傾倒,各種資深優質女紛紛炮灰,這種經典的瑪麗蘇劇情經年不衰。5,演員美麗。與現在韓劇重視炒作男演員不同之處在於,當時那個時代比較重視炒作女演員,培養了那麼多的女神,真的是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的感覺,你們看瓊瑤阿姨的御用女主們,哪個長的不精緻不好看?清野當時看劇的時候,雖然小哦哦,但是也覺得瓊瑤阿姨的劇,每次選的女主角都好好看,好養眼,看了就舒心。真的,現在瓊瑤阿姨被批判為三觀不正,更多的原因是因為她的新奇個性的觀點,比較適合在改革開放初期急需新鮮觀點的時候迸發,她的成功,也是那個時代造就了她。現在的社會,人們早就習慣了自由戀愛,甚至過於自由戀愛,導致了婚姻的不負責態度,感情中更是很容易出現小三。所以,我們需要每個人有一個對自己的愛情負責的態度,不能超越道德底線。這個時候,你再來看瓊瑤阿姨的愛情至上原則,就顯得格格不入了。網上有段話說的非常好,感情就像冰箱,以前那個年代,冰箱壞了,大家都是想著修修就好了,現在這個時代,冰箱壞了,都直接換一臺新的了。所以,與時代需求格格不入的思想,終將被拋棄,這也是瓊瑤劇不火的最重要的原因。 -
4 # 手機使用者6093618574
我覺得不是三觀不正,每個年代有每個年代的追求跟欣賞水平,那個年代瓊瑤劇幾乎沒有不愛看的,著了迷的看,不能說這個年代的人欣賞水平出現了變化就說人家三觀不正,什麼東西都有更新換代的時候,這是潮流。我想如果瓊瑤還有新劇上演肯定還跟風!
-
5 # 桃自紅柳自綠
瓊瑤劇養活了多少人啊,現在卻把她說得這麼不堪,有點不地道吧。至少花非花霧非霧,還珠,庭院深深,幾度夕陽紅,是經典吧,有幾個作家能寫出如此這般多且影響力廣的作品,且走紅無數明星呢。希望大家客觀對待一個近八十歲的老人,別再噴了。
-
6 # 青煙繞指柔25274231
哪個人不崇拜轟轟烈烈的愛情,都幻想找到一個追隨一生的伴,結果現實很殘酷,不顧一切的相愛啦,在一起啦才發現愛和生活兩回事,家庭瑣事把你們的愛慢慢變淡,所以才有了偷歡,出軌,才有啦瓊瑤的美麗的愛情,小三也是人,也有真情感,小三上位要經歷更多的磨難,所以才有啦那麼多人憎恨小三,原配是無辜的,怪只怪你的男人不老實,要不有的聰明的女人還是糊塗點好!
-
7 # 雲山da風起
確實時代不同了,那時是偉大的愛情和自由高於一切的年代,瓊瑤本人就深受其毒害,奉為綸音佛旨,但是現在的人已經知道只顧自己快活不知責任與義務為何物,是該被唾棄的,但是瓊瑤本人我認為是不壞的,他的文筆確實好,也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三觀不正,而且她的作品最後都是壞人也向善了,封建大家長理解了,總之給所有人一個退身步,但是現在某些作家,把所有礙主角事的人都寫的歇斯底里的壞,然後主角無任何心理壓力的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小說強
-
8 # WangDianlei
三觀不正,慢慢看,越看越正!一百年前,無論夫妻,男女牽手,皆三觀不正!如今司空見慣,三觀也正!對於小說,她只要沒有突破當代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大家對文化還是持開放寬容的態度為好
-
9 # 朝陽新青年
我認為她所想所寫,代表了我們一部分逝去的青春和愛情理想。簡單來說,我學生時代,喜歡看瓊瑤劇,對於九零後的我來說最經典的當然是還珠格格和情深深雨濛濛,喜歡那一群男男女女,漂漂亮亮的形象,熱熱鬧鬧的生活,轟轟烈烈的愛情,有詩有畫,有酒有茶,有流浪,有遠方,有自由,當然也有團圓。
學生時代對這個世界還是充滿夢想的,夢想自己未來也可以有這樣一個充滿詩意和冒險的精彩人生。但長大後才發現,這世界五味雜陳,柔情蜜意太少,勾心鬥角太多,那種理想的生活是很難達到的。並且也慢慢發現,生活不只有愛情,還有親情,還有責任,那種不顧一切去追求自由和愛情的觀念,真真是不妥的。
所以對於瓊瑤劇,就像對自己曾經叛逆的青春一樣,一方面,嘲笑那些曾經的年少輕狂無知,另一方面,也懷念那些肆無忌憚的自由時光。於是對瓊瑤劇,就是這樣的,在否定和懷念中欲罷不能。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0 # 小一時空
看瓊瑤劇,你就把它當做看童話故事就好。
美麗浪漫的童話故事,當然會有很多人喜歡。
......
一直以為,瓊瑤阿姨的那些經典老片,是不用太關注劇情的。
因為那些人,那些景,那些歌,......
如詩如畫,如泣如訴,嗯 ,已經足夠足夠吸引你的眼球了。
不用去管那些故事是否合乎情理,是否真實可信,你只有單純欣賞他們的美,就已經足夠了。
所以,每次看瓊瑤電影,哪怕重溫了幾遍,我常常是記不住裡面角色的名字的,劇情也所知甚少。
留在腦海裡的總是那些美麗的人兒,
好看的衣裳,動聽的歌曲,有趣的對話;
還有女主角臉上的淚花,或者綻放的笑臉。
比如那部《我是一片雲》
那是難得的林青霞和秦漢、秦祥林三人同時出演的影片。
眾所周知,當時叱吒整個七十年代華語影壇的“二林二秦”組合,可謂聞名遐邇。
而據說這部影片是二秦唯一的一次聯袂出演。
另外,這部片子和其他瓊瑤的大部分作品... 那種皆大歡喜的大結局不同,它是一個悲劇的結局... 美麗如斯,卻慘遭摧殘磨難,所以更揪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該片主題曲《我是一片雲》後來成為一支非常流行的歌曲,傳唱至今。
當時為影片配唱的就是著名的帽子皇后:鳳飛飛
其實,除了劇情人物,瓊瑤電影的插曲基本上也都是一個風格,
多情,小資,悠揚流暢,柔腸百轉...
但比起以前常說的那種“靡靡之音”,似乎又多了點陽光和明媚,沒那麼頹廢。
除了‘我是一片雲’,
還有諸如‘一簾幽夢’,‘燕兒在林梢’,月朦朧鳥朦朧‘,等等,
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了,很容易流傳。
《我是一片雲》 作詞:瓊瑤
我是一片雲,天空是我家
朝迎旭日升,暮送夕陽下
我是一片雲,自在又瀟灑
身隨魂夢飛,它來去無牽掛
影片中反覆出現該曲子的背景音樂和鳳飛飛的唱腔,配合著主人公生活和愛情的跌宕起伏,讓人印象深刻。
一直覺得二林二秦時代的瓊瑤影片系列,是一個經典。
或許她太過浪漫完美的情節確實不夠現實,只能是童話裡的故事。
但只要你不要太糾結於其故事本身,不要沉溺其中,就像欣賞一幅藝術作品那樣,你仍然能夠獲得許多美的享受。
影視作品有很多種型別,用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
瓊瑤影片屬於那種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型別。
欣賞就好,不用當真!
說起林青霞,一代女神,在銀幕上演繹過那麼多如詩如畫的美麗童話..
.可現實中的她,卻情路坎坷,也是讓人嘆息!
這不也正好說明了,劇中的童話只是童話而已。
-
11 # 鴻雁天空上DDPCH
因為那個年代能接觸的書籍不多,而且看瓊瑤的人正值戀愛年華,三觀不穩,很容易被帶入情緒,瓊瑤的文筆真是可以的,不過有些閱歷的人三觀正的人在那個年代也不屑於看瓊瑤
回覆列表
哈哈,因為二十年前追捧瓊瑤劇的無知少女們,現在都是為人妻為人母了。
以妻子的身份,對眼下小三橫行的年代感到深深恐懼,也終於能夠體會到書上那些“邪惡”正室的不容易了;
以母親的身份,也能體會到當年父母不準自己看瓊瑤小說瓊瑤劇的苦心了。
再回頭看看瓊瑤奶奶,那麼多年了,當年的少女們都成長成熟了,她卻還生活在自己的童話愛情世界裡,到了這把年紀,還在追求愛情,而不是親情。
況且瓊瑤劇確實有三板斧:
一哭:所有女主角都很擅長哭戲,一枝梨花帶雨,我見猶憐。
二咆哮:男主正常情況下儒雅而又文質彬彬,一旦吵架或者遭遇情緒波動,必然一陣咆哮
三強吻:男主和女主因為各種矛盾吵架,男主必然用強吻來制服女主
這幾招,又都是少女無法拒絕的誘惑,況且當年日韓偶像劇不像現在那麼火,選擇不多。
電視臺集體播放,想不看都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