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浮雲彩色
-
2 # 董豔臨
謝謝邀請,我與人爭辯,只是看到他走入了誤區,對他進行提醒,並不是要駁倒他,一旦發現他不可能理解,或者願意一直錯,我就不想爭論了。討論是互相驗證,拓展思路的,如果只知道自己說什麼,而不知道別人說什麼,還對你產生敵意,或者對不同意見產生看不起,這樣的人沒有討論的資格。聖人都是多聽少說的,多說少聽的人,就等於自己斷了自己向上的路,也就沒有與他爭辯的必要。只有他認真思考你的思路,有他理不順的地方,需要你幫忙,而且還是虛心求教,或者把你和他看成同一水平,才有爭辯的意義。除此之外爭辯就只能和政治與利益有交集,這時候才能只管勝利,不管正確於否的爭論。
-
3 # 法度之家
爭辨是一種態度!據理而爭又有什麼不可以!觀點之爭才可能有概念的進步!生命這臺高智慧沒備!更需要智慧的來駕馭!否則人永遠無法超越自我,正確的駕馭世界!有人只能做普通人的導師!有人是帝師!是領導者之師!他必需具備不同與常理的思想境界與看穿一切的洞察力!愚人牟志法原創!可以不理解此文,但不可屈解!
-
4 # 陳思呈
這真的是一個好問題!
一份爭辯,當它的目的只是為了占人上風的時候,那真是毫無意義。生而為人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專門為了向另一個人證明“我是對的而你是錯的”、“我比你強”這樣的意思,真的實在是太沒有意義了。
有一天我在樓下足浴店洗腳的時候,聽到另一個顧客在與工作人員爭辯,爭著爭著她開始批評起來,你沒發現你們現在的生意越來越差了嗎?……實話說,聽到這個顧客這句話,我非常地意外,我不知道在陌生人之間,何必存在這樣的爭辯,目的何在?就算你讓對方不舒服了,你自己有任何好處嗎?
爭辯應該給真愛,給真誠相待的朋友。燈越挑越亮,理越辯越明,這句話很對,因為在爭辯的過程,我們理清自己的思路。在《萬物的簽名》這本書裡面女主角阿爾瑪說,爭辯是我的第一個保姆。她後來成為卓越的學者,與兒時的爭辯習慣不無關係,爭辯是思維的錘鍊。
另外,爭辯的過程也可以讓對方更加了解你,哪怕這個爭辯裡面有衝突,有怨氣,都是向對方更加敞開自己的手段。真正的好朋友,總要經過這麼一些爭辯或者爭論,才能達到更深的相知。
當然這也是一種冒險,比如我就曾經因為爭辯而得罪過人,曾經有一次,我和一個朋友之間有了一點矛盾,是很小的事情,但我積累了一點不滿之後,決定打個電話向她和盤說出,這個行為,現在想起來是非常任性和魯莽的,這跟我與母親的相處模式有關係,我不知不覺移用了這個模式在朋友身上,潛意識裡,其實是把對方當成類似於母親的親蜜朋友。另外,我與少年時代的好朋友之間常用這樣的方式,那也是因為,少年時候的朋友有足夠的元氣,大家折騰得起。而我現在人到中年,還用這種方式,另一箇中年人顯然不習慣。
所以對方接到我這番類似於興師問罪的電話之後,卻感到受傷了。矛盾如果不挑明,它就會慢慢淡化,一旦被這樣言明,彼此如果沒有能力去承受,則會被一種尷尬壓倒。
這件事讓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從此我對爭辯越發謹慎。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世界上人和人都是一樣的,只不過生活的方式不同,層次不同,沒有共同的語言溝通,相互間又有什麼可爭辯的呢?我不會和和他人爭辯的,但對方說的在理的發言我可以考慮採納,不適合自己的我會保持沉默,爭辯又能怎樣呢?爭出了風頭,失去了摯友,為了每個人心裡的觀點看法,任其自由發揮好了,一切順其自然。爭辯只給懂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