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甜園芒果
-
2 # 雲中飛268
1,霜黴病頻繁暴發的主要原因是,霜黴病病菌喜歡低溫潮溼的環境,與降雨量和降雨時長有直接關係。霜黴病病菌以休眠的卵孢子和帶病菌的枝葉在土壤中過冬,在春季氣溫超過10度,遇到降雨,病菌產生活性孢子,開始侵害葡萄新梢,葉片,卷鬚,溫度在10---25度之間,田間溼度大時迅速傳染樹體,在春秋季這段時間內,遇到合適的溫度和溼度就會迅速暴發。春季霜黴病發病不是很嚴重,但對整個生產過程病害的發生起重要作用。
2,葡萄霜黴病主要危害葉片,新梢和卷鬚,嚴重時危害果穗和果實,果梗,霜黴病先從葉片染病,在葉片背面起點狀白色粉沫,嚴重時葉片背面佈滿白色黴狀物,葉片變脆,失去光合作用。果梗受害變黑壞死,使果粒脫落,果梗上出現白色黴狀物。果粒在膨大期容易發病,病變處淡褐色,果粒變軟脫落,表面有白色黴狀物,果粒停止生長。
3, 田間管理,及時摘心,抹芽,剪除副梢,除去雜草,讓園內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使園內澆水和雨後地面的溼度快速蒸發,減少溼度。冬季修剪後清除園內病枝,病葉,病果,用5波美度石硫合劑噴施徹底清園,殺滅越冬病菌,減少病源。
4,藥物防治,在開花前後和初秋是兩個防治的關鍵時刻,要重點防治,在生長期按10---15天預防一次,花前花後用70%代森猛鋅500倍液,25%阿咪西達2000--3000倍液,75%達克寧600倍液交替均勻噴施,治療藥物用抑快淨,黴多克,安克錳鋅瑞凡交替噴施,降雨後及時噴藥控制病菌的暴發。
-
3 # 一起葡萄
看了一遍後已經是個回答了,風格都差不多,針對霜黴病的原理和用藥,我就選擇實際操作角度回答吧。
1.打霜黴不是發作期,而是打潛伏期。
霜黴病的發作期很明顯的特徵就是白毛,當我們見到白毛再打藥的話,噴藥的輕微震盪就可以讓白毛亂飛,落到那裡都會是新的感染源。而我們噴藥很難均勻到讓白毛無處容身的程度。同時,打住的病斑邊緣在溫度和溼度合適的情況下,3--4天后還會復發,而且抗性也會隨著而來。這樣的特性讓我們很難打住發作期的霜黴。
潛伏期相對好打,病菌要經過潛伏,然後悄悄擴大自己的小圈子,當外界環境適合發作了才能發作,所以潛伏期的霜黴如果被扼殺的話,對於全年的防病工作是最有利的。
2.認識潛伏期的霜黴
霜黴病喜歡15--25度的溫度,還喜歡鵝蛋大小還沒有老化的中等葉片,當溫度具備的時候,如果遇到雨或者霧,我們就要小心檢查了,重點檢查剛剛退掉紅色開始發綠的嫩葉而不是新梢,重點看這些葉片上的小黃點。這些小黃點可能是霜黴,也可能是外傷,主要看邊緣是否有洇溼的症狀,如果實在不好區分就打藥吧,多花十幾塊錢的藥錢比得病更划算。
3.如果真的已經出現白毛,我們的打藥最好兩連擊,間隔期是3--4天,藥劑輪換使用注意抗性。這只是初發期的霜黴病防病方法。
如果在爆發期,霜黴病是非常可怕的,我們不能按照套路防治,三連擊是很有必要的,第一遍和第二遍間隔期1--3天,不要管什麼安全和抑制,先打住再說,當我們發現毛退去的時候,馬上打波爾多液,這時再想果面,表光什麼的就有點多,先保住葉片再說。
必要的時候可以烯醯嗎啉或者乙磷鋁灌根。
4.遮雨棚霜黴病明顯輕好多,雨淋不上霜黴病就少了很多發作的機會,但有霧就不能掉以輕心,很多時候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守望者... ...
打霜黴必要把眼光侷限在烯醯嗎啉,這幾年我們用抑快淨效果不錯,雙美清也挺好但側重於保護,氰霜唑和霜黴威鹽酸鹽表現都優於烯醯嗎啉。
-
4 # 三農子弟之五福臨門
在霜黴發病前,以噴施保護性殺菌劑為主,比如選擇耐雨水沖刷的螯合態代森錳鋅如大生M一45等,而一旦發現葉片出現水浸狀葉斑症狀,即應該噴施保護、治療和剷除作用的殺菌劑,一般新型殺菌劑可選用單劑,但每季使用次數不宜超過2次。注意輪換和復混使用殺菌劑。目前比較好的殺菌劑有杜邦抑快淨(惡唑菌酮和霜脲氰復配製劑)1000-1500倍液,雙炔醯菌銨1500倍液加烯醯嗎啉或霜脲氰,增威贏綠(氟噻唑乙酮)1500倍液,75%苯醯菌胺錳鋅,烯醯嗎啉加吡唑醚菌酯等,但是普力克(霜黴威)對葡萄霜黴病無防治效果,不宜選用。應根據病情調整用藥量。
-
5 # 妳有1條新的訊息
葡萄霜黴病是一種世界性的葡萄病害。中國各葡萄產區均有分佈, 尤其在多雨潮溼地區發生普遍,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1834年在美國野生葡萄中發現。中國1899年記載本病的發生。 發病嚴重時,葉片焦枯早落,新梢生長不良,果實產量降低、品質變劣,植株抗寒性差。 中文學名 葡萄霜黴菌 拉丁學名 Plasmopara viticola(Berk.dt Curtis)Berl. Et de Toni 界 真菌界 亞門 鞭毛菌亞門 綱 卵菌綱 主要症狀 葡萄霜黴病主要危害葉片,也能侵染新梢幼果等幼嫩組織。葉片被害,初生淡黃色水漬狀邊緣不清晰的小斑點,以後逐漸擴大為褐色不規則形或多角形病斑,數斑相連變成不規則形大斑。天氣潮溼時,於病斑背面產生白色霜黴狀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發病嚴重時病葉早枯早落。 葡萄霜黴病 嫩梢受害,形成水漬狀斑點,後變為褐色略凹陷的病斑,潮溼時病斑也產生白色霜黴。病重時新梢扭曲,生長停止,甚至枯死。卷鬚、穗軸、葉柄有時也能被害,其症狀與嫩梢相似。 幼果被害,病部褪色,變硬下陷,上生白色霜黴,很易萎縮脫落。果粒半大時受害,病部褐色至暗色,軟腐早落。果實著色後不再侵染。 發生規律 病原為葡萄霜黴菌,屬鞭毛菌亞門,卵菌綱霜黴目,單軸黴屬。葡萄霜黴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組織中越冬,或隨病葉殘留於土壤中越冬。次年在適宜條件下卵孢子萌發產生芽孢囊,再由芽孢囊產生遊動孢子,借風雨傳播,自葉背氣孔侵入,進行初次侵染。經過7-12天的潛育期,在病部產生孢囊梗及孢子囊,孢子萌發產生遊動孢子進行再次侵染。孢子囊萌發適宜溫度為 10℃~15℃。遊動孢子萌發的適宜溫度為18℃-24℃。秋季低溫,多雨多露,易引起病害流行。果園地勢低窪、架面通風不良樹勢衰弱,有利於病害發生。 發病條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組織中或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l~2年。翌年春季萌發產生芽孢囊,芽孢囊產生遊動孢子,借風雨傳播到寄主葉片上,透過氣孔侵入,菌絲在細胞間隙蔓延,並長出圓錐形吸器伸人寄主細胞內吸取養料,然後從氣孔伸出孢囊梗,產生孢子囊,借風雨進行再侵染。病害的潛育期在感病品種上只有4~13天,抗病品種則需20天。秋末病菌在病組織中經藏卵器和雄精器配合,形成卵孢子越冬。 氣候條件對發病和流行影響很大。該病多在秋季發生,是葡萄生長後期病害,冷涼潮溼的氣候有利發病。病菌卵孢子萌發溫度範圍13~33℃,適宜溫度25℃,同時要有充足的水分或雨露。孢子囊萌發溫度範圍5~27℃,適宜溫度10~15℃,並要有遊離水存在。孢子囊形成溫度13~28℃,15℃左右形成孢子囊最多,要求相對溼度95~100%。遊動孢子產出溫度範圍12~30℃,適宜溫度18~24℃,須有水滴存在。試驗表明:孢子囊有雨露存在時,21℃萌發40-50%,10℃時萌發95%;孢子囊在高溫乾燥條件能存活4~6天,在低溫下可存活14~16天;遊動孢子在相對溼度70~80%時能侵入幼葉,相對溼度在80~100%時老葉才能受害。因此秋季低溫、多雨易引致該病的流行。 防治方法 1、清除菌源,秋季徹底清掃果園,剪除病梢,收集病葉,集中深埋或燒燬。 2,加強果園管理,及時夏剪,引縛枝蔓,改善架面通風透光條件。注意除草、排水、降低地面溼度。適當增施磷鉀肥,對酸性土壤施用石灰,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選用無滴消霧膜做設施的外覆蓋材料,並在設施內全面積覆蓋地膜,降低其空氣溼度和防止霧氣發生,抑制孢子囊的形成、萌發和遊動孢子的萌發侵染。 4、節室內的溫溼度,特別在葡萄坐果以後,室溫白天應快速提溫至30℃以上,並盡力維持在32--35℃,以高溫低溼來抑制孢子囊的形成、萌發和孢子的萌發侵染。下午16時左右開啟風口通風排溼,降低室內溼度,使夜溫維持在10--15℃,空氣溼度不高於85%,用較低的溫溼度抑制孢子囊和孢子的萌發,控制病害發生。 5、避雨栽培:在葡萄園內搭建避雨設施,可防止雨水的飄濺,從而有效切斷葡萄霜黴病原菌的傳播,對該病具有明顯防效。 6、生物防治 治療方案:靚。果。安300倍加上沃。。豐。素600倍摻上大--=蒜=油1000倍還有有-=機=矽噴霧2次,每次間隔10天左右 預防方案: 1)萌芽前半個月:使用藥劑60-100倍液加上進行全園噴施,殺滅病菌,營養樹體。 2)展葉開花期:使用300倍液與,600倍加上有,有,機,矽噴霧2次,每次間隔10天。(保花,此時灰黴病、黑痘病高發期) 3)第一次生理落果期:使用300-500加上600倍加上有。機。矽噴霧。(保果、此時灰黴病、黑痘病高發期) 4)果實生長期:使用300-500倍600倍進行定期噴霧,基本每次間隔10-15天。(雨季為霜黴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病害高發期) 5)秋季採果後:使用200-300倍與600倍和有機矽進行噴霧1次。 6)落葉2/3後,使用60-100倍液進行全園噴施,殺滅病菌,營養樹體。
-
6 # 盛禾原農業科技
個人種植經驗分享:強烈建議不要用雞糞做基肥,用的也要腐熟半年以上的雞糞;周邊的溝渠要深,雨水天氣要排利於排水,控制好棚內溼度;葡萄比較嬌氣,日常防病農藥要打上,不能偷懶。
-
7 # 鄂硒農技
為什麼葡萄霜黴病會頻繁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又該如何防治呢?
其實葡萄的所有土傳病都與土壤有莫大的關係,這些土傳性病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在土壤和病株殘體裡越冬,然後遇到合適的溫度、溼度就會迅速借風借雨傳播,而葡萄的霜黴病也是一樣,只是它們存在和發病的時間不一樣而已。
葡萄的霜黴病多發生於春天多雨季節,病菌首先從植株氣孔和嫩梢嫩芽傷口侵入,經過7~12天的發酵繁殖,並迅速擴大傳染面積。霜黴病主要危害植株的葉片和幼嫩枝梢,葉片受害時剛開始呈半透明狀,葉片邊緣有不清晰的油漬狀病斑,以後病斑會擴充套件成多角形黃褐色,最後多個病斑逐漸融為一體,遇天氣潮溼時,病葉上會產生一層灰白色黴狀物,發病嚴重時整個葉片會被黴狀物覆蓋,葉片焦枯而脫落。
(1)冬季做好葡萄園的清園工作,葡萄萌芽前噴霧5度的石硫合劑,殺死葡萄園裡所有越冬病蟲害,並清理掉葡萄園裡的殘枝病體進行燒燬或深埋。
(2)儘量抬高葡萄架面,疏除近地面枝條、新梢,增加葡萄園的透光性和透氣性,雨季及時排水,降低土壤溼度,減輕土地鬱閉。
(3)以預防為主,在葡萄幼果期開始噴霧一次波爾多液保護劑進行預防,重施有機肥和元素肥,增加土壤活性成,培養壯株,增加植株自身抗病能力。
(4)一旦葡萄霜黴病發生時,及時噴霧40%乙磷鋁,或200~300倍液黴疫淨,或40%瑞黴毒800~1200倍液,在治療中有特效。用瑞黴毒藥液灌根,藉助根系傳播輸送到枝蔓,能達到長期預防的效果。
二哥還是那句老話,不管什麼病蟲害,都是由環境因素、氣候條件和管理因素等多方面造成的,防重於治。在果園的管理工作中,人為因素才是最大的因素。 -
8 # 宋城靜靜
1 症狀 該病主要為害葉片。也能為害新稍、卷鬚、葉柄、花序、穗軸、果柄、和果實等幼嫩組織。葉片發病最初為細小的不定形淡黃色水漬狀斑點,後擴充套件為黃色至褐色多角形斑,其邊緣界限不明顯。病斑背面生白色濃霜狀黴層,此為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後期黴層變為褐色,常數斑聯合在一起成不規則大斑,葉片早落。新梢、卷鬚、葉柄、穗軸發病,產生黃色或褐色斑點,略凹陷,潮溼時也產生白色黴層,生長停滯,畸形。花穗和幼果受害,花穗腐爛乾枯,表面生長白色霜黴,果粒變硬,初為淺綠色,後變為褐色,軟化,並在果面形成霜狀黴層,不久即萎縮脫落。果實著色後不再受侵染。 2 病原 葡萄霜黴病是由葡萄生單軸黴(Plasmoparauiticola(Berk.etCurt.deToni)寄生引起的,屬鞭毛菌亞門單軸黴屬,是一種專性寄生真菌。菌絲體在寄主細胞間蔓延,以瘤狀吸胞伸入寄主細胞內吸取養料。孢囊梗無色,成束從寄主氣孔長出。單軸分枝,分枝處近於直角,有分枝3~6次,一般分枝2~3次,分枝末端有2~3個小梗,頂生孢子囊。孢子囊無色,單胞,卵形或橢圓形,有乳狀突起,萌發產生遊動孢子。遊動孢子腎臟形,側生雙鞭毛,能在水中游動。病菌的有性生殖產生卵孢子,褐色、球形、壁厚,卵孢子在水滴中萌發產生1個或偶爾2個細胞的細長芽管,直徑2~3 μm,長短不一,在芽管尖端形成梨形孢子囊,大小為28~36 μm,每個孢子囊可形成並釋放30~50個遊動孢子。 3 發病規律 空氣高溼與土壤溼度大,利於霜黴病的發生。降雨是引起該病流行的主要因子。孢子囊形成的適宜溫度範圍是13 ℃~28 ℃,最適宜溫度在15 ℃;孢子囊萌發的溫度範圍為5 ℃~21 ℃,最適宜溫度為10 ℃~15 ℃;遊動孢子萌發的適宜溫度範圍為18 ℃~24 ℃。孢子囊的形成、萌發和遊動孢子的萌發侵染均需有雨水或露水時才能進行。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組織中或隨病殘體於土壤中越冬(卵孢子的抗逆力很強,病殘組織腐爛後落入土壤中的卵孢子能存活兩年)。翌年環境適宜時,卵孢子萌發產生芽孢囊,再由芽孢囊產生遊動孢子,借風雨傳播,從葉片背面氣孔侵入,進行初次侵染。菌絲體在寄主細胞間蔓延,以吸管伸入細胞吸取養分,經7~12 d的潛伏期,在病部產生孢囊梗及孢子囊,孢子囊萌發產生遊動孢子,進行再次侵染。一個生長季可行多次重複侵染。8~9月份為發病高峰期,雨後悶熱天氣更容易引起霜黴病突發,生長後期在病部組織中產生卵孢子。該病的發生與降雨量有關,低溫高溼、通風不良有利於病害的流行。果園地勢低窪、栽植過密、棚架過低、果園小氣候溼度增加,從而加重病情。施肥不當,偏施或遲施氮肥,造成秋後枝葉繁茂,組織成熟延遲,也會使病情加重。品種間抗病性有一定差異,美洲種葡萄較抗病,而歐亞種葡萄則較易感病。 4 防治方法 該病的防治應在栽種抗病品種的基礎上,搞好越冬期防治,儘可能減少初侵染菌源;加強栽培管理,並結合藥劑防治。 4.1 種植抗病品種 在病害常年流行的地區應考慮種植抗病品種,淘汰高感品種。 4.2 清除菌源 秋末和冬季,結合冬前修剪進行徹底的清園,剪除病、弱枝梢、病果,清掃枯枝落葉,集中燒燬或深埋。秋冬季深翻耕,並在植株和附近地面噴1次波美3-5度的石硫合劑,可大量殺滅越冬菌源,減少次年的初侵染。 4.3 加強栽培管理 避免在地勢低窪、土質黏重、周圍窩風,通透性差的地方種植葡萄;建園時要規劃好田間灌排系統,降低果園溼度;減少土壤中越冬的卵孢子被雨濺上來的機會;適當放寬行距,行向與風向平行。棚架應有適當的高度;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施足優質的有機底肥,生長期根據植株長勢適量追施磷、鉀肥及氮肥、微量元素等肥料,避免過量偏氮肥;酸性土壤中增施生石灰。及時綁蔓,修剪過旺枝梢,清除病殘葉,清除行間雜草等。實施控產優質栽培。根據不同葡萄品種,採取疏花、疏果、掐穗尖等控制負載量,一般控制在1 000~1 500 kg/667m2左右為宜,保持樹勢良好。有條件者可行果實套袋。 4.4 藥劑防治 注重早期診斷、預防和控制。在未發病前可適當噴灑一些保護性藥劑進行預防。1:0.7:200波爾多液,是防治葡萄霜黴病的一種優良的保護劑,應掌握田間出現利於霜黴病菌侵染的條件而尚未發病前使用。根據天氣條件,一般使用3~5次,每次間隔10~15 d,能收到很好的防病效果。長期以來,國內外習用此藥防治霜黴病。波爾多液含銅離子,對霜黴病菌很敏感,黏著性良好,藥效持久,而且沒有抗性問題,因而仍是一種可靠有效的藥劑。由於葡萄葉對鈣很敏感,配製時石灰量要少於硫酸銅的量,防止引起焦葉藥害。常用的藥劑還有78 %科博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77 %多寧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12 %綠乳銅(松脂酸銅)800倍液等。病害發生後,可根據實際情況使用一些內吸殺菌劑。如58 %瑞毒黴-錳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灑使用,灌根也有效,它是防治霜黴病的特效藥。克露72 %可溼性粉劑也是防治霜黴病效果較好的一種新藥劑,藥效期長,常用濃度為700~800倍,每隔15~20 d噴布1次即可。此外,利用甲霜靈灌根也有較好的效果。方法是在發病前用稀釋750倍的甲霜靈藥液在距主幹50 cm處挖深約20 cm的淺穴進行灌施,然後覆土,在霜黴病嚴重的地區每年灌根2次即可。用灌根法防治霜黴病藥效時間長,不汙染環境,更適合在庭院葡萄上採用。還有70 %乙磷鋁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2 %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64 %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68.70 %易保可溼性粉劑800~1 500倍液和52.50 %抑快淨可溼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等。它們既有保護作用,也有治療作用。在進行化學防治時,對內吸型殺菌劑應注意輪換使用,避免抗藥性的產生。同時注意選用能兼防其他病害的藥劑。提倡使用生物農藥和低毒、低殘留的無機殺菌劑。由於霜���病菌往往從葡萄葉片背面侵入,故噴藥時一定要使葉背面著藥均勻。
-
9 # 清風拂大江
霜黴病是葡萄常見的病害,葡萄霜黴病發生的原因:
氣候條件:該病發生的輕重與否,與氣候條件的關係非常密切。總的來說,冷涼潮溼的氣候有利於發病,在春、秋兩季少風、多霧、多露、多雨的地區葡萄霜黴病發病比較嚴重。
果園條件:果園低溫高溼,植株和枝葉過密,棚架過低,通風透光不良時,發病較重。
品種:在栽培品種中,一般美洲系統葡萄較抗病,歐洲系統的葡萄比較易染病。葡萄品種間存在抗病性差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形態學等方面的因素
-
10 # A廣西黃小哥
1.該病主要為害葉片。也能為害新稍、卷鬚、葉柄、花序、穗軸、果柄、和果實等幼嫩組織。葉片發病最初為細小的不定形淡黃色水漬狀斑點,後擴充套件為黃色至褐色多角形斑,其邊緣界限不明顯。病斑背面生白色濃霜狀黴層,此為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後期黴層變為褐色,常數斑聯合在一起成不規則大斑,葉片早落。新梢、卷鬚、葉柄、穗軸發病,產生黃色或褐色斑點,略凹陷,潮溼時也產生白色黴層,生長停滯,畸形。花穗和幼果受害,花穗腐爛乾枯,表面生長白色霜黴,果粒變硬,初為淺綠色,後變為褐色,軟化,並在果面形成霜狀黴層,不久即萎縮脫落。果實著色後不再受侵染。 2 病原 葡萄霜黴病是由葡萄生單軸黴(Plasmoparauiticola(Berk.etCurt.deToni)寄生引起的,屬鞭毛菌亞門單軸黴屬,是一種專性寄生真菌。菌絲體在寄主細胞間蔓延,以瘤狀吸胞伸入寄主細胞內吸取養料。孢囊梗無色,成束從寄主氣孔長出。單軸分枝,分枝處近於直角,有分枝3~6次,一般分枝2~3次,分枝末端有2~3個小梗,頂生孢子囊。孢子囊無色,單胞,卵形或橢圓形,有乳狀突起,萌發產生遊動孢子。遊動孢子腎臟形,側生雙鞭毛,能在水中游動。病菌的有性生殖產生卵孢子,褐色、球形、壁厚,卵孢子在水滴中萌發產生1個或偶爾2個細胞的細長芽管,直徑2~3 μm,長短不一,在芽管尖端形成梨形孢子囊,大小為28~36 μm,每個孢子囊可形成並釋放30~50個遊動孢子。 3 發病規律 空氣高溼與土壤溼度大,利於霜黴病的發生。降雨是引起該病流行的主要因子。孢子囊形成的適宜溫度範圍是13 ℃~28 ℃,最適宜溫度在15 ℃;孢子囊萌發的溫度範圍為5 ℃~21 ℃,最適宜溫度為10 ℃~15 ℃;遊動孢子萌發的適宜溫度範圍為18 ℃~24 ℃。孢子囊的形成、萌發和遊動孢子的萌發侵染均需有雨水或露水時才能進行。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組織中或隨病殘體於土壤中越冬(卵孢子的抗逆力很強,病殘組織腐爛後落入土壤中的卵孢子能存活兩年)。翌年環境適宜時,卵孢子萌發產生芽孢囊,再由芽孢囊產生遊動孢子,借風雨傳播,從葉片背面氣孔侵入,進行初次侵染。菌絲體在寄主細胞間蔓延,以吸管伸入細胞吸取養分,經7~12 d的潛伏期,在病部產生孢囊梗及孢子囊,孢子囊萌發產生遊動孢子,進行再次侵染。一個生長季可行多次重複侵染。8~9月份為發病高峰期,雨後悶熱天氣更容易引起霜黴病突發,生長後期在病部組織中產生卵孢子。該病的發生與降雨量有關,低溫高溼、通風不良有利於病害的流行。果園地勢低窪、栽植過密、棚架過低、果園小氣候溼度增加,從而加重病情。施肥不當,偏施或遲施氮肥,造成秋後枝葉繁茂,組織成熟延遲,也會使病情加重。品種間抗病性有一定差異,美洲種葡萄較抗病,而歐亞種葡萄則較易感病。 4 防治方法 該病的防治應在栽種抗病品種的基礎上,搞好越冬期防治,儘可能減少初侵染菌源;加強栽培管理,並結合藥劑防治。 4.1 種植抗病品種 在病害常年流行的地區應考慮種植抗病品種,淘汰高感品種。 4.2 清除菌源 秋末和冬季,結合冬前修剪進行徹底的清園,剪除病、弱枝梢、病果,清掃枯枝落葉,集中燒燬或深埋。秋冬季深翻耕,並在植株和附近地面噴1次波美3-5度的石硫合劑,可大量殺滅越冬菌源,減少次年的初侵染。 4.3 加強栽培管理 避免在地勢低窪、土質黏重、周圍窩風,通透性差的地方種植葡萄;建園時要規劃好田間灌排系統,降低果園溼度;減少土壤中越冬的卵孢子被雨濺上來的機會;適當放寬行距,行向與風向平行。棚架應有適當的高度;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施足優質的有機底肥,生長期根據植株長勢適量追施磷、鉀肥及氮肥、微量元素等肥料,避免過量偏氮肥;酸性土壤中增施生石灰。及時綁蔓,修剪過旺枝梢,清除病殘葉,清除行間雜草等。實施控產優質栽培。根據不同葡萄品種,採取疏花、疏果、掐穗尖等控制負載量,一般控制在1 000~1 500 kg/667m2左右為宜,保持樹勢良好。有條件者可行果實套袋。 4.4 藥劑防治 注重早期診斷、預防和控制。在未發病前可適當噴灑一些保護性藥劑進行預防。1:0.7:200波爾多液,是防治葡萄霜黴病的一種優良的保護劑,應掌握田間出現利於霜黴病菌侵染的條件而尚未發病前使用。根據天氣條件,一般使用3~5次,每次間隔10~15 d,能收到很好的防病效果。長期以來,國內外習用此藥防治霜黴病。波爾多液含銅離子,對霜黴病菌很敏感,黏著性良好,藥效持久,而且沒有抗性問題,因而仍是一種可靠有效的藥劑。由於葡萄葉對鈣很敏感,配製時石灰量要少於硫酸銅的量,防止引起焦葉藥害。常用的藥劑還有78 %科博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77 %多寧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12 %綠乳銅(松脂酸銅)800倍液等。病害發生後,可根據實際情況使用一些內吸殺菌劑。如58 %瑞毒黴-錳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灑使用,灌根也有效,它是防治霜黴病的特效藥。克露72 %可溼性粉劑也是防治霜黴病效果較好的一種新藥劑,藥效期長,常用濃度為700~800倍,每隔15~20 d噴布1次即可。此外,利用甲霜靈灌根也有較好的效果。方法是在發病前用稀釋750倍的甲霜靈藥液在距主幹50 cm處挖深約20 cm的淺穴進行灌施,然後覆土,在霜黴病嚴重的地區每年灌根2次即可。用灌根法防治霜黴病藥效時間長,不汙染環境,更適合在庭院葡萄上採用。還有70 %乙磷鋁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2 %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64 %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68.70 %易保可溼性粉劑800~1 500倍液和52.50 %抑快淨可溼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等。它們既有保護作用,也有治療作用。在進行化學防治時,對內吸型殺菌劑應注意輪換使用,避免抗藥性的產生。同時注意選用能兼防其他病害的藥劑。提倡使用生物農藥和低毒、低殘留的無機殺菌劑。由於霜���病菌往往從葡萄葉片背面侵入,故噴藥時一定要使葉背面著藥均勻
-
11 # 長興葡萄
葡萄霜黴病主要靠雨水傳播,但起因還是溫度和溼度,溫度長期在22度左右活動,霜黴病機率就高,溼度在80%左右霜黴病發生機率就高。但只要葡萄不被雨淋到就可以防止發生。如果都是露地栽培,那看誰用的進口保護劑多,誰得霜黴病機率就少了!
-
12 # 阿華三農
葡萄霜黴病是中國葡萄種植戶感到頭痛的一種主要病害。為什麼這麼說,這是因為葡萄霜黴病可以危害新梢、花穗、果實、枝條等幼嫩部位,幾乎在各個生長期都會受到侵害。嚴重時可以引起葡萄落葉或大面積產生病斑,使葡萄不能透過葉片進行光合作用根系吸收的營養物質不能向樹體輸送營養物質。樹體營養不足,影響花芽分化及枝葉的生長,對產量有著不小的影響。題主把霜黴病的症狀表達出來了,這裡就不做過多的說明,那麼葡萄霜黴病為何會頻繁爆發?與哪些因素有關?該如何防治?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吧!
葡萄霜黴病的發病規律病原為葡萄霜黴菌,屬鞭毛菌亞門,卵菌綱霜黴目,單軸黴屬。葡萄霜黴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組織中越冬,或隨病葉殘留於土壤中越冬。次年在適宜條件下卵孢子萌發產生芽孢囊,再由芽孢囊產生遊動孢子,借風雨傳播,自葉背氣孔侵入,進行初次侵染。經過7-12天的潛育期,在病部產生孢囊梗及孢子囊,孢子萌發產生遊動孢子進行再次侵染。孢子囊萌發適宜溫度為 10℃~15℃。遊動孢子萌發的適宜溫度為18℃-24℃。秋季低溫,多雨多露,易引起病害流行。果園地勢低窪、架面通風不良樹勢衰弱,有利於病害發生。從發病規律中可以看出葡萄園的溼度大、低溫霜凍天氣、樹勢弱、通風不良等加快霜黴病的爆發,這也是露天種植葡萄發生霜黴病的主要發病因素。其防治方法原則是綜合防治,預防為主,及時治療。
防治方法
綜合防治以培養優勢樹體,透過合理的夏梢和秋梢修剪、綁蔓、中耕除草改善果園的通風。在長葉和開花前施入複合肥以滿足需要。施好膨大肥及秋季開溝施入腐熟的農家肥。在葡萄落葉三分之二時,使用42%噴富露600~800倍液對葡萄噴藥,秋季摘果後,使用靚果安200-300倍和有機矽600倍對全園進行1次噴霧。
採收果實後及時清理葡萄園的病枝病葉,並集中燒燬,減少病源數量。降低葡萄園的溼度,要及時排水,果園內無積水存留,有條件的地方在雨水多的月份,給果園加蓋一層擋水膜。
在葡萄坐果後、膨大期及轉色期要進行2-3次的葉面補充微量元素,促進枝葉木質化。
在葡萄萌芽前半個月、展葉開花期、第一次生理落果期、果實生長期要加強對葡萄的其它病蟲害的防治和霜黴病的防治,有利於保花保果。
藥物防治:發病前用代森錳鋅600-700倍液防治,初生病時用40%黴疫淨250-300倍液防治,波爾多液+甲霜靈10%+代森錳鋅48%可溼性粉劑是防治霜黴病的特效藥,連續用藥2-3次。在症狀得到控制後為了安全起見,還要對發病部位多噴1-2次。
-
13 # 研農記
前言
據考古考證,世界葡萄栽培最早的地區出現在小亞細亞里海及其南岸,後傳入希臘,羅馬人從希臘學會葡萄栽培和釀酒技術以後,隨著羅馬帝國的強盛與擴張,其後傳入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北非、德國萊茵河流域。至16世紀,又傳入南非、澳洲、紐西蘭、日本、北韓等國。19世紀中葉,美國葡萄栽培及釀酒技術進入鼎盛時期。中國栽培的葡萄是漢武帝時期,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帶回來的,但中國最早記載食用是在《詩經》中"六月食鬱及薁(yu),七月亨葵及菽","薁"就是野葡萄。因此,張騫從西域帶回的是從歐州傳至大宛國的歐州葡萄品種,中國本土野生葡萄早就存在但未馴化。中國葡萄種植面積排世界第五位,前三位分別是義大利、法國和美國。
一、葡萄霜黴病為何頻繁暴發?
葡萄種植者都有過這樣經歷,年年打藥年年爆發,頭都大了,怎麼都想不明白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分析原因如下:
1、環境條件是主要原因。
霜黴病是否大發生,主要取決於8月份的天氣條件。8月份高溫多雨必然爆發,主要是因為溼度、溫度、光照等非常適宜霜黴病萌發和侵染,極大地縮短了該病的潛伏期,25℃左右霜黴病菌從萌發侵染到表現出症狀僅僅需要3天左右;葉片有水膜或水滴情況下,孢子囊1.5小時可形成,其中的遊動孢子2小時就可萌發,完成侵染,這種速度其他病菌很少有。舉例說明,咸陽一朋友家有2畝葡萄,雨前沒有打藥,下2天雨,第3天果園地太溼無法進園作業,只能等果園地幹了再進園作業,等可以進園作業了,進園一看霜黴病早發病了。這說明溫度溼度合適,種植者必須與病害爭分奪秒。
2、病原菌抗性
葡萄霜黴病病原菌是卵菌綱霜黴目單軸黴。葡萄單軸黴在顯微鏡長得像一株"小樹",有"樹枝"即菌絲,有"果實"即孢子囊,有"種子"即遊動孢子。該菌雖屬低等真菌,但致病力一點也不差,並且對化學藥劑的抗性就較快,連續使用2-3年即可產生抗性,互動抗性產生的也很快。
3、葡萄種植因素
(1)、考慮葡萄種植的品種。美洲系品種:巨峰、夏黑、戶太八號等抗病性強,紅提、玫瑰香、赤霞珠、法國怡等易感病;
(2)、考慮果園管理方式。栽植不要太密,適宜的密度最好,不要偏施氮肥,要多施磷、鉀肥,防止旺長,增加果園透氣性。
4、不注重預防
本人在長期調查研究中發現,病害防治不住還有個原因,就是種植者幾乎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田裡沒見到病就不用藥,什麼時候發生了,不嚴重也不防治,實在嚴重了才去防治,沒有預防意識,這也導致無預防措施後期暴發的原因。
二、如何防治?
做到三個"對",霜霜病防治也不難。
1、選對藥劑
(1)、保護性:半量式波爾多液、80%代森錳鋅WP、70%丙森鋅WP、70%代森聯WDG、72%霜脲氰*代森錳鋅WP。前期預防用。
(2)、保護+治療: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聯WDG、250g/L吡唑醚菌酯EC、23.4%雙炔醯菌胺SC、39%精甲霜靈·嘧菌酯SC、687.5g/L氟吡菌胺·霜黴威SC、18.7%烯醯嗎啉·吡唑醚菌酯WDG、68.75%惡唑菌酮·霜脲氰WDG、10%氟噻唑吡乙酮SC、52.5%惡唑菌酮·霜脲氰WDG。以上藥劑單用、混用都不錯。輪換用藥才能延緩抗性。
(2)選對時間:選對了用藥時間,事半功倍,後面的防治壓力就不會太大。
清園必須做到位:冬季或早春萌芽前用3-5度石硫合劑徹底清園一次,角角落落全噴施到位。
根據天氣預報,未發病前噴施半量式波爾多液噴霧保護,重點噴葉片背面。
4月中下旬,防治幼果發病。
6月上中旬,防治果穗發病。
7月中下旬,防治葉片發病。
(3)、用對方法:噴霧過程要控制噴藥機械霧化效能,藥滴要細,噴霧要仔細、認真、全面,不漏噴。為了增加溼潤滲透效能,用藥中加植物精油助劑或有機矽助劑。
一、危害的基本特徵
葡萄霜黴病是由葡萄單生軸黴寄生引起的,主要危害植株地上部分的幼嫩組織,比如葉片、新梢以及果實等部位。植株不同部位受危害表現的症狀存在一定差異,具體如下:
1. 葉片危害症狀
受侵染的葉片會在發病初期呈現出不定數量的邊緣不清晰形狀不規則病斑,之後病斑部位會逐漸變為淡綠色,並在病斑背面著生白色毛絨絨的霜狀黴層,病斑其餘形態與之前類似。
2. 嫩梢危害症狀
受危害嫩梢在危害初期會在枝條上形成淡黃色的水漬狀病斑,表面著生少量黴層,之後隨著危害程度加劇,病斑呈縱向擴充套件趨勢,顏色也由淡黃色變為褐色,微微凹陷。發病嚴重的時候,枝條會停止生長過程,伴隨扭曲症狀而死亡。
3. 果實危害症狀
葡萄霜黴病對果實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果實發育的前期,換句話說對幼嫩果粒的危害較多且嚴重。受感染的幼果會變為灰色,其果粒以及果柄部位會密生白色黴菌。如果受危害的果實較大時,還會在果面上形成褐色病斑,同時該部位停止生長髮育,後期會從此處開裂。
回覆列表
導讀:葡萄霜黴病主要為害葉片,對新梢、葉柄、卷鬚、幼果、果梗、花序等幼嫩部分危害也大。葉片在受害的初期,正面產生半透明油漬狀的淡黃色小斑點,邊緣不明顯。隨後逐漸變成淡綠色至黃褐色的多角形大斑,後變黃枯死。在潮溼的條件下,葉片背面形成白色的霜黴狀物。嚴重感染的病葉造成葉片脫落,從而降低果粒糖分的積累和越冬芽的抗寒力。新梢、葉柄及卷鬚受害產生水浸狀、略凹陷的褐色病斑,潮溼時產生白色霜黴狀物。幼果從果梗開始發病,受害幼果呈灰色,果面佈滿白色黴層。病粒易脫落,留下乾的梗疤。部分穗軸或整個果穗也會脫落。 一、葡萄霜黴病的發病原因:
1、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組織中越冬,或隨病葉遺留在土壤中越冬。越冬後的卵孢子,降雨量達10mm以上的時候,土溫15℃左右時即可萌發,產生芽飽囊,再由芽孢囊產生遊動孢子,借風雨傳播到寄主葉片上,透過氣孔侵入。病菌侵入寄主後,經過一定的潛育期,即產生遊動孢子囊,遊動孢子囊萌發產生遊動孢子,進行再侵染。在整個生長季節可以進行多次再侵染。
2、在長江以南地區,全年有2—3次發病高峰,第一次在梅雨季節,第二次在8月中下旬。個別年份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還會出現一次高峰。浙江杭州一般在9月上旬開始發病,10月上旬為發病盛期。瀋陽地區一般7~8月開始發病.9~10月為發病盛期。葡萄霜黴病的流行與天氣條件有密切關係,多雨、多霧露、潮溼、冷涼的天氣利於霜黴病的發生。果園地勢低窪,栽植過密,柵架過低,廕庇,通風透光不良,偏施氮肥,樹勢衰弱等均有利於發病。
二、葡萄霜黴病的防治方法:1、結合冬季修剪進行徹底清園,剪除病、弱枝梢,清掃枯枝落葉,集中燒燬;秋冬季深翻耕,雨後及時排出積水。加強葡萄園的管理,春、夏、秋季修剪病枝、病蔓、病葉,鋤掉園中雜草,排水要好,適當增施磷、鉀肥,每次施肥最好加入海精靈功能肥,以此增強植株抗逆能力和抗病菌能力。
2、調節室內的溫溼度,特別在葡萄坐果以後,室溫白天應快速提溫至30℃以上,並盡力維持在32°~35℃,以高溫低溼來抑制孢子囊的形成、萌發和孢子的萌發侵染。下午16時左右開啟風口通風排溼,降低室內溼度,使夜溫維持在10°~15℃,空氣溼度不高於85%,用較低的溫溼度抑制孢子囊和孢子的萌發,控制病害發生。
3、在葡萄發芽前,可在植株和附近地面噴1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以殺滅菌源,減少初侵染。從6月上旬坐果初期開始,噴施下列藥劑進行預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77%硫酸銅鈣可溼性粉劑500~700倍液;80%波爾多液可溼性粉劑300~400倍液;78%波爾多液·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77%氫氧化銅可溼性粉劑600~700倍液等藥劑。
4、在病害發生初期,可用下列藥劑: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聯水分散粒劑1000~2000倍液;25%烯醯嗎啉·松脂酸銅水乳劑800~1000倍液;69%烯醯嗎啉·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40%克菌丹·戊溴醇懸浮劑1000~1500倍液。50%嘧菌酯水分散粒劑5000~7000倍液等,噴霧時要注意葉片正面和背面都要噴灑均勻。
5、在葡萄病害感染髮生的中期,可用下列藥劑:20%唑菌胺酯水分散粒劑1000~2000倍液;12.5%噻唑菌胺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25%甲霜靈·霜黴威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25%雙炔酸菌胺懸浮劑2250~4500倍液,80%三乙磷酸鋁可溼性粉劑400~600倍液;50%烯醯嗎啉可溼性粉劑800~1500倍液,為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殺菌劑應交替使用。